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思想相關作文20篇

碎屑思想 篇1

碎屑思想作文800字 ,811字

近來的生活有一種趨勢,那便是碎片化。時間可以被碎片化,剛坐下寫了兩行字,就拿出手機,開始瀏覽網頁。零零散散而無全神貫注帶來的終將是惡果。久而久之,人們在這樣被碎片分割的生活中形成的終將是碎屑思想。

所謂的碎屑思想有如下的幾個特點:零散而無連貫性、頹喪而無創新性、膚淺而無深刻性。

人們出於碎片化的生活之中,腦中所想的永遠都是繁瑣的世事,毫無用處且毫無意義,還自覺十分充裕,殊不知腦袋裡裝的只是廢料,碎屑思想所鍾愛的原料。

碎屑思想會使人腦的機能退化,長久地被塞住,腦子會失去活力。你會發現自己再也想不出來有深度的內容,發現自己會滿足於僅僅具有娛樂性質的東西。思想變得膚淺,人自然也會變得懶洋洋,行動變得遲緩落後。

碎屑思想還會流傳飛快。一個處於碎片化模式中的人,其實自己並不一定能夠知道,反而會被這樣的生活所麻痺,對待任何事情都浮躁不堪,身邊的人自然也會常常受其影響。就像懶惰一樣,碎片化會因自己身邊的人一步步陷入而被帶入其中。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每天將時間細碎地分散,孩子們的精力也會無法集中。在社交生活中,身邊圍繞著的都是一群零零散散的關係,有些是所謂的朋友的朋友,有些是有過幾面之緣,講過客套話的人,真摯的感情越來越容易被忽視,直到最後人們都漸漸地失去它。體現在社會生活中,碎片化所帶來的還會有人才的缺失,懶散的風氣,淡漠的情感,難道這些是現代化送給人類的禮物嗎?

現代科技本身並沒有過錯,被創造的初衷在於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便捷。人類的不正當使用給人類自己選擇了碎片化的生活。社交軟體是用來與朋友保持聯絡、發展新的關係的工具,可逐漸它成為了形形色色的攀比、結交社會人士的複雜平臺。我們所能做的不是封殺這些工具,而是將碎片努力拼湊。在做一件事時,腦中就只有這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並將生活中無數個這樣的小整體粘合,形成我們完整而富有條理的生活。

靜下心來,將一本書從頭看到底,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淺談社會思想碎片化 篇2

記敘文 ,902字

試圖專注於面前的作業時因微信訊息的提示音而拿起手機,在機場候機的時候忍不住開了一局遊戲,看小說購物都用閒暇的點滴時間在網際網路上完成……當你已經完成習慣於這樣的生活模式,同時為自己的生活之“充實”而沾沾自喜時,你便被“碎片化”了。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美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糕的時代!”這便是碎片化時代的真實寫照。我不否認資訊碎片化給生活帶來的便捷,真正可怖的是個人的思想碎片化導致的社會碎片化。

“碎片”取零碎片面之意。思想碎片化,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個人接受外界各式各樣零散的資訊時,只匆匆看過其表面最為淺顯的意思而無對它背後的用意與含義的分析與聯絡,甚至絲毫不加思考便輕易聽信。有人說,如今移動網際網路橫行,這樣的弊端在其優勢下足以讓人忽略。而在我看來,這樣無知淺陋的觀點正是他被思想碎片化的必然結果,因為不懂得思考的人方無法意識到思想的重要性。

思想,即如康德評啟蒙運動,“助人擺脫加諸自身的愚昧狀態”。思想使人擺脫愚昧,換言之,便是無思想使人陷於愚昧。這愚昧,最直觀地體現在對生活的心態與認知上。當一個人長久以來對碎片化資訊不加聯絡思考的吸收構成了他主要的生活模式,那麼他所瞭解的世界也就是散亂無章的,若他對資訊沒有獨立的處理能力,無法將其聯絡起來構成整體印象,我們便也不能期待他對社會有自己的見解了。

可悲的是,由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世界各地的人們接收資訊的方式也都大同小異。微博、推特、ins、facebook……碎片化的資訊佔據了生活的絕大部分,而碎片化資訊接收方式的普及又造成了思想碎片化的普遍。聽之信之,無聯絡,無思考,無觀點,無創新,構成了當今社會的整體形象。

然而,社會的進步是建立在思想創新突破上的,沒有創造,何來發展?曾經有一個外國記者說過,他來到上海,感覺這近乎一個複製的紐約。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呈現出來的卻是幾無分別的模樣,這就是整個社會的思想碎片化最直接的後果。若長此以往止步不前,那麼未來堪優。

社會是由無數微小的個體組成的,要想改變現狀,唯有每一個先改變自己。將碎片化的資訊聯結整合,形成自己的思想,這才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碎片化生活的正確“開啟方式”。

碎片化的是生活還是思想? 篇3

碎片化的是生活還是思 ,1025字

在這個高科技發展的時代,網際網路已然離不開我們,人們開始樂而不疲地選用碎片化的方式開始生活。

簡單的讀書,方式也與以前大相徑庭。如今只要開啟百度手指輕輕一點,便會得到成千上萬的連結,我們只需要看看哪些閱讀量比較高、點贊人數比較多,就可以毫不費力地開啟它們,擷取其中碎片化的資訊資料。回憶過往,孔子有翻閱《周易》韋編三絕,蘇軾有讀《阿房宮賦》撒然不倦,平生寫了不少佳文。就算近代文學家也沒有單單一個不翻閱經典著作卻只一味靠拼接採用那些碎片化的資料寫成大作的。

可為什麼人們寧願擷取這碎片化的資料也不願花時間去看看經典,為什麼人們寧願咀嚼這“碎渣”也不願在“大餐”面前逗留止步。

碎片化的資訊給人們帶來滿足感和快感,人們只要動動手指,大把大把“資料”便到手了,靠著稀散的資訊沾沾自喜完成了“大作”,在順手給發帖人一個贊一個好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無條件相信那乾癟沒營養的內容,而那些實實在在的大著作卻無人賞識,甚至被人惡意改編用不少網路語成低俗的東西卻受到不少人的青睞。人們越來越傾向那些拼的支離破碎的東西。

資訊時代也少不了不少app的參與,許多社交軟體就例如微博微信,不少人離不開它們,無論社會上有什麼風吹草動人們第一時間得知一定是在這些軟體上而不是看新聞看報紙。我曾經親身目睹過一件事,前段時間網上瘋傳著一段兒子打父親視訊,不少人發表著自己的“大道理”指罵那位兒子,可就在第二天,一段視訊又穿出來說是父親做了對不起兒子的事活該捱打,這下有不少人自作聰明開始評論父親的行為。可試問在坐有當事人麼,拼著這碎片化的視訊真的能肆意指責麼?簡簡單單的例子,不少明星,因為網友憑藉道聽途說來得碎片化資訊開始捏造發表評論硬生生逼死不少明星!

