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華山有感相關作文20篇

登華山有感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769字

盼呀盼,終於盼來了暑假,我和小夥伴們相約一同遊西安。西安是一座有著濃厚中國文化的古城。

這次西安行,我們我們到了很多景點,有陝西曆史博物館、壺口瀑布、秦始皇兵馬俑、華清池等。但讓我最記憶猶新的就是登華山了。人們常說:“來西安,不爬華山等於白來!”

華山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它是以險著稱的,所以我們選擇坐索道上西峰。

一大早,我們就坐車去排隊坐索道,這也是我第一次坐索道,心裡有點緊張,坐在纜車裡往外看,看見的全是懸崖峭壁、深淵峽谷,讓我心驚膽戰。

下了索道,我們來到了西峰的半山腰,抬頭一看,只見臺階數不勝數,有的還是垂直的,我開始打退堂鼓了,但看到幾個小夥伴們都已經開始爬了,我心想:“不行,我不能讓我的朋友們笑話我。”於是,我堅定地邁出了第一步。可是,爬了一會兒,我就累得氣喘吁吁,手裡的登山杖也變成了“柺杖”,剛想放棄,這時,姐姐對我說:“快抓住鐵鏈,這樣更省力,我來拉你。”我咬緊牙繼續往上爬,一節、兩節,三節,不知道爬了多少節,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不知道跌倒多少次,我只知道我的腿像灌了鉛一樣,提不起來。我一屁股坐在臺階上,再也不想爬了,但又似乎看見小夥伴們正在山頂向我招手,身旁的遊客陸陸續續都在往上爬,有白髮蒼蒼的老人,也有稚氣未脫的孩子,我想:“他們一定也很累,但他們為什麼能堅持呢?”於是,我重整旗鼓繼續往上爬,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到達了山頂。站在山頂,白雲在我邊圍繞,我感覺天空觸手可及,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啊!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終於戰勝了華山,不,我戰勝的是我自己。我將來還要攀登更多的山峰,登上我人生的頂峰。

遊翠華山有感 篇2

國一作文 ,677字

透過山巒撲面徐徐吹來的微風,伴著從樹隙中灑下的陽光,邁步緩緩地走向那一座高大的蒼穹——翠華山。

腳下的石階在樹蔭下襯得泛白,旁邊的小道中流著慵懶愜意的溪水,結伴同行的旅客在清風的作伴下開始了旅程。

登山的興致總是那樣滿,望著魁梧茂綠的一座座山體,心中不免升起一種征服的慾望。翠華山道不是很寬,但完全可以容得下4人並肩,山上幾乎種滿了樹,眼望時間被流水帶走,山間的確可以被稱為“避暑山”,行走在山道上,乘著涼風踏著白階,聽著流水嬉鬧,感受著那時有時無的光暈。

就這樣悠閒漫步……

到了山腰,裸露出來的天空終於得了逞,勝似火球卻又不太毒辣的烈日盡情的舒展歌喉,而翠華山倒是習以為常那般,被放大無限倍的鵝卵石像立方體似的築起了山洞隧道。不知是肆意還是無心,這一切都那般融洽。可嘆的只留下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於此而言,更讓我歡喜的是竟遇到外國遊客,看著他們拿起相機捕捉美景的一瞬,心中不由得泛上一種身為中國人的自豪。石階隨著山巒的增高而轉變為了鐵臺和混凝土砌成的緩階。而至此,還無疲憊乏意,便一心想登頂觀望。

就這樣恆心攀登……

山頂的美麗總是意料之外的。沒了綠蔭的庇護,沒了溪水的潺潺,也許陽光很感性,到達山頂之後,那灼熱的光也黯淡了,但依舊那麼奪目,是正義,也是力量。從山頂俯瞰山下,一眼望去,對岸,兩旁竟是一片綠紗。

也許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登頂的收穫,曾經最在意的是登頂後的風景,可真傾入心靈的只有沿路的風景,或是山頂上那一棵掛滿祈福籤的常青樹。

談節約——讀《井岡山》有感 篇3

讀後感 ,986字

一代偉人毛澤東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崇高的、偉大的,然而文章《井岡山》中這樣有一段話深深地感動了我,它反映了毛澤東同志勤儉節約的高尚美德。

毛澤東在漆黑的夜裡只點了一盞燈,用一根燈芯在寫作。這時有位同志走過來,見光線太暗了,想幫他多點一根,而毛澤東同志卻說:“井岡山現在還被困,食油缺乏,我們要節約,我不能多用一根燈芯。”多麼樸素的一句話啊,它深深地撥動了我的心絃,使我感觸萬千。這就是一代偉人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真實寫照啊!

