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與行相關作文20篇
知與行 篇1
國三作文 ,747字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聽見了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這句格言不正是講出了“百問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做”的道理嗎?對於任何事物,“聞”只是初知,故而極易忘記;“見”已是淺識,故能記住;“做”乃為親身實踐,所以能真正理解。
小時侯,媽媽帶我到一些花場去買花,花場裡的花可真美,有百花之王牡丹,有生命力頑強的仙人球,也有散發著幽香的桂花……突然,有一大片金黃色的花印入我的眼簾,這是我喜歡的向日葵,我拉著媽媽走過去,只見一朵朵可愛的金黃色的向日葵臉朝著太陽。
以前,總是聽別人說,太陽葵很美。而且花期又長,有5060天,但並不難種,只要把他種下,有空的時候澆點水就可以長出美麗的花朵。
現在見了花場裡這一片向日葵長得那麼美麗,花開得那麼燦爛,生機勃勃的樣子,便相信這話是真的,就天真地問花農:“這花容易種嗎?”在我的記憶中,他並沒有正面地回答我的問題,只是撫摸我的頭,說要給我講故事,故事的大概內容是講列夫。托爾斯泰創作《戰爭與和平》,當他寫到俄法雙方在鮑羅京諾會戰的一段文字時,總感到描寫的很抽象,不具體,於是,就決定親自到戰場考察一番,結果寫得不僅生動,而且色調明朗、壯觀。
我似明非明的,媽媽便說:“紙上得來中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便買下一棵,讓我來種。
唉,可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單,剛開始的兩天,花還好好的,但到了後來,不是由於忘記了澆水,使它變得垂頭喪氣,就是連續幾天得不到陽光而枯萎,或是被蟲子咬得傷痕累累,最後,這花還是沒有到結果就死了。
世事便是這樣,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只有實踐出真知。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這是漢朝劉向的一句話,所有的事情,只有在你實踐了,才能夠真正地瞭解,才能夠更好地明白其中的道理。
路與行 篇2
高二作文 ,813字細雨紛紛掠過臉頰,帶來一絲淡淡的清涼,漸漸模糊視線,眼前的一切事物都似退了顏色,只留一絲淡淡的悲傷的影子。驀地想起看過一句話:“時光就這樣在指間徘徊,糾纏成美麗的風景,在一切風景過後,寂寞如煙,散盡惆悵。”
浮生若夢,浮塵如空。一生有多長呢?我不知道,也不想去想。只望畫一朵蒼涼,捕一段時光。只想借一隻畫筆描繪出我的未來,過著最充實的現在。
記得我一直是不懂事的吧,那青春最張揚狂放的日子裡,上課走神,不寫作業,壓下老師和爸媽的殷切期望,只求自己的快活。我的日子一天天這樣過著,充斥著荒唐。真的是荒唐。會有莫名的憂傷,很多時候只願看著漫天雲霞紛飛。成績下滑是一定的,接下來是父母的批評,老師的教導。可我卻是茫然不知所措的。那是一段眼淚肆意橫飛的日子,像是一幅狂草書,雜亂無章。
“是否只要跋涉不斷,夢中的成功就會變成現實?”
