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孝為先相關作文20篇

百事孝為先 篇1

百事孝為先作文400 ,419字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洛陽市圖書館,運氣真好,正好趕上圖書館舉辦的“二十四孝”大型圖文展覽。

他們以剪紙、書法、連環畫的形式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古代和現代的二十四位孝子的故事。

“黃香溫衾”講得是古代有一個人叫黃香,他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把自己的孝心都給了父親,在夏天的時候,天氣很熱,他就拿著扇子把父親的床鋪和枕頭扇到冰涼,才讓父親上床睡覺。冬天的時候,天氣又很冷,黃香就爬到父親的被窩裡把床鋪暖熱了才讓父親上床。

看到黃香這麼孝順,我想到了我自己。記得在廈門的時候,那時我還在上幼兒園。廈門的夏天非常熱,整個夏天都離不開空調。有一次,停電了,我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熱得哇哇大叫,沒辦法,爸爸媽媽只好輪流“值班”了。他們倆一晚上都在輪流為我扇扇子,讓我睡了一個安穩的覺。看了黃香的故事後,我想以後的夏天是我為爸爸媽媽“值班”,而不讓他們再為我“值班”了。

還有好多好多個孝子的故事,今天我就先講到這兒了,知道下一個孝子的故事嗎?等明天吧。

百事孝為先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8字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孝順是人的品德,做子女就不能不孝,我也要我寫寫盡孝道的時候。

那一天正好是母親節,老師對我們說:“回家要儘儘孝道,和母親說一聲節日快樂,給母親洗洗腳,做做家務。”

隨著老師的話音,我們就下課了。回家的事候我心事重重,就連媽媽和我說話我也沒聽見。回到家做完了作業,我就再考慮要不要和媽媽說老師說的事。就這樣一直拖到了傍晚,吃完了飯,媽媽的身影又開始忙碌了,突然廚房發出了“砰”的一聲,我和爸爸急忙趕了進去,只見盤子碎了一地,媽媽的手也割破了。

我頓時感到有一股熱流直上心頭,鼻子也酸酸的,媽媽回去休息了,我把盆子碎片慢慢的撿起來。我想:媽媽對我那麼好,我從小就嬌生慣養的,從沒有碰過家務,甚至說連抹布都沒碰過。現在我長大了,我還是不做家務,就連為媽媽做點家務我都想了又想,我頓時明白了,明白了媽媽的苦衷。

過了一會,我把家裡都打掃了一遍,雖然有些吃力,但我還是堅持完成了,打掃完了以後我,趴在桌上,腰痠背痛可但我發現這是媽媽每天要做的事時,我又有點佩服她。

第二天早晨,媽媽誇獎了我,我也把昨天的想法告訴了她,媽媽笑了,我也笑了。

媽媽您辛苦了!

我以後一定好好孝順您。

百事孝為先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7字

前些天,媽媽帶我去醫院看生病的太奶奶。

一進病房,就看到太奶奶躺在病床上,雙眼緊閉,左手上輸著液,旁邊桌子上監護機的線全部在她身上貼著。大姑在那看護著機子,看著大姑紅紅的眼睛,我想大姑一定是一宿沒有睡覺。

“老姑怎麼不在這裡守護太奶奶呀!”我小聲說了一句,聽了我的話媽媽瞪了我一眼,“看來是不想讓太奶奶聽到”。太奶奶的病一定很厲害,怪不得這段時間爸爸媽媽總是早出晚歸,有時候甚至晚上不回家;媽媽很疲憊,爸爸很憔悴,沒想到是太奶奶病的這麼嚴重。

太奶奶一下子蒼老了許多,她的臉面消瘦,臉色蠟黃,眼角和嘴角凌亂的皺紋深了很多,像一塊老柏樹皮,滿頭如雪的白髮亂蓬蓬的,鼻子裡插著氧氣管,看著太奶奶這個樣子,我心裡難受極了。

想起太奶奶在我家的日子媽媽把太奶奶照顧得很周到,每天早上一碗奶,兩個小麵包,一個蒸雞蛋。這就是太奶奶的早餐。午飯不是麵條就是餃子,晚飯就是稀飯,總之太奶奶的生活很規律。所以太奶奶一直很健康,經常給我們唱歌,太奶奶是一名優秀的老共產黨員,經常給我們講戰爭時期的故事,也經常給我們講她帶領婦女們給八路軍做衣服和鞋的故事。有時還跟我們玩遊戲,九十多歲的太奶奶看起來比我七十歲的奶奶還利索。太奶奶還幫媽媽擀餃子皮呢!可是太奶奶這才跟老姑回去三個多月就病的這麼嚴重了。

