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留香相關作文20篇

翰墨留香 篇1

國三作文 ,858字

昨日回家途中,適逢一場兒童書畫展正在影劇院展出,往昔的些許記憶猛然間觸動了我幾根敏感的神經,我竟鬼使神差地停下車子,駐足觀看,欣賞著這些幼稚的字型,嗅著宣紙中殘留的墨香,腦海中的記憶音樂盒悄然開啟,奏響了那段熟悉的樂章……

時光又回到了六年前,面對著比肩頭還高的練習桌,惶恐與不安充溢著我的心房,滿頭白髮的李老師用她那充滿“溝壑”的大手拉起我幼稚的小手,教我練習橫等基本筆畫,可是頑皮的我總喜歡看著李老師的那雙手,天真地想像自己老去時的手會不會和老師的一樣,結果每次寫出的字總是歪歪斜斜,每當這時,李老師都會嗔怒,假裝要打我,我總會狡猾地用手擋著,從她的眼神中,我知道她是愛我的,並沒有要打我的意思,就這樣,在老師對我不斷地關懷與幫助下,我的書法技藝突飛猛進。

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最難忘的就是我第一次參加比賽的經歷,那年的夏天,陽光似乎特別的毒,屋外的蟬鳴像衝擊波一樣一遍又一遍地衝擊著我的耳膜,屋內的我背心已經溼透,我都仍在揮毫撥墨,一張,兩張……一個夏日的傍晚,我終於完成了這幅作品,接下來的整個夏天,我都在滿懷希望地等待。可是,我天天盼,盼來卻是一份失望與無助!比賽的結果好似石沉大海,杳無訊息。

酷暑的一個午後,飄潑大雨將我從慵懶的睡夢中驚醒,我推開窗,看雨中萬物,突然,井臺旁邊的那棵剛栽下的棗樹吸引了我的視線。它只是一棵幼小的樹苗,剛剛獲得新生就要經受如此嚴峻的考驗,豆大的雨滴毫不留情地擊打著它的樹枝、軀幹,而它卻依然挺立在井臺邊,一陣迅猛的風颳來,棗樹搖搖晃晃,幾片樹葉也已被無情地剝落到井臺邊,可它一直不放棄,同風雨在作頑強的抵抗。

我心頭猛然一震,似乎明白了什麼。從那以後,我又開始腳踏實地耕耘在我的書房裡,嗅著濃濃的墨香,我的心境變得安適而平淡。功夫不負有心人,接下來的比賽裡,我終於拿到了紅燦燦的證書,當我在同學們羨慕的目光中接過證書時,我知道,我要由衷地感謝窗外的那棵棗樹……

一曲終了,思緒又回到現在,風雨中的那棵棗樹將會被我一直銘記在心底,它將幻化成一股奮發向上的動力,催我不斷奮進。

翰墨書香飄自來 篇2

國二作文 ,890字

讀書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書是逆境中的慰藉。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是禪堂,年輕時讀書就像迎來朝陽走路,最淡的墨汁也能勝過最強的記憶。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鬥中取得勇敢。知識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增加,就會不斷的減少。一個人的度量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股強大的文明力量。書都讀得來的人,還怕有什麼事做不來的。

而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賽取維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親身經歷所著的,這本書寫了保爾柯察金(小說的主人公)幼年失學,後來當過工人,參加過戰爭,成為一名優秀的紅軍戰士。保爾是一位倔強好鬥的少年。在他成長時期,國家正在革命,他漸漸成為一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在一次次的戰鬥中,他都承受住了考驗,最後因為失明離開了前線。在這期間,他曾經動搖過,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最後他終於拿起了新的武器—筆。進行文學創作,讀了這本書我被保爾的意志深深的感動了。

在一次激戰中,保爾受了重傷送進了醫院。他的傷口很深,顱骨被子彈打穿,一隻眼失明,對於一個戰士,失去了雙眼那要承受多麼大的痛苦啊!即使這樣,但並沒有使他放棄、退縮,反而以堅強的毅力和不屈不擾的精神投入地方的任務。黨組織的任務他都逐一完成。為了供應城市所需的木材,為了修復運輸木材的鐵路。他拖著沉重的身軀在泥濘、痛苦中走來。終於,城市的木材供應上了,運輸木材的鐵路暢通無阻了。保爾身上的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那麼,他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去學習呢?他不僅堅強而且也非常愛國。為什麼說他“堅強”呢?因為他在受到身體的重重考驗下,仍不放棄。為什麼說他還愛國呢?因為他不論自身有多大的障礙,首先想到的依舊是祖國。而現在的我們呢?雖然稱不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最起碼是要什麼有什麼,所以我們的毅力得不到鍛鍊,承受挫折的心理也弱的很,難道他還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在艱苦、挫折、疾病、風寒中磨練的,我們要向這些人看齊,向這些人學習,做到這樣的人。

在翰墨飄香的路上 篇3

國三作文 ,811字

高懸的毛筆在潔白素雅的宣紙上行走,時緩時急,時輕時重,或停筆沉思,或筆走飛蛇,於是淡淡的墨香在濃濃的香茗中,沉澱。

猶記兒時,我活潑玩鬧,父母為了讓我改改這性子,把我送進了書法班。撲面而來的是一陣墨香,只是淡淡的幾縷,卻濃稠又深厚,彷彿經過了時間的沉澱,足以攝我心魄。牆壁上掛著學哥學姐裝裱好的作品,更是令我心動。黑與白的結合,簡單卻不失單調,不張揚不浮誇,把長長的光陰繡進素潔的紙頁裡,刻在淡淡的墨香中。我當即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書法。

