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雙魚洗相關作文20篇

青瓷雙魚洗 篇1

狀物作文 ,473字

瓷器以中國瓷器為勝,中國瓷器以龍泉瓷為佳,而龍泉瓷以青釉瓷為上。餘得一玲瓏茶洗自龍泉,不甚瞭解窯底之事,見其精緻可愛,猶為心喜。

茶洗高可二指許,徑有四指,敦實小巧,“渾圓”天成。色翠無染,似青如黛,瑩潤澈透。似奪萬千碧波之光,青峰之色。外層釉質輕薄,卻似露水沾衣,無浸潤而晶瑩,幽幻之光,如水似玉,未細雕琢而無多冗雜之垢質,胎質細密,釉質滑潤—可混為瓊玉之屬也!

茶洗之沿與底首為燒製磨砂。色呈古銅,濃處黝黑,旁則隱入青黛釉質。釉層具開痕裂紋,細密優柔,錯綜碗上,似水之影,波瀾不驚;似冰之裂,悄然欲化。徐夤曰:巧剜明月染春木,輕旋薄冰盛綠雲。

最生動為碗底二魚,常曰“鯉”。魚戲於水底,錦鯉一,墨鯉一,二者環合似陰陽太極狀。魚身修長,通體潔白,魚尾似裙襬輕紗,似萬千流蘇,悠然隨波,飄然鳧水,隱現自如。魚身側釉層卷浮,水波盪漾,生氣動人。餘嘆曰:錦鯉嬉,墨鯉依,翩翩躍然於碗底。水且清,神且寧,洗淨世俗心。

盛水來,盛一汪清泉,盛一畝天光雲影共徘徊。不喜酒,不憶往事愁,只夢那碗底魚遊共水幽。

於玩物之愛且若此,生活之樂以此足矣。

絕世青瓷亦如水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2字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藏青牡丹如少女初妝。中華青花瓷美輪美奐細膩簡樸,古風幽曲調牽我夢遊青花瓷間。

—題記

指尖輕輕劃過桌上的青花瓷瓶,剎那間彷彿清亮的釉色涓涓流入我的體內,如絲,如綢。青花瓷啊,你一襲青衣飄飄,走出封塵的歷史,重新展現沉澱千年的笑顏。素白玉胚面無話,猶如清水出芙蓉般美麗婉轉。側鋒勾勒的玄青色曼陀羅如驀然回首笑顏依舊的盈盈少女,含蓄而頗有涵養,清爽而溫婉可人。似乎是被這樂天的少女的清秀感染了,我也不禁上揚了嘴角—哦,青花瓷,你用俏皮的冷色誘發了靚麗色彩的深情。

人間春日籠煙雨,這是我對青瓷勾勒的描述。乍一看,彷彿望見裊裊炊煙,朦朧細雨的景象;再端詳,又如踏入一個江霧白紗,婉約古典的村莊;凝視許久,宛若置身於令我們遐想萬分的古代,細雨飄霏清風曳,似乎有一名莘莘學子正在窯燒灶邊學習製作青花瓷。

回到現實,小心翼翼地翻轉這唯美的青花瓷瓶,背面竟是一幅古樸傳統的仕女圖。天然瑰麗,楚楚動人,每一位仕女都婀娜多姿,秀麗無比。恍惚間,瓶底臨摹的古隸書便映入眼簾。如天馬行空般豪邁瀟灑的字型襯著藏青的邊綴,格外妙曼。遐想著,是否有一天,我也能夠燒製如此清麗的青花瓷,那該多好啊!

青花瓷,在歲月中走過了無數首唐詩宋詞元曲,在風塵裡,攜來來自古代的底蘊高雅。天青色等煙雨,如水乃青瓷,絕世景風光明,撈一月色勾勒瓶身。

快樂的青瓷之旅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813字

在我家裡,有一隻漂亮的龍泉青瓷花瓶,我一直想探究製作它的地方。今年的五一假期,我終於有機會去一睹真容。

離龍泉市區29公里的上??鎮,依山傍水,是一座“千年窯火”燒成的小鎮,如今有了“青瓷小鎮”的美稱。從橫跨於八都溪上的小橋左轉,即進入披雲青瓷文化園。很多經營青瓷的店鋪裡,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讓我應接不暇。

在龍泉古窯青瓷博物館裡,“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讓我知道了許多有關青瓷的文化知識。中國有五大名窯,分別是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其中哥窯就是指龍泉青瓷,它始於北宋,盛於南宋,曾長期問鼎世界瓷器之巔。雖然它窯火一度興盛,但也有一段空白的時間,像一個嬰兒斷了奶,但在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的直接支援下,不僅恢復了生產,更進入了青瓷發展的興旺期。

