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由來相關作文20篇

春節的由來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2字

同學們,你們知道春節吧!到了春節人們會貼對聯,掛紅燈籠等習俗,可為什麼會有這些習俗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物,每到12月31就會從海底爬到陸地上來,吞食家畜,人們只好扶老攜幼前往深山,躲避“年”的追擊。

這天除夕到了,村中來了一位乞討的老人。大家都忙著收拾東西,哪有時間來管他呢?只有一個老奶奶給他一些食物充飢並勸他到深山去。可老人卻笑道:“您讓我在您家住一天,我一定會趕走‘年’的!”老太太再三勸阻卻經不住老人的懇求,只好讓他留下,自己獨自前往深山。

晚上,“年”又來吃牲畜了。可這個除夕它發現氣氛與往常有些不同:“年”往前走看見有一副對聯,嚇的直打哆嗦。可它還是壯著膽子往前走。“噼裡啪啦,噼裡啪啦”鞭炮聲響了,“年”再也不敢往前走了。風一吹一個大紅燈籠掉了下來,“年”竟倉慌而逃了。

原來,“年”有三怕,一怕紅色,二怕火光,三怕響聲。從此以後,人們掛紅燈籠,貼春聯等,“年”再也不敢出來了。於是古往今來,代代相傳,這個習俗就這樣留下來了。

春節的由來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3字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古文、詩詞、民族音樂、戲劇、國畫、書法、對聯、燈謎等,還有一些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下面讓我說說“年”吧。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年12月30日,年都會到村子裡吃人,它跑得比風還快,叫聲比雷還響。

有一次,一個外地人來到一個村子裡,一個人都沒看見,他自言自語的說:“大白天的怎麼一個人都沒有”。他走到一戶人家門前敲了敲門,問有沒有人在家,屋裡的老人聽到敲門的聲音問“是誰呀?”他回答:“我是外地人,路過這裡想借宿一晚。”老人看是一個年輕人就開門讓他進去了,他問老人家大白天的怎麼一個人也沒有,老人家對年輕人說:“我們這個地方有一種怪獸叫做年,每到12月30日晚上都回到村子裡捉人。”年輕人聽老人說完,忙告訴老人家,你們不用擔心了,我知道年怕什麼了,年怕三樣東西,一樣是紅色的火,一樣是火炮,一樣是對聯。老人聽完,召集村民們,告訴他們這三樣東西,村民們聽完後,有的到家裡拿對聯粘在門上,有的在鐵盒子裡面生火,還有的把鞭炮掛在棍子上,到了春節的時候,年來到村子裡,看見家家戶戶都有紅色的東西,撒腿就跑了。

終於到12月30日,年再也沒吃到東西了,最終被活活餓死了。這就是年的來歷。

春節的由來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1字

迎著喜慶的鐘聲,我們迎來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那春節是如何來的呢?

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獸,每年在農曆30就會出來吃人,村民們只能逃跑。在那一天一個道士,光顧了這個小村莊,看見村民們慌忙地向大山裡逃跑,道士也沒問些什麼,只是朝村莊裡面趕去,遇到了一個青年,青年把他帶到了屋子裡面,對他說,他的媽媽生病走不了了。老道士叫他們去村長家躲避,他自己穿著一身紅色的衣服,在房子外面掛上紅色的布,年獸果然來了,看見了村莊裡面一片寂靜,就衝進村莊,看見了紅色的布,聽見了爆竹的響聲,看見了一個身穿紅色衣服的道士,年獸十分的害怕轉身就跑,再也沒有回來過。村民回來看見屋子一點都沒有被破壞過的痕跡,就奇怪地問老道士:“你用什麼方法嚇跑了年獸呢?老道士回答,只需要用紅色的布,點燃爆竹就可以嚇跑年獸,這個習俗就儲存到今天,逐漸變成了看春晚,包餃子,燃放煙花,爆竹等等……

在濃濃喜慶的春節裡,我希望大家可以帶著祝福學習努力的精神為夢想加油!

