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宮燈相關作文20篇

親近宮燈 篇1

國三作文 ,1302字

燈為黑夜帶來光明,它為飽經滄桑的故宮帶來了生機,是它照亮了這黑暗中殷紅的城牆。

我早已聽說,故宮將要展出一批精美絕倫的宮燈,其中就有雙魚宮燈。在過年的這天,我迫不及待的坐上公交去一睹它的“尊容”。

長廊中的那盞雙魚宮燈在昏黃色的燈光下顯得格外神祕。它是由黃銅製的燈頂,暗紅紙製的燈身組成,燈頂有六個面。燈身像是一個花瓶瓶身的形狀。它的流蘇與眾不同,一顆顆潔白的珍珠被像髮絲一樣細的金屬線連線在一起,古銅色的金屬魚紋鑲嵌在它暗紅色的魚鱗紋的燈罩上。兩小層類似於塔頂的結構,坐落於提手與燈之間。每一個塔尖上都綴著一顆翠綠的瑪瑙石。這兩層黃銅的小塔在燈光的照耀下,發出黃澄澄的光彩,像是秋天綻開的雛菊,與暗紅的燈光交相輝映顯得分外美麗。這柔和的光,像是奶奶慈愛的目光撫摸著我的臉頰。支撐燈身的細木是由香樟木製成的,在燈光的烘烤下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幽香。我在空氣中捕捉著這清馨怡人的味道像是嘴中含著一塊薄荷糖令人心曠神怡,彷彿看到香樟樹首尾相連地覆蓋了城市的蒼穹,躲藏在香樟墨綠色的陰影下,聽著樟樹樹葉發出的沙沙聲,閉上眼睛安靜的呼吸著。在這盞雙魚宮燈面前其他宮燈都黯然失色,顯得極為普通。周圍許多人駐足在雙魚宮燈前,微笑,默嘆。

恍惚間我看到一個蒼顏白髮的老者,扛著木頭從香樟樹林中走出,他吃力地將木頭扛進屋內。用刨子將樟木粗糙的外皮刨去,露出光滑的紋理。又將木頭分為小段。佝僂著腰,手拿刻刀,刻刀在木頭上游離著,在他的手中舞動著。將靈氣凝聚在矯健的刀影中,向前推動,上挑,往右偏轉刀鋒。魚鱗般的紋路出現了。他皺了皺眉,好像是因為有一個地方雕的有些瑕疵。如果不細看根本看不出,他斟酌再三。嘆了口氣,扔下了手中雕刻著的木頭,換了一塊重新雕刻。漸漸地腳邊堆了初具雛形的雙魚宮燈,他的手長滿了幹繭像是枯柴,彎曲的手指像是小耙子。手上還有幾道傷疤,他不像是在雕刻宮燈,更像是宮燈在雕刻他。他炯炯有神的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緊盯著手中的木頭,一個栩栩如生的魚紋誕生在他的手中。我們不知道他在學藝時雕了多少塊木頭,學了多久才出師,更不知道他在製作宮燈上投入了多少時間。也許,一個栩栩如生的魚紋就是他一輩子的心血。

在當下,秉持這種工匠精神的不僅有老匠人,還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如今在故宮的角落中有一個小小的房屋,修復文物的工匠就在其中。宮燈的修復尤為複雜,純淨水沖洗,酒精擦拭,上漆。每一步都不能少,每一步都不能有絲毫怠慢。而許多年輕不在意金錢的多少,不在意工作環境的優劣,加入了在故宮修文物的隊伍,在無數個日夜中一遍又一遍的修補細小的傷痕,使被歷史掩蓋住魅力的文物,露出它光彩奪目的風姿。對我而言這種行為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它讓我看清了方向,使我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斷超越自我。

只靠一雙手和一些木頭,就能創造出如此美麗的燈。也許工匠們的手指是彎曲的,是佈滿了皺紋的。但是他們卻用這樣的一雙手托起了故宮新年的希望,將冰冷的材料變得有溫度,有生命,用平凡創造偉大。

