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圖與碎片相關作文20篇

拼圖與碎片 篇1

拼圖與碎片作文600 ,614字

朋友,你玩過拼圖嗎?組成美麗的拼圖的,是那一塊塊小的碎片。現在,我們不僅在玩拼圖的時候,會接觸到碎片,連生活,都是碎片化的了,不知不覺,它就可能陪伴我們好久了……

在拼圖中的一塊碎片,它也許是一棵小樹的一半,也許是半隻手。在生活中,它是片面的,是低淺的。可能你在微博上看到的一樣東西怎麼怎麼好,卻不知道這樣東西的壞處。瞭解一樣事物,卻只是最膚淺的一層,就以為自己了不得了。這時,你開始炫耀。可要是別人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你真的能講清楚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碎片化的生活造就了我們不專心,不愛思考的性格。在學習時,寫兩個字後,看到QQ有訊息,趕緊看一看。聊完了,又發現自己喜歡的小說更新了,就看一下。微信有人在朋友圖發了篇文章,要轉發一下……這樣,一天過去了,你就會發現,自己一事無成。看了一篇文章,自以為它告訴你了全部,也不深入進行思考。只是覺得,嗯,我懂了,好簡單呀!但是看了幾眼,可能沒過多久就忘了。

你抓緊各種時間看朋友圈、刷微博,在上面看了好多內容。心裡想:今天又學了好多。可是下一個小時,你就容易忘得一乾二淨了。這樣真的算學習嗎?如果是的話,那各種名人都到處都是了,還要書幹什麼呢?碎片時間除了看手機,難道就沒什麼其他的了嗎?不!我們可以看書,讀報。可這樣古老的紙質品,你真的仔細看過嗎?

當今社會,有誰在拿著整塊拼圖默默研究,又是誰在拿著一塊塊碎片開始四處炫耀,洋洋自得呢?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做前者哦!加油!

科技與碎片 篇2

科技與碎片作文800 ,821字

當月球上留下人類的腳印,當人類基因組計劃成功,當我們的視野不在侷限於眼前的一隅,當我們面朝星辰大海,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21世紀才剛剛第一次睜開懵懂的雙眼,用幼兒獨特的眼光觀察世界的我們,早已無法想象那個科技並沒有大興的時代。我們早已習慣了哪怕相隔千里也能互相通話甚至看到對方的樣子,早已適應了足不出戶就知天下事,早已依賴著快捷的交通。

但是,我們之間卻有什麼不一樣了。我們不會再有那個清爽的早晨,一群好友,一聲笑,打打鬧鬧,感情不散;我們再也不會有那個安靜的下午,一杯清茶,一本書,簡簡單單,歲月靜好;甚至都不會再有那個那個月圓的夜晚,全家人圍坐在圓桌邊,一盞暖黃的燈火,一次親暱的聊天,輕輕鬆鬆,全家和樂。

我們只剩下了每天微信裡冰冷的文字,朝九晚五的作息,在高樓大廈下匆匆地跑過,在燈火通明的黑夜中獨自一人伴著手機入睡。書架上的積灰無人理睬,飯桌上往往只剩下安靜的碗筷碰撞聲和手機的提示音,我們的生活似乎被分割成了碎片。

科技的網際網路偷走了我們的時間,偷走了我們的社交,偷走了我們的讀書量,偷走了以前的我們。

誠然,科技抹消了一些東西,但我們又有誰能說這是錯的呢?人類的進步,依賴於科技。碎片化的生活,有何嘗不可呢?我們離不開這個科技化的社會,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但我們,樂在其中。

QQ與微信是我們的語言,微博展示了我們的思想,淘寶的快遞天天收到,我們的資訊從未滯後,我們緊跟著時代,這就是我們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我們生於21世紀,長於資訊時代。也許有很多人在抨擊碎片化生活,我難以回擊。畢竟我們的確失去了一些在我們看來足夠珍貴的東西,但我認為,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性。

我們阻止不了人類對科技之路的探索,而且樂見其成。我們能讓全世界都聽見我們的想法,大聲地宣告自己的存在,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受益於網際網路,得益於科技,我們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歡笑著,前進著。

碎片化的生活,我樂此不疲。這就是我們,這才是我們。

從零開始,與碎片相知 篇3

從零開始,與碎片相知 ,966字

今年九月,我成為了一名高一新生。

深知自己和周圍同學大佬的差距,我延續了三個月前的拼命勁兒,抓緊一切零碎時間刷題。

然後周練成績出來了,我十分榮幸地進入了班級倒數。

“我……我也說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一到考試,思路就斷斷續續的……”我試圖說明情況。

老師翻了翻我的卷子,突然若有所思地說:“你以後寫作業時,專門留一段時間出來,不要在課間東做一道西做一道。”

等當晚再次提筆時,我才想起來老師的話。這一次我一次性做完一節練習,自批正確率創下了我最好的歷史記錄。

“把作業當考試。”這句話老師就一直掛在嘴邊。誠然,認真是種習慣,然而我寫作業從未應付了事,為何考試時思考卻磕磕絆絆的?

—因為我擠出零碎時間刷題,所以我所習慣的思考是碎片化的;而考試一場一節課,所以考試需要的思考是完整的、成系統的。

換句話說,難道“罪魁禍首”正是生活碎片化?

如果用人來比喻“碎片化生活”,那麼可以說,從出生起我就與她相遇,中學時與她相識。第一次知道這一概念,是在一次很不浪漫的語文測驗中。當時一瞧它的各種定義和表現,嘿!這說的不就是我嗎?感慨之下,就記住了這個詞。

後來長大了些,事情多了起來,我才切身體會到何為“碎片化生活”—顧名思義,就是生活被各種計劃各種責任各種突發狀況給切碎成一片、一片的。休閒時間被佔滿,生活節奏被打亂—大概就是這時,我意識到了,我確確實實處在這麼一個趨向碎片化的時代洪流之中,而我必須理解並利用好這一點。

於是我開始像一個最市井的商人一樣精打細算地安排時間。我瘋狂地投身於利用碎片化時間這一偉大事業,吃飯時背單詞,下課時趕作業,睡覺前記日記。然後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我勤奮刷題,然後考試倒數。

這是為什麼?

