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碎片不碎相關作文20篇

讓碎片不碎 篇1

讓碎片不碎作文800 ,733字

網際網路日漸發展。如今我們能利用它做很多。這是一個資訊的時代。

但,生活也慢慢變得碎片化了起來。誠然,我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更多的事。可這樣的變化真的十分完美嗎?

作為一名學生,課外的餘暇時光,自然是用來閱讀。讀一本好書能夠讓你整個人都舒暢起來。

電子書在這樣的情況下被髮明瞭。現在,我們可以在任何一段時間去閱讀,用不著隨手捧本書,還能隨時查詢自己想看書的型別。這無疑是件好事。

但邊邊角角的時間太少了,那些一小塊一小塊的時光不足以支撐我們讀完哪怕一章節。當你又有一小段時間時,你又得翻到前頭去再讀一遍了,而且再讀時,通常一筆帶過。

閱讀也似乎變得不再重要了。我們總是會預留好長一段時間,抓緊把瑣事做完,只為這段讀書時光。聞著書看,再來杯花茶,是最愜意的。

可有了電子書,別說書香茶韻,看的時候也是急急忙忙的,用的是一段你曾經所丟棄的邊角料時間。彷彿讀書是最次要的。

其實所用的時間好不好也無所謂。可怕的是由這個問題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當你在看電子書的時候,你真的在認真閱讀嗎?

我們在排隊,坐車,甚至上廁所的時間裡都會捧著電子書。就算你對身邊的嘈雜聽而不聞,但你能確保如此短的時間裡你能看進什麼東西?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作者在閱讀電子書時,突然發現他理解不了書中的內容了。並不是說那本書有多晦澀難懂,而是他覺得自己腦中負責思考與閱讀的那片齒輪,好像鏽掉了,再難轉動。他不禁懷念起以前聞著書墨香的時光了。

是呀,自從有了電子書,我們都很少去看書了。那些時候才是最美好的,能讓人真正沉浸在書海里的,我們都該去懷念。

也許碎片化閱讀是很方便,但我還是更寧願去閱讀紙質書。品著書香,在可觸控的文字中徜徉。

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電子書卻恐怕不是我們進步的“電梯”。

不要讓“碎片化”擾亂了我們的生活 篇2

不要讓“碎片化”擾亂 ,805字

當今社會,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碎片化生活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主要就體現在這“碎片化”三個字上。“碎片化”,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個完整的事物細分成了許許多多的小的“碎片”。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被分割成了一個個小小的片段,而不再像是以前那樣很長時間專注於同一件事上了。這就是碎片化生活與傳統生活最大的區別。

碎片化生活有帶給我們好處。那就是,它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利用兩件事情之間碎片化的時間,他可以讓我們一天之中能做更多的事情並減少了大把大把被浪費掉的時間。例如,在等車的時間裡,藉助於移動網際網路,我們可以進行閱讀、購物,或是社交。使得這些碎片化的時間被很好得利用起來,減少了時間的浪費。

但碎片化生活也有帶來了不少壞處。首先,從表面上來看,碎片化的生活會讓我們對每一段碎片化時間的利用效率降低。因為時間的碎片化會導致在我們還未能投入進一件事的時候,往往這件事情就已經結束了。同時,過於碎片化的眾多的事情也分散了我們的精力,讓我們無法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情,做事的效率自然就低了。

再從深一點的層次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碎片化生活更大的危害就是它在潛移默化之中使得整個社會浮躁了起來。碎片化生活與快節奏生活在某些意義上是可以劃等號的。當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越來越碎片化時,可能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一件事,遇到的一個人都會成為過眼雲煙,匆匆過客,最後雁過無痕,人的內心也變得越來越冷淡。如果每一個人都沒有多餘的精力來兼顧這些碎片化的瑣事以外的人、事、物,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啊!

我們無法改變科技的程序與人類的發展速度,生活的碎片化已然不可逆。我們能做的就是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投入進每件事情中,並且偶爾放慢一下自身的生活節奏,支配這碎片化的生活,而不要讓“碎片化”擾亂了我們的生活。

輾轉紆行,碎片不碎 篇3

高三作文 ,960字

螢幕上的蒼白斷斷續續,文字頻繁跳動而隨即消逝,反覆流轉,終成碎片,這是在碎片化的時代。

何謂碎片?碎片是我們在反覆間斷的閱讀中遺失在記憶裡的文字。碎片化的閱讀成為了電子閱讀的代名詞。然而再多一點思考,碎片化的閱讀僅僅在電子產品中兜轉不清嗎?

傳統的紙質書何嘗不是如此,書籤成了一個裝飾,頁碼成了一個記號,而內容,碎片而已。碎片化的閱讀終究只是一個形式,是浮華塵世,紙醉金迷的一個產物,一種印證。但如同最深的記憶來源最曲折的過程,讓內容走走心,在心中輾轉多一刻,紆行多一時,碎片可縫,碎片化閱讀又何妨?文既走心,字亦紆行於心,碎片何曾支離?

穿過層層山巒,趟過滾滾江河,看見一個動盪的時代。當江山秀麗不再,慘淡燭光之下,老者伏案苦讀。他是曾國藩,一個偉大的閱讀者。工作與動亂從未佔據著他的初心,閱讀雖為碎片之事,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幾字掛在桌前刻在心中,他擔心著閱讀不走心,又定下“記錄心得語,有求深意是徇人”之課程,如此輾轉反覆,碎片亦無礙。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心隨字行,間斷無妨。常讀常記於心,用心去讀,便能串起碎片之文。讀書如此,做事亦然,人常言“五步一叩,十步一拜”,則是在紆迴流轉之間,將記憶印刻於腦海之中。

以長跑磨礪,以讀書昇華。繁忙於晝,享樂於夜,零散之時,攻於閱讀,用長跑之志去堅持,他是最接近諾貝爾獎的人—村上春樹。對一個定下規則充實自我的人,他或許難以擠出時間讀讀書,然而大師閱讀量並不少,何也?蓋因入心也。對村上來說,讀書如長跑,屈心抑志,雖有間斷停歇,卻未曾放棄。長久不斷,輾轉而行,便成就村上之績。

