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電影

[拼音]:Zhao Dan

中國電影演員。祖籍山東肥城。原名趙鳳翱。1915年6月27日生,1980年10月10日卒於北京。父親開設一家影劇院,使他從小受到電影、戲曲和話劇的薰陶。中學時代,曾與顧而已、錢千里、朱今明等組織小小劇社,演出過一些進步話劇。中學畢業後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專攻山水畫,並參加美專劇團、新地劇社、拓聲劇社,到工廠、街頭演出抗日救亡劇目,參與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的活動。此時改名趙丹。1932年,在無聲片《琵琶春怨》中扮演一個紈袴子弟,從此成為明星影片公司的基本演員,先後參加演出了《上海二十四小時》(1933)、《時代的兒女》(1933)、《到西北去》(1934)、《女兒經》(1934)、《青春線》(1934)、《鄉愁》(1934)、《落花時節》(1935)、《夜來香》(1935)、《小玲子》(1936)、《清明時節》(1936)等20多部影片,顯露藝術才華。隨後,在《十字街頭》(1936,見彩圖)和《馬路天使》(1937,見彩圖)中成功的表演,奠定了他表演藝術風格的基礎。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抗日救亡演劇三隊深入民眾,宣傳抗日,並在1939年參加演出了《中華兒女》。1939年6月以後,被新疆軍閥盛世才投入監獄達 5年之久。1945年回到上海,參加演出了《遙遠的愛》(1947)和《幸福狂想曲》(1947),並導演了一部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利用抗戰勝利進行掠奪的影片《衣錦榮歸》。1948年以後,在崑崙影業公司先後參加演出了《關不住的春光》、《麗人行》、《烏鴉與麻雀》等影片。其中《烏鴉與麻雀》裡肖老闆的塑造,是趙丹表演藝術趨於成熟的明顯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先後在《為了和平》(1956)、《李時珍》(1956)、《海魂》(1957)、《林則徐》(1959)、《聶耳》(1959)、《風流人物數今朝》(1960)、《烈火中永生》(1965)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並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青山戀》。這些影片中的李時珍、聶耳、林則徐、許雲峰等形像的塑造,代表了中國50~60年代電影表演藝術的水平,使趙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文化大革命”期間,趙丹深受“四人幫”一夥的殘酷迫害和打擊,再次被監禁5年之久。粉碎“四人幫”後,他熱情地為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單位講授表演藝術課程,並擔任中央實驗話劇院演出的《鑑真東渡》的藝術顧問。他不顧身患重病,於1979年完成《銀幕形像創造》和《地獄之門》等著作。在近半個世紀的電影生涯中,趙丹的藝術實踐和理論探索為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具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大量書畫作品受到中國書畫界的珍視,《趙丹書畫選》已於1982年出版。

趙丹曾被選為中國文聯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