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是後盾相關作文20篇

祖國是後盾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90字

還記得《戰狼2》中的經典片段,吳京在印度遇到印度兵,他把中國的國旗高高地懸掛在車上,順利地通過了槍林彈雨,這一刻,中國的國旗,好比銅頭鐵臂,呵護著遠在國外的中華兒女們。是的,有一種後盾,叫祖國。

在革命抗戰年代,我們的堅強後盾,叫祖國。奶奶家有一個一百多歲的老紅軍,他曾跟我們講過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那是在紅軍與日本人打仗前線,他被日軍刺傷了腿,眼看就要被無情地槍殺,一個紅軍戰士突然衝上來,匐匍著把動彈不了的他拖到了戰壕,最後還在硝煙中把他揹回去。他當時問那個紅軍叫什麼名字,那個紅軍說:“同志,我們的名字都叫中國”。是啊,在那個戰爭年代,每一個為祖國流血奮戰的戰士,都叫中國,無數個這樣的戰士,為中華民族組成了一堵堅實的後盾,守護著每一箇中國人。

在和平年代,我們的堅強後盾,叫祖國。我看過一個紀錄片,那是1998年,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區域性受到了大暴雨至特大暴雨,長江干流以及許多江河都相繼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荊州告急,武漢告急,長江流域一共出現八次洪峰。而印象最深的是,當時長江大堤九江段決出了一個30米寬的口子,洪水滔滔,向九江奔流而去,這時,是我們的官兵,一個個跳進江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一點點將缺口堵住,奮戰三晝夜,終於將堵口圍堰合龍。那一堵解放軍戰士用身體排成的抗洪牆,就像銅牆鐵壁,成為了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在危難時機,我們的堅強後盾,還是祖國。還記得201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6萬多人在這場地震中失去了生命,37萬人受傷。國家領導人來了,他們堅定地表示:我們和你們在一起,一定盡一切力量救出更多的人;官兵來了,他們以人為梯,託舉生命,他們以手為器,扒開廢墟中的亂石,用虛弱的雙肩扛起一個個生命;志願者來了,他們在不斷的餘震中,送來了食物,送來了關愛,送來了溫暖;醫護工作者來了,他們顧不上個人安危,搶救著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在廢墟中,尋找一個個生命的痕跡。正是他們,無數的中國人,組成了一堵堅強的後盾,正是他們,無數的中國人,組成了一個名字:“祖國”!

是的,有一種後盾叫祖國,我為生在這樣的時代而自豪,為我們這樣的強大的祖國而點贊!

祖國是我家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392字

偉大的民族不屈的脊樑

世界的東方有位巨人,那位巨人就是我的祖國。我的祖國有個偉大的名字那就是中國。

這個星期我讀完了一本書《祖國是我家》,這本書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的祖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華夏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中國能有今天這一番成就,離不開每個中國人的努力。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祖國,奉獻了自己的才華,奉獻了生命!那就是我們偉大的民族,不屈的脊樑。

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很多愛國之人,為祖國奉獻自己的故事,《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繼光不願封侯願國寧》《錢學森魂系中華赤子之心》《華羅庚鞠躬盡瘁死方已》《南佇東天空中最亮的星》《屈原懷瑾握瑜印日月》……

屈原自幼在楚國長大,長大後為了楚國能變得更強大,一直盡心盡力,楚懷王也非常看好屈原,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會徵求屈原的意見。屈原是一個品格高尚的廉潔之人,他不願意與那些貪贓枉法,是非不分的朝廷官員同流合汙。卻遭到了他們的排擠,他們經常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以至於楚懷王漸漸地疏遠了屈原,也不再信任屈原了,後來,屈原甚至被驅逐出境,但馬車剛走了一會兒,屈原便不禁望著自己的家鄉,那一刻,他在心裡默默發誓,一定要使楚國變得繁榮昌盛,如不成功自己便投江自盡,可事情往往不盡人意,最後屈原為了祖國投江自盡、無怨無悔……

為了祖國,寧可失去生命,這便是民族不屈的脊樑。

魂系中華,衝破重重阻攔而回國的錢學森,傾其所學,緊密關注國外科學動態,不斷推出新的科研成果,為祖國的國防事業耗盡心力,作出巨大的貢獻。

想當初,在美國定居且能聘為終身教授,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幻想,可是錢學森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放棄了一切,因為,祖國和人民永遠是他選擇的唯一標準。他曾經這樣說過:“我本人是滄海一粟,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美國準備授予他院士稱號時,他堅決地說:“如果中國人民說我錢學森為國家為民族做了點事,那就是最高的獎賞。”

