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如人生相關作文20篇

茶如人生 篇1

國二作文 ,602字

人生如茶,初平苦澀留心,深平則甘之如飴。

深秋。握一杯茶靜坐於桌前,茶的清幽與書墨的香氣散發開來,滿室幽香。舒展的葉片,在杯中,沉沉浮浮……

春天,那剛萌發的新芽,探出尖尖的腦袋,向著陽光努力生長。那純粹的綠,彷彿不含一絲雜質。這多麼像我們天真無邪的童年啊!

一杯剛剛泡好的茶,恰似年少無知的我們,憑著那一股不諳世事的莽撞勁兒,我們就在這茶水中“沉沉浮浮”,從未畏懼。我們現在只不過是一片浮在水面上的小小茶葉,卻自以為看破了紅塵。杯有多大,水有多深,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窮盡一生來發掘的。

茶葉在浸泡一段時間後開始緩緩地下沉,此時,是你生命中的中年。當青春在磕磕碰碰中悄然逝去,我們收起了刺人的稜角,為自己戴上了一副世俗的面具。此時的茶香愈發濃郁,未來的色彩也正如這一汪茶水,落滿了豐收的色彩,一片金黃。在社會的深水中摸爬滾打,卻不能忘記保持一顆求知的心。

—因為,路還很長,夢,仍在繼續……

當你想要細細品味時,茶葉卻已經沉入杯底—人生的暮年已不期而至。生命的色彩漸漸變淡,變清……如一杯清水,芬芳蕩然無存。多少甜蜜的往事,都沉澱在時間的角落。也只有在垂暮之時,方可細細咀嚼吧……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觀一杯清茶,猶如人的一生。輕輕搖動手中的茶杯,那些個淡綠色的茶葉,或卷或曲,宛若芸芸眾生,沉浮於凡世間,喜怒哀樂,盡顯其中。

人生如茶,在沉穩中報以微笑,寵辱不驚,清新飄逸……

茶如人生 篇2

國三作文 ,1271字

兩年前的自己痴迷茶道,因為我的師傅總會和我說一些簡單易懂的哲理;現在的自己仍痴迷茶道,因為這兩本書,兩本越讀越讓自己“心靜”的書。

書是我師傅在離開前給我的,扉頁上用秀氣的字型寫著贈予我的話:“茶如人生,只有做好每一步,才能泡出好茶。深記。”這本書記述了泡茶的全過程,每個步驟都會讓我心有所悟。

一、挑茶。把那些色澤不純,形狀不正的茶篩掉。這就像這個社會的優勝劣汰制一樣,我們只有不斷地努力向前才不會面臨被“篩掉”的結局。

二、洗茶。就是先用熱水把茶泡開,把那些茶粉泡出,並一起倒掉,這樣第二壺的茶才會更加清透。這就好像每個人身上都有小毛病一樣,我們要找到方法改掉它,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澄澈和高遠!

最後的那一步就是品茶,品盡茶的所有味道……不知有沒有人嘗試過三道茶。三道茶,顧名思義,就是三次上茶的意思。

第一道茶其味甚苦,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人生之旅,舉步維艱,創業之始,苦字當頭。正如孟子所言:“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面板,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面對苦境,我們惟有學會忍耐並讓歲月浸透在苦澀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體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從而對人生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第二道為甜茶,寓苦盡甘來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經過困苦的煎熬,經過歲月的浸泡,奮鬥時埋下的種子終於發芽、成長,最後碩果累累。這是對勤勞的肯定,這是對付出的回報。當我們在鳥語花香裡,明月清輝下品嚐甜美的果實之時,我們又怎麼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第三道茶稱為香茶,因集中了甜、苦、辣等味,又稱回味茶。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歷的事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諸如名利、權勢、富貴榮華等等的誘惑。要做到“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弘的氣度。如果一味沉湎於成功或失敗之中,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過執著,就會作繭自縛,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喪失了許多人生樂趣。所以,這道茶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我們不妨看的清淡些,不要讓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拋棄的重負,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寵辱不驚,閒看庭院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人生境界。

