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古代印第安人文化

[拼音]:Fuhua

談賦著作。10卷。清代李調元撰。李調元 (1734~1802),字羹堂、贊庵、鶴洲,號雨村、墨莊、童山蠢翁。綿州(今四川綿陽)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歷任廣東學政、直隸通永道,曾因得罪權臣和珅充軍伊犁,不久以母老獲釋,晚年家居。涉獵群籍,好奇務博,為清代有名著述家。編撰有《童山全集》、《蜀雅》、《全五代詩》、《曲話》、《詩話》、《詞話》等數十種,又曾彙刊《函海》叢書。

《賦話》是李調元視學廣東時指導諸生習賦而作。分《新話》6卷,《舊話》4卷。《新話》於漢、魏至明代賦作中“撮其佳語”,略加評點,“以教之使知法”;《舊話》從正、野史書中摘錄賦人軼事,間附按語。書中論賦以揚雄“詩人之賦麗以則”為宗旨,提倡“工麗密緻而又不詭於大雅”,認為“以文為賦”、“專尚理趣”,則“文采不贍”、“則而不麗”,而“刻琢字句”、言不及物,則又墜入“纖靡”、麗而不則。故於各種賦體中偏重律賦,於各代賦作中偏重唐賦。對賦的發展源流也有簡要切實的闡述。此書雖以評賞、紀事為主,但觀點鮮明通貫,仍不失為一部較重要的賦論著作。《賦話》乾隆間瀹雅齋校刻本只有《新話》,故為6卷。後編入《函海》時加入《舊話》,合成10卷。《叢書整合》本又據《函海》本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