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故宮博物院相關作文20篇
遊故宮博物院 篇1
遊故宮博物院作文40 ,375字星期六的早晨,太陽出來了,我們走過金水橋,穿過天安門,來到了故宮博物院。一進門就看到很多高大的建築。宮殿有紅色的牆、黃色的瓦,還有粗大的紅柱子。
爸爸告訴我,故宮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其中太和殿非常的雄偉,據說這是古代皇帝上朝的地方。門前的臺階上有一塊巨大的漢白玉,上面雕滿了各種各樣的龍,兩邊是漢白玉臺階。透過門窗,我看到了高高在上的龍椅,在很久以前,那象徵著最高的權力。繼續往裡走,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這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其中,交泰殿雖然不大,但卻是皇帝放玉璽的地方,非常重要。
最後,我們來到御花園,裡面有假山、古樹還有亭子,景色十分美麗。穿過御花園,就走出了故宮的後門。因為時間不多,我們只參觀了故宮的一部分。能夠建造這樣巨集偉的宮殿,古代人民一定非常勤勞和智慧。
遊故宮博物院 篇2
遊故宮博物院作文40 ,375字星期六的早晨,太陽出來了,我們走過金水橋,穿過天安門,來到了故宮博物院。一進門就看到很多高大的建築。宮殿有紅色的牆、黃色的瓦,還有粗大的紅柱子。
爸爸告訴我,故宮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其中太和殿非常的雄偉,據說這是古代皇帝上朝的地方。門前的臺階上有一塊巨大的漢白玉,上面雕滿了各種各樣的龍,兩邊是漢白玉臺階。透過門窗,我看到了高高在上的龍椅,在很久以前,那象徵著最高的權力。繼續往裡走,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這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其中,交泰殿雖然不大,但卻是皇帝放玉璽的地方,非常重要。
最後,我們來到御花園,裡面有假山、古樹還有亭子,景色十分美麗。穿過御花園,就走出了故宮的後門。因為時間不多,我們只參觀了故宮的一部分。能夠建造這樣巨集偉的宮殿,古代人民一定非常勤勞和智慧。
遊故宮博物院 篇3
遊故宮博物院作文40 ,366字8月16日,是我和爸爸媽媽到北京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故宮博物院。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從神武門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裡有許多的古樹,但這些樹都有不同點,掛著紅色牌子的樹,它們的樹齡都在三百歲以上,掛著綠色牌子的樹,它們的樹齡都在一百歲以上。
穿過御花園,來到了坤寧宮。坤寧宮是皇上和皇后大婚用的新房,坤寧宮的前方是乾清宮,乾清宮是皇上住的地方,最後我們還去了太和殿,太和殿是皇上上朝處理朝政的地方。太和殿門前的兩邊各有一個日晷,這個日晷是中國古代用來推測時間的。在路上,我還看見了許多銅製的大缸,聽講解員告訴我們,這些大缸是古時候蓄水滅火用的。
遊覽故宮不禁讓我欣賞到了古代勞動人民建造的雄偉宮殿,也讓我對明清兩代的歷史有了一定的瞭解。
遊覽故宮博物院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7字故宮是我國古代明清時候的皇帝住的地方,遊覽後感覺心思非常細密,建築非常巨集偉。我們是沿著中軸線走的,所以裡面的建築沒有看完。
進入故宮,首先就是午門,那是故宮的起點,午門內就是真正的故宮了,依次是端門,在皇帝接見外人時,從這裡走出要把衣服,頭髮整理好,端端正正的去見人。
首先,故宮裡為什麼沒有樹?這是因為故宮裡的宮殿圍城了一個“口”字,如果種樹的話,口字裡面有木字就是“困”。預示皇帝不管朝政,國家落後的命運。而且不種樹更有利於皇帝在上朝時一覽全部。
乾清門外的獅子有何含義?在左手邊的是一隻母獅子,耳朵是沓拉著的,暗示女人不要管理朝中的事。右邊的公獅子腳下踩著一個繡球,預示皇帝會一統天下。
在故宮裡,最大的就是太和殿,因為這裡是上朝的地方,要容納幾百人,雖然外面的廣場也可容納幾千人,這象徵著門面。中和殿呢是皇帝在這裡舉行一些小的活動,或者彩排比較重要的事情。保和殿就算是宴會廳,在有外國使者到來時,就會在這裡吃飯。
