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雜感相關作文20篇

清明節雜感 篇1

國一作文 ,540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向我們詳細描述了當時清明的場景,轉眼間,又到了清明時節了,窗外的小雨漸漸大了起來。聽著那清脆的雨聲,我不禁想起我那未曾見面的姥爺。

聽我姥姥說,我的姥爺曾經參過軍,但他早在我出生前五年便去世了,也就是一九九八年。我不曾知道他長什麼樣,喜歡什麼,大人們似乎也不想讓我們知道。

在我六歲那年,我第一次從姥姥那裡知道了姥爺,當姥姥說道他參過軍後,我情不自禁的兩眼放光,想著姥爺肯定很高而且高大威猛。那是我初步瞭解他。

後來,姥姥又說了很多關於他平生瑣事,但我未曾認真聽。

再後來,我的舅爺爺也不在這美麗的人間,姥姥再也不說關於姥爺的一切了。因此,我對姥爺所瞭解的,並不是很多。

雨,慢慢小了,淅淅瀝瀝的,怕是待會兒,就要停了,我卻依舊在那裡想著……

說起姥爺,我很慚愧,因為我從沒有去看過他。有時,我對母親說要去,她卻拒絕了我,說“那裡陰氣太重,你太小,不宜去。”所以,我到現在也不知道他的安眠之處。每年,只有我的母親,父親,姥姥以及舅舅舅媽去,而我們幾個小孩,卻不能夠去。

雨,已經停了。我也聽不到拿清脆的雨聲。

人們總是認為,人死不重要。但是我認為,人們在這世上只有短短几十年,稍縱即逝,死後,希望得到後人尊重。這時,太陽已經掃走一切烏雲。

清明節有感 篇2

清明節有感作文300 ,321字

以前經常聽媽媽講革命烈士的故事,還會背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時我似懂非懂。清明節看著烈士陵園“川流不息”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手捧鮮花和紙錢,我感覺很好玩,又覺得很奇怪,一束束鮮花為什麼放在石碑前?媽媽就說那是祭奠革命烈士和死去的親人。

今天我看了茅麗瑛烈士的事蹟,一顆幼小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讀了她的遺言“我愛我的母親,但我更愛我的祖國——”,這幾句質樸的遺言讓我對烈士有了更多瞭解和認識,為了祖國可以拋棄媽媽,並且付出了生命,實在是太偉大了!

現在我明白了,我們美好的生活是許多人犧牲了生命換來的,清明節是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更多的人們做好事,因為我也愛祖國母親!

清明節有感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3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像是預言般,我印象中的每個清明節總是伴隨著斜風細雨。

清明萬物復甦,清潔而明淨,猶如畫師筆下的潑墨山水,總給人以醉情與山水的淋漓暢快。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作為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節有著悠長的歷史,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年曆史。原本,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後,由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又個祭拜先人的日子,可為何要在這天去祭拜呢?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於是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總有人來組織緬懷先祖為主題的活動,通過敬獻花圈,鞠躬,默哀等方式表達對先人的尊重和緬懷。從而喚起人們對這個節日的情感。

古代的清明節莊重而又繁瑣,除了祭祖,還有踏青,植樹,插柳,吃菁餅,放風箏等。《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縱是這樣莊重的節日,難免會有放鬆的時光,黃髮垂髫都拿著紙鳶,在祭祖之後的娛樂活動中,顯得更加生機勃勃。

而現在的清明節,為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諸多繁文縟節已經被人們簡化,但對先祖的緬懷與祭奠,一直被人們保留著,中華兒女的心中一直留著對先輩們的孝意。有言:百善孝為先。這也正是中華的立足之本。

思緒隨著時間的長河逆流而上,彷彿置身於千年之前。遠處山頂有個白衣老者,臨風而立,我想他也在思念先人罷!否則,我又怎麼會依稀聽得: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這麼悲慼的絕唱。

清明節的感動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1字

清明節的時候,有人去墓前掃墓,而我則看了電視《信中國》,這個節目主要是讀烈士家書,緬懷烈士英雄事蹟。從這個節目裡,我瞭解到趙一曼和江姐兩位烈士在獄中寫給自己孩子的信。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抗日戰士趙一曼在她兒子還有三個月的時候就參加了革命,後來被日軍抓到了。直到死時都沒有再見到她的孩子。她寫道:“寧兒,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我最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你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作為母親,她舍家為國,犧牲自己的生命,多麼讓人感動!