真正碎片化的單單是這些資訊資料麼?

然而,人們的思想逐步開始受到改變,腦袋漸漸成為另一個碎片化的場所,面對問題,開始用腦袋裡的碎片化東西東拼西湊組織答案,且任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答案含金量極低。並且養成了單方面有一點碎片化的訊息便開始發表自己的言論,不管這些言語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慢慢的社會上瀰漫著這種風氣?有一點點碎片化的訊息便有不少人便冒出來興風作浪。使不少人以這為樂趣,同時扭曲其他人的思維。

碎片化資訊就例如一張撕碎的紙,即使你拿膠水沾在一起可無論也不能拼的天衣無縫,相反到處是裂縫。

碎片化的資訊怎樣利用,大概是隻能看過一眼吧,真正需要的是你腦子中的“過濾器”,這樣才不會使自己的思想成為碎片,不會依賴碎片化的一切。

被碎片化的思想 篇4

被碎片化的思想作文8 ,829字

在中國,名正言順的傳統思想一直主導著每個人,但隨著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明,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大家在網路上相互“感染”相互“融合”,零距離的交流各自的生活,各自的思想,在網路上的好友比現實中的好友多幾百倍,大大方便了網友間的真情交流。

網路上交友易,現實中交友難。因為現實中的交流人們都不願脫離傳統觀念傳統思想,都以為是擺設,現實難見豐富的思想顯現,思想交流不太容易,而在網路裡則可以放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得,方便找到知己。現實中的好友基本在同學之間,少數有親戚之間,而網路上的好友遍佈全國各地,男女老少都有,而且不嫌棄,也不需要知道對方是誰,只要大家在網路裡談得攏,思想觀念接近基本都可以成為網路好友,成為某支“碎片思想”的群體。

網路裡雖然能交許多好友,但他們可能會帶給你好的思想,也可能帶給你一種低俗、不良的思想。網路好友之間可以交流自己的生活,更會互相傳播很多由新聞、娛樂、遊戲等合併而成的八卦訊息。比如明星的一個傳聞可能會“鼓舞”成千上萬的粉絲仿效,他她的一舉一動就被粉絲們認定為一種思想模式,深深地灌溉在腦海裡。不少娛樂節目都成了左右年輕一代的思想、行為、意識,而傳統的思想理論只是書本和寫作交流上的談資或擺設。又如遊戲中的虛擬世界,一直沉迷於其中,再加上網友的吹捧、比拼,更會使這些人無法自拔,在自己的頭腦中灌輸了一種虛擬空渺的思想。這就是被碎片化的思想左右的人群。

另外,名人產生碎片化的思想也一樣左右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馬雲經常利用網路作零距離的演講和開展一次無現金支付活動周,鼓勵人們做“無現金支付”的思想先鋒,全國一大批年輕人立馬接受“無現金”先鋒思想,勇於帶頭嘗新,不怕網路黑客傷害,走在中年老年人的前列。這是碎片化的支付思想,和傳統的現金支付整體思想背道而馳,成為現代社會一支獨特的反傳統思想,即碎片化的支付思想行為。

碎片化的思想來之網路,為人們帶來好的一面,同時也帶來欠缺的一面,誰是誰非只有等待後來的人來檢驗吧。

碎片化與思想誤區 篇5

碎片化與思想誤區作文 ,935字

如今,科技水平爆炸式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穎的物品,也出現了許多新奇的觀念。我們的生活逐漸碎片化。每一件事情,都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中斷;每一點時間,都必須費盡全力的擠出來。而人與人之間,也越來越難互相理解。網路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也越來越方便。但是,這完全是一件好事嗎?

手機對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大。當我們準備認真的做一件事,打斷我們最多的就是手機。我們對於手機的依賴性太強,似乎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它。但我有一天想到這一點,就把手機放進抽屜鎖好,告訴自己不能開啟。每天我都有去看手機的強烈念頭,但我忍住了。一週之後,當我拿出手機,才發現,一切沒有任何變化,沒有任何訊息,等等。於是,我明白了,我們並不是離不開手機,而是我們習慣於依賴手機,讓手機反過來“玩”了我們的思想。我們需要將其融入我們的行為,而不是融入思想。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需要智慧來思考一件事物的本質,而不是憑藉慾望行事。

不知從何時起,我對一切網路遊戲失去了興趣。我更希望去看書,我認為那更能接觸到一些本質的東西。平時的學習生活也有較為充裕的時間,而我平時精力也過剩,所以我犧牲一些睡眠時間以進行自己熱愛的事情也無可厚非。我認為,不論是電子書也好,紙質書也罷,都是給人提供知識的寶庫。讀書,永遠是有用的。當然,晚點睡覺也沒什麼問題。可惜,我的媽媽似乎不這麼想。她始終認為小孩子一定要保持十分充足的睡眠且不能有30分鐘以上的偏差;以及不論在幹什麼,使用電子產品都是在“玩”這樣的觀念。當然,這是關心我,儘管我不太接受。但是這使得我的“碎片化的生活”更加名副其實。這是一件小事,但現在的確存在一些奇怪的觀念。例如,有的父母不管孩子或管得很嚴,等等。這些觀念其實都是對孩子的束縛,各種各樣的束縛,這或許是新的生活方式帶來的新觀念。但是,學習生活不只是上課、下課和做作業,合理的安排無疑十分重要。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不要讓不符合孩子成長的觀念束縛她們,成長需要自然。

