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語

[拼音]:Yiling zhi Zhan

三國時期吳、蜀兩國之間爭奪荊州的重要戰役。因交戰於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史稱夷陵之戰;又因最後決戰於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亦稱猇亭之戰。

赤壁之戰後,三國分立。不久,劉備入蜀佔據益州,留大將關羽坐鎮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 關羽率軍圍曹操大將曹仁於樊城,水淹曹操七軍,降於禁、斬寵德,震動許都。曹操採納謀士司馬懿、蔣濟建議,利用孫、劉之間的矛盾,勸孫權向荊州進攻關羽後方,以緩和關羽北上的壓力。

居於建業上游的荊州直接關係孫權江東政權的安危,又是蜀與魏爭奪中原的戰略要地,一直為吳、蜀所必爭。當年十月,孫權趁關羽與曹軍在樊城作戰之際,派大將呂蒙襲取了荊州治所江陵。關羽腹背受敵,十二月南返至章鄉(今湖北當陽東北),與子關平皆為吳將俘殺。孫權佔領荊州,吳、蜀聯盟關係破裂。

劉備為了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章武元年(221),不顧臣僚反對,決定進攻東吳。七月,劉備親率大軍東進,前軍四萬人在巫縣(今四川巫山北)初戰告捷,隨即佔領秭歸。翌年正月,蜀水軍屯駐夷陵,佔領長江兩岸。孫權命陸遜為大都督,率軍五萬迎戰。二月,劉備自秭歸率諸將所統軍隊向前推進,連營數百里,前鋒屯駐夷道(今湖北宜都)和猇亭。陸遜據守有利地形,堅持以逸待勞,採取防禦方針,不與蜀軍決戰。吳、蜀兩軍在夷陵對峙數月。閏六月盛夏,劉備決定移入密林結營,準備秋後再戰。陸遜見蜀軍營帳皆集叢林之中,便發起火攻,大火席捲蜀營。陸遜率領諸軍全線出擊,連破蜀軍四十餘營,陣斬張南、馮習及沙摩柯等將領;蜀將杜路、劉寧等紛紛投降。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損失殆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劉備逃至附近的馬鞍山(今湖北宜昌西北),準備集結殘部,又遭吳軍包圍。蜀軍最後土崩瓦解,死者以萬計。劉備帶領殘兵連夜西逃,至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不久憂憤而死。

夷陵戰後,孫吳佔據荊州,將蜀漢遏制在三峽之內,穩住了西邊的屏障;蜀漢戰敗,據險立國。曹魏仍是吳、蜀大敵,客觀上孫、劉仍需聯合抗曹,不久,雙方重修盟約。因此,魏、蜀、吳三方鼎峙的形勢得以繼續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