文化園裡讓我最開心的地方,是青瓷DIY體驗區。這裡讓我享受了玩泥巴的樂趣。我先學著別人用水把泥巴澆溼,再用腳輕輕往前下壓,轉輪立刻就飛轉了起來,隨之溼潤的泥巴就在手裡變幻起了各種模樣。我試了幾次,用手隨著轉力按壓,但它就是沒有變成我想要的花瓶的樣子。我並不氣餒,再次開起轉輪,用手輕輕地按壓,但一不小心腳用力過大,讓轉輪轉得飛快,強大的離心力使泥巴飛了出去,“啪”的一聲,正好打到了老爸的衣服上,引起一陣笑聲。這時,正好一個制瓷師傅經過,我拉住他請教。我問:“青瓷的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啊?”他回答:“青瓷的製作,一般分為製備原料、拉坯、晾坯、修坯、素燒、上釉、釉燒等七道工序。”我又問:“怎麼才能做好它呢?”他告訴我:“你手按時用力要均勻,拉時要輕輕的拉,腳往前點的力道也要勻稱,使手腳能協調起來。”我照師傅說的繼續開始做,輕輕地按、拉、按、拉,飛濺的泥水也讓我變成了小花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做成了一個碗狀的花盆。我開心地笑了。

離開的時間到了,我依然戀戀不捨。青瓷之旅讓我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參觀越窯青瓷博物館 篇4

敘事作文 ,552字

“哇,真漂亮!哇,真精緻!……”上林湖越窯青瓷博物館裡傳來了陣陣驚歎聲。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我的幾個小夥伴和我一起在參觀青瓷博物館。

看,這個圓圓的,上面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小鳥的罐子是什麼?哦,原來是個鳥食罐。鳥食罐的上面有一個非常小的孔,裡面裝著許多喂鳥的飼料。迷你的瓶身旁,還有一個小掛圈,我猜它是用來掛在鉤子上的。

瞧,那個扁扁的,刻著兩片大大的綠葉和幾朵含苞欲放的花的蓋子又是什麼呢?告訴你吧,它叫器蓋。器蓋是用來幹什麼的呢?我把它的簡介讀了一遍又一遍,但還是沒找到答案,真遺憾!

再看看波濤紋吧!那波浪高低起伏,十分壯觀。我的腦海中也似乎出現了海面上波濤洶湧的樣子,腳就像被吸住了一般,不肯挪動一步。

聽,這個房間裡怎麼會傳出“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沉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的吟誦聲?我們進去一看,原來這是個小小的電影廳。通過紀錄片的介紹,我進一步感受到了青瓷的精美與別緻,明白了青瓷的由來。

我們繼續向前走,不一會兒就到了多功能廳。在這裡,我們觀看了青瓷的製作過程。原來,每一個美麗的青瓷製品背後,都蘊含著窯工們的艱辛和汗水。出了展廳,我和小夥伴們都想親自做一個青瓷器,但是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只好依依不捨地跟青瓷博物館說了聲再見。下次,我還想來青瓷博物館,體會青瓷之美。

遇見青瓷 篇5

國一作文 ,765字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龍泉青瓷小鎮,遇見傳說中的千年青瓷,歡喜不已。

走進青瓷大廳,撲入眼簾的是琳琅滿目的青瓷花瓶,或大或小,或高或矮,色澤或濃或淡,靜默典雅,古樸凝香。有的脖子細長宛如天鵝吟詠;有的腰細體豐如亭亭少女;有的身披瓜皮紋路樸素清麗;有的瓷瓶紋路好似大地開裂一般交錯著讓人浮想連翩。

我們隨著工作人員來到了一個製作青瓷的大堂。大堂裡有無數個做青瓷的古老轉盤,它們就像是一個圓盤,你腳踩一下底下的腳踏板,那個圓盤就會轉動起來。我迫不及待地走到了一個轉盤面前,準備開始做青瓷。

一個老師傅走了過來,遞給我了一團溼溼的泥巴,教我先把泥巴捏成了一個長方形,開始給我示範如何做青瓷坯子。他嫻熟地用雙手護住那團泥巴,靈活地將泥巴捏成一個碗形,然後用大拇指將中間輕輕地按住,轉盤飛快地轉著,裡面那個凹進去的小洞立刻變大了,很快一個碗形的青瓷坯就做成了。

我模仿著師傅,用雙手護住那團泥巴,小心地把它捏成了一個碗形,雖然有點像碗的形狀了,可是裡面卻厚薄不一,有的地方厚度有兩三釐米厚,有的地方好像風一吹過來就要塌了。我懊惱地將這團泥巴重新捏回了長方形,然後深吸了一口氣,將手彎成一個圓形,接著雙手小心地護住泥巴,轉盤飛快地轉動,泥巴在我的手上飛快地成形。我用大拇指輕輕按住中間,儘管我是那麼的小心翼翼,可是我按的力氣還是太大了,轉眼間這團泥巴變成了一攤餅。

我負氣地將這團泥巴又一次重新捏回了長方形。我深吸一口氣腳輕輕地踩著踏板,轉盤慢慢地轉著,我用雙手護住那團泥巴,泥巴慢慢成形。我用大拇指輕輕地按住泥巴中間,沒過多久,碗中間就出現了一個大洞,我用雙手輕輕地按住碗壁,碗壁的厚度慢慢變得均勻,這團泥巴終於被我捏成了一個青瓷碗的坯子。

雖然在做青瓷碗的過程中,我一次次失敗,但是有了這些失敗,才讓我更深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不是嗎?