翻著這兩本師傅寫滿小感的書,彷彿自己提著那紫瓷壺將那“牡丹水”傾於茶杯中;彷彿看著那些綠色的小精靈在水中有規律的上下浮動;彷彿手握著“聞香杯”,呼吸著那透著淡淡清香的空氣,感到一種來自於心靈的豁達和釋然。

成長的路上,總有迷茫,總有無助,每當這時,我都會翻開這本帶著濃濃眷戀的書,讓這些來安撫我那顆煩躁不安的心。在回憶師傅鼓勵的眼神中拾起自信,在這瀰漫茶香的小小世界裡找到出口,在等待自己沉澱後,認真堅強地走向未來!

有墨香的紙張,鉛印的字型,薄薄厚厚,這便是書;有優雅的語句,深沉的思想,長長短短,這便是書;人生因為書而有高度,成長因為書而有深度。而茶,則讓我的人生和成長苦中帶甜,甜中帶香!

泡茶,是一個過程。其實,只要用心去泡,每一杯茶都會清香四溢;而喝茶的人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品味,那麼飲完每一杯茶都會如飲甘泉。

我願做那茶,淨化苦澀,散發清香。

茶如人生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1字

天氣真不好,烏雲黑沉沉地壓在我身上,頭也沉重地抬不起來了。

我耷拉著身子,愁眉苦臉地坐在沙發上,爸爸從我身邊走來,輕輕地對我說:“怎麼啦,今天不高興啦。”我帶著低沉地聲音,回答道:”今天發生了許多不如意的事,弄得我不高興,也不舒服。”爸爸聽了,微笑著對我說:“沒關係,來,跟我一起去品茶。”品茶可是爸爸最擅長的了。

我跟著他來到茶廳,坐在了小板凳上,爸爸也隨後坐下,拿出一罐茶葉,端出了一個杯子,抓了一團茶葉,小心翼翼的放進了杯子裡,把原先放在茶桌上的溫開水倒了進去,“譁—譁—譁”杯子滿出了水,一片片茶葉浮在杯口在水中滾動著,引起了許多的小氣泡,爸爸讓我看了一下茶水的顏色,我疑惑不解的問:“這什麼顏色也沒有啊?甚至還沒有茶葉的清香?”爸爸笑著湊到我面前,溫柔的說:“你喝一口吧。我輕輕的抿了一口”“可什麼味道也沒有啊?”我奇怪的問。

他見我這麼說,又重新給我泡了一杯。起身向廚房走去,過了一會兒,爸爸端著一壺滾燙的熱開水進來了,拿出了同樣的杯子,一樣多的茶葉,放入杯中,把熱開水倒了下去,那一瞬間霧氣繚繞,或像一條川流不息的瀑布,茶葉隨著水的流動,翻滾著,茶葉慢慢的沉入水底,過了一會兒,茶葉散發出淡淡清香,哇,真好喝。

這件事我懂得了人生要經過艱難的磨練才能活出芬芳和色彩,真是春滿壺中留客醉,茶香座上待君來啊。

茶如人生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6字

我是一個茶杯,今天很榮幸收到了一份宴會邀請函,這場盛宴可真是集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於一體的盛宴。

我將自己裝點成了玻璃杯,來到宴會現場,哇!幾十位兄弟都將自己裝扮成了華麗的杯子。我抬頭一看,只見一隻大手輕輕開啟盒子,放下手去,捏出一小撮茶葉,裝到了我身體裡面。啊,一股清香從那些小小的茶葉裡散發出來。其他的杯子七嘴八舌的議論著:“為什麼他有,我們沒有?”“好香啊,給我一點。”“小子,把茶葉給我。”不過一會兒,它們也分到了一些這些茶葉有墨綠的、嫩綠的皺成一個球兒。