為了祖國,富貴不淫,威武不屈,這就是民族不屈的脊樑。

臨危不懼、堅貞不屈、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愛國主義者、傑出作家、翻譯家、文學史家鄭振鐸在炮火廢墟上盡力儲存文化重建之種,向我們展示了文化人的脊樑和風骨。

這本書中的每個故事,都使我們不由得發自內心的感嘆!書中有一句話讓我深有感觸“無論中國怎麼樣,請記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我明白,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已經站在世界的叢林。每當我看著五星紅旗迎著陽光緩緩上升時,我便會想,這面旗是無數戰士用鮮血染紅的。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因為中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福了世界;中國精美的陶瓷、絲綢,征服了世界;中國傳統的美德,從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感動了世界!中國,一個多麼響亮的名字,“和平、富強、文明、明主……”“用初心點亮萬家”“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中國人一定會實現我們的偉大中國夢。

我將永遠記住我的家是中國!

偉大的民族不屈的脊樑!

祖國是我家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771字

不堪負重的皮囊

我們來到這世上,究竟被賦予了哪些使命?

如果將人分為肉體和靈魂兩部分,那麼,情感佔據了靈魂的絕大部分。

每天,我們的皮囊把我們的靈魂隱藏。我們吃吃睡睡,行行走走,都是皮囊代替靈魂完成的。漸漸地,皮囊在我們的生命中越來越重要,它變得沉重,變得讓人割捨不開。最終,皮囊壓死了我們。

善良的靈魂很想幫忙,可是它沒有情感。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脆弱的皮囊越來越厚重,而自己越來越虛弱。

直到有一天,它碰到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靈魂。他堅實強壯,陽光開朗,總是很幸福。因為,他有它所沒有的東西:信仰。

他是如此的熱愛他的祖國,他願為祖國獻身。那是它從來未曾有過的炙熱的情感。這情感滾燙的要把它灼傷,熱烈地要把它整個燃燒。可它還是渴望擁有它。它已經厭倦了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它恐懼麻木的未來。所以,它需要信仰。

貪嗔痴念皆惘然。清貧苦樂,才是人生滋味。若無信仰,萬事皆空,麻木無常。

我們缺少一種情感,能讓我們奮不顧身;我們缺少一種信仰,能讓我們充實快樂。人們從剛出生開始,就逐漸學會了生存,學會了基本的生活。可是,信仰,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因為信仰,人們開始追逐理想,學會了苦中作樂;因為信仰,人們開始發明創造,開始有了新的追求;因為信仰,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候,人們也學會了堅持。於是,這個世界,開始變得不一樣。

並不是說,人們從一開始就肩負了改變世界的使命,而是信仰,讓人們堅信明天會更好;堅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堅信“少年強,則國強”,堅信自己,有非要守護不可的東西。

血管裡流淌的,是沸騰的血液。他被信仰召喚,為理想奔騰。因為熱愛,所以執著。總有一天,他會衝破腐朽的皮囊,流進蛻變的靈魂。

皮囊因為貪念承受不住感情,不堪負重;而靈魂有了信仰,便有了光明,有了方向,一切罪孽都在這裡消散。

為了信仰,狂奔。

我要報效我的祖國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51字

今天,我讀了《我要報效我的祖國》這篇文章後,我深深的被主人公鄧亞萍的那種刻苦訓練、一心要為祖國爭光的精神所感動。

這篇課文反映了鄧亞萍不怕吃苦、倔強好勝的性格,表達了她立志為國爭光的思想感情,抒發了她時刻不忘報效祖國的高尚情懷。

鄧亞萍練習十分刻苦。她一練起來就全神貫注、廢寢忘食。一練一身汗,一天要換五六次衣服,為了掌握一種技術,她甚至要揮拍上千次!

鄧亞萍是把刻苦的精神放在打乒乓球上的,而我們卻要把它放在學習上面。學習,不能三心二意;學習,只能老老實實。只有不畏勞苦的人,才能攀上科學的高峰,才能游到知識的海洋,用知識來富強我們的祖國。古今中外,有許多人都是這樣子的。比如海倫凱勒,她雖然失明瞭,但她對生活充滿希望,更加刻苦學習說話,還堅持寫作文,成為了大女作家。魯迅,大家一定知道吧,他小時候,為了學習,他歷盡了千辛萬苦,終於爬到山上去學習,而且十分認真、刻苦,終於成為了歷史偉人。像張衡說的“人生在勤,不無所獲?”,只要勤奮,什麼事都能做成。