我多希望太奶奶快點好起來,繼續留在我們家,還能和我們愉快的玩耍。

可是美好的願望沒有實現。沒過多久太奶奶就走了,媽媽很傷心。她告訴我們,百事孝為先,不要等親人不在了才後悔。

我明白媽媽的意思,我永遠會記住媽媽的教導。

百善孝為先 篇4

國一作文 ,840字

孝行,無需要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握著父母的手,珍惜陪伴他們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是一種幸福。

當我看完《最美少年頒獎典禮》後,我無語,淚在眼裡,情在心中,十位孝心少年的事蹟深深感染了我,使我忍不住熱淚盈眶。試想:若他們的不幸處境落到我們身上,我們會堅守那份執著的孝道嗎?而他們,正以無聲的語言,做出了表率,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使我們對他們不得不肅嚴起敬!

在父親病重,母親離家出走的情況下,誰能像黃鳳一樣推著400斤的鐵床帶父親到處治病?或許只有她。她不怕苦累,從六歲到十六歲,她十年如一日地為父親做飯、餵飯、洗衣、翻身、不間斷地推著父親治病,走了無數的道路。主持人問她每天晚上為父親翻身難道不累嗎?她笑著說:“小時候很累,長大了,力氣大了,也就不累了。”這一句簡單的話包含了小鳳蜂和她爸爸濃濃的親情,割也割不斷。

在馬路上,有一個“奔跑的女孩。”她就是路玉婷。為了使母親的病早日康復,她整天在學校與醫院之間穿梭,整天在道路“狂奔”,生活的歷練使她變得堅強無比。雖然母親最終還是離她而去,但是她的孝心,我們不得不感動。

而最讓我感動的是捐骨髓救母的邵帥。面對患有白血病急需輸骨髓的母親,邵帥決定以自己骨髓來救母親,母親堅決不同意,在邵帥的苦口婆心與醫生的勸導下,母親終於同意了這個決定。當涓涓骨髓流入母親的身體當中,這豈止是骨髓啊!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愛。

俗話說:“久病無孝子。”而這些少年,卻在困難面前毫不退縮,迎難而上,以微笑面對生活與苦難,他們的孝行將會感染社會,感染更多的人學會孝道。他們的孝行,像燦爛的花朵一樣在歷練中倔強開放,不久會在大地盛開。他們以實際行動完美地詮釋了“孝”這個大字!我相信,因為他們,社會會更加美好,中國會因此驕傲,世界會因此自豪!

孝行,或許是一座豪宅,或許是一片瓦磚;或許是一件盛世華衣,或許是一隻純潔的布鞋;或許是數以千計的錢財,或許是一枚溫暖的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量同重。因為愛的指引,讓我們眾尋千里;因為孝的存在,足以感天動地!

百善孝為先 篇5

高一作文 ,1004字

古人云:“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人又何嘗不是呢?不管是在哪個國度,哪個時代,孝的形式可能不同,但內涵是一致的。

那麼,何為孝?

孝就是尊敬長輩,即盡孝心奉養父母或其他長輩,順從父母或長輩的意志,以長輩的利益為最高利益,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有孝則家安,家安則國泰,國泰則天下太平。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孝子。東漢時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正是由於黃香始終把孝字放在心上,才是父親隨生出寒冬卻依舊溫暖,身處豔陽天,卻心頭一陣涼意,黃香也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由此可見,“孝”是一種責任。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厲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的單衣順母的閔子騫;“葬父貸孔無,仙姬陌上逢;織線嘗債主,孝感動蒼穹”的董永賣身葬父;“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摸“的王祥臥冰求鯉;”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臺,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的王裒聞雷泣墓……試想假如董永不能心繫孝道又怎能有賣身葬父,感動蒼穹的信念?假如沒有王祥對母親的孝敬,又怎有臥冰求鯉的感動?。—孝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信念。