江姐在為革命工作的時候,被國民黨抓住,關到了渣滓洞牢房裡。敵人用酷刑逼江姐供出黨的祕密,把竹籤插到她的十個手指裡,把手釘到十字架上。江姐被折磨的死去活來,也毫不屈服,堅決不出賣組織和同志。她的英勇精神多麼令人敬佩啊!

我知道的烈士中還有黃繼光。黃繼光為了掩護戰友完成爆破任務,用血肉之軀擋住了敵人的機關槍口,為隊伍的前進掃除了障礙。

這些革命先烈在監獄裡、在戰場上,在各處,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才換來中國革命的勝利。無數的革命先烈,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令我們感動、敬仰。

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我們一定要牢牢守住,不能被任何人破壞。我們一定學習革命先烈英勇頑強的精神,刻苦學習,努力增長本領,長大為祖國效力。

清明節有感 篇5

國一作文 ,474字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之日,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祖先,為祖先掃墓。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學校也組織了一次掃墓活動,給東顏村的裴新朝、裴山榮兩位烈士掃墓。

那天早晨,狂風大作,樹枝亂舞,似乎都能把我給吹走。同學們集合後,班主任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朵小白花,戴在胸前。隊伍整裝待發,最前面的是鼓隊、旗隊,一陣哨聲,我們便迎著風,邁著沉重的步伐出發了。一路上,隊伍裡寂靜無聲,只聽見咚咚的鼓聲和呼啦啦的彩旗聲。

到達目的地,我們瞻仰了兩位烈士的墓碑,瞭解了烈士的英雄事蹟,雖然年代已久,字跡模糊,但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第一項鳴炮,炮聲震震,煙霧中我彷彿回到了那個充滿硝煙的年代,我的心不由得悲痛起來。第二項講述烈士的英雄事蹟,我的腦海中不由得展現出一幅幅戰鬥的場面,何等的激烈,何等的悲壯。第三項……儀式一一而過,想到革命先烈們為解放全中國所付出的一切,我不禁熱淚盈眶。我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有益於人民,能建設祖國的人。

在返回學校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我們要學習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立志成為對國家有益的人!

清明節有感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35字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椎,想到我們家鄉的先輩司馬公,4月4日下午,我校全體師生到司馬溫公祠,進行踏青、掃墓活動,表達了我們對一代名相、史學泰斗生世過往的深情訴說和無盡追憶。

清明節那天下午,我們穿著整潔的校服,戴著鮮豔的紅領巾,高舉少先隊隊旗,邁著矯健的步伐,奔向司馬溫公祠。我們的隊伍像一條長龍,盤旋在峨嵋嶺上,半個小時的行進,終於到達了司馬溫公祠。

踏進大門,首先,看到石板路兩邊是司馬光的許多故事,如;“圓木警枕”司馬公為什麼要用圓木枕頭呢?說來很有意思,當他讀書太睏倦的時候,一睡就是一大覺。圓木枕頭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極容易滾動。只要稍微動一下,它就滾走了。頭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聲,他驚醒了就會立刻爬起來讀書。司馬光給這個圓木枕頭起了個名字叫:“警枕。可見,他讀書是多麼的刻苦呀!還有“典地葬妻”的清正廉潔的故事等。

沿著石板路向南,進入祠堂,十分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座鑲嵌於壁間的極不尋常的《杏花碑》,看到的這四塊斷碑,它們就是蘇軾題寫的杏花碑。提起這座《杏花碑》,還有一段悽楚而動人的故事。

一天,新任夏縣縣令王庭直探幽訪勝,慕名前來拜謁司馬溫公祠,見廢墟處長出一棵杏花樹,高有丈餘,樹幹如傘,枝繁葉茂,實為奇觀。聯想前事,他決定找人先挖掉這棵杏花樹,看看下面究竟有些什麼東西,果然在深土之中挖出四塊斷碑,一看正是多年失落的忠清粹德碑,但碑文字跡已模糊不清了。後來人們為了永遠紀念這段不尋常的來歷,便給此碑取了個雅名叫“杏花碑”,一直流傳至今。