有一回,我碰到了一個題目,我做了好長時間都沒做出來,我有一點洩氣了。這時,一種好奇心促使著我翻看答案,可我卻沒看,繼續認真的思考。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一小時……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還是沒有做出來,過了一會兒,我終於做出來了。我想,如果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就應該迎難而上,我們一定會克服困難的。

我給我自己定了一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勇於實踐,遇到困難應想辦法攻克,為祖國贏得榮譽,為五星紅旗增添一筆鮮豔的色彩,為祖國的事業而奮鬥一生。

騰飛的祖國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542字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每當唱起這首歌,我都會想起那繁榮富強的祖國中國。

今天,當我翻開《騰飛的祖國》這本書時,心裡更是激動萬千,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原來那個貧窮落後的中國了,而是繁榮富強的中國。1965年毛主席正式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就在這一刻起,中華子孫們站起來了。

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讓中國推開了眺望世界、變革求新的大門。五年前,中華民族解決了溫飽問題,走出貧困生活,建起了小康大道。但我們的復興夢還未完成,還在進行時。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勾畫了“兩個一百”的奮鬥目標,這些歷史性飛躍的一件件事件,無不讓我們感到驕傲自豪。

現在我們過家的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初心不改,未來可期,轉眼間,改革開放已經有40年了,40年的艱苦創業,40年的奮鬥不息,40年的春風化雨,40年的立己達人,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和中華人民的命運,而中國自力更生的快速發展,也是對世界做出的最大貢獻。我們要知道中國是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

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發奮圖強,為祖國的明天做出巨大的貢獻,厲害了,我的國。

騰飛的祖國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43字

穿越了5000年曆史長河,蘊藏著無數華夏兒女智慧結晶與辛勤汗水的畫卷徐徐展開。如今的中國日益繁榮昌盛,日新月異的發展,無一不在訴說著,祖國在騰飛!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翻開《騰飛的祖國》這本書,讀著一幀幀一頁頁的文字,我眼前彷彿出現了改革開放40年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祖輩口中飢寒交迫的過去,再到全民奔小康的現在,我們的祖國實現著跨越式改變,這一切的一切,不僅讓我心潮澎湃,讚歎不已。

書中詳細描寫了“經濟建設”,“科技實力”,“社會建設”,“生態環境”,“國防現代化”五大主題。描寫了四十年來,祖國日新月異地飛躍。如今的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極大改善。探月的“繞”“落”“回”三步曲實現了牽手月球的夢想,“悟空號”的太空探祕開始了探索宇宙祕密的太空之旅。蛟龍號的深海潛艇,航母的零突破,就連曾經笑言“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現如今也已經成為了現實。和諧號,復興號的飛馳,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了閃耀世界的新名片,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湧生出強烈的自豪感,看,這就是我們的祖國。祖國的騰飛離不開為此努力奮鬥的中華兒女,也離不開忙碌專研的科技人員,而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為祖國的騰飛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681字

10月2日,我和幾位同學下午四點鐘在博興齊納影城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影片一共有七個故事組成,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迴歸》。

《迴歸》中最激動人心的鏡頭就是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大紅底色的紫荊花旗猶如一團熾熱的烈火,在它的中間綻放著一朵潔白的紫荊花,紫荊花的五片花瓣各拖著一顆紅星,與五星紅旗的五顆星相呼應,兩面旗幟在國歌聲中徐徐升起,緩緩舞動,它們一左一右,一個如母親般注視著孩子,一個如孩子般依偎著母親。紫荊花旗彷彿剛經歷過暴風重歸寧靜的海浪一般,一波一波湧上天際。

《迴歸》這個故事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母親懷抱的故事。在分離了百年後,為了保證香港分秒不差迴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無論軍人,警察還是普通的香港市民,陸港兩地的同胞戮力同心,最終,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香港準時迴歸祖國懷抱。

香港,從百年的苦難向我們走來。異邦的鐵騎漂洋過海,驚飛了沙灘漫步的海鷗,驚散了香港的美夢,1842年屈辱的《南京條約》,使香港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鎖,使香港失去了自由,祖國母親期盼的目光穿過了一個世紀、宇宙黑洞,千山萬水,茫茫沙漠……送走了多少春風秋雨,終於盼來了重聚的春天。

香港迴歸分秒不差的場面,一直感染著我。我們應該從小知道祖國即是我們的母親,也是我們的家園,她的身上有數以百計之多的傷疤,我們不能讓她再有傷疤,為了她的繁榮昌盛,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她在地球上綻放最耀眼、最燦爛的光芒。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626字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電影散場了,每個離場的人嘴裡都在哼唱著這首《我和我的祖國》,就連我兩歲半的小妹妹也跟著唱了起來,媽媽說每個人都有和祖國共同經歷的故事。