也許會發現,那些每日席不暇暖的人,有著豐富的閱讀量。也許是歐陽修的“三上”,或是愛因斯坦的思索間隙,還是葉卡捷琳娜二世閱讀治國,他們都是用心於思索閱讀,走心的不只是閱讀本身,更是閱讀者的投入,反覆思索,在思索中痛苦歡笑,沉醉清醒,最後淡然。一次一次地摸爬滾打之後,細細回首,間斷似的碎片化閱讀,竟悉現於腦而未遠離。

碎片化,無論是紙質或是電子閱讀,終究只是形式。唯有用心去讀,用心於思,在自己的悲裡歡裡淚裡笑裡摸爬滾打,輾轉紆行之後,驀然回首,發現碎的只是表面,內容與思想早已連成整體。

碎片化的時代,碎片有何妨,用心走過,碎片便是一張完整的圖畫。吾自輾轉紆行,碎片終而不碎。

讓碎片化遇上更好的未來 篇4

國三作文 ,853字

我們的生活,隨著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展,似乎開始呈現了一種更快的節奏。人們的生活,也隨即而變得碎片化起來。

所謂碎片化的生活,在我看來,其實更似一種多重的人格分裂。一段時間你是在幹這件事,而再跳到另一個時間點,你卻在為另一個任務而奮鬥,我們的生活,也就因為這樣,而變得充實又忙碌。

誠然,碎片化的生活雖然忙碌,但它的優點依然不可否認。在科技高速發達的今天,碎片化的生活為我們的高效率鋪平了道路。人們可以在這種快節奏的轉換中完成更多的任務,就如現在的許多白領,已經習慣了一邊吃飯一邊工作。而這種行為,在以前的人看來,的的確確是荒唐的。我們學生,也越來越多的習慣在上下學的路途中背背單詞,亦或是看書陶冶情操。而碎片化則是造成如此高效率的原因。可以說,我們今天的生活,很大一部分程度,需要感謝碎片化。

但是,凡事都有“度”。碎片化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

過度碎片化會怎麼樣呢?還記得2016年黃曉明的“世紀婚禮”嗎?那時真的是霸佔了各大新聞的頭條。而與此同時,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事卻相信見拙,頗有一種“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的悲涼。而在我看來,這便是過度碎片化導致社會風氣的改變。因為任務被分成了零星幾塊,人們就會產生一種“上上網也不耽誤”的錯覺,試想,如果你的身邊有手機,那麼很多時候,你會不自覺地被訊息吸引,從而開始翻手機浪費時間。因此,才會有那麼多的眼球被那些娛樂新聞所吸引,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人們就逐漸忽視了那些真的有內涵的新聞而導致整個社會的浮躁。

那麼,過少的碎片化又會怎樣呢?這其實也不可取。這樣做,一個任務便會耗費很長時間。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當過了這個度,我們便會把思維放到別處去,而這,也導致了我們的效率開始下降。

由此可見,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柄適合自己的“刀”,才可以把生活與時間適當碎片化,使我們既可以保持做事的效率,也不失去對事情的那份耐心。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是如此多重而又複雜。我們需要不忘初心,適當控制,才能讓碎片化遇上更好的未來。

碎片不碎 篇5

碎片不碎作文1000 ,1139字

清晨七點,鬧鈴照常響起。迷迷糊糊地摁掉,點開新聞推送,囫圇吞棗地瀏覽。又在掃過一眼時間之後驚起,匆忙地洗漱,跑出家門。這是許許多多上班族再普通不過的一個早晨,一個從接受碎片化資訊開始的一天。

“碎片化”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詞語。它似乎並不受人歡迎。文學評論家們說碎片化的閱讀讓人喪失了完備的思維體系,社會學者們說碎片化的社交令人與人間的交流變得膚淺而粗糙,就連碎片化的購物都因其令人堪憂的產品質量與服務而時常為人詬病。

碎片化的生活,真的那麼不堪嗎?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思考一下這樣的生活方式是如何產生的。我以為,在這個問題上,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理論或許同樣適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存在,即合理。現代社會的人口膨脹與貧富分化使人們的生存壓力陡增。當工作成為生活無可替代的主旋律,娛樂時間無法被保證,而這樣的放鬆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又顯得必須時,它只得被切碎,零散地插空在工作之中。而當移動裝置的普及又使每個人都有能力以這樣方式娛樂時,它就儼然成為一種社會主流了。這是時間上的碎片。而內容上,也正是因為人口爆炸使資訊量成倍增長,加上時間的限制,人們選擇在廣度上了解更多新奇的事物而非從深度上針對某事深入發掘。這就好比女士們在追隨潮流時會傾向於嘗試不同的風格而非執著於某款衣裙一樣。所以,我認為,碎片化生活的幕後推手即是生活本身。網際網路讓這一切成為可能,但它不是造就這種生活方式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們不妨更進一步,來看看這些所謂的“碎片”帶給了我們什麼。我們的確在瀏覽五花八門的資訊,其中絕大多數只會博人一笑,而極少數有見地的又很少能被大多數人所關注。可是,請捫心自問,當我們開啟手機,我們追求的是什麼?是娛樂。我們有從中獲得快樂嗎?是的,我們達到目的了。很少會有人說他們瀏覽不同新聞與網頁的目的在於提升文學水平或是道德素養。如果有,他們應該換一種方式學習,譬如閱讀一些名家著作,而不是將娛樂方式的改變作為自己懶惰的藉口。從這個角度看,那些評論家們對於“碎片化閱讀”的擔憂其實也有些張冠李戴的意味。真正想要閱讀的人,是會讀書的。再比如,網購的初衷是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它做到了嗎?當然,而且非常完美。儘管有時會以產品質量為犧牲,但它確實化解了我們的主要矛盾。當我們看清了一些“碎片”的設計初衷,我們或許就不會再如此挑剔,也就可以用平常心來看待這些巨大的變化了。