然而學習的過程卻異常艱苦。執筆、落筆、行筆,這看似簡單的一個個動作中卻蘊藏著無數的汗水與淚水。那時我活潑玩鬧,根本坐不住,放棄的念頭也有了不下幾十回。不過每當我一遠離它,那淡淡的墨香又將我勾回來,重新洗滌著我的身心。於是,再次執筆。

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我一路採擷,一路成長。家人朋友都說,我安靜了。的確如此,從當初那個天真懵懂的小丫頭,到如今儼然一位初三學子,我一直在墨香這條永無止境的路上不斷摸索,不斷探求。

細細算來,在墨香路上,我已行走了七八載。閒暇時,困擾時,憤怒時,悲慼時,它總能給我無聲的安慰。也許它早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許它早已成為我的知心朋友,也許它早已刻進血脈、深入骨髓。

我無從得知,但是,我就是喜歡它。迷戀它的靜默深沉,欣賞它的無聲芬芳,就好像電影中的默片,在無聲中,讓人淚流滿面。

也許所謂書法,就是一種沉澱吧。把所有的悲傷與痛苦,傾注在筆尖,釀成淡淡卻又勾人心魄的墨香。這,就是書法的最高境界。

無論是初見時的驚歎,還是後來的默默陪伴,我都在這條墨香瀰漫的路上慢慢行走,執著追尋。高懸的毛筆在潔白如玉的宣紙上行走,不疾不徐,安然寧靜。那黑色字跡,恰到好處地裝點著白色紙面,黑白相配,簡單協調,卻道盡人生至理。

多年來,我在這條路上走得淡定又從容,感謝這一路墨香,教會我沉澱,教會我成長。

輕呷香茗,細品墨香,也許執筆揮毫,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樂。

翰墨飄香書香流淌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3字

8月13日,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寧波天一閣,來尋訪這個由範欽主持建造的古代藏書院。

走進大門右轉,就能看到一尊體型龐大,額上只有一隻角的神獸,它叫“獬豸”,又稱“獨角獸”。是正義的象徵,它用它那凶猛的眼神,銳利的爪子守衛著天一閣的和平。

再往前走,就是天一棵碧綠的參天大樹,它們把藏書樓籠罩起來。仔細看看,那一片片綠色的樹葉裡,有絲絲黑色顯露,像是一個籠著神祕面紗的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偶爾會來一陣微風,把樹葉吹的零零散散,才看得清那“姑娘”的面龐。藏書樓四周還有一片片小水塘,潺潺流水順流而下,像是歡快的孩子,伴著樹葉與藏書樓,做成一幅“翰墨書香圖”。沉醉其中,似乎還能聞見絲絲淡淡的書香。

再往前走一會兒,就走到了明州碑林。長廊是以灰色為主色建造,橙色的柱子中間儲存著一面面珍貴的墓碑。碑上的字已模模糊糊,但在微微細雨的伴奏下,好像有一首古箏曲《高山流水》,在耳邊迴盪。細細欣賞墓碑,會發現有很多面碑需要靠手去描摹,需要用心去體會,細雨沙沙,若有似無,也為天一閣增添了幾分舒暢。

穿過長廊,便來到了南園。南園以水為主,水和岸聚而不分。池畔為臨水的主體建築“水北閣”。溪岸有一座假山,雖為假山,可遠處看,四四方方,偶爾有一些凹凸,就像那方正的印章似的,把“翰墨書香”這四個字永遠蓋在了天一閣的湖面上。整個園林簡潔、清晰,給人以閒適、雅逸之感。同時,整個園林綠樹幽幽,也給人一種安靜的感覺。

天一閣書香環繞,整體給人沁爽、舒適、幽靜的感覺,他向我們詮釋著一個個關於天一閣的故事,講述著這個亞洲現有的最古老藏書館的動人篇章。

翰墨飄香 篇5

國一作文 ,709字

清晨,一縷陽光透過窗子,照耀進來,開啟窗,微風伴隨著陽光的溫馨在書房裡瀰漫著。回到書桌前,鋪開雪白的宣紙,倒上墨汁,毛筆蘸上墨汁,在宣紙上翩然起舞。陽光明媚,翰墨飄香,如此,甚好。

書法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門藝術,暢遊在書法的世界裡,我們既欣賞了無數名家名作,又陶冶了情操,修身養性。

初次與這古老的傳統藝術結緣是在二年級暑假。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了書法。那天一進教室,就聞到一股淡淡的墨香,這墨香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目光轉向講臺,老師提起筆,在紙上書寫著,筆尖在紙上飛舞著,輕輕一按、一提、一個轉折,一個散發著墨香的大字就出現眼前,霎時間,我就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嘗試。大概從那時起,我就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

