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費用

[拼音]:Houtao badaqu

[英文]:8 Canals at Houtao of Huanghe River

清代黃河後套八條引黃灌渠。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南臨黃河,北界烏加河。自西而東是:永濟渠(又名纏金渠)、剛目渠(又名剛濟渠)、豐濟渠、沙河渠(又名永和渠)、義和渠、通濟渠(原名老郭渠)、長濟渠(又名長勝渠,見彩圖)和塔布渠(原名塔布河)(見圖)。各渠都自黃河引水,退水到烏加河。黃河後套水利開始於漢武帝元朔年間(公元前126前後),唐代也曾在此開闢陵陽渠等,清乾隆以後,水利發展較快。但黃河水位常有變化,渠道亦常淤斷或重開,所以渠長及灌田面積,歷年變化甚大。這些渠道多由民間私人組織開鑿,開一渠有歷十多年或幾十年的,主要依據技術人員的經驗進行施工。進口缺乏控制,引水量決定於黃河水位高程和主流流向,渠首比降較緩,清淤工程量很大。光緒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任命貽谷為墾務大臣,由國家強行贖買河套渠道和沿渠田地,統一灌區管理,進行較大規模整頓,增加了灌溉面積,訂立了收取水費制度,灌區維修經費得到一定保證。1932年冬包西水利局調查了灌區中十一大幹渠主要技術資料(見表)。20世紀40年代剛濟渠併入永濟渠、黃土拉亥改名黃濟渠,另加最西面之烏加河合稱十大幹渠。民復渠較小,且經常從塔布渠借水,不在十大渠之內。

河套灌溉有春水(消冰水)、桃花水(三月水)、熱水(四月水)、伏水、秋水、冬水之分。伏水肥沃,灌溉效果最好,秋水次之,春水最差,冬水則用以沖刷渠道,減少清淤量。引水渠口形式因地制宜,位於上渠的渠口,因河水位較高,為避免直接迎溜,只引“倒漾水”;位於下游的渠口則需加設引水壩;而中間的渠口,設於凹岸下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