科技的發展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快速的發展也會帶來許多弊端。比起科技,更重要的是適應科技的能力,是瞭解人心理的能力,這是將碎片重新拼接的方法。“碎片化的生活”,是人思想的誤區所帶來的。碎片化的生活需要矯正,我相信人們能發現科技的真正用途。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思想 篇6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 ,856字

當今社會,快速的生活使城市發展,但也催生的許多新事物。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讓方便的手機閱讀漸漸地代替了傳統的紙質書籍的閱讀,成為了大眾閱讀的主流。

碎片化的閱讀是指,閱讀模式不完整、斷斷續續。並且隨著這種閱讀方式“普及率”越來越高碎片化閱讀導致“人們缺少思考”,“淺閱讀盛行”等這一系列的弊端也漸漸浮現。

我自己作為一個喜歡在網上看文章的人,常常在看完一大堆文章之後,之後只重視它所帶來的資訊,卻沒了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讓我在資訊的汪洋大海里迷失了自己。我想在閱讀時,獨立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薩特曾這樣描述自己的閱讀體驗:我在書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又在書裡重新開始我的生命。是的,只有自己思考過的閱讀,才能直抵靈魂最深處。而碎片化的閱讀,最終只會讓我們的思想成為風中的柳絮,碎片化的閱讀,難以帶給人內心的震撼與精神的洗禮,更不必說靈魂的淨化和提升。

人們選擇碎片化的碎片化的閱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作用於人們無聊的、碎片的時間,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於隨身攜帶。但這也恰恰是他的弊端,人們用分散的時間去讀一篇文章,這往往會使人在看完了之後,忘記了自己看了些什麼,只好從頭再去看一遍,這樣既浪費了時間,也沒有任何的收穫。並且,這樣的閱讀,也往往很難讓人積累知識。

但反觀傳統的紙質書籍的的閱讀,可以使人靜下心來,並且往往在人看完了之後,讓人受益匪淺,回味無窮。徐升國說:“數字閱讀碎片化特徵比較明顯。我們不能片面和簡單地將碎片化閱讀等同於“不好”的閱讀。碎片化閱讀也是有價值和意義的,它滿足了人們多方面的閱讀需求,比如對獲取資訊、娛樂、社交等需求。以前沒有數字閱讀的時候,人們讀報紙和雜誌也帶有碎片化閱讀的特徵,我們不會說讀報、讀雜誌是壞事。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碎片化閱讀,它有自身的不足,需要彌補。國家和社會應該加強對國民深度閱讀的引導,讓人們在用網路、手機進行閱讀的同時,也注意多讀書。”

是呀!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中,我們不能被潮流所打亂陣腳,我們必須堅持一些原本的東西,才可以與這時代和諧相處。

你的思想被碎片化了嗎? 篇7

你的思想被碎片化了嗎 ,1322字

我們在一個碎片化的世界裡隨波逐流著。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早餐,碎片化的學習與工作……我們把生活無情地撕裂成雪花,用縫隙裡擠出來的那一分一分的時間焦頭爛額地應付這一切。正如此刻,我在顛簸的公交車上爭分奪秒地寫著作文。這是一種無奈,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們處心積慮地想變得快一點,再快一點!然後我們有了軌道交通。於是人們夾著公文包面無表情行屍走肉般地擠成一團,在哐當哐當的前進聲中到達目的地。它已經撕開了我們寶貴的時間,我們在這段時間裡除了站著,坐著,發著呆,還能做些什麼呢?於是手機和WiFi橫空出世了。這可真是打發時光的好工具!人們夾著公文包的那隻胳膊終於不是孤零零地插在褲兜裡了,人們攥著手機,疲憊呆滯的眼睛裡反射著光,神采奕奕地盯著一寸見方的螢幕目不轉睛!

“我們不會再浪費時間了!”人們激動地叫喊著,彷彿他們又發現了新大陸。於是乎看小說的,聽音樂的,刷微博的,正經八百處理工作的……我們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理由面對那塊小小的螢幕。悄無聲息間我們過起了碎片化的生活。上學的路上背書,上班的路上處理公務,學習的間隙享用早飯……精諳於此的高手為此分享所謂“時間管理”的絕招。碎片化成為一種時尚,能在時間的縫隙中泰然自若者自然成為我們中的佼佼者。

果真如此嗎?

所謂的“碎片”,不過是我們在快慢之中轉型時遇到的問題罷了。它是時代的瑕疵。正因如此,我對那些能把握每分每秒且不受“碎片化生活”影響的人滿懷崇敬,因為他們在時光產生的泥石流中就像一股清泉,遺世獨立。而我們大部分普通人,往往做不到我們理想中的樣子。首先,我們很少為自己的生活做計劃,常常“遇神殺神”,時間碎片就在我們發呆、打鬧、自怨自艾的過程中溜走了。其次,我們做不到像電腦頁面轉換那樣切換我們的大腦。就學生而言,在寫數學的空隙裡背英語,體育課空閒的時間做語文,看似是在分秒必爭,其實我們的大腦根本無法專注於眼前所做的這一切,就像走個過場一樣,那些需要我們記住的東西只是沿著腦神經走了一遭,就從你的某一隻耳朵裡出去了。這樣子的分秒必爭又有什麼作用呢?

