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
[拼音]:jiaohuan
[英文]:exchange
一般指人們相互交換勞動產品的過程。廣義的交換,還包括直接生產過程中各種活動和能力的交換,以及企業內部的生產中相互提供原材料、半成品等的產品交換。
基本內容
勞動產品的交換,是產品離開生產過程、進入消費過程之前的一個過程。它包括生產資料的交換和消費資料的交換。前者是生產的條件的交換,因而與生產直接相聯絡;後者則獨立於生產過程之外。
在社會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上,勞動產品的交換採取了商品交換的形式。商品交換的特點是在等價基礎上進行交換,交換者之間發生價值關係。商品交換,從原始社會末期開始,中經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它的最高階段。商品交換的最初形式是物物交換,即商品與商品的直接交換。後來發展為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即商品流通。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商品交換仍然存在,一般勞動產品,包括消費資料和生產資料,仍需要通過商品交換進入消費。繼續發展商品交換,對於有計劃地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商品交換隻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存在的歷史現象。在未來的共產主義高階階段,商品交換將不再存在,而會採取新的形式按照共產主義原則來進行交換。
除了勞動產品的交換以外,人們在生產中還發生各種活動和能力的交換。這是在一切社會中都存在的人們的生產活動的交換。比如原始人雖然沒有形成固定的社會分工,但他們的生產活動,也有打獵、採集等不同的形式。在共同勞動的集體生活中,人們為了滿足各種需要,必然要相互交換自己的活動。在一個企業內部,人們在分工協作的條件下共同製造某一種產品,也要相互交換自己的活動和能力。這種交換直接屬於生產,並且從本質上組成生產,是包含在生產之中的行為。
交換和生產的關係
勞動產品的交換,是再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階段,是聯接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環節。從表面上看來。這種交換好象是獨立於生產之外、與生產漠不相關的行為,實際上二者存在著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係。生產對交換處於主導的決定的地位,表現在:
(1)交換的基礎是社會分工,如果沒有社會分工,也就沒有交換。而社會分工乃是生產發展的結果。
(2)生產的性質決定交換的性質。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由於生產資料所有制不同,生產的性質不同,從而決定了交換的性質也就不同。比如,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決定了交換也必然是私人之間的商品交換。
(3)交換的深度、廣度和方式都是由生產的發展水平和結構決定的,比如,在封建社會中,生產的發展水平還不夠高,加上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因而交換雖較前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交換的規模有限,交換的方式也比較簡單。
但是,交換也不是消極被動的因素,它對生產有反作用,能促進或限制生產的發展,是聯接生產和消費的紐帶。除了自然經濟以外,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有通過交換,才能進入消費。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如果沒有交換或交換不暢通、不能適應生產的需要,那麼生產的發展便會受到限制和阻礙;相反,就能推動生產的發展。例如,15~17世紀歐洲航海者發現新航路和“新大陸”的地理大發現,開闢了一個世界性市場,使交換範圍空前擴大,就曾極大地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目前,世界市場空前發展,世界範圍內的商品交換關係日益緊密,交換過程日益迅速。這對世界各國的生產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可見,交換會影響生產,反作用於生產,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交換也會對生產起決定性的作用。馬克思說:“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