要知道,現在國家富裕了,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可現新一代的青少年當中對“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這句話提得越來越少了。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可是,還有一些“幸運兒”,他們家有彩電、冰箱、高階傢俱等,可以隨意地從父母口袋中抓出錢來揮霍,甚至一味地趕時髦,盲目地購置了許多無用的東西,他們整天遊魂晃晃蕩蕩,無心求知,只知消費,揮金如土,他們這種無節制的高浪費是害人害已啊!他們鋪張浪費為人們所不齒。還有的學生在學校、在家裡裡都隨處可見他們浪費糧食很嚴重。事實教育我們,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勤儉節約的美德是什麼時候也不能丟的。他們這種做法,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深思。

“誰知盤是餐,粒粒皆辛苦。”你們只會脫口而出,可是你們在浪費時,你們就想不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呢?我們的國家雖然在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一天勝似一天,然而我們應當看到,國家的經濟和世界發達的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國家還有部分貧困的山區人民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我們的身邊還有窮困的孩子不能上學。作為我們新一代應當把這些衣物、零錢存起來捐給他們。我們應當站起來堅決反對對那些揮霍奢侈、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的高消費做法。我們應當學習毛澤東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即使國家再富裕,我們也應保持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如果大家只知道浪費,不知道節儉,我們就會成為社會的罪人,成為一個無益於社會的人。相反,如果我們人人能履行節約,勤儉持家,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更快地富裕起來了,實現東方巨龍的夢想。

俗話說得好:“身披一縷,當思織女之勞;日食三餐,每念農夫之苦;每喝滴水,當思飲水之源。”觀看了這部電影,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艱苦樸素的作風不可無。我們應像毛澤東那樣勤儉節約,時時不忘勤儉持家,此乃立國之本也。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把艱苦樸素的作風發揚光大!

讀《中華魂》有感 篇4

讀後感 ,1068字

《中華魂》是我讀過的感受最深的一本書,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

在歷史的長河中,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中華美德熠熠生輝,民族精神世代傳承。我們以岳飛的一闋《滿江紅》,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氣歌》,以魯迅的一聲《吶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響您不屈的脊樑與骨氣,唱響祖國母親您那不屈的尊嚴與神聖。書中有個小故事讓我感受頗深:杭州長運公司司機吳斌駕駛的大客車正行駛在滬宜高速公路上。突然,有個來歷不明的金屬片砸碎前窗玻璃後,刺入吳斌的腹部至肝臟破裂。他臨危不懼,忍痛用1分16秒緩緩靠邊停車,並提醒車內24名乘客安全疏散和報警。事後吳斌因搶救無效離開人世,年僅48歲。當時“最美司機"的視訊在網上熱傳,一位網民評論到:“只有將敬業成了習慣,深入骨髓,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後瞬間爆發出超發想象的能量”。我觀看後感到深深地感動,他知道,如果司機失控,很可能就車毀人亡,可是吳斌強忍自己的痛苦,挽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他實在是太偉大了。一個肝臟被突然刺破的司機,要用怎樣的意志力,才能做到這一點啊!這是一個超人!吳斌確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把對吳斌的敬佩之情轉化到對待學習的態度之中。

有一次,一個空塑料瓶躺在飛馳的汽車門旁邊,只要輕輕一碰,就會跌落到柏油路上,它正處於危險的邊緣地帶。我坐在車上,注視著那個空塑料瓶,生怕它一下子滾落下去,它的旁邊站著一位胖胖的阿姨。她無所畏懼地站在開啟的車門邊上,塑料瓶就在她的腳邊。她似乎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正目不轉睛地望著車外來來往往的行人。當時我想誰會在意一個小小的塑料瓶呢?車上的其他人都沒有去撿。心想:我去撿,然後放進垃圾桶裡,這是什麼意思?去撿了,放在自己的塑料袋裡,將會招來怎麼樣的眼神?我於是沒有動身,心頭卻有點不安。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連撿起一個空瓶子這樣的舉手之勞也不屑或不敢,是什麼樣難言的苦衷多了幾分遲鈍?這時,我突然想起了馮驥才的一句話:在世界的喧囂和紛擾中,我們常常忘掉了自己的心靈。也許現在社會太多的艱難和誘惑,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交流,那些功名利祿,榮辱得失,是非利害都是牽動人們的繩子。就這樣,渾渾噩噩或興致勃勃地忙碌不停,哪裡還會顧忌無形、存在於我們身旁的每一個心靈?

作為一名中學生,只要時時處處留意身邊的小事,就會從中發現真善美,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也能體驗到真善美的真正含義。

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將會是: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會變得更美好!

登華山 篇5

國一作文 ,1104字

題記:“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華山,彷彿是一個巨人,又似一把利劍直插在這茫茫雲海之間,令人望而卻步,但是,今日的我,一定要登上這巍巍高山,俯瞰一切!

纜車的吱吱聲,旁邊旅客的尖叫聲,彷彿奇異的歌曲在我的耳邊激盪。往上看,萬里無雲萬里天;朝下看,是無數小山頭,恍如螞蟻般匍匐於腳底之下。但是,這還不夠!遠遠不夠!我既然想要登上山頂,那留給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風蕭瑟,下了纜車,耳邊全是勁風劃過的沙沙聲,恍如一把把寒刀,劃過人的軀體,令人陡然生出一股冷意。但這區區勁風怎麼阻擋得了我的好奇之心?路難行,我緊緊攥著道旁的鎖鏈,生怕一不小心就會被這一塊塊人工鑿出的石階所絆倒,只因為我知道,這一塊塊不起眼的灰撲撲的石塊兒心中,依舊蘊含著作為華山石的桀驁不馴的錚錚傲骨!但我依舊不能停止,區區石道怎麼可能擋住我的腳步!我可是要登上山頂的男人!