也許他們才是真正的“宮燈”,在浮躁的社會中,照亮一片天地,篤定人們心中的信念。

親近一盞燈光 篇2

國二作文 ,989字

夜,總是無聲的,有一盞倔強的燈光便是這漆黑無聲夜裡的守望者。

這夜,是註定清醒的,窗外,已然沒有了生命活動的跡象,萬物都安歇了,不,不全是安歇,總還有人在冷靜的思考,譬如我。

外面不時飄起雨絲,輕輕柔柔地打在路上,發出啦啦的聲響,趕走了我僅存的一絲睡意。我從床上下來,點起了一盞燈,燈光霎時籠罩了一面書檯,祥和而昏黃但又明亮的燈光,如千萬把筆直的匕首刺入了黑夜的心窩。我點燈,在每個週末的夜,燈讓我有空間,讓思緒任意馳騁,從黑夜的籠罩下成功的逃脫。我坐在臺前,無言,心中卻翻騰起海一般的波濤。一週已然過去,我得?亦失?所得和所失都是分辨不清的,只要在日光下,一切都會變得歡快與明朗,使我們難以有空間去喘息,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生活中,認真的生活總離不開冷峻的深思。試問自己:“如果只是像頭不知疲倦的牛一般,被生活這位鬥牛士折騰得不剩兒一絲兒力,然後在每個夜晚呼呼大睡,第二天又重複一遍這樣的工作?”“那麼,我們就失去了真正的生活了”我想。看看錶吧,十點三十分,夜已深了,在這麼一個春天的夜晚,和我一樣無眠的還有誰呢?想想自己的七天,早晨為了學習暗無天日,埋頭苦幹,太多的酸甜苦辣,太多的冷眼嘲笑,太多的競爭煩惱被我們掩埋,身體像一臺不堪重負的機器被太多太多的事擊打著一拳又一拳,終於在每一個黑夜裡轟然倒下了。這一切使我很迷茫,生活看似無比遼闊的大海,而我只是一葉扁舟,在海上無止休的漂流,這一切使我困惑:“怎樣活得快樂?怎樣活得有意義?”寒風從窗外席捲過來,春寒料峭。風穿透了單薄的衣衫,也吹動了搖曳的燈光。

哦!燈光,我也可以做燈光!在這漆黑的夜裡,綻放自己的光芒。燈光是隱忍的,在每一個燦爛的白天,當一切事情變得晴朗,變得清晰,人們互相見面時,燈光很好的把自己隱藏。它清楚自己的位置,它把自己放在陽光的腳下。陽光耀眼,它佔據著所有人的讚美,可燈光不因自己的渺小而倍感失落。時過境遷,到每個黑夜,太陽不得不掩藏起自己的光輝,而這卻正是那看似不起眼的燈光閃耀的時候。當人們都還在戀戀不捨春日的暖陽時,燈光卻悄然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它是那麼明亮,在無邊的黑夜與無邊的寂靜中,它顯得是那麼讓人驚顫,如同在茫茫黑夜海洋中的一道燈塔,釋放著白天的壓抑與不服,用自己的力量給予這世界光明……。

窗外的雨不知道什麼時候也安歇了,耳邊清晰地響起了十二下鐘聲,我自信地抬起頭,明天,會是一個豔陽天。

親近故宮 篇3

國三作文 ,825字

紫禁自古以來便是歷代皇帝的居所。深紅的宮牆、明黃的瓦,在市中心喧囂繁華的氛圍中顯得格格不入。而它的巨集偉和莊嚴,也一直以來讓我感到有一種莫名的疏離感。然而,這個冬天,一次與故宮的親近改變了我對它的看法。

冬日的故宮,寒冷中點綴著暖色調的紅。金黃的琉璃瓦片從靛青與絳紫色雕花簷上蔓延出殿外,承接了冬日特有的昏白的日光。光波在瓦楞上跳躍,像幾條白玉琢成的鯉魚,從明黃的湖面上躍動,再落下,激起一片水花。

雁翅樓絳紅的階將一行遊人引至角樓殿前,高高的米黃色屏風後隱著幾絲亮光,從那古老的薄絲間透出。我於是好奇了,急忙想去看個究竟。而當其真面目呈在我眼前時,我又說不出什麼話來。