童年趣事——給金魚洗澡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9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趣事,或令人開心難忘,或令人捧腹大笑……而在我的記憶深處,卻有著這麼一件事,讓我哭笑不得。那就是——給金魚洗澡。

記得四歲那年,我纏著外婆給我買了三條小金魚。金魚買回來後,我把它裝進了一個透明的玻璃杯裡,並把它們安置在特別顯眼的樓梯口處。晚上洗澡後,看著可愛的小金魚游來游去,我突然眼睛一亮,腦子裡有個新想法——給金魚也洗個澡吧!

說做就做,我拿來一個盆,把小金魚放在盆裡,覺得水太涼,便往盆裡加了點熱水——心想,小魚肯定會很舒服。我開啟沐浴露,用手去抓小魚。小金魚無奈的竄來竄去,但還是逃不出我的手掌,過了一會兒,我就把沐浴露厚厚地抹在了小金魚身上。小金魚在我的手上掙扎著,滑到了盆裡。盆裡立刻多了好多雪白的小泡。可愛的小金魚在盆裡亂撞起來。“原來想自己玩泡泡呀!”我心裡想著,於是我親切地對它們說:“小金魚,你們自己泡澡澡吧!”說完,我就去看動畫片了。

過了一會兒,我回來看我心愛的小金魚,白白的肚皮浮在水面。我連忙激動地大叫:“外婆,快來看小金魚洗澡澡,洗著洗著睡著了哦。”外婆不解地跑過來一看,“傻孩子,小金魚死了。”

我難過了好幾天。後來,媽媽一看到我玩水,就大笑著對我說:“文文,是不是又準備給小金魚洗澡了呀?”我又羞又惱,羞的是自己的無知害死了小金魚,惱的是無語反駁老媽的激將法。

家鄉的青瓷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5字

我的家鄉在龍泉,那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還有那純潔如玉、享譽世界的青瓷呢!

龍泉青瓷有兩種,一種是哥窯產出的青瓷,表面有縱橫分明的紋理,似乎粗超無比,用手指輕輕一彈就會四分五裂般脆弱。我忍不住用手輕輕地撫摸它,可是它卻給人絲滑般的感覺。透過晶瑩的陽光,一顆顆珍珠般的氣泡閃現在陽光下。另外一種是弟窯產出的青瓷,外表溫潤如玉,宛若亭亭玉立的淑女。當它閃現在陽光下時,會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宛如仙女下凡。這兩種青瓷,一個似天仙,一個似行者,一個碧玉,一個烏青,一美一“醜”,形成強烈對比。

說到龍泉青瓷,就不得不說龍泉的青瓷博物館了,裡面收藏著從古至今的龍泉青瓷。青瓷博物館的外形奇特,似一個燒製青瓷的窯址。青瓷博物館的主廳是一根碧綠的煙囪,兩旁的偏廳是巨大的窯洞,遠遠望去,彷彿有淡淡的青煙從“煙囪”中冒出……青瓷博物館不僅保護了龍泉的青瓷,更向世人展現了龍泉青瓷的獨特魅力。

小時候,父親常說:“做人要像青瓷一樣,溫文爾雅,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熱’,做一個像青瓷一樣的君子。”

洗淨雙手,觸控自然 篇8

高三作文 ,800字

感知自然,可以細細體會,卻品不出一絲美感;可以匆匆一瞥,卻留在腦海中再也抹不去。

自然是多角度的。文人墨客眼中,自然風景被賦予情感;追名逐利的人眼中,自然風景被視為糞土;花兒昆蟲眼中,自然是庇護生命的家園。

“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真的是這樣嗎?當我們看到“極光、閃電”的照片時,不得不驚歎於大自然的魔力,深深沉醉其中,此時的自然離我們是多麼近。而若使自己真正置身於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之中,誰又會抬頭望望天空,看閃電的微笑,聽雷聲的憤怒呢?那這時的自然難道不是離我們很遠嗎?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是多麼的令人嚮往,想必一定是山高水遠,青翠連綿;想必也會春有好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懷著無盡的期盼來到鳳凰古城,不免大失所望,竟遠遠感受不到從文中看到的身臨其境般的美妙。自然總是忽遠忽近的。

照片、文字雖不能讓人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卻也能讓人看到天光雲彩、草長鶯飛,更重要的是,它留住了人們心中的遐想與期盼。

當然,這畢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人的一生總是忙碌的,有多少人真正靜下來去自然中走走呢?“從此,我要帶著你,走遍這紅塵天涯,看春光夏火,秋落冬藏;看山高水遠,海闊天長。”她抱著他的骨灰,走過春江花潮,走過塞北冬雪,只為彌補他生前的遺憾。自然總是被遺忘的。

