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簡史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科學簡史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57字《科學簡史》中記載著許多名人的發現和發明,裡面的所有名人都有著對科學的強烈渴望和好奇,雖然我不是名人但是我也非常熱愛科學,也對科學有著一顆強大的好奇心。
《科學簡史》裡面有很多令我敬佩的名人,如我國漢代天文學家張衡,他博學多才,他在天文學上成就最為突出的他是中國古代宇宙結構理論渾天說的代表。他的發明在當時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渾天儀、地動儀、指南車……我為他尊重科學與正直不阿的品質所折服。達爾文也是一個令我敬佩的英國生物學家,他的進化論成為人類研究生物進化規律的有力工具為人類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我們都知道紙是知識資訊的物質載體和傳播的媒介,在社會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造紙術作為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造紙術是我國東漢造紙革新家蔡倫發明的……
以前我沒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做什麼事都半途而廢,遇到一點點小挫折便放棄。在上個學期中,有一段時間表現很不好,常常被老師批評,同學們也不愛和我玩了!我心裡想:再這樣下去老師和同學們都會對我很失望,還有我的親人。如果我現在重新振作起來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受到老師同學們的原諒和表揚,心裡打那一刻起,想起自己對科學的熱愛,如果還不好好讀書的話我長大後肯定後悔。
自從我讀了《科學簡史》內心深受啟發,我要向這些科學家們學習,學習他們的精神和毅力,遇到問題勤加思考,多動腦筋,學會細心觀察,善於總結經驗,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成績,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568字【篇一:時間簡史讀後感】
宇宙,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從亞里士多德的發現,到托勒密的模型,再到哥白尼的改善,最終證明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地球是繞著太陽轉。這個真理是多少個天文學家、科學家奉獻一生,堅持探索的成果!他們精神使我們感動。正是這份堅定,是人類的思想進行了深刻轉變,使現代科學對宇宙的理解更加深刻。
宗白華曾說過:“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但它同時也是嚴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當我們仰望天空時,是否真正看清了宇宙的祕密?在我們疑問的同時,《時間簡史》已經給了我們答覆。
《時間簡史》已成為科學著作的里程碑,作者迷人而生動的表達方式,用最權威的語言,最精確的資料,使宇宙這個令人敬畏的話題變得更加清晰。
時間,使這些深奧的道理逐漸被人們明白。庫爾德哥德爾發現了愛因斯坦方程的新解,這使物理定律允許時間旅行的預示,並且之後科學家們發現了超光速的時空旅行。
這就意味著你可以進行逆時空旅行。你可以回到2008年,並且如果你的旅行過快的話,你甚至可以在北京奧運會未開始前,買票去看比賽。
這些道理的總結,到歸功於霍金。他雖然在21歲患了病,但他從不放棄,在輪椅上發表著他的看法。他的奮鬥讓我們驚異與讚美。他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並使他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
一個人不因環境惡劣而氣餒,堅持努力著,並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我們要珍惜它,並要做一位堅強而勇敢的人。
我們從宇宙中探索和發現,我相信只要我們利用我們善於發現的眼睛,就一定會找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快樂!