那是幾盞精緻的琉璃宮燈,薄金琢制的提手似的瑞獸一般悄然臥著。掐過金絲幾串,一剪梅花便斜插在燈前。玉釵一般質地的線而於是柔順地牽出四枝,均勻地與梅融為一體,掛下四串細而俏的亮紅色流蘇來。玉珠在冷光燈的照射下流動著近乎於藍的光暈,映得那燈盞更加奪目。鏤空花瓶般掐腰的設計,玲瓏透明的質地,與邊側靛紫的點綴,都讓人不禁聯想到一個身姿曼妙、顧盼生輝的少女,雖未被點亮,但在燈光的照射下,琉璃竟映出七彩的光來,似仙境的什麼寶物,偷下了人間似的。再看燈尾,又是流蘇,用的卻竟是金絲線,並用紅絨點了邊,在素雅中平添一筆高貴,實在令我驚歎。

我於是突然間彷彿看到了古時紫禁的風光。妃嬪們在薄雪中漫步花園,幾枝梅花用瓣兒接了冰冷,俏盈盈開著。廊下宮燈幾盞,映出溫暖的橙色光暈,竟使人毫不覺得寒冷。燈暖,梅香又有佳人在雪上步步留痕,幾串白色的印跡一直蔓延到宮牆下各個角落,讓宮燈們默然照射著,也融成了幾團橙光。

我於是竟有些感動。這燈見證了紫禁中多少故事,如今不正是在我的眼前嗎?歲月變遷,風雪也無法掠奪故宮中那溫暖的人情味。步出大殿,竟真下了雪,就是那樣薄薄的一層,涼涼的落在手心,暖暖的落在心頭。一盞燈,只是這偌大的故宮的縮影。我只覺得,我離故宮,很近很近。

親近故宮,我的感動在心中久久不散。

親近故宮 篇4

國三作文 ,1002字

一座座紅黃相融的宮殿佇立在皇城的每一處角落,顯示著莊重與威嚴。故宮,這個響亮的名字,我一次又一次的被它吸引。親近著它,那時光流轉、世事變遷、輝煌衰落的歷史瞭然於胸。

踏入午門,順著主軸線緩緩步行,遠望前方,宮闕豎立,像是向我展現它們的風度。我站於大地中間,寬闊而深遠。回首後方,文官武將幾列整齊走來的樣子彷彿歷歷在目:頭戴黑色官帽,身披各色官服,一步一步朝皇帝身邊走去。硃紅的宮牆似為他們張開雙臂,歡迎他們入殿,卻又似要將他們吞沒。清風吹來,我感受到了沉穩與憂慮。

手輕撫宮牆,已然能蹭上些灰塵,一粒一粒,好像在不斷提醒紫禁城,你已老。鮮豔而明亮的紅披上一絲朦朧的紗,抬首那琉璃黃頂依舊在陽光的輕拂下泛著光,像是皇帝的一縷魂魄就在其上,永恆地守住紫禁城,為四方百姓祈禱著平安康泰。時光的流轉依舊未能模糊它在歷史長河中的光芒,皇威永在。

繼續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乾清宮,字跡色彩有些凋落卻依然堅強地挺著,扒著欄杆向內看,中央便是龍椅,寬大的、舒適的,即使太陽的光輝在側門兩處照不進來,但眼睛還是會被那金燦燦的鮮豔色澤所晃。坐在上面的人便是古代皇帝,龍袍在身,大權在握。我感到皇帝雖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坐在龍椅上卻焦慮不安。這一坐便是天下人的王,事事便要為百姓、國家著想,他的肩上多了一份比常人更重的責任,護天下太平、讓百姓安居樂業、弘揚先祖遺志,這樁樁件件頭疼的事讓皇帝心憂,但這是他職責所在。上方有塊牌匾“正大光明”,字方正端莊,氣勢磅礴,想必是皇上勉勵自己、時刻提醒自己的名言警句。殿內陳放了些物品,在外面看不真切。我雖未踏入乾清宮,卻依舊“看見”天子威儀以及肩上那份沉重的責任。我們如今身處21世紀,肩上有著不同需要擔負的責任,天子尚勤苦去完成,我們更不能輕易放棄、灰心喪氣,而是應努力的去拼搏,完成使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正大光明”四個字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我相信它會成為指導每一個參觀者行為的準繩。太陽逐漸偏西,紫紅的晚霞將故宮渲染的迷離而別具風情,不同的斑斕色彩,將步入傍晚的故宮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