春節的由來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624字

新的一年,伴隨著春節來到了,春節一個傳統的節日,那麼春節這個節日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相傳在古代中國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常年身居在深海中。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一天,村莊裡的人們都扶老攜幼逃往深山,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村中來了一個老爺爺,因為長時間趕路東西都吃完。只得乞討,剛來時看到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有村東頭的一位小孩子給了老人一些食物,並勸他快跟他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聽了笑道:“你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孩子仍然繼續勸說,老人卻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獸從海中爬上岸來,他闖進村子,原先還十分正常,村子在年來到村東頭時,它發現村子裡的氣氛與往年不同,只見春冬桃小孩子家門上貼著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向門口接近,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獸渾身戰慄,再也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懼怕紅色火光和炸響聲。這時房門大開院內一位身穿大紅袍的老人站在年獸面前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急忙狼狽逃竄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的人們紛紛回來了,電鬧村裡安然無恙,都十分的驚奇。這時那個孩子才恍然大悟,急忙向鄉親們述說了,老人趕跑年獸的事。這件事馬上在村子裡傳開了,人們知道了,驅趕年獸的方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放煙花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那便是春節!

國慶節的由來 篇5

節日作文 ,536字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

這裡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佈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

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端午節的由來 篇6

端午節的由來作文30 ,269字

今天是端午節,戴香包、系花繩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死後的屈原,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為了端午節。下面我給大家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從前有一位國王他十分信任屈原,可是有兩個人在國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於是國王就不再信任屈原了,屈原十分氣憤就跳江死了,那個江叫汨羅江。

人們非常想念屈原,為了不叫魚蝦吃屈原的屍體,人們把雞蛋和包好的粽子仍到江裡讓魚蝦吃。

傳說江裡有一條惡龍,它偷偷吃屈原的屍體。人們非常生氣,就把它撈上岸打死了!還抽出它的龍筋,人們把龍筋晒乾就成了花花繩。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人們在這一天戴香包、系花繩、吃粽子、賽龍舟以紀念屈原。

“清明節”的由來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想許多同學都知道這首關於清明節的詩,但是你們對清明節的來歷是不是很清楚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因國亂出逃,來到了一個非常窮的地方,這是他們的食物也沒有了,身邊只有介子推等幾個臣子了。重耳因長期風餐日晒餓的快不行了,介子推偷偷的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羹湯給重耳吃,但重耳並不知道這是介子推自己身上的肉,過了許久,重耳才知道並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作了晉國國君後的重耳獎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臣子,但唯獨沒有介子推,許多人都未介子推鳴不平,勸他去面君討賞,但介子推並沒有去,而是帶著母親在綿山隱居。晉文公聽說後羞愧極了,親自帶人登門去請介子推,但這時的介子推已離家去綿山。晉文公帶人來到綿山,但莽莽大山,讓他們無法找到介子推,為了將他找出來,於是晉文公下令火燒綿山。大火併沒有將介子推逼出綿山,卻將他活活燒死了。火熄滅後,大家看到的是介子推揹著母親,靠著一顆大柳樹燒死了。晉文公見狀十分悲傷,這時大家在樹洞裡發現了一封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去時,發現那棵老柳樹又復生了,所以,寒食節的後一天是清明節。

看了這個故事你們是不是對清明節有了更多的瞭解。

端午節的由來 篇8

節日作文 ,413字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讓我說給你聽聽吧!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大夫叫屈原,他不僅是一位治理國家的人才,還是一位大詩人。當時,楚懷王被秦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頃襄王聯合齊國,共同去抗擊秦國,救回楚懷王。但楚頃襄王不願意。再兼之國王聽了讒言,就把屈原流放了。

後來,秦國攻進楚國的都城,楚國滅亡。屈原聽到這個訊息,心如刀割、悲痛欲絕。在五月初五這天,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著石頭投江自殺。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的樂章,投身汨羅江而死。