【篇二:時間簡史讀後感】
“時間”究竟是什麼?晚上,我坐在窗前,出神地望著無限的夜空,反芻著剛剛讀完,放在一邊的《時間簡史》。
“時間”,它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它可以被浪費時間的人無限縮小,幾年如同幾日一般重複;它也可以被珍惜時間的人無限放大,變成在無限的宇宙中也能看得見的閃耀光點。霍金便是一個可以讓有限的時間無限放大的人,他對天體物理學的研究,告訴了我們“時間”的樣貌,告訴我們如何“書寫”自己的“時間”。
“他機智而清晰的闡釋宇宙物理的奧祕……他擁有無與倫比的頭腦”—《紐約書評》這麼評價霍金,這位出身劍橋大學的著名物理學家。
如一般的科普讀物一樣,書中提到了宇宙的過去,宇宙約誕生於150億年前,那時,宇宙只是一個點,不佔有空間,也沒有時間的概念。在這一點發生了大爆炸,時間從此開始。
按照霍金的理論,宇宙持續地在膨脹,也許在膨脹到一定程度後,宇宙開始收縮,可能會收縮成一個點,一個不佔有空間的點。到那時,時間便會結束。
時間終究會結束,這些看起來離我們很遙遠的理論,卻在霍金的拷問下延伸到每個普通人的生存意義—既然我們生在當下的“時間”之中,又怎麼能辜負“時間”?因為有了那次大爆炸,才有了地球,才有了我們。也許在很久之後宇宙真的收縮成了一個點,我們的文明會被終結。但終有一天宇宙會再發生一次爆炸,會再次產生新的文明,新的我們,如此周而復始。然而,我們應當對自己,對“時間”負責,不能失去“時間”了才感到遺憾。
無疑,霍金的遭遇為這本書做了最好的註解。一個盧伽雷氏症的患者,肌肉一點一點萎縮,卻在用上天賜予的頭顱窺測著宇宙的奧祕,證實人生的意義。對比霍金,我們是何等的幸運,畢竟我們沒有疾病扭曲著身體,沒有因為手術而被徹底剝奪說話能力。我們應當像霍金所證實的那樣,努力做有意義的事情,讓生命留下輝煌的印記。
現在,我瞭解了這些,我不僅對書中的宇宙學理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感嘆霍金是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著作。現在,我面對著美麗的夜空,繼續讓自己沉浸在深遠的思考中,雖然不能像霍金那樣洞察宇宙,完成對“時間”的書寫,但我會讓自己與宇宙相比猶如一粒塵埃一般的生命放出光芒。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056字從識字以來,我讀過很多書:《西遊記》《俄羅斯童話》《上下五千年》……然而,現在五年級的我有些不滿足於這些書了,開始對《前世今生》《時間簡史》一類講述哲理、科學的書興趣盎然。雖然初看上去,這些書枯燥無味,但是細細品味,卻常常引發我無限的思考與遐想。下面,來說說我讀《時間簡史》的故事吧。
第一遍讀《時間簡史》時,我只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大都是跳讀,略去了那些艱澀難懂的部分,只看有趣的內容。但即使這樣,仍覺得無聊,先後也只是翻了兩頁,便束之高擱了。
直到有一天,無聊的我,抱著好奇的心,再次打開了那本黑色封面的《時間簡史》,低下頭,靜心地品味起來。我隨手握起鉛筆,點點劃劃,慢慢記下自己的疑問,一躍而出的靈感……咦!什麼時候那些黑白的文字漸漸生動了起來?慢慢地,我被帶入了一個科學的世界:與亞里士多德觀賞水、火、土、木幾顆星星的變化;與托勒密一起鑽研宇宙中心的祕密;與哥白尼、伽利略一起用真理、事實來推翻錯誤的理論……一頁一頁,我認識了偉大的發明家愛因斯坦,堅持真理的伽利略,發現地心引力的牛頓;我瞭解了反粒子、對偶性、小圓周、光子的概念……與此同時,我也提出了不少疑問:宇宙的中心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每顆行星的小圓周都是一樣的?在恆星光譜中,什麼顏色代表最熱,什麼顏色代表最冷?行星與恆星各是怎麼形成的?……一堆數不清的疑問,讓我不斷地查電腦,翻閱其它工具書,甚至用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像唐僧唸經一樣在爸媽耳邊不停地問,問到二老大聲喝斥也渾然未醒。無盡的問題縈繞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我對《時間簡史》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看到後面,不少先前的疑問迎刃而解,那種豁然開朗的滋味讓我欲罷不能。