老師常說:“書法可以讓人靜下心來。”的確,書法彷彿真有種特殊的魔力,沉浸在書法的國度,我不再煩躁,極耐心地書寫著那一橫一豎,一撇一捺。

後來,我有從楷書慢慢迷上了隸書。隸書又名佐書、分書、八分,因盛行於漢代,所以又叫漢隸,它是由篆書圓轉婉通的筆演變成為方折的筆畫,字形由修長變為扁方,上下收緊,左右舒展,運筆由緩慢變為短速。隸書既不像楷書工整嚴謹,又不像行草那般行雲流水,這可讓我好生不習慣。

起初我總是認為,隸書定與我無緣,我那急躁勁兒,怎適合隸書?帶著對自己的不自信,我開始了練習隸書的征程。每天,陽光點點照耀在身上,淡淡墨香相伴。一個月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我臨摹的隸書終於與帖有幾分相像了。漸漸地,我迷醉在那古色古香的碑帖中,書法越發使我著迷,似乎有點不能自拔了。

提一支筆,蘸一點墨,鋪一張紙,隨心所欲地揮灑,墨香氤氳,一切都是那麼恬靜美妙。

寧靜歲月,與墨交友,甚好。

翰墨書香伴我成長 篇6

國一作文 ,738字

研一盤翰墨,輕提毛筆,微微地一粘,灑下輝煌的字跡;走進書架,尋一本好書,用手輕捧而讀之,立刻神清氣爽。翰墨書香縈繞在我的心田,伴我成長。

毛筆字是我國的著名的古典藝術,它分為: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中國的書法歷史和中國的文字歷史一樣悠久。自從甲骨文發明以來,每個字型就有了各自的發展階段,每一個階段都產生了數量眾多的書法家和書法作品,這些書法家和書法作品構成了中國書法的深厚的傳統。中國書法在古代已經就是一門成熟的藝術,有豐富完整的理論體系,很多著作是書法家藝術實踐的總結,影響了後人的書法學習和創作。

我首次接觸毛筆字是在小學的校刊上,意外發現了毛筆字的魅力,從那以後,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毛筆字!我首先練習仿影和臨帖,照著習字冊上的字一筆一劃地認真練習,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我都每天堅持練習毛筆字一個小時,從不間斷。一次,正值盛夏,別的同學都懶洋洋地趴在桌子上休息,而我則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到學校書法室練習。日積月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書法長進了不少,終於可以進行書法創作了。我和小夥伴們,把自己的零花錢湊起來,買了楷書、隸書、行書三本毛筆字字帖和宣紙。我們一有空就到書法室練習,儘管書法室內沒有安裝空調,冬冷夏熱,但是我們都堅持了下來,堅持、堅持、再堅持,一學期後,我們參加學校的書法比賽,都獲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

讀《西遊記》讓我明白了,只有經過經過無數次坎坷,才能有所成就;讀《朝花夕拾》讓我知道了,舊社會的愚昧;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明白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翰墨書香是我堅持的動力,是我向上的源泉,是我學習文化的導師,它伴隨著我經歷坎坷、伴隨著我幸福成長,讓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用翰墨書香,養浩然之氣 篇7

高三作文 ,922字

“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時間帶走了魯迅先生的血肉之軀,而他堅定的誓言仍縈繞於耳畔。學者之良友,書也。讀書,應該讀好書,何又為好書?能養吾浩然之氣之書也。

沿歷史長河而上,古有百家爭鳴以博百卉千葩,今有莘莘學子以覽好書萬卷,最佳女主持人董卿,剛剛獲得了全國電視臺最佳女主持人的榮譽,但她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冷靜,在閒暇之餘,最少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是無論如何也要擠出來的。她說:“讀書能讓我學會思考,讓我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安靜下來,讀書,讓我很快樂。”誠哉斯言,讀書有味身忘老。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靜下心來細細品讀一本好書,卻是一件難事了。

歲月不居,時光如流。楷書的筆鋒,文史的厚重,都是文明的交替和輪迴的積累。初生的稚童,端坐於學堂之上,忘我地沉醉於古人的無垠書海之間,四周萬物皆恬靜而淡然,一種唯書有味已忘身的靜謐之美。靜止在目光與書本交替的瞬間,誰又知道,這個小小的稚童日後竟會成為名震古今的大詩人蘇軾呢?有人說,讀書之人身上定有一種浩然之氣,令人一眼就心生敬佩。由此看來,唯有飽讀詩書,才會給予人心靈的安靜與力量。

絲絲書香,是點點成線的積累。落花時節,秋嵐已盡,薄絮飄飛。文人墨客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你一言我一律,文史的節律就是這樣迴圈著,它就像無數的古文字,串成了一條線,一條線又圈成一個圓,盤點古人的智慧,零星點點裝浸了無垠的畫卷。而文化的深處,紮下了使文明碩果累累的深根。四千年的繁榮,一千年的隕落,都在那沉積的過程裡緩慢地復活著。這是一種怎樣的變化呵,—點點成線,線線成面,面面成體,幾世輪迴,無始無終。

四季輪迴,紅塵滾滾,世間浮華,但最終點綴生命的,依然是那沉鬱而濃郁的書香。此時,凝神,細掂量,一世的書香就在筆下開出不衰的花朵,書中曾經的田園居士在流水旁曲肱而枕之,如今依舊恍如昨日重現一般。無數縷書香,匯成一股清泉,美麗了一路心靈的山岩。

君不見,古有螢囊映雪照亮仙人讀書坦途,今有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之鏗鏘誓言猶響耳畔,制好書以為衣兮,與文人以為友,用翰墨書香,養吾浩然之氣。