所謂“碎片”,帶來的只有人心的浮躁。假如你把一隻花瓶摔碎了,撒了一地的碎瓷片,想必你收拾時心裡一定很煩躁。就好比收拾花瓶一樣,我們在處理生活碎片時,難道不也是這樣的心情嗎?把一點一點的瑣事安裝到錯雜的時間段上,就像是做馬賽克畫作一樣,當你終於把所有的碎片都拼在一起時,所得到的只是一幅模糊不清的印象畫罷了。那些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鼓鼓囊囊的人,她們在那五分十分的時間裡,真的能獲得些什麼嗎?恐怕未必。

我懷念從前悠揚又輕慢的時光。揹著小書包舔著棉花糖晃晃悠悠地在樹與葉的光影中回家。出門時也不必盤算著拿一本書背單詞或是寫作業,因為我所有的精力只會用來欣賞車窗外的美景。回答別人的問題時我也會更加耐心細緻,畢竟現在我的腦海裡常常回蕩著表情包。

這樣的碎片化,並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我們所能夠做的只有盡力將時間拼貼起來,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專注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縱然生活枯燥繁瑣,我們的心靈卻不可碎片化。時間碎了,我們舉手相助的心卻不能碎,積極進取的精神不能碎,享受生活的樂觀不能碎。思想不碎,我們定能在時光的洪流中挖掘出一條康莊大道。

思想能夠被碎片化嗎? 篇8

思想能夠被碎片化嗎作 ,926字

步入資訊時代,我們的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被移動網際網路給碎片化了,當然這更大程度上影響的是我們接受資訊的方式上。不過值得我們思考的並不是碎片化本身是否是件好事,因為它是在人類社會一步步的發展中形成的,而是碎片化影響的是否只有我們接受資訊的方式,還是對我們人類發展之本—思想也有影響。

我們在接受碎片化的資訊是不免需要將零碎的資訊組合成為我們有用的資訊,這已經融入了日常生活,也能與節奏越來越快的生活結合起來,因為在有限的時間裡,人們不再需要集中注意力在一次性完成任務,而是可以分段式的。例如不再需要看一整個時間段的電視新聞來找到足夠重要的,而是通過移動裝置找到熱點新聞。這可以省去人們不必要的精力和時間,從這一點來看碎片化來接受資訊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我們是否忽略了我們最為重要的思想呢,快節奏生活下的人們很少還會停下腳步,而在資訊接受都被碎片化之後,我們的思想還能夠是人類傳統的,真正的思想嗎。當你看完一條熱點新聞的時候,你或許會點選評論來看,而現在的評論區當中有多少評論能夠稱得上是客觀的,有價值的呢?同時在刷屏瀏覽評論的時候,你是否會對這一條新聞也有自己的思想呢。還有以電子圖書為例,它為我們帶來了便攜的碎片化的閱讀,但是這樣的閱讀方式基本將“讀書筆記”這樣一種從書籍中獲得自身思想的昇華的方式給消除了。我們能夠將許多零碎的資訊重新組合成為一個完整的資訊,但是或許將零散的想法組合成一個自己的思想不是那麼容易。碎片化使我們專注於利用這種便利的方式獲取儘可能多的資訊,這一點對我們增添閱歷是非常有幫助的,然而,碎片化也帶來了對於“效率”過度的追求,我們不能夠對眼前的碎片化的生活做出深刻的反思。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可見思想對於人類發展的程序來說是有多麼重要的地位。現今碎片化的生活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我們的思想,主流的思想幾乎不會受到質疑,這難以稱為一件好事,因為思想只有在受到質疑之後才能有更好的提升,“輿論”在現今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下影響的範圍更廣了,所以繼續喚起人們重新在這樣一個碎片化的時代下能夠維持原本思想的本性,不滿足於接受每一個碎片化的資訊。我認為維持思想的責任在你,在我,在大家!

碎片化思想的當前趨勢 篇9

碎片化思想的當前趨勢 ,815字

自從人類打開了資訊世界的大門,網際網路便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原本遙不可及的一切竟觸手可及,但人類獨有而偉大的思想卻在悄然碎片化。

大江健三郎說過:“惡意與輕薄是流言傳播的原動力。”而網際網路正在為其提供了這樣的平臺。流言釋出者的動機是想利用這種快捷性搏眾人眼球,孰不知自己的思想正在碎片化,從而只看到了表面的利益,卻被後人貼上惡意的標籤。反觀之,流言接收者的獵奇心理被網際網路虛假的權威性所激發。不經意間衝動的情感使思想也趨於片面化,於是成為了下一位傳播者。總之,網際網路流言引起的碎片化思想能讓人性變得惡意輕薄。

隨著網際網路閱讀興起,快餐文學的泛濫也成為了元凶之一。引用一段周國平在《思想的星空》一書中的話吧:“我們也許可以極粗略的地把天下的書分為三大類。一是完全不可讀的書,這種書只是外表像書罷了,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啟示、藝術的欣賞或有用的知識……”。然而這第一類書正在侵蝕著青少年的思想使其分崩離析,左右著我們的價值觀。其次碎片化閱讀的方式促使社會上湧現出一大批民哲,由於這種閱讀方式迫使人一眼即過,即使是讀經典文學也難以深入理解領悟。如今的民哲們在“讀萬卷書”後便盲目自大,亂七八糟想了一大氣以後就覺得自己掌握了哲學最高真理,可以渺視一切,和柏拉圖談笑風生,實則只是用些碎片化的思想討論著前人討論過的問題。網際網路閱讀致使碎片化思想成為某些人的華麗包裝,而真正的思想卻被褻瀆。

在古代有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在近代的尼采,黑格爾這樣的大師,然而本世紀卻銷聲匿跡,並不是人們不想思考,獲得真理。網際網路的快捷讓人感到思考顯得沒必要,只需點選搜尋一切都來了。假使渴求的人們無法獲得真知,那麼諸如我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三大唯心問題便再也不會有答案,我們將在資訊的海洋中迷失自我。所以思想的碎片化的趨向便是思想的滅亡。如果人類的思想再不由碎片化走向統合,接踵而至的只會是思想的荒原。

碎片化的思想 篇10

碎片化的思想作文80 ,815字

隨著現代社會的逐漸發展和進步,我們的生活也已經隨著他的步伐逐漸進入了一個資訊化的領域。這都是我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但在同時,我們的大腦也處於一個碎片化的思想世界。

這個碎片化的思想世界包含著很多方面。比如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資訊和碎片化的理解。

