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人不散相關作文20篇

曲終人不散 篇1

高二作文 ,1041字

我與戲曲的情緣大抵緣於我的爺爺,每次回憶,腦海裡都會浮現這樣的畫面:旖旎的夕陽下,爺爺安詳地躺在青藤椅上,閉著眼,哼著曲,靜靜地享受夕陽。

爺爺愛戲曲,愛到痴狂,只要有爺爺駐足過的地方,總會留下一段段鏗鏘有力、富有節奏的曲子。我依稀記得,爺爺唱曲時,渾濁的雙目也閃著光亮,身體也會隨著節奏不停地變換動作,水袖翻飛,快步輕移,曲聲婉轉。爺爺極是認真,花白的鬍子隨著那或沉鬱或悲憤或激昂的情緒,最後停在那一曲終了,融在斜斜的橘黃色的餘暉裡,流下渾濁的淚……

爺爺對京劇的滿腔熱情也潛移默化了我,有時爺爺在唱曲時我也會雲裡霧裡地哼上幾句。我哼的自然是南腔找不著北調,我也對不上詞,就“烏啦烏啦”哼著玩兒。每每這時,爺爺總會撫摸著我的小腦袋,甚感欣慰,滿足地笑著。盛夏的夜晚,爺爺和我會在老槐樹下納涼,夏夜的風別具清涼,似乎攜著遠處的荷香,青蛙的叫聲此起彼伏,正應了“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爺爺搖著蒲扇幫我驅趕蚊蟲,和我說他小時候的事。

我猶記得爺爺說過,曾祖父那時就是唱京劇的,爺爺從小是聽著他父親的戲曲長大的,那時候爺爺為了去看難得的京劇,深夜裡一個人偷偷划著小船到另一個莊子看戲,有時候劃得慢了,到達時曲已終了。我趴在爺爺的腿上聽得出神,不知為何,聽爺爺說時,腦子裡竟浮現出了小小的木船,靜謐的月色,平靜的湖水,兩岸的螢火蟲,還有美味的茴香豆……

時光荏苒,我和著爺爺唱的戲曲慢慢長大,不知不覺竟也會像模像樣地唱上幾句,甚是灑脫。可時光是無情的,它讓你變成小大人,也必定會帶走些什麼。於是,在那個飄著細雨的深夜,一曲終了,爺爺也追隨著幽婉深沉的餘音去了。爺爺的一生似那一曲京劇,時而節奏舒緩,時而明朗輕快,時而凝重穩健,時而肅穆激昂。爺爺的一生,有戲曲伴隨著,且行且賞,且賞且唱。

在爺爺逝去的那個夜裡,我呆呆地佇立在雨幕中,淚水雨水交織在一起,卻隱約聽到從遠處飄來的曲段:“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爺爺的雙臂依舊強硬有力,每一步都穩健到位,雙目依舊炯炯有神。縱是時過境遷,咿咿呀呀的唱腔和戲中故事會伴著爺爺,永不孤單。

爺爺逝後,院裡再也聽不見那渾厚流暢的戲曲,空蕩蕩的,徒留惆悵。只是記得在某個清晨,當我走到那顆老槐樹下,似乎又聽到了那擲地有聲的戲曲,而我也想起了爺爺的笑臉和那好吃的茴香豆。