最後,我想說,我們不應該讓這些“碎片”來控制我們的生活。當我們沉迷於手機,沉迷於網購,沉迷於網路的交友,我們不應該把這些浪費的時間精力責怪於其本身。很多時候,我們才是導致自己的生活翻天覆地改變的罪魁禍首。真正懂得規劃的人,會用這些來點綴,而不是佔有自己的生活。

所以啊,碎片本不碎。碎的是心態,罷了。

讓碎片生活留下些痕跡 篇6

讓碎片生活留下些痕跡 ,1067字

資訊時代的浪潮席捲全球,給21世紀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閱讀,購物,社交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似乎都隨著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而碎片化。電子購物,電子書,社交媒體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拼湊出我們的生活。碎片生活的好處由此可見一斑。然而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人們漸漸意識到碎片化的弊端。在我看來,碎片化的生活下,我們也需要留下一些痕跡,而不是盲目地把生活分割為碎片。

不可否認的是碎片化的生活帶來的全新的技術革命,以及人們從中收穫的極大便利。回想資訊時代還未到來時,人們通過白紙黑字傳遞書信,在收到回覆之前焦急等待的情形,與資訊化下即時收到回覆,指尖輕輕劃過,想要表達的意思就能通過網際網路傳送到千里迢迢之外,兩者比較,後者的快捷就凸顯出來了。不僅是資訊的傳達,在接收我們想要的資訊時,搜尋引擎或是許多公眾號附帶的推送功能就很好地幫了我們的忙。面對龐大的資訊來源,我們無需花大量的時間尋找需要的內容,在時間碎片化的時代,無疑是有所裨益的。

然而,碎片化生活的內涵似乎已偏離其方便快捷的本意而多了些許干擾生活的無奈。最近王者榮耀被推上風口浪尖,推出的防沉迷系統反映的是人們碎片化時間的不合理應用,只能通過強制的措施改變人們的習慣。低頭一族的刷屏現象,並不來源於渴望社交的訴求,而是當他們習慣於利用碎片時間重新整理訊息後,刷屏就成了他們的必須。社交如此,網購,電子書也是這樣,人們逐漸成為碎片化生活的附庸而不能得到它的好處。

隨著碎片化生活深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對於文化的理解和心理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紙質書籍所代表的慢生活文化正慢慢被碎片化閱讀的快捷取代,許多人閱讀電子書籍僅僅是讀個梗概,讀完就扔到一邊。食之無用,棄之亦不覺可惜。閱讀帶來的精神薰陶也隨著碎片化的閱讀習慣而漸漸消散。碎片化的社交模式也使得人們之間的感情淡化,噓寒問暖般的回覆,空間,朋友圈的隨意一讚,看似是一種廉價的交往方式,而由此得到的感情回報也微不足道。僅僅依靠碎片化時間建立感情,將你來我往的言語交流弱化為瀏覽,點選與通知,真摯的友誼又怎能脫胎於冰冷機械的表達?反倒是數字化資訊時代到來之前,那些手寫長信,在焦急等待車馬郵件之間建立起來的友情,更令人為之動容。

雖然時代在改變,快節奏的生活使得生活的碎片化成為一種必然,但我們仍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享受我們的碎片生活。在自己的電子書架裡放上幾本名著,靜下心來細細咀嚼其中的文字,哪怕僅僅是一章,甚至是一頁。在朋友圈中留下自己的見解,即使只是一句話,也勝過蜻蜓點水般的點贊。做到這些不難,卻能使你的碎片生活,留下更多痕跡。

別讓碎片化的網路社交沖淡了人情味 篇7

別讓碎片化的網路社交 ,565字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都有過年發壓歲錢的傳統,顧名思義就是在過年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其樂融融很幸福,長輩也會給晚輩準備個紅包,以表達深深的親情和美好的祝願。

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許多人在逢年過節時,不再像從前那樣習慣於面對面地互道祝福,取而代之更多的是通過群發微信祝福語甚至是網路紅包。雖然這種形式體現了科技帶給人們的便利性,也達到了互相祝福的目的,但我覺得似乎還是少了點什麼。那究竟少了什麼呢?我認為是真摯的感情和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

感情是很難得、很珍貴的,如果這個世界上缺少了親情、愛情和友情,我覺得這個世界就是可怕的。人是群居動物,人是社會的人,情感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座橋樑,它可以讓彼此的關係更融洽、更緊密。現在的科技雖然發達了,這樣道祝福、發紅包也更便捷了,但是網路是虛擬的,而我們的生活卻是真實的,我們不可以沉迷於網路,要面對現實,在真實生活中積極增進彼此的互動和交流。

物理距離再遠,兩顆心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很近,這就是高科技帶給我們的當代社交文化,這本沒有錯,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能打破傳統甚至遺忘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要把這份感情永遠地傳遞下去。

我希望科技能夠更發達、更先進,但我們的感情永遠都是傳統而真實的存在,這樣才能建立更美好的未來,人類社會才能更和諧地發展下去。

別讓碎片化侵蝕你的生活 篇8

別讓碎片化侵蝕你的生 ,1286字

仔細回憶一下,你已經有多少時間沒有很專注的做一件事了?又有多少精力花在了手機與電腦上?

在這個混亂繁瑣的年代裡,已經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專注的做一件事。人們把更加多的精力,花在了QQ,微博,微信上。

有人做過一個測算,中國人每九十秒就會翻看一次手機,我們在無意識當中,已經成為了手機的奴隸,成為了創造碎片化生活的元凶。

那麼碎片化生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每個人看手機的時間很短,因此手機報、微博,篇幅都很短。這使得人們的注意力變得越來越短,我們也很難有耐心投入的做一件事,更多的耐心可能就花在用短短三十秒的時間去看一段段子。

所有的時間都變得零零碎碎,東拼西湊,這就是碎片化生活的形成。

其中,我也曾是元凶中的一員。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同學偶然問起我:“微信能加個好友嗎。”我愣了一愣,沒想到現在有人四年級就有了手機與微信賬號,在我眼裡這是一件十分稀奇的事,我湊到她耳旁小聲問她:“你們……現在都有微信賬號的嗎?”她似乎有些詫異:“現在不管男女老少都應該有微信啊,QQ啊什麼的。要是沒有,彷彿就和整個世界脫節了一樣,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瞭解,那可不行。”