有人想要通過一篇文章向另一個人傳遞某些資訊,但在寫完文章後回頭閱讀時,發現自己的文章和想要表達的比起來少了幾個點,於是便在最後的結尾之前左添一筆又添一筆而這些內容卻和上下文沒有任何的聯絡。當另一個人收到這篇文章時,就好像收到了一份只有原圖而沒有其他提示的的困難拼圖。接受資訊的人很難把這些資訊拼接在一起,想要完成拼圖卻又完全摸不著頭腦,這就使資訊只能傳遞部分卻不能完全傳遞。而如果傳送資訊的人表達的無誤,接受資訊的人得到了完整的資訊,就像是收到了一份板塊劃分清晰,讓人一目瞭然的拼圖,接受資訊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完成拼圖,得到一幅美麗的圖畫。但也許他們只看重表面,卻不去思考為什麼送出資訊,他想要表達什麼。再舉一例,攝影師發現了一片世外桃源,找到了最合適的位置、角度,記錄下了這美麗的瞬間,放在展館中展覽,人們每每經過都會讚美,卻很少有人感受圖片的意境。

而碎片化的閱讀在我看來也差不多。人們手上拿到一本書,在他們看完後詢問他們看了些什麼,他們很多人都只能說出全書的一些零碎內容。一種可能:這些部分給他們留下的映像最深還有一種可能:他們只能回憶起這些內容。一本書,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讀完,要分幾次閱讀。但是當有些人第二次閱讀時卻已經把第一次閱讀的內容忘記,或剩下一些零碎的記憶。以此類推,最後一部分讀完時,剩下的只有零碎的記憶了。

我們不得不去深入思考這些問題的原因,很顯然,就是因為他們思考的不夠深入,如果他們思考深入了,就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碎片化的思想,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個淺顯的世界,只因為人們不去深入思考。所以如何終結這個碎片化的思想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人們奪取深入思考問題。

《日本的思想》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750字

丸九真男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思想學者,他的經典著作《日本的思想》剖析了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由封建專制主義轉為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封建帝制受到極大衝擊,生產與資源分配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中日為首的國家也開始維新變法,但中國卻變法失敗,而日本成功搭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列車。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國民思想由崇尚和支援日本法西斯政權,到迅速擯棄戰時思想接受自由與民主,並進行一億人的戰爭懺悔儀式。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亞洲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並率先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為什麼二戰後日本可以進行所謂的“一億人懺悔”並重新迅速崛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這個島國獨特的思考結構特徵與現實的生存方式。

日本是泛神論宗教國家,怎麼說呢,日本人眼中的神不止天皇,日本人看到浪花,覺得是神也需要拜一拜。相對而言,那些外來的一神論思想,往往能讓日本人接受並應用,日本人覺得哪些思想是最新潮最合適並利於當下的生存狀況的,他們都要拿來試一試,無論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唐朝的儒家文化,還是日本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這些文化思想都被日本人拿來使用。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日本思想史顯得零碎和混雜,日本人拿來這些外來思想,並沒有辦法將它們變形加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線軸貫穿聯絡起來的思想體系。

正是因為日本沒有核心思想的主線軸,他們找了儒家思想,可這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借鑑西方的宗教思想,不管用,最後他們找了天皇,不同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天皇是他們獨特的政治與思想支撐點。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容易有一種綜合東西方的輕率性,造成夾在“東洋”與“西洋”的雙重自卑之中的尷尬處境。

《日本的思想》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750字

丸九真男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思想學者,他的經典著作《日本的思想》剖析了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由封建專制主義轉為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封建帝制受到極大衝擊,生產與資源分配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中日為首的國家也開始維新變法,但中國卻變法失敗,而日本成功搭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列車。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國民思想由崇尚和支援日本法西斯政權,到迅速擯棄戰時思想接受自由與民主,並進行一億人的戰爭懺悔儀式。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亞洲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並率先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為什麼二戰後日本可以進行所謂的“一億人懺悔”並重新迅速崛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這個島國獨特的思考結構特徵與現實的生存方式。

日本是泛神論宗教國家,怎麼說呢,日本人眼中的神不止天皇,日本人看到浪花,覺得是神也需要拜一拜。相對而言,那些外來的一神論思想,往往能讓日本人接受並應用,日本人覺得哪些思想是最新潮最合適並利於當下的生存狀況的,他們都要拿來試一試,無論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唐朝的儒家文化,還是日本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這些文化思想都被日本人拿來使用。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日本思想史顯得零碎和混雜,日本人拿來這些外來思想,並沒有辦法將它們變形加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線軸貫穿聯絡起來的思想體系。

正是因為日本沒有核心思想的主線軸,他們找了儒家思想,可這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借鑑西方的宗教思想,不管用,最後他們找了天皇,不同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天皇是他們獨特的政治與思想支撐點。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容易有一種綜合東西方的輕率性,造成夾在“東洋”與“西洋”的雙重自卑之中的尷尬處境。

為思想添一抹“綠” 篇13

國二作文 ,711字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渴望能有一個自己挑選的書包。由於在家中我年紀最小,所以哥哥姐姐們總是把用舊的書包給我,我自然沒有選擇權。看到許多同學都揹著他們自己挑選的書包,我就很失落,感覺自己就像只寄居蟹成天蝸居在別人不要的“房子”裡。情鬱於中,便不能自拔,因此,心中那株想要自己挑書包的苗也早已根深蒂固。

童年的追求便始於書包……

時光荏苒,我漸漸長大,那些褪色的書包終於被我背爛了。我迫不及待地借這一大好理由向媽媽申請買一個新書包。我感覺渾身的熱血在沸騰,臉上的肌肉在舞蹈,大腦的神經在狂跳……

在我終於有了自己挑選的新書包後,我卻發覺我以前所苦苦追求的新書包本身的價值與哥姐用舊的是一樣的,只是虛有其表罷了,曾經對書包的渴求也不過是虛榮心作祟罷了。而且我新買的書包又由於不捨得用最終淪為房間裡的擺設……

日月如梭,新買的書包最終還是沒能逃過變得陳舊這一劫,沒怎麼背的書包就在時間的考驗下被我打入了“冷宮”……我感覺我就像個罪惡的庸君,踐踏著三千佳麗的青春,侵蝕著六宮粉黛的花容……

輪迴般地,我的書包最終“傳”給了我的表妹,我本為表妹重蹈我以往的路所悲哀,但是當我看到她那滿足的笑靨,我發現是我錯了……書包是用來背的,而不是用來看的……

在這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我們不能為所欲為,如果得到的一切都只是擺設,沒發揮其真正的價值,那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浪費!與其強佔一個對自己沒用的東西,毋寧將它歸還給真正需要它的人!這樣一來,才不至於浪費!