京劇是爺爺的血脈,是祖祖輩輩一直用心呵護而傳承下來的精髓,而我,也要把這融進爺爺靈魂的戲曲一直唱下去,一曲終了,餘音仍在,人未還。

曲終人已散 篇2

高二作文 ,877字

荻花瑟瑟。

素月之下是廣垠而悽清的江面。夜深不聞漁歌,惟有一陣陣琵琶的嘆息從一條畫舫中傳來。

懷抱琵琶半遮顏面的你,用如泣如訴的樂音打溼了江州司馬的青衫。潯陽江上的一曲《霓裳羽衣曲》,唱盡了人世的悲歡離合和陰差陽錯。

身為琵琶女的你十三歲的才藝已經摺服了善才,妝成之後的回眸一笑足以羞煞貂蟬和綠珠(晉代美女)。煙花三月,桃林之中聽閒鳥吐花聲,清涼夏夜裡看池魚含月影,享盡了人世的繁華。原以為自己能夠那樣眾星捧月般地過一輩子,誰料想生活竟給你開了一個悲涼的玩笑。美人遲暮之後,一切都恍然如夢,年少時你醉心於自己傷花泣雁的才藝,卻不曾想到那些富貴子弟僅僅是仰慕你明麗的容顏;當歲月無情地爬上你的眉梢時,門前又有幾人佇足去傾聽你的絃音呢?秋風蕭瑟,教坊前落葉滿地,你獨抱著琵琶淚流滿面。

紅顏已故的你不甘於黯然神傷的生活,嫁給了一個富有的商人。但諳於世故的他又怎會痴迷於他根本無法體會的絃音呢?你落淚,你無語,悽清的江水映照了你的半生。

於是在悽清的月夜裡,你望著窗外的荻花輕起素指,用生命奏起了失落那根弦。正在送別友人的白樂天聽到了夜風的嗚咽。在千呼萬喚之後,他看到了一懷抱琵琶、低眉無語的你。同是天涯淪落人,你未曾想到最終聽懂自己絃音的,居然是一位未曾謀面的江州司馬。於是控訴、怨恨與無助在那一個悽清的月夜彌散開來,你懷抱著心愛的琵琶放肆著自己的憂傷。當一曲終了的時候,你抬起淚眼,望了望天空,那裡星淚如雨月如舟。

那是一曲“天籟之音”,它讓滿座的人埋頭掩泣。如果說琵琶是你靈魂的一片淨土的話,那樂音又何嘗不是你一生的寫照呢?那絃音中有你名動長安的風華,亦有你夢啼妝淚的落寞,曾經十里荷塘一枕清夢,而如今櫻紅蕉綠風溼窗臺。區區四根細弦,卻演繹盡了你一生的悲歡離合。

那夜你卻只是在為知音彈奏,只是在為身為琵琶女的自己彈奏。你不曾想到你的曲子會隨著一位詩人的絕唱而留名千古,讓後人為你嘆息,為你折服。

曲終人散後你回到了悽清的船裡,那秋風依舊在低吟,彷彿在傳唱著你所彈奏的那曲千古絕唱。你放下懷中的琵琶,彷彿聽到了往事落地的聲音。

斜倚著視窗,獨抱著燈影……

曲終人未散 篇3

高二作文 ,750字

有人說過女子皆為聽覺動物比起花花綠綠的東西一曲高歌或許更能吸引她們。應了這句話,那嫋嫋婷婷的崑曲便是最能打動我的聲音。

也記不得是什麼時候認識的吧,打小就跟在您身邊,耳濡目染,就認識了崑曲。崑曲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驚世駭俗,她雅緻,恬淡,即便是像《長生殿》這樣的宮廷大戲,也會不知不覺早早流露出蒼涼末世之感。她沒有木棉的赤瓣玲瓏,比水仙少幾分蕭然清冷,較丁香多幾分端莊素雅,又不及玉蘭冰肌柔弱。在我看來,它更像一株空谷幽蘭,在了無人跡的峽谷中,煢然一身散發幽香,不孤寂,不沮喪,不高傲,不張揚。只靜靜的等待著相隔數百年的知音,踏著晨露而來,欣喜地因她的美流下熱淚。

很多同齡人不理解我對崑曲的喜愛。他們常帶著同樣詫異的表情,說出同樣的理由:“那是老年人才看的東西。”更有人說:“那是早該淘汰掉的。每每聽到這兒,我總會想起您。爺爺說過您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卻生來愛這些人以為不入流的事物。後來又是新中國成立您的大半生經歷著坎坷,但對這崑曲的熱愛之心卻從未放下過。我至今記得您的杜麗娘,驚豔了我的時光。舒了舒水袖,輕啟朱脣,曼聲而唱:“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這段唱詞,是杜麗娘感春傷懷,認識自我,思想甦醒的開端。“尋夢”一出中,丫環春香說:“夫人吩咐早飯要早。”麗娘問道:“你說人生在世,怎生叫做吃飯?”這一問,便是對古代“存天理,滅人慾”的封建綱常倫理的覺悟與反抗,是真性情的迴歸。