有時候我也會自己去做試驗。我嘗試和伽俐略一樣,從樓上同時扔下兩個質量相差很大的瓶子,看看它們是否同時落地;當看到書上說:“飛船在太空中直線飛行,路徑影子投到地球上的二維影相就顯明是彎曲著”時,我也嘗試著用鉛筆在地球儀上測試;讀到“視差”這一段時,我也試過坐在車上看遠處一點也不動的太陽……那時的我,竟也感受點兒“科學瘋子”的味道。
在讀完《時間簡史》後,更多的書成為了我的閱讀目標:《果殼中的宇宙》《瑪雅曆法》《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感謝《時間簡史》為我打開了科學探索的大門!有時候,我也想過,以小學的水平來讀這一類書,是不是太困難,太“不求甚解”了呢?因此,我開始放慢速度讀,一點一點“煮”著讀,思考研究著讀。
這幾本書便成了我無聲的老師,將知識一點一點地送給我,引領我走向神祕的科學世界。雖然深奧難懂,但是依舊情有獨鍾。
孩子們喜歡的科學童話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835字這是一套很有趣的小說,它並不像百科那麼枯燥,它融合了許多作家的經典著作,以童話的形式講述了動物之間的奧妙與情誼。
這套書一共有四本,我看的是外國部分(上),它生動再現了人與動物以及動物之間的關係與情感,其中,我最喜歡《月夜和鴛鴦》這篇,它講述了一對鴛鴦生了許多蛋,最後都孵出了雛鳥,它們在一起生活得多麼開心,但是有兩隻烏鴉已經對小鳥窺探很久了,想方設法要搶走一兩隻小鴛鴦。第一次烏鴉要和鴛鴦打架,雄鴛鴦去和烏鴉搏鬥,但雌鴛鴦卻在護著小鳥,如果它也去和烏鴉打的話,小鴛鴦就會暴露出來。第二次是一隻烏鴉和雄鴛鴦打架,另一隻烏鴉去啄雌鴛鴦,但它肚子下面有小鳥,不能和烏鴉搏鬥,後來雌鴛鴦慢慢地走向池塘,雖然自己的身上也被啄了好幾道口子,卻最終順利逃生。
這篇文章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動物之間對孩子們的愛,不僅人類,動物也有對孩子們無私的愛,這種愛是偉大的,促使一隻雌鴛鴦毅然保護自己的孩子,把小鳥罩在母愛的懷抱裡。也可以看出雄鴛鴦的勇敢和它的智慧。
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很多動物,它們都有自己的親人,有自己的孩子,大到猛虎小到松鼠,它們都會表現出類似人類的情感。我就曾看過這樣一個例子:一所房子就要拆遷了,這家房子的主人在一面已經拆除一半的牆中,發現了一隻被釘子穿身而過的蜥蜴,主人這才記起,這個釘子是自己為了掛結婚照片,在多年前釘上去的,沒想到卻將一個生命釘中,可是這隻蜥蜴居然還活著,當時主人很驚奇。他仔細地坐在旁邊觀察,想知道為何這隻蜥蜴可以釘在牆上許多年不死,過了幾天,主人就發現了祕密,原來這隻蜥蜴的同伴,不斷從四處找來食物餵它,而且一喂就是好多年!
動物之間的情誼真深厚,這枚釘子,雖然差點切斷了一隻蜥蜴的生路,它沒有放棄,它靠它堅強的意志存活了下來,而它的那些同伴義無反顧地照顧它這麼多年,雖說我們人類感情豐富,但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義無反顧地照料同伴?動物之間的感情震撼了我!
像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具備善於觀察的眼睛,就不難發現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
《四季裡的科學—秋天》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574字金秋十月,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四季裡的科學秋天》。這本書有趣在哪裡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開始是昆蟲音樂會,“知—了,知—了”,這是蟬在唱歌,“嘻嗚—哧哧哧哧”是法師蟬在和聲,“嘰哩哩哩”、“吱吱吱吱”、“嘶仑”,這是其他昆蟲在用各種樂器伴奏呢!還有一個遲到大王叫毛蟪蛄,在其他的蟬都消失以後,才在涼風陣陣的秋天鳴唱。
接著我們去看一下泥土裡的昆蟲吧,不要嚇到哦!一小鍬泥土裡有數量驚人的微生物和小動物,小蚯蚓、跳蟲、線蟲、蟎蟲、馬陸……它們是“地下的農夫”,就像在耕田一樣,不斷地分解動物的排洩物、屍體、落葉等,使土地變得更鬆軟,更透氣。它們的數量越多,泥土就越有營養,樹木和花草就會長得更茂盛。
秋天的植物也不甘示弱,結出了各種各樣的果實,在路邊找一找。蒲公英的種子毛茸茸的就像降落傘;蒼耳的果實有彎彎的鉤子,粘在衣服上就很難扒下來了;商陸的果實有毒,千萬別吃;松樹上結滿了松球,松球幹了會裂開,松子落在了地面上,松子可以吃,非常香哦!