腿漸漸酸脹,身上本來輕巧的揹包彷彿是千斤之石壓在了我的身上,一滴滴的汗流了下來,落在地上濺起了一絲絲水紋,可?前面依舊只有數不勝數的登山者,何時才到達蓮花峰頂?就在我疑惑不解時,一下子,人稀疏了,地開闊了,抬頭向前看,這不正是蓮花峰頂麼!站在峰頂上極目遠眺,四周一覽無餘,視野開闊,在這懸崖絕壁上滿是鬆鬆柏柏,小花小草,哪裡有高山的荒蕪之氣?向下看,乃是雲霧繚繞,頗似蓮花下的荷葉啊!蓮花峰的起名兒不會就此而來吧?向上看,是天空,不時從遠處傳來幾聲鳥兒清脆的叫聲,人似乎全都消失了,只剩下這天,這地,這山……此時此刻,腰痠背痛不再了,身體輕的好像可以變成一朵悠悠白雲,無憂無慮地飄蕩在天空中……蓮花峰,不愧為華山最美的峰!

沿著小道迂迴,再穿過竹林,就這麼幹勁十足地向上爬,南峰便已緩緩逼近。到了,到了!這五嶽中的最高峰又是不同於蓮花峰,蓮花峰還有一些女性的柔美氣息,而南峰則大開大闔,道不盡的陽剛之氣撲面而來,看四周,好像所有的山都拜倒於它的腳下,再看看遠處的蓮花峰,與他相比似乎只是個小妹妹,陝西的烈陽如同蒸爐般焦灼著我,衣裳溼透,真是恨不得一屁股坐下!但絕不可以,勝利就在眼前!不能放棄!走一步,地上就會多出一滴汗水,腿麻木了,彎都彎曲不了,手輕輕顫抖著,終於到了!人跡罕至,寥寥無幾,清靜了許多。長長撥出一口氣,別過頭,看了看走過的路,恍然一條長龍,我笑了,我成功了!天,似乎更藍;草,似乎更綠;風,似乎更涼;連那毒辣的太陽都似乎變得清涼,莫非,他們都在為我慶賀!向下看,山還是山,但似乎都變矮了,人還是人,但卻似乎變得渺小了,登華山,不就是享受這與山斗樂,與自己鬥樂的過程嘛?

華山,我將一輩子記住你,登上華山,是我一輩子的驕傲!

遊井岡山有感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939字

爸爸媽媽經常感嘆說:“現在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掉進了蜜罐裡,根本不知道吃苦是啥滋味。有機會的話,也讓他們體驗體驗。”

機會終於來了。今年10月1日黃金週期間,爸爸單位組織去井岡山旅遊。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說讓我去學習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

那兩天內,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革命烈士陵園、茨坪革命舊居舊址群、五龍潭、紅軍醫院舊址、黃洋界等地,都留下了我們探求的足跡。我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不少。

聽導遊說:井岡山位於我們湖南和江西兩省的交界處。解放前,它是一個“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滿萬擔”的偏僻小山村。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山村,成為了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的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就在這裡,毛澤東等人開創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也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

在這裡,我看到了毛澤東舊居竟然就是一棟農民住房,土坯牆,茅草頂的那種。當年,毛主席和紅軍戰士一樣,穿單衣,睡稻草,晚上點一根燈芯的油燈。就在這樣的環境裡,毛主席寫下了《井岡山的鬥爭》這篇偉大的著作。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裡,我透過那大量的歷史文物和翔實的歷史資料,彷彿又回到了那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革命烈士們真令我肅然起敬。

我和同行的小夥伴們唱著新學會的歌謠“……紅米飯,南瓜湯,餐餐吃得精打光”,又來到了黃洋界。在這裡,我聽一位伯伯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1928年的時候,井岡山的兩個團都被派開赴湘南了。國民黨想趁虛進攻井岡山,就派了四個團的兵力,而我軍只有兩個連留守。打到下午,紅軍子彈所剩無幾。在最後關頭,紅軍扛來一門壞的迫擊炮和僅有的三發炮彈。結果前兩炮都是啞炮,只有第三發炮彈不但響了,而且正中敵人指揮部。頓時黃洋界上歡呼聲、號角聲、鑼鼓聲連成一片。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勢嚇壞了,竟誤以為主力紅軍殺上山來,於是連滾帶爬收兵下山。這一仗打得真漂亮!毛主席回來聽說後,十分高興,還寫了一首詞《西江月8226;井岡山》來歌頌人民戰爭的勝利。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切貪圖享受、不思進取的風氣,無論對國家、對社會,還是對個人都是危害深重的。所以,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更沒有理由不發揚艱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讀《愚公移山》有感 篇7

讀後感 ,429字

《愚公移山》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向我們傳達做事要有毅力,有恆心,要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的精神。文章最後上天派了兩位神仙將山移走了也是對這種精神的肯定。

文章中的兩座大山象徵著我們面對的困難,愚公則象徵著迎難而上、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是移山這種方式卻值得我們反思。且不說兩座大山搬到海里去會造成多麼嚴重的生態失衡,單說大山與大海的距離,單靠揹簍和人工運送,耗時耗力,一個月下來怕是也不會有任何的成效。另外文中有一段愚公與智叟的對話“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現在想來這種想法多麼可怕呀,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不做別的事情,就搬兩座大山,而最終目的只是為了出行方便,這代價是否太大了呢?