哪裡出了問題?

問題很大。比如學習,學習需要深度的專一的思考,這能在碎片時間裡進行嗎?

究其根本,我“利用”了碎片時間,卻沒有“合理利用”。大資料時代將時間切割碾碎,那是一把雙刃劍,不合理地利用足以會把一個人人拖下深淵,合理地利用卻能把一個人送上成功的高臺。

生活的碎片化是每個人無可逃避的。但我想,“相遇”更重要的是之後的“相識”與“相知”。遇上這一大趨勢,就像魚遊入大海,不經意間就被裹挾著卷離既定方向。但同時,只要利用得當,那麼不管洋流的方向怎麼改,都只會使魚遊得更快、更遠。

聚會與碎片化 篇4

聚會與碎片化作文90 ,902字

隨著時代飛速的發展,電子產品也越來越多了。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開始隨時隨地抱著一部手機,低著頭,不再關注周圍的事物,公交車上,地鐵上,餐廳裡,比比皆是……因為一部手機,我們的時間被碎片化了,或是時不時地開啟手機刷刷微信朋友圈,打斷了手中正在做的工作,或是接到一條訊息就迫不及待地開啟,不必要地浪費了時間,同時,也經常一部手機,隔遠了聚會中的朋友們。

一次,小學同學群裡一位同學發出了聚會邀請,同學半數以上都報了名參加,我也一樣,想著能和小學同學們好好地一起聊聊玩玩。到了聚會的這一天,同學們如約而至,每個人都帶著他們的智慧手機,很快,紛紛入座,點好菜,有幾個人看了眼手機,不一會,吃的上了桌。同學們跟周圍的同學一邊聊著天,談著最近的學習,一邊吃著,大家歡聲笑語。然而,一道手機訊息提示音打破了這份歡樂,一位同學似乎是接到了軟體之類的推送,他停下了和同學的敘舊,掏出了手機,聊天被打斷了,他被手機所吸引,對話的人變成了一個低著頭,一個只能盯著盤中的美食。低著頭的同學一開始還有注意旁邊的同學,時不時地回兩句,但頭始終沒有抬起來,一段歡樂的時光也就此被手機分割了,變成幾塊的碎片。那位同學可能覺得沒什麼做的,便也拿出了手機,此時另一位同學正想找他們出餐廳玩耍,剛想說話,而碰到的只有兩個低著頭,刷著手機的人了,有些尷尬,便回到了座位上。漸漸地,聊天的聲音輕了下來,大家估計是沒什麼說的了,也紛紛拿起了手機,說話的寥寥無幾。好好的一場聚會,結果被分割成大家玩手機的一塊塊碎片時間了。

而等我們聚會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往常熱鬧的同學群裡慢慢沒了聲息,也沒人提聚會一類的事了,也許是上次的聚會最後大家只是在玩手機,也許是同學們學習繁忙,和小學同學們的距離也因為聚會疏遠了……

到了寒假,大家也都能有時間了,我便在群中發了小聚的邀請,這次參加的人還是很多,但我希望同學們這次能放下手機,能忘卻手機,只是跟以前的同學們聊聊天說說笑,關注不再放在手機上,而是周圍的同學們,留下一段歡樂的時光。

聚會的時候放下手機吧,不要讓相聚的時光變成碎片化的手機時間,周圍的事物是美好的,把注意都放在朋友們身上,而不再是那一塊小小的螢幕。

我與碎片化時間握手 篇5

我與碎片化時間握手作 ,843字

這兩天在微信上看到一個有趣的軟體,可以晒出你十年前用的手機。思緒霎時回到十年前。那時可沒有手遊,網遊,這些“浪費時間”的東西,人們一有時間就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可現在呢?就比如說我,已步入初三,學習和刷題已佔據了我大部分的時間,時間早已被各種學習補課衝成碎片。有時一有空還會去打遊戲。但是我現在意識到應當將這些時間,用來幹更加有意義的事。我,將和碎片化的時間握手。

學習時,與碎片化的時間握手,我感到很快樂。早晨,我迎著朝霞步入窗明几淨的教室,利用老師還未上課時碎片時間,像海綿吸水一般吸取著新的知識。老師的諄諄教導、同學們的互幫互助,都成為我學習知識的無窮動力。夜晚,做完作業,我用點滴時間在燈下欣喜地翻開書本,回顧每一天汲取的養分,感到自己就像一顆小樹,在知識的灌溉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閱讀時,與碎片化的時間握手,我感到很快樂。翻開《朝花夕拾》,我彷彿變成了幼年的魯迅,徜徉在蘊藏著無窮樂趣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讀著《射鵰英雄傳》,我又化身為金庸筆下的武林高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走進《科學的旅程》,我彷彿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古希臘時期,與阿基米德探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吹長號時,與碎片化的時間握手,我感到很快樂。古典音樂是個奇妙的殿堂,它給我帶來無盡的歡樂和遐想。每當我感到學習疲憊時,我就會輕輕地翻開樂譜,吹奏一曲優美的圓舞曲,耳畔是悠揚動情的音樂,思緒也隨著音樂飄飛。尤其是參加音樂會的演出,一曲終了,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體會著什麼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有音樂陪伴左右的日子,真好!

