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密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我的高密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57字

這個寒假我讀了莫言寫的散文卷—《我的高密》。這本書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的故鄉。它也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人與農村的關係是魚與水的關係,是土地與禾苗的關係。

《我的高密》寫的是作者莫言與他的故鄉高密之間的故事和高密的風景,傳說,經歷。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高密的風景。

雲南是我的故鄉。它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但它有著美麗,迷人的風景,這是一些富裕,發達的地方所沒有的。在我的家鄉有許多山。在這些山上有著許多迷人的風景。

春天時,山上冒出嫩的青草,走進了看卻看不見了,真是應那句:遙看草色進卻無。給個人一種美妙的神祕感。等青草完全長出來時,山上的野花也競相開放,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像是給山穿上了一件花衣。一些鳥兒也陸陸續續地飛回來了。一近山就像進入人間仙境一樣,令人沉醉其中。

夏天時,山上的樹葉長得鬱鬱蔥蔥,幾乎把整個山都覆蓋了。山上形成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蔭,這時山上就成了人們避暑的好地方。離山近的人家幾乎是整個白天都在山上度過。有些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果子,閉上眼睛,腦海中呈現出一幅幅碩果累累的畫面。中午時,樹上的鳥兒聽到這優美的叫聲也情不自禁的唱了起來,像一個個歌唱家在賣弄著自己清脆的喉嚨。

秋天時,有些樹的樹葉變黃了,風一吹,他們就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空中飛舞。等地上落滿了樹葉後,上山的路上就像鋪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把樹下的樹葉扒開,可以看見一個個灰色的蘑菇。

冬天是,天空中下棋了大雪,就像紛飛的柳絮。雪停後,世界變成了一片雪白,偶爾可以聽到幾聲鳥鳴。

我愛我的故鄉,就像魚愛水一樣!

我的高密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4172字

【篇一:品讀文學大師莫言—讀《我的高密》有感】

寒假,我抱著完成作業的態度去買了莫言的《我的高密》。買回來了就放在那,動都沒動,因為聽名字,不覺得有什麼好看的,但我卻大錯特錯了。

我是被那本書的外表所吸引的上面寫著:這本書是我與這對夫妻的友誼的見證,當然這本書裡也有我的童年、夢想、以及我半生的足跡。我想著,莫言大師在童年經歷了什麼?他有著什麼樣的夢想?我懷揣著這些問題走進了記載了莫言大師大半人生的《我的高密》。

童年的經歷

莫言大師的童年時貧窮的。莫言在一個家裡有十幾個老老小小的中農家庭裡成長著。由於當時家庭太貧困,他只有去挖野菜,捉螞蚱吃,冬天更是要去啃那樹的皮吃。不過最佩服他的是,他捉的螞蚱比別人要多好多。這是因為他找到了一個訣竅,在捉螞蚱時,螞蚱總會逃掉,就算在後面螞蚱也知道。莫言就發現了這個就覺得這肯定與螞蚱的味覺有關。捉螞蚱前,便用草汁塗在手上,這樣螞蚱就容易抓了。

從這件事中我懂得了,要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這樣你會發現許多祕密,寫作也應這樣,將周圍與文字聯絡在一起。我想莫言也就是有著這樣細膩的觀察,才能寫出如此深入人心的文字吧!

夢想的存在

莫言大師在童年就有著文學夢,從小就四處借書,在二哥哥的拳頭下吃了不少苦,躲在草叢中看書也吃了不少苦,被叮的滿身是包也受了不少苦,最苦的是那次去看二哥偷偷藏起來的書被馬蜂蟄的滿頭是包,都腫的不成樣了,二哥怕被母親責罰,還叫他去跟母親講是他上廁所不小心弄的,這樣就把書借他看完。但最終二哥還是騙了他,那本書終究沒看到。由此可見莫言對於文學的熱愛是多麼的深厚啊。

上學了莫言對於文學也是無比熱愛,特別是他的作文寫的出奇的好。但因為得罪了老師便被取消了資格去上中學,他童年的求學路、大學夢也從此告了一個段落了。

在莫言大師的親身經歷下,我明白了我們應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在被通知取消上中學的資格時,莫言大師是多麼的悲傷他當時心裡是多麼的落寞,自己心中的大學夢破滅了。長大了本可以繼續完成學業,卻因為文化大革命,而斷送。莫言本以為自己沒有機會了,但在他的努力下最終仍取得研究生學位,雖然中間有許多坎坷但我們只要不放棄,便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

莫言大師從小經歷種種磨難吃不飽、穿不暖卻依然刻苦,我們現在沒有那磨難,只有好的物質條件。在家中父母一直把我們當做小皇帝、小公主一樣伺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什麼資格不去好好學習。