還記得武大櫻花落滿櫥窗的時刻嗎?櫻花飄香,引得無數人前去觀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這樣體驗自然是多麼的沉重。最終竟不知是人看櫻花,還是櫻花看人。自然是需要輕鬆觀賞的。

自然總是給人以迷茫之感,自以為身在其中,卻不知離得有多遠。應放下沉重的包袱,洗淨手上的塵垢,消除名利之心,用最虔誠的姿態,懷一份敬畏,去親近自然,並不一定非要親身進入荒野叢林之中。或許只是一片葉子,便使人倍感清新;或許只是一段文字,便使人身臨其境;或許只是嗅嗅花香,聽聽鳥語,便使人沉溺無法自拔。

敬畏自然,你需要洗淨雙手,親近自然,你需要伸手去觸控。

我學會了洗青菜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633字

今天,表哥們都陪外婆去看病了,只有我,媽媽和表妹在家。下午,媽媽為了準備晚飯的材料,就帶我和表妹去摘菜。我們過了一條馬路,準備去外公的菜園。

在去外公的菜園的路上,我想起了我多年以來的一個願望:挑水澆菜。以前我想做這件事的時候,表哥老不讓,現在他不在家,正是一個好時機!我心裡暗自興奮,對和媽媽提議:“媽媽,讓我挑水澆菜吧?”媽媽不知事情的原委,一口答應:“好啊。”於是,媽媽去菜地裡了,我也拿著水桶緊跟其後。到了菜園,滿眼青菜和蔥花,好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啊!媽媽在那裡精心挑選晚上要吃的蔬菜,而我卻已經沒有挑水的念頭了,那時的我在河邊用棍子撥弄死魚,玩的不亦樂乎。

媽媽摘完菜後就叫我一起回家。回家的時候,我本想和爸爸一起洗車。可是,媽媽卻交給我一個任務:洗青菜。我滿臉的不情願,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於是,我只能妥協了。媽媽洗了兩顆青菜作為示範,說:“你要把青菜全洗了。”這時,表妹自告奮勇的說:“我來幫哥哥洗吧!”但是老媽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說:“你們兩個在一起一定會吵,不準!”於是,我就只能自己行動起來了。

我先把青菜放到水裡,然後,再前三下,後三下的洗。洗完了將它放到籃子裡。就這樣,洗到籃子裝不下的時候,我就問媽媽:“媽媽,籃子裝不下了,怎麼辦?”媽媽說:“把青菜用力往旁邊移,就能裝下了。”就這樣我洗好了一遍。但媽媽又叫我重新洗,說:“青菜細菌多,要多洗。”於是,我又洗了第二遍。

晚上,我吃著自己洗的青菜,感覺心裡美滋滋的,果然勞動後的收穫最甜蜜!

成熟歷經青春的洗禮 篇10

高一作文 ,701字

六月、九月,一個結束,一個開始,留下的卻是無盡的回憶。

初三的六月可以說是黑色的,當然同時也是金色的。六月,太陽無情地炙烤著大地,散落在每個人的肩上,熱氣蒸騰,但誰也不願放棄。操場上,奮力奔跑,教室裡埋頭苦學,只為中考—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高一的九月是藍色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環境,新的面孔,新的開始。

升入高中的我們似乎都長大了,我不再像孩提時那樣,也許是因為我們懂得了向未來邁進吧!在高中這個校園裡沒有舊時朋友的陪伴,沒有知心朋友可以傾訴,沒有父母的嘮叨,沒有……我們失去了太多,但在失去的同時也在收穫著。就像一位哲人所說:當一扇門關閉的時候,上帝會為你開啟一扇窗。所以,現在我們要把失去的一切化為動力,向未來迸發。高中的階段是最苦的,也是磨鍊我們意志的最佳時期。三年,我們要試著學會鍛造,使自己擁有魏晉風骨,宋代氣節,明清不俗。要學會李白的瀟灑,白居易的清新,俞敏洪的堅持。

又是一個夏季,四周瀰漫著緊張的氣息。黑板上的倒計時逼著我們把頭低下去,為高一的期末拉響了“警笛”,一張張試卷,一道道難題,可我們唯一能夠選擇的是迎難而上,我們竭盡全力只為最後一戰,為高一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青春,多麼簡單的兩個字,卻陪伴我們走過了春夏秋冬。面對挫折,不退縮,面對失敗,不放棄,面對離別,我們仍會淚流滿面,在短暫易逝的青春裡,我們可以肆意地歡笑、哭泣、張揚屬於自己的青春。但也正是它的短暫才教會了我如何珍惜身邊人、身邊事。

