觀賞園藝

[拼音]:fengxiang he fengju

[英文]:hive and beekeeping equipment

飼養蜜蜂的裝置和工具。

蜂箱

飼養和管理蜂群的基本裝置,也是蜂群棲息和生產蜂產品的固定場所。較優良的蜂箱是巢框懸掛在箱內可以移動自如的活框蜂箱(見養蜂)。由於它適於蜜蜂生活習性、可以交換使用、收穫蜂產品時不用毀壞巢脾、使用壽命較長、取蜜方便,具有多種優點,19世紀中葉由美國的L.L.蘭斯特羅思創制以後,很快為世界各地廣泛採用,蜂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也因而顯著提高。它的發明,標誌了科學養蜂的開端。活框蜂箱有十框蜂箱(又稱蘭氏蜂箱)、達旦式蜂箱、十二框蜂箱、十六框臥式蜂箱以及飼養中華蜜蜂的十框標準蜂箱等多種型別。但其結構原理基本一致。為求能長期使用和長途運輸,通常用堅固、質輕、不變形、無特殊氣味、厚薄適度的木材製成,外表塗刷防護劑以延長使用期。

以十框蜂箱為例,其構造通常包括箱蓋、副蓋、箱體(巢箱和繼箱的統稱)、箱底和巢門等部分(圖 1)。箱蓋覆罩在箱體頂部,起保護作用。副蓋位於箱蓋和箱體之間,蓋框中間釘裝鐵紗,以利通風和隔紗觀察蜂群活動。箱體是四壁用厚木板固定成的空心長方體,前後壁內側頂部有框槽,槽口處釘有鐵引條,用以並列擱掛巢框。箱身放置在箱底上的箱體稱巢箱,加在巢箱上的箱體稱繼箱。產蜜盛期,通常把巢箱作為繁殖箱,把繼箱的巢脾作為貯蜜脾,以滿足強群產蜜量多的需要,必要時可以連續向上疊加繼箱,增加貯蜜容量。箱底有與巢箱連成一體的固定箱底和不連成一體的活箱底兩種。巢門檔是放在箱底與巢箱缺口處的長方形木條,其上開有蜜蜂出入的巢門,可以翻轉使用,並可用以調節蜂巢溫度。巢框是支撐和固定巢脾的長方形框架,懸掛在蜂箱中,每張巢脾的四周都留有適於蜜蜂活動的蜂路。

蜂具

主要包括:

(1)隔王板。限制蜂王在一定範圍內活動的用具。用金屬片、鉛絲或竹條作成,狀如柵欄,不容蜂王而容工蜂通過,從而把蜂箱(或在巢箱與繼箱之間)劃分成育蟲區和產蜜、產王漿區,以利生產管理。

(2)巢礎。以蜂蠟為原料經機器壓製而成的巢脾基礎,兩面具有極淺的正六角形巢房壁(圖 2),嵌裝於巢框後,工蜂即以此為基礎,分泌蜂蠟將房壁加高而成巢脾。西方蜜蜂巢礎每平方米兩面共有巢房 857個,中蜂巢礎約1243個。使用人造巢礎,可免除工蜂因修築巢脾而化費大量活動,並利於管理和機械採蜜。

(3)巢礎機是生產巢礎的主要裝置。新型的聯合巢礎機可將熔蠟、制蠟片、壓巢礎、切栽和包裝等工序一次完成。

(4)取蜜機具。包括從蜜脾將蜂蜜分離出來的全套裝置,主要有吹蜂機、割蜜蓋刀和分蜜機(圖 3)。

(5)其他養蜂工具。如取花粉工具、面網、噴煙器、起刮刀、蜂帚、飼養器、育王框、移蟲針、吸漿器以及轉地飼養所使用的運輸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