我們應追尋著夢想永不言棄。向莫言大師那樣刻苦,熱愛文學。

【篇二:細品莫言—讀《我的高密》有感】

莫言,如今也算是個大人物了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多少作家的夢想啊!這次的獲獎,不僅是對莫言辛苦的文學歷程的肯定,更是給我們起到了激勵與榜樣作用。當然,隨著莫言的名聲越來越大,他的作品也火了起來。

這個寒假,在老師的推薦下,我細細的品讀了莫言大師的作品—《我的高密》,這本書也使我對莫言有了更多的瞭解。

當第一次聽到書名時,“高密”就引起了我的疑問。於是,我帶著疑問開始了這次讀書歷程。沒讀幾篇,我就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高密乃是莫言的故鄉。那莫言為什麼要在書中坦露高密是他的呢?當我產生這個疑問時,我就覺得這本書肯定又是寫作者對家鄉多麼多麼懷念,多麼多麼想回到故鄉等等這類抒情的書。但是,我錯了。

這就是莫言的作品吸引我的地方之一:莫言的作品不像其他作家的作品一樣,確立了懷念故鄉這個主題後,就大肆宣揚自己多麼多麼厭惡城市枯燥冷漠的生活,多麼多麼想回到故鄉,多麼多麼想過過童年時的生活。莫言不但不這樣,反而在書中坦露,如果要他現在回到故鄉,過過童年般的生活,他是不願意的!多麼真誠的一位作者!

《我的高密》中最吸引我的是一篇名叫《狗的悼文》的文章。我之所以認為這篇文章最吸引我,是因為在這個寒假,我親眼目睹了狗的無奈與不幸。開始放寒假了,我家小狗也順利的產下了下一代,沒想到它那小小的身體裡,曾經竟孕育了五條小生命!多麼神奇啊!但我的外婆卻說五隻小狗,狗媽媽是養不活的,要扔掉四隻,但在我的強烈反對下,外婆終於鬆口了,決定扔掉三隻,養兩隻。我無奈的看著外婆殘忍的將三隻小狗裝進蛇皮袋,向河邊走去。慢慢的,兩隻小狗的可愛也漸漸使我忘卻了三條生命逝去的悲痛。然而,到了新年,我阿姨又在街上買了兩條已經剝去皮的小狗……更令我氣憤的是,一個收破爛的青年男子軟磨硬泡,終於讓我外婆答應,過幾天來捉兩條小狗。這也就算了,只有他對小“山珍海味”昆蟲;我又似乎感受到了他因時代原因上不了中學的傷感。

讀完整本《我的高密》,它真的給了我很多感悟和體會,讓他童年的種種不幸化為我們今日前進的動力吧!

【篇三:足跡,成長中一道風景線—讀《我的高密》有感】

成長,其實就是一場沙灘夢。從始至終,在這沙灘上,留下的,就只是一串串的腳印而已,一串,兩串,三串……就形成了足跡。

暑假中,讀了一本書《我的高密》,單看名字,我一味地以為,這是一本枯燥無味且毫無看點的書。但事實並不如此,莫言以他精煉趣味的語言和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將他幼時童年家鄉的記憶巧妙連在了一起,看點十足。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莫言將他的成長與故鄉密不可分,換句話說,高密,就是他沙灘夢的起源地,而那些小故事,就是足跡。

《我的高密》=成長的足跡。

現在,我們在學校裡刻苦學習,過著緊張的學習生活,我就會想起莫言在農村無憂無慮的生活。讀莫言的書,聽莫言的故事,我彷彿看到了莫言在掉進茅坑那一刻的無奈;我彷彿感到了莫言童年時期對書的痴迷;我彷彿嚐到了莫言小時候對他們來說已是“山珍海味”的各種昆蟲……莫言說:“我與農村的關係是魚與水的關係,是土地與禾苗的關係。”那麼我們呢?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現在想起來,歷代古今名人又何嘗不是呢?

每一個人從出生後,就不斷地在成長,行為也由幼稚無知,變為成熟懂事,在一連串的蛻變過程中,有冒險,也有驚喜,彷彿青蘋果的味道,酸中帶甜,甜中帶酸,這種成長的滋味,格外讓人難忘。其實成長代表著一連串的改變,過程雖然苦澀,但結果卻是甜美的。

記得放暑假期間,我無意中開啟以前的相簿,竟然發現有一張自己剛出生模樣的照片,小小的手,眯眯的眼睛,看起來像個小傻蛋,媽媽告訴我:“那時的我,什麼都不會,只會吃喝拉撒睡。”慢慢的,我開始翻,坐,爬,並且長出牙齒,吃著美味的食物。不久,在搖搖擺擺中,我跨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步,從此世界變得更加遼闊,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處遊走。

後來,我開始牙牙學語,懂得用語言和人溝通,世界變得更不一樣了,這種成長的喜悅,是筆墨所難以形容的,而現在的我,不只是會走,還會跑,會跳;不僅會說,還會寫,會畫,會交朋友,頭腦裡的知識更是愈來愈豐富;待人處事也愈來愈成熟,知道待人要誠心誠意,做事要勇敢負責。

現在,我進入青春期,生理上,我會長高,變胖,長青春痘;心理上,會變得更為成熟,更加穩重,而經過這一連串的改變後,我就會像毛毛蟲破繭而出,成為美麗的蝴蝶,迎向新的未來。

成長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只要以平常心面對,將會發現過程雖然有點驚心動魄,但也處處充滿驚喜!