讀了這本書,你會忘掉電腦遊戲,忘掉五花八門的輔導課,引導你在大自然裡仔細觀察,用眼睛和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去愛護大自然,學習到許多五彩繽紛的科學知識。我太喜歡這本書了,我下定決心把《四季裡的科學》春、夏、冬都看完。
不向命運屈服的科學巨星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768字暢遊在書的海洋中,總會有幾本封面精美、插圖精彩的書籍,讓人忍不住翻看幾頁;也有幾本書,雖然沒有美麗的插圖與封面,但是書中的內容蘊涵著非凡的大道理,足以照亮人生中的道路。這個暑假我閱讀了《不向命運屈服的科學巨星--霍金》,這本書不僅封面獨特,而且書中道出了霍金坎坷的一生,值得人們細細品味。
霍金是誰?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傑出的物理學家,一個探索黑洞的科學巨星……或許他更是一個不受輪椅禁錮,挑戰命運的勇士。
霍金是一個物理天才,從小立定志向,將來要成為一名科學家,可他的學習能力並不強,很晚才學會閱讀,但他非常努力,比別人肯花更多的時間和功夫去學習,如願地考進了數一數二的名校。
不幸的是,在他21歲時患上了肌肉萎縮的帕金森病,俗稱“漸凍人”,被禁錮在輪椅上。而他並沒有向命運屈服,感到萬分不幸,自怨自艾,依然活潑開朗。隨著病情惡化,因肺炎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剝奪了說話的權利,演講和說話只能靠語音合成器來完成。可他依然不依不饒,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宇宙的起源。
霍金的一生,不僅告訴了我們如何積極樂觀的戰勝病魔啊,面對人生。還告訴了我們他的一個重大發現:黑洞,他發現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出輻射,會蒸發,而且在某種條件下還會爆炸。他的積極樂觀精神讓我非常欽佩。
比起霍金,擦破了皮,夾去了手,或者不願意思考難題,這些小挫折算得了什麼呢?古今中外像霍金這樣身殘志堅的名人還有很多,如:貝多芬,生活在無聲的旋律世界裡;高士其,甲腦病毒、全身癱瘓,口齒不清的他口述500萬字的科普作品;杏林子,身患類風溼關節炎寫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身殘志堅,意如鋼鐵,千錘百煉,熔岩不滅,身如附枷鎖,思維如插翅。他是誰?他就是霍金。霍金,你將成為我心中的一盞路燈,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始終教我積極樂觀指引著我通往成功的途徑。
人類簡史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1141字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神,但可別告訴我的僕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伏爾泰
人類之所以優於動物,是因為人類擁有想象的能力,並用以構建共同的“想象”。
初讀此書,這個觀點就讓我留有深刻印象。
而這正是是作者,赫拉利,一個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對現今人類社會的解讀。
這個觀點乍看無理,但卻是本書的靈魂,隨著文章的推進,跟著作者思想的腳步,一點點逐步清晰,讓人一時間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人類社會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那最初的想象上,而使這想象成行的,是人類對其的相信,百分百的相信。
從認知革命開始,人們就開始想象,他們製作並不存在的事物的雕像,並崇拜它們,信仰它們,這或許就是宗教的開始。人們因一個共同的想象聚集在一起,互相信任,形成了一個個部落,過著採集狩獵的生活。到了農業革命,人類似乎開始從居無定所的生活中走出,開始馴化種種能為人類所用的植物與動物,有了更加穩定的生活保障,更是形成了一個個村落。現今,歷史學家們發現一些歷史遺蹟,也與人類農業革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作者明確的表示了他對農業社會的不推崇,並將農業革命形容為“史上最大的騙局”,但從現在來看,這仍舊是歷史的必然,是人類發展的開始。就在這人類發展的源頭,人們也在為了一個共同的想象勤勤懇懇地勞作。
又過了很多很多年,一個個國家產生,世界上第一部法典出現,社會上也有了階級劃分,人們相信惡人有惡報,而奴隸生來就身份低微。從這時,人們的“想象”似乎並不都向著美好的方向了。甚至以前能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宗教也發生了變化,各大宗教的分歧使得神學爭論愈演愈烈。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彼此殺得難分難解,國家與國家也不停交戰,互不相讓時,他們對對方手中的錢幣可沒有任何牴觸的情緒:一種新的互信系統產生了。金錢正是這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統。比起任何國家、法律、等級或是宗教,金錢的魅力讓它毫無阻礙的跨過一道道鴻溝,絲毫不受宗教、種族、性別或是性取向的影響。