就在這時,一隻大水壺將水倒了下來,剛剛接觸到我的身體時,我大聲喊道:“啊!好燙啊!燙死我了!”發出“叮叮”的聲音。過了一會兒,我看看身體裡怎麼只有淡淡的一點綠色。葉子都重皺成一個團,慢慢的舒展開四肢,旁邊的一片茶葉,還生了一個懶腰:“啊,舒服。”再看看其他的杯子們,要麼棕色,要麼黃色,真是要多漂亮有多漂亮,我有點羨慕他們。

接著,一隻大手把我端了起來,放到鼻子下,輕輕聞了一下,說:“好香啊,好茶!”說著,把我放到嘴邊輕輕抿了一口,好像怕稍一用力我就碎了。“真香,果然是好茶。”他大叫。隨後閉上眼睛,慢慢品味。他又緩緩吐出一句:“味道綿長,似餘音繞樑般圍著我的舌根。”說完,又喝了一口,端著我的手遲遲不肯放下。

又過了一會兒,我的身體越來越輕,我感到十分的開心,原來受萬眾矚目這麼好啊。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正如這首歌唱的一樣,茶就是這樣,辛苦後甜,餘味才是最美的,口齒留香。人生亦是如此,不會苦一輩子,但之前的辛苦一陣子。”主人笑著說道。我很高興,自己是一個杯子,能體味百味人生,或者可能明天主人又讓我裝果汁了。

茶如人生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1字

相傳古代有位書生,趕路累了,便在樹下支起爐子燒水喝。不知不覺,書生睡著了,醒來後發現水中落入了許多葉子,他因飢渴難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喝了下去。落入水中的葉子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便有了茶。

我愛綠茶中的龍井,捧至手心,放置鼻前,一股青團的艾葉味便撲鼻而來,它濃間帶黃又不失滄桑感。

我將沸水注入杯中,水接觸茶的那一瞬間,茶葉彷彿便有了生命一般,上下跳動著。起初有些茶葉浮在水面上,隨著水的浸潤融合,逐漸沉入杯底,茶葉與湯水渾然天成,濃淡相宜,讓我不禁把它和中國水墨聯想起來。淡淡的清香,讓我情不自禁地把杯子端起來,隨著手的上揚,湯水慢慢流入了我的口中,起初舌尖發澀。漸漸地,有一種香甜把我的舌頭包裹起來。最後,甚至有一種油煎蠶豆瓣的味道,雖然大體苦澀,但讓我回味無窮!

人生不也是這樣嗎?一杯剛剛泡上來的茶,在涉世未深的茶水裡懵懵懂懂地上竄下跳,那不諳世事的莽撞勁兒,何嘗不像我們青澀的少年和青年?茶葉浸泡一段時間後開始慢慢沉澱在杯子的中間,這時,你生命的中年已經來臨。少了些莽撞,多了些成熟。當你來不及好好品味的時候,很快地,茶葉已經沉入杯底,人生的暮年不期而至。生命的色彩變淡、變清,如同一杯清水,芬芳蕩然無存,多少甜蜜的往事或消失殆盡,或沉入杯底。

人生如茶,空杯以對,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

茶如人生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7字

今天的作文課上,劉老師給我們帶了一罐紅茶,老師告訴我們茶的歷史很悠久,種類也很多,有綠茶、菊花茶、紅茶等。

老師先給我們各發了一把茶葉,我摸了一下,很粗糙,看了看這些茶葉有的像毛毛蟲,有的像一條小蛇,有的像幹樹枝,還有的像蚯蚓,形狀很多,千姿百態。

接下來就開始泡茶了,劉老師抓了一把幹茶葉,慢慢地把茶葉放進壺裡,我們這些小吃貨,早已等不住了,讓劉老師趕緊倒水,讓我們馬上嚐嚐。劉老師把滾燙的開水倒入壺中,茶葉們好像慌了神,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們手拉手想躲過這場災難,可是無情的水把他們拉開了。有些茶葉像投籃高手一樣一會兒把球投上去然後馬上下來,有些像潛水艇一樣,在中間一直漂浮著,有些像蝸牛一樣,在水底慢慢的爬行著。起初,水先由透明變成淺黃,再由淺黃變深黃,在有深黃變大紅,再由大紅變深紅。我想:這茶泡完這麼紅,應該不怎麼好喝,劉老師拿上紙杯,給我們每人倒了一小杯茶,我心想:就給這麼點,真摳門兒。老師發給我們,讓我們仔細品嚐。我小小地嚐了一口,哎呀,好苦,我又嚐了一口,哎?好像變甜了!我慢慢地把茶喝完了,真是沁人心脾。