往後走就是後三宮了:乾清宮,坤寧宮,交泰殿。這裡是皇帝皇后住的地方,我們只能看到坤寧宮裡的一些建築,因為很多東西都在以前被轉送到臺灣故宮了。所以看到的只有一小部分。
故宮是我國首都的中心點,也是國家一級保護景點。國家都已經這麼保護它,我們作為公民,更應該保護這些古代的建築物,讓後代子孫們也能欣賞我過古代的巨集偉建築。
參觀故宮博物院 篇5
參觀故宮博物院作文3 ,282字聽說沒有去過故宮博物院,就不算來過北京。我早早地來到了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博物院。相信無論是外國友人還是見多識廣的大人們,來到故宮博物院,都被他的輝煌、森嚴肅穆、奢華所震撼。
故宮先後居住過明清兩代二十四位皇帝,在古代,老百姓是不可以踏入半步的,所以,又稱作“紫禁城”。宮殿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俗稱“外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場所。後部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及后妃們居住的地方。
各色的石子鋪在地上,拼成多達900多幅不同的圖案,光是沿路欣賞這些美麗的圖案,就令你目不暇接了。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美麗的景色和燦爛的歷史,耳邊不時傳來外國友人的讚歎聲,我真驕傲!
走進臺北故宮博物院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743字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我向往己久的地方,今年暑假我終於來到了臺灣,走進了那個藏有奇珍異寶的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面積不大,藏品卻非常豐富,其中“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最引人矚目,是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可惜我們去的那段時間,“翠玉白菜”和“肉形石”恰巧赴日本展出了,沒能親眼看到,非常遺憾。
好在博物院裡還有我非常感興趣的“橄欖核舟”和“象牙套球”。走進博物院,我們就直奔三樓展館,展館內有兩處排著長長的隊伍,被圍得水洩不通,一問才知道大家關注的焦點正是“橄欖核舟”和“象牙套球”。隊伍緩緩前行,終於輪到我們了。我看到一枚栗色核舟,比大拇指還要小,完全要藉助前面的放大鏡才能看清細節。可我個頭太小,踮起腳尖也夠不到,媽媽只好把我抱起來。終於看清楚了,我透過放大鏡,驚喜地看到核舟的窗是開啟著的,船上坐著八個人,神態各異,有的在喝茶,有的在看書,有的在憑窗遠眺,每個人物都是這麼栩栩如生。媽媽告訴我,這葉核舟講述的東坡夜遊赤壁的故事,船上坐的正是蘇東坡、客人、艄公、書童等八人,船底還刻有蘇東坡全文三百多字的《後赤壁賦》呢!
“象牙套球”也是雕得巧奪天工。它是用整塊象牙雕成的,據說是祖孫三代足足雕了103年才完工的。球內套球,每一個套球不但都刻有精美繁複的圖案,而且都能自由轉動。解說員讓我們猜這個“象牙套球”由外到內一共有幾層,媽媽目不轉睛地看了半天,看到裡裡外外有七個球層層相套,而我只看到四層。其實正確答案是十七層,是研究人員用儀器探測到的,實在令人嘖嘖稱奇啊!
隨後,我們又參觀了博物院珍藏的書畫、青銅器、瓷器、玉器等展品。一件件國寶讓我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小朋友們,如果有機會,你們也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一看。那裡展出的每一件藏品都是稀世珍寶,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
相約故宮博物院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1076字我中了電視節目《國家寶藏》的毒,天天纏著媽媽帶我去博物館。這不,放了寒假,大年初三,我就來到了嚮往已久的故宮博物院。
你知道嗎?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總數達到了1807558件,其中6、4%是普通文物,0、4%是資料標本,剩下的93、2%都是國家珍貴文物!每年都會有一萬多件文物分佈在70多個展廳裡展出。你問我怎麼知道這麼多?我是提前做了功課來的呀!