古代聖賢尚且如此,在如今社會的我們又是如何做的呢?當天氣轉涼的時候,你記得提醒父母注意保暖了麼?當父母心情不好時,我們又在哪裡呢?這些姑且不說,甚至有些人將父母養育自己當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難道“孝”在當今社會已經消失了嗎?當然不是。

就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試想,一個未成年的孩子,竟然用他瘦小承擔瞭如此多的責任,他這麼小,卻盡到了當今無數人都不能盡的孝。

孝心,是夜空高掛的一輪金黃圓月,皎潔無暇,溫嫻明朗,普照大地;孝心,是順勢蜿蜒的一條透徹小溪,清可見底,不染汙濁,流入山谷;孝心,是一望無際的綠茫茫的草原,滿目翠綠,映入眼簾,點綴繽紛世界。

百善孝為先 篇6

國二作文 ,663字

在這個紛擾忙碌的社會環境裡,有誰還記得陪父母說說話、聊聊天,有誰還記得常回家看看,讓他們不再孤單。太少了!長大後的我們奔波於自己的學業,已無暇估計父母是否需要我們的陪伴,是否需要我們的慰藉,古語:百善孝為先。試問一下自己,我們是否做到了。

物質橫流的社會,錢成了我們的奮鬥目標,錢成了我們生活的支柱和生活的動力,於是乎淺薄的我們只知道掙錢,而忽視了對父母、家人的照顧,認為錢可以買來一切。可是,這是錯的。因為錢雖然可以買來一切,但惟獨買不來人世間最珍貴的感情—親情。父母已經年老力衰、風燭殘年了,只希望能和子女在一起安享晚年,共度這最後為數不多的時光。

大人雖然疏忽對父母的照顧,但也會偶爾陪陪父母。那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呢?我們又為父母做了些什麼?在家裡,我們只知道衣來張口、飯來伸手。和父母吵架,我們覺得自己委屈,覺得父母不夠同情達理,試問自己,我們是否換位思考了,作為父母的他們委屈嗎?其實父母才是最委屈的那個,他們為了家庭生活和我們的學業日夜操勞,他們給予我們的關心卻換來了我們的不理解,甚至是我們的無理取鬧。

“孝“是什麼?”孝“是我們在與父母溝通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無力取鬧”;“孝”是我們在學習時多一份努力,少一份慵懶;“孝”是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份節儉,少一份浪費。

所以,從現在起,多從父母的角度考慮問題,要多體諒體諒父母的辛勞。多分擔父母的家務,多陪陪父母聊聊天。因為父母的嘮叨也是一種愛。讓我們學著發現父母對我們的好,學著關心父母,理解父母,體諒父母。珍惜現在,與父母共度的時光,孝敬父母、關愛父母。

百善孝為先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04字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字老在上,子在下,這正是“孝”的涵義。今天,我們觀看了由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節目,那一個個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蹟讓我深受感觸,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十位孝心少年中,推著高位截癱的爸爸、帶著雙目失明的奶奶到500公里外的上海為爸爸治病的黃鳳,微笑面對生活的林香,與奶奶相依為命的何秀巡、林章羽姐弟,捐髓救母的邵帥……他們有著和我們差不多的年齡,而他們那令人感動的孝心卻是我們永遠也比不上的。他們面對困難時,堅強地撐起整個家,他們的孝心給我們上了生命中最生動的一堂教育課,讓我們受益匪淺。

看到他們的事蹟,想到自己平時對父母的態度,我深感愧疚,淚水不聽使喚地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流進嘴裡,苦苦的,澀澀的……

我們現在就像家中的“掌上明珠”,被父母寵得像個“小公主”,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孝敬父母。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進窗臺時,媽媽早已在廚房裡奏起了鍋碗瓢盆交響曲,當寧靜的夜晚,我們早已進入甜美的夢鄉時,媽媽卻還在辛勤的為我們操勞著。不知有多少個清晨,媽媽總是天不亮就起來,為我們做飯,並準時叫我們起床,而我們不是埋怨起得太早,就是磨磨蹭蹭,不好好與父母配合,卻不知媽媽為我們蒼老了多少。早餐時,媽媽總是為我們煮兩個雞蛋,自己卻沒有,平時在我們看來,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卻飽含著媽媽對我們濃濃的愛。爸爸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工作,臉上不知多了多少道皺紋,頭上添了多少根白髮。而我們卻不懂得父母對我們的用意,總是和他們頂嘴、吵架,卻從來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從今天起。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父母為我多操心,為爸爸媽媽洗洗腳、捶捶背,讓他們感受一下女兒的一片孝心,經常與父母溝通交流,讓我們的家庭更加和睦,更加幸福。

百善孝為先。孝是一種美麗,它的芬香,是愛的自然芳澤,我們要把孝心傳揚下去,讓整個社會都沐浴在溫暖的孝的世界中,讓擁有孝心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迷人!

