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稅主體轉移避稅

[拼音]:Yongning Si yizhi

北魏後期都城洛陽的重要佛寺故址。位於今洛陽市東15公里的漢魏洛陽城遺址內,座落於北魏宮城的西南側,佔地面積達9萬平方米。它是一座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是專供皇帝、太后禮佛的場所。寺建於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為靈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燬。

永寧寺遺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遺蹟,為高大的土臺,當地俗稱木寧寺或木塔寺,清代誤定為陵冢,樹“漢質帝靜陵”碑,至今碑石猶存。遺址於1963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勘察,1979~1981年發掘。

建築遺蹟

寺院圍牆經勘察,平面長方形,南北305米、東西260米。塔基位於圍牆內正中部位,平面呈方形。塔北有一片較大的夯土臺基遺蹟,東西60餘米,建築面積達1300平方米以上,為正殿基址,據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記載,該殿豪華絢麗,可與宮廷中的太極殿相比,兩側向南延伸,連線東西廊簷。圍牆內正南又有一處殿基,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圍牆南壁正中是寺院的山門,面闊7間,進深2間,正對著佛塔。據《洛陽伽藍記》記載,門上原有門樓三層,通三閣道,去地二十丈。又記圍牆的東、西、北三壁亦各有一門,均直對佛塔,東西兩門各有門樓二層,北門無樓,似烏頭門,遺蹟今已不明。永寧寺遺址的山門、佛塔及正殿均位於中軸線上,而以塔為中心,殿在塔後,這是中國早期佛寺建築的典型佈局。

佛塔塔基

永寧寺塔為木塔,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原為九級,舉高九十丈(《水經注·穀水》條又記為四十九丈),今僅留塔基。塔基夯築,平面略呈方形,分上下兩層。下層基座東西101米,南北98米,高度超過2.5米。在下層基座正中築上層基座,平面方形,邊長38.2米,高2.2米。臺基四邊用青石壘砌壓邊,基座四面均設踏道。原來基座四周應繞置石欄,現僅在其附近散見一些石欄構件。

木塔建於上層基座上,現尚存方形礎石124個,分內外5圈,排列整齊有序,皆呈正方形的網格式。除外圈簷柱每柱下只置一石外,其餘諸圈礎石皆用上下三重平石疊砌而成,包砌在夯土層中,最上重的平石刻有榫槽以使立柱固定。在第四圈礎石內,築成土坯壘砌的方形實心體,為木塔的中心柱,邊長20米,殘高3.6米。在其東、西、南三面各開5龕,每龕都設在兩柱之間,寬約1.8米,進深20~30釐米,呈弧形。龕內原有塑像,今僅存殘塊。中心柱北面沒有壁龕,只見方形柱槽,原應為支架木梯的登塔之處。

簷牆外塗丹硃,內繪彩色壁畫。壁畫內容有菩提樹、背光和蓮花化生等佛教題材。塔基地面鋪有一層較厚的白灰硬麵。在簷牆殘基與白灰地面處,儲存有門窗的遺痕,按門窗遺痕及每面10個簷柱推算,木塔底層外簷每面應面闊9間,與“三窗六門”的記載相吻合。

塔基遺物

有大量佛教泥塑殘像,還有石雕、瓦、瓦當等建築材料。佛教泥塑殘像有大小兩種,大像較少,有佛和菩薩造像。小像出土約300餘件,多為貼置牆壁上的“影塑”,包括飛天、菩薩、比丘以及世俗供養人像,有高冠大履褒衣博帶的上層人物及其侍從、文吏和武士等。這批泥塑造型精緻,形態生動,超出同時期石窟中泥塑的藝術水平,是北朝雕塑藝術的精品。建築材料中,有飾獅子紋的貼磚,瓦當多為寶裝蓮花紋、變體蓮紋和蓮花化生等圖案,其題材均與佛教藝術有關。

參考書目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漢魏洛陽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4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北魏永寧寺塔基發掘簡報,《考古》1981年3期。

劉敦楨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0。

參考文章

漢魏洛陽故城與靈臺、永寧寺遺址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