成長,因足跡而美麗。足跡,因成長而獨特。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足跡,成長中的一道風景線。

【篇四:心中的故鄉—讀《我的高密》有感】

翻開這本書的時候,身後彷彿有一股推力,把我一股腦兒地推進了他的世界—莫言,一代文學大師。就這樣,我闖進了他的童年,闖進了他的故鄉,闖進了《我的高密》。

這本書可以說是莫言的一本回憶錄,記載了他的童年、少年以及青年的令人難忘的時光。它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在耀眼光芒背後的真實的莫言。

他,用一絲一縷的溫馨,勾勒出了童年的回憶。

每個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那繽紛多彩的童年了,莫言也是。在莫言的童年生活中,由於家裡貧困,連吃飯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他的童年依然是天真的,自由的,奔放的。他可以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奔跑追逐,可以在那裡捉螞蚱;他可以在高大的樹木上,爬上去摘些野果子,好不樂乎。比起我們,他們又多了幾分歡笑,多了幾分樂趣。莫言的童年是一個孩子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自由的追求,對一切事物的熱愛。莫言,用他手中的那支普普通通的筆,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用最真摯的心,領著我們走進了他的世界。

他,用一點一滴的眷戀,描繪出了故鄉的風采。

在書中,莫言始終都圍繞著自己的家鄉,不難看出,他對自己的故鄉有著多麼深厚的感情。莫言覺得,身為一個作家,所有創作的源泉都是來自於自己的故鄉的。的確,故鄉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它就如同母親一般的,哺育了我們,並撫養我們長大。在書中,莫言常常說,他經常會把一切不屬於自己家鄉的東西新增給它,可能是一座山,也可能是一片海。他常常把自己的故鄉想象的很美好。也許,在現實生活中,莫言的故鄉並不是那麼的美麗,但在莫言的心中,它就是彷彿是一個天堂,因為,在這裡,有著他的記憶,有著他的情感,還有他的靈魂。這個小小的高密,始終都牽引著這個大文學家的思緒。故鄉,就如同是一個深深的烙印,嵌在了莫言的腦海裡,也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裡。

他,用一分一秒的時間,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歷史。

每個人都是一個書寫者,每時每刻都在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歷史。生活中,我們每一個精彩的瞬間,都能組成屬於我們的史冊。這段歷史能夠讓人讚歎,還是隻配得到別人的唾棄,全看書寫這歷史的人。勤勞努力的人,書寫的歷史斷然是吸引人的;懶惰無用的人,書寫出來的歷史則只會得到別人的厭惡。莫言當然是屬於前者的。在他的書中,在字裡行間中,流露出的是他對文學的酷愛,對語言的痴迷。這種人書寫的歷史怎麼會不好呢?上帝是公平的,他只會將豐收的碩果贈予那些兢兢業業的人。莫言所付出的一切,終於讓他獲得了文學最高獎—諾貝爾文學獎。在一圈又一圈的光環下,莫言始終都保持著這顆勤勞樸實的心。

莫言的書,每一句話都是泛著濃濃的鄉土氣息。這也是他的作品吸引我的原因之一。這樣說吧,就好比嘗過了山珍海味,再去咀嚼一下青菜蘿蔔,反而會讓人覺得回味無窮。莫言,讓我看到了他對故鄉的眷戀;莫言,讓我對文學又多了幾分熱愛。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鄉,它,深深地牽引著我們,使我們有更多的源泉,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未來。

《晚安,我的星星》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87字

放暑假了,我到圖書館借書,突然,我看到有一本書叫《晚安,我的星星》,這本書把我吸引住了,我就專心地看了起來。

我一口氣把它看完,原來,這本書講的是:獅子王決定把填上的星星分給大家,每隻小動物都分到了自己滿意的星星。可是小老鼠的星星又暗又小,但小老鼠像得到寶貝一樣高興。它每天晚上都對自己的星星說:“晚安,我的星星。”

有一天,小老鼠看見自己的星星生病了,變成了一個石頭掉下來,它非常傷心,動物們都爭著把自己心愛的星星送給小老鼠,但小老鼠堅持要自己的星星。小動物們想方設法希望小星星能夠亮起來。最後,小動物還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先捉些螢火蟲,再把螢火蟲放在石頭的旁邊,然後,這顆星星又飛上了天空又大又亮,就像一顆大大的鑽石。

我被小老鼠對星星的執著之情深深地感動了,由此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天我看書的時候不小心撕壞了這本書,我非常傷心。但我很愛面子,不想用一本爛書,我就氣憤地把它丟在一個角落裡,不想要它了。後來我想到《晚安,我的星星》,於是我馬上回到家,用透明膠認真地把這本書粘好了,此時我覺得好開心!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壞了就隨意丟掉,造成了過多的垃圾,堆積如山,真是太浪費了,而且對環境影響很大,我們應該小小老鼠一樣珍惜和愛護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哪怕它已經改變了樣子,也要不離不棄。朋友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樣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充滿快樂和幸福!