屈原投江後,老百姓紛紛趕到江邊,有的拿飯糰,有的拿肉食,紛紛往江裡投,祈禱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後來,一位老醫師拿出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說用酒醉倒蛟龍、魚蝦,免得讓屈原大夫受傷害。再後來,人們怕飯糰被蛟龍所食,就粽葉包米團,外面纏好彩絲,逐漸發展成了今天的粽子。

在往後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江中競賽,吃粽子來紀念屈原這位愛國詩人的傳統。這節日被稱之為“端午”。

端午節的由來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4字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讓我說給你聽聽吧!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有一年秦國攻打楚國,把楚國的國王楚懷王抓走了。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即位,他不想救他爸爸,因為他爸爸回來以後他就當不了國王了,所以他就找個藉口說:“秦國太強大了,咱們還是別惹他的好!”

屈原對楚頃襄王說:我們可以聯合齊國,共同去抗擊秦國。

當時有一個奸臣,怕屈原得到國王的信任,就向國王說了屈原很多的壞話。楚君襄王聽了這位奸臣的讒言,把屈原的官罷了,還把屈原流放到沅水、湘江一帶。

公元前278年,秦國功進楚國的都城,楚國滅亡。屈原居然聽到這個訊息,心裡很傷心。抱著石頭投江自殺了。

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更會用各種方式,開展各種活動,來紀念屈原。如包粽子、競龍舟、喝雄黃酒。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聖誕節的由來 篇10

節日作文 ,621字

“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來臨了。聖誕節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到聖誕節,整個西方國家都會變成歡樂的海洋。可是,你知道聖誕節的由來嗎?

聖誕節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最早起源於基督教,是西方國家用來紀念耶穌出生的日子。據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上帝把耶穌懷在了聖母瑪利亞的肚子裡,並命令一個世間的男人娶了瑪利亞,後來生下來了耶穌。耶穌在人間拯救了很多的人,還寬恕了很多人的罪過,所以被人們稱為“救世主”。耶穌有十三個弟子跟著他一起拯救世人,也因此觸怒了統治階級。他的第十三個弟子背叛了他,把他殺害了。耶穌被殺害後,人們非常的悲痛,為了紀念他,每年的12月25日就成為了聖誕節。

因為是第十三個弟子殺害了耶穌,於是西方人把13當做一個邪惡的、不吉利的數字,所以西方的建築裡往往只有12、14層,卻沒有13層。而聖誕節卻慢慢演變成了西方國家歡慶團圓的日子。聖誕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去教堂裡紀念耶穌,而孩子們則更期待聖誕老人的禮物。聖誕前夜(平安夜),西方的孩子們會在漂亮的聖誕樹前許下自己的心願,然後在煙囪下面的壁爐裡放上一盤餅乾和一杯果汁。因為他們相信聖誕老人會在他們睡熟的時候,從煙囪裡爬下來把禮物放到他們床前的聖誕襪裡。聖誕老人從遙遠的北極駕著馴鹿拉的雪橇,萬里迢迢、不辭辛苦地把禮物送到孩子們的手中,孩子們當然要為他準備一些美味可口的點心啦。

聖誕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更代表了西方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端午節的由來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5字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許多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就是其中之一,關於它,還又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有一個正面臨亡國之難的國王—楚王,它召集大臣們一起商議對策,屈原是國王非常重視的一個大臣,他想出了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法,而國王覺得不妥,另一個大臣也想出了一個辦法,國王連連點頭稱讚,並賞了那個大臣,但屈原卻說不行,屈原要和國王爭議,不料,國王卻把屈原逐出了這個地方。

果然,楚國滅亡了。屈原見自己胸懷大志,卻報國無門,他一氣之下,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進汨羅江自盡了。

聽說屈原投江,沿岸的老百姓紛紛划船去尋找他的屍體,可是始終沒有找到。人們回來後,只見屈原夫人獨自立在江岸上,雙手捧著一個竹筒,大家都過來安慰她,屈原夫人平靜的說:‘我想,先生活在這個世上,憂愁太深了,這清清的汨羅江水或許能沖走他的憂愁,就讓他去吧,先生最愛吃糯米蒸飯,我這就給他獻上。’說著,將糯米蒸飯投進了汨羅江。