青春伊始,朦朦朧朧,帶給了我無價的財富,留給了我最美好的時光。

總有一些事情,讓你我難忘。

總有一些時光,讓你我回憶。

總有一些人,讓你我哭紅了眼眶,卻還要笑著原諒。

青花瓷 篇11

抒情作文 ,607字

隔著玻璃,青花瓷的風采依舊……

這是一個元代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元代是青花瓷發展的一個高峰,繪畫裝飾清秀素雅,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我不禁被眼前的美震撼了,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瓶底,瓶身描繪的牡丹韻味無窮。我伸出手,才發現,原來我和青花瓷遙不可及。我們之間,不僅隔著冰冷的玻璃,還隔著一千多年的時光。

它在歲月中,浸染了上千年,凝聚著工匠的心血,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它流落四方,在歲月的流逝中,屬於不同的主人,都擁有不一樣的故事,甚至它身上的每一道裂痕缺口,都有著獨特的歷史……

青花瓷,它在等待嗎?

優美的曲線,流動的青色,帶著我穿越……我彷彿看到,水雲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我彷彿看到,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清泠透亮而又蜿蜒迴環多有不盡之意。青花瓷默默等待千年,在物是人非的惆悵中延續歷史,它洗盡鉛華,古樸典雅,它出自塵世之手,卻有超凡脫俗之美,呵。它不僅是盛物的器皿,它承載著不同的歷史,物過境遷,它愈久彌香。它一聲不吭,在輪迴中選擇了灑脫。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它見證了血與火交織的風雨歲月,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綻放光芒……

忽然覺得,我和青花瓷並不遙遠,它帶著我,品味歷史的幽香,感受身邊的歷史,探索那隱藏在身邊千年的祕密……

隔著玻璃,青花瓷容顏依舊,而我,隔著重重歷史,靜靜觀賞傳世青花瓷不變的美麗……

用青春熱情,護童年雙翼 篇12

週記 ,541字

2017年3月11日,響應雷鋒精神的號召,學校組織了本學期“起跑線”關愛聽障兒童志願者活動。

上午9點,全體同學在大門集合,一同乘車前往目的地。大約9點30分,志願者們到達目的地“起跑線”聽障兒童學校。由於是第一次參與此類活動,為了儘快拉近我們與孩子們的距離,我們採取“一對一”的方式單獨與孩子們相處,嘗試著開啟他們的心扉。在我們耐心的陪伴下,很快,小朋友和我們便玩成了一片。10點整,我們便開始教小朋友們跳舞。考慮到小朋友身上佩戴助聽器無法劇烈運動,我們選擇了最簡單的舞蹈“拍拍操”,來活動小朋友們的筋骨。10點20分,我們帶領小朋友們回到室內,開始摺紙和畫畫。小朋友們在我們的帶領下,創造了各式各樣可愛的小玩意兒。

上午11點,活動正式結束,小朋友們依依不捨地同姐姐們道別。

此次活動為我參加的第一次志願者活動,不出意外地表現出了一些手足無措感。希望有了此次的經驗,下次開展活動時,能與小朋友們相處得更加融洽。此外,由於小朋友的特殊性,能開展的遊戲相當有限,在遊戲的策劃安排上也稍顯蒼白。希望下次活動能在考慮小朋友們安全的情況下,設計更加具有趣味性的遊戲。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那麼志願者就該是托起希望的翅膀,而此次活動中的聽障兒童,則更需要志願者的陪伴。

青花瓷 篇13

高三作文 ,1183字

素胚勾勒出青花

珍珠白沁就煙雨,孔雀藍映著月光。這也許是用來描繪歷經千年砥礪的青花瓷的吧:珍珠般的素胚宛然勾勒著如煙雨般的天青色。一行淡雅清淨的漢隸襯在底部,氤氳柔美。青瓷容顏依舊,似乎她身上每一絲班駁每一屢細紋隔著重重歷史的傷痕訴說著不變的美麗。

裝載著厚重的歷史滄桑的青瓷,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藝術品,我彷彿能在瓶身上看到繁榮盛唐的貞觀之治,看到宋朝的千古風流人物,看到明太祖氣吞萬里,看到清王朝的康乾盛世……小小青瓷將這一縷滄桑,一抹文化蘊於一身,這不能不讓我讚歎與感動。

芭蕉簾外雨聲急,匆匆而過是時間。在歷史的長河裡,惟有忍受千年的孤獨,飽受世間的顛簸,備受風雨的洗禮,卻依舊堅持最獨特最悠久的美麗……這般堅韌才能使她在歷史中沉澱,才能向世人綻放自己,才能如歌中所唱“你隱藏在窯燒裡千年的祕密,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可以這樣說,持之不光對一個人的品格測檢,而且是對一個人意志的考驗。這讓我想到了感動中國的陳玉蓉。這位暴走母親,為消除脂肪肝,為移肝救兒,堅持了7個月的快走與節食。當她走破了腳上的鞋,走起了腳上的繭,當她的兒子重獲生命的眷戀,當她站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不禁讓人感動得哽咽無語。上蒼用疾病考驗親情,而她卻用她的堅持賦予了孩子二次生命。為了孩子,母親能奉獻多少?這個答案感人肺腑。在一份執著的親情面前,一切偽作浮飾的東西都將原形畢露,經過它篩選的應該是物華人傑。我,為此感動。