這一句話讓我一直耿耿於懷,於是我讓爸爸幫我買了一部手機,註冊了微信,QQ,微博賬號。

自從和網際網路有了接觸,我的世界開始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大到了解國家大事,小到看看娛樂段子。我深深沉浸在被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快樂之中。但生活也漸漸變得繁瑣起來。

沒有多久的時間,我已經完全離不開了手機,每週週末早上天色剛剛亮起來,我就拿起一旁在充電的手機刷起微博來,吃飯的時候刷一刷,睡覺前刷一刷……

周而復始,無休無盡,生活完全被機械化了,這種狀態讓我變得十分麻木,明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自己這樣做不對,但卻還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手去點開那一篇篇文章。

沒有了目標,沒有了理想,突然整個世界就像是一幅兒童隨手亂圖的塗鴉,雖然任然有著色彩,卻雜亂無章,沒有了理性的思緒。

知道所有的色彩攪拌在一起是什麼顏色嗎?沒錯,黑色。

我開始陷入極度的絕望與恐懼中,我現在就和一臺智慧機器沒什麼差別:用機械眼讀取資訊,用機械臂在短短几分鐘內作出三種決定,轉發,評論或跳過。看無聊了就把手機放下,完全把讀取資訊當做一種消遣。

我拿起一本書,卻發現我已經完全失去了閱讀的能力。我一頁一頁的翻著,卻無法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書上,看完一頁忘一頁,腦袋裡空空蕩蕩。腦內的細胞彷彿都在和手機做抵抗,我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痛苦,是因為腦內糾結帶來的痛苦,更是因為失去了耐心閱讀的能力感到懊惱。沒有想到。沒錯,一開始確實是網際網路給我帶來了快樂,現在卻讓我如此痛苦的竟然也是它。

是網際網路帶來了碎片化的生活嗎?當然不是。網際網路本是一個讓人們瞭解更多資訊的地方,但我們卻把時間耗在這裡面,甚至迷失了自我。我們才是真正的創造碎片化生活的元凶。

手機電腦類的現代工具可以利用,但決不能對其產生依賴,甚至被其控制。

是時候把這些碎片拼接起來了,來吧,關上手機,或是靜靜地看一本書,或是彈一會兒鋼琴,又或是畫一會兒畫。讓我們的心靈時刻保持清靜,讓碎片化的生活得到改變。

別讓“碎片化生活”把你撕碎 篇9

別讓“碎片化生活”把 ,882字

清晨醒來,陽光下從窗簾縫灑進房間,暖洋洋的,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呢!不過,在起床之前,先容我抄起枕邊的手機刷刷微信。

在網際網路大為發展,日益普及的今天,每個人的生活都被碎片化了。空閒時間沒有減少,卻越來越零碎,逐漸被手機佔據了。清晨看手機,睡前刷動態,已逐漸成為了年前人的日常生活。這種習慣被老年人詬病,有些人卻不以為然,“我把休息時間用於社交了,瞭解時事新聞,這不是很好嗎?”

要論生活碎片化孰優孰劣,要從“碎片化”這個詞講起。“碎片化”起源於後現代主義的有關研究文獻中,本意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如果讓人們描述八、九十年代的生活,答案會是千篇一律的:白天看報紙、工作,晚上看電視、看書。但現在,隨著資訊科技的大幅進步,人們的生活被割裂得支離破碎,每幾分鐘就要切換手頭在做的事情。“碎片化”,是媒體多元化,消費多元化的必然結果。

“生活碎片化”對白領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曾經咖啡配晨報的日子早已不再,手機取代了報紙,成為了人人必備。我們以為通過手機可以瞭解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時事政治,領略各國的風土人情,也可以聊聊家長裡短,工作學習。這樣的場景聽上去很美好,實際並不如此,網路中吸引人的多半是某明細的花邊新聞,朋友圈中轉發最多的是公眾號中的營銷文。即使文學作品,也有不少是沒有內涵的快餐文字,這樣的東西讀來有何意義?“碎片化”表面上便捷且節約時間,實際上是在浪費時間。

我們學生的生活其實也早已碎片化了,課程、社團活動、科技創新實踐等,早已把我們的空餘時間變得越來越零碎。早飯後到上課前、晚飯後到自修前,回到寢室到熄燈前,這幾段時間短暫而珍貴。我常選擇在教室裡、或回到寢室中看書,抑或到美麗的杉樹林間走走,聽聽悅耳的鳥鳴。相比起玩手機遊戲,看QQ空間,我相信這樣的生活更有意義,也更有情趣。學習更忙後,我很少能有再有大段的空閒時間,靜下心來讀一本長篇小說,我就轉向了較短而別有深意的文選作品。如何讓“碎片化”形散而神不散,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如果那天醒來想起的不是看博主更新的微博,而是昨晚讀了一半的書,那大抵是可以在碎片化生活的洪流中保全心中的淨土了。

碎片不碎 篇10

碎片不碎作文700字 ,755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那麼如何面對碎片化的生活便是我們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在我看來,面對碎片化生活,我們可以選擇改變心態,合理利用!

首先,在我看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由於網路的高度發達,我們一部分人將自己大塊的時間都放在了網際網路上,這便導致我們的生活被撕成了一塊一塊的碎片。一部分人不重視碎片化的時間,沒有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規劃,使時間白白的流失,自己空空如也。

那麼面對碎片化的時間,我們該怎麼做呢?在我看來,方法之一便是改變自己對碎片時間的態度,並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利用,使碎片化時間在另一種意義上做到“化碎為整”!