親近故宮,宛如穿梭於茫茫歷史長河中,朝代光衰的一幕幕,帝王履行責任的點滴,“正大光明”匾額的勉勵,總讓我一次次感到驚喜與憧憬;親近故宮,沉浸入那古老的故事中去……

親近故宮 篇5

國三作文 ,1462字

它是一位蒼蒼老者,經歷了一代代皇權的變更,它更是一座輝煌的寶庫,蘊藏著悠久鮮活的燦爛歷史,如一顆顆明珠,嵌在中華文明的寶冠上,照射出萬丈光芒。

日光擊破午門的屏障,平鋪在皇城的白磚紅瓦上,給氣勢巨集大的紫禁城披上一層明亮的金紗。向太和殿慢慢行進,每走一步,身旁高大的城樓都更長一尺。漸漸地,四方眾樓如回籠一般穩穩妥妥的籠住自己,使我有一種“不識故宮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宮中”的闊大之感。走過每一寸城牆,殷紅順著我的視線向那視力的極點奔流而去。如一條紅色的長河,翻騰著歷史的波濤,將我圍在其中。在宮中巷道漫步,牆外滄桑的古樹悄悄地把自己數不清的健臂搭在牆頭,為來往看客遮下一片陰影。數座大殿井然有序的矗立在塊塊玉磚上,威嚴的鎮守著四方領土。古樹,巷道和大殿交織相容,在這配合下,便組成了故宮。即使見過衛星圖片,心中仍不禁為故宮之大所折服。

漸漸地,胸襟一點點的廣闊起來,彷彿看到了天子穿著龍袍莊嚴的走過每一尺方磚,坐在龍椅上迎接番域使臣,或是將莊重的玉璽重重的拓印在設立都護府的奏章上,只為中華文化能與外界各樣的文化進行交融。不僅如此,更看到的是充滿智慧和超強毅力的中華民族揮灑汗水,淌過熱血的拼搏。故宮之大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寬廣胸襟,我們是一個人口龐大而且具有包容一切的精神的民族。五千年以來,各個民族在這片偉大的土地上相互匯聚,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澆灌著一朵多彩瑰麗的民族文化之花。時間跳躍,轉瞬來到21世紀,習近平主席所倡導的大國外交也無疑傳承著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新文化新民族的歡迎和包容之心。隨著中國這個泱泱大國地位飛躍般的提高,這種包容的思想也在世界各地人民的心中盪漾飛騰。想到這裡,我不禁熱血沸騰,彷彿從故宮看到了世界之巔,領悟到了身為龍的傳人的驕傲。

展品臺上的清朝客廳擺設,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抬望眼,雖只有簡單的兩椅一桌,但其中的桌椅文化熠熠生輝。兩把太師椅整齊地向外立在桌子的兩側,中間的八仙桌如古樸老者一般安詳敦厚。看著它們,一幅畫面在眼中漸漸形成:客人來訪,主人上前互相施禮。禮罷,一同來到書房定坐,客人主人一同入坐。但見客人坐下,上身挺直,雙手合攏藏於衣袂之中。又或是兩武人相見,兩人虎背熊腰,簡單施禮後,談笑風生大步走向客廳,在交椅上坐定,雙腳自然岔開與肩同寬,上身略向前傾,雙手捂住膝蓋,雙肘自然指向兩旁。僅僅就這兩樣基本的陳設,就包含著無窮形式的禮儀,包羅著不同的風俗。再看桌上,擺著兩隻茶碗,每一隻茶碗上都遊走著一縷縷交織相容的花紋與各色的圖形編織在了一起。雖然雜,但並不礙眼,一種交織美呼之欲出。雙眸凝視其中,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主客隔桌而坐。主人端起茶壺,為客人倒茶。客人便將四指彎曲,輕輕叩擊一下桌面行叩指禮以表感謝。香茗冒著騰騰熱氣,客人端坐椅子中央,雙腿併攏,上身挺直,雙肩放鬆,頭正,下頜微斂,舌頭抵上顎,眼略垂視,面部表情自然。全身放鬆,調勻呼吸,集中思想,讓茶香不僅順著鼻道向上蔓延,更是向心處遊動。就這樣,香茗伴著茶文化和禮儀,散發著更濃郁的芬芳。