故宮有9000多間房屋,建築非常有特色,氣勢恢巨集,造型優美,色彩鮮豔。我在東華門的建築館裡看到了宮殿建設的整個流程,還有各種各樣的屋簷樣式。我還知道了一個家族,樣式雷家,半個北京城的建築都是他家設計的。古代人民沒有現代的技術,可是他們擁有智慧的頭腦,靈活的雙手,榫卯結構的建築就是我們中國古代建築的一項很偉大的發明。這種結構的房子,有著彈性的框架,在抗震方面非常有優勢。
再說說石鼓吧,這可是入選了《國家寶藏》的珍貴文物啊!它們在公元627年被發現於陝西寶雞荒野。這些石鼓身上的字形不一,分別命名為:作原、而師、馬薦、吾水……它們是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高二尺,直徑一尺有餘。這十隻石鼓記載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前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托起了中國歷史的一角,為古文考察提供了非常珍貴的素材。我仔細觀察了石鼓上的字,發現每個石鼓上都能找到幾個跟現代字相像的象形字。
在石鼓館,我還看到了方印,被黃色的綢緞包裹著,很特別。故宮最大的一枚方印,是乾隆皇帝85歲時用的,一個人都搬不動呢。
滴答、滴答、滴答……我們走進了鐘錶館。它們大多以黃金、寶石、珍珠為裝飾,美麗極了!這裡的鐘表大部分都是各個國家和地區獻給給皇上的。古代的鐘,大小不一,有的很大很大,比如寶塔鐘,戲臺鍾,簡直就是一個建築的縮影;有的造型奇特,充滿異域風格,比如鐘的幾隻腳有的用大象馱著,有的用仕女抱著,還有的用小天使揹著;到了整點,鐘錶報時的時候就更奇特了,有的是樂隊在演奏,有的是小孩子在敲鐘,還有的是動物們伴著音樂游來游去,聲音美妙動聽。
出了鐘錶館,我們又來到了珍寶館。珍寶館的寶物真多啊!那裡有光閃閃的珍珠,綠油油的翡翠,黃燦燦的金飾,各種各樣的項鍊、耳環、扳指、朝珠……還有一件件精美的瓷器,花紋繁複,美不勝收。媽媽對我說:這些寶物都是宮裡皇上皇后使用的,別的人只能是皇上皇后賜給他們才能用。怪不得這麼精美,看得我眼花繚亂。
出了珍寶館,已經是下午四點半了。故宮太大了,這次我們只遊覽了東線。洶湧的人潮已經散去,站在寬闊的午門前,我依依不捨的回望故宮,真是“一眼千年,一覽百朝”啊!以後有機會我會再來細細品味。
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 篇8
敘事作文 ,700字70年前,國軍戰敗,狼狽不堪的蔣介石還不曾忘記北京的這些寶貝。於是,這個史無前例的大遷徙開始了,從而成立了臺北故宮。
大巴車到一座大山腳下停下。我走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土黃色的建築,不是很大,但頗有中國古建築的特色,第二個陽臺上青天白日旗隨風飄揚。
進入屋內,雕像國父孫中山安然端坐,目光深邃,而帶著一絲警惕,遙望遠方,猶如一位巨人守護祖國寶島的大好河山。
走進展廳,燈光立刻暗了下去。我們先來到清朝皇室區,只見各種珠寶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有紅珊瑚、貓眼石……讓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恨不得親手撫摸下。
這時,一個如同狗項圈一般的小玩意兒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是什麼?哦,原來是手飾,只見它散發著金光,奪人眼球,外面鑲著漂亮的珊瑚,一定很珍貴吧。
來故宮,一定要看鎮館之寶-“翠玉白菜”和“肉形石”。雖然人很多,但我搶先佔據有利地形,能近距離欣賞。“白菜”放的位置已不是原樣,但還是顯現出它原有的美感,顏色十分鮮豔。它全部由玉構成,下面白如雪,而上面顏色多種多樣,有翠綠、淡綠、黃綠……,爬在菜葉上的蟲子雕刻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讓我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肉形石”的皮、瘦肉、肥肉都雕刻得非常逼真,細看,感覺十分油膩,讓人垂涎欲滴。
出了故宮,我無意中聽到有人在埋怨:“哎,老J真壞,就不留點給我們嗎?”對的,這些文物由於戰亂顛簸流離,就像一個遠在他鄉漂泊的遊子,只能遙望北京故宮日思月想。我想,終有一天,它將回歸故土。