茶,如人生一樣,先苦後甜。

書如人生有百味 篇7

國三作文 ,1166字

古語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倒覺得,這書如人生,有說不盡的酸甜苦辣。這百態人生,人生百傑,在書中都可以找到。

《紅樓夢》便是典型的例子。書中刻畫的人物,小到吃穿住行,大到品質情操,都栩栩如生。

賈寶玉便是在蜜罐里長大的,而作者曹雪芹也將他紈絝子弟的樣子描繪的淋漓盡致。在丫頭堆里長大,使足了性子。還記得他出場時,因為林黛玉沒有玉便將自己的寶玉摔在了地上,那喜怒無常的樣子,愣是把這書上的人寫活了。這還沒完,賈寶玉對姊妹也是極好的,雖然沒有處處留情,倒也是風流成性。正可謂:“鴛鴦鎖,胭脂扣,鎖不住風流。”

如果這些還不能表現寶玉的頑劣,那他的嗜好則將他的形象推向了頂峰。那就是吃胭脂。他不像尋常人似的愛好古玩,偏愛些女人玩意。這也足以證明,賈寶玉是天生的嬌子。

與其相反的則是林黛玉。林妹妹可真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先是喪母,然後拖著弱不禁風的身子投奔外祖母。背井離鄉,寄人籬下。好不容易有個賈寶玉可以依賴,為其流乾了淚,最後還眼巴巴地看著心愛之人娶了別人,悽慘地死在了房中。這正應了那句“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不過,自古紅顏多薄命,何況是這才貌雙全的佳人。所以,死亡對一生愁苦的林黛玉而言未嘗不是好事。

相對於前面兩人的大喜大悲,薛寶釵似乎是比較平靜的人。可能會有人痛恨他搶走了寶玉,但我覺得她才是十足的悲劇。像是酸極了的梅子,看上去可口,但味道卻讓人不敢回味。

黛玉活著的時候,寶釵爭不過她,連死了也敗給了她。得到賈寶玉的人又怎麼樣,最後只能獨守空房。她也是有錢有勢人家的掌上明珠,她本來也可以有美滿的家庭,但最後卻落得人名兩空的下場。是她錯了麼?或許是,也或許不是。但在那個時代,愛了便是錯了。一縷愁緒,披星戴月,痴纏不休。

似乎所有人都只注意到了二人的愛恨情仇,卻忘了其他人的存在。老祖宗,王夫人,史湘雲,賈家四姐妹,還有讓人過目不忘的鳳辣子。這些人都有著不同的滋味,而他們共同鑄就了《紅樓夢》。雖然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親手所寫的。但我覺得這樣的結局倒應了書的題目。

琴棋書畫相思難解酒,風花雪月對鏡惹煩憂,青梅紅豆幻化成星斗,這一場繁華夢,曾攜手同遊。

如果說曹雪芹終其一生只為完成這一本書,那她想寫的便不止這百十個人物,更多的是她自己。她也曾有過那麼富貴的家,可一朝一夕就散了。她仕途無路,便著手寫書。將自己的酸甜苦辣融進書中。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讀的人是看別人的故事落淚,而曹雪芹則是哭自己的人生。“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我想,除了曹雪芹沒人可以完全讀出他所表達的情緒。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寶哥哥”“林妹妹”,每個人的“紅樓”都有不同的色彩。

讀紅樓,品紅樓,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愛恨情愁,不過終究是一場夢,嗔與痴,新與舊,又何必追究。