千百年來,人們忘不了憂國憂民的屈原,於是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報粽子,系五彩繩,賽龍舟以紀念屈原。

火把節的由來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846字

楚雄彝族自治州,原本是七仙女的花園。可是,自從彝族人民來了以後,花園就變成了莊稼田。

一天,七仙女下凡來看她們的仙女花,不但沒有看到仙女花,而且花園還長了一棵棵又高又壯的莊稼。七仙女們傷心極了,將此事稟告給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生氣至極,憤怒地說:“這些人,竟敢毀了我玉皇大帝女兒的花園,真是活得不耐煩了!”龍顏大怒的玉皇大帝,宣了蝗蟲王覲見。玉皇大帝派他去吃光彝族人民的莊稼,並幫助七仙女種上仙女花。這件事被一個叫阿里的彝族人救過的鳳凰知道了,鳳凰立馬飛回去,告訴了阿里。

阿里連忙把訊息告訴了他的媽媽,媽媽又告訴了隔壁的王大爺,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村民都知道了這件事。大家手忙腳亂,不知該如何是好。村長對大家說:“大家別怕,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李大嬸說:“我們把農藥打在莊稼上吧,蝗蟲吃了就會死的。”“不行,這樣糧食就沒法吃了……”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這時,阿里站起來說:“鄉親們,蝗蟲不是怕火嗎,我們用火來消滅它們吧!”阿里的想法,得到了村民們一致的認同。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那天,吃過午飯後,蝗蟲“嗡嗡嗡……”的來了,蝗蟲吃完了一畝又一畝的莊稼。有的蝗蟲,甚至飛進人們的屋子裡,開始咬人。後面的那隻蝗蟲王,有房子那麼大,它用腳把人們的住房踩倒了。看到此情此景,人們害怕極了,四處逃竄。阿里大叫道:“鄉親們,不要慌,快點燃起你們手中的火把。”村民們聽了阿里的話,迅速點燃火把,那些蝗蟲就如飛蛾撲火,一個個撲上來,但全都藏身火海了,只聞得到一股燒焦的氣味。一會兒功夫,蝗蟲被消滅了。阿里勇敢地把火把塞進蝗蟲王嘴裡,蝗蟲王也瞬間變成了灰燼。

從此以後,人們把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定為火把節。每到這一天,人們盡情狂歡,喝酒吃肉,紀念勇敢的彝族人民智鬥蝗蟲勝利。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0字

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嗎?那我來告訴你吧!有喝雄黃酒,掛艾草,賽龍舟,吃粽子。這些習俗都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認—屈原。

屈原因為對自己的國家失去了信心十分傷心,所以他就投汨羅江而死。百姓們得知屈原死了,就把雄黃酒倒到河裡,把蛟龍灌醉了,再把粽子扔進河裡讓蛟龍去吃,這樣蛟龍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還有划龍舟這樣的活動,這樣是可以把小魚小蝦趕跑,這樣就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

掛艾葉是用來驅趕蚊子和蛇,以及一些對我們有危害的蟲子。

賽龍舟是表示屈原愛國,愛百姓的精神,這也是為了紀念他不給國家丟臉的精神。

他也說過很多有名的詩:《九歌》《離騷》等有名的詩歌。他的詩歌讓人看了會讓人情不自禁地稱讚起他寫的詩。屈原在死之前也是一個名聲不小的人呢!而且他還是楚國最有名的詩人,自從他走了之後,楚國沒有了如此有名的人了。屈原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屈原真是一個愛國又偉大的詩人啊。

清明節的由來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眾所周知,4月5日是清明節,可以放假,但是過了那麼多個清明節,你知道它的來歷嗎?不知道?沒關係,今天我就來講給你們聽。