遊良渚博物院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8字今天,我們一家早早的乘公交車去參觀良渚博物院。下車後,我們沿著一條可以遮陽的小路走,先來到一處名為“觀復臺”的平臺,邊上是一大片池塘。我走到臺上,向下望去,鋪天蓋地的碧綠荷葉和粉的發紫的荷花映入眼簾。別樣的美麗。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接下來就進入了今天的正題—良渚文明。進入博物院一種遠古的文化氣息迎面撲來,令我感覺身處文明的聖殿、文化的殿堂。安檢時,我抬頭看了看安檢器上的人數統計,有七百多人!看來太陽火辣辣的炙烤著大地,但絲毫沒有阻擋大家對參觀的熱情。
首先是1號展廳。介紹的是良渚文化中的玉文化。玉器在當時是禮器,有些是祭天祭地用的,有些是裝飾品,是代表身份地位的象徵,同時也是不可缺少的陪葬品。通過參觀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眼睛—竟能分辨玉的優劣跟現代機器幾乎一樣準確;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靈巧雙手—竟能製作出如此精美絕倫的玉器;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毅力—用繩子石子在堅硬的玉石上一點一點的打磨成那些精美的玉器,那要花多長的時間啊!玉,就是良渚文化的瑰寶。
走著走著,我就來到了考古體驗展廳。展廳內講述了考古的全部過程以及考古與尋寶、盜墓的區別。還有一個考古知識小遊戲。
吃過中飯,我們便開始參觀2、3號展廳。
2、3號展廳主要講的是良渚時代古人的生活及工具的介紹。還介紹了當時人們的水利工程跟現代已經很相像了。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它是夏朝古城的三倍大,足足有800平方公里。當時的人們為了防止洪水入侵城內便修築水壩,成功控制了洪水。他們修築水壩的地方很科學。他們還修築城牆,挖護城河。當時良渚古人已經有了犁了,不過當時的犁是人拉的,而不是牛拉的。良渚的人們不但水利工程做的好,城內也是很繁榮富足和安全。良渚古人真是太聰明瞭!
良渚文化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見證了中國古代人民的勤勞創造和智慧結晶。
良渚博物院秋遊記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9字今天,是學校一年一度的秋遊,我們坐大巴來到良渚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棵綠油油的大樹和一條條清澈的小溪。懷著好奇和期待,我們沿著一條石頭鋪成的小路走進了良渚博物館。
在第一展廳內,我看到了許多良渚文化時期的農業生產工具,如石犁、石鏟、石刀、石鐮,還有用來狩獵的石鏃和捕魚的網墜。這些工具都是灰色的,看上去非常簡樸,好像把我們帶進了古老的良渚文化時期。瞧,那個人正在坑裡考古呢,坑裡的陶片有的是土黃的,有的是棕色的,還有炭黑的,原來我們看到的展櫃裡的物品就是這麼挖掘出來的啊,真有意思!
經過一個魚池,我們來到了第二展廳,這裡樹木繁茂,彷彿進入了一個原始森林。這裡展示了良渚文化時期人們用的語言和文字,這些文字像圖畫一樣,十分難懂,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還是破解不了其中的奧祕。這裡還展示了良渚文化時期的人們是如何蓋房子的,他們既不使用混凝土,也不使用鋼筋,而是用黃泥和茅草。這些草房子外觀簡潔,結構簡單,就是不知道牢不牢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大型油畫,成千上萬的人民在辛勤勞動、建造宮殿,氣勢恢巨集,再現了五千年前良渚古國的燦爛與輝煌!
第三展廳裡面展示的都是琮、璧、鉞等玉器,有半透明的,像冰糖;有純白無暇的,像大白兔奶糖;有黃色棕色花紋的,像虎皮蛋糕……精美絕倫,讓人目不暇接。
短暫的秋遊結束了,但一個個場景、一件件文物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良渚博物院之旅彷彿讓我穿越了時光隧道,我為五千年前中華文明的輝煌而驕傲!