我默默的問著,卻沒人回答,只有秒針滴答滴答的走著。只是有一種不可言狀的悲涼慢慢湧動著,它在訴說“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我不清楚是什麼改變了我,或許是父母漸白的頭髮,或許是老師疲倦的身影,又或許什麼都不是,只是到了時間,只是過了雨季,只是突然就長大了。收起放縱的心,收起未看完的小說,收起一本本的傷感詩詞,也收起青春萌動的枝椏。不再去念“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不再去想“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不再去讀“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不再去笑“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很多次我問自己後悔那段歲月嗎,卻總覺得不悔。反而會覺得,那是一段值得珍惜的時光,肆無忌憚的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何必去懷念犯過的錯,何必去懷念那些如果。我想,是該有一段雨季,帶著淡淡苦澀的滋味讓我們懂得成長的代價。我想,是該向未來看,追逐我的夢想。
“我和我最後的倔強,握緊雙手絕對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絕望。”是不是該一路高歌,是不是該大步奔跑,是不是該追逐未來,我知道我走過了雨季,留了一地彷徨。
知易行難 篇3
議論文 ,865字顧名思義,知易行難,即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明白認知事物的規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夠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那麼剖析知易行難這一觀點,我們首先可從分析獲知途徑和踐行途徑的難易程度。第一:獲知途徑多,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瞭解到我們需要了解的道理,比如人們可以從生活經驗中獲知,自己實踐探索中獲知,通過自然啟迪中獲知,這是直接經驗的獲得;還可以從查閱字典書籍獲知,別人的傳道授業中獲知等等這樣間接經驗的獲得,讓人有許多機會明白做人的道理、科學理論等等知識,所以知易。
第二:行難,踐行要受到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限制,意志力不強,性格懶惰,沒有決心,心理易受干擾等等主觀因素,都會使人很難踐行成功,楊廣曾經在《白馬篇》中仔細的總結了歷史上亡國興國的原因,但是由於他的貪樂和荒淫的心理,使他沒有做到興國,反而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暴君。而諸如天時地利、適當機遇、健康的身體素質、工具知識等外在條件都會對踐行產生極大的限制,大家都知道劉翔是曾經拿過百米跨欄冠軍的運動天才,對跨欄知識的掌握已經相當熟悉,但是當他的腿受傷以後,受身體素質影響,他很難再去達到過去輝煌的水平。正是由於我們的行動會受到主觀及客觀諸多因素影響,所以行難。
第三:再根據知易行難的成語釋義來解釋,明白認知事物的規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夠做好是另外一回事。“知難行易”與現實情況不符,大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是真正踐行起來很困難。例如每個吸毒的人都知道毒品的危害,但是他們戒毒就很困難,誰都知道植樹造林可以綠化沙漠,但是我們的土地還是在以驚人的速度被沙化啊!再看當今社會,黃賭毒氾濫,犯罪猖獗,貪汙賄賂事件層出不窮,難道真的是那些人不懂得這是違法犯罪的嗎?共產主義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誕生了,但是現在共產主義也沒有實現,這些生活的現實情況,不正好論證了知難行易與現實情況相悖,知易行難才是正確的觀點嗎?。
《尚書》提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也”,我們要正視知易行難,明白知易行難,才能用心去對待行動的困難,不做大道理的巨人,行為的矮子,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個人的發展才能更加完美。
無限的未知與驚喜 篇4
高三作文 ,709字世界是充滿著無限的未知與驚喜的。