面對困難我們確實應該要有愚公這種不畏懼、堅持不懈的精神,但是也應該有好的方法。實在不提倡橫衝直撞,硬碰硬。好的方法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無需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爬山有感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7字

今天,媽媽帶我到八大坑爬山。

沿著一條平坦的鄉間小路,我們很快就來到了八大坑景區內。我們走在一條蜿蜒的石板路上,一邊是鬱鬱蔥蔥的林海,一邊是清澈見底的小溪,這幅清靜、幽然的山水畫以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

再向前走,道路越來越寬,左手旁出現了一座茶園,原來這裡就是“雲霧茶園”呀!雲霧茶園,好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玲瓏美妙的名字呀!我不禁浮想翩翩。在霧靄煙橫中,雲霧茶園若隱若現。我徘徊的霧中,正如將詩中妙句一字字地默詠。那茶園旁的小溪流,雖然我看不見,但是這潺潺水音卻像一首意境高遠、含蓄深厚的清嫻樂章,輕輕撥動著我的心絃……

走出茶園,我們繼續向前出發,走過一重重山,淌過一重重水,我的眼前出現了一片紫竹林。濃濃的溼氣和風吹過時的沙沙響聲使我打了個寒顫,此時我已經筋疲力盡,腿不停地打著顫,手也快抬不起來了。我的腦海裡出現了一個疑問:我還要上去嗎?我咬了咬牙,還是堅持要去看個究竟。走進竹林,四周一片昏暗,陡峭的山路直上直下,再加上前幾天剛下過雨,路上很滑,使人難以站住。我和媽媽互相攙扶,歪歪斜斜地往上走。漸漸地,一絲陽光撒到我們的身上,這讓我想到勝利離我們不遠了,我給自己加油,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住。果然,二分鐘後我們走出了竹林。竹林外,陽光甫露在一條沿著山脈通往山頂的路。“濃霧微陰之後,必能看到更燦美的陽光呀!”我不停地感慨著。

啊!這次爬山真難忘呀!它不僅讓我欣賞到八大坑那不同尋常的清麗嫻靜的美;還讓我體會到:昏暗的光景不是給予我們無限的希望嗎?

爬山有感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928字

記得那一天,晴空萬里,我和爸爸很早就來爬鷲峰了。而正是這次爬山,使我深有感悟。

爸爸停好車,我們便開始了爬山,大口呼吸著新鮮空氣,幾乎是勻速使著勁兒往上爬。感覺一直在往上爬,終於來到了一座噴泉水池,我長舒一口氣說:“這山真低!我還沒有累得氣喘吁吁就已經到半山腰了!”

“樂樂,”爸爸說,“這是起點啊!”

“什麼?”這句話就像驚天霹靂一樣,一下子把我鎮住了,我此時已經有點累了,爬到上面豈不得趴下?沒辦法,我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前行。

我低估了這座山的高度,我低估了這座山的高度,等我真正到了半山腰—雲岫亭時,我已經氣喘吁吁,我們也決定休整一下。

我舉目四望,“哇,真實太棒了!”眼前的美景震撼了我,因為我此時是在海拔100多米的地方鳥瞰北京城,而且這天的能見度非常高。我們的視角能一直延伸到鳥巢、盤古七星和北五環,北京的西北部在我們的眼前一覽無餘。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能欣賞到如此絕佳的美景真的已經很滿足了。

再接著努力攀登,我們到達了紅葉谷。此時正值深秋,那似火的紅葉鋪滿了山坡,像紅地毯一樣,踩上去軟軟的,還有“沙沙”聲,落在我們的肩上、頭上……而我,正在樂此不疲地踩樹葉堆。看到這兒有,踩上去;看到那兒有,再踩上去。踩時還伴隨著“撲”和笑聲,以及一場難得的“葉子雨”。真可謂一幅“深秋紅葉圖”!

踩過泥土,穿過樹林;踏過亂石,越過小溪。穿過崎嶇小路後,又回到了平整的石板路。

此時爸爸說:“現在是海拔600米,望京塔海拔700米哦!”我暗自鼓勵自己:近在咫尺的目標不能放棄!100米這是最後與成功之間的距離,也是魔鬼般的考驗。

此刻沒有了樹林,也沒有遮擋物,我們暴露在太陽底下,雖然是深秋,但是由於當天氣溫高,還是覺得太陽火辣辣地像是要把我們烤乾似的。

就在我準備放棄的時候,望京塔映入眼簾,“萬歲!我爬上了望京塔!萬歲……”此時我的視角也變得更為廣闊,可以鳥瞰到更遠的北京城,視角延伸至國貿大廈、東三環以及更遠的地方。我高興地大聲呼喊著,稚嫩的聲音在大山中迴盪。

站在山頂,我理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話的含義,高度決定眼界!