遇到挫折時,我還是與碎片化的時間握手,我感到很快樂。人生的道路從來就沒有永遠平坦的大道,在我的學習旅程中,我也曾無數次嘗試失敗的味道,但我仍然喜歡每次跌倒後都能重新爬起,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分析失敗原因,拍去身上的灰塵,振奮精神迎接新的挑戰。

與碎片化時間握手,造就了一個充滿自信的我,一個輕鬆自在的我,一個朝氣蓬勃的我,一個,有實際目標,存在意義的我。

手機與碎片化 篇6

手機與碎片化作文10 ,969字

自從有了智慧手機,我們的生活就開始漸漸的碎片化。智慧手機上的各種軟體,如微信、QQ、淘寶,它們雖然能給我們提供便利,也逐漸讓我們的工作碎片化。

微信、QQ:雖然好處多多,讓遠在天邊的人相互聯絡,卻讓我們的交流也變成了一句句的隻字片語,古代,人們用信鴿來傳信,傳一封信很不容易,後來,人們通過郵寄來傳遞資訊,人們就很珍惜這樣的機會,會好好的構思。現在有了微信,好端端的一封信,就被拆成了一個個的對話方塊,零零碎碎的資訊,再也沒有了以前的一篇篇優美的文章。微信讓我們的交流變成了碎片化。

淘寶:以前我們每次出去購物,都去超市,因為有一段距離,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我們每次去之前,我們都會列出購物清單並做好計劃,以免來回奔波。現在有了網購,我們就變成了一次次的網上下單購物,不需要再列購物清單,忘記了也不要緊,再定下一個訂單就行,這樣,一個清單變成了無數個小訂單。淘寶外賣讓我們的購物變成了碎片化。

於是,大家的生活就都離不開手機,人們就天天盯著手機或者電腦螢幕,在網路中生活和交友,娛樂。

但這種碎片化的生活,不僅使我們的視力下降,身體素質下降,還造成了其他的很多方面的汙染:

空氣汙染:大量的外賣人員每天開著電動車行駛在路上,排放大量的尾氣;人們浪費的東西越來越多,垃圾成堆,造成了很多空氣汙染。

水源汙染和土地汙染:包裝也對水源和土地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目前,環保局指責三家大的外賣公司對環境造成大量的汙染,比如,沒有提供一次性筷子、過度包裝等等,現在的包裝一般都是用的塑料袋,要150萬年都還不能被融解,一次性筷子的過度浪費也是對木材的術大浪費。

人員的浪費:網路上的資訊,很多不能確認是真實的可信的,比如衣服,實際穿著跟網上圖片並不一定是一樣的,而且評論現在也很多是虛假的,如果購買後,覺得不合適,又進行退貨;同樣,如果買好的東西,漏了一樣,那麼就需要重新再下一下定單,也是浪費了人力。

這樣做,不僅浪費人力,這種碎片化的購買,如果不合適,又進行退貨,又造成了一種浪費。買好的東西,漏了一樣,那麼就需要重新再下一下定單,又浪費了人力……

所以,我們應該放下手機,儘量遠離這種碎片化的生活:少用淘寶,少定外賣,少在網上買衣服……多出去走走,去接觸大自然,多去菜場超市走走,用環保袋去購物;多自己動手做飯,可以學到一項技能,也有益身體健康。

與碎片化生活和諧共處 篇7

與碎片化生活和諧共處 ,863字

小A是一個公司的普通員工,他每天早上的生活是這樣子的:六點五十起床,十分鐘洗漱更衣,出門,走到地鐵站,四十分鐘到達目的站,走到公司。期間在地鐵上用手機看了今日頭條,翻了一下朋友圈,然後又看了一會兒存在手機裡面的電子書籍,到公司後十五分鐘解決早飯,然後就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這就是碎片化生活的一個例子。時間僅有一個小時多一點,小A卻幹了許多事情,貌似獲取了看似很多的資訊。

那麼,何為碎片化生活的定義呢?

首先,從“碎片化”說起。碎片化,原指將完整的東西破成了諸多“碎片”,即零碎的東西。再結合生活(人類生存過程中的各項活動的總和),不難想到,“碎片化生活”包含零碎的工作,零碎的獲取資訊,零碎的購物、零碎的閱讀、零碎的思考等等等等……

碎片化生活的條件,或是起因,我認為主要是科技的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移動終端的便利,使得生活碎片化有了硬體的支援。試想,若沒有科技的進步,恐怕很少有人在短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帶上厚厚的書籍,而在路上和朋友的互動,簡直也是不太可能。

碎片化,是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但,凡事都有兩面性,針對碎片化,我們需要有哪些認識呢?

毫無疑問,碎片化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零碎時間的利用,等車的時間,排隊的時間,我們可以用來閱讀,用來關注社會新聞,用來社交,甚至用來購物,而這種碎片化的社交和購物,無疑幫我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然而,我們知道,很多工作是需要大塊時間,靜下來思考研究的。如果我們習慣了天天接觸到的都是篇幅很小的文段,習慣於上上下下拉拉螢幕,大概瞭解內容就草草了事,試問我們的閱讀能力會不會下降?等我們必須去靜下心來閱讀長篇文章時是否會適應?從一個人窺視一個國家,如果一個國家的人都如此,那麼這個國家是不是會變得浮躁而失去原本應有的沉穩?

所以,我們遇到了碎片化的生活,我們可以選擇利用其便利,而把利用這些便利節省下來的大塊的時間,用於做一些需要我們專注的事情,讓我們的心靈沉澱下來,成就自己,專注未來,只有達到了與碎片化生活的“和諧”共處,才能實現“雙贏”,為自己為社會創造價值。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 篇8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作文 ,469字

“碎片化”意指完整的東西被分割成了諸多零塊。我們的生活,其實也在悄然無息中被分割了。

週末的早晨,陽光灑進窗戶,睜開眼第一件事便是開啟手機,看看微信,刷刷朋友圈。看完手機後,刷牙、洗漱、吃過早飯便帶上手機拿起書包出門了。

用手機開啟共享單車軟體,快速地掃上一輛車,順便回覆、點贊幾條朋友圈,便騎去了地鐵站。坐地鐵的同時,不忘蹭一下WIFI,看幾條新聞過渡一下。

來到了補課班,姑且放下手機,認真聽課。上完課,用手機將作業拍下,再次乘坐地鐵回家。吃了午飯,看看微信訂閱號中的文章,時而感慨時而發呆。看完文章,邊聽著手機裡的美妙歌曲,邊做作業,很是愜意。