自天地間混沌初開,清升濁沉,一切漸見明朗,然清者上升終不散,濁者下沉終不滅。只要不歸於虛無,世間總有不可解、尚未知的事物,註定有無限的未知;也如女媧臨水突然萌發造人的念頭,驚喜亦會隨著人生而無限地延伸下去。
世間的未知,體現於人之未知。神農遍嘗百草,是出於對醫道的未知;孔丘周遊求學,是出於對仁禮的未知;徐霞客踏遍江山,是出於對自然的未知;伽利略製造望遠鏡,是出於對天外的未知;達爾文研究物種起源,是出於對萬物根源的未知。表面上,世界給了我們無限的未知,但這一切何嘗不是本已存在?世界本身不必未知,它就是一切,而真正不瞭解這些未知的是我們自己而已。"惑而不求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於是人們走上了"求解"的道路,以自身為武器:用頭腦思索古今,雙眼探視萬物,雙手拔開荊棘,雙足踏遍天涯。正因未知,方更欲知之而後快,麥哲倫環遊全球,愛迪生髮明一生,牛頓思考終老,都是要探索世間更多的未知。無限的未知,促使著人們不斷求解,不斷求新,踏上永不停息的探索之路。
世間的驚喜,體現於人之驚喜。可曾想過,石徑邊的野花,枯枝上的新芽,清溪中的歡歌,雨天后的彩虹,是否給你帶來了一絲驚喜?世間充滿驚喜,人生充滿驚喜,只要你善於發現,每天總有驚喜。中國的"神舟五號"終於昇天,這將是中國載人航天史乃至世界航天史的新一章的卷首。國人感到的是無限的驚喜,也將面對更多的未知與困難,這一切促使著我們不斷前進,迎難而上。
人類或許未可全知全能,但總希望瞭解得更多,正如文學家描繪世界,正如科學家探索世界,正如哲學家思索世界。我們將發現未知,解開未知,發現驚喜,感受驚喜,伴隨著無限的未知與驚喜,永恆地前進下去。
路與行 篇5
高二作文 ,864字西方有一句名言:“有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我們也可以說:“有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人生之路。”人生的路線不可複製,誰比誰活得精彩,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這一念,在於選擇什麼樣的路,人生的路,也如自然中的路一般,通向各種方向。有的一路繁華,盡頭卻是無盡的深淵;有的一路坎坷,歷經風沙,最終卻來生命的綠洲。“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選擇正確的路,就是選擇正確的結果,即目的地。若想這一生有所成就,首先要做的,就是有一個明確的人生定位:是一鳴驚人,實現人生價值?還是自甘墮落,自盡於人海之中?一步錯,步步錯。路所選擇的好壞,是一個大前提。
在這個前提之下,還有一念,在於怎樣去走這條你所選擇的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有多少人能築夢踏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呢?竹子是一節一節地不斷往上長的,一節一節地突破自己,別無他念。它選擇的路,是向上,接近天空。除此之外,還有堅持不懈的信念,促使著它昂揚直立而不屈服,最終成為了氣節的象徵。切記,好的開始未必就會有好的結果。怎樣使你絞盡腦汁想好的路不變成鏡中月,水中花?—關鍵在於選擇的方式。
曾經有人說過:“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置身何處,而是我們將前往何處”。阿伯拉罕林肯,皮鞋匠的兒子,多次競選議員失敗,落選的職位和次數可以列一個清單。可這些又能說明什麼呢?這隻能是他人生登頂路上一次又一次經受歷練的見證,而這些歷練,成就了一位偉大的領袖。我曾經想過,如果他最終沒有成為總統,那麼他會有怎樣的結局。現在我想,一個腳踏實地地堅定地走在追夢路上的人,必將會受到上天的青睞。林肯就算是總統再次落選,也最終會成為一個認清自己人生價值的人,他只會往前,沒有退路。
不管你現在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地位,只要你有屬於你自己的路—屬於自己的夢,就不要畏懼阻礙你的的一切。要相信,你的路會帶你走出人生的荒漠,擁抱夢想的綠洲。
路與行,是相輔相成的。有明確的路,有踏實的行,才能一步步地到達人生的頂峰。路,讓這一路繁花似錦;行,行走出屬於自己的奇蹟。
刻意的無知與追求真理 篇6
高三作文 ,1131字劉瑜說:“刻意的無知可能帶來豐厚的利益報酬,在這裡,無知是一種精明。”就像這位父親,當追求真理並不能帶來利益甚至會帶來損失時,他無情阻斷了兒子對真理的渴求。利益至上是一種本能。