天青色等煙雨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這樣的美,讓人觸動,這樣的景,讓人神往,這樣的痴心的等待,讓人感動得潸然淚下。

聽說青花瓷中最難釉色便是天青色,只有在雨過天晴後,才能燒製出如同天色般一塵如洗的青瓷。這般的天時,何等難得,惟有等待,等待一場未知的雨,等待雲雨過後天邊漸漸暈開來的天青色。一日燒一瓷,千日燒千瓷,要等待多久才能讓真正的天青色纏綿於瓷身?

說到“青”,我不得不想起清新如雨後的李清照。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一個“等”字,似乎纏繞了她的餘生,她等她的國家復興,她等她的家園重建,她等她的丈夫歸來,她等著結束一切因國破家亡。顛沛流離而生的悽苦哀怨。“秋”字劃上心尖,怎一個愁字了得。她等得梧桐葉落,等得黃花堆積,等得青絲如雪,卻等成一朵絕代驚豔的墨梅花。這樣的等待是多麼令人感動啊,就像是傳世的青花瓷那樣的珍貴那樣的罕見,所以,就註定不平凡,也註定了這番等待的非凡的意義。我,為此感動

月色被打撈起,雲開了結局

雲開清風風留意,月色繾綣淡淡夢。依稀縹緲中卻清晰可見月影,白衣素袂,裙帶紛飛。那種飄逸的美麗,打撈著靜水流香,真是相看兩不厭,無語也纏綿。那種清純的嫋娜,沾著釉彩潤出如白玉般的光澤,何能不動人心絃?

一遍遍重溫《青花瓷》,我仍是感動。青蘭如水是瓷的顏色,由熊熊爐火煅燒後,滿溢著堅韌與等待,永不褪色。

獨享青花瓷的魅力 篇14

國一作文 ,636字

五年後的那晚,他還是離開了。當他永遠合上眼的那刻,我的世界彷彿全部崩塌。但我也為他感到慶幸,不必再接受病痛的折磨,他安詳地走了,臨終前,“好好照顧你自己,和那青花瓷瓶。”

夜,深的像沁入谷底。連夜趕回祖父家中,妄想從悲痛中逃離。庭院,寂靜無聲。走進堂屋,深夜中,那放在書桌上的青花瓷瓶白的亮眼。輕輕走近,雙手端起。但觸碰到的那刻,冰冷觸感從手心打入心底。抱入懷中,我輕輕撫摸這青花瓷瓶,細膩,而又光潔,沒有一絲裂痕,光滑細膩的胚體上沒有絲毫缺口。卻留下歲月的痕跡,潔白的瓷胚上,普藍色的青花輕暈染開,白藍相襯清新素雅。悽美,卻映韻非常。我抱著這青花瓷,大部分筆墨大肆張揚的勾勒出青花的一筆輪廓。一瓷瓶,一潔白胚體,上幾朵青花,一小枝。素雅,簡潔而又大方。

我輕輕撫摸從瓶底到瓶口,冰冷觸感漸漸變得溫潤,指腹間傳來的溫度像祖母的愛撫,像祖母輕聲的問候。頓悟。祖父偏愛這青花瓷的原因。突然,指腹的溫潤被一絲刺痛所替代。是那個缺口,像他們離開的遺憾。不管怎樣這青花瓷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淚,終於控制不住的湧,滴落在這潔白瓷體上,滑落。這青花瓷果然是不留痕的,好像他們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多少年以後,他應該,還會在這裡吧。

多少次想到祖父祖母平淡安穩,相濡以沫的晚年時光,真是心酸的快樂……

這瓷瓶對於祖父是他對祖母窮盡一生的念想。對於我,卻是他們留給我的唯一。

與他們給予我的愛,塵封。

又是一個下午,在回憶中,獨享青花瓷的魅力。

奶奶的青花瓷 篇15

國二作文 ,701字

青藍色淡淡的釉紋在潔白的玉瓷中流淌,瓷瓶下,一雙佈滿皺紋的手正託著。

奶奶慈祥地看著我,小心地把瓷瓶遞給我。“乖孫女呦,這是奶奶年輕時學著做的青花瓷,奶奶年紀大咯,就送給你了!”我懵懂地接過瓷瓶,仔細看著這有點歪形卻又潔白得出奇的瓷器。

“奶奶,您不能以後再給我嗎?”

“奶奶害怕,害怕等到以後就再也不能親手給我的小孫女咯,你以後可要好好聽話啊……”奶奶說,有機會,也教我做青花瓷。

清麗的青花瓷上仍伴有奶奶餘留的溫度,我緊緊抱住它,像在抱住奶奶。奶奶,您說過,還要教我做青花瓷啊!您去哪兒了?