茶酒人生 篇8

高一作文 ,1416字

老祖宗留下來的“飲”、“品”文化,恐怕是在茶、酒這兩樣上表現的最為淋漓盡致了。

論酒,它幾乎是同中華文明一起誕生的。相傳最古老的酒就是儀狄為大禹而造的酒,大禹飲後連聲稱好,從此,酒文化弘揚開來……

酒易飲,凡夫俗子誰都能飲,大都也都會喝。酒是用來壯膽的,武松,十八碗也過景陽崗,是靠他添一身虎膽;酒是用來消愁的,古往今來的遷客騷人,壯志難酬,常常“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武俠小說裡的英雄豪傑,常常以酒會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盡顯一身豪氣。因此可以說,人們喝酒,目的通常不會那麼單純。

關於這一點,歷史可以證明: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可謂是喝酒的至高水平,歷代皇帝最頭疼的問題,他僅用一杯酒就解決了;漢高祖劉邦赴的鴻門宴,把盛宴談間激流暗湧,寫下了楚漢相爭精彩的一筆。酒,用在政治上,便不再是喝了,至少不再是其原有的質樸與單純。至於酒常與王侯將相扯上了關係,或許是因為就的豪氣很適合統治的霸氣雄心吧!

相比之下,茶就顯得簡單清雅多了。我始終覺得,會喝酒的人,不一定是為了喝酒而去喝酒的;會喝茶的人,不一定是為了喝茶而去喝茶的。喝茶有很多講究,飲茶之風,起源於中國,千百年來逐漸發展成了一門學問—茶藝。

《紅樓夢》中妙玉泡的茶,用的是陳年梅花上的雪水,其空靈悠遠又豈是一般的水所能比得了的。再看妙玉說茶:“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即是飲牛飲騾了。”茶真是與俗無緣了。

除茶與飲茶本身之外,喝茶的時候的意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周作人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清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塵夢。”喝茶要心止如水,無慾無求才好。捧一盞清茶,青綠搖曳,茶香嫋嫋,心便隨著那舒展的茶葉緩緩沉入杯底。茶真是超凡脫俗的隱士。這或許就是古人的處世哲理吧,清心寡慾遠離塵囂。然而,以今天的眼光看來,未免有點消極。

於是,我又把視線轉向了酒—它果真只是濃烈落俗的嗎?我很喜歡“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意境奇趣,不遜於周作人筆下的茶事。都說茶是靈性之物,其實,酒更能激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靈感—“竹林七賢”中的人,他們才高八斗,嗜酒如命;“詩仙”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其豪邁的想象,很大一部分是酒所賜予的。

看來,酒也不乏其高雅的一面,甚至是醉酒之態—湘雲醉酒,是醉臥於芍藥蔭,那是千金小姐的嬌憨之態;李白醉酒,是醉倒在翰林院,是一代詩仙的桀驁之態。

文人愛酒,武夫亦愛酒。武林中人以酒會友,豪氣如雲,不過是匹夫之勇,只有把酒在疆場吟唱時,才能真正體現出其豪放雄壯的脾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據說,葡萄美酒倒入夜光杯中,酒色與鮮血無異,飲酒如飲血,這不由得令人想起了岳飛的詞:“壯志飢餐胡虜肉,談笑渴飲匈奴血”,中華男兒的方剛血氣與壯志豪情在飲酒中一覽全無。

茶,是遺落凡間的精靈,它的高雅與脫俗,只有少數人才能品味得到;酒卻是豪爽之物,宜喝宜品,可以說是雅俗共賞。這兩者都延續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然而,它們又代表著兩種不同的處世之道—清心寡慾和豪情萬丈,平平淡淡或轟轟烈烈。

我,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呢?我思索著。閒暇時,泡一杯清茶,靜坐窗前,看雁過留痕,雲捲雲舒;忙碌時,飲一杯烈酒,奮起萬丈豪情,去迎接生活的挑戰。靜如茶般淡雅,動如酒般濃烈,或許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

