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克巴爾
[拼音]:Zhang Hu
唐代詩人。字承吉,小名冬瓜。清河(今屬河北)人,一說南陽(今河南鄧縣)人。生卒年不詳。約生於德宗貞元初,宣宗大中中棄世。張祜舉進士不第。元和中,赴許州投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幕。既而遊於淮海,自嗟窮賤,有“坐愁身兀兀”(《庚子歲寓遊揚州贈崔荊四十韻》)之怨。敬宗立(825),以李光顏為太原尹、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祜復往依。次年九月,光顏去世,張祜乃南遊姑蘇。時白居易為蘇州刺史,祜訪謁之。相傳白居易戲稱張祜詩“鴛鴦鈿帶拋何處?孔雀羅衫屬阿誰?”為“問頭”詩,而張祜亦笑白居易“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為“目連經”(《唐摭言》),遂為詩壇佳話。大和三年(829),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素器重張祜的才能,在他任節鎮期間,他曾親草荐表,令張祜繕所作詩300篇詣京進獻,為內臣所抑(或說為元稹所抑),書奏不下。元稹不久即東歸。與杜牧友善。會昌五年(845),杜牧自黃州移刺池州。張祜前往同遊,吟詠唱和。性耿介不容物,數受召幕府,輒自劾去。自後沉浮人間,多在江湖。晚年慕曲阿(今江蘇丹陽)風物,遂移家卜築於此終老。
張祜在元和中即以宮詞聞於時,傳入禁中,宮女類能譜唱。如“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河滿子,雙淚落君前”(《宮詞二首》其一),尤傳誦入口。然當時或病其“辭曲豔發”,流於輕薄;據說元稹且以為張祜詩雕蟲小巧,有傷風教(皮日休《論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其實,其中有些繪聲繪色、摹狀歌舞藝術的詩篇,容姿體態,形象鮮明,還是值得重視的。
宮詞之外,張祜詩以浪跡江湖、流連光景及抒寫潦倒生活感受、朋友離合聚散之情的作品為多,其中如《題金陵渡》,寫津渡夜景,彌見清麗,尤為後世傳誦。同時也有關懷時政的如《喜聞收復河隴》、《元和直言詩》等,評論詩文的如《敘詩》、《讀韓文公集十韻》等,其中有不少長篇,前人罕所論列。杜牧、李涉、陸龜蒙等對張祜詩極意稱揚。杜牧謂“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李涉謂“愛君氣堅風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岳陽別張祜》),未免有誇大失實之嫌。陸龜蒙評祜“短章大篇,往往間出”,“及老大,稍窺建安風格”,認為其晚年詩作深得“諫諷怨譎”之意,持論較為平允。
《新唐書·藝文志》載《張祜詩》 1卷。傳於今者有:清席啟寓刻 2卷本《張祜詩集》,清丁丙善本書室所藏及清劉世珩刻 5卷本《唐張處士集》與《張處士詩集》,清代吳壽暘拜經樓藏舊抄 6卷本《張承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南宋蜀刻10卷本《張承吉文集》數種。其中10卷本收詩視諸本為多。事蹟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