這次爬山使我真正悟到了:收穫與努力總是成正比的!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只要你想做,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讀《父愛如山》有感 篇10

讀後感 ,453字

讀了《大愛無聲》這篇文章後,我懂得了父親的愛,總是默默的雖然有時沒有太多表達出來,但父親的愛時時刻刻都在向我們散發。

玲玲考上大學的事讓全家人十分開心,可由於家庭貧困,父親一咬牙,把家中辛苦掙了六年的300元拿出來又挨家挨戶的借錢。為了湊齊玲玲的學費父親每天天不亮就去集市賣柴,晚上回來又馬上去地裡幹活,辛辛苦苦攢的學費,都是由父親的汗水換的啊!前往北京那天,父親把500元交給玲玲,可玲玲知道學費只要200元又把多餘的錢給了父親,父親又把錢塞給玲玲,並叮囑她學校的飯不好吃就去外頭吃,不要省錢,錢不夠爹再給你想辦法。讀到這,我的眼角溼潤了,這讓我想到了我的父親。

在我的生活中,父親的愛是無處不在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陽把人們晒的懶洋洋的,我提出要買冰棍,爸爸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可爸爸卻只買了一個。

我覺得,父愛是世上最執著,最深沉的愛,他總是默默傳遞著愛與關懷。或許,很多人會謳歌母愛的偉大,很少人關注父愛的無私。在我們的生命裡,父親總扮演默默無聞的角色,但對我們的愛卻沒有少一分一毫,那是因為父愛如山。

讀《愚公移山》有感 篇11

讀後感 ,397字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閱讀了《愚公移山》的這樣一個成語故事。讀了這篇文章,我深受教育。

全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位叫愚公的老人,快九十歲了,他們一家人住在兩座大山的正對面。出門都要翻山越嶺,非常不方便。於是,愚公便想和他的家人一起移走這兩座大山,開出一條通道來。他便和家人一起共同努力,夜以繼日地挖土、運石。一天,一個叫智叟的老人,覺得這實在是荒唐可笑,便勸阻愚公,但愚公依然堅持不懈。就是這種堅強的毅力把天帝都感動了,天帝便派大力神移走了這兩座大山。

愚公不但用自己剩下的光陰去挖這兩座大山,還讓自己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去挖。但是在古時候,被人們認為是可笑的“愚公精神”,卻成了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條件,是任何人都應該具有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奧數題時,因為想了很久,還沒有解出答案,沒有堅持把題目做完。

讀了《愚公移山》後,我深受啟發,不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學習愚公的這種精神。

登華山作文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8字

迎著燦爛的陽光,來到華山腳下,華山的雄偉高大讓我肅然起敬。我和爸爸媽媽聽導遊說,華山一共有西峰、南峰、東峰、北峰和中峰,大家要從西峰上去,但如果爬的話一天都爬不到西峰頂,所以我們要坐索道上去。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索道入口,排了很長的隊才坐上索道,索道像一個透明的盒子,掛在繩索上,我和爸爸媽媽坐了上去,就像懸掛在半空中似的,索道行駛得很快,但是很穩,我低頭是一大片綠色,抬頭是連綿不斷的山脈,顯得特別美麗,但是我心中的恐懼勝過了讚歎。

我在心中糊思亂想著:如果掉下去怎麼辦,索道的繩索會不會斷……爸爸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恐懼,他微笑著說:“別怕,我們現在很安全,你看,我們馬上要翻過一座山了。”我向前面望去,真的,前面有一座高大雄偉的大山!

我們坐著索道慢慢地“翻”過了這座大山,繼續向前,不久便來到了華山的西峰。因為沒有索道了,所以我們便下了索道,我和爸爸媽媽商量了一下,只走西峰、南峰和東峰,走完後再坐索道下來。

我們爬呀爬,爬了才一會兒就感到有點冷,聽爸爸說,那是因為我們位於海?i2000多米的西峰,在雲的上面,所以比較冷。

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後繼續往前爬,不久,我們便看見了西峰的峰頭。我和爸爸媽媽站在圍欄邊,感受著群山那博大的胸懷。這讓我不禁想到一句詩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壯麗雄偉的大山,現在大山就在眼前,頓時一種不可名狀的感覺由然而生。

接著,我們又去了南峰和東峰。坐在下山的索道上,我感到華山不愧是五嶽之首。

登泰山的感悟 篇13

國二作文 ,1016字

二月的風還是有點冷,卻讓人神清氣爽,我們就是這樣,在陣陣山風吹拂下登泰山。

泰山,乃五嶽之首,它的雄渾氣魄非其他四嶽可及。那是一種讓人震憾到窒息的氣勢。

車緩緩地行駛,沿著泰山蜿蜒而上。我們來到山腳下,開始今天的登山活動。與其說是登山,不如說是賽事。在山腳下時,大家就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在乘索道和步行之間選擇了後者,儘管我猶豫過。

出發吧!我遠遠地眺望著山頂的方向,邁開了步子。剛開始時,我是不願意登山的,我覺得自己在泰山面前只不過是一粒渺小的沙石,但身邊的小夥伴都熱情高漲,我便也興沖沖地上去了,甚至還跑了起來。

