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的學問相關作文20篇

買菜的學問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09字

每天三餐當我們歡快地吃著可口的飯菜,你又曾想過這些美味佳餚是怎麼來的嗎?我決定帶著這疑問去菜市場體驗一次。

還沒跨進菜市場,我的鼻子已湧進了一種混濁的味道,有腥臭味、鹹魚味等各種各式的味道,全身雞皮疙瘩起來。我硬著頭皮走進了市場,在這臭氣熏天的市場裡,我一下子不知該買點什麼?我漫無目的從頭一直往後走著,東瞧瞧,西望望,就是不知要買什麼。

“小朋友,你媽媽呢?你買魚吧!你看這些活蹦亂跳的魚。”見到魚老闆那麼熱情的招呼我。我便說:“我自已來買菜,體驗一下,叔叔,你這裡有什麼魚賣呀?”“我這裡都是海鮮,有珍珠斑、鱸魚、鯽魚…”。看著池子裡游來游去的魚,我心裡是七上八落的,平時經常吃魚,但現在不知要買哪一種?“來一條珍珠斑吧?肉滑少骨,20元一斤。”老闆說。“好吧!就來一條珍珠斑。”我說。魚老闆幫我把魚稱好宰了把魚洗乾淨後,我便問他:“叔叔,一共多少錢?”“剛好一斤20元”老闆回答。這時我想到媽媽平時買菜是有講價的,於是我又問“老闆,能不能便宜一點,太貴了。叔叔,我媽媽經常來你這買魚的,便宜一點吧?”“不可以啦,我拿貨價都要18元一斤,已經便宜給你了,小朋友,你要買之前先講好價錢,哪有人稱好再講價的呢!”賣魚的老闆哈哈大笑起來。最後老闆還是少收了我1元,嘻嘻嘻…。

我又來到雜糧店,要幫媽媽買紅豆。因為第一次買,不知要怎麼挑選紅豆。於是,我去請教老闆娘。阿姨問我要買紅豆乾嘛?我告訴阿姨是用來做包子的,阿姨誇我是個好孩子,告訴我挑紅豆,就要看這些紅豆有沒有拋光,有拋光的表面是光亮的;沒拋光的表面是不光亮,原色的,是最好的紅豆,那阿姨就幫你稱點原色的紅豆來做包子吧。”“好的,謝謝阿姨”我說。原來挑紅豆還有那麼多學問呢!

這一次買菜,我也瞭解到那些賣菜的叔叔、阿姨們,從半夜3點起床就去批發菜市場進貨,六點鐘就要到市場來擺賣了。他們的生活是有多麼的艱難,還知道了,他們把賣菜攢下來的錢,給子女上學,而他們卻住在一些破破爛爛的房子裡……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尊重他們、感恩他們。同時,我在想媽媽每天工作之餘還要照顧我們的生活,也是多麼不容易啊!

最後,通過這次買菜,讓我懂得了:生活處處皆學問,這個道理,更讓我懂得在生活上除了洗碗、掃地、刷牙……有學問,原來買菜也有大學問呀!

買魚的學問 篇2

國小二年級作文 ,501字

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去應有盡有的菜場買魚。

媽媽左挑右選,看中了一條肥美的魚,叫老闆稱一稱多少錢。老闆把魚放到電子秤上,對媽媽說:“16元一斤,這裡按公斤算,單價32元。”“麻煩幫我多按個0、”媽媽胸有成竹。老闆似乎有不高興,但還是照做了。原來那條魚14元,當老闆多加了一個小數點後,魚便只有13、6元了,足足少了4角錢!

回家後,我連忙向正在殺魚的媽媽請教:“媽媽,為什麼多按個0就便宜了呢?”

媽媽笑笑:“孩子,你們學過四捨五入吧?”

“當然啊。”

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這話什麼意思?”

“接下來你就知道了,電子秤不是按照四捨五入的方法算價錢的,它不會將多餘的小數部分捨去,假如一條魚103元,如果我們不讓老闆多按個0,它就會直接跳成11元,給商家提供利益,我們買家就會吃虧。”媽媽緩緩道出其中的“貓膩”。

我恍然大悟,接媽媽的話說:“那麼,如果讓老闆單價裡輸入32、00元,那豈不是可能變成1351~1359元咯?更便宜了!”

“對,”媽媽誇我,“舉一反三,真聰明!”我甜甜地笑了,露出兩個小酒窩。

原來,電子秤稱魚的學問也不少,我以後更要探索數學的奧妙,因為它特別有趣!