吃過晚飯,開啟手機看看明天的天氣,再看會兒電子書,用手機定好鬧鐘,便早早地上床睡覺了。

回顧這看似充實的一天,我深刻體會到:其實手機並沒有真正給我帶來什麼,反而,使我的生活在碎片化中被消磨了。手機上看的大多都是娛樂資訊,對我的學習、生活並無太多幫助。隨身攜帶一本課外讀物或英語單詞本,比把碎片的時間浪費在手機上要明智許多,也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合理地使用手機,使碎片化生活綻放光芒!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 篇9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作文 ,631字

現在科技十分發達,從沒有手機,到智慧手機;從黑白電視,到藍光電視;從笨重的大計算機,到現在輕便的膝上型電腦;從全靠人力,到人工智慧。這些都已經做到了,越來越方便,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

手機,這種科技的產物,原來是想讓人們的通訊更便捷,但對於那些打騷擾電話,甚至是詐騙電話的人,他只是個工具,利用這種“工具”給他人帶來不便。

手機裡的騷擾電話真多,真煩!有一回,我在廚房幫媽媽燒菜,媽媽正準備燒我愛吃的青椒炒蛋。媽媽剛把油倒進鍋裡,手機的電話鈴聲突然響了,媽媽放下鍋鏟,拿起電話:“喂,你是哪位?”媽媽聽了五秒後回答:“對不起,我從不炒股,再見!”這時,鍋裡的油已經向外濺起來了,於是媽媽馬上把打好的雞蛋倒進鍋裡。可電話又來了,媽媽又拿起電話:“喂,有什麼事?”媽媽明顯不耐煩了,接聽了十多秒鐘後,媽媽說:“對不起,我不考慮買房子。”我在邊上都呵呵了,媽媽每天都會接到不少房產中介的推銷電話。這時鍋底的蛋液已經粘鍋了,媽媽趕緊翻炒,卻發現底部的雞蛋已經糊了。“哎呀,這怎麼辦呀!”媽媽既生氣,又無奈的說道。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切好的青椒倒進鍋裡,媽媽說:“這會可終於沒有電話了。”可說曹操,曹操到,電話鈴聲又響了,媽媽火了,拿起電話就喊:“喂,什麼事?”這次媽媽耐心的聽著對方嘮叨了大約一分鐘後,媽媽說:“這個培訓班我考慮下吧。”電話結束通話了,可菜卻徹底糊了。

我們離不開手機,可手機也讓我們的生活變成了碎片,讓我們都管理好手機,讓手機成為人們真正的幫手。

手機與碎片化的生活 篇10

手機與碎片化的生活作 ,732字

每天我們都有數不清的事情要做,比如:學生每天都需要做作業,看書,上課;父親或是母親需要工作,教孩子,為孩子操心;科學家每天需要思考,實驗,計算;老師需要上課,管理課堂,教育學生。

可是自從有了手機軟體,雖然有人只是下載用來打電話的,但大多數都是因為手機上的遊戲及聊天軟體才買手機的,因此有了“低頭族”,對手機軟體我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比如:微信,愛在可以不用和同學打電話,就可以輕輕鬆鬆和他們聊天,恨在一和同學聊天就停不下來。學生因為微信,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父親母親因為微信,工作效率差到不可理喻;科學家因為微信,計算時少了個公式,使科學發展越來越慢;老師因為微信,對於學生不管不顧。手機軟體使我們的生活被碎片化。

還有大量的騷擾電話,學生因為騷擾電話看書被打斷;父親母親因為騷擾電話工作被打斷;科學家因為騷擾電話思考被打斷;老師因為騷擾電話學習的氛圍被打斷。騷擾電話也使我們的生活被碎片化。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手機的發明,馬丁库帕給人類可以聊天的手機,雖然那時的手機裡沒有軟體,可是卻給了後人加強的基礎,因此學生戴上了眼鏡;父親母親看東西需要把眼睛眯起來;科學家做實驗會失敗;老師批作業時會批錯。

雖然大家看了上文都以為是手機的錯誤,可我卻認為是我們自身的錯誤,因為我們沉迷於遊戲,我們不懂得休息,我們不肯合理的安排生活。若是我們能約束好自己,是不是文中提到的問題在生活中出現的概率會大大的減少呢?

現在如果我們開始將我們的手機的技能慢慢減少,慢慢將對手機的迷戀減少,慢慢多將手機的依賴減少,慢慢將生活離手機遠一點,我們的生活便會更加美好。我們的生活會從碎片變成一面完好無損的玻璃。我們的生活會從隨時隨地都會被打擾變成每天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的事。

我與碎片化的生活有個約會 篇11

我與碎片化的生活有個 ,912字

在辦公室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碎紙機,只要把紙放進去,紙就可以變成碎片,而在我們生活中,這時間不就像這張紙,而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事情總會“找上門來”,把我們的時間變得碎片化。

週六的上午,我捧起一本書,想利用這難得的時間,沉浸在書海中。這時“不和諧的音符”出現了。門鈴響了,我去開門,快遞員送來了一箱水果,我收下,洗了手,捧起書;不到十分鐘,門鈴又響,這次是送水的,收了水,捧起書;電話鈴響了,電話裡傳來買房子的聲音。就這樣,我原本好好看書的上午被“攪”得一團糟

首先,我們來講講前段時間大熱電子書。在公共場合裡隨處都可以看到拿著電子書閱讀的人。只需動動手指便可以找出自己喜歡的書,在空閒時,可以打發時間。我們不必再花費大把時間泡在圖書館裡,也不用特地到圖書館裡挑選書籍,這大大減少了經濟與時間的支出。但電子書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長時間使用電子書使我們都慢慢變成了“眼鏡蟲”,還有人電子書少了紙質書籍的韻味。作為中學生的我們需好好考慮這其中的利弊關係。