山西博物院遊記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0字星期天,風和日麗,我和同學們來到山西省博物院參觀。
剛下車,一座倒梯形的建築物映入眼簾。走進一看,建築物上懸掛著一塊巨大的牌匾,上面有六個金色的大字—山西博物院。
博物院的周圍種著許多樹,置身於這些樹叢中,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博物院大約藏有珍貴文物四十餘萬件,其中四千多件被分置在十二個展廳內向遊客展出。
由於時間不夠充裕,所以我們只參觀了其中四個重要展廳: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佛風遺韻。
如果讓我百裡挑一,從幾十萬件的文物中挑出一件,我一定會挑出鳥尊—山西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鳥尊,得名於它的外形,前半身為鳥,後半身為象,鳥身和象身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鳥翅膀做大象的耳朵,象鼻子為鳥的尾巴,將二者合一。在鳥背上立著一隻小鳥,而這隻小鳥是鳥尊的蓋子,開啟蓋子,是鳥尊的口,通過這個口可以倒入液體。
鳥尊區別於其它的酒樽的地方,在於只有倒酒的入口,沒有出口,這是因為鳥尊是古代祭祀用的盛酒器,只需倒酒入尊,不能倒出酒。
鳥尊的設計之精妙,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這次博物院之旅,使我明白,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我所知道的微不足道。我以後要繼續學習歷史。
南京博物院遊記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4字研學的第二天下午,我們將出發去第四站——南京博物館。
在車上,導遊老師向我們介紹說:“南京博物館又簡稱南博,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這座博物館佔地面積13萬餘平方米,共擁有各類藏品42萬餘件,館藏數量居中國前三。”
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進南博,近距離地觀察那些文物。那裡面的文物可真多呀!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既有全國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官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掘品。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剌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一應俱有,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
我們觀賞完了南博的上層,我們又順著樓梯來到了下一層,穿越到了民國時期的南京。我們一家商店、一家商店地看,有賣煙脂粉的,有賣糕點的,有賣首飾的,還有賣衣服的,都帶有古典氣息。
導遊老師先帶著我們走進了一個雜貨店,又去了別的店,每到一個店我們都買了不少的東西。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賣雨花石的商店,裡面的雨花石在水中散發著耀眼的光芒,誘惑著我們這些外地的遊客,可惜我們這些小學生只能撿便宜的買幾個當作紀念品,等我長大了,一定會買幾個大點雨花石收藏。
最後,我們還是滿載而歸地走出了南京博物館,但心中依戀之情卻久久不能平息。
南京博物院參觀記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1186字南京博物院座落於紫金山南麓,佔地13萬餘平方米,院內有各類藏品42萬件,光是國家級文物和一級文物就有二千件以上,院藏中外專業圖書近30萬冊,有3萬多件都是名列全國的珍品。它是中國內地第二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博物館。
走進博物院,一個雄偉壯觀的大殿一下子映入眼簾,這便是院中的展館了。它採用了仿遼代的建築風格,位於博物院內那寬大深遠的草坪盡頭的三層白色石臺上,九開間的仿遼殿上敷棕色琉璃瓦,屋面平緩,斗拱粗壯,以紫金山為“背景”,遠看像一幅秀麗的大畫。
進入館廳內,給人的第一感覺即是規模巨集大,但它卻將如此大量,精美的文物分的井井有條,清晰地分為了六個館: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和民國館,而在這六個館內又依照年代特色分成了幾個大大小小的展區。真是一個特點鮮明、格局清晰的場館。
走進歷史館,“撲面而來”的歷史氣息令我不得不放慢腳步去仔細端詳。從遠古時代至青銅器時代,我瞭解了人類文明逐漸進化的過程。在春秋時期時,人們大多都以製造青銅器為主。公元前221-220年間,秦漢時代期間,秦朝多是青銅器,而漢代則慢慢演變出了陶製品,外觀上比青銅更加光滑,色澤上也更為柔和。當到了公元229-589年時,六朝時代逐漸加大了陶製品製造量,還演變出了形態勻稱,曲線柔美的青瓷器。青瓷器與其它器具相比,形體更加優美,質感更加細膩、柔滑,與青銅器相比,少了幾分粗獷,更增添了幾分優雅。青瓷瓶表面顏色泛青,色澤光亮也不扎眼,在柔和光線下顯得更為優美。
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數材質華麗,昂貴的金縷玉衣和銀縷玉衣了。它是漢代皇帝和高階貴族死後穿的殮服,外形與人體形狀相同。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用銀線、銅線縷結,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透過玻璃細細端詳,無數塊大小相近的玉塊鋪滿全身,玉塊與玉塊之間相連結的是用黃金打造的金線,是高貴權力的象徵。光滑的玉衣在燈光下顯得熠熠生輝,折射出神祕的光澤。
離歷史館不遠的是數字館。剛步入那裡時,我們彷彿一下子從古代穿越回來了。數字館內有許多現代設施,以動畫、3D影像等方式從另一個角度去讓人感知歷史,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引領我們走進歷史的長河。
參觀了這麼多,我發現博物院不僅是規模巨集大,更是種類繁多、巧奪天工啊!