看著它們,無窮無盡的文化之美漸漸升騰,縈繞在眼前無法散去。這簡單的桌椅擺設和茶碗隨處可見,只不過是上千文物的冰山一角,但它們卻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禮儀之道。這一個個展品令人讚歎、敬仰的因素,不僅是外在之形,更是內在之精華,是那文化之美令我沉醉。

故宮不僅是壯美的集合體,更是民族文化凝聚的結晶。在這視覺與心理的雙重衝擊下,不知不覺親近故宮、感悟故宮,在故宮的莊嚴滄桑的凝望下,帶著滿滿的收穫離開。

文明親近你我他 篇6

高二作文 ,1100字

她是一個隱形人,她擁有神奇的力量。

她是誰,誰也沒有見過。但她就在我們的身邊,她是我們的好朋友,她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她就是文明。

回想起小時候的往事,不經意間就想起了她—文明。因為她幫助過我太多的事情。記得是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像往常一樣走在回家的路上,雖然今天過得也十分平淡,但我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比如說,今天下午的天空格外的藍,沒有往常的顏色。我勸了勸自己,這是因為今天天氣好吧!沒再多想,我加快了腳步。

“哎呦!”一個聲音從背後傳出,聽上去好像是一位老人。我摸了摸發疼的屁股,僵硬地站了起來,神情極其糾結,好像五官在打仗一樣。我抖去了身上的灰塵,回頭看了看撞我的人:是一位老人,鼻樑上架著一副沉重的墨鏡,臉上有許多波浪狀的皺紋,衣服皺皺巴巴的,好像是幾百多年的古董,手裡緊緊抓著一根崎嶇不平的柺杖。我突然明白,這是位盲人。我急壞了,忙把老人扶起來,趕緊她抖去身上的灰塵,那位老人一聲不吭,很安靜。幹完後,我彎下腰,忙向老人道歉。老人還是沒有吭聲,只是靜靜地扶我起來。過了一會兒,老人開口了,她用微弱的聲音對我說:“孩子,別說對不起,這話應該是我說才對。”我怔了一下,這才想起是老人先撞得我。我笑了笑,說了聲沒關係。老人聽後,微微地笑了。我笑著對老人說:“奶奶,您往哪裡走?我送送您吧!”老人想了想,對我說:“過了馬路右拐就到了。”我點了點頭,好像明白了什麼似的。我放慢了腳步,走得和老人一樣快。

我攙扶著老人一步一步地走到馬路口,這時的車十分多。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幾步,四處看了看。等車並不多了,才放心地扶著老人走到馬路對面。這時,老人停住了腳步,對我說:“好了,孩子,就到這裡吧,後面的路我能走過去的,你快回家去吧。”我剛想反駁,卻被老人打住了,她又說:“不用擔心我了,這七十多年我也不是沒走過路,快回去吧,好孩子。”我不放心地應了一聲,老人笑了笑。瞬間,我被那溫暖的笑容打動了,放心地離開了。過了馬路後,我又回頭望了望老人,她正準備走,拖著蒼老笨重的步伐,漸漸消失在人群中。

後來,我逐漸打聽到老人的住址,聽說老人自己住著,我決定抽出一天去看看老人。我提著一箱奶來到老人的家裡。老人很是開心,邀我進來。就這樣,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我和老人成了好朋友,我也常去看望老人。上了初中後,我沒有太多的時間,所以就漸漸淡忘了老人的住址。但我仍記得老人那溫暖的笑容。

這是誰的功勞呢?是文明呀!如果當初我沒有幫助老人,而是冷眼旁觀,那麼就沒有那時的歡樂,就不能見到老人那慈祥溫暖的笑容。這也使我明白那句話—文明親近你我他,因為我深切體會到了,那暖暖的文明。