在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淘寶是我們不得不提的東西,它是網際網路的產物。如今的人們已不用到超市購買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送貨到家,省去購物的時間。

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騰訊開發的王者榮耀遊戲幾乎普及到了每個人的身上,取而代之的是需要花費長時間的遊戲慢慢退出公眾視野。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長時間的遊戲短則半小時,長則一小時,在如今碎片化的生活已不再適用。而王者榮耀只需花費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無論是在地鐵上,辦公休息時,都十分適合當今社會。久而久之,王者榮耀慢慢變成了一種社交,人與人之間話題的開始。

在學習上,碎片化的生活也在考驗著我們,一些學習好的同學總是早早地理好書包,很快地回家,抓緊這十幾分鐘的時間,很多同學認為不就十幾分鍾嗎,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呢!但是他們每天抓緊這十幾分鐘的時間,積少成多,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複習,做作業,成績理所應當比那些不抓緊時間的同學好。

總而言之,新的時代造就了新的方式、新的生活。我們活在碎片化的生活中,這是我們必須面對和接受的事實。新的時代給予我們新的觀點、新的責任和新的挑戰,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變得更精彩。

我與碎片化閱讀 篇12

我與碎片化閱讀作文1 ,999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閱讀、碎片化購物、碎片化社交等已經廣泛地步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和認知。

作為當代的學子的我們,空餘時間都被形形色色的輔導課程瓜分得所剩無幾,沒有了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所以同學們都被動地選擇了碎片化閱讀。碎片化閱讀十分便捷,可以隨時隨地充分利用每天的零碎時間。無論是在作業完成後的空閒時,還是飯前等待的間隙,再或者是外出公交車上打發時間等等,我們都可以選擇碎片化閱讀。在碎片化閱讀中,我充分利用空閒時間閱讀文章,補充常識;在碎片化閱讀中,我尋找書籍,在書的海洋裡隨心所欲地遨遊;在碎片化閱讀中,我搜索資料,快速瞭解了更多國家大事和地理知識……

碎片化閱讀固然方便快捷,但在碎片化閱讀中,像微信、微博等碎片化資訊經常會打擾我們的閱讀,有時更會使我們放棄寶貴的閱讀時間。

那天學習間隙,我正在用手機閱讀軟體觀看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本書,作者那優美的語句讓我感覺如痴如醉,彷彿身臨其境一般。就在這時,手機訊息鈴聲突然響起,把我從書中拉了出來,原來是一位好久都不曾上線的好友給我發了條訊息:“在嗎?”看到這條訊息,我頓時陷入了矛盾心理:千萬不能點進去,我這正看得帶勁呢,好不容易有的閱讀時間;可是我都很久沒有和她一起聊天了,聊一會應該也沒關係,可以一會再繼續看呀!於是我的手便不由自主地打開了聊天視窗,“在的!”我回複道。就這樣我與這位多年未見的摯友聊得不亦樂乎,我們彷彿有說不完的話題,同學、學校、伙食、老師等等都成了我們的話題。聊著聊著,我就把閱讀這件事拋到了九霄雲外。不知不覺,一個小時如流水一般過去了,我最終還是錯過了閱讀的時間。碎片化閱讀不僅影響我們閱讀的專注力,而且對我們學生來說,長時間用電子產品進行閱讀對視力的傷害也很大。為此,我決心做一些改變!

我決定控制碎片化閱讀的時間,儘可能的選擇傳統紙質閱讀。後來的閱讀時間裡,我總是遠離手機,拿起紙質讀本,看到興致時,我還可以在書上進行備註或者寫下自己的感想,我可以專心致志地閱讀,再也不怕被打擾了。我想這是碎片化閱讀所不能達到的!

正如學者費勇所說:“我不排斥碎片化時代,我們該考慮怎麼樣才能把自己修煉得更完美。”大家可以選擇合適自己的碎片化生活方式,而我的選擇,便是把碎片化閱讀與傳統紙質閱讀相結合,打造一個更完美的自己!

與碎片化時代共成長 篇13

與碎片化時代共成長作 ,904字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碎片化閱讀”現象引起了社會的關心和討論。什麼是碎片化閱讀?百度告訴我們,碎片化閱讀是指通過電子裝置(如手機、電子書、網路等)進行的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形式。

隨著手機上的畫素方塊字將紙書的書香氣取而代之;隨著原來世界名著的馳名於世變為一個小小的微博段子點選量過億而備受關注;隨著電子書的出現讓許多人足不出戶就能看書,我們儼然已進入了“碎片化閱讀”的時代。

並不是所有人都坦然接受了碎片化的時代,一位叫歐陽江河的詩人這樣說:“我故意寫長詩,對抗碎片化的生活……我不是說這樣不好,但是人被分成這樣後難免會沮喪、憤怒、混亂……我是想自己能不能呈現一種專注力、持續性。”

我認為讀書的意義在於你要從一本書,一本完整的書中通過閱讀連續的文字去品味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帶給你的感受,有時可能會感動,有時可能會為你喜歡的人物獲得的成功而高興,有時會因一段有趣的對話而會心一笑。而這些都要我們認真去斟酌,去體會,否則便不能把書讀懂、讀透。我想這點,是紙書能帶給我們的體驗。對我而言,碎片化的閱讀更多的作用是用來消磨時間。打個比方,我每次在飯店等菜上桌時會毫不猶豫地拿出手機翻看,這時的翻看,多數是因為無聊,想把這段無聊的時間填滿。在這些時間裡,缺少了看紙書時心中的感受,多數時候也不會有任何收穫,因為你的閱讀,隨時會被另一則跳出的訊息打斷,很難保持專注和持續,只會讓你在“低頭族”的泥潭裡越陷越深。在意識到這點後我細思極恐。所以從這點來說,我贊同上面詩人的態度。