洗菜的學問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5字

今天,我一起床就看到奶奶在水池邊洗青菜。一邊洗,一邊愁眉苦臉地自言自語:“唉,這青菜上的蟲子就像在上面生根似的,真難洗呀!如果沒洗乾淨,吃下去對身體又不好。”

看到奶奶這麼苦惱,我真想助她一臂之力。怎麼辦呢?這時,我想起了《植物》這本書,便馬上去查閱。書上居然真的有關於這方面的知識介紹:淡鹽水能殺菌消毒。說不定也能洗掉菜葉上的蟲子呢。不妨試試!於是,我對奶奶說:“奶奶,洗菜這個任務就交給我吧!保管你滿意!”奶奶半信半疑,把菜交給了我。

我打來了一盆清水,往裡面加了兩勺鹽,然後把菜葉一片片掰開浸在水中。沒多久,奇蹟真的發生了:菜葉上的小蟲子像一個個俘虜,乖乖地和菜葉分開了。它們在水中不停地蠕動著,越來越快。沒多久,它們的動作就遲緩了,又過了一會兒,它們就直挺挺地漂在水面上了。原來,這些蟲子也很嬌嫩,受不了鹽水的剌激,這才紛紛從菜葉上脫離開來,死掉了。

奶奶望著洗得乾乾淨淨的青菜,笑著對我說:“我的好孫女真厲害啊!這些是從哪學來的呀?”我自豪地說:“都是從書上學來的,學以致用啦!”

菜園裡的學問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0字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數學在生活中對於我們的幫助可大了。例如:去超市買東西會用到、找別人零錢時會用到……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發生在我身邊的數學故事吧!

假期的一天,陽光明媚,微風正好,爸爸媽媽帶我回姥姥家,一路上我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像一隻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不一會兒就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姥姥家。“姥姥,咱們中午吃什麼菜呢?我想去小菜園摘些菜回來。”一到姥姥家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姥姥家的菜園裡轉一圈。“還記著姥姥家的菜園呢,那好吧,我們去弄些好吃的回來。”姥姥笑眯眯地說。我提著籃子和姥姥朝著村子南頭的菜園走去。到那裡一看,姥姥菜園裡的東西可真多呀!看,有渾身長著白毛的冬瓜、身穿紫袍的茄子、長長的豆角、綠油油的韭菜、還有紅紅的辣椒……看到小菜園,我想這個菜園到底有多大呢?於是,我就問姥姥,可是姥姥說她也不清楚。這時,我突然想到我可以運用我在數學課上學到的知識,把它算出來。說幹就幹,我找來尺子,在姥姥的幫助下我量出了菜園的長和寬,分別為9米和4米。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長×寬得出菜園的面積為36平方米。“丫頭長本事了。”姥姥笑呵呵地說。聽到這樣的誇獎,我的心裡樂開了花。

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今後要更加努力學習數學!

一輩子的溫存,一輩子的學問 篇5

高三作文 ,1425字

我的母親是世間數億母親大軍中最普通不過的一員。她不像岳飛母親般有心懷天下的廣闊情懷;也不似孟子母親般有深知環境作用的遠見卓識;她也沒有姚厚芝那用一針一線縫補母愛的感人事蹟。她只是一個連初中都沒有畢業的“粗人”。可就是這樣的一個粗人,用她勤勞的雙手,用她無私的善良,正在潛移默化的融化著我心中的寒冷,教會了我人生的真諦。

母親在家裡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哥哥,下面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盛行。由於大哥要上學,作為老二的母親理所當然的擔起了家中家務活的重擔。每當姥姥和姥爺到湖裡捕魚時,母親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弟弟妹妹的保護傘。當天空仍滿天星斗時,當所有人仍在暖和的被窩中與周公相會時,母親便要起來為上學的大哥做飯了。結婚後,由於與姥姥姥爺住得近,母親總會三天兩頭的往家跑。掃地、拖地、做飯……母親像田螺姑娘般悄無聲息間便已將一切都打點妥當。心疼母親的姥姥總會說:“下次來不要再忙裡忙外了。”可母親總會笑笑說:“沒事,我喜歡幹活。”回到家,我驚訝地問母親:“母親,你為什麼喜歡幹活?世間怎麼有喜歡幹活的人?”母親笑笑,摸著我的頭溫柔的說:“傻瓜,我這樣說是為了不讓你姥姥擔心。你姥姥姥爺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做兒女的能幫他們的要儘量幫啊!”“噢!”我若有所思的點著頭。從此,母親在我的小小的心中種下了一顆叫孝順的種子,她在母親的細心呵護下,慢慢地生根,發芽,結出了累累碩果。