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發生內亂,晉國公子重耳因此流浪在外。流亡的途中,重耳一行人在一座大山裡迷了路,重耳幾天幾夜沒吃東西,餓得頭昏眼花,全身無力。跟隨的大臣介子推偷偷地砍下了自己腿上的一塊肉,煮肉湯給重耳吃,重耳接過湯後,狼吞虎嚥地吃完了,就連忙問他這是哪來的,介子推把經過告訴了他,重耳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想要以後報答他,可介子推不求回報,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要管理好國家。

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終於回晉國做了晉文公。他記著介子推的好處,想封他個大官,於是,他幾次三番派人去請介子推,但都一一被回絕了。他又親自上門去請,可介子推已經揹著母親躲到山裡去了,重耳又聽大臣們的想法,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一面等介子推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見他出來。結果,發現了介子推和母親坐在一棵燒焦的老柳樹下,已經死了,又發現旁邊有一封介子推的血書,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讀完血書,並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飯,只能提前準備好冷食。之後,晉文公又將寒食節之後的一天定為清明節。

怎麼樣?你是不是對清明節有了更多的瞭解呢?

春節的來源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679字

大家都知道春節吧!我們不知道春節的來源,那我們就去了解一下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大怪物叫“年”它是這個世界上的大王,一直傷害老百姓吃了很多人,有一個不知名的人站出來說:“年”在我們這裡來過,我們比較瞭解它。我們可以穿上紅色的衣服,放鞭炮嚇走“年”大家都說好。於是,他們就這麼做了把年嚇跑了。

到這個故事,春節也叫做過年。“年”趕走了我們就平安了安全了。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了香香的團圓飯,我還收到了5000塊錢的壓歲呢!還可以放鞭炮,好高興呀!

我們過春節還和西充、廣州、長沙的親戚團圓呢!我們吃日本料理、筷樂兄弟、火鍋……讓我吃到了家鄉的味道。我還可以和我的妹妹弟弟,哥哥姐姐玩兒呢!我們玩槍戰、過家家,、捉迷藏……但是春節一過,他們就走了。我好期待明年的春節快點到來,這樣我又可以和他們玩了,我好愛春節團圓呀!

我們過春節還要貼對聯、放鞭炮、吃餃子……放鞭炮就有意思了,我有一次自己放鞭炮,我點了拔腿就跑,躲到很遠才發現沒有點燃。這樣連續了三次,終於成功了!但我的手被燒著了,我吐了點口水上面,終於不痛了!下一次我一定要小心一點,不……不……不下一次我不放鞭炮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春節我許下願望,讓我們全家幸福。明年春節我長大一歲,我還許一樣的願望,未來的每一年我都要我們全家人都更加幸福。

等待春雨的到來 篇16

國二作文 ,418字
上春雨吧!但我還是想與它一起合奏出一曲快樂的交響樂……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春雨的神奇不僅是它美妙的聲音帶給人的共鳴,它也是人們情感的寄託。李商隱的情便融匯在巴山的雨中。

我記得在《讀者》上欣賞過這樣一幅名畫,一對戀人走在叢林中,一把紅色熾熱的傘由兩人一起撐起,而那淅淅瀝瀝的雨打在傘上,因為有雨的降臨,使得整個意境都有了昇華,那份情與意在大自然中蔓延開來。

春雨帶給人的就是這種神奇的愜意,它無可替代。我曾偷偷地在夜晚觀察過春雨,雨在路燈的“照耀”下,似乎透明化了,都說“春雨貴如油”,而我卻不覺得它是吝嗇的,它的盛情總是令我難卻,一瀉月光灑滿溼潤的大地,泛著微微發亮的光芒,把我的心都照亮了。而春雨神奇地打落在這完整的如一幅圖畫般的大地上,打破了它的沉寂,用雨點滴出了一幅更加完美的畫卷。

春雨,請你趕快來到吧!來滋潤大地的乾涸,來溫暖人們的心靈,來化解我心靈的寂寞。

春節的傳統文化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4字

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是大人們的忙碌,小孩子最盼望的一天。大人們一大早起床,忙碌著弄好吃的東西,和佈置家居。