翰墨書香 篇8

國一作文 ,846字

要問世間什麼最難尋,也許你會說是似水流年的年華,也許你會說是那傳說中的九頭靈芝。而我覺得那些故然難尋,但更難尋的是一顆懂得翰墨書香的心。有了它我們就能跨躍祖國大地萬里神洲,穿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它是顆熱忱的心,在梧桐細雨中,道出人生愁楚,它願化作明月,照亮天涯遊子對家鄉的一份份思念之心,它也願化作一葉扁舟遠離是非,流向人生長恨水長東……

初春之際,燕啄春泥,柳絮紛飛。萬物似乎都被蒙上了一層薄紗,顯得神祕起來。詩就從這薄紗中款款走來,沐浴春光,似乎是個溫婉的詞人,拂袖春草,春花爛漫。有了它,千古山水變得氣勢恢巨集,廬山的橫看成嶺側成峰,西湖的濃妝淡抹總相宜;有了它,喜怒哀樂有處傾吐,李清照舴艋小舟的愁楚,岳飛滿江紅的豪情壯志。它是千百詩人們心靈與智慧的結晶,詩人們用手描摹下一個個千古傳奇,讓翰墨書香繞指淌……

仲夏午後,陽光交織,睡意朦朧,小憩過後,隨手抽出一本散文集,紙張在指尖翩然跳躍,生活便多了幾分滿足,透過那輕薄的紙頁,似乎能看透人世哲情,林黛玉的柔腸百轉,小喬的羽扇綸巾;老人與海鬥爭的百折不撓,海倫與命運抗爭的不屈不撓;青銅葵花的感人肺腑,草房子裡的動人真切;駱駝祥子腳下的物是人非,高爾基五味雜陳的童年……字裡行間都在指尖跳躍,傾瀉在腦海中,書香繞指淌……

暮秋,一個人坐在院子裡,滿屏桂香。如水的月色傾瀉在深紅的映堂木上,拂開宣紙,靜心硯墨,書墨香氣溢滿堂。提起竹毛筆,藉著詩意的月光,飽沾濃墨,提筆揮毫,時而粗獷,時而雅緻。萬籟俱寂,天底下似乎只剩下如水月色和滿堂墨香……

眼下,即是寒冬。千古文人墨客用它描繪出優美的冬景冬情,也讓我懂得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我要好好地應用它,讓自己在學末考場上放馬馳騁。願以紙為槳,以書為帆,讓翰墨書香繞指淌……

濃濃翰墨香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3字

我喜歡軟筆書法,喜歡它那獨特的韻味—長長的筆桿,一點一橫,時而剛勁有力,時而柔軟綿延,連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讓我走進書法的,則是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

在每個週二下午,我們都會踏著清脆的鈴聲,走進彌繞著墨汁味的書法室。我們擺放好筆架,毛筆,硯盤,書畫氈,練習紙,等待老師上課。每次老師一來,都會給我們露一手,他飽蘸濃墨,揮筆落下,眨眼間,白淨的紙上留下“堅持不懈”“博覽群書”,我們看得目瞪口呆,心馳神往。

老師總會耐心地向我們講解毛筆所需的四個特點:尖,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齊,指筆尖潤開壓平後,毫尖平齊;圓,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健,即筆腰彈力,將筆重壓後提起,隨即恢復原狀。

“寫毛筆,臨摹是關鍵的一環。臨,就是看著字帖範字來寫,記住每個字的結構特徵;摹,就是不看字帖,把字摹得更好。”每次我提筆時,耳際總會迴響起老師的淳淳教誨!記得剛學基本字時,老師總說:“逆鋒起筆,回鋒收筆,膽大心細。”,並一遍又一遍地讓我們練基本筆畫,時間一長,這種枯燥,單調的學習讓我感到厭煩。每當想半途而廢時,我的耳邊就會響起老師講的“墨池”、“入木三分”等書法家的故事;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老師上課時寫的“堅持不懈”。是啊!做什麼事情都貴在堅持,不經一番風霜苦,哪得臘梅吐清香!

掌握了基本筆法,我慢慢愛上了書法,每次總期盼週二少年宮活動時刻的到來,提上心愛的毛筆,把自己沉浸在那濃濃的翰墨香中,筆走龍蛇,書寫自己的夢,那時學校的空氣中便滿是墨香、書香……

濃濃翰墨香,飄香學校滿園,滿載著童真,滿載著夢想,馳騁在孩子們的成長樂園—鄉村學校少年宮!

筆墨留不住時光 篇10

高一作文 ,633字

早上五點的鬧鐘準時響起,我靜靜的坐起來,掐掉鬧鐘,繼續安靜。其實三點我就已經清醒沒有在睡了,大腦一片混沌,夢中情節時不時地蹦出來作祟。

我想留住時光,筆墨是我最蒼白的方式。思緒穿過夢境,湧上心間,彙集筆尖。

我隨著夢,來到一個清亮的世界,鳥語花香。哦,這是三年前我們一同來過的地方。你,我的好友,明眸皓齒。你的眼眸就像一潭湖水,雖澄澈但深沉,陽光都照不到湖底,但我相信我的目光能夠穿越層層瘴霧。你的劉海剛剛好,眉宇間的遒勁,加上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眸子,像綠葉下烏亮的葡萄,小,卻有神。你的短髮齊肩遠比長髮及腰來的溫柔,微風輕輕起,吹過你耳際,這時,陽光穿過你發間罅隙,落到你嘴角,角度剛剛好,暖到了我心裡。我,竟然笑了。

就像迷失了一樣,畫面逐漸模糊,我不停地跑,想要抓住,忽然一股味道像香包被打翻在鼻息裡,就算是殘酷的夢也是要有甜味的麼?