在返回學校的路上,我想了許多,司馬光生前為政剛直無私,為國竭盡赤誠,從小刻苦努力學習,以“勤儉”為美德。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樂於助人,在學校認真學習,主動幫助後進生。勤勞勇敢,在家裡幫助家長幹家務。這些都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加美好!更重要的是還得有一顆感恩的心。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輩的傳統美德,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清明節的感悟 篇7

國一作文 ,100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陰雨綿綿,春雨在微顯生機的環境中變得有幾分哀怨,像一位滄桑幾經的老者,把我的心打掃的空空的。有些像那過去的老照片,懷念與孤獨就是我清明節那泛黃的心情。

懷念逝去的奶奶,讓我學會珍惜現在的人。清明節,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意義的理解。

我爸爸是老胃病,一年裡隔三差五的總要犯病。今年過完年,爸爸的胃就一直疼。我的心也一直疼。

爸爸開車送我來學校。路上,他的表情也很嚴肅。為了讓氣氛活躍一點,我們就聊開天氣,不由得就聊到了清明節。

爸爸嘆了口氣,好像想起了什麼,然後就說:“今天回你爺爺家上墳,你爺爺說爸爸瘦了。”爸爸低沉地說,跟天氣一樣。

“沒有吧。”我在爸爸面前“裝”的總是什麼也不在意,但看見爸爸那蠟黃的臉,我都不好意思再多看我這瘦小可憐的爸爸一眼。

“爸知道你是這世界上最親我的人。”他又語重心長地說“爸現在也滿足了,等你嫁的時候給你買輛車,爸的心願就實現了。我這胃病一是脾氣不好,而是工作太忙。其實寫些就好了。”爸爸捂著胃,覺得那樣能舒服點。

爸爸的話讓我想到他的生活。每個月,他為了團隊能更好,在忻州每個月有四五天不能好好吃飯,幾乎不睡覺。剩下的時間爸爸在外出差學習工作,為了業績突破,也不惜把知識傳授給別人,自己一個人在賓館胃疼著。沒有人知道,也沒有親情的關懷、照顧。只是把自己最好的狀態給別人,自己痛苦著。

我讓爸爸去醫院,我知道做胃鏡實在是對於爸爸太困難了,太折磨了。

爸爸仍捂著肚子,快到學校時,我發現他開車也沒有以前利索了。我想哭,眼淚溢位來了,但我“裝”著,我不能哭。

車停了,我背起書包,準備下車。

“到了學校好好學,別洩氣,爸爸就你這個好姑娘,是在學不會,爸爸也知道你是個好女孩呀。”

我下了車,走進校園。看著爸爸的車一點點遠去,那紅紅的車燈就像一把火,點燃我一直忍著又無法表達的心情。我哭了。

我,十六了。爸爸老了。皺紋多了,白髮多了,也更親我,更愛我了。

我想讚美爸爸的生命奉獻,又想讓爸爸變得有活力。心中的念頭如雨後春筍一個個冒出來。亂如麻的心情讓我不知所措。

當我看到同學的笑臉時,我彷彿看到了希望。

霎時,一股努力的勁頭充入腦中。

奮鬥吧!

感受清明節 篇8

感受清明節作文400 ,412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描寫清明節的景象,而今年的清明節卻是一片豔陽天。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央求媽媽帶我一起去看外公,可媽媽總是說我太小,要等我過了12歲再帶我去。昨天晚上在我的軟磨硬攻下,媽媽終於妥協同意帶我一起去,但只能在車上等著。

一大早,媽媽和二姨帶著我驅車來到常青陵園給外公掃墓。常青陵園路口已停了一長溜車,路邊有好多擺攤賣黃紙、鮮花和元寶的。媽媽早三天就給外公摺好了元寶,二姨則準備好了祭拜用的供品。二姨好不容易找到車位,媽媽囑咐我在車上等著就和二姨一起向外公的公墓走去。

這是我第一次來常青陵園,滿園蔥蔥郁郁,花團緊簇,鞭炮聲連綿不斷。剛來祭拜的人表情嚴肅,祭拜過的人眼睛紅潤,讓我也有了一種哀傷的感覺。我沒見過外公,只是從照片和媽媽的講述中知道外公,但我總覺得外公從未離開過我,因為外公是牽動著我血脈相連的親人。

“年年艾葉綠,歲歲錁泛香。”外公,再過5年,我就能給您上香叩頭,與您低語,祭拜您!

