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G.

[拼音]:Zhongguo caizheng gaikuang

[英文]:survey of the public finance in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社會主義財政的發展變化及其作用。

30多年來,中國不論是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財政在集聚資金和分配使用資金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1985年,國家財政總收入已由1950年的65億元增加到1866.4億元,財政總支出已由1950年的68億元增加到1844.8億元。此外,由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和地方自己支配的預算外資金1984年已達到 1188.48億元。國家財政收支規模的擴大和預算外資金的增長,集中地表明中國的國力有了顯著的增強,已成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強大支柱。

建立統一的、獨立自主的國家財政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財政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財政。對外依附於帝國主義,割地賠款,債臺高築,關稅、鹽稅自主權相繼喪失。對內以苛稅、重債和惡性通貨膨脹盤剝人民,財源枯竭,財政無以自立。加以軍閥割據,內戰頻仍,從未出現過真正統一的國家財政。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國家實現了統一,擺脫了帝國主義的控制,收回了權益,建立起統一的、獨立自主的國家財政。中國財政資金的來源,主要靠國內經濟的發展,適當利用一部分公平互惠的外資,是建立在自力更生為主基礎之上的財政。

促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

中國財政通過資金分配發展國營經濟,支援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社會主義經濟力量。與此同時,在組織財政收入課徵稅收時,實行了公私區別對待的政策,調節各種經濟成份的收入。建國初期,在農村先是對農業稅實行累進稅制,土地多,收入高的稅收負擔重;土地少,收入低的貧苦農戶則得到了減免稅的照顧。農業合作化後又及時將農業稅改為比例稅制,按照常年產傈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6414.html' target='_blank' >考普鰨霾輝鏊啊N斯睦止ひ嫡咦呱蝦獻骰纜罰允止ひ島獻魃綺喚鱸謐式鶘細災С鄭乖謁笆丈細柚種鍾嘔蕁?955~1957年三年內,手工業合作組織得到的減免稅優惠照顧,相當於它們1955年全部股金的 4.4倍。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通過稅收的獎勵、限制作用,利用資本主義工商業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因素,限制其對國計民生的不利因素,促使私營工商業接受社會主義改造。

1950年,國家財政收入來自社會主義經濟的比重還只佔1/3,1956年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以後,財政收入來自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比重一直佔90%以上。當社會主義經濟佔據絕對優勢後,各項財政制度都相應地進行了改革,為鞏固社會主義經濟服務。

從供給財政到建設財政的轉變

建國初期,國家財政支出的絕大部分用於軍政費用,屬於供給財政性質。以後不斷加大了用於經濟建設支出和用於社會文教、科學、衛生事業支出的比重,上述兩項支出大體佔到國家財政支出的70%左右,有力地支援和促進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為新型的建設財政。

1950~1983年,國家財政用於工業、交通的基本建設撥款達5616億元。許多基礎工業部門,如機械製造、化學工業等發展很快;一些新興工業部門,如電子工業、核工業、航天工業等,也從無到有逐步建立起來。1983年,中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已達到4023億元,為1952年的24.8倍。中國已經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支援農業發展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又一重要方面。國家財政除了在基本建設投資中安排好支農工業的投資外,還撥付鉅額的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和農業事業費。1950~1983年共撥付支農資金2287億元,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和各項農田基本建設,以及推廣新技術,發展良種良畜,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生產技術水平。

與此同時,國家財政撥出大量經費,建立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機構,加強了基礎理論和應用科學的研究。為了促進經濟部門和企業結合生產實際,開展科學技術研究,應用現代科技成果,在國家預算中設定了新產品試製費和企業挖潛改造資金等專項撥款;在撥付經濟部門的事業費中設定了科學研究費專款,允許企業在稅後留利中建立新產品試製基金。

建國以來,國家對於發展教育事業極為重視,建設了大量的小學、中學和高等學校,並且積極支援工農教育、業餘教育、半工半讀教育、電視廣播教育、職工在職輪訓等各種成人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1978年底以來,為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大力進行智力開發,僅直接撥付給教育部門的教育經費支出平均每年遞增14.3%,高於同時期財政支出的遞增速度。國家財政也積極支援衛生事業的發展,1983年的衛生事業費支出較之1950年增加72倍。1979年以來,國家用於衛生事業和計劃生育方面的支出平均每年遞增15.6%。國家財政還安排大量資金用於發展文化、藝術、新聞出版、體育等各項事業。

中國財政是建設性的財政,這不僅在財政支出的安排中體現了這一點,而且在財政政策和財政制度中也體現了這一特點,從而不僅促進了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而且各項支出的經濟效益也不斷提高。

實現財政收支的巨集觀控制和綜合平衡

建國初期,針對國民黨政府留下的經濟凋敝、財源枯竭、通貨膨脹、物價飛漲、軍政費用支出浩繁、財政入不敷出的混亂局面,國家從1950年3月開始統一全國財政經濟工作,把絕大部分財政收入集中到中央統一排程使用,整頓收入,節減開支,在當年實現了財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停止了財政發行,穩定了市場物價,結束了從1937年以來延續12年之久的通貨膨脹。

1953年起,在國民經濟全面恢復的基礎上,開始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國家財政有計劃地聚集資金和分配資金。30多年來,一直把組織財政收支平衡進而組織財政、信貸、物資和外匯的綜合平衡,作為保持正常的貨幣流通和穩定市場物價的重大措施,並且取得了成效。

改革財政體制

1980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展,財政方面的改革逐步向縱深方向發展。在國家和企業關係方面,通過調整產品稅的稅率,增設資源稅、增值稅和若干種地方稅收,調節了企業的利潤水平;對利潤水平較高的企業,在徵收所得稅後還徵收調節稅,徵稅以後的利潤即留歸企業支配,從而通過稅法形式把國家和企業的分配關係基本穩定下來,使國家財政收入能夠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穩定增長,使企業能從新增加的利潤中得到較多的利益。與此同時,對企業發放給職工的獎金實行“上不封頂,不下保底”的辦法。即企業稅後留利增加的可以多發獎金,稅利減少的則只能減發或停發獎金;企業發放獎金超過一定限額的,國家要向企業徵收獎金稅,以防止消費基金失去控制。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方面,對投產後有還款能力的基本建設專案,採取由撥款改為貸款的方式進行,要求企業用投產後創造的利潤和提取的折舊基金歸還財政。這比財政無償撥款更有利於調動建設單位的積極性,有利於節約投資、縮短建設週期、提高投資效果。對文教衛生等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則實行了經費包乾辦法,從而調動了這些單位節約經費支出的積極性。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展,地方、部門、企業、事業單位的經濟權益得到重視,自有資金不斷增多。為了集中財力、物力保證國家重點建設,又採取了必要的集資措施。從1983年1月起,對企業、事業、地方、部隊等單位的預算外資金徵收了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1983年10月起,又對各地區、各部門自籌基本建設投資徵收了建築稅;從1981年起,國家還每年發行一定數量的國庫券。通過這些措施,改善了財政狀況,保證了重點建設的資金需要,同時也有利於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

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對於引進外資採取了一系列減稅、免稅和財務上的優惠措施。如在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方面,對新開辦的合營企業,合營期在十年以上的,第一年、第二年免徵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對舉辦農業、林業等利潤較低的合營企業和在經濟不發達地區開辦的合營企業,可以得到更多的減免稅優惠。對這些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也有不同於國內企業的稅收優惠。與此同時,對經濟特區以及開放城市和地區,還實行某些特殊政策,給予更多的減免稅收優惠,以利於吸引外商來華投資辦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