接著我醒了,我不敢回憶,混沌的腦子裡卻充斥著那些夢的碎片,他們時不時地蹦出來作祟,來割傷我,我想躲,但躲不過。三年後的今天,我已經無力回憶我所做過的事,對的,錯的。是的,時間不能夠倒流,就像一張紙褶皺永遠都撫不平,那是它的傷疤。然而,你永遠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一直以為你像落葉,雖傷感但筋骨嶙峋,然而我再見你時,你背影愈發瘦弱,給我陌生的疏離感。我在校園的街道遇見你,目送你,待你背影遠去,我的眼波盪漾,落在一片傷感的落葉上,我帶走了它,讓它作為我的書籤,隨著我的筆墨,伴著我,也陪著你。

馬上起床執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花過留香便無悔 篇11

高二作文 ,122字

鐘鼓鈸磬,重一聲,輕一聲,伴和著江濤轟鳴,朝朝暮暮,周而復始。我們在歲月的長河上駕一葉扁舟,引吭高歌,縱使做不出千秋萬代的偉業,也要留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痕跡!

花謝花開留一世芬芳,此生便無悔。

淡淡墨痕香 篇12

國三作文 ,610字

陽光靜好,晚風拂面。

窗邊晒著一些舊書,一些老舊的不願丟棄的記憶。風吹颳著書頁,流淌著的靜謐的時光,風中帶著些書墨淡香,縈繞心頭。

最愛書墨一點香。

目光流轉,視線落在窗邊。那窗邊靜默的書,宛如一把鑰匙,打開了時間洪流的閘門。

與母親的第N次戰爭,拉開了帷幕。不和,爭吵,怒斥,不歡而散,像一道無法打破的魔咒禁錮著我和母親。

過分的驕縱使我早已經歷不起風雨,更忍受不了拒絕—如同所有少女一般,我瘋狂地迷戀上了毛絨玩具。當我再次無理的要求母親為我買玩具時,母親拒絕了。

我的驕縱像一道無法逾越的溝壑橫在我與母親之間。日子如同老電影般的重複。

戰無可戰。母親道:“你要是想買玩具,就自己去賺錢買啊!”“買就買,我自己賺錢行嗎?”我被激怒了。但一瞬間我便後悔了。母親若有若無的的目光掃過,我硬著頭皮道:“我自己賺錢總行吧!”“如你所願,別讓我失望啊!”

為了那個我與母親的約定,我到一家餐廳洗碗碟。沒過三日,我便放棄了,賴在家中不肯出門。

我為自己的不堅定感到羞愧,為母親輕蔑地目光而惱怒,為自己的不爭氣而悔恨……那段時間,我想了很多。

再日,當我起床時,發現了桌上的便條:秀,也許你會怪我。但請記住不努力就不會有收穫,沒有人有義務來滿足你的一切願望。最後,沒有父母不愛孩子。淚打溼了紙條。

我最終選擇打完這份工,我用我人生的第一桶金買了這本我捧在心上的書。我該感謝母親。要感謝的太多。

晚風中的書墨香,縈繞心頭。

留香 篇13

國三作文 ,765字

那一晚香氣發酵,白汽氤氳我的內心,只有母親鮮明地佇立在那深處。

—題記

花香郁鬱,引得蜂蝶駐足,而我不願為它停留;墨香清雅,多少文人貪戀地吮吸,而我並不在意;只有那香氣彌散的饅頭,才是我靈魂的歸所,心靈的搖籃。

那晚夜色深沉,我向窗內望去,只看見數不清的小水珠。開門後,白汽剎那間在我的眼鏡上潑上一層迷霧。我揮揮手,揮出眼前的笑臉,和窗戶一樣滿是水珠的笑臉。我湊到爐火前,貪戀地嗅到一絲魂牽夢繞的味道,熱氣撲在我的臉上,也撲在我的心上,溫暖著心底那份記憶:雨天遮擋著我的身影、深夜為我輔導的背影、夜晚在門口看我一眼的黑影……我心甘情願的低著頭,任憑白汽在我臉上作畫,少頃,我的臉也終於和母親一樣。

揭蓋後,屋裡便分散起無數個帶著麥香的分子,圍繞著我,漸漸地浸入我的肺腑。這饅頭的香氣像是我血管中的血液,不停地向我的心臟供送溫暖。我坐在桌前,咬一口白白嫩嫩的饅頭,我就似乎和它融為一體,而看一眼母親,這香氣似更濃郁了一分。我想我的理智也淹沒在這鋪天蓋地的香氣中。

在我大快朵頤之際,母親的眼神和微笑就結成一道絲線,無形的將我包裹住。我感到目光的力量,就如一道噴泉將愛灑在我的身上;我感到微笑的偉大,將我的心融化為一汪暖池;我更感到母親的甜香,如同饅頭的香氣,駐留在我的心裡。