後來,您老了,也不唱了。總希望我也能完成您未完成的心願,可天不遂人願,我受了傷大概是再不能唱戲了。原以為您會很失望,總是我辜負了您,可您去坦然一笑說:“也好,也好。”一輩子戲如人生,您還是同那杜麗娘去了。

灼灼桃花,淺淺時光,佳人已逝,音容猶在。一曲牡丹亭,牽我相思情。

曲終情不散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7字

讀一年級的時候,看到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因為畢業痛哭流涕,我很不解。而輪到我自己時,我才明白畢業的傷感、酸澀和無奈,小學六年就像一曲交響樂,而現在,已是交響樂的尾聲。

在五年級時,我已朦朧地意識到,畢業離我們不遠了,但我無法想象,離開了身邊的同學、敬愛的老師,我該怎麼辦?在短短的六年裡,他們給予我的,是幫助,是理解,是包容,更是那份恆古不變的情誼。

記得五年級開學那一天,因為一次意外,我的右手骨折了。寫字、運動、做事都有很大的困難。由於剛開學不久,我不想耽誤課程,便回到了學校,繼續上課。但是,困難和障礙接踵而來。我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也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骨折需要綁紗布,我上課不願意舉手回答問題,甚至於不想出現在大家的眼前,下課也不願和同學出去玩。我變得沉默寡言,越來越自閉。老師處處遷就我,小心翼翼,怕傷害我的自尊心。我用左手寫的字很醜,像被一掌拍死的蒼蠅般扭曲,我暗自流淚,是同學們的安慰和老師的鼓勵讓我重新振作:我倒飯菜不方便,同學主動幫我倒;我上課記筆記慢,我的同桌幫我寫好……一點一滴的小事,同學和老師對我的關懷與幫助數不勝數,讓我感動。

人們說,一百年的羈絆才換來今世的回頭一瞥,那今日的同學情、師生情使用幾千年、多少緣分才換來的呢?這樣珍貴,這樣來之不易的情意叫我如何與其別離?再美的曲子也會有終停的一天,老師同學之情卻是不能散的,也是我無法忘懷的,此情會一直陪伴著我!曲究終,情終不散……

曲終人散 篇5

小說 ,1245字

晌午,貓在古老的高牆上坐了很久。四周,空氣中瀰漫著稻香。

那個地方靜了,靜的出奇,恍惚間察覺不到當年的熱鬧了。

他周而復始地過著昏沉的每一天,似曾相識的場景,他一次又一次地墮入自己最空虛的世界,和五年前一樣,他還是一具屍體,依舊是行屍走肉的樣子。

那個地方不大,就是靜的出奇。想必那一定很偏僻。空氣很好,他躲在樹蔭下靜靜望著遠處的貓,可他察覺不到一絲生氣。陽光灑落人間,在他眼中卻是一道道利劍,灼傷他的眼,刺痛他的心,源於發自內心,靈魂的疼痛還有抑制不住的顫抖。滿載世間,濁如溫情肆火。明明是夏天,為什麼空氣中夾雜著一場刺骨的寒氣?吹入心房,一片冰與涼。他知道因為心太冷了,所以才需要血液給予的溫暖。

回到那個破舊的老房屋,他一步一步小心地走在那早已腐朽的木板上,在他眼裡,那早已成為一片死人堆了。

“五年了。”他小聲嘀咕。“太多的現實讓我們顯得世故。"突然記不起她的模樣讓他心慌了好一陣。心?他沒有心。他也沒有鮮血,他一無所有。他唯一擁有的,是一個不屬於他的靈魂在古屋遊蕩。他雖然看不見,可他知道她依然存在。