清明節感懷 篇9

清明節感懷作文100 ,945字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的思緒隨杏花飛揚。

清明節是個追思先祖、追思先烈的節日,追思已經逝去的人,目的只有一個:不忘過去,開闢未來。

第一,追思先祖。到先人的墳塋祭奠,添添土,燒點紙,磕磕頭,是對先人的感恩、懷念和尊重。一首《酒幹倘賣無》的歌曲,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孫大聖,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是先祖、先人給了我們身體、物質、環境、文化,我們是先祖、先人的繼承和發展。沒有先祖、先人,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所以我們要感恩。

在先祖、先人的墳塋前,我們不但要感恩,更要反思。反思自己的功德是否超越了前人。如果我們的功德超越了前人,那麼我們的先祖、先人會感到欣慰,我們自己也會感到自豪;如果我們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老鼠下崽兒一窩不如一窩”,那麼我們就在先祖、先人面前感到羞愧。知恥而後勇,比起先祖、先人,我們還有時間和空間。

第二,追思先烈。我們的祖國為什麼稱為紅色江山?因為我們祖國的今天來之不易,她是用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在我們享受太平、安樂、吉祥、幸福之時,我們不能忘記他們。列寧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應該千秋萬代牢記先烈的豐功偉績,千秋萬代保持紅色江山不褪色、不變色。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無數革命烈士慷慨赴死!為什麼?為了心中的理想,為了革命的理想,為了崇高的信仰。這個理想就是“換新天”,就是“打破一箇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這個“新天”、“新世界”應該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政治清明,全民共富,公平正義,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世界尊重”的社會,而不是統治階級政權的簡單更迭,更不是“道德更加淪喪,貧富差距更大,矛盾更加尖銳,社會暗潮湧動”的歷史倒退。在烈士墓前,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革命幹部都應該捫心自問:“烈士的遺願我們實現了沒有?我們有沒有背叛先烈的言行?我們在工作中還有哪些不足?還要做哪些努力?”如果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能夠為自己的心靈進行一番洗禮,那麼,我們的社會將多一些正氣,少一些腐敗,多一些改革的動力,少一些私心雜念,多一些文明和諧,少一些爭鬥傾軋。

清明節,追思故人,懷念先烈,反思自己,淨心勵志,意義深遠。

清明節掃烈士陵園有感 篇10

國一作文 ,497字

時令又到清明,空氣裡到處瀰漫著清明的氣息,生機和活力溢滿了大地和天空,殘冬的痕跡一掃而光,迎著清爽的晨風,我們來到了成安烈士陵園。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屹立在正前方高大肅穆的紀念碑。白色的建築,中間燙金大字,在風中蕭瑟。我看著那高聳入雲的紀念碑,固然時間會腐蝕它的輪廓,但戰士們衝鋒陷陣時的那種豪邁絲毫沒有褪去。

紀念碑前,我們獻花,我們哀悼,我們鞠躬,我們宣讀入團誓詞。這一切讓我的思緒彷彿回到了戰爭年代,看著一個個熱血兒女,為了中國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留在了這片土地上。

看著墓碑上一張張老舊的照片,那是烈士們年輕的遺像。透過他們堅定的目光,我彷彿看到了戰場上硝煙滾滾,聽到了號角陣陣。

聽著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爺爺那驕傲的神情,讓我不禁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心裡的浮塵也被一點點打掃乾淨。我明白了國家、社會、學校、父母在我們身上傾注了無限的愛,我也應當用百倍的努力去回報他們。

縷縷春風,在訴說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深情,對烈士英魂的無盡哀思。讓我們憶往昔,訴不盡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對明天的無限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鬥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