因此,我們的第一步工作便是改變自己的心態,要重視碎片化時間!要知道碎片化時間幾乎一直都有,只是取決於你是否重視了它。一旦你開始重視它的存在,你會驚訝的發現你竟然擁有如此之多的碎片化時間。

在發現自己有許多的碎片化時間之後,該如何合理的使用它便顯得尤為重要了。當然,如何規劃、利用還是視自己的身份而定。如果你是一個演說家,你可以選在在碎片化時間裡想一想自己的演講稿是否有可以潤色之處;如果你是一個學生,你可以選擇在碎片化時間裡背一背單詞、顧問以及各類知識點;如果你是一個上班人士,你可以選擇在碎片化時間裡想一想自己最近工作中的不足並如何加以改進……在合理的規劃與利用碎片化時間之後,你或許會發現自己本身的一些缺漏或者是不足之處都可以在碎片化時間裡得到修補,甚至是完善!在合理的利用碎片化時間的過程中,同時也是一個“化碎為整”的過程!

在移動網際網路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逃不開被撕碎的命運。既然無法改變時間被撕碎,那麼我們便要改變自己的心態,使自己適應碎片化生活,重視碎片化時間,並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與規劃,使“碎片不碎、化碎為整”!

別讓“碎片化”毀了生活 篇11

別讓“碎片化”毀了生 ,658字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也有做更多的事情等著他們去解決。比如工作、生活、照顧子女學習、社交、自我學習充電、休閒娛樂、健身等等。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碎片化了。

在碎片時間中做事不但不會提高效率,而且做事的效率也低了許多。要是一味盲目地追求節省時間。那樣做事只會是敷衍了事,不會深入思考,這樣的話就等於一事無成。比如有的學生寫作業時非常倉促,利用下課時間完成了作業並交給老師批改。但是他非但沒有被老師表揚,還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因為他十分的著急,沒有認真做,錯了許多不應該錯的數學題。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碎片化的時間呢?首先,我們按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行分類:不重要不緊急的,不重要但緊急的,重要但不緊急的和重要並緊急的。還要根據這個來進行排序,重要並緊急的,不重要但緊急的,重要但不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按照這個順序,提前制定好工作學習的目標和計劃。其次,按照之前來計劃認真完成,提高效率,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也達到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目的,並且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然後可以將幾天要做的事情集中到一天來完成,比如將每天鍛鍊半小時,集中到每週鍛鍊2到3次,每次鍛鍊一個半小時,這樣的鍛鍊效果比每天鍛鍊的效果要好得多。因為每次鍛鍊都要花時間來準備和收尾,實際每天鍛鍊的時間會很少,達不到鍛鍊效果。最後,不要做一些對自己無益的事,比如不參加一些對自己無益的社交活動,這樣就不會浪費時間。

只要你規劃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做好時間管理,你就能從容面對碎片化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碎片不“碎” 篇12

碎片不“碎”作文90 ,934字

都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碎片化的時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都已經“支離破碎”。何為碎片化?在我看來,便是一件完整的事或時間,被拆分成各個部分,無次序地完成。

或許,在如今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下,碎片化的生活已成了必然,也是合適的生活方式,碎片實則不“碎”,只要思路得當,它仍是一個完美的整體。

是什麼造就瞭如今的碎片化?這其實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當科技發展,經濟增長的車輪滾滾向前時,我們就被捲入了一個忙碌的年代。學習、工作充斥著我們的時間,許多事只能像“擠海綿裡的水”那樣見縫插針。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迫使我們打破固有的模式—碎片化其實是為了迎合高效。

凡事均有一個目的,有時我們只需達成目標,未必得考慮過程,這樣看來碎片化的存在就更加合理了。就好比購物,原本我們總是會上超市進行大采購,吃不準會不會落下什麼。而現在通過電商,可以想到什麼就即刻下單,最後無一遺漏。雖然零零星星做一件事,但最後達成了相同的目標。將碎片化的時間拼湊起來,就像破鏡重圓,一樣是個整體。

所以,碎片化實則是分解整體,如同可逆的化學分解反應。而與此同時,碎片化的過程也會給我們帶來不少益處。

正如我前文所言,碎片化的目的是為了高效。打個比方,有人會花上很長時間看完一本書,薄的倒也無妨,可若是磚頭厚的大部頭往往會使人頭腦發脹,心思恍惚。人腦分析學家曾指出,普通人往往只能集中注意力2小時,剩餘的很多時間其實都已經如水般悄悄流走。這也是學生們上課從不超過一小時的原因。而如果將一本書分散到2天甚至一週讀完,亦或是隻在工作閒暇之時瞄上兩眼,對內容的記憶反而會更加深刻。你也有機會對其進行思考,為下一次的繼續閱讀做好充分準備。碎片化的高效不一定在速度上,而是質量。不僅僅是閱讀,工作、娛樂也是如此。

由此可見,碎片化不僅可以化成一個整體,甚至可以超越原本的價值。但這需要我們持以正確的方式及態度。有人把碎片化變成了一種消遣的方式,換句話說就是忙裡偷閒。但過度的放鬆只會改變碎片化的正確內涵,註定會使得效率低下。

碎片不碎,就好似《論語》裡的語錄,看似無序,但確表達出了儒家最精華的整體思想。碎片化,實乃化繁為簡,形散神不散。而面對如今現代化的生活,我們要做的就是樹立好目標,在零碎的時間裡做好該做的事。

碎片不碎,重在思考 篇13

碎片不碎,重在思考作 ,711字

現在,許多人都在埋怨網路時代的資訊碎片,總懷念起舊時的情景,但其客觀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的確,過量的資訊,導致資訊的爆炸,使人們對資訊只是表面化,片面化的理解。反而使得人們沒有了批判和思考的能力甚至使更多的人曾為人云亦云的庸人。當今鮮有人會為了讀一篇文章,去買一本書,為了看一則新聞,而且買一份雜誌。甚至要獲得專業知識,而且買專業書籍的人也越來越少。因為我們只需輸入關鍵詞並搜尋,無數的資訊就會蜂擁而至。答案與結論的得到太方便了。大量的閱讀和思考成為不必要的勞累,這也是浮躁社會急於求成的一種表現。

結果就是,靜心讀書,深入思考的人越來越少。許多經典著作被束之高閣,快餐文化盛行,人也變得越來越膚淺,這些現象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