每當我閉上眼,我就感受到白色的霧氣在我體內流竄,不斷地在所經之處留下甜香。這股甜香,就是我前進的力量,上一秒也許我已經搖搖欲墜,而我閉上眼,我又要啟程踏過艱難險阻。無論我遭受多少挫折、經歷多少苦難,留下的那一抹香氣總能輕輕柔柔地繞在我的身上,為我修補受傷的黑洞。

我願留下一抹饅頭香,留下母親的香氣:它用自己的白色照亮我的心,如清流將乾涸的心苗滋潤。留下一抹饅頭香氣,伴我走過征途萬里。

那一晚香氣發酵,模糊了一切,只將母親留在那裡,對我微笑。

獨賞,錦墨書香 篇14

高二作文 ,752字

沏一杯茶,嗅著芬芳的茶香,總覺得少了一份執著,看著紙上的墨跡,那一撇,一豎,勾連不斷,卻又給我帶來一絲滿足。

追朔幾千年的,紙、墨、筆、硯繪成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在這裡,我看見一代代王朝的興盛和衰弱,聽見一聲聲古絃輕弄,感覺到了世間的冷暖風情。

“山重水複無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暗柳花明、高山流水之間,好似有一白衣飄飄的少年,行路在山間小道上,望不盡路頭,剎那間,一個轉角後,我看見桃花滿天,群柳映路的隱世村莊。一眨眼,又恍如進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般的沙漠中,黃沙漫天,遼闊無邊,火一般的夕陽映紅了半邊天空,不知不覺的迷失了方向,孤獨襲來,擁抱我的只有自己。低頭一看,腳下已是溼潤的青石板,耳旁傳來動人歌聲,細細一聽,原來是《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都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那“一江春水”中又有多少愁,多少恨,蘊藏了多少愛國的思念。

錦墨書香,寫盡世間悲歡離合,閱過世間笑淚交加,我不禁迷惘。夢想與現實的差距,是尺寸之長,還是天地之廣?

現代科技將筆硯代之,那濃淡正宜的馨香已鮮少出現在我們的身邊,人們廣泛地使用電腦,筆芯等西方產物,卻丟失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精髓。我們的自以為是,被這些所謂的百年文化打敗,我們的驕傲,被遺棄在崇洋媚外的角落。我不禁疑惑,這難道是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嗎?

筆墨狼毫,在記憶中擴散;電子科技,在身邊中擴散。兩者不是一體,卻因那相似的功能,進行競爭。點滴之間,我們好似在遺忘,遺忘那份執著和滿足,遺忘了字句中的動人和魅力。

回到現實,茶杯已微涼,紙上的字跡卻越發朦朧,細細一看,原來不過一個“留”字。是啊,人們還能將這種清香留住多久呢?會不會只有我一人獨賞這片滄瀾天地。

錦墨書香,中國最美的色彩,在指間流失,在記憶中徘徊。

墨墨書香,悠悠我心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5字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名人交談,它可以讓我們明白做人的道理;有人說,一本好書就是一盞明燈,它能為我們照亮人生的道路;而我說,一本書就是一杯龍井茶,需要我們慢慢品嚐。

從開始學拼音,媽媽就給我講故事裡精彩的段落。慢慢地,我也學會了讀書,每天拿起故事書,支支吾吾地讀起來。雖然,每讀一本故事書,別人問我主要講了什麼,我支支吾吾地半天沒有說出來。一天一天,我也慢慢地能讀出書中的樂趣,我也就喜歡上了讀書。

我愛讀書,我的書架上幾乎放滿了我的書。有《童話故事》、《童年》和《365夜故事》等等。無論是什麼時候,我都要讀書,書架上的書幾乎被我讀遍了,可那些書我依然很愛讀,自從學校辦了書卡以後,我每天都可借書看。有一次,媽媽正在做飯,我則在書房裡看書,我看得正入迷,媽媽叫著我的名字,讓我去買幾根香菜,我沒有聽見,媽媽推開門,一臉嚴肅。我笑著說:“媽媽你怎麼了?”媽媽說:“我叫你去買香菜,你卻什麼也沒聽見。”沒等媽媽說完,我一溜煙跑出了家門,把香菜買回來,給了媽媽。媽媽一邊炒菜,一邊說:“你這個小毛病,哪一天不改,小心媽媽生氣。”媽媽還說:“你讀書是好,可也不能天天讀書,要合理安排時間。”我點了點頭,我真是個小書迷。

如果書是歡樂的海洋,我願做一隻小船,在大海里盪漾;如果書是快樂的遊樂園,我願做一個小孩,在遊樂園裡歡樂的玩耍。

歲月留香 篇16

國三作文 ,628字

歲月是用來默默緬懷的,尤其是童年,更加令人難以忘懷。

童年時生活在農村老家,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家裡老宅的庭院很大,院子栽著幾棵杏樹,中央一架生機勃勃的葡萄樹。葡萄藤生得粗壯,我經常從那兒爬上葡萄架,在落日的餘暉中看著家家炊煙升起,眺望遠處火車飛馳而過。享受那種美好的感覺。