讀到這裡,稍一思考,就發現作者的用意,從始至終在文字裡透出來的,都是對人類社會夢幻泡沫的戳穿與嘲弄。他甚至不用“人類”這個詞彙,他頻繁的使用”智人“,這個生物學意義的詞彙。他想做的,只是將人類從高高的食物鏈頂端拉下來,把人類從自己的想象裡點醒,告訴人類其實他們不過是“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而人類的“想象”在“上帝”面前顯得微不足道,但正是這“想象”,造就了當今的現代社會,使之達到了現在的高度……。我們擁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但幾乎不知道該怎麼使用這些力量。
“從動物到上帝”,人類是否能夠成為上帝?這個問題在我心中已有了答案。
放下書,腦海裡浮現的卻是作者在寫農業革命時寫下的一句話:
“人類以為自己馴化了植物,但其實早是植物馴化了智人。”
未來簡史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290字著名的年輕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就如同21世紀的先知,他的三部簡史著作描述了從人類誕生到智神出現,超過數個千年的巨集大圖景。與普通的歷史作品不同,赫拉利的簡史更像小說,一部一環扣一環扣人心絃的小說,他並不只是陳述歷史事實,而是結合了廣博的科學知識與自己的猜想,將人類演化,乃至未來發展的未知景象如同珠串一般粒粒穿起。很難想象如此係統嚴謹,在多個學科中行進自如地描述未知的作品,竟只出自一人之手,稱赫拉利為先知並不為過。
《人類簡史》講述人類由一種普通的生物最後成為地球之主的故事,《今日簡史》講述人類即將面對的幾項挑戰,而《未來簡史》則暗示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數個世紀之內,人類使用科技使自己的生存擺脫了瘟疫,饑荒,與戰爭的威脅,如何走向下一步,赫拉利給出了自己的猜想。
現代生物科學的發展已經指出生命就是許多體內的生化演算法,只要人類得以控制其中的某些機制,就可以做到長生不老,或是讓自己獲得源源不斷的快樂,最後利用科技使人類走向更加高階的生命形態,也就是赫拉利所說的“智神”。這些在科技上並沒有這麼容易,人類或許再需要數個千年才能達到,但在歷史的方向上並不只是毫無根據的幻想。企業家將錢投入延長壽命的研究;中年乃至青年人花錢保養自己的身體免受時間的侵蝕;人類一直在與飢餓,瘟疫,戰爭的鬥爭其實也是為了延長自己的壽命,細觀歷史不難發現我們對長生的渴望。又或是實驗小鼠為獲得快感刺激,踩動踏板最後將自己餓死;全球毒品屢緝不止,成為可怕的非法勢力;為使人類更方便社交,遊戲,看視訊,購物的公司引領了市場,被稱為“爸爸”,可見人們對快樂的購買力之高。至於使用生物工程,半機械人工程,非有機生物工程,將人類的智力,體力提升一個檔次,或是能夠掌握萬物,甚至更方便離開地球,則是牽動著科學家與小說家的心絃。
對於這些猜想,赫拉利表示,幾千年來,科技,經濟,社會和政治一直髮生鉅變,但是有一件事始終未變,那就是人類本身。我們並不知道眼前這些道路會把我們引向何方,也不知道我們像神一般的後代是什麼樣子,因為科技能改變人類的心靈和慾望,而我們以今天的心靈和慾望,無法理解其對未來的影響。即使如此,我們無法理解其中的相關細節,但仍然能夠肯定歷史的大方向。
生物是演算法,在大資料時代,積累了資料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瞭解自己。而這一切都將掌握在大資料巨頭的手中,對此我深感,看似是巨頭服務於我們,也許是我們成為巨頭心甘情願的奴隸。這一切在我們的身邊初見端倪,資料巨頭根據我們的喜好推送源源不斷的資訊,隨之而來的是廣告,也許我們有一天不知為何去買一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或是站在一個寸草不生的高原湖邊,正是因為電商與旅行社付給了資料巨頭廣告費。隨著科技的發展,資料將滲透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也許到時候我們會習以為常,因為它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如果細細想來,確實令人毛骨悚然。
在結尾處我們的天才作家赫拉利寫到,“那些永不知足的又不負責任的造物主們連他們究竟想要什麼都不知道,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怕的嗎。”雖然《未來簡史》講述未來,卻無不顯示著人類本性的貪婪與自私。未來已來,美好的未來需要全人類一同守護。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915字從小時侯,我就常常抬頭仰望星空,那些亮閃閃的小點給人一種神祕的感覺,讓人想去不斷探索,不斷揭開其中的奧祕。