從另一方面看,如果我們具有獨立思考、不受干擾看問題的能力,這些多樣的資訊碎片可真是幫了我們的大忙。仔細檢視這些資訊碎片,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最終結合成一個獨立的,完整的深入理解。那麼說來,網路世界反而不是碎片化,而是有關聯之處,隱藏著完整現象,經過思考後最終會揭曉,在這個講究高效率的時代。資訊的極速傳遞是一個必然的現象。我們更不能過於急躁,還是要多多思考。網路資訊時代尚還處於在蓬勃發展的初期階段,網路世界的大門已經完全向我們敞開。它會將人類帶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在更猛烈的資訊衝擊下,我們不能被同化,必須堅持思考,未來,隨著資訊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只能謀求創新與改變才能有更好的前景。獨立思考者將改變這個世界,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時代的巨輪永不會停歇,固守舊觀念終會被無情淘汰,只有獨立思考,以新的眼光,抓住發展的機遇,在時代的潮流中才能實現發展、進步這亙古不變的主題。

讓碎片重圓 篇14

讓碎片重圓作文800 ,806字

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這句話僅存在於人們的腦海,而並未理解,用於現實中。我們在繁忙的網路科技上游走時,有誰有過片刻停留,用來傾聽自己內心的那個聲音?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不改變自己,碎片依舊是碎片。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本是為了讓人們用短時間瞭解更多資訊,究其根本,在於自身。

我個人成績並不是很好,但我覺得我很認真,為什麼提高不上去呢?於是我找老師談了談心,老師問我:你每天要多少時間寫作業?我說大約每天三四小時。“你每次都坐在桌子面前,時間都很長嗎?是不是有個把鐘頭的時間?”老師問道。“這樣不好麼,可以有很多時間複習背書”我說。“不,不要這樣!”她說,“你將來長大以後,每天不會有長時間的空閒的。你可以養成習慣,一有空閒就幾分鐘幾分鐘的預習複習背書。比如在你上學以前,或在午飯以後,或在工作的休息,五分鐘、五分鐘地去趕時間。把小的學習時間分散在一天裡面,如此則學習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到了下一個星期,我將老師的話實踐起來。只要有五分鐘左右的空閒時間,我就坐下來背書,寫作業。出乎意料之外,在那個星期我背了許多單詞。後來用同樣積少成多的方法,雖然作業一天比一天多,但是每天仍有許多可資利用的短短餘閒。我知道了只有五分鐘的時間給你學習,你切不可把四分鐘消磨在咬你的鉛筆尾巴。思想上事前要有所準備,到工作時間屆臨的時候,立刻把心神集中在工作上。迅速集中腦力,學習就而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樣困難。

我承認我並不是故意想讓五分鐘、十分鐘匆匆流逝,但是人類的生命可以從這些短短的閒歇閒餘中獲得一些成就的。我發現了極短的時間,如果能毫不拖延地充分加以利用,就能積少成多地供給你所需要的長時間。讓碎片重圓,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不只是要從需求方面做出改變,在供應方面也需要減少碎片的產生,讓人們生活在一個真實、內涵豐富的環境中,解鈴還需繫鈴人,享受一次真正的學習,真的很簡單,快樂!

讓碎片生活閃耀它的價值 篇15

讓碎片生活閃耀它的價 ,715字

智慧化生活正逐漸步入我們的生活,也許你有時會看一會兒手機,看一會兒書之類的,時間如同一塊玻璃,被智慧時代的的到來摔成了一片片,大塊的被人撿走,只剩下一些碎片,有些人早已不在對這些碎片感興趣,邁開雙腳不經意的跨越過去,而那些有心人就會留意腳下,將這些碎片拾起,而惟獨那些真正聰慧的人才會想到再一次將他們拼接起來,雖不再完整,但總能得到一些人生的諫言。

但碎片仍是碎片,這些多餘出來的時間該如何使用自然就成了一個問題。

我國的大數學家陳景潤給出了第一個答案,他不僅僅是在數學方面有著超人的成就,而且能夠熟練用多種語言交流,實為一個奇蹟。他並沒有受到過正規的教育,那麼他的學習時間是從哪裡來呢?他能夠在買早餐的時間,等公交車的時間,排隊買東西時那幾秒都是他海綿中的水,那些時間做數學題自然是不夠的,那這時他就會拿出一本書來看一看,學習幾句句子,幾年下來,日積月累,自然也就練出了一身的本事。我們也放並沒有陳景潤那樣過人的頭腦,超人的天資,但每個人出生時都是相同的,活到老,學到老,不論多晚的開始都是開始,永遠勝於不開始。現在手機也在日益普通,你也能下載幾個軟體來代替沉重的書本去學習。

若是平日裡的學習使你感到勞累的話,那麼打坐冥想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孔夫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你只是一味的學習,那你就會失去好奇心,只學習不思考的人永遠都不會懂得聯想,去將知識貫通融匯。佛教也將打坐作為一個平常作業,可見其重要性。而且冥想可以使大腦中一些無用的東西排除,使其得到充分的休息,還可以使頭腦更加的清晰,更易於集中注意力去辦事,這樣使大腦辦事的效率能更加得高。

時間可以破碎,但只要你能夠珍惜它們,就一定能夠化零為整。

別讓碎片化生活碎了你的人生 篇16

別讓碎片化生活碎了你 ,870字

生活在一個處處充滿了發達科技產物的繁忙時代,我們總會保持著忙碌的狀態。大把大把的時間被工作與學習佔據,留給我們自己的可謂少之又少。這似乎一直是我們的一天煩惱。終於,某一天,出現了一名所謂的“英雄”將我們解救於水生火熱之中。這個“英雄”便是碎片化的生活。

我們就這樣,一天天依賴著碎片化生活帶來的便利中。

自從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人們的生活方式確實方便了不少。

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的人們在出門前不會再向包中多放一本書,因為如今已經有了更為輕便的電子書;熱愛社交、善於溝通的人很少會時不時拉著好友在咖啡廳,在公園暢談,因為如今已經有了安全的社交網路平臺;熱愛美食,熱愛烹飪的人減少了尋尋覓覓,只為找到滿意的菜餚或食材,因為如今已經有了安心的外賣服務……

從某些層面而言,確實,當我們忙碌了一天,疲勞不堪亦或是在候車、等待時,我們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方式安排好了自己的生活。

但,你可曾想過?