吃過中午飯,大家分工合作,首先最要緊的是貼春聯、貼門神,使家裡變得喜氣洋的。這才有過春節的氣氛。接下來奶奶用一早準備好的祭品祭拜祖先、祭灶;祭灶聽說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古時候,差不多家家戶戶灶間都沒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灶君司命”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受到崇拜。

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是家裡團團圓圓的一次飯局。現在的年夜飯,有些人喜歡在大酒店、大飯店裡訂年夜飯,也成了一種時尚與奢侈的享受。

吃過年夜飯以後,媽媽為我準備好“大吉水”洗澡;洗完澡後,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新襪子。然後大人們要給小孩子們派紅包;我把紅包放在枕頭下面,作為“壓歲錢”。

從年初一開始,大人帶著小孩到長輩和親朋好友家拜年。大家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等吉祥的話語。

到了夜晚,放煙花、爆竹,這也是春節的傳統習俗。聽說原來只是單純的紅紙加火藥,但現在花樣可多了。像禮花“火箭”、“糖裡先生等等。這都是最喜歡的。

春節簡直太棒了,又可以穿新衣服、拿紅包、又有好吃的、好玩的。要是每天都過春節,那該我好啊!

春天的到來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406字

清新的空氣中,瀰漫著什麼味道,好像是小草發出的芳香,好像是花的香味,還有泥土的清新,一切都好像萬物復甦。這應該是春天的到來吧。

小草換上了綠色的衣裳,它們一搖一擺地,好像在向我招手似的,真是可愛極了。小樹陸陸續續地長出新葉來,一陣風吹來,就吹得左右搖擺,新生的土地,像被人澆了水一樣,溼溼的。有沒有看見小草向我們搖擺,小草一個比一個矯健,一個比一個挺拔。嘆了一口氣,也是那麼的清新,令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愉快。小草正邁著步子向前進,看見它們的葉子是人字型的嗎?那正是它們對我們微笑呢。我彷彿可以聽見它們呵呵的聲音。

春天的第一場雨,雨水是如鑽石一樣珍貴,如果用舌頭舔一下,似乎還有一絲甜意呢!怪不得池塘裡的魚在爭先恐後的喝這寶貴的雨水。雨,悄悄地從空中滴落下來,打在地面上,似乎還有這一絲淡淡的香味!

春天,萬物復甦,草木叢生,小草在風中舞動,樹葉在空中搖動著,好看極了,風又吹來了,風中瀰漫著春天那一股熟悉的味道。

春天的到來 篇19

國三作文 ,1063字

寒冬過後,迎來春天。創強後的任遠,散發青春活力。

我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校園尋找春天的蹤跡,映入眼簾的是一頭鑲嵌在標誌物上的在沙漠中勇敢前行的駱駝,那是母校的校徽啊!再往裡走,看到了四個方形的大花壇,春姑娘悄悄來到人間,在萬千土地上撒下了春的種子,花壇上屹立著的大樹,它的枝葉伸出了新芽;花兒們含苞待放,等待著夏天的到來;淡綠的小草們從溼潤的土地裡鑽出來,露出了新芽。再向左右望去,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屹立在大花壇的兩旁,在翠綠欲滴的樹兒和嬌羞欲語的花兒的裝飾下,更平添了一份勃勃的生機,形成了一種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景色。在校道旁蔥蔥郁郁的花草樹木隨風搖曳,襲來了一股花卉的幽香,送來了一陣青草的新鮮,更帶來了學習的氣息,沁人心脾,令人陶然欲醉!