我其實更愛院子裡的杏樹,每到三四月份,那原先豔紅的花苞便逐漸開放成為粉白色的花朵,上面還染著些許紅暈,風中吹拂的也有些淡淡的杏花香。這香氣總會引來許多的蜜蜂蝴蝶,繞著花兒們飛著,倒也添了不少生氣。我那時淘氣,總是爬上去,坐在丫杈中間晃動樹枝,讓粉白的帶著淡淡香氣的花瓣下雨似的灑落在我身上,渾身都薰滿了濃濃的花香。

但最讓我歡喜的還是六七月份,杏子熟了。金黃的杏子令我垂涎三尺,而且吃起來很方便?只要搬個小凳子在院子裡靜待一會兒,就會有一個杏子掉下來,洗一洗就可以吃了。我們院子裡的杏子不僅個兒大,而且味甜,外公外婆總是將它們摘下來,送給左鄰右舍一同品嚐。而我卻懶得去摘它們:反正只消靜待一會兒就有得吃,何必費那力氣呢。但我也因此吃過苦頭:一次,一個大杏子竟直接砸到了我的頭上,砸得我的小腦袋瓜兒一陣兒犯暈,半天才清醒過來。這回我可算當了一次中國版的牛頓,不過人家被砸的是蘋果,我被砸的是杏子;人家由此想出了物理定律,而我的反應只是將那個砸暈我的“罪魁禍首”幾口吃掉。

這段童年的歲月是我難以忘懷的。寫下這些文字時,空氣中彷彿又充滿了淡淡的杏花香,這香氣流轉翩躚,終沉於歲月之中。

悠悠墨字香 篇17

國二作文 ,944字

每天寫一頁書法,已經成了我的生活習慣。對書法的喜愛,還得感謝我媽媽的啟蒙。

記得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見媽媽經常拿著毛筆寫字。小小的我就被那瀟灑俊逸的書法迷住了,纏著媽媽問那是用什麼筆寫的,怎麼寫的。媽媽笑著取出了毛筆與墨盒。在媽媽的指引下,我研起墨來,清清的水一點點變黑變濃,墨汁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那小小的發現,像點點小芽眼,清新無比。

媽媽鋪開一張紙,把毛筆往黑墨裡一蘸,消瘦的狼毫頓時豐潤起來。在我看來,每一個細節都是那麼神奇。媽媽大筆一揮,一提一頓,一轉一折,一個“永”字赫然呈現。媽媽說:“永字有八法,寫好永字其他字就不難了!”媽媽指點著:捺是朝露,撇是蘭葉,橫折彎鉤是飛雁……真是字裡有乾坤,畫中有日月啊!聽著如此新奇的名兒,我的心被深深攫住了,不容分說搶過毛筆興致勃勃地依葫蘆畫起瓢來。結果畫出的不是瓢,而是一堆毛毛蟲。媽媽摸著我的頭說:“要練好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堅持每天練習才能有所長進。”聽了媽媽的話,我有了堅持學好書法的想法。

我央求媽媽送我去書法班學習,媽媽為了讓我受到正規的書法薰陶,特意拜訪了很多名師,最後為我找到了教學水平高、風趣幽默的周老師。每個週末,我享受著周老師春風化雨般的教誨,描摹著歷代書法家的墨寶,我沉浸在悠悠墨香中,發覺自己變得思想安靜了,內心廣闊了。

起步是美好的、有趣的,過程卻是曲折的。暑假裡練習輕鬆自如,每晚我都能在桌前鋪紙提筆。那一頓一折,讓我頗有小書法家的風範。可是開學了,每日的作業、鋼琴練習,讓我有點hold不住了。我開始煩惱了,甚至想就此放棄。這時媽媽給了我一個提議:“你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每晚7點前完成各科作業,之後呢,一三五練琴,二四六書法,每日半小時就夠了,剩下的時間還可以讀讀課外書,你看如何?”我驚喜萬分,看來只要利用好時間,就不用放棄我喜愛的書法了。就這樣,不管嚴寒酷暑,我持之以恆,用心練習。

有塗鴉就有進步。在學校組織的書寫比賽中,我輕而易舉獲得了“寫字小能手”的稱號。寒假裡,我為親朋好友們寫了一幅幅喜氣洋洋的對聯,往門上一貼,頓時,滿室生輝、春意盎然。聽著爺爺奶奶的嘖嘖讚歎聲,我的心像插了快樂與幻想的翅膀,自由飛翔。

書法,猶如一朵璀璨的七色花,綴在我童年的夢裡,不時暗香浮動,從我的記憶中飄逸而出……

留香 篇18

國三作文 ,659字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題記

細如牛毛的雨水從天而降,潤洗著落滿塵埃的世界,那份輕柔,宛若清涼的流水拂過人的肌膚,留下了爽冽的氣息,帶著清越的水聲走向遠方。

手執一把青傘,就這樣行走在幾乎無人的街道。踏著雨聲,認真的感受它輕輕刷過心田,認真的聆聽這雨中的世界。

“噠、噠、噠……”一份不和諧的聲音入了我的耳畔,我聞聲望去,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孩—手中的書緊緊的貼在懷裡,眼睛如皎月般透徹。我走上前去,她顯得有些慌亂了,充滿著對我的警惕。我將雨傘傾斜了些,將雨幕和她隔絕。經過一番交談,她終於消除了對我的不信任,我將雨傘遞到她手上,告訴她我就在前邊不遠處的書店等她,等她回家後拿了雨傘再來歸還。