曾有人詢問,為何中國數千年曆史,卻從未出現一個牛頓式的人。因為自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中國學者便一起圍著孔子轉。至於蘋果為什麼會掉下樹?兩個鐵球哪個先落地?食物為什麼會腐敗變質?於仕途無益,不言。王小波說,如果有一位哲人王解決了世上一切難題,他一定要生活在這位哲人王之前的時代。而中國被孔子這位哲人王統領千年,大抵是仕途利益太重,將真理壓得不堪一擊。於是每出現一個企圖分開“絲瓜藤”“肉豆須”的孩子,都會有一箇中國式的父親站出來,告訴他,別這折騰這些無用之事,學好四書五經科舉致仕才是真理。
有一個與“絲瓜藤、肉豆須”同樣糾結的問題叫“電車難題”,當一輛失控的電車開來,是把身邊的胖子推下去保全多數人的利益,還是堅持人權至上冷眼旁觀電車上的人死去?這一難題被國外諸多學者爭論已久,在國內卻並未掀起波瀾。國人對此大多嗤笑,浪費時間。當追求真理會帶來麻煩時,選擇無知真是太過明智!明智到某位法官會說:“不是你撞的,你幹嗎要扶?”法官很聰明,他知道調查真相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所以選擇無知;研究院很聰明,知道為瑞海物流公司造假可以收賄,所以閉眼不看;物流公司更聰明,知道無視資質可以賺錢,所以堅持儲存危化品。刻意的無知可以省麻煩得利益,卻總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父親拯救了那一小塊地的食物,而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卻被扼殺。於實用主義者而言,父親是對的,因為絲瓜和肉豆的口味並不會被藤的纏繞方式影響;於科學家而言,孩子是對的,因為科學史上的重大成就許多都源自這類“無用功”。“三無科學家”屠呦呦獲諾獎源於對職稱名譽的無慾無求,一心向學、不顧名利看似愚蠢,但站上諾獎舞臺的人卻是她。當年紅極一時的于丹借《論語》出書演講名利雙收,這做法確實聰明,不久卻因讀書少而寫不出東西淪為笑柄。可見,追求真理的無用功會在某刻得到回報,而堅持無知的智慧也終會扒下光鮮的表皮。
BBC的一部記錄片再度引發對中國教育制度的質疑。明明我們是最努力的,為什麼諾獎得主人數遠少於西方國家?大概因為,西方國家的家長會問“你問了什麼好問題?”而我們的家長會問“你得了多少分?”前者在追求學術,後者在追求學歷。中國人當真不知道求知的重要性嗎?我們是知道的,但當保持無知可以更便捷地取得高文憑、好工作,我們顯然更關注快速提高的方式。然而時間會在某刻回上一擊,告訴我們,刻意的無知是短暫的聰明,而追求真理則是長久的智慧。
所以,小男孩,告訴你父親,儘管那不影響食用,他們還是應該被理清。因為人生那麼長,我們總需要一些“無意義”的真理。
路與行 篇7
高一作文 ,921字路是漫長人生的一個縮影。每個人行的路雖不同,但必定都不甚寬闊,跌宕崎嶇,它的終點必將是一個未來。路在腳下,我們不能茫然懈怠地行走。以信念行走,以堅持行走,不斷探索著前行,才能通向一個美好的未來。
蘇格拉底以信念在路上前行。他曾提出對人類社會影響深遠的哲學觀點,但卻“傳播異教”被統治者因控訴而判處死刑。在這條通往未來的路上,統治階級帶來的壓迫使他在生死抉擇面前寸步難行。而這位偉大的哲學家毅然選擇了信念—“作為一位哲人,我堅持哲人的節操。如果你們提出條件,說一旦我不再從事哲學研究就放了我,那麼我的回答是,只要我活著,就不會放棄我的信念。”蘇格拉底就是這樣誓死堅持信念的。哲學之路那麼曲折,那麼艱險,但他沒有停下前行的步伐,權勢壓迫沒有阻擋他,以死威逼沒有束縛他。是信念讓他在看似走投無路的人生路上,行走到理想的彼岸。
史泰龍以堅持在路上前行。他從小就有拍電影、當影星的夢想,可他的家庭並不富裕。好萊塢約有五百家電影公司,史泰龍經過考察與分析後,一家一家地上門拜訪,推薦自己,誰知竟沒有一家公司願意聘用他。追求理想的道路頓時變得陡峭而狹窄。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立即開始第二輪、第三輪的求職。挫折與失敗接踵而至,腳下的路似乎越來越窄,彷彿將要塌陷。但他仍然堅持不放棄,終於在第四輪的拜訪中受到一家公司的邀請,並主演了一部後來被稱為史詩的作品—《洛奇》。“堅持的精神可以戰勝一切。”史泰龍就是用他百折不撓的堅持戰勝了挫折,戰勝了貧窮,戰勝了現實與理想遙不可及的距離。路是窄的,他就以堅持行走,最終抵達那美好的未來。
著名作家餘華曾說:“從一條寬廣大路出發的人常常走投無路,從一條羊腸小道出發的人卻能夠走到遙遠的天邊。”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無不以信念與堅持在路上越行越遠。司馬遷飽受縲紲之苦終著成《史記》;孫臏失去雙腿仍寫成《孫子兵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發展途中經歷一次次失敗,卻從不停止探索。發展之路越是艱難,我們越是“強行”下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就如此而來嗎?