一直以來,母親總是陪伴在我的身邊,可是人們總是有一種習慣:我們總認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總是費心竭力仰望著對面的高山,卻忽視了身邊的風景。我就是這樣,一直把母親對我的關心當作理所當然,直到母親因事出差,生命中第一次離開母親超過一星期。早晨,不再有人將我從被窩中叫起,不再有人逼我喝討厭的牛奶,不再有人看著我上學的背影漸行漸遠。放學回到家,不再有飯香在走廊間瀰漫,不再有人催促我脫鞋洗手,不再有人替我拿下沉重的書包……我才突然發覺,原來,十六年的歲月中,母親一直靜靜地站在我的身邊,為我遮風擋雨,從未抱怨,從未誇耀與張揚。悠悠十六載,歲月在母親的發間留下了白絲,在母親的眼角印上了魚尾紋,在母親的纖纖玉手上刻下了老繭。母親,將她所有的熱情,所有的青春義無反顧地奉獻給了她最愛的親人,給了她最愛的家。她的奉獻沒有張麗莉般刻骨銘心;沒有羅陽般感天動人;亦沒有段愛萍般大公無私。可是她的無怨無悔,她的始終如一,令我震驚,使我動容。心中柔軟的地方被觸動,母親教會了我:奉獻不一定驚天動地,它也可以細水長流,用一顆滿懷熱情的心,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不求回報,但求心安,不求流芳,但求無悔。奉獻,幫助的是他人,快樂的是自己。

母親雖然學問不高,但生活的歷練讓她漸漸懂得許多做人的真諦。她曾告訴過我:“人,一撇一捺,簡單的兩筆,卻厚重無比。”在母親的潛移默化中,收穫了許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公交車上,當看到老人上車,我會毫不猶豫地起身讓座,因為母親就是這樣做的。垃圾筒旁,當有垃圾在旁邊靜靜躺著時我會隨手撿起,因為母親曾說:“勿以善小而不為。”我的母親像是在夜晚盛開的丁香,她靜靜地吐露著芬芳,瀰漫在空氣間,充溢在我的心田。

我那平凡的母親,用點滴的行動,用循循善誘的話語教會了我:人可以不偉大,但要懂得感恩:人可以不成功,但要懂得奉獻;人可以不永恆,但要心懷善念。

我很慶幸我有這樣一位平凡卻又不平凡的母親。她帶給了我一輩子的溫存,教會了我一輩子的學問。

“放下”的學問 篇6

高三作文 ,709字

放下就像是一團雲所釋放雨的靈魂,讓人預感清涼與輕鬆。學會放下,放下金錢的誘惑,放下名利的誘惑,讓自己的心歸於平靜。

佛說:“放下你的心。”“心”有很多種解釋,我想,這裡的意思應該是放下你的貪心、欲心、名心……而回歸你的本心吧!

喜歡那逍遙山水的陶朱公,他放下了官位,放棄了名利,帶著家人歸隱田園,他的放下使他躲離了和文種一樣的下場。和他相反的,是他的大兒子,因為他過分地看重金錢,吝嗇異常,使得弟弟被誅殺而沒能大赦。

喜歡曠達於物外的蘇東坡,仕途不順,屢遭打擊。他沒有和別人一樣一沉再沉,而是看透現實,放下了官場,放下了凝結於心的愁悶,放眼山水,擁有了一份誰也得不到的超曠詩情。

喜歡彭波利莊園,因為在那裡,達西放下了他的門第之見,放下了傲慢,伊麗莎白拋卻了偏見,成就了一堆神仙眷侶。而孔雀南飛的悲劇,恐怕就是劉蘭芝的婆婆不會放下她那可悲的虛榮門第所導致的吧!