山愈來愈高,雲愈來愈薄,時間也已過去好久,漸漸地,我開始動搖自己的內心。

我堅持向上爬,並告訴自己不能停,至少不能掉隊。但實際上,當我一步一步爬向山頂時,腳步已變得越來越沉重。回頭望去,身後是連綿不止的山脈,雲霧已在自己的腳下,向前看去,山路彎彎、重巖疊障,目之所及之處,根本望不見山峰在何方。越往上爬,身體就愈加輕飄,站立不穩。每前進一步,總感覺像有人在後面拉著你,阻礙你前進的腳步。

咬咬牙,我努力堅持,既來之則安之,我開始放下浮躁跳躍的心,告訴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登頂。我爬上一個平臺,可以歇一會兒,再繼續走,到那頭的紅牆根,可以再歇一會兒,然後繼續行走。於是登泰山就變得不再可怕,因為所有的路程都已經被我們分劃成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每次只要朝這個方向努力,積累一段距離後,我就可以站在山頂俯視一切,體會杜甫當年“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

學習正如同登山。這些“山”或高或低,登“山”的旅途或難或易都無關緊要,只要你願意去嘗試,去克服每一個困難。通過努力,成功就會在不久後的將來降臨。相信吧,只要自己堅持,就可以擁有戰勝一切的勇氣!

因為信念、因為勇氣、還有鼓勵,我不緊不慢的按預定的計劃,一步一步向上攀爬。終於看到快到山頂了,興奮與激動,無法表達。我像鯉魚一樣躍過了龍門,登上了南天門,按時與大部隊匯合。

因為海撥高度的原因,山上雲霧繚繞,如入天上仙境。遊著、走著,在山頂的岩石上,我看到歷代名人留下的摩崖石刻,大都是作詩、題詞,幾乎都是對泰山讚美的詩詞。

於是,我的內心洶湧澎湃、波瀾起伏。原來最美麗的風景總是在險峰,我們登上泰山過程雖然艱苦,但登頂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是最甜的透心。因而,任何事情如果想獲得成功,必須能具備堅毅的品質,並持之以恆,奮勇不止。

登華山 篇14

國一作文 ,709字

都說華山是“奇險天下第一山”,今天我就是來戰勝它的。去別的山,叫登山;來華山,叫爬山,真正的爬山。華山的山峰上,不全是樹木,有的只是光禿禿的花崗岩,平添幾分巍峨。乘著“世界第一索道”太華索道上到西峰—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在峰頂往下望,望不到底,四周都是雲海,只能隱隱看見幾棵松樹插在峭壁上。

如果問華山絕頂南峰上有什麼吸引我的,自然是那“長空棧道”了。拴著繩索,踩著木板,腳底下就是萬丈深淵。起初我身子緊貼石壁,手緊握鐵鏈,不敢有一絲鬆懈。但我還是忍不住往下看,就是一塊碩大的花崗岩,伴隨著磅礴的氣勢。越往後,就越熟練,壯起膽子擺各種pose,有繩索拴著,怕什麼呢?棧道的盡頭,便是那大名鼎鼎的“思過崖”,令狐沖跟風清揚學“獨孤九劍”的地方。

挑戰了長空棧道,東峰的“鷂子翻身”是必須去闖一闖了。東峰,就是“華山論劍”的地方;鷂子翻身,就是華山“險中險”。“鷂子”指的就是我們這些遊客了;“翻身”就是說從懸崖下去的過程中身體要不斷地輾轉反側。同樣是拴著繩子,現在只能踩著懸崖邊的洞下去,一路只能憑感覺往下走。不過有了在棧道的經驗,我也就不那麼害怕了,一路走得還蠻順暢。最後就走到了“下棋亭”,從亭子望去,遠處都是層巒疊翠的山峰,四周還有些雲霧繚繞著,處處都充滿了仙氣。

爬了華山,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武俠小說的寫手都喜歡寫華山,這麼險的山峰,能夠突出一個個俠士藝高人膽大。這裡的風景雖然並沒有黃山、張家界那種地方好,但畢竟也是以“險”為主,爬這樣的山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享受自我挑戰的過程。其實爬完之後發現,並沒有那麼難爬,現在已經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打敗心魔,才能戰勝難,勇攀高峰。

讀小狗爬山有感 篇15

讀後感 ,482字

從小媽媽就告訴我做凡事都要有恆心,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做《小狗爬山》,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隻小狗決定登上最高的山頭,他早早起來登山,爬到半山腰一看那座山比這座山高,於是他迅速下來重新爬第二座山,他爬到半山腰時一看,怎麼那邊的山比這座山還高?他又一次下去爬另一座山。

這時候太陽對他說:“我要落山了,你回家吧!”