親近自然,感受秋天 篇7

國一作文 ,599字

這又是一個週末的早晨,我一早醒來就聽見窗外的鳥鳴聲,這有些不同於學校,給我帶來的是迴歸自然的感覺,我的心舒暢極了。一日之計在於晨,看來我會有一個愉快的週末。

我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不喜歡喧譁、熱鬧的城鎮、相反卻喜歡幽雅、恬靜的村莊。村莊裡沒有比城裡更多的新鮮感,但這裡始終有個朋友在陪伴著我,他就是大自然。所以這個週末,我特意來到村莊。

秋天的村莊,顯然是變了很多,它失去了春天的朝氣蓬勃,失去了夏天的火熱,渾厚,但它卻不像你想的那樣蕭條、單調,大自然賦予了它秋天的氣息。在這裡,讓我感觸最深的要數河塘邊兩棵犁樹,它們的葉子已經落光,光著枝杆,屹立在那裡。也許你會認為它們已經枯萎、蕭條、失去活力。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它們脫掉偽裝的外套,顯示給我們的是那剛勁有力的身軀。在這寒秋的季節,它毫不萎縮,而是努力的將枝幹伸展開來,這就是它們精神和力量所在。

我坐在窗前,不知不覺地,陽光照射進屋子,灑了一地,我再也受不起它給我的誘惑。於是踏出家門,感受一下沐浴陽光的快意。走在鄉間小路上,我會被路旁的不知名的野花所吸引,它們不顯得新鮮美麗,但它們卻能夠在野草叢中開放,這就是它們的魅力所在。在現實中,我也很想追求這種生活,自己雖然像野花一樣平凡、卑微,但我卻要自己生活的與眾不同,賦予自己獨特的風格。

大自然雖然無奇不有,但大自然也需要我這名的野花給它點綴,因為大自然是我的朋友,我也是大自然的朋友。

親近雨 篇8

高一作文 ,656字

雨的灑落,是因為風的追求,還是因為雲的沒有挽留?我親近雨,尋求著答案。

我是疼惜雨的,我喜歡一個人在綿綿的雨幕裡靜靜享受心靈的靜謐,享受前任吟詠的意境,“畫船聽閾眠”的浪漫,“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從容,“巴山夜雨”的愁情。哦,雨啊。親近了你,我感受了多少柔軟的情思。

我是愛雨的,來雨的時候,我就倚在窗臺前,看著雨從天空中飄灑下來,纏綿悱惻,輕輕地,似在與風繾綣私語。落到樹葉上,便調皮地打兩個滾;卡在花朵裡,便驕傲地當起了公主頭上佩戴的寶石;掛在草片上,便輕笑著一晃一晃盪起了鞦韆。哦,雨啊,親近了你,我仿若找回了曾經。

心情極差的時候,我總愛在雨中走著,不打傘,任雨兒軟綿綿地打溼我的衣裳,仰或發洩似地一股腦兒澆到我頭上。我看著雨兒從天上灑落,摔到地上支離破碎,一點一滴匯入水溝;看著她落在車窗上,雨刷一次又一次地掃落了她,他卻一次又一次鍥而不捨地在窗上舞蹈;看著她打在一把把冷冰冰的傘上,聽著人們的抱怨詛咒,卻仍把生命附著在那花花綠綠的布褂上。看著看著,我不禁為雨難過,你這樣義無反顧地從雲上舒適的住所跳下來究竟得到了什麼;看著看著,我漸漸讀懂了雨的心,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雨的灑落,不是因為風的追求,亦不是因為雲沒有挽留,而是因為雨勇敢地步向自己理想的殿堂,就算隕落,就算消失;看著看著,我不由得對雨肅然起敬。哦,雨啊,親近了你,我學會了勇敢地追求,就算失敗,就算一路坎坷。我的心霎那間被雨打溼了一片,豁然開朗。

哦,親近了雨,我享受了感動,盪滌了心靈;哦,雨啊,天空的精靈,讓我們共同攜手,見證生命。

近光燈 篇9

國三作文 ,835字

天完全黑了,爸爸開著車帶著媽媽和我還在公路上行駛。

一個個樹的黑影快速向身後退去,公路旁的火車道傳來一聲悠遠的汽笛長鳴,火車咯噔咯噔安寧地軋過軌道。爸爸在靜靜地開車,媽媽在副座上強睜著眼,我則在睏倦的籠罩下眯上了眼睛。