腳下的路可寬可窄,或平坦或崎嶇,但重要的是如何去行。以信念行走,以堅持行走,等待我們的必定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路與行 篇8
高一作文 ,1057字一個成功者必定具備的有兩條:一是會行,二是有路使之可行。廣闊的天地間,漫長的歷史中,任何人類的傳奇從根本上看都是路與行的結晶。因而深刻理解路與行,才能真正明白人生價值與世界價值,並知如何去實踐。
何為路?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可見,路及生命,人從出生便有路,有路便一路求索,一生奮進,直至生命終止。一首詩中寫道“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可見,路及方向,決定人的發展領域。然而路無論是生命還是方向,它是與人共存且必定存在於人世間的。它是人類發展的基礎,是世界前進的根本。
何為行?行是行動與勤奮。同時,行是“我能行”中一種自我肯定與勇氣。一個崇尚形式主義的政府只具備強大的自信卻沒有真正的行動,沒有為人民服務的勤勉。因而其並無行。只有聞一多一類的志士,才可將實踐與勇氣集於一身,書寫出一個偉大的“行”字。
魯迅言:“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所謂“走”便是行,可見路其實由人之行所創造。常有人稱無路可走,無路可走其實不是深處絕境,而是自己不具備行,不會創造。海倫凯樂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看似無路可走,但她明白一切路由行所創,因而其行與其路合成人世間一朵奇蹟之花。偉大之鋪就偉大之路,永不放棄行,路便可永遠蔓延。所以偉人永不會陷入絕境。常常我們感嘆於先人所鋪就的條條輝煌之路,一心想追隨其後。於是父母從小幫助我們開闢道路,想方設法培養我們的興趣,然而面對如此多可走之路,卻有人因無行的支援而走向歪路。如李天一正缺乏行而犯下如此大的過錯。所以有真正的行,才有正直的路,行推動路的形成,擴充套件路的寬度,增加路的長度,擺正路的弧度。
具備了行,是否便可有輝煌的路?答案是否定的。只有行,便只可得到真正的路,無法擁有輝煌。所缺乏的是選擇。世間路之眾多,無選擇便行,路註定平庸。汪峰本是無名的首席小提琴手,然而他懂得選擇,最終放棄原有道路,走上了搖滾之路,為眾人所知,終於鋪出一條輝煌之路。中國建國初期發展受阻,然而鄧小平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後,中國發展的速度令全世界讚歎不已。因而路與行雖為人與社會發展的基礎,但若不知選路,不會選路,只憑行的決對指導,無法達到輝煌,因為行之義中並無主觀的判斷,所以在路與行之基礎上我們若想攀登頂峰,需學會先選擇路,再去行。
行促成路,無行則無正路。而所選之路又反過來決定行的價值。行有了價值,路也必有價值;路有了價值,人生也將有價值;人生有了價值,便會奉獻與創造,世界有了奉獻與創造,世界便會進步;世界進步了,也便實現了世界的價值。
路與行 篇9
高一作文 ,1008字我正伏案於溫暖的室內。
輕輕地、悄悄地,一朵小雪花飛到了我的窗前。驚喜地抬頭向外望去—哦,下雪了!那漫天、滿世界的美麗的小生命從天際飛來,觸及了我內心的感動。那些美麗而又純淨脆弱的小天使,飛撲到我們家微暖的外窗臺上,那薄如蟬翼的軀體,不一會兒就由綿軟柔美的純白變得愈發得晶瑩透明,這個角先化成水,那邊的部分也漸漸融化開來,小雪花便不住地向那些化成水的地方倒去,搖擺著。於是,每片雪花落到窗臺上便輕輕搖晃一下,消失。那短暫的美麗真讓我又愛又憐。
一瞬完滿,倏忽離去,片、片、朵、朵。我想,那是你心中深情的愛,讓你將原本悲傷的融化化成一個小小的美麗的舞蹈,也正因此雪花才能夠征服這個世界—第一個來探索世界的人,正為你身後的夥伴鋪平了路,你敢於用你的澄澈冰冷去擁抱新的未知天地,第一批到來的雪花融化成水給大地降了溫,後來的雪花才能夠保持它們絕美的容顏。怪不得雪總是要下一陣子才會積起來,總是要有犧牲的呵!在這寒冷的冬天,雪花給我留下的是一份從容與溫暖。