有時候想想人這一輩子,千里路迢迢,想得到的東西太多,包括官位與金錢,而恰恰是這些使得本該燦爛的人生變得沉重不堪,我們應該放下一些東西,使自己歸於平靜。

也許,我們做不到佛語中真正的放下,但我們可以做到不去強求不屬於我們的東西。因為他們太重,會壓折我們瘦小的身軀。

放下就像是一棵樹在秋天釋放黃葉,孕育再一次的繁盛。能放下的人是智者,在那些爭名逐利的人看來是不可理喻的。可是使他們更不明白的是他們為什麼不能和智者一樣輕鬆。

莊子式的逍遙是一種放下,莊子就是那隻無形的畫筆,在他的人生旅途上留下了豐富而又不為人知的空白。這種空白穿越時間的極限,向過去、現在與未來延伸,教會我們如何放下。

學會放下,學會睿智地活著,在那樣的一個下午,端一杯咖啡,和你一起聊聊天。

賣苦瓜的學問 篇7

國三作文 ,788字

大家都買過苦瓜吧!我們往往問的第一句就是“你這苦瓜苦嗎?”這可難倒了不少賣苦瓜的人了。答“苦”吧,也許買苦瓜的人怕苦,會立刻閃人;答“不苦”吧,也許買苦瓜的人喜吃苦味,也會立刻閃人。這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到底怎麼辦呢?書上倒寫過一種方法,把苦瓜分成兩堆,吃苦的與不吃苦味的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有一次,我心血來潮地跑到一個老奶奶的苦瓜攤前,看她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趁著眼前還沒有買主,我自作聰明地說:“老奶奶,您把苦瓜分成兩堆吧,有人要苦的您就指這堆,有人要不苦的您就指那堆。”老奶奶只是笑了笑,沒說什麼。我卻覺得其中定有玄機……

這時,來了個買主,問的果然是:“苦瓜苦嗎?”老奶奶很慈祥地說:“顏色深的苦,顏色淺的不苦。”買主挑好苦瓜付了錢,滿意地走了。不一會兒,顏色淺的苦瓜就賣完了。

我又勸道:“您只剩下深顏色的苦瓜了,再不分成兩堆就不好賣了。”老奶奶還是搖了搖頭,帶著一絲高深莫測的微笑。

又一個買主過來,問的還是同一個問題:“這苦瓜苦嗎?”老奶奶看了一眼剩下的苦瓜,說:“長的苦,短的不苦。”果然,買主立刻動手挑起來。不多時,攤上的短苦瓜也所剩無幾了。

看著剩下的都是深顏色的長苦瓜,我沒有再說話,心想:這回您再怎麼賣呢?沒有想到,當又一個買主問“苦瓜苦嗎”的時候,老奶奶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苦,軟皮的不苦。”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陽晒了半天,確實有很多苦瓜因失水變軟了。

賣苦瓜的老奶奶賣完苦瓜,臨走時對我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你說的那個辦法書上都寫過,賣苦瓜的人都知道,而我的辦法靠自己天天賣苦瓜總結的,只有自己知道。”

我忽然有所頓悟:生活中的智慧可以被寫成書,但是,我們卻不能迷信於書,要通過實踐來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賣苦瓜也有大學問,老奶奶經常賣苦瓜,把自己的苦瓜賣完當然是最好,這就需要有好方法,而這種方法就在不斷摸索實踐中得出。真是實踐出真知啊!

簡單背後的學問 篇8

高一作文 ,1085字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此為亙古不變的至簡真理,於浩渺的自然界中,簡單得就像是時光的海濤起伏後衝上岸的一隻只小小的貝殼,雖不起眼,拾起來,放於耳畔靜靜諦聽,便能聽見整片大海的聲音。簡單,莫不是最高境界的美麗,就似一位閉目而坐的得道高僧,伴著枯燈,讀著書卷,了卻了紛擾種種,只因他看透塵世浮華,才會選擇用最簡的生命方式參悟人生,與天地一併荒老。

常嘆於古漢語之奇偉瑰麗,精簡絕倫,寥寥數字卻包涵著一個強大的為人震撼的精神世界。猶憶得那部“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沉甸甸的歷史在司馬遷揮筆走龍蛇之間濃縮為一片秋葉,似乎捧著它,便能看見所有歲月的痕跡和生命漾開的過程。他秉承父志,用最簡練卻最鏗鏘的筆觸寫完了《史記》,一字一句鐫刻下了他曾在父親臨終前所許的諾言,更用這份“簡單”表達出對武帝最不簡單的無聲抗議。簡單,化作了君子的氣節,盪漾……

還能聽見課堂裡飄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郎朗書聲,儒家一代宗師孔夫子,他的仁義禮樂之說,他的《論語》,不僅使其弟子受益匪淺,更德澤後世,為世人所代代傳誦。“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讓人體悟著時間之彌足珍貴。“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三言兩語間,“學貴在恆”的意義便浮現而出。從他字字珠璣的話語中,我似乎感受到了八尺男兒的一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慈悲之心,如此知書明禮、謙卑慷慨;我似乎總能從他簡單的話語裡,拾獲一些思想之精髓,繼而也在我的小世界裡,慢慢咀嚼,細細體味,平淡卻雋永。