貓睜開雙眼,見那不在了的身影略顯得有些失落。她站起身跳下牆,又一次來到那個禁錮她離開的邊界。一片荒土,與別的地方,區別就是那條淡淡的血跡,那條紅線像個圓形包裹了整個空屋。她知道,那是當年他用生命給她設下的界限。而關於那條印記,這就是邊界,幾年了,她的鮮血留下的。每次當她想跨過那個界線時,反作用力使她反覆受傷,到頭來也是將她傷的體無完膚。她就靜靜地站在屏障的這一頭看著另一個世界。

他繞過一片狼藉,走到當初抹殺她的地方。那片血跡還在那裡,浸透了的木頭透著暗暗的紅色,看著異常醒目。少年愣了一會,“嗵”的一聲跪在了一旁,看著那個印痕,記憶深處深處的某些東西正在生根發芽,慢慢地覆蓋,纏繞了那最柔弱的地方。時間戛然而止,記憶的閥門被開啟,一個個片段閃現而過,最終匯聚在一起,彷彿又回到了那些不淒涼的回憶之中,那片土地又熱鬧了。

五年前,他還只是個孩子,因為一些權勢遭人陷害,生平凝結了大量怨氣,成為第一個活死人。等他重新睜開眼睛,世道都變了,他曾想尋找過去的痕跡時,恍然發現,有關那一切如同從未存在的事實。

直到他回到了那座古屋,他曾經住過的地方。一切都沒有變,只是過去的記憶變了,你可還記得她?那個女孩?他記起來了,他深愛著的人,也是那個親手殺了他的人。是她,親眼看著他倒在血泊中,看著一臉驚恐的她。他寵溺的對她笑著說:“別怕,我沒事。”她慌了,那是一個不過幾小時的片段,講述的卻是一個贖罪的故事。她還在那裡,還在那個原點等他。

她很平靜,就像當初一樣,那種平靜就像他一樣,看不透,看不穿,別說什麼破綻。眼神中沒有任何波瀾。“謊言早已堆積如山,所以看不出破綻。”

“無論你用什麼身份,一直陪在我身邊吧。”他說。

他用生命想要將她束縛在身邊,他想,那樣她就不會走了,知道他灰飛煙滅,她也就自由了。即使她想盡一切辦法,到頭來換得一身血肉模糊。

所以,請你別走好嗎。

你走了我也活不成。

曲終人散 篇6

高三作文 ,1054字

一位母親辛勤的孕育著一個嬰兒,親手捧著它,把它小心翼翼地交給出版社的編輯,這位母親叫霍達,這個孩子叫《穆斯林的葬禮》。她帶著一顆虔誠的心,用筆書寫了一個回族家庭六十年的興衰。一間四合院中三代人的愛恨情仇,不同時期人物命運的交錯,滿卷的伊斯蘭文化使我倍感親切。樑亦清和韓子奇的師徒情,韓子奇與梁氏姐妹曲折荒唐的愛情,樑君壁對韓新月矛盾的愛,韓新月與楚雁潮隔著教門的愛情……

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我讀的很慢,用了近三週的時間,作者細膩的文字無聲的撥弄著我的心絃,文中與親人的一次次離別,將我拉回到幾個月以前,至親的人在你眼前,無論你如何哭喊她都不會再對你笑,對你皺眉,對你生氣……第一次覺得死亡那麼可怕,生與死是那麼的近,六尺白布將你與親人隔開,七尺墓穴,一捧黃土,將你和親人與世隔絕。

這個家族因玉結緣,在玉器興盛之時,家庭和睦美滿;在玉器衰敗之時,一次次沉痛的打擊席捲而來。在一家人認為“玉器樑”要迎來美好生活的時候,樑亦清歸真了;在韓子奇臥薪嚐膽,力挽狂瀾時外國列強侵犯我中華,以至“玉器樑”由興盛走向衰敗,韓子奇和樑冰月發生了荒唐的愛情;在新月考上大學時,不幸查出心臟有問題,姑媽在這時也歸真了;在樑天星和陳淑彥喜結連理不久,新月溘然長逝……

每次就在我們認為幸福生活要開始時,作者突然筆鋒一轉,讓我們沒有絲毫防備迎接來主人公們的葬禮。樑亦清的葬禮寫的很仔細,姑媽的葬禮急促短小,新月的葬禮描寫的極細,從醫院到回到家中,再到她永遠“居住”的七尺墓穴……