雪花飛,雪花飛,靜靜的,大地上落了薄薄的一層純白的夢的花絮。我驚喜地看到,空中漸漸出現了大個兒的雪花,在高空中飛舞飄揚,飽滿漂亮又極富力量與活力,讓人驚歎。這是雪花中正值年盛的佼佼者吧!它們在天地間自由自在地用力飛旋、橫撞,彷彿在向世界炫耀著雪花的力量與品格。我正目不轉睛地盯著一個急速飛翔的大個頭—成群成片的漂亮大個兒雪花卻不知從哪兒乍一下都飛來了!它們在我面前鋪天蓋地地盡力飛舞著、乘風拼搏著,那氣勢令我目不暇接!微張的嘴巴與不覺上揚的嘴角流露著對大自然的敬佩與驚歎,剛回過神來,擠擠眼睛,那雪驟的情景卻過去了,意猶未盡的我暗暗懊悔剛剛的痴醉。此時留下的只有美的震撼與回味。
窗外的雪柔和而純靜,世界變成一片寧靜而吸引人的銀白之境。我趴在窗臺上,靜靜地端詳著這一切奇蹟般的自然之美—它們自遼遠的鴻宇而來,不畏空中之路的坎坷,先來者勇敢奉獻,後來者也不甘示弱,競相飛舞出自己的青春。也許,每一片雪花都不盡相同,但每一朵都擁有自己存在的意義,它們更是都懂得團結的內涵。而我也在這個雪花飄揚的冬季找到了我的道路,找到了一種行路的態度。
不管在哪個領域探索,無論是探路者還是後來人,都要像雪花一樣,這樣構成的民族也會如雪花—讓嚴寒的磨礪,賦予我們純潔、無私的奉獻、蓬勃的生命、詩意的氣息,構成不可戰勝的民族魂魄。
路與行 篇10
高一作文 ,1070字路象徵目標,行代表實踐。三毛曾說過:“一個人至少要有一個目標,一個理想去實踐。”有了路人生便不再像一條無舵之船,在大海上漫無目的的航行,最終只落得觸礁而沉。
有了路人生便不再像一條無舵的船,在大海上漫無目的的航行,最終只落得觸礁而沉。當然,若僅僅是有路還是不夠的;缺乏行,縱使你的目標再好,最終也難以達成。若想達到更高的境界,看到更遠的風景,路與行缺一不可。
如果選擇了錯誤的路,即使再努力也終究一事無成。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劍橋大學的課堂上經常講述下面這個故事:瑞爾公司軸承廠的培新先生為工廠生產的軸承被客戶退了回來而大為惱火。他把工人們召集在一起,狠狠地訓了一頓。為了迎合他,工人們工作時特別小心,而且連機器的運轉速度也降低了,可軸承還是被客戶退了回來。工人們太令他失望了,培新更為憤怒。他警告工人,除非他們加工出合格的軸承,否則他們不能繼續在這裡工作。工人們沒有辦法,只有進一步降低加工速度,更加仔細的檢查軸承的公差數。可憐的培新,他對自己的目標並不清楚,也不清楚問題的結症所在。他的客戶需要經得起長期磨損的產品,而工人們卻以為是更加精確地公差。培新沒有目標,沒有路,只是一味的魯莽的向前衝撞,最終只落得頭破血流。“木屑多的並不一定是好木匠”,在你行動之前應想好自己的路。這也同射箭一樣,首先要確定靶子,如果沒有目的的亂放,就成了無意義的行為。只有確立了目標,認準了路,行才變得有價值,才能看到更遠的風景。
當然,如果有了路就一定要行下去。德斯先生就是一個認準了目標就一往無前的人。他不滿於日本醫院的現狀,決心建立不受宗派勢力支配的新型醫院,並以此體現醫療的真正作用。有了目標,他便立刻開始行動,三個月就完成了建設用地的調查。但困難也隨之而來了,建設醫院需要1。6億日元的資金,而他卻身無分文,去銀行貸款,卻發現銀行只貸款給有錢人。但他沒有放棄,把每一家銀行都跑了個遍,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在一處新建的支行中貸到了第一筆款,開始了他的夢想。毫無疑問,凱斯先生是一個有極強行動能力的人,正是這種能力促進了他事業上的成功。由此可見,路是前提而行更尤為重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堅持不懈的行下去,才能看到更遠的風景。
路與行對於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更是顯得尤為重要。有很多人,生活缺乏目標,目光迷茫,沒有動力;或是立下大志,卻不去實踐,整日碌碌無為,實在令人憂心!青年時代正應“乘長風破萬里浪”,正當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朋友們,立下大志,選明道路,我們便有了燈塔的指引,有了希望的曙光,在無盡的黑夜中,在看到黎明前,真正的猛士將更奮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