茶中人生 篇9

國二作文 ,703字

人生如茶,不經過沸水的浸泡,就無法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人生如茶,雖然剛開始是苦的,但最後卻有無盡的回味;人生如茶,雖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相必這句話大家都是再熟悉不夠了的,但又有幾人真的做得到呢?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苦,也不會有絕對的甜。在甜之前,必然會有苦;苦過之後,也必然會有甜,若不經歷一次那痛徹心扉的苦,又何來那如夢般的甜呢?若不經歷登山時的坎坷,又何來山頂那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

歷史上的偉人哪個沒有經過一番磨練?就比如說蘇軾。他在蠻荒之地達十二年之久;三任妻子也都先他而死,幼子也在他赴任的路上死了,最親愛的弟弟與他同時遭到政治迫害。蘇軾也都是樂觀的挺過來了。仍然按著他自己的習慣生活、做事、作詩、寫文,以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迎接人生的風和雨。只有我們經過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磨練之後,方能鑄就非凡的品格,方能成為“人上人”。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然,也不會有輕易取得的成功。即使會有,那也只是如流星般作了短暫的停留,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逝去。我們不應該抱有擁有過就足夠了的思想,應該放聲說“我不求曾經擁有,但求是否努力奮鬥過。”有奮鬥,有目標,有理想的人,即便沒有成功,但也能坦然面對,不會有太大的遺憾。

林肯出生貧窮,他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而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18歲時做了船員,25歲成為州議員,41,歲當上了總統。在這期間,他經歷了多少坎坷,多少挫折,做過多少份工作,都沒人知道。人們只知道和看見了他當上總統後那光輝的外表,卻沒有一個人去關心他到底付出了多少。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再怎樣苦也不會苦一輩子,苦完後仍然清香飄逸。

茶中人生 篇10

國二作文 ,675字

小時候,我也和大部分同齡人一樣,特別喜歡喝各種各樣的飲料。每當看到大人們聚在一起品茶的時候,我總是不屑地看著那種苦苦的東西。可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鍾情於它,也許是因為我品嚐到了人生的滋味吧!

我喝茶並不講究茶具的優劣,只要用通體透亮的玻璃杯就行了。每當我凝望茶葉時,心中總會湧出一縷淡淡的哀愁,可不久,這哀愁就會轉變為喜悅。這時,沏上一杯茶,並不忙著喝,因為看著它也是一種享受。一片片綠茶,極其緩慢地舒展著。隨著它的展開,葉片上的脈絡也漸漸清晰,水中慢慢地籠上了一層綠色的薄霧。有的茶葉尖尖的如荷箭般,懸浮著,一動不動,像是在凝神思考。

芽泡透了,杯中像投了天女織的青紗。看著這飄飄渺渺的綠,人也像進入仙境一般,不禁想投入這綠之中。一縷縷夾雜著清香的熱氣散到空中,滌盪著心胸。揭開杯蓋,小心地吹開幾片還浮著的茶葉,抿一小口並不嚥下,用它來潤溼口中的每一個角落。微閉雙眼,品味著這第一口茶:濃濃的香氣蘊含在淡淡的苦澀中,沒多久,香氣好像被身體完全吸收,只留下越來越淡的苦澀。很快,這苦澀也變成了絲絲縷縷的甘甜。這便是我深愛茶的原因。每一口它都能把我的思緒帶到無盡的遠方。

也許是有緣吧,從醫的二姨父也同樣深愛著茶。自懸壺以來,他從不求名貪利,只是用自己全部的學識治病救人。他像茶般清澈,透明,有著深深的內涵,像茶一樣滋潤著病人焦灼的目光。二姨父痛恨無道、無術的庸醫。每當他向我談起這些時,我總彷彿在品嚐一壺幽香恬靜的龍井。

有人說,人生如酒,不,酒太烈!有人說,人生如水,不,水太淡!我說,人生如茶,對!不濃烈,不平淡!清靜馨香。我願化為這樣一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