在奶奶的小平房裡,有一張小方桌,桌上整齊地擺放著各式瓷器,青花瓷便在其中,正面看去,形如歪扁的太陽,但那潔白中的釉紋彎曲著,我竟看出了奶奶慈祥的笑容,雖有皺紋,卻仍動人。月光照耀,青花瓷散發出的青光更加晶瑩澄澈。

想起奶奶,我不禁淚流滿面。我又對自己很失望,因為我並不會做青花瓷,更何況,我連普通的瓷器也不會做。如今會這種傳統手藝的人已不多,此刻,我恨自己沒能記住奶奶教我的技法。歲月流逝,奶奶送我的青花瓷生了一條裂縫,輕輕撫摸,我的心彷彿正撕裂。

青花瓷極易破碎,如年老的奶奶一樣脆弱不堪。我如今能做的,就是保護好奶奶在人世間贈我的最後一份禮物,我所擁有的正是這世間最珍貴的無價之寶。

青,為奶奶蒼青似的歲月;花,為奶奶繁花般的過去;瓷,為奶奶潔瓷般的雙手。因為有她,方有這美麗的青花瓷。

“天青色守煙雨,而我在守你。”我盼著有一天,我亦能像奶奶一樣,將這無價之寶青花瓷一直傳承下去,我亦希望有一天,能再遇會造青花瓷之人,學習這一技法,並銘記於心。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瓶,美麗依舊的您如青花瓷眼帶笑意。

魚和瓷盆 篇16

國二作文 ,685字

前天我媽從瀋陽帶回一隻大瓷盆,荷葉形狀的,盆沿還蹲著一隻青蛙。我媽說給我當筆洗,我沒同意。這麼大的盆,幹嘛不好,當筆洗太屈才了;再說,端來端去地也不嫌麻煩?我媽聽完,“哦”了一聲之後,陷入了深思。

我一看媽媽犯了難,也幫著想想瓷盆的用途吧。

筆洗……畫畫……嗯,哦,對了,畫畫老師用筆洗養過魚呢,養得還挺好,別有一番情趣呢,不如我也養兩條,反正我閒著。媽媽一聽也很同意。

那就去買魚吧。我家離花鳥市場不遠,那裡常年有賣魚的。我都想好了,這次就養比較愛活的,不然天天死,誰受得了?我又想起我之前養魚的慘痛經歷了:買的時候,還三十條呢,一到家就死了兩條,後來越死越多,呈幾何數遞減。幾天後,只剩一半了。從那時起,我都差點兒下決心再不養魚了,若不是因為這瓷盆……呃,扯遠了。

一問店家哪種好養,賣魚的阿姨指了指我面前的幾個白魚缸。可能是天氣比較冷,水溫也不夠,那些魚都在水中懶懶地漂著,連尾巴都不愛動一下。呃,我還是養兩條大一些的魚吧。最後,選了一隻花鯉魚和一隻金紅鯉魚。付完錢,帶上我的魚回家。

在我觀察魚兒們的狀態時,我媽開始跟我說這盆的價格:“我跟你說啊,這盆是景德鎮的,老貴了。”

我馬上發問:“比我還貴?”“那倒沒有。”

“哎呀,沒我貴的東西都不叫貴。”

“一百多呢。”

我驚:“好像比我貴。”

轉身,對著懶懶的魚兒們說:“你們住的挺貴啊,快付房租!”

不過,魚兒們遊在這盆裡還挺好看。盆底是一朵粉紅的蓮花,周圍是青綠的荷葉,魚兒的影映於盆底,就好像在蓮花間遊一般。

是盆映襯了魚,還是魚映襯了盆?

若只有盆而無魚,盆何來生機活力?若只有魚而無盆,魚兒們又何處安身?

青花瓷瓶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4字

在舅舅家的客廳裡,擺著兩隻和我差不多高的青花瓷瓶。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

這兩隻青花瓷瓶的來歷可不一般,它們是太外婆出嫁時的嫁妝。當時太外婆是當地有錢人家的大小姐,而太外公是當地地主家的少爺。這兩隻青花瓷瓶當然是價值不菲的嫁妝。當時它們擺放在太外公闊氣的四合院內,寓意著家業興旺。

新中國建立初期土地改革運動,太外公家的田地家產都被分了。可太外婆為了記惦她的父母,拼了命儲存下這兩隻瓷瓶。外公外婆結婚時,太外婆將這兩隻瓷瓶贈給他們。當時外公家條件差,只有一間小小的茅草房,卻住著六七口人,瓷瓶連擺放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委屈的藏著。

改革開放後,外公家富裕起來了,建起了磚瓦房,專門給青花瓶留了一間房間,裡面還掛上了太外公太外婆遺像,寄託著外公對父母深深的懷念。

舅舅結婚了,他的新房是寬敞的躍層樓房,華麗的客廳,外公外婆把瓷瓶送給舅舅,希望這祖傳的寶貝帶給他們吉祥如意,也讓他們繼承祖輩勤勞節儉的家風。

看著這兩隻漂亮的瓷瓶,我明白,它們已遠遠不只是瓷瓶,它們見證了我們一家幾代人生活的變遷,也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來人民生活水平的飛速發展。祝福我的家人平安快樂,祝福我的祖國繁榮富強!