如果說歷史館和數字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域,那麼民國館則是一個十分自然的過渡線。
踏進民國館,裡面的設計、裝飾給人一種古老的感覺,卻也不失現代的風韻。走進一家小商鋪,一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但對於我們的爸爸媽媽來說,卻是一個又一個美好童年回憶。這裡更有許多經典小吃,例如花生酥、蒸發糕、芝麻糖等等,既飽了“口福”又飽了“眼福”。
南京博物院,雖然有著濃重的歷史氣息,但也不乏現代化氣息的渲染,兩者結合十分巧妙,卻又不顯突兀,是一個古今文化的薈萃之地。
遊南京博物館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7字進入古色古香的南京博物館,我彷彿置身於幾百年前,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的想一探究竟。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玉堂佳器館。
玉堂佳器館裡典藏著許多硯臺。小小一方硯,集文人雅趣,聚工匠巧思。質奪天地精華,藝奪造化神功。有虎紋箕形的蓋硯,有魔蠍翹尾的形硯,還有蓮花半綻的風字硯。有一臺蓋硯圖案精妙,形象逼真,十二生肖躍然於硯身,它們張牙舞爪,神態各異,個性鮮明。看著這一臺臺鬼斧神工的硯,遊人無不嘖嘖讚歎。
玉堂佳器館裡不僅有巧奪天工的硯臺,還有精妙絕倫的書畫瓷玉器。其內容豐富多彩,有書繪自然風光的,有記錄歷史故事的,有呈現神話浪漫主義色彩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那玲瓏精巧的印章。櫥櫃裡的玉章晶瑩凝潤,有的雕刻神佛,方方正正;有的上雕蟠龍,張牙舞爪;有的全身通透,玉色光輝;有的身刻經文,精雕細琢;有的麒麟偃臥,凶神惡煞……看著這些精美的展品,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館裡的青花瓷碗也令我記憶深刻,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青花瓷紋飾題材多樣,有清秀山水,靈動人物,有龍鳳瑞獸,花鳥魚蟲,有江上扁舟,翩翩秋草,有騰雲仙鶴,漫步走獸……淡雅脫俗,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比過精美的容妝。
晶瑩剔透的玉石;栩栩如生的木雕;以及巧奪天工的民間藝品……這裡的每一件藏品,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們讓我們看到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遊故宮 篇15
國一作文 ,906字列寧說: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北京這座歷史名城,薈萃了自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從未因歷史的逝去而停滯不前。
7月26日這天,我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去北京的旅程。經過幾個小時的路程,我們到達了首都北京。從未離北京這樣近,只是環顧四周,便能感受到它偉大的氣勢,從每一扇舊窗溢位,從每一塊古磚溢位,從每一道彩畫溢位,從每一棵古樹溢位。
故宮,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曾經只在課本上讀到過。如今我親身來到了這裡。站在大門外,頭頂上的陽光正散發著金色的光芒,晨曦中的紫禁城神祕而誘惑,它莊嚴地立在這朗朗乾坤下,以一種傲視群雄的王者風範,無聲地向人們宣告它的威嚴。
走進故宮,映入眼簾的是紅牆黃瓦,雕樑畫棟,琉璃照壁。那高大的城牆,厚重的城門,莊嚴的聖殿,其雄偉莊嚴,恢巨集厚重的氣勢震撼了我,噤若寒蟬是最好的解釋。據介紹,故宮有宮殿九千多間,全部為木質結構,以青白石為底座,屋脊、琉璃瓦上到處是龍的圖案,並飾以金碧輝煌的色彩。所有的宮殿,都沿著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貫穿紫禁城內,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中軸線上。