但是再想想,碎片化閱讀也是有好處的,至少,它能在你渴望閱讀時隨時隨地帶你走進書的海洋,不會因為手邊找不到書而發愁。沒錯,開啟手機或者電子書,你想看的情節便唾手可得;興許在你刷朋友圈、刷微博時,就會發現一篇轉載的美文值得欣賞。這樣不也是一件好事嗎?至少,它還幫助你開拓了視野,沒有這麼方便的“碎片化”的閱讀,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對占星或者天體物理產生興趣,我可能也不會這麼“沉迷”於手賬哈哈。

我們也許不能阻止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但我們可以保持一顆初心,做好自己,不做“碎片化閱讀”的奴隸,充分利用碎片化時代帶給我們的便利,與碎片化時代共成長。

拼湊的碎片 篇14

拼湊的碎片作文900 ,880字

我收拾著我的東西,心裡充滿了不捨。我就要離開這裡了啊,離開這個生活學習了四年的地方;離開相處了四年的老師和同學們啊。

我仔細檢查著是否遺漏東西,這時,一片彩色映入眼簾。是相簿啊。我靜靜看著它,抬手撫上了封面。我小心且緩慢地翻開它,看著照片中一張張青澀稚嫩的笑臉,有些怔住。這是剛剛踏入校園的我們啊,還充滿著童真和童趣,身高也只是小小的一隻。那還是現在這些忽然長開的“巨人”呢。而時間似乎是位魔術師,把我們的容貌都變了,變得成熟了不少。

我翻開第二頁,是合唱比賽的照片,上面的我們異常認真。我彷彿回到那段辛苦排練的時間。那段日子,我們每天放學一有空就在那裡排練動作,練習歌曲。所有人都毫不在意時間已晚。天空中映著的是落日的餘暉,走廊上徘徊著的是悠揚的歌聲。我們的辛苦沒有白白付出,我記得最後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一陣風吹來,將那相簿又翻開了好幾頁,最後停止。這張是“六一”兒童節活動的照片。那天還有個義賣活動,那時我們在前一天就積極地拿來了許多東西。第二天慶祝活動時,老師買了一些飲料分給大家。不知怎麼的,就像是中了女巫的魔法,上去拿的同學總有幾個是要打翻的。那時的情景我還記得,講臺旁一片狼藉,喧鬧的場面似乎也有些凝重了起來,但當老師那一句句玩笑般的話語響起,眾人都忍不住鬨笑出聲,教室就又熱鬧了起來。我還記得其中一句,似乎是“就算飲料很好喝,也不要那麼著急啊。都有,都有啊!”我總覺得我還坐在那個教室裡,和大家一樣打鬧嬉笑著。

又一陣風吹來,幾片粉白色的花瓣從窗外飄進,她們在空中旋轉幾圈,緩緩飄落在了照片上。

我回過神來,眼中有些酸澀,一頁一頁地翻著相簿,我每每都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當時。還並沒有中考,還在貪婪地享受著悠閒的校園時光。

那些故事都像一片一片的碎片,以照片的形式,承載著有關於我們的飽含著酸甜苦辣的回憶,貼上在紙上,拼湊成一本相簿。它會比文字儲存得更久,比文字更能使我回憶起當時。

我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我加快了手中的速度,快速收拾好。我站起身,背上揹包,離開教室。走到門口時,我停下腳步,回頭深深看了這個教室一眼,內心複雜地離開。

生活與碎片化生活 篇15

生活與碎片化生活作文 ,766字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會被各種各樣的事情干擾。碎片化生活成了現在生活的好朋友。

碎片化生活無處不在。舉個例子,就比如說購物。以前大家習慣去商場買東西,現在都在網上購物。雖然要過好幾天才能收到物品,但是這總位元意花幾個小時去超市一個個挑選方便得多。有沒有發現,這個買東西過程也由原來的購物一個大塊時間,變成了2個小碎片,下單和收貨。我們隨時隨地可以快速的買東西,然後等東西送到家裡,實在是比以前便捷不少。

碎片化生活不僅僅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也給人們帶來不少的麻煩。

就比如我前幾天的一個親身經歷。本來,我只想用媽媽的手機給我的朋友發個家庭地址。可是等我發完地址後,看到另一個群裡有好幾條新資訊還沒有讀過,於是,我便情不自禁的點了進去。看完裡面的資訊之後,還饒有興趣的回了幾句話。等我退出微信的時候,被嚇了一跳。本來只需要3分鐘完成的事情,我竟然用了30分鐘。而其中的27分鐘全部被我用來看其他的微信內容了。

我後來仔細想了想,本來那些群裡的資訊都和我要做的事情沒有關係,但是我看到未讀的標記,就習慣性的點了進去。當時,我就是被這些無關緊要的碎片資訊干擾了,導致我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再擴大視角,我們生活中也會被許多事情干擾,而導致自己不能十分認真、有效的完成事情,還會讓我們不知不覺的浪費許許多多的時間,更糟糕的是這些碎片甚至會讓我們忘記自己本身的目的是要做什麼。

現在需要項哥辦法來避免這種碎片生活對我們的壞影響。我認為我們要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通過一些辦法減少外界的干擾,比如不看爸爸媽媽的手機,把房門關起來不聽外面的聲音。特別是做功課的時候,不要受任何的干擾,就認真做功課。

我認為碎片化的生活是現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有利有弊。我們應該保持他的“利”,改正它的“弊”,讓我們利用碎片,讓自己過得更好。