錢多錢少,夠用就好;物多物少,不缺就好。

其實,不管是利用別人不需要的東西,還是將自己不要的東西送給真正需要它的人,這種行為,都是一種環保。

為生活添一點綠,為思想添一抹綠,也是為地球種一片綠!

有思想的人,到哪裡都不會合群 篇14

高三作文 ,1189字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再次讀屈原的《離騷》,卻突然對這句話產生了些許感慨。恍惚間,眼前又浮現了那個落魄的身影,兩次流放,早已令他身心俱疲,唉,可憐一生為國,忠心耿耿,卻終究抵不過小人讒言、寵妃嗔語。

這個汨羅江畔孤立的人啊,再也不復當年三閭大夫的意氣風發,可他還是放不下對故國的掛念。而當國家破滅的訊息傳來,他毅然選擇了以死明志,以死正節,不是沒有復興的抱負,而是他知道,這個時代,沒有願意與他一同實現那個理想的人。最終,滔滔江水帶走了他,卻留下了他的魂!而我的思緒,則是定格在了他說出那句話時的頹然和不甘: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好一個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有思想的人,必然不會合群。所以你被流放到了這裡,只是那些人都不會在意,而越是有思想的人就越會感覺到孤單。

赫胥黎曾說,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我想,不是誰喜歡沉默寡言,而是他們已經習慣了無人理解。沒有人可以分擔痛苦,甚至沒有人可以分享喜悅,於是他們都變得沉默,變得喜歡孤獨,變得只會與自己交流。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過年,家裡來了些客人,還帶來了幾個小孩子,跟他們差不多大的我很快與他們玩到了一起。開飯之前,每個孩子都到廚房的案板前領到了一塊煮好的肉,肉塊不大,也沒有新增什麼,但每個人都吃的津津有味。我剛剛吞下嘴裡的肉,卻看見奶奶從煙霧繚繞的廚房裡出來,咳了兩下,抄起圍裙擦了擦手,便又端著兩個碗走進了廚房。我突然心中一動,這肉好像奶奶還沒吃過呢。於是我再次跑進廚房,來到案板前,踮起腳四處尋找。

站在一旁的姑姑見了,問我:“你在這裡找什麼呢?”我抬起頭:“姑姑,剛才的肉還有嗎?”姑姑的臉上立刻沒了笑容,輕輕拍了我一下:“你這小饞嘴,你都吃了別人吃什麼?快出去,帶著弟弟妹妹們玩。”我愣了一下,低著頭默默地走出了廚房,看著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什麼也沒有說。

我做錯了嗎?不知道。我在一干尚且只知道自己的小孩之中想到了給奶奶要一塊肉,這本就不合群,更不會被理解,恐怕誰都不會相信一個幾歲的孩子居然會在這個時候想到別人,甚至,呵呵,這些不相信的人裡,竟然還包括了多年後的我。但是我做對了嗎?或許吧。我只是在錯誤的時間,做了一件不被理解的事,而我知道那是對的,就夠了。

那些不被理解的人,也都不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事上,他們之遵從自己的意願,因為除了他們自己,再無人能知曉他們心中所想。所以李白孤身遊歷,浪跡天涯;所以司馬遷忍辱負重,編修史記;所以李時珍四處尋訪,編撰本草;所以阿基米德舍忘生死,醉心研究;所以達芬奇堅持畫蛋,終獲大成;所以華羅庚廢寢忘食,煮表作蛋。只有喜歡孤獨的人,才能不受紛繁世界的干擾。孤獨,可以說是瘋子的必需品質,而瘋子與天才,僅有一線之隔。

不要因為沒有人理解而失落,更不要因為孑然一身而悲傷,相信那句話吧:每一個有思想的人,到哪裡都不會合群。

我的思想 篇15

高二作文 ,707字

如果想要飛翔,應該有個思想,就算暴風驟雨,也不會迷失方向。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同一片葉子也沒有同一個人。有的人活在別人的世界裡,有的人活在自己的思維裡。一個人從生出來就開始學習這個環境所給的一切。拿我來說,從小長到現在我的煩惱越來越多,知道的也越來越多。有的時候在想,這些也許不是我的,比如這些情緒,這些思想。在成長的過程中只顧著去學習和接收,是好是壞,不管什麼都會進入我的腦子裡。但是現在我會覺得這種情緒的發洩,思維的轉動,加雜了太多別人的,這並不是我想要。就像一個藝術家說:“我有思想,但我並不是我的思想,我也能憑直覺感知它。能夠被知道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知道者。思想湧向我,思想又離我而去,但是它們並不能影響我的內在。我有思想,但並不是我的思想。”這位藝術家的靈感也許就來自他獨特的對思想的理解。怪不得有許多藝術家的行為會異於常人,但是恰恰相反,他們在做著他們自己。

我也想做自己,所以我應該拋棄複雜,拋棄偽裝。因為我的思想是我創造的,不是我接受的。我接受的思想可以影響我,但不是我。

做個內心的自己,就要從坦白開始;做個內心的自己,就決定著開始遺失一些人和一些物;做個內心的自己,就要學會孤獨。得而失,失而得。留下的才會是自己獨特的真正所需要的東西和那個人。

當一個有思想的人。雖然,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生命旅途中所有不美好的東西,但是平凡的我們用自己的思想去奮鬥過,掙扎過,生活過,這,已經足夠。人生百年易過,思想決定一個人的生命價值!

我要我的思想,我要我的自由。就算風雨再大,我也會努力張開我的翅膀。如果被擊打,失去了飛翔的能力,但我還有思想,我所創造的我的思想,就是另外一個在追求美好、幸福、自由的我!