青蛙和小魚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775字

朦朧的月光灑在大地上,為大地披上了一層夢幻般的輕紗。大大的荷葉上有一隻呱呱叫的小青蛙,還有一隻在水裡游來游去的小魚。他們在說什麼呢?我們去聽一聽吧!

小青蛙看著天上又大又圓的的月亮,自言自語:“這個池塘太小了,要是有一天我能到月亮上去游泳該多好啊。”在水裡遊動的小魚聽見了青蛙的話,把頭伸出水面說:“你這隻小青蛙,難道不知道月球上是沒有一滴水的嗎?”

小青蛙不服氣地問:“小魚,小魚,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呢?你難道不知道我可是兩棲動物嗎?我不但能在水裡生活,而且我還能去陸地上走走。我可以看到很多你看不到的東西,而你呢,只能在這個淺淺的小池塘裡游來游去,哪裡都去不了,你怎麼可能知道外面世界是什麼樣子?我一定比你知道的多。”

小魚不服氣地說:“我雖然離不開水面,但是我確實知道很多,比如,我不僅知道月亮上沒有一滴水,而且我還知道月亮上很冷,有很多死火山,聽說我們國家2020年就要登月了。”青蛙疑惑地問:“你說的是真的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小魚眨著眼睛說:“你有沒有看到很多人每天早晨都在池塘邊鍛鍊呀?”

青蛙疑惑地回答:“看到了,但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小魚繼續問:“那你有沒有看到他們很多人都在邊聽廣播邊鍛鍊呢?”青蛙點點頭,但好像還不是太明白。

小魚自豪地說:“你別看我離不開這個小池塘,但是我每天都可以聽到廣播,很多事情我就是聽廣播知道的。”“哦,原來是這樣的啊,我怎麼沒想到呢。”青蛙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從此以後,每天清晨,當人們邊聽廣播邊鍛鍊的時候,你都會發現一隻青蛙和小魚正躲在荷葉下聽廣播呢。

青花瓷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1字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就是——青花瓷。用乾隆皇帝的話來講,青花瓷,那就是玲瓏剔透般好,靜中見動青山來。可見青花瓷是多麼的精緻和美麗。今天,讓我們一起穿越到古代,來看一看青花瓷中最霸氣、最具有皇族特色的青花瓷——雲龍紋螭耳瓶。

看向它的瓶口,不大不小,剛好合適可以放下三四枝花。青藍色的花瓣紋,在圓圈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美麗,像一朵含苞初放的小花,綻放在純白色的草地上。瓶口旁的兩隻小青龍,是瓶口的兩個把手,兩個龍頭和朝遠方,頗有隔瓶而靠的感覺,雖然這兩隻龍的線條有些許僵硬,更讓人從這線條之中感受皇權的威嚴。

青花瓷的花紋中瓶身的最為美麗。其中主體是一條栩栩如生的祥龍,它兩隻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大,身上的鱗片一片接一片,爪子也鋒利無比。旁邊的雲在龍的腳腳下變得更加生動了。仔細一看,還真以為這條龍要飛出瓶身了呢!龍之下是波瀾壯闊的海,上面的一個個小圓點讓畫面變得並不單調,藝術鑑賞力高啊。把耳朵接近它,彷彿能聽到海浪一浪接一浪的拍擊聲。

瓶底特別簡單,很清雅,一個一個的圓點,讓畫面有了規律感,像是五線譜中的音符,躍然線上,彈出了一支屬於青花瓷的歌。

在青花瓷中,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那種美麗,那種細膩,那種柔軟,那種清雅,那種樸素之中的華麗,是西方文化永遠體現不出來的。這不單不是一個色白花青的青花瓷,它還蘊涵著我們的中國文化!

洗魚池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344字

我以前很喜歡小動物,於是我要求媽媽買回四條金魚養在池子裡。有一次下雨後池子很髒,我想換水,於是我去拿小網子,網子很小,不過有一隻小手大,可是也能抓到金魚。我第一次網時它游來游去很不聽話,但是為了乾淨、漂亮,一定要把它抓出來。於是,我的網子便聽了話,開始靈活起來了。

可是我也沒抓住金魚,心想:我為什麼抓不到呢?它好像在說,“抓不到我吧,哈哈!”我很生氣,便“急中生智”一把抓住了兩條金魚!我看了看笑著說:“哈哈,這叫一石二鳥”。我把它放在小缸子裡,我洗了一遍池子,再把水放滿後,然後我把金魚放進去。

我看到它們開心地在漂亮乾淨的池子游著,我真開心。便想:怎麼不寫下來呢?於是,我寫下來拿給媽媽看,她看後對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