百善孝為先 篇8

國二作文 ,621字

弘揚孝道文化,匯聚中華孝道。浩瀚如雲,那一首首綺麗的詩篇撩動了多少人的心絃。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而今,曾記否,孝的真正含義。

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有多少人還記得孝的蘊味深長?泱泱華夏,是否記得“百善孝為先”的真正令人思考的美德?古人云:孝,乃中華的文化,不可遺忘的資產。何為孝?學子們不停地思索著:孝乃孝心,給親人沏一杯熱茶,一句暖心的話,一次對父母的報答等乃是孝。

曾幾時,一個人獨自倚於窗頭,望著那天空,思索著,在記憶的深處翻找著,什麼是孝?一位名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孝是泱泱大國的傳統美德,是民族復興的根源。一個“孝”字蘊含了多少希望!孝是落葉對大樹培育它的感恩,化作春泥又護花。只有孝心的人才會理會孝道之深遠。

孝於尊老而扶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老人一聲關心是一句孝心,千里之外送暖心,孝是做人之本,道德之首,根源之處,感恩之地。孝道文化,匯於心頭,是否孝對於老人的一聲關愛的話,在二十四孝圖中,多少感人肺腑的畫面,撩動了多少人的心絃,點點滴滴的感恩匯聚而形成了孝道,一件不曾關懷的事,也曾匯成了一道孝的風景線。

孝心,孝道,做人之根本,無論是一句安慰關心的話,還是對長輩、親人的關心,那都是孝的表現。不知幾時,“孝”已經逐漸在我心中生根,現已經形成了一顆大樹,那是用感恩的淚水凝聚形成的一片蒼穹。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做人之本。朋友,請讓我們攜手去尋找,傳承孝的文化,弘揚孝的諧和。孝道已在心中逐漸匯聚、昇華……

百善孝為先 篇9

高一作文 ,946字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6歲時,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會聽你的話;16歲時,我對媽媽說,媽媽你好煩啊!26歲時,我說,媽媽你說的原來是對的;76歲時,我說,如果我還擁有媽媽,我會為此付出一切。”這段看似簡單的話,引發了我對孝的思考。想想有多少人後悔著,都覺得人生如果可以重來,一定會先孝順親人。

古人曾經說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不是簡單地掛在嘴邊,而是要用我們的生命去實踐這重於泰山的五個字—百善孝為先。畢竟,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在我們短暫的生命裡,孝能夠銘記在心,是一件繁重的事,而百善孝為先,是一件艱難的事。

古代帝王漢武帝劉恆,他做到了。劉恆被呂后視為與她兒子爭奪皇位的眼中釘,劉恆的母親不想每天過著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於是在呂后的面前自毀容顏,帶著劉恆來到代國。直到後來,劉恆當上了皇帝,可是劉恆的母親卻患上眼疾。本來母親可以由宮女伺候,但是劉恆每天堅持侍奉母親,一堅持便是三年,試問誰能夠想劉恆一樣三年來堅持同一件事呢?一個人的孝心足以體現一個人的品德,因而,漢文帝造就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李密曾經在《陳情表》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烏鳥私情,願乞終養。”最近大家都在熱論的新聞彭斯割肝救母的故事。彭斯在美國得知母親患重型肝炎急需換肝後,她二話不說放下學業,毅然決然回國救母,毫不猶豫地把自己60%的肝捐給母親。在現代,這隻烏鳥就是彭斯,她從千里之外飛回來,踐行作為子女對父母的一片孝心,踐行“百善孝為先”的行為,廣大的人民都被彭斯的孝心、孝舉所感動。

無論什麼時候,“百善孝為先”這五個字,都烙印在人們的腦海裡。孝,這一傳統美德,通過歷史的沖刷,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時時刻刻不忘古今中外的孝子、孝女。正如我們捧讀《弟子規》時第一節就為“首孝悌”,可見,孝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一個人連孝這個字都沒有踐行,還談什麼成功?談什麼未來呢?