沿著中軸線,故宮被平分成兩部分,就像數學裡幾何圖形的對稱軸一樣,左右相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威嚴肅靜,大有雄視天下之氣,極具大丈夫之氣概。憑欄而望,一切盡收眼底。琉璃瓦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晶瑩柔和。煙雲起浮金黃的瓦脊,清風拂過微翹的房簷,印證著紫禁城亙古不變的悠悠歲月。不變的是白玉般精美的雕塑,是金水橋下的潺潺流水,是廊間精彩的壁畫,是碩大豪邁的斗拱。原來這歷盡滄桑的宮殿裡,還藏著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它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逝,而且經過時光的考驗,愈加充滿了無法遮掩的光輝。
夕陽西下,最後的一抹餘暉斜射在故宮金色的琉璃瓦上,雖已暗淡,卻絲毫掩蓋不了那裡溢位的王者氣度。歸巢的倦鳥擦過黃昏,與那道溫柔絢爛的雲霞一道,構成了故宮蒼涼的華麗。高大的城牆,威嚴的殿堂,厚重的城門……五百多年的歷史,古老的故宮見證了一個國度的滄桑變幻,讓人扼腕嘆息,讓人浮想聯翩。
繁華落盡終有時,而今邁步創輝煌。古老的血脈,將永遠流淌在中華大地上……
遊故宮九龍壁 篇16
遊故宮九龍壁作文40 ,423字早就聽說北京故宮裡有一塊九龍壁,這次爸爸帶我去北京遊玩,我們來到故宮博物院終於見到了文明久遠壯觀的九龍壁。
聽導遊介紹才知道:九龍壁壁長30m,高35m,厚05m,是一座背倚宮牆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是乾隆三十七年改建寧壽宮時燒造。
九龍壁因壁上有9條龍而得名,黃色正龍居中,左右兩側各有藍白兩龍,白為升龍,藍為降龍。左側兩龍龍首相向;右側兩龍背道而弛。外側雙龍,一黃一紫。仔細觀察左邊藍龍龍爪的琉璃瓦與別的不同,問了導遊才知道,原來當時的皇帝建造這塊九龍壁時,要求工匠們三個月交工。交工前一天,一個工匠不小心打碎了一塊琉璃瓦,這些燒製的琉璃瓦只有這些,壞了要重新燒製,需要花費數日。到時間交不了工,全體工匠都要被殺頭。無奈一個聰明的工匠便用了一塊木頭雕刻成了龍爪安裝上去,避免了一場大禍。工匠們都算逃過了一劫,時間久了這塊木頭原形畢露就與其它的不同了。
我想古代的文明這麼厲害。我們現代人更應該努力學習,掌握高超的技術,創造奇蹟。
遊故宮,讀歷史 篇17
遊故宮,讀歷史作文8 ,824字來到北京的第二天,一大早起來,我們坐車來到了老北京四合院參觀,這裡是北京市儲存最完好的四合院,走進了老北京胡同裡,彷彿又回到了從前。我們還參觀了恭王府—清朝大貪官和紳的故居。他家的後花園比皇上的御花園還要大一倍,藏寶樓長達幾百米,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後花園的假山裡,還藏著乾隆皇帝給孝莊皇太后在漢白玉上寫的“福”,這個福字,是乾隆皇帝苦思冥想好幾天,悟出的“福”字,這個字包含著很多意思,字面上看蘊含著好幾個字,意思是多財、多壽、多福。如果有人把福字取出來,就會碎掉,就這樣,這個福字一直原封不動地儲存到了今天。
接著,我們頂著烈日,排了好長時間的隊,來到了毛主席紀念堂,懷著敬重的心情瞻仰了毛爺爺的雕像和遺體。
從紀念堂出來,我們又來到了心目中最嚮往的地方,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環顧四周,有我們在電視裡經常見到的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歷史博物館和天安門城樓。