生活與碎片 篇16

生活與碎片作文700 ,769字

伴著嘈雜聲,你睡眼惺忪地走在大街上,是否會發現,但凡街上有人,或走或坐,總離不開手捧一機,“面朝黃土”,手指在不停地滑動著,臉上泛著或喜或驚的神光。無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抑或寒風蕭索的老街深巷,眼裡、腦海裡留存的不過是那些零零碎碎的記憶,你要問他,剛擦肩而過抬手打招呼的是哪位?認真思索而回想的神態,讓人不忍心去打斷。誰叫那些記憶都是碎片呢,拼圖遊戲玩過嗎?成功是需要時間的。

科技飛速發展,資訊媒體充斥著生活每個角落。你可曾還記得,坐在夕陽西下的湖畔,手持心愛書卷的那份寧靜;挎個小籃跟在媽媽身後去購物的家庭幸福。聽,手機又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通過無形的訊號溝通著彼此。說到這裡,我的內心頗為感傷。我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姐姐,在她出國後,由於隔著太平洋,無奈只能靠著語音、視訊聯絡。但是,放假回國了,我們兩個就住隔壁小區,很多時候仍是各自窩在被窩,捧著手機語聊一個上午,甚少相聚出門撒歡。媽媽曾戲言,不能教會我們如何用“餓了嗎”(一種時下流行的外賣軟體),否則,我們兩個很有可能自此假期不邁出家門一步,成功晉級成為“宅女”兩枚。

不過,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快節奏,就好似一條長鞭,不斷鞭策著我們快步前行。新的科技,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便捷了我們的出行,提高了我們的學習效率。比方,我通過一些軟體,也結識了許多網路上的友誼。一個視訊,一段語音,這幾乎成了每天的日常。我也可以在網上下載很多學習相關的資料,有時遇到特別難懂的問題,無人請教的前提下,我可以在網路上得到解惑。這讓我想起了,事物的兩面性。科技的不斷髮展自然是極好的,但要懂得使用的適度。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從古流傳至今,文化與思想需要我們代代傳承。那是一條歷史的長河,那是一片浩瀚的星河,悠久綿長。故,生活可以容納碎片式的內容,但是絕不可以把生活碎片化。

與碎片化生活的邂逅 篇17

與碎片化生活的邂逅作 ,738字

從書架上熟練地抽出一本書,朝床上一坐,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讀了一頁,又把書塞回去,去洗漱了。又一次回到房間,“啪”一聲關了燈,睡覺了。

睡前幾分鐘的空餘,一個小碎片。

急急忙忙的早晨,坐在餐桌前吃早飯,開啟網頁,按下了播放鍵。每天早晨就這樣聽聽英語聽力,反正吃早飯時聽點東西也沒不影響,今天聽TED,明天聽英語故事。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不知道過了多久,一次不小心點錯,點進了個人資訊頁面,才發現我已經Level10了。就是這樣,一天聽個十幾分鍾,一刻鐘,日積月累,聽了近千次的聽力,英語聽力的扣分從扣三四分到一兩分甚至不扣分,就差利用那麼個碎片化的時間。

從餐桌上離開,書好口,做到書桌前,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一翻,取出書籤,又沉浸到書的內容中去了。我又回到書籤所在的地方,在1800年的法國,法國的巴黎,巴黎的盧浮宮,盧浮宮裡的辦公室,辦公室裡的書桌,書桌前沉思的拿破崙。一頁紙又一頁紙地翻,鐘上的秒針一格一格地走。不知不覺半小時過去了,書籤向後挪了幾十頁。立起身,把書塞回原來的地方,再坐下繼續完成未完成的作業。這個習慣從小學開始,一直沿用至今,就這樣,每天半小時。7年來,我讀過的書已經有一百多本了,有薄有厚,有小說,有散文集,有漫畫,也有名著。飯後休息時間,也是一塊碎片。

可曾記得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願擠總還是有的。”不要奢望擠出的水想開啟的水龍頭一般流出,能擠出這麼多一滴一滴的碎片已經不錯了。吃飯、吃點心時聽會兒新聞,不做“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上學放學路上帶個藍芽耳機,聽聽英語聽力……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但首先你要有一個善於思考的大腦和敏捷的思維。

有些人和碎片化生活總是無緣相見,但一旦與其邂逅,生活就成了碎片化的了。

與“碎片化”抗爭,你,成功了嗎? 篇18

與“碎片化”抗爭,你 ,922字

碎片化,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每天都會一次又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那,究竟什麼是碎片化,它讓什麼成為了“碎片”,又或者是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還是壞處?在我看來,我們現在的生活正在一天天的被所謂的“隨大流”碎片化,我們盲目地補課,盲目地學習,甚至還在盲目地尋找目標,24個小時,被各種安排攪得恨不得分成兩天來過。一塊讓給補課,一塊讓給路程,一塊讓給做作業,或許還有一塊是給那些無謂的爭執。好不容易能夠休息下來,一定會拿起寶貴的時間碰一碰那神聖的東西—“手機”。於是,各種遊戲繽紛出廠,我們點開那一個個心裡明知道的“陷阱”只為博得緩解疲勞的遊戲,從中獲取快樂。所以,我們哪裡有時間靜下心來尋找,我們心中最純真的想法?

父母所謂的“補課”,真的有用嗎?還是它將會成為我們步入碎片化生活的一把“殺豬刀”。他們花費著自己的時間,金錢帶著我們進入一個個課堂;他們斥責我們不好好學習,只知道玩;他們強制我們,只為能夠在考卷上看到一個個光鮮亮麗的“顏色”。是的,不能否認,大多數的他們都成功了。可,我們的生活完全被打亂了,最終的我們,終是過上了連自己都不知道的“碎片化”的生活,一個個考取“名校”的目標代替了真實的想法,大家一起在外玩耍,總是喜歡攀比,或是成績,亦或是家庭。

但,說回來,並不是“碎片化”的生活一定不好,父母的安排可能我們覺得過了。但是,至少,這些卻讓我們的生活充實了。試想,如果沒有補課,難道活在21世紀的我們就能戒掉“網路”這個毒癮?或者我們只是單純地認為我們還會秉持“喜新厭舊”的德行,捨棄“網路”嗎?不可能,廠家一個個新品遊戲,玩到老也玩不完。沒有時間的管制,我們只會更加沉迷其中。或許,你會說,我們可以閱讀。那我幾乎可以斷定沒多少人能夠自律的,至少我是這樣的。

“碎片化”的生活如今廣為流傳,大人,孩子,甚至是牙牙學語的孩童,都步入這個”深淵“。但是,如果我們能和父母一起把握“碎片”的程度,或許這也不是一件壞事,現在飽受“碎片化”痛苦的大家,為何不能站起來,做一些所謂的“抗爭”,和父母溝通,和自己溝通,勇於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那,把“碎片”修復完整離我們還遠麼?