給思想留些空隙 篇16

高三作文 ,734字

席慕蓉說:“記憶是無花的薔薇,永遠不會凋落。而思想是故鄉的記憶,更耐得時間的打磨。”

登壇遠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見古人,後可見來者。對此幽州臺、倍增使命感。哀兵必勝,中華必興。這是華夏思想的世紀之行,這是民族使命感的日日見證。

君不見阿基米德,面對突如其來的士兵,他說:“請讓我把這個圈畫完。”君不見蘇格拉底,面對雅典的不公正審判,仍然端起毒酒,就義在哲學與思想上的追求上;君不見一襲華裝的張愛玲,沉浮在世紀的風雨中,仍不筆輟耕耘,構造自己的風格與文字。人是脆弱的,是微小的,但人的高貴在於思想。

在仰望天宇的人中,有一位杞人,他在憂天。他想,如果天塌下來怎麼辦?於是他成了第一個思想天空的哲學家。儘管他沒有名字,他的思想太幼稚,太純粹,太單一,但他為後人提供了思想的啟蒙。不要再嘲笑杞人,不要再延伸誇張,因為他不同於一般的人。有一位麥田裡的思想者,李振聲,他真成了一束麥穗,頭頂辰月,身披雲雨,他走在田壟裡,撫摸每一束麥苗,研究每一束不同的禾穗,於是他的思想有力突破,於是中國人的飯桌上有了豐盛的糧食。

愛因斯坦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正是人類的自古及今的思考與思想,才有了《左傳》《史記》,才有了《今古奇觀》,才有了《論衡》與《天工開物》,才有了《本草綱目》與《紅樓夢》《西廂記》。有一位作家曾寫過一篇文章,名為《四壁的星光》,人類天宇裡的四壁,星光閃爍,那是怎樣的星光啊!人類前行的歷史必須有早早覺悟、覺醒的人,那是一支蘆葦,一支能思想的蘆葦,一支有個性的蘆葦,一支帶馨香的,希望的蘆葦。

忽然想起魯迅的話:“人類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我們甘願做形成煤的那株樹木,那支蘆葦,那束麥苗,為思想之煤鍛造。給思想留些空隙,相信你會走得更遠。

放飛思想 篇17

高一作文 ,673字

總有那麼多的規劃需要遵守,總有各種禁止在耳邊咆哮,你是墨守陳規,還是自由創新?我們都需要遵守人生的規則,但誰說不能加上自己“小小”的想法嗎?也許加上就能讓夢想發酵,也許加上就會開出不一樣的花朵!

好的規則我們自然要遵守。如,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當然,我們是有道德的中國公民,禁止在公共場所吸菸,二手菸的危害可比一手煙的危害影響大得多。要清正廉潔,作為人們的公僕,為人民辦事,為人民服務是理所應當的,收紅包,走後門,可就違法亂紀了呀!不得抄襲,不得作弊,做個坦蕩的人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好兒女—學習中也有規則,學習是人最基本的能力,吸收知識,運用知識。用前人的定律,前人的規則,前人的思想,固然是好的,但墨守陳規,不也是退步了嗎?我們更應該延伸、擴充套件,用自己的理解發現新的知識。

就像一個好的劇本臺詞。在表演時,表演者有時候突發奇想,融入角色,改動臺詞,使劇本臺詞更富有表現力,人物的形象特徵也更加豐滿突出,這不是一件好事嗎?原有劇本臺詞本身已經很好,這來源於劇本作者的心血與努力,但通過表演者更加完美的演繹,不是更盡善盡美了嗎?

這就是創新吧!原有的規則,現有的靈感,摩擦出絢麗的火花,這是多麼令人稱羨的一件事啊!放飛思想,用於創新,就像新的題目有了新的解答,新的問題有了更新的問法。化學反應的組合生成新物質,帶來巨大的改變,思想的飛躍,大膽的想法加上勇敢的實踐,這便是創新吧!

在還沒失去想象力的年紀,為什麼不放飛自己的思想呢?敢想才敢去做,現在的我們青春激昂,勇於探索,人生需要創新,生命需要火花,向上吧,少年!燃燒吧,青春!

沉默的思想 篇18

高二作文 ,1294字

寂靜而空曠的閱覽室中,時鐘滴答滴答的走著,一排排的檔案綜卷陳列在那裡。它們沉默著,像是一個個思想。它們都醒著,與我進行著無聲的交流。

我輕輕的走過,望著那一列列的綜卷,歷史的沉重就好像在壓迫著我的神經,使我沉思著,凝望著。這是屬於歷史的、泛黃的、密密麻麻的、形形色色的思想。

截至1990年底,這個坐落在東湖之濱的湖北省檔案局,陳列的檔案竟然有299個全宗,多達324111卷,排架長度4928米,以及其它資料65965冊。其中,清代的檔案資料極少,主要是地契材料。民國時期檔案資料眾多,有國民黨湖北省政府各機關的檔案,如省政府歷次會議記錄、1946年國共和談日誌、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的相關活動。

看著那記錄史詩的卷宗,我彷彿莊重地拾起歷史饋贈的一串串思想。在這些沉默的思想中,我輕易地就找到了武漢的印記。

從中國被迫開啟國門之日起,武漢就成為各國租界的集中地,高樓櫛比、外商雲集、僑民聚居、水旱運輸發達。尤其是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幾千年來的帝王封建統治,促進了中華名族的覺醒,開始了中華民族的新紀元,給武漢的政壇增添了厚重的迴音。

還有一些歷史的見證者,沿著歷史的足跡,一路走來。美麗靈秀的武漢大學被作為日醫療後方支援,在武漢種下的落盈櫻花,是歷史的芬芳,一路飄香;新中國建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後,在武漢建立的第一座長江大橋,傲視全國,引得毛主席數次遊長江,成為歷史的橋樑,承載古今;重建後的黃鶴樓,佇立在蛇山之畔,成為歷史的詩人,書寫著改革開放的史詩。

與我一同走進湖北省檔案局的,有我的父母、攝影愛好者、被老師引領的與我同齡或者不同齡的學生。其中,還更有見證了武漢發展進步的老一輩市民。有些事自主來的,有些則是組團來的。檔案局參觀現場,顯得熱鬧非凡。

躲在熱鬧的背後,那些沉默在檔案之下的思想,不停地向我招手。我嘗試著靠近它們,它們卻相繼從我的視野中溜走,靜靜地沉默在檔案之中。

看著館內的一幕幕,心中百感交集。這些檔案,記錄的不僅是湖北的歷史,更是一個國家的,一個民族的榮辱史,難道我們只是需要看看這些檔案嗎?不,不是,我們不僅要看,更要去思考,去思考那些歷史發生的原因,我們為什麼會做這些事?為什麼,應為這代表了國家的存亡,民族的存亡。

什麼是檔案?檔案是一個國家的真實記錄,它可以是維護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是積累和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更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文化建立歷史記憶,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例如在南京發生的南京大屠殺,日本政府矢口否認這些罪行,可我們國家的檔案真真實實的記錄著,那些照片、文字記錄著那充滿血腥的歷史,是不可抹去的!