人們不再閱讀紙質書籍,便不能再感受到那縷縷墨香所帶來的安寧美好;人們不再面對面地交流,便不能感受到屏幕後那張臉上真實的喜怒哀樂;人們不再自己費心找尋美味,便不能感受到翻遍千山萬水找到它的愉悅激動。

許多感受漸漸消失,許多感情日以淡泊。

當某一天,你被別人問及關於紙質書的回憶,你卻一臉茫然,想不起紙質書的觸感;當某一天,你在街頭偶遇朋友卻記不起他的名字;當某一天你的手舞足蹈地想分享給別人時,卻發現連大致位置都描述不清時……你發現這和自己的理想人生所差甚遠的時候……

你是否會懊悔自己對碎片化生活的過度依賴?

在現今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是我們的幸運,也是不幸。

幸運的是,拜託與它,我們淺識了很多人事物,似乎對什麼都略知一二。但萬萬不幸的是,禍從他起,我們所受的干擾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一件具體的事情上。

因此,我們若平衡兩者,就接近完美。

線上下時,別忘了常和朋友多聚聚;在家裡時,別忘了感受筆墨紙硯的氛圍;外出時,別忘了尋找合自己胃口的菜餚……

所以,從現在起,撿起原先傳統的習慣吧,別讓碎片化的生活碎了你的理想人生。

讓碎片成為一面明鏡 篇17

讓碎片成為一面明鏡作 ,1005字

你在早晨七點半起床,從貼滿了廣告的車站匆匆走過,在等車的十分鐘裡刷著手機,抱怨著有要上班,工作一上午,午休一小時,一邊吃著快餐一邊重新整理微博,瀏覽貼吧,看上幾條娛樂新聞,而後返回工作,下班,乘車,開啟手機聽音樂,打上幾把遊戲,關燈,伴著十二點的鐘聲入睡……

先別抱怨繁忙的生活讓你倍感壓力,抱怨車流揚起的土塵堵塞你的喉嚨,日復一日,一無所獲。也別一味抨擊現代潮流將你的時間衝得支離破碎。

或許該先考慮為何你會在碎片化的生活裡感到緊張侷促。

碎片化生活,是以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基礎而逐步走上大舞臺的新生活方式,現代生活的工作效率更高,工作途徑更廣更直接,人們少以精細複雜的方式完成目標,那麼就會缺失一種充實感。

那麼現代高技術不是會為人們節約不少時間嗎,那不是會空出一段完整的時間,如空白紙張,待人描畫麼?

並非如此,不僅因為有更多的事務待處理,缺失明確的目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排四個小時去買一個蛋糕的人抱怨著他們的時間緊迫,那便不是碎片時間的問題了。往往就怕人們在時間充裕時散漫無事,而當被綁在愈發消瘦的時間縫隙裡時,事情一下子從旮旯裡蹦出來,一個個叫囂著讓你去完成。

時間是完完全全由人們本身把握的。

豔羨著古歐洲貴族的生活優雅而精緻,嚮往陶淵明、歐陽修情歸山水,灑脫飄逸。而古往今來,官農工商無一不需勤勉持家,需處理事務,需進出貨物,下地、搬運、督查,閒餘時間寥寥無幾。

有匡衡鑿壁偷光,為自己多加上幾片時間碎片,有法拉第辭去皇家學院主席地位,擠出時間鑽研科學。匡衡白日為人打工,法拉第事務繁忙,他們的美名流傳,不是與對時間的強把握性有很大的關係嗎?這不就是一種完美地應對繁雜事務,化碎片成完整的例子麼。

當碎片時間拼接起來的時候,就是一面明鏡。

一本書一天讀一章,一本單詞本一節課下課背五個,堅定的,目標明確的人會在一次次微小的汲取中匯聚江河,結成的果實往往令人豔羨,令那些急急略過時間碎片的人感到羞愧。

古人讀書亦爭“三上”之功,那便是在“馬上”、“枕上”、“廁上”,看似戲言,而實是緊緊地抽出了縫隙裡的時間,上心上進,難能可貴。

時代浪潮會改變生活方式,但不上真正地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本質,人的意識就是一種特殊的粘合劑,把碎片時間拼成一面鏡子,而時間拼起來的鏡子,往往能銳利地折射人的內心,看看你是充實的,向上的,還是無所依靠,得過且過。

故站在這一面鏡子前,人需正衣裝,潔面貌,在分分秒秒裡完善自己。

勿讓碎片化割破了心靈 篇18

勿讓碎片化割破了心靈 ,1063字

當網際網路侵入了我們生活,當生活被碎片的鋒利所分割,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地在影響著我們。對於網際網路的過度依賴,會讓碎片逐漸割破了人們完整的心靈。

不過,究竟何為碎片化?碎片化是指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洪流裡,被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碎片通過網際網路互相緊密聯絡起來,但四周卻也佈滿了尖銳的稜角。

曾經有項調查顯示,世界大部分的人認為沒有網際網路,就無法生活,由此可見,網際網路對於現代人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不過,佈滿稜角的碎片同時也割破了我們的生活。

碎片化,究竟割破了什麼?