我與家人們因緣在今生相遇,我們家與他們家有著相同的經歷。父母辛苦打拼好不容易還完家中的債務,爸爸又出了車禍,借了一屁股債;爸爸出院回家,媽媽開始外出打工,家中生活有了起色,日子在媽媽不言放棄下好了起來,奶奶又走了……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擊,如今的我很堅強,但是這些遭遇不禁讓我想起福貴一家人。

福貴是餘華筆下的老頭兒,他們家是在親人的一位位的死去中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但與霍達筆下的不一樣。霍達書寫的死亡細膩,令人心痛;餘華筆下的死亡冷淡,毫無生機,沒有人情味

你聽,“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處聽不知曲中意,在聽已是曲終人。曲中曲,人中人;曲終,人散,恨別離。

二進位制思維與人類終有不同 篇7

國二作文 ,1053字

蘋果總裁庫克覺得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一樣並不可怕,其中可見兩點:一是人工智慧仍未及人類高度,而是他認為人性與計算機相比起來要來得更好。這也解釋他為什麼認為“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是值得擔憂的。但是我認為這樣的擔憂目前並不值得多慮。二進位制與人類現在還差得太遠。

就個體而言,一臺計算機(除去運算速度)可以和無數臺畫上等號,而人類則不可能。二進位制使計算機往往直奔唯一最優解;而對人類個體而言,我們出身於不同的家庭、民族、國家,有著不同的思想、信仰,我們能對一件事件、一個問題整齊劃一地給出“0和1”嗎?誠然社會總會有大的價值風向標,但就個人觀之,“什麼最重要、什麼是弱勢、有什麼後果”等問題,如同看哈姆萊特一樣,還是千人不同的。

如此個體的不同被帶入到社會這個群體,也使其與計算機網路截然不同。二進位制的單調是計算機們“團結一心”;而人類社會中不僅有團結的“引力”,也有差異的“斥力”,使人對於價值觀、同情心、後果考量等問題需要多方探討與取捨才能得出。尤其是近年來,全球多極化發展顯著,群體間文化與理念的差異多次走上國際會議桌的檯面:從多哈的氣候大會到我國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我們看重什麼、保護什麼、想要得到什麼的概念愈發多遠。在這種情況下,價值觀、同情心、對後果的考量不可能走向極端而單一的“0和1”,也因而防止了其被泯滅的結果。

誠然當下如此,蒂姆庫克著實是為我們提出了就長遠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目前網路瘋狂發展,言論如雜草一樣瘋長的時代,再過上十年或者二十年,人們現在所堅持的種種是否會改變?我們不難發現目前碎片的資訊與一知半解的高談闊論填塞了我們的大半生活,我們在其中被感染同化,被經不起推敲的分析洗腦,然後喪失了與他人思考不同、堅持自我的機會與能力。

我想我們正面對著挑戰,一種由資訊過剩而使人對各類資訊麻木、無感、附和的時代挑戰。我們應該從小開始培養人們對自己思想與文化的自信、堅持與認同,以擁有自身獨立的三觀,染上與他人不一樣的色彩,進而在考慮問題時能更加全面,並非像計算機一樣只求最優結果而像“0和1”般無聊與冷漠,而是能將人性中所獨有的柔軟和獨特性糅合進去,成為與之不一樣的存在。

二進位制思維和人類思維雖終有不同,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一直對人的“計算機化”放鬆警惕。計算機網路無非都是“求同存異”,而人類有機會去選擇“求異存同”,來保護人性中那關於善良與同情的柔軟下腹部。一字之差,我想人類社會便會因此走向更加包容與多彩的層次,而在其中的個人,又怎會失掉價值觀、同情心,罔顧後果呢?