那賣油翁嫻熟老練的技術也漸漸在腦海裡清晰起來。這何嘗不是一種簡單?以一錢覆其口,酌油瀝之,而油無一滴濺出,老翁輕鬆一句“唯手熟爾”,簡單背後的學問似乎也隨之“水落石出”。簡單中,浸透了多少不懈求索的汗水。“看人挑擔不吃力”,只有親手去一遍復一遍地用汗水澆鑄,用心去體悟,才終能研透其間蘊含的學問,淡定而從容地綻放一朵最簡的花。

“奮鬥的芽兒,不知在努力從地下探出頭兒時浸過多少血和淚”。自然的輪迴,亦不是最簡單卻最深奧的學問?生死由天,生時順化天地,死時寂寥無聲,那些最簡單的,卻永遠是最經典的永恆的主題。

簡單的背後,是悟得塵世真諦後的豁然,是一句“悲欣交集”,是一句“笑/容”;簡單的背後,是一顆用智慧之心架構的龐大的精神領域;簡單的背後,是那超凡的技能光環下比他人多於十倍或百倍的付出與拼搏。而簡單背後的學問,於我看來,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生命的藝術。

“觀天地雲捲雲舒,看庭前花開花落”,活出簡單,微笑著接受一切,享受萬物百態靜好。一切,如此簡單……

敲門的學問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6字

盛夏,我在一堆暑假作業中奮筆疾書。“砰!”我知道這是媽媽要進來喊我出去吃午飯了。但是,我正在思考一道很難的數學題,畫了好長時間的線段圖才有了一丁點兒頭緒。被媽媽這麼一嚇,又都忘了,只能從頭再來。

於是,我生氣地責問媽媽:“你為什麼不敲門?你怎麼這樣?你怎麼那麼沒禮貌……”媽媽被我的“連珠炮”轟得暈頭轉向,同時也為自己感到委屈,開始對我“宣戰”,我也不甘示弱地“迎戰”。這注定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口舌大戰”。

吃完飯,我回到了房間,爸爸也跟了進來。剛把門關上,爸爸就和藹地對我說:“其實,媽媽也不知道你在做題,而且她也不是故意想嚇你呀!”說完,見我沒什麼反應,就接著說:“你仔細想想!你每次到我們房間的時候,你也沒有敲門,而且我們也沒有怪你呀!”

爸爸走後,我坐在課桌前,面對作業本上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一個也看不下去。腦海中,飛快地閃過,我“砰”地推門而入,爸爸媽媽驚恐的眼神和還沒說出口又被嚇回去的話語。每當這一幕幕浮現在腦海,我心中便有說不出的懊惱與慚愧。

我頓時清醒了:過去我推門而入的時候,忘了“禮儀”二字,忘了換位思考。別人在那時有什麼感受?是驚恐、憤怒還是討厭?

晚上,我為我以前的魯莽向媽媽道了歉,媽媽微笑地接受了,同時一本正經對我說:“我們互相道歉,以後我們走進彼此的房間都要敲門噢!”我點點頭。

生活中的學問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1字

生活處處皆學問,詞語用得恰當不恰當這裡頭也有一些“學問”,哦不,應該說詞語用得恰不恰當這裡頭的“學問”可大著呢!可又有什麼學問呢?讓我們通過一個有趣的遊戲親身體會體會吧!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的一天,我和朋友們約好來我家玩。我說:“我們來玩個好玩的遊戲吧!”她們點了點頭,我跑到房間裡,拿出了5張紙,把其中4張疊成4個盒子,再把另一張白紙撕成32張小紙條。我解釋道:“你們一人領4張小紙條,然後在上面分別寫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一定要是通順的一句話”。當她們寫好後,我分別按順序放在不同的紙盒裡,然後道,“你們每個人在每個盒子裡抽一張紙,然後把它們排好,成為一句話。”先抽的是譚穎,只見她只打開前兩張,就笑得前仰後合。我們不耐煩了,催道:“快點讀!”她笑著點了點頭,又邊笑邊磕磕巴巴地讀出來:“十年後,小狗在地下水道里打羽毛球。”話音未落,我們就笑得合不攏嘴。有幾個甚至趴在了桌子上。終於到我了,我摸好了四張紙條後,就迅速地開啟看,忍住笑,把這句話讀了出來:“晚上,爸爸在足球”我忍不住笑了出來,又接著說,“場……游泳!”“哈哈哈哈哈”我們又再次哈哈大笑,一陣陣笑聲從房間裡傳出,盪漾在空氣中。我躺在椅子上,眼淚都快出來了。還有一些人笑得根本停不下來。用手拍著桌子。時光從我們身邊跑走,一個小時過去了,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通過這個遊戲,我知道了“語文處處皆學問”。一定要留心、注意,如果有些詞語用得不恰當,就會是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