最後小狗累壞了,天也要黑了,他那座山也沒有登到山頂。

這個簡單的小故事告訴我們做凡事都要有恆心,如果沒有恆心半途而廢,那最終是一定不能勝利的,現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例子,就是因為事情做到一半而不能完成,最終因為當初自己的半途而廢遺憾終生。以前的時候,我也曾經因為半途而廢的做法遺憾了很久,不是因為自己沒有成功而感到遺憾,而是因為沒有去做,沒做完而感到遺憾。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不要看結果,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享受這個過程,不論結果怎麼樣,這個過程是美好的,那就好了。

所以,在這裡也一樣更多的夥伴,朋友能夠從現在做起,從自己作起,對待每件事都要認真,負責,對自己負責,不要去想結果,但是要有樂觀的心態,這樣的話,你的人生將會不一樣。

雪後登華山 篇16

敘事作文 ,314字
得冰清玉潔,風情萬種,真所謂“白銀世界”。

我拾級而上。路旁厚厚的積雪停住了我們的腳步,我們撲倒在雪媽媽的懷抱中,頭上,衣服上,腳上都沾上了雪,變成了一個活脫脫的小雪人。

翻過千尺嶂,我們已是手足並用了。腳,在充滿積雪的又高又窄的石級上探行,手,在又冰又冷的鐵鏈上奮力拉行。百尺峽中立定腳跟,耳邊只有自己喘氣聲和身邊鐵鏈的晃盪聲,回首望去,但見兩側巖壁倒立,真是“頭頂一線天,腳踩萬丈淵。”

走過西峰,穿過南峰,越過東峰,直奔北峰,我們一行人互相鼓勵,汲取挑山工給予的力量,爬行了整整六個小時最終到達了纜車點。回望我們的來時路,路很長,山不遠。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感 篇17

讀後感 ,1318字

我是個愛看書的男孩,學校給我們發了《築夢路上》這一讀本,我迫不及待地就開啟,看了目錄,全書共分五章。當看到第三章標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時,它就像磁石一般吸引了我的目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真的有那麼大的價值嗎?”我的外婆家在洞橋,地處富陽西部山區,那裡空氣清新,草木蔥鬱,河水清澈,是不是意味著那兒有許多金山銀山呢?帶著滿心的驚喜和疑惑,我如飢似渴地首先讀起了《築夢路上》第三章。

讀了《潮鄉海寧的今天》、《“牛奶河”變了》、《邱老漢“出山”》、《南非小夥和“洋家樂”》等生動的故事,我明白了綠色是一切文明的起源和搖籃,感受到了綠色發展正逐漸成為一種主流價值觀,建設美麗浙江,建設美麗中國,我們正一步一個腳印,行進在逐夢路上。

“綠色”就是善待河水。《“牛奶河”變了》中的翠湖,在一個時期因兩岸都是水晶加工廠,加上畜禽養殖場的汙水和村民生活汙水,這片水域變成了“浮滿垃圾的牛奶河”。實施“五水共治”後,人們關停了汙染嚴重的水晶廠,淘汰了簡陋的裝置……在精心治理下,“牛奶河”終於又變成了碧綠的清水河,人們又能下河游泳啦!讀到這兒,我不由得想到了我們新登的城河,原來的河水也是又髒又臭,每次經過城河旁時,我總是捏著鼻子走開。在實施治理和水源保護後,現在的城河先前那種濃烈的臭味消失了,水面乾淨了,水也清澈了,整個新登城區的風貌也隨之改變了不少。可見,善待河水是多麼重要!

“綠色”就是善待空氣。記得一個週末上午,快十點了,外面還是霧濛濛一片,什麼也看不清,還感覺呼吸不暢。我納悶地問媽媽:“今天的霧怎麼那麼大啊?”媽媽告訴我這不是霧,而是霧霾。後來我從電視新聞中瞭解到:空氣汙染嚴重,極易形成霧霾,而霧霾對人的身體是有害的。回想G20杭州峰會期間每天都是藍天白雲,從未出現過霧霾,那樣的空氣質量是人人都向往的。我家附近一個老爺爺,他有嚴重的氣管炎,空氣不好就要咳嗽。峰會期間他是天天唸叨:現在我出門不咳嗽啦,感謝政府,感謝G20!可見,善待空氣是多麼重要!

“綠色”創造美麗經濟。書中《“邱老漢”出山》、《南非小夥和“洋家樂”》這一個個故事是多好的詮釋呀!邱老漢種菜種出了新天地,綠色高山蔬菜賣出了牛肉價,在大城市的市場裡供不應求;莫干山大山背上的南非小夥開了家“洋家樂”,促使整個三九塢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麗鄉村從綠掘金,良好的生態環境儼然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正是這樣嗎?瞧,我們新登的半山鮮桃、高山竹筍和西瓜、上王土雞和土雞蛋等農產品不也是名聲在外,暢銷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嗎?外婆家所處的洞橋,空氣清新,山青水秀,雲臺山觀映山紅,賢德村賞油菜花,天井山農莊品土菜……鄉村生態遊多麼受到遊客的青睞啊!“綠色”,帶來了巨大的生態紅利,真好!

如今,“綠色”越來越被人們崇尚。“綠色食品”、“綠色住宅”、“綠色居室”、“綠色傢俱”、“綠色消費”、“綠色出行”……它們如同一個個令人欣喜的跳動音符,給我們帶來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建設天藍、水清、山綠、地淨的美好家園,實現綠色發展,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夢想,讓我們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吧!

