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市

[拼音]:mingwai xingxing

[英文]:trans-plutonian planet

設想中存在於冥王星軌道外面的行星。在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時,土星是太陽系的邊界。後來隨著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發現,人們所認識的太陽系的範圍不斷擴大。應用萬有引力定律,考慮天體在太陽引力和銀河系中心引力作用下的運動狀況,從理論上可以得出太陽系的幾種範圍:引力範圍 4,500天文單位;作用範圍60,000天文單位;希爾範圍230,000天文單位。目前九大行星所佔範圍(小於50天文單位)只有引力範圍的 1.1%,不到希爾範圍的0.03%,顯然,這與太陽系應有的範圍極不相稱,表明存在冥外行星,甚至存在不只一個冥外行星的可能性是不小的。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就有人探討太陽系的邊界問題,特別是冥王星發現以後,科學家們紛紛探索是否存在冥外行星。尋覓方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把行星分成兩群:

(1)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和木星;

(2)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 944號小行星。把相對應的行星(如金星與冥王星,地球與海王星,……)的公轉週期的日數取常用對數相加,其和都在7.34左右。如果水星與冥外第一行星也符合這一條件,則算出此冥外行星週期約677年,平均角速度為每天5.24。

哈雷彗星在1835年和1910年過近日點都延緩三天,從公元295年到1835年的21次出現中,過近日點時刻有大約以500年為週期的變化,假定這是受一個位於冥王星軌道外的未知行星攝動的結果,則這個未知行星公轉週期的第一近似應為500年。

對彗星的軌道分佈的統計表明,彗星在太陽系中的分佈有一定的規律性。有些人認為它們構成某些行星的“彗星族”,如木星族有彗星70多顆。在38.0~45.4天文單位空間內有1905Ⅲ等8顆彗星,稱為冥外第一彗星族,這8顆彗星都順行,軌道傾角較大,它們大致分成兩組和一顆單獨彗星,每組的近日點經度幾乎相同。同樣,還找到冥外第二、第三和第四彗星族,分別由5顆、4顆和5顆彗星組成,從而假定有4顆冥外行星。對於這種從行星的彗星族來預測未知行星的方法,雖然有不少人持有異議,但仍不失為一種獨特的方法。

通過計算髮現海王星的成功經驗也啟發人們從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運動中尚不能解釋的部分去推算預言中的冥外行星。但計算結果表明,設想中的冥外行星的力學作用太小,難以得出確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