光陰似箭,歲月無情。你有多久沒有仔細觀察過父母的細微變化了?你有多久沒有輕撫鐫刻在他們額頭上的皺紋了?你有多久沒有與他們談過心了?所以,你不要只用“忙”來作為藉口,應牢記:“百善孝為先”這一真理。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孝放在第一位,用行動實踐自己的孝心。孝在於行,為時未晚!行動起來吧!

百善孝為先 篇10

高二作文 ,1353字

聽到“最美孝心少年”這幾個字時,我心中產生無比的感慨!何為孝?中國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孝”字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人以孝心文明天下,那麼我們該如何行孝呢?

孝字是一個老字加一個子字,不動聲色地給我們身上加具了責任與任務。古人云:“夫孝者,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德之基也,等同昊天”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天還高比地還遼闊,多少年來,讓我們承受了多少愛的傳承,我們在溫室裡生活了那麼多年,父母為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一個完美的家,給我們一個最溫暖的避風港,看似是理所當然,實際在背地裡付出了多少的汗水我們卻不從而知。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是父母用粗糙的雙手打造出來的,然而有些同學經常“抱怨”,抱怨他們為什麼會出身在一個如此不幸的家庭來,最近網上出了一則很火新聞是說一位孩子居然質疑他的父母為什麼沒有一百萬就把我!聽到這個訊息使我苦笑不得,我想哪有那麼多的抱怨?這是我們的出身卻不是我們的選擇,是命運的安排,是命中註定的。這則新聞卻引起極大的轟動,受到社會的譴責,唾棄。以及各界人士的公憤。“吾日三省吾身”我們要好好的反省下自已。其實父母任勞任怨,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拉扯長大已經盡他們最大的努力給予我們物質上最好的幫助了,

讓我們養成行孝的習慣吧,讓孝縱橫天地之間徘徊!從古到今,中國孝布山川,李密的《陳情表》讓我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李密出身到死無時無刻不忘記外祖母對自已的養育之恩,祖孫二人更相為命不曾廢離。乞求皇上烏鳥順私情,願乞忠養,眼看祖母年事已高,行孝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可是為國報忠的事情也離不開他,二者不可得兼,自古忠孝不能倆全,故舍忠而報孝也。孝讓李密不矜名節,真是讓人可歌可泣呀。

讀到這裡我深感慚愧,古人對孝真得是“百依百順”而我們現代人卻“不聞不問”棄之不採,如果我們懂得孝順,社會上就不會建立老人院了,如果我們有良心就不會有難麼多“孤獨患者”了,如果我們懂得感恩,就不棄之父母而不顧了。我怕我們到回頭來行孝,時間已經不多了,老一輩革命朱德行“孝”難,多歧路。朱德當時正在長征,半路得知母親棄故的訊息,朱德義憤填膺地寫下一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來讚頌母親無私的愛與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生命危險的親信後,更是走在母親的棺材裡蠢蠢欲哭,無聲地嚎叫,在此,毛澤東化悲痛為力量,寫下一首流芳百世的詩文,其中一句寫著“吾母高風,首推博愛。”文學巨匠朱自清先生寫下一篇廣為人知的《背影》,心中有孝,卻不能說出口,看著走路蹣跚的他自已的一股辛酸之情油然而生。田世國為母捐腎,催人淚下。將“鴉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的古訓詮釋得感動天,感動地。

讓孝鑄就我們心中良知的標尺吧,“人不孝者,天誅地滅矣。”孝不是說說而已,讓你的行動來證明你的孝順,其實,孝順並不是那麼困難,孝不是你有多麼富有,滿足他們物質上的追求而是一家溫馨地坐在一起吃個飯,孝順並不是叫你帶著滿心的禮物,而是在於溝通,陪伴。孝順不是讓你整天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而是你的平安對他們就是最大的孝順。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為你扛,你穿的千里鞋,有人為你縫……啊,這個就是娘,就是媽,不管你多富裕,不管你官多大,也不能不行孝!誰人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好好的回報我們的父母,讓孝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吧。我孝順,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