青春終抵不過生活 篇8

高三作文 ,1102字

唯有將青春過盡的人,才會知道似水流年,落花匆匆。那原本漫長的時光,彷彿只是打了個盹,做了個夢。那麼多想要去的地方不曾邂逅,就換了初顏;那麼多想要結緣的人,不曾遇見,就已擦肩。生活,將青春度過;青春,終是抵不過生活。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我們身為同桌,每一天都演繹的不同的《同桌的你》。

春風微暖,穿過窗戶,吹散幾縷秀髮,我放下筆,偏過頭,出神的望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金色的柔絲,眼神中充滿了愛慕。或是注意到了這一點,她看著我,四目相接,嘴角微揚。纖纖細手將髮絲挽到耳後。那一刻,我已深陷其中。

曾經的我絕對不會早晨來很早,出於對學習的恐懼,我總是最後一個到教室的。然而,曾那一天開始,我變了。我開始早早的來到教室,不時抬頭,總是希望在門的轉角處,看見那一抹妙麗的倩影,看見我的朝陽向我走來。然後裝作漫不經心的說一句,來得好早。青春的開始總是羞澀的。

化學老師的殘酷是出了名的,誰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沒有帶書,如果被老師發現的話,那一定會很慘。“你們倆,誰沒帶書,啊?”我有預感,老師犀利的眼光絕對在瞅著我,身上的雞皮疙瘩起了一層。我看了看她,眼神中充滿了詢問。她看著我,剛要起身,我將書挪向了她那邊,然後,大義凜然的站了起來,“老師,我沒帶。”“上後邊站著去!”老師火冒三丈,大吼道。就這樣,英雄就義的我在後面站了一節課,接踵而來的自然是免不了,談人生談夢想。等到我傷痕累累的回到教室,她懷著感激的說了一聲,謝謝。青春就這樣進入了高潮。

直到畢業,我們一直維持著一種你不言,我不知的關係。直到有一天,我小心地寫下一句話: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高考之後,待我功成名達,許你花前月下。你,可否等我?回答只是一字:等!我的心充滿了蜜。

然而,青春的一席話,只不過是一片樹葉,劃過水面,不留痕跡。畢業之後,身處在不同的學校,受到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曾經的相約,她早已拋在腦後,現在的甜蜜,她在好好的享受著。她已不再是曾經的她,她身邊的人也已不再是我。但是,我卻依舊活在回憶中,腦海中都是曾經的等待。

世上有多少華麗的承諾,深刻的情感,亦不過是南柯一夢,夢醒後,那漫長的歲月,人世的寥落與蒼茫,又該如何去消遣。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守著一個不能兌現的承諾,看著自己慢慢的老去,連影子都成了雙。青春的承諾,終是抵不過生活的考驗。

細碎的流年,在風中流轉成傷。曾經我青春少年,書生意氣,豪氣沖天。曾經最渴望的莫過於一場不顧一切的愛戀。可是,時間的考驗和生活的磨礪,使這一切如虛無飄渺的夢,飄過眼前的雲,可望而不可及。

青春,終究是抵不過生活。

人不可貌相 篇9

寫人作文 ,467字

俗話說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昨天那位平凡的老爺爺可是真切地讓我領悟到了這句話。

國慶佳節,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烤肉串的陣陣香味誘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突然,我和媽媽發現前面黑壓壓的圍攏了一大群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們也費力地扒開人潮,擠了進去。哦,原來是一位老爺爺在製作拉麵呢!

我注意地端詳了這位老爺爺:滿頭銀絲,佈滿皺紋的臉頰就像一張被捏得皺巴巴的紙,而老爺爺的左半邊臉上還有著一塊顯眼的烏記,顯得老爺爺的臉有些可怖。但是他的臉上的表情非常溫和,給人以親切之感。

站在一旁,只見老爺爺的上手就像轉動的風車一刻不停地將一團團麵筋切好,然後掛在他佈滿老繭的手上,快速地拉好第一圈,又拉第二圈、第三圈……那些白色的長長的麵條在老爺爺的手中就像聚寶盆上的光圈一樣轉得又快又好看。不少人又圍攏在了老爺爺的攤位前,對老爺爺精湛的絕活兒大家都讚歎不已!

