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濟各·沙勿略

[拼音]:Sun Zhongshan

中國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名文,字逸仙,廣東香山縣(今中山縣)人。1866年11月12日生。中國同盟會總理,1911年12月29日辛亥革命成功後,被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他又是力主改革封建主義的教育、效法西方發展資本主義教育的倡導者。

1894年,在《上李鴻章書》中,孫中山就指出:“泰西諸邦崛起近世”是因為他們教育發達。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人才之眾多者”是由於“教養之道”。孫中山認為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科學技術所以日新月異,除了國家獎勵、 社會重視外, 在教育方面則是廣泛設立各種專門學校,培養各門各類的專家。他說:“泰西治國之規,……為文官者,其途必由仕學院;為武官者,其途必由武學堂。若其他,文學淵博者為士師,農學熟悉者為農長,工程達練者為監工,商情講習者為商董,皆就少年所學而任其職,總之,凡學堂課此一業,則國家有此一官,幼而學者即壯之所行,其學而優者則能仕。且恪守一途,有升遷而無更調。夫久任則閱歷深,習慣則智巧出。”對比之下,他抨擊中國封建主義教育及其使用人才的制度是“所習非所用,所用非所長”,結果必然產生“智者無以稱其職,而巧者易以飾其非”的流弊,並造成“野有遺賢,朝多倖進”的惡果。

同時,孫中山特別強調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採取機器生產,發展生產力。他把發展自然科學提到了“生民根本之務”的高度。他認為:“格致之學明,則電風水火皆為我用。”鑑於當時中國農業的落後,他提出必須發展農業科學,“農學既明,則能使同等之田產數倍之物”。他還建議開設農師學堂,培養農業技術人才。

孫中山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領袖之後,緊張而繁忙的革命活動,使他很少有時間發表有關改革教育方面的言論。但是辛亥革命後,以他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在短短的時間裡,就頒佈了不少改革封建主義教育、發展資本主義教育的法令。當時所制定的《壬子癸丑學制》及其設定的課程,除注重發展普通教育外,還重視實業教育和師範教育;課程改革則以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來代替灌輸“忠君”、“尊孔讀經”的封建課程;同時還增加了自然科學的課時,加強了生產技能的教育。

在1912年以後,孫中山在中國南北各地的一些學校和教育團體的歡迎會上發表了不少熱情洋溢的演說。在北京教育界的歡迎會上,他說:“蓋學問為立國根本,東西各國之文明,皆由學問購來。”在廣東女子師範第二校講演時指出:“四萬萬之人,皆應受教育。然欲四萬萬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師範,此師範學校所宜急辦者也。而女子師範尤為重要。……惟必有學識,方可擔任教育。蓋學生之學識,恆視教師以為進退,故教師之責任甚大。”

從中華民國成立一開始,孫中山就主張普及教育,關心貧窮兒童及勞苦大眾的教育問題。他在1912年所發表的《社會主義之派別及方法》一文中,完全同意當時社會主義者有關教育平等的主張:“凡為社會之人,無論貧賤,皆可入公共學校,非特不取學膳等費,即衣、履、書籍,公家任其費用。”

“五四”運動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孫中山拋棄了辛亥革命後曾經有過的“教育救國”、“實業救國”等不切實的想法。在他一生的最後階段,當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幫助後毅然採取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隨之他的文化教育思想也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他在1924年9月的《 北伐宣言 》中,明確地指出了:只有打倒封建軍閥及在背後支援他們的帝國主義的統治,國民的“文化及教育等問題,至此方不落於空談”。同時他還闡明:只有民族經濟獲得發展,國家的財富增加,才“可使文化事業及教育之經費易於籌措;一切知識階級之失學問題、失業問題,方有解決之端緒”。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他的主要著作合編為《孫中山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