進了天安門城樓,我們來到故宮。故宮也稱紫禁城。我們一路直行,先來到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三大殿,這是皇帝進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走過乾清門,呈現在眼前的是乾清宮,後面是坤寧宮,導遊說:乾清宮本來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雍正皇帝認為只有自己的祖父和父親才有資格入住乾清宮,所以自己住進了養心殿,以後的皇帝再沒有人住過乾清宮。隨後我們來到御花園,因為故宮裡沒有一棵樹,一路走來又累又熱,一進御花園感覺特別涼爽,御花園真是一個休息納涼的好地方。出了御花園,就來到了神武門,也是故宮的最北門。由於時間太緊,我們只參觀了故宮最精華的部分,其餘還有很多宮殿沒有參觀。等以後有機會再來吧,再見,故宮。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了龍潭公園,看了一場精彩的冰上雜技表演—幻境極光。演員們都穿著冰刀鞋,表演了很多讓人驚心動魄的雜技,特別是空中走鋼圈,看得人提心吊膽。他們這些演員們不知吃了多少苦,才練成了今天的成就,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
北京夏令營小記——-遊故宮 篇18
北京夏令營小記——- ,679字今天的行程目的地是故宮,我心裡不免有些激動,這是中國地標性建築,是封建王朝遺留下來的最完整的宮殿,又稱紫禁城。幾年前曾經去過一次,但那時候我還小,沒留下什麼記憶,今天終於又有機會飽覽那裡的風光了。
故宮,方圓七十多公頃,裡面裝備著所需要的各種設施。先從門說起,最大的門洞是用來供皇帝、皇后和古代考試前三名的考生通過的;第二大門洞是大臣門進出的門洞;邊上的三個門洞是平民百姓、皇帝的僕人等進出的。可這些門洞從外看是三個,從裡看卻是五個,令我們十分費解。
過了午門,往左就是幾口大缸,缸底下有個類似灶臺的低臺。大缸是救火時盛水的工具,而地下的灶臺則是防止冬天缸裡的水凍成冰,用來給大缸加熱的。
往前看,有三座雄偉的建築呈於眼前。中間那座最大的就是皇帝處理國家大事或舉行宴會的地方,裡邊有皇帝的“寶座”。這座宮殿看起來只有一層地板磚但皇帝為了防止刺客入侵,橫七豎八地在宮殿下面設計製造了十五層石磚。
宮殿兩側的建築是皇帝的住處,分成東西兩閣,一共有二十七間臥室、二十七張床,這樣一來,刺客即便是飛過十米高的城牆、五十米長的護城河,也無法知道皇帝究竟住在東閣還是西閣。當導遊介紹到這裡的時候,我不禁為之一陣,皇帝的生活真可謂奢華,也可謂行蹤不定,既滿足了他自己奢華的生活又能有效的預防刺客,真可謂用心良苦。
故宮裡有很多寶藏,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時候搶走了很多,也破壞了很多,建築物大部分都根據歷史記載按照原樣修舊如舊了,但是被搶走的很多寶物再也找不回來了,想到這裡,覺得非常惋惜!
故宮實在是太大了,我們這次遊覽的時間有限,下次再來的時候我一定好好的把這裡遊覽徹底。
遊故宮 篇19
遊故宮作文350字 ,337字今天,導遊說要帶我們去故宮,我聽了,興奮不已,真想現在就飛到故宮中!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為午門,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殿,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走著走著,就到了一個大缸面前,講解員對我們說:“這個大缸可是很金貴的!每當著火時,這大缸便派上了用場,冬天時,怕水會結冰,人們便給它裹上厚厚的棉被,在缸下頭生上火,暖著,比人的待遇都好,可想有多重要!故宮內最吸引人的要數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這三大殿了!保和殿是皇上監考的地方,誰中了狀元就能從這裡騎馬掛花遊北京大街。太和殿是皇上面見文武大臣的殿,中和殿是皇上休息的殿……
北京故宮,真是北京的一顆燦爛的明珠,藝術的瑰寶,作為一箇中國人,我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因為中華民族實在是太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