老爺爺又將一些鬆軟的麵筋在手上快速地捏了幾下,然後用一把刀在麵筋上麻利地削上幾削,大鍋裡便有了好幾條細長的面……我看得驚呆了!這可真應了那句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時光荏苒,青春不散 篇10

敘事作文 ,1374字

青春如夢,歲月如花,願花開不敗,願美夢常駐。—題記

樹葉還未落盡,突如其來的一場雪卻結束了這個短暫而美妙的秋天。這已是我在這個城市將要度過的第二個冬季。看著漫天雪花,校園銀裝素裹,不由浮想起記憶中的你們和她。

正如拉洛威爾所說“如果說青春也有缺點,那就是它消逝的太快。”那是的我們懵懂無知,根本不知道青春為何物,只懂得日子過得太慢。那年是我第二次轉學,來到了一所私立中學,也就在這結識了她。那正值青春叛逆時期的我,成為前兩所學校最大的問題學生,父母實在無能為力只能在初三的時候讓我轉學。看著這麼多熱情的陌生同學,我依舊無動於衷,我行我素。那時候的自己總以為與眾不同就酷,與老師作對就是勇敢。現在想想,也許青春的開始就是這麼荒誕吧!然而因為她卻徹底改變了我的前進方向。

我口中的“她”,也就是我初三的同桌。一個開朗活潑愛笑的女孩。我總是猜測為什麼她會和我坐同桌,也許是老師想讓我快點融入到這個集體吧。時光的指標仍舊一圈一圈的輪迴著,我們始終沒有說過一句話,知道那個明媚的下午,語文老師講著枯燥無味的孔子曰,孟子曰。而我正與周公談天說地,老師突然提問點到我,無奈正準備胡說一通時,一語天籟之音傳入耳中,正是她在提醒我,使我躲過一難。下課後正想與她道謝一番,可沒等我張口,她卻劈頭蓋臉把我訓一頓,那感覺就像是多年的老友在教訓你的不足,那麼親切。最後她卻尷尬的紅了臉。日子一天天流逝,而我們也從陌生到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在她的幫助下我重新拾起了拋棄倆年的課本,從頭開始,且學習突飛猛進。白駒過隙,黑板上的中考倒計時已經進入了個位數。中考意味著什麼?那將意味著我要與她分別。在中考前全班最後一次聚會,她向我說了最大的一個祕密,其實她和我坐同桌是她自己要求的,我還沒有聽到下一句說的什麼,就被整個班的哄吵聲淹沒了,但已經無所謂了。青春再好,終須一別。可是造化弄人,我中考高燒39度,最終中考落榜。也許我該謝謝這造化,這樣我就可以和她報同一所高中了。

在中考後我們一起選了報考高中,可是意外總是那麼猝不及防。報名時候她卻沒來,而是到了一所距我幾百公里的學校,而我也只能隨遇而安了。那時高中興起早戀風波,我也知道在高中早戀是不對的,可我依然受到這股熱潮的影響。我在簡訊中對她說了自己的想法,結果卻在我意料之中,高中應該以學習為主。我回簡訊立下三年之約,三年中心無旁騖,專心學習,三年後我再尋她。不知道她有沒有看到這簡訊,可我依舊遵守了三年。到了每年聖誕節我會給她郵她喜歡的禮物,而她也會回我一份,也許是出於禮貌的迴應,可我依然會激動不已。

小塞涅卡曾說“沒有人會感覺到青春正在消逝;但任何人都會感覺到青春已經消逝。三年,除了過節的時候我們沒有在更多的聯絡過。三年,我在忙忙碌碌中度過,在高考的壓力下我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別的事情,但我依舊在執行著自己所謂的三年之約。高考如期而至,一場高考又散了陪伴三年的朋友,結束了大半的青春。三年已過,我們誰都沒有提到過三年之約,也許她只當是我開的玩笑話,而我也懂得了有些喜歡是可以藏於心底,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青春。

漫天大雪依舊未有停止的跡象,而現在的我也才懂得了青春是回憶時光裡帶著溫暖的餘燼。面對青春,要用心去體味,才會真正的擁有。

但願時光荏苒,你我安好;唯願青春不散,陽光依舊。—尾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