望著在細雨中穿梭的那個嬌小身影,我的心竟如在群芳中游樂,帶著絲絲甜意。

雨,繼續下著。

隨手翻開一本書,靜靜地讀著。新書中特有的墨香潛入鼻中,絲絲縷縷,沁入心脾,以至於,她已經站在了我身邊我竟毫無察覺。突覺肩膀被人敲打了一下,才回過神來,看到了那雙清澈的眼睛,如彎月般看著我。

“給。”她將傘遞給了我,道了聲謝。

……

重行於細雨,是兩個人。一路走著,一路歡樂。在前面的不遠處的岔路,她回家了,而我,則在繼續,享著,品著。

雨,漸漸小了,停了。我收起雨傘,往家的方向走去。傾心感受,雨後的世界,被潤洗後的世界,塵埃早已褪去,一片繁華入眼。我看到了幾隻鳥兒在空中滑翔,在盡情的舒展它們亮麗的身姿,很美。

夜裡,靜守窗前,銀輝透過窗戶,如輕紗,籠罩著我。我的心,如退出群芳後的蝶,帶著絲絲清香,漾著,漾著……

在筆墨古香的路上 篇19

國三作文 ,682字

我是一個熱愛書法的人,從小學時代起,至今也算學了五六載了。

猶記初學,老師便教我們:在書法中,最難寫的便是“一”字。

當時極為不解,“一”是我們最開始學的字,怎會難寫?老師並未解釋。

後來,喜愛老子的《道德經》。父親告訴我“道可道,非常道”這一句最難。心下更為不解,暗自冥想。

直至那一日,忽而徹悟。

“一”字簡單固然,可正因其簡單,所以難寫。只一筆,卻蘊含起峰、迴旋、緩提、收筆等好幾種筆法,可不是難寫。就像數學老師常說,題目篇幅越長其實越容易。實為緣起歸一。“道可道,非常道”亦是如此。

簡與繁,本就不曾有明顯的界線。倘若執意追求複雜、追求深邃,反倒會適得其反、本末倒置。人亦如是。一味追求功名、求取成功,而沒有確切的目標、具體的步驟,最終只能是一事無成。

如此類,數矣。漸漸發覺,心中所存的知識會隨著一張張墨字越積越多,人也越來越開朗、灑脫。有時,朋友會覺得我彷彿那水墨,別具風采,飄逸,素雅。

尤愛繁體字。前幾天竟將姥爺收藏的20世紀已故的臺灣大姥爺寄的家書逐字認出,很是歡喜。總覺得繁體字中的韻味源遠流長。

喜愛詩詞。對易安的“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湘黛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容若的“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東坡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都極為欣賞。有時會在網上與筆友和上幾句打油詩。甚是有趣。

現在,雖然沒有時間繼續從師練習書法,依然戀戀不忘。沾染墨香的手從未停止書寫。相信自己會投身文學,年年歲歲,弘揚這千年文明。

手在,筆在,字在。

如此,在筆墨古香的路上漸行漸遠。

濃墨飄香 篇20

國二作文 ,819字

開啟嶄新的書本,瞬間如同被什麼所擊中,令人無可抗拒地幾乎融入了唯美的故事情節中,遊離在迷香以及不息的書海之中,帶有墨香的清香沁人心田,令人心曠神怡。開啟嶄新的書本,知識的海洋等我們去探索發現。

喜歡閱讀,不僅是因為精彩的故事,優美的語言,更多是被在字裡行間的魅力所吸引,表現在對人們心靈的震撼和精神上的充實,是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和心靈的溝通。

小時候第一次看到《三國演義》時是在圖畫書裡,畫面裡花紅柳綠的插畫甚是好看,看著看著漸漸入了迷,沉浸在火燒赤壁惟妙惟肖的畫面中,眼前浮現了城池淪陷,萬物荒蕪,人民病死的慘景。浮現了劉備,曹操,孫權,三股大軍交戰劉備機智取勝曹操十萬大軍的勝利場景,戰火的硝煙,戰地的一片狼藉,都被描繪的活靈活現。看到這兒我被深深地所折服。也因此對三國這這部四大名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隨著我年齡的逐漸增長,閱歷的漸漸豐富。在我十二歲時,爸爸送給我一本《三國演義》,開啟扉頁一股清香的油墨味鑽入我的鼻中,激發了我對閱讀的興趣,眼睛映入了每一篇章節裡的各種有趣的故事和慘烈的戰爭畫面。我還記得三國中子龍病逝時,諸葛亮失去了情同手足的好兄弟,說了一句令我銘記至今的話:“子龍病逝就像斷了我的一壁,能同我殺敵逃回蜀國,卻不能與你一起同肩並戰。”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讓我感動,也讓我對朋友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的人物性格和精神給予了我很大的啟迪。那時的我沉迷於閱讀三國演義中不能自拔。

直到現在,我再次重新翻開老爸送我的《三國演義》,如今書頁有些舊了、捲了。沒有了當初令人陶醉的墨香,再次品讀曾經讀過的章節,我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是處處體現著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期間,兄弟間的深厚情誼,人與人之間交往要真誠的真諦。是東流長江旁風流人物的事蹟,是種種激烈的鬥爭畫面,是悲壯的聲聲號角。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否成敗轉頭空。”飄香的濃墨伴隨了我整個童年,我在書海中徜徉,在墨香中流連,在文學藝術的薰陶下,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