突然,一束刺眼的光穿透我的眼皮,鈍重的痛感蔓延在眼球各處。我費勁地睜開眼,探起頭,從汽車前擋玻璃向路前方看過去,兩束強光使眼前一片刺痛的白。一輛輛大車小車扛著兩個凶巴巴的大眼睛疾馳而過,我們幾乎睜不開眼,駕駛員更加看不到路上的情況。

兩個方向行駛的一輛輛車誰都不調近光燈,你不開,我也不開,就像是在比比誰更刺眼。

媽媽向爸爸提議:“一會兒你碰到對開的車就開近光燈,看看對方開不開。”我和爸爸同意了。

說完沒多久,對面就有兩束強光盛氣凌人地直衝過來—有車過來了!爸爸及時把遠光燈調成近光燈,我和媽媽期待地盯著對面的車,一秒、兩秒、三秒,忽然,兩束強光柔和了下來,眼前的景物也看的清清楚楚。我們頓時心情舒暢,一種不可名狀的愉悅貫通全身。

之後,又有一輛車從對面駛來,當我們把遠光燈調整為近光燈時,對面的車也立刻調成近光燈。我們就這樣屢試不鮮,一路愉悅。

人往往有從眾心理,別人做的,我也做,別人不做的,我憑什麼要做。其實人們都能夠分辨是非,都懂得什麼是文明行為,都知道應該遵守社會公德,但信念不夠堅定,做不到身體力行,常常受大多數人行為的影響。

當我們過馬路時,看到一群人向路對面走去,再看看不遠的紅燈,是否會猶豫一下,要不要等紅燈?人們又往往會想,還是算了,跟著一起走吧,反正闖紅燈也是一群人闖,不能怪我一個。這就是不好的社會風氣形成的時候,人們都知道闖紅燈是不對的,但是看到大多數人的行為,也不由自主地跟隨,當這種情況出現的次數較多時,大家就會習以為常地違反社會公德,形成不好的心理,養成不良的行為,逐漸影響到社會風氣。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更多地關注正能量,更多地表揚和宣傳具有正能量的人和事,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做好匯車時的近光燈。

親近大自然,其實並不難 篇10

國三作文 ,556字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志向,有什麼不可為?只要有決心,有什麼謂難?世上最高的山峰不也曾被人跨越?所以,世上沒有什麼可謂難,一如親近大自然也不是一件難事。

以平靜,親近她,親近她的春色。看草地上的幼草,碧綠的葉子如翠玉;看粗壯的大樹上新冒的嫩芽如嬰兒;看鳥兒從遠方迴歸重築新窩。那麼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可是,沉睡一冬的草兒如何衝破阻礙,嫩芽如何長出,鳥兒為何迴歸有誰瞭解過?有誰這樣深思過?懂得了,你便算是真正親近了解大自然。

以生氣,親近她,親近她的秋氣。看花落鋪地,殘瓣蜷縮;看葉落凋零,殘葉枯老的面容。那麼淒涼、悲寂。可誰,看到樹上新成的果實?懂得了,既已親近大自然。

以悽美,親近她,親近她的夏容。樹上蟬鳴時起時伏如樂隊奏演;花兒姿色嬌豔比水晶還耐看。可誰,明白蟬吟盡後,花美麗後那情景?明白了,既已親近大自然。

以熱情,親近她,親近她的冬貌。花已落盡,果已採完,葉已落完,惟留那樹幹在寒冬中佇立,光禿禿如老人的手;鳥已遠去,蟬已死去,蝶已無跡,蒼蒼天下,空洞的天空,抬眼遠眺,只是銀銀無垠的天;山坡只剩枯草,瓦下只餘空巢,大地只留土壤,毫無生氣,一片悽寂,人也懶惰,做事不想動手。可是,梅、蘭、竹、菊還活著,在寒風中毫無畏懼,迎難而上,決不低頭,不是嗎?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親近自然並不難,只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