與”碎片化“抗爭,你,成功了嗎?

現實與“碎片” 篇19

現實與“碎片”作文8 ,835字

“你在幹嘛呀?”

“我在做飯啊。”

“那你專心做飯,別跟我聊天了。”

隨著網路科技的日益發展,我們的生活逐漸變得碎片化。

在公交車、地鐵上,隨處可見的是人們低著頭在手機上看著小說,他們有時會捂著嘴偷偷笑,有時會緊皺眉頭。或許小說的情節會很好看,就像你吃了一口甜甜的棉花糖,但那甜的滋味很快就會消失,這些小說也無非就是過眼雲煙。有人會說:“我看的是好的文章,詩詞的片段。”那麼請問,你知道這個片段的作者是誰?這本書的名字叫什麼嗎?你有了手機之後,還能靜下心來去看一本可以捧在手上撫摸,聞得到書香氣的書嗎?是否你也懷念,曾經的你津津有味地看著書,時而搖頭晃腦;時而義憤填膺;時而捧腹大笑……你細細品嚐著書中的內容,那引人入勝的標題,華麗優美的詞句,精彩奪目的內容,發人深思的中心。一本好書,就像一顆子彈射中你,傷口會癒合,但疤痕會永遠留在那裡,書裡面的內容讓你永遠銘記心底。

你是否有著一件事做完再去做另一件事的習慣,還是三心二意地做一件事?自網際網路迅速發展之後,人們就離不開手機,做什麼事情都要帶著手機。家務做到一半,有人給你發來微信,你就急忙跑過去回。做一件事,要斷斷續續地分成好幾次,既浪費了時間,又不能有效地完成。為何不做完了再去玩呢?

隨著網路科技的越來越發達,很多人買東西都選擇了網購,於是就有了“買家秀”和“賣家秀”。或許某些東西在網上看是“金玉其外”,可真正買回來的就是“敗絮其中”了。在網上交友也是,那些網友給你看到的只是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或者說是他們願意給你看的那面。你真的瞭解這個人嗎?你見過他嗎?你在網上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他,並不是全面的。你和他隔著螢幕,可以說他就是個虛擬的人。可怕的不是那些人,而是“披著羊皮的狼”。所以“上網有風險,交友需謹慎”。

現在的科技越來越好,無疑是值得慶幸的。但什麼都要有分寸。我們應該合理地把現實與網路分配好,讓自己碎片化的生活變得現實一點,多抽出時間陪陪家人,不要做“低頭族’。相信這樣,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美好!

我們與碎片化 篇20

我們與碎片化作文10 ,990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資訊以不可見的速度快速傳遞,我們的生活逐漸地被難以抵抗的網路時代碎片化。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發生了重大事件,幾分鐘之內就會被編輯為短小的簡訊推送到世界各地;需要購買物品,足不出戶就能快速選擇好商品;空閒時,總有“雞湯”或幽默段子在社交網站中等著你。可以說,碎片化對於現代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然而在看似百利而無一害的碎片化生活的背後,也隱藏著種種對社會發展的不利。

碎片化影響了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在如今極受歡迎的網路文學的浪潮中,紙質閱讀正在逐漸被取代。相對於晦澀難懂、需要一定思考時間的傳統文學,人們似乎更喜歡易懂有趣味性的網路媒體,更願意接納短小需要閱讀時間少的文章。這嚴重影響了現代人的閱讀習慣,人們不在沉下心來品味有價值的文字,不再以單純的生命形式去感受欣賞另一個生命,更不必談什麼靈魂的碰撞與觸動了!再者,網路的快捷使文字少去了篩選這一步,許多毫無營養,連文章都稱不上的幾句話混入了網路文學的洪流中。人們讀多了這些毫無意義甚至價值觀都不正確的文字,會失去對事物正確的看法,尤其是青少年,難以辯駁出文字的好壞,其價值觀還未成熟,容易受到錯誤的影響。

碎片化不利於現代人的行事準則。從表面看,碎片化確實給人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可是現代人的做事效率卻顯著下降了。我們普遍依賴於現代科技,失去了自身的創造力與實踐能力,在需要以自身能力完成時的效率與優秀程度下降了不少。不要忘了,機器是冰冷的,只有人是有血有肉的,是人創造了科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群人常常在網路上互相用語言攻擊,甚至違反了法律規定,其原因可能就是因為網路上的一篇不實報道,或者語言使用不當導致理解的偏差。網路竟然能影響現代人的社會風氣。不少人因為碎片化的文章不能將事實完全呈現,而因此誤解真相,使用激烈的語言去批判一個毫無過錯的人。過多的爭執會使人變得急躁冒進。由於網路購物的發達,許多人利用買家選擇時無法親自看到實體商品而販賣假貨,並在網路上使用不實資訊褒獎商品,甚至僱人誇讚。人性中的醜惡與不堪就如此直白的被揭露,無數人利用這一點賺上了大錢,慾望的膨脹使這個無底洞越探越深,試問社會在此狀況下又該如何發展呢。

人這一生,是攜帶著母體資訊與這個世界他所見到的東西形成一個獨一無二的靈魂的。試問如果她所見到的這個世界完全是碎片,又如何保證能夠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優秀的靈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