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皮納斯
[拼音]:Hasake
[英文]:Kazakhstan
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位於蘇聯亞洲部分的西南部,東與中國的新疆接壤,南鄰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土庫曼各加盟共和國,西瀕裡海,北與俄羅斯聯邦相連線。面積約270萬平方公里,佔蘇聯面積12%強,僅次於俄羅斯聯邦。人口約1500萬(1985),平均每平方公里僅 5.6人,遠低於蘇聯平均水平。俄羅斯人佔40.8%,哈薩克人佔36%,烏克蘭人及德國人各佔6.1%,餘為韃靼人、烏茲別克人及白俄羅斯人等。加盟共和國由19個州組成,習慣上分為東、南、西、北、中 5部分。首都阿拉木圖。
地處蘇聯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向南部山地的過渡地帶。最北部為平原;中部為東西長約1200公里的哈薩克丘陵,海拔一般300~500米,最高點達1565米;東緣多山地;西南部屬圖蘭低地和裡海低地。半荒漠和荒漠地帶佔全境面積的60%。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7月平均氣溫北部19℃,南部28~30℃,冬季寒冷,1月平均氣溫北部-18℃,南部-3℃。熱量和陽光充足,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均大。乾旱少雨,北部年降水量300毫米,屬草原帶;中、南部年降水量100~200毫米,為大面積半荒漠帶和荒漠帶。西南部山谷年降水量為400~500毫米,高山區可達800~1000毫米。全境大部分屬內流流域。主要河流有錫爾河、烏拉爾河、恩巴河、伊犂河和額爾齊斯河等,大部分注入內陸湖泊。多鹹水湖,除裡海和鹹海部分湖區位於境內外,尚有巴爾喀什湖,齋桑泊和阿拉湖等。
礦產資源豐富。銅、鉛、鋅、鉻的儲量居蘇聯首位,多分佈於東半部。煤、鐵、石油、天然氣、鋁土礦、磷灰石等儲量也很豐富,煤、鐵及鋁土礦多分佈於中北部,石油、天然氣多集中於裡海沿岸低地,磷灰石礦多在南部。
大部分地區原為哈薩克汗國領土,19世紀上半葉逐漸被沙俄吞併。十月革命前工礦業有所發展。1920年建立蘇維埃自治共和國,屬俄羅斯聯邦,1936年改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蘇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工業以冶金、煤炭、石油開採、機械製造為主。銅、鉛、鋅產量居全蘇首位;鋁土礦開採、氧化鋁生產和鎂、鈦、釩、鎢以及其他稀有金屬的開採與冶煉,在蘇聯均佔重要地位。蘇聯第五大鋼鐵基地,生鐵和鋼產量均佔蘇聯4%強,商品鐵礦石產量佔蘇聯10%左右。蘇聯第三大煤炭生產基地,年產量1億噸以上,佔蘇聯15%左右。機械工業以為當地採礦、加工服務的重型機械製造為主。蘇聯主要商品糧食基地之一,以春小麥種植為主,多分佈於北部草原地帶,糧食產量佔蘇聯的13%,還產棉花、甜菜和菸草等。蘇聯重要的放牧業基地,牧場佔農業用地的80%,羊的總頭數和羊毛產量佔蘇聯第二位,僅次於俄羅斯聯邦。
交通運輸以鐵路為主,1980年鐵路營運里程14240公里。公路運輸里程10.46萬公里,其中硬路面7.6萬公里。
主要經濟中心有阿拉木圖(食品、紡織、機械)、卡拉幹達(煤炭、鋼鐵、機械)、埃基巴斯圖茲(煤炭、火電)和傑茲卡茲甘(有色金屬冶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