到現在,我的心裡又有了一些疑問:宇宙有沒有邊界?如果有,那宇宙的外面又會是什麼?它會不會消失?沒有宇宙之前有沒有時間?時間的本質又是什麼?這些問題在我心裡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在《時間簡史》這本書裡,霍金先生對這些問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了探討,讓我明白了更多的知識。
初讀此書,我就被霍金先生那簡單有趣,而又充滿著道理的語言給折服了,他把那些複雜,枯燥無味的公式,還有科學道理給分析的非常易懂,讓人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奧祕。整本書的編排從淺顯到深入,讓我讀了還想讀,讓人慾罷不能。
雖然我只讀懂了一小部分,但我依然可以從霍金先生幽默的言語中發現他對生命、自由與死亡的獨特見解。霍金先生總是用最平易的語言向我們闡述時間與空間的本質以及宇宙的發展。他以簡單的例子解釋著黑洞理論,反粒子和虛粒子的概念。這本書加深了我對宇宙知識的瞭解,聽到了一些一起全然不知的名詞,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我對宇宙的興趣也更濃了。
宇宙,這個對於我異常神祕的世界,我也開始了對於它的探索。
搬出天文望遠鏡,調整好焦距,把鏡頭對準了一個我觀察了很久的星星—土星。看到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小點後,我開始了微調。視野中的影象越來越清晰,一個帶有光環的黃色星星展現在我的眼前,看到它,我不禁高喊起來:“我成功啦,我看到了土星!”在那一刻,我又不禁想起中國在天文領域的發展:2。16米天文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文學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是我國自行研製的、迄今為止國內最大、也是遠東最大的光學望遠鏡,1998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FAST天眼射電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還有數不勝數的火箭、衛星等等,都代表了我國天文領域的重要發展,也體現了我國的科技技術的提升。
隨著技術的發展,更多的問題接踵而來,讓人應接不暇。但是這種種的問號又是那麼的有趣,那麼的吸引我們的目光,讓人浮想聯翩,覺得神祕無比。這些問題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科技的發展而解開。現在,就讓我們將這一切留給時間吧!
讀了這本書,我已經置身於廣闊的宇宙,期待解開更多的謎題……
科學故事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507字科學就像是一個廣闊無垠的大海,而我們就是一些魚兒,雖然現在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遨遊著,但是將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水裡就可能沒有了氧氣,我們就必須換另一個地方來生存,這樣換來換去,這個海洋會被我們汙染了,到時候,我們沒有乾淨的海洋生存,就要尋找另一片海洋了。
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需要的就是科學。如果我們不懂科學,就有可能無法生活在這社會裡,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如果我們懂科學,我們才會在這個社會上有生存的餘地。
現在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科學。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越來越重要,它已成為競爭中能否取勝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我們要懂得科學,要充分發揮科學的力量,讓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
我們大家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在平常生活中,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首先要努力學好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在課餘時間,我們應該多看看適合我們中學生的科普書籍、報刊等讀物。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勇於實踐,敢於探索,善於發現新事物,將自己發現的成果記錄下來,再慢慢研究,最後下結論。這樣,慢慢地,我們才能真正擁有科學,掌握科學,享受科學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喜悅。這就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