就像我剛剛看完的這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一樣,它講述的就是不同時代的人和祖國之間的7個小故事,每個小故事都有感動我的地方。

小故事《前夜》,工程師林治遠克服恐高症,毅然決然地爬上22米高的旗杆進行焊接,設計了自動升旗裝置,確保了開國大典上五星紅旗萬無一失順利升起,讓我知道了原來升旗並沒有那麼簡單,讓我立志爭取早日也成為一名小學生升旗手,用自己的雙手為全校的同學們升起鮮豔的五星紅旗。

小故事《奪冠》,媽媽一直是中國女排的忠實球迷,經常給我講中國女排5連冠的故事,給我講“鐵榔頭”郎平教練的故事,給我講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逆轉奪冠的故事,當然還有今年女排世界盃11連勝獲得冠軍的故事,從上海小弄堂裡的黑白畫面到今天的彩色螢幕,這些比賽的片段我都看到了。從當年可愛的“天線俠”東東到現在受媽媽影響也開始喜歡中國女排的我,我們都被女排大姐姐們賽場上的每球必爭,不輕言放棄的拼搏精神鼓舞了。

“我和我的祖國,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託……”看電影的時候,當這首歌的前奏一響起,大家就異口同聲地大合唱,我看見有的人臉上掛著笑容,有的人拿下眼鏡擦著淚水,還有的人舉手敬禮……我想,這些也許就是媽媽說的“我和我的祖國”之間的故事吧。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681字

國慶節的那一天,我觀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整部電影是由七個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講述了祖國由衰弱到復興再強大的漫長過程。通過觀看此部電影,我對國家的熱愛之情更深了。

對於我而言,感觸最大的兩個事件就是“製作第一面五星紅旗與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記載了新中國成立後邁出的第一步。劇中的人物動作、語言都很真實,我彷彿也置身於其中,我不僅被人們的歡聲笑語所感染。更被背後遇到難以想象的挫折與太多不為人所知的艱辛所感動。

最令我欣喜的事情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雖然當時我還未出生,但我被計程車司機張北京師傅的善良感動了,他參加活動抽籤時很幸運拿到了一張紅桃2,獲得了一張價值八百元的開幕式門票。但是在載客時被一個13歲的小男孩偷走,從而失去了好機會。但是善良的張北京並沒有計較,而拿走了八百元錢後把票給了他。這件事不僅寫出了計程車司機張北京的善良,而且也側面地突出祖國的偉大與繁榮昌盛。

最使我欣慰的事件是1997年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香港離開了一百年,祖國母親傷心了一百年,痛苦訴說了一百年,7月1日這天,香港終於回來了。在零點時,中英兩國準時奏響國歌,在十幾億同胞的期盼下,香港終於迴歸了。我們心裡都很清楚:是因為國家的積貧積弱失去土地,又是因為祖國的強大讓遊子迴歸。

中國女排給我們展示的是積極向上拼搏精神,神舟一號飛船著陸成功證明了中國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2015年閱兵儀式表現了國人有昂揚鬥志的面貌,這一個一個偉大的事件見證了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不朽精神。

身為一名中國人,我為自己的祖國感動,更為自己的祖國而自豪!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521字

我的祖國叫中國,今年是祖國媽媽70歲的生日,小小的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觀看了一部感人淚下的國慶獻禮大片《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講了七個平凡感人的故事,每一個都讓我感動的流出了眼淚。1949年,電動升旗裝置的設計者林志遠伯伯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保證毛主席爺爺在天安門城樓上順利地按下升旗按鈕,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天空。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投身於研發事業的高遠叔叔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1984年中國女排世界奪冠,天真可愛的鼕鼕放棄為喜歡的女孩送禮物,一直舉著天線,讓鄰居們順利地觀看比賽。還有1997年香港迴歸祖國,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等等。媽媽告訴我:這些偉大的事情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完成的,而是無數平凡的人在背後默默付出,他們努力著,追求著,懷著同一個夢想:讓祖國越來越強大。

正如習近平爺爺說:“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都在努力奔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應該向電影裡面的叔叔和阿姨們學習,懷揣著“熱愛祖國、好好學習”的大大夢想,努力學習,天天向上,遇到困難永不退縮,長大了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樑,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做出貢獻,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做出回報。

祖國媽媽,從現在開始,小小的我,要為你做一名幸福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