遊青城山有感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6字

人們都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藉著這次到成都參加珠心算比賽的機會,我和爸爸一起遊覽了青城山。

青城山是我國三大宗教裡道教的發源地,它不僅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導遊告訴我們,青城山的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從山腳下向上望去,只見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素而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導遊說,只給我們一個小時時間征服這座高高的山峰,在山腳下,我心裡有點打鼓,山這麼高,一個小時怎麼可能爬得上去呢?可爬了不一會,這種畏難心理就漸漸消失了,因為爸爸鼓勵我說別看這座山看起來高,爬起來也確實不容易,但只要你足夠努力是一定能在規定時間內爬到頂峰的。

爬山過程中,我一路小跑跟在爸爸後面,作為一個資深吃貨,還得一路品嚐各種特色小吃,啥都不想落下。最有趣的是,雖然當天有雨,但在山裡卻不用穿雨衣,因為鬱鬱蔥蔥的樹木,把雨水都擋住了!當然,有這麼多高大挺拔的樹木,山裡的空氣也格外清新,山谷幽深,鳥鳴溪落,聲聲入耳,更襯托出了青城山的神祕與靜謐。導遊告訴我們,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後山,前山是道教,後山是佛教。傳說曾有位老人來到美麗的青城山修身,竟然活到了130歲,即使到今天都算是一個非常高的記錄了。

聽著美麗的傳說,品著美味的小吃,不知不不覺,我們就爬到了山頂,在山頂俯瞰綠意

蔥鬱的來時路,心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時候爸爸又告訴我,做事要和爬山一樣,要堅持到底才能取得勝利,如果中途放棄了,就永遠沒有登頂俯瞰的機會。

在一路的歡聲笑語中,時間過得可真快呀!轉眼就到了要集合回程的時間,我們要對美麗的青城山說再見啦!不過我很高興,因為我已經親自見證了、體驗了中外聞名的“青城天下幽”。

觀《井岡山》有感 篇19

國二作文 ,800字

場內的燈光逐一熄滅,臺上迎面向我們走來了兩位主持人,他們滿面春風,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向我們介紹此次活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目的是為了表現以毛澤東、朱德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對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並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

接下來就是我們所期待的表演。

一開始是一夥穿著破爛不堪的中國革命戰士,他們被國民黨反動派捕獲,雖然他們被囚禁在牢籠裡,手腳也被拷上了鐵鏈,但是他們的內心歸屬於中國共產黨,這是無法被禁錮的。當國民黨反動派拿著槍指著戰士們的腦袋時,共產黨員義無反顧地站出來保護同伴,把同伴護在自己身後,毅然決然地站在前面,用一種堅定無所畏懼的目光緊盯著敵人。

看到這裡我十分緊張,生怕敵人會開槍。隨後大熒幕繼續上演著:一條鎖鏈不斷地拉扯,給人一種壓迫感。敵人最終放下了手中的槍,我長呼一口氣,真是驚心動魄。隨之而來的是一股感動,那種頑強,寧死不屈,誓死保護同伴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1929年國民反動派殺了130多名紅軍,而這次的屠殺使大量的人們妻離子散。場景中,一位婦女看著倒在一片血泊中的人,她先是目瞪口呆,當她看到自己的丈夫也倒在血泊之中時,她奮不顧身地跑向丈夫,然後她將丈夫的身體劇烈地搖晃著,顯然她並不相信這是一個事實。然而不管她怎樣拍打,丈夫都無法動彈了。她悲痛欲絕地趴在丈夫的胸膛上大哭,就在這時,她的眼前出現了一個人影,那是她的朋友,可她去擁抱那個朋友的時候,人影突然消失了。一會兒,她又在另一個方向看見了親人,然而當她飛奔過去也消失了……

此刻的我已經潸然淚下了,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我是一個熱愛和平的人,同時我也慶幸自己出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沒有炮火,沒有戰爭。

井岡山之戰照亮革命前進的行程,鑄就了偉大的井岡山之精神。

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珍惜眼前的和平美好生活,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觀井岡山有感 篇20

觀後感 ,578字

在那個下午,秋色正濃,一陣陣涼風拂過地面,捲起片片紅葉,在空中打著轉。在陽光下,紅色的葉子折射著光顯得格外耀眼。

隨後我邁進實中報告大廳,氣氛也隨之改變。

隨後,我坐在大廳裡,滿滿的人潮卻無人言語,只有一聲聲悲壯的歌曲衝擊著耳膜,將我帶入了另一個時空。雪白的螢幕映入眼簾,隨後“井岡山”三個鮮紅的大字映入眼簾,劇情拉開帷幕。

這是一場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對決,井岡山這個戰場被鮮血染紅,更被溫情感動。這裡曾經是手無寸鐵的革命志士與裝備精良的國民黨人浴血奮戰的地方。就在這裡,一個多長毛竹少莊稼的井岡山,神州華夏就此掀起了一層巨浪;也是在這裡,一個人煙稀少的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無數革命志士走出困境和艱苦,把自己的力量和青春貢獻給了革命事業。

如今井岡山早已是碧波盪漾,我們是否想過到底是那方山水成就了它的偉大?還是它的偉大拔高了那方山水?那個時代的人和事,永遠沉浸在那個時刻,那些曾為我們的幸福生活拼搏的戰士們也永遠留在那個地方。

望著此刻的高樓大廈,我想:不管我們身處何處,心裡總要有點紅色,它是我們的榮耀。因為,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一切都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要銘記歷史,熱愛祖國,每個人都應該在路上奔跑起來,在人生的每一條路上。我們心中要永遠烙印著五星紅旗,烙印著那閃耀的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