我不知不覺中加快了腳步。瞬間,一個用小紅磚鋪成的小廣場映入眼簾,來到這裡的人都情不自禁地踏上小紅磚,感受小廣場的氣派。據悉,小廣場可以站上一千多名學生進行升旗儀式,可以想象那是多麼莊嚴威武。小廣場的南邊有知識長廊,內容有學科研究的、有科普探索的、有學生文學作品。小廣場的西邊有文化長廊,內容有愛國烈士林基路事蹟,有愛鄉的華僑創業經歷,有愛校的校友情誼……穿過小廣場,來到平整而充滿綠意的操場上,這裡有嶄新的體育設施,譬如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跳遠沙池、鉛球檯、煤渣的環形跑道等等。同學們在這裡大顯身手,發展自己特長,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朝著自己的理想目標前進。

我觸景生情心潮澎湃,彷彿也在追尋自己的理想,於是三步並作兩步來到了學習的樂園,靜靜地聽著琅琅的讀書聲,專心致志端起書本跟隨老師遨遊知識的海洋。教室裡還添加了新穎的電教平臺,投影儀。有了它們,我們認識宇宙繁星奧祕,森林海洋的博大,風雷雨電的神奇……有了它們,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精神抖擻看,興致勃勃地討論,盡情快樂地歌唱,美妙的聲音響徹了整個校園,處處洋溢著學習的氣氛,處處充滿著詩情畫意……經過圖書館,同學們的身影比比皆是,他們在認真地翻閱著書本,吸取精神營養,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展自己的思維,陶冶自己的情操。看過圖書館,還有美麗的地理生物園,當然少不了學習的實驗室、生物室、化學室、電腦室、音樂室、美術室……簡直是應有盡有,身為任遠學生,在這麼優美的學習樂園中讀書,實在是妙不可言,引以為榮!

我能不感到自豪嗎?是因為創強,我們學校有了跨越式的發展,環境優美,設施完善,文化氛圍濃厚。教師隊伍素質有新的提升,學生施展才華的空間擴大,教育改革有新的成效。我堅信任遠中學,你的明天,就如春天的到來,更加美好,更加欣欣向榮。

竹鄉春節的味道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4字

隨著“貴廣”高鐵的開通,很多城市人專門坐高鐵到各地去感受春節的味道。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我們竹鄉春節的獨特味道吧,希望大家經過廣寧站時來感受一下。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目,俗稱“過年”、“新年”。每逢此時,在外打工的都會回到家裡過年。而最具家鄉“年味”的風俗就是—“舂白餈”。一般到了臘月二十四,人們就把石磨、柱子搬出來洗乾淨。到了臘月二十六,家家戶戶就開始“舂白餈”。首先,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在一個大木桶裡,並插上一根“通氣竹”,作用是把大木桶裡的蒸汽排出來;然後把大木桶放進準備好的大鐵鍋裡蒸。

大概一小時後,糯米的香氣就撲鼻而來了。大人們就用盆子裝著糯米飯,倒在石磨裡。年輕人就拿起大概直徑10釐米的木柱子,站在石磨兩邊有節奏地“舂”,“噗通噗通”的聲音就像一首動聽的小曲。有些年輕人為了營造氣氛,還唱歌、敲鑼、打鼓助威;有的老人家就坐在椅子上唱老歌;也有的幾戶人家進行“舂白餈”比賽呢。贏了比賽的人家獲贈8個白餈,輸了的人家就當場吃8個白餈,場面十分熱鬧。

十幾分鍾後,一粒粒的糯米飯就開始稀巴爛了。這時候,人們就會在石磨邊放幾圈“蜜臘”。十分鐘後,一聲吆喝“上盆”,兩根柱子捲起糊狀的餈粑,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趴”在盆子裡了。這時,女的就開始忙個不停了,四五個圍著桌子旁,一兩個用手巧妙地捋出蘋果大小的餈粑,其他的把它按成圓圓的,然後放在竹篩上。媽媽說:“底層的最大,最高一層最小,一個疊著一個,寓意‘步步高昇、財源滾滾來、團團圓圓。’”

大人們忙亂,孩子們也歡喜。我們到東家要一塊糯米粑粑,到西家吃一碗臘味糯米飯。那是孩子們覺得最香的味道了。

春節期間,我們廣寧還有很多活動,例如:龍獅大巡遊、舞山獅、唱山歌……這些活動都具有竹鄉特色。

我覺得竹鄉春節的味道是濃郁的、淳樸的、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