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我們要關心國家的歷史,興亡交替,顯然政府給了我們認識的機會,使我們認識到,我們時刻要有國家和民族的復興使命。要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的意義,時刻保持民族危機感。明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意義。在國際社會中時刻維護國家利益,正確看待國際社會中發生的事,理智對待。在我們自身問題上,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尊長愛幼,積極參與政治生活,關心國家大事等。

東湖之畔的檔案館靜靜屹立著,那些沉默的檔案敘述著那令人回往的思想……

別讓善意成了思想的包袱 篇19

高二作文 ,900字

當世界不斷變遷,時光的車輪輾轉向前;當面對老人摔倒你還在“扶”與“不扶”之間抉擇時;當走在路上,不再以樂觀的笑容示人時;當世界變得不再是我們所熟悉的世界時,你是否想過“究竟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無限拉開,人與人互相猜疑,不禁想說一句:別讓善意成了思想的包袱!

回首過往,走過了的十多年,自己身上隨處可見被改變、被風化、被磨平的痕跡,現在的自己如久出而歸的獵人一般,疲倦而漠然。

保持真誠,心心相印。

以真誠的態度對街周圍的人和事,觀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你會發現這般美好。我見過一賣菜老婦,她總是把每一樣菜當作一件藝術品來對待,對待顧客也真誠無比,臉上總洋溢著笑容,無論是誰,都會被她所感染。我們生活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每個人都是小小星辰。所以,保持真誠,不要吝嗇你的善意。

擁有純真,心心相閱。

歲月是一把鋒利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可我們內心那份最初的純真呢,可會變?保持純真的心態,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觀天上雲捲雲舒,豈不快哉?近日,讀到一則新聞,一環衛工人因雨天路滑摔倒在地,一小女孩為其撐傘近三十分鐘直至醫務人員趕來。初讀時,眼眶溼潤了,為小女孩的舉動所折服;再讀時,不禁反思,撐傘的為什麼是一小女孩,其它人都哪兒去了。孩子的想法總是天真,大人們卻想太多。別人有困難,就要幫助他。就是這樣簡單,不需多慮。這份純真該是我應學習的吧。

守護信任,心心相融。

一位作家在其書中寫道:“原來幫了別人,會說輕而易舉,讓對方不放在心上,現在卻不同了。原來,這位作家受託買一件東西,他買時發現似乎漲價了,便自己填補了其中的差價。那們朋友看過後,問他在哪兒買的,他支支吾吾半天,卻被朋友說太不夠意思了,發現了便宜商店卻不告訴他。當今這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逐漸淪喪,守護信任,讓善意成為一種習慣,少一些猜忌,別讓善意成了思想的包袱。

我佇立在漫漫長夜中,手捧一盞蠟燭,讓它並不強烈的光映在我臉龐上。我們不能改變世界,可我們也不能讓世界改變了我們。星辰再小,也會發出點點光芒昭示它的存在,同樣,不要吝嗇你的善意,讓它穿過世俗風塵,抵達彼岸。

可別讓善意成了思想的包袱!

人類離不開思想 篇20

國二作文 ,833字

山川到從蟲魚鳥獸,從氣象萬千到地氣肥壤,人以他獨特的美麗存在在於世界上,與萬物區分開來,於是,思想變成了人的偉大。

—題記

當赤裸著身軀來到這個世界上,人類回想著去穿衣;當嚴寒逼迫著無法忍受時,人們會想著去鑽木取火;當往事複雜得無法記清辨別時,人們會想著去打結記事;當知道採集的食物很遙遠時,人們會想著去種植;當人們有意識去做什麼時,人類便有思想。

追溯人類進步到歷史發展,思想他攙扶著偉人的臂膀,撐起歷史的天空。人類離不開思想。

諸子百家是思想的精髓,是意識的巔峰。從四書五經中品味儒家的精華,瞭解至誠儘性的內涵,胸懷相容寬恕的品德,明確慎獨自修的意義,感受發自內心的真正力量。隨後,便跟商鞅立木城下,懸賞百兩,取信於民,法治天下,吞併六國,一統天下,揮灑著海闊天空的志氣。於是便於莊周之夢,逍遙仙界,取蝴蝶之意,寄自由之心,須臾之間,暢懷宇宙,覽勝天下。及至始皇,雖焚百家之言,但聖風尚存,熟知言消但心不老,那些聖潔的思想早已經在人民心中生根發芽,到現在都不曾消褪,這便是思想的力量。

戰爭、改革、運動是一代代新思想的萌芽。希臘海域、古城之邊,早已經掀起了萬丈思潮。“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權神聖不可侵犯”等都源於偉大的文藝復興,“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天賦人權”的啟蒙運動,便開始成為歐洲資產階級興起改革的強有力的理論依據,推翻先前舊的封建體制,改朝換代,編寫歷史。思想更是拿破崙的英雄主義,支援了這個將軍強大的內心,遠征海外,成為神話。更不用提的便是五四青年運動,那些熱血沸騰的青年學生,拿起“先進思想”作為武器,直指敵人的矛頭。這時,思想便是勇氣與內心的唯一支柱。

人類如果沒有了思想,則會像狗類般爬行。

人類如果沒有了思想,則天災人禍便是人類滅亡之據。

人類如果沒有了思想,則世界上便沒有了人類。

人類離不開思想,正像魚兒不能沒有水,無法生存。所以外面現在應該強化思想,用先進的思想填充自己,贏得萬物的尊重,讓人類永遠以獨特的魅力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