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單位的絕對測定

[拼音]:jiqi fanyi

[英文]:machine translation

用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翻譯為其他自然語言的方法或技術。機器翻譯分為自動翻譯(翻譯過程中人不干預)、半自動翻譯(人助機譯)、機器輔助翻譯(機助人譯)等幾種方式。

自40年代中期人們就已開始研究用計算機翻譯科技文獻,當時就已認識到機器翻譯的一些困難:

(1)許多詞有多種譯法,其取捨將取決於上下文關係;

(2)兩種語言的詞序是不同的;

(3)對慣用表示法不能逐字翻譯而必須作為整體來考慮。但是當時人們認為只要有了詞彙豐富的大詞典,這些困難不難解決,大部分的翻譯工作可以由機器自動完成。因此,機器翻譯研究便從編制詞典查詢程式開始。50年代,機器翻譯的研究蓬勃開展,研究重點放在有屈折變化語詞不同詞尾的處理方法和根據翻譯質量要求來確定詞典的所需容量方面。儘管採取了由人執行的譯前預編、譯後校訂的措施,但是機器翻譯的文稿質量仍然不高,離實用還有較大距離。60年代中期美國自動語言處理諮詢委員會 (ALPAC)發表的調查報告表明,機器翻譯的譯文質量與10年前比較並無實質性提高,於是人們便從機器翻譯的實用化轉入人工智慧中自然語言理解的研究。70年代以來知識表示技術的進展又引起人們對機器翻譯的興趣。美國斯坦福大學的Y.A.威爾克斯所研製的英法翻譯系統,能將英語短文譯為較好的法文。系統在原文的分析和生成兩個階段都強調語義處理,還應用了常識推理技術。商用機器翻譯系統,如受到歐洲共同體支援的語言翻譯系統SYSTRAN,已經出現。80年代,人們沿著自動機器翻譯、半自動機器翻譯和機器輔助翻譯等不同途徑從理論和實用兩個角度進行研究,以求適應不同的需要。在智慧機的研究中機器翻譯也是一項面向應用的重要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