碎片化割破了人們對於人際交流的認識。

在網際網路橫行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方便,但同時,也缺少了面對面的交流,人們逐漸開始依賴於網際網路上的交流,拘泥於一個表情符號,或者一個表情包,他們似乎認為這些東西好像能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所想,眼睛所看到的東西,久而久之,能敞開心扉聊天的時間逐漸變少,最後變得陌生,或許“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這個意思吧。

碎片化割破了人們在人際交流的勇氣與自信。

曾經有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兩個人在網際網路上聊得很火熱,於是決定在現實中見面,結果在現實中碰面後竟無話可說。這不是個例,在這個社會中這是個常態。為什麼呢?碎片化的存在讓我們不用擔心自己會說錯什麼,任何錯誤都會在“撤銷”鍵上消失殆盡,相反,面對面交流會讓人無時無刻的考慮自己即將說出的話都否有誤,久而久之,自信心和勇氣也就被慢慢磨滅了。

碎片化割破了人們的心靈。

正如洛皮史密斯所說的:“假如你正在失去悠閒,當心!也許你正在失去靈魂。”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碎片化的時代之中,被分解成一個個獨立的碎片開始壓在我們的身上,正如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草一樣,我們從來都不會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什麼碎片會成為那最後根稻草,我們無時無刻的都在挑戰自己的極限,我們生活的所有的舒適也在慢慢消失之中……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是有幸的,同時也是不幸的,有幸於我們可以隨時感知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所發生的事,但不幸於,我們沒有強大的靈魂去抵禦任何一切有害的事物。這個時代如同時間一樣只會前進,不會後退,我們所要做的,能做的只有讓自己的靈魂穿上一身的盔甲,跟上時代的洪流而不被沖走,讓碎片四周的稜角對你的傷害減輕到最低。

我彷彿看到了網際網路貫穿整個生活後的將來:每個人都緊跟在時代的洪流身後,靈魂也都穿上了鎧甲,每個人都堅守著自己的本真,不被外界所紛擾,這就夠了……

會跟在你的身後,當你,轉身,就能看到。—後記

莫讓碎片化“碎片化”你的生活 篇19

莫讓碎片化“碎片化” ,809字

癱在床上,嘬一兩口外賣的飲料,在淘寶上將第28件商品加入購物車,轉眼又切到微信畫面,對朋友圈中的段子捧腹大笑。這是現代人的生活。生活被重重擊碎了,散落一地,每一個碎片都只是隻言片語,卻被人當作全部。對50字的謠言信以為真,又對50字的闢謠深信不疑;對200字的節選感動不已,原著卻無人問津。被撲面而來的碎片化資訊填滿,誰又想去了解複雜的“原本”呢?誰又覺得這“值得”呢?碎片化,使資訊更加簡短,縮減到只剩寥寥幾句,將一切像快餐般遞上。人們“吃”得滿滿當當,覺得能更快了解更多,實為一樁美差,可卻不料,自己肚內的東西竟毫無營養!思想家恩格斯說:“物質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而其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碎片化集結成一個整體,而整體才是這些碎片真正應是的東西。單獨的碎片無法代表原本的事物,它什麼都不能代表。唯有“原本”二字才是本質,才是人們應當花時間去仔細瞭解的閃光之物。

鄭燮在家書中寫道:“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那是因為不精選書籍閱讀,一股腦記下,只會讓腦內充滿“陳詞濫調”甚至“胡言亂語”。而今,隨著網際網路如同“爆炸”般的發展,各種各樣,無論是非好歹的言語鋪天蓋地,讓人避之不及。若正巧被顛倒黑白的碎片擊中,又食之若飴,自以為快速瞭解了事實而沾沾自喜,實在是飲鴆止渴!若無法辨明是非,又易被流言蜚語打動,那掉在碎片化的時代,彷彿是掉入了滿是玻璃渣的桶中!

這是資訊化的時代,碎片化乃是常事,但是這個世界本不是碎片。還原本物,看清真實,才是對一段資訊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人的意識不僅反映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列寧是這樣定義“世界”的。縱使碎片化已是現今社會的一個標誌,莫讓碎片化“碎片化”你的生活!人依然能在資訊狂流中站穩腳,在快速的發展中靜靜地,沏上一杯茶,取一本書來讀,約兩三個好友坐在一起,細細地品味一件事情“全部”的魅力,還原這大千世界,將色彩完美調和成一體,完完整整的樣子。

碎片不碎 篇20

碎片不碎作文900字 ,867字

手機在現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幾乎男女老少人人都有。

年輕人喜歡在網上購物,用手機進行社交活動;而老人則用老年機打打電話,聽聽廣播;而像我們這些學生就更不用說了,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喜歡“fashion”的事物,喜歡用“蘋果”和“安卓”,總是追求更好的。

碎片時間,顧名思義就是零散的時間,而這種時間在每個人身上都會有。

長時間使用手機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他們都喜歡“利用”短短“幾秒鐘”的時間去刷微博、聊微信、晒朋友圈等。比如在等公交車時,在餐廳點餐等待過程中,早上要開會前幾分鐘,甚至就連上廁所和剛起床的時間也不放過。

毫無疑問,大部分人每天對自己總有那麼點要求。

就拿看書來說吧,有些人會“規定”自己一天得看幾頁書,從早上上班開始,上午開完大會後,有些人還會聚集在一起開“小會”,接著就到吃午飯時間,相信現在很少有人會在吃飯時看書了。吃完飯便用手機在“網上衝浪”,隨後再工作,工作累了,自然有不少報怨,便打嗑睡,醒來之後,再憑著自己“僅存的意念”去完成工作……

就這樣,人又渾渾噩噩地過了一天,有些“記性好”的人還會想起來:書還沒看呢?可書在哪兒呢?噢!原來是在手機裡啊!這時,又會有人在自己的淺意識中去“合理”利用碎片時間了: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啊!這個笑話很吸引人,那個吃飯的地方不錯…。就這樣周而復始,一個晚上一、二個小時的時間,什麼也沒“吸收”,給自己定的“規定”也沒有完成,每天這樣的生活是毫無意義的。

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低頭族”越來越多,低頭幹什麼?當然是“利用”碎片時間啊!但要怎樣合理地去真正的“利用”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會掌控。要掌控什麼?就是掌握好時間和控制自己的慾望,比如你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每天背10個新的單詞,看幾頁書。那麼,你可以在每天上下班或上下學途中,等公交車時或午休的時間背一些單詞,晚上臨睡前花半小時看幾頁書,在這些時間裡,把手機調到靜音,控制好自己不要受其它干擾,有效的利用“碎片”時間,一週,一個月,一年每天堅持,這就會有很大的收穫。

所以,這才是“碎片時間”的正確“開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