《你是我的寶貝》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83字

《你是我的寶貝》是我最近讀到的一本黃蓓佳傾情小說。書中寫了一個叫貝貝的小男孩,天生就患有唐氏綜合症。在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在地質勘探時不幸喪命,媽媽又棄他而去,只剩下奶奶和他相依為命。後來奶奶突發心臟病去世,貝貝只好住進了福利院。過了一段時間,舅媽為了能得到貝貝家的房子,把他接回了家。他們的私心讓貝貝受了不少苦,但是在貝貝純潔無暇的心靈感染下,舅舅一家有了很大變化。

一開始我並沒有覺得這篇小說有多感人,直到讀了“四個小籠包”這一章。原來八歲的貝貝連數字都不能認到四,多和少、大和小根本分不清!年邁的奶奶別出心裁地把四個小籠包排好,一遍一遍地教。我漸漸地感受到殘疾人的苦,家庭破散的苦。我對貝貝充滿了同情!在後面的幾章裡,奶奶還教會了貝貝自己洗澡,貝貝在智障學校成了最棒的學生。我的心裡稍稍有了安慰。但是好景不長,貝貝的奶奶死了,貝貝成了孤兒。他拿雞毛和硬紙板做了一雙翅膀,說要飛到天上去找奶奶。我的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心想:真是一個傻孩子!但如果他的神智是清醒的,就更加受不了這種打擊啊!

後來,舅舅一家三口住進了貝貝家。他們給貝貝吃四個大包子,害得貝貝胃痛不止;他們為了節水,不讓貝貝每天洗澡;他們把貝貝趕到客廳沙發睡,蚊香差點薰死貝貝。可是貝貝沒有計較,當警察要拘留舅舅舅媽時,貝貝選擇了原諒他們。我感受到了貝貝在智障之外的那顆純潔善良、寬容大度的心。我對貝貝不再是同情,而是敬佩!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就像書裡的貝貝,生活中的所有殘疾人。只要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連站在他面前的魔鬼都會變成天使。如果人人都能放下私心,寬容待人,這個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406字

當我第一次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以為這個故事裡面的“乳酪”就是單純的“乳酪”,只是物質上面的食物,並沒有代表著什麼意義,而且也很奇怪那兩個小矮人這麼久都沒有吃乳酪了,都沒有餓死。而現在,當我把它重新的,完完整整的讀了一遍,就感覺這不僅僅是一個小故事,它還反映出了現在社會、工作、學習上面的事情。

這篇故事講敘了嗅嗅、匆匆、哼哼和唧唧四個主人公,為尋找新鮮,可口的乳酪所發生的趣事。嗅嗅,它會及早嗅出變化的端倪;匆匆呢,是隻立刻採取行動,果斷行事的老鼠;哼哼擔心事態變得更加糟糕,而否認,抵制變化;唧唧呢,則是變化後可以帶來更好的生活後學會及時地調整。剛上小學的我,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就只是把它當成了一篇童話。認為唧唧的成功,是因為他在不停地找。感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當時的我,總是會想,那隻哼哼真可憐,如果他當時跟著唧唧走,那最後他不就也成功了嗎?當然,當時我只知道誰最用心地去找吃的,而誰卻甘願被餓死。而現在的我,已經上了初三的我,讀一遍,又發現了新東西。乳酪,不只是代表吃的呢!

我覺得現在的我更像是哼哼,我們都希望能夠停留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事實上,我不想應對變化,甚至根本就不想面對它。也許應該說是我不想出去尋找新的乳酪。而這乳酪對我來說,應該算機會、機遇吧。我在小學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口頭作文的比賽,當時本來一篇我已經準備地很充分的稿子,在考場時卻說不出來了。當時,考場裡的老師都直鉤鉤地盯著我看,而我的腦子裡卻是一片空白,完全想不起下一段是什麼了。這個時候,我有兩個選擇,一是在那站著,想下面那句。二是臨場發揮,自己往下編。可是最後,由於我的歷練可能不夠,太緊張了,第一次碰到這種危機的場面。所以我就一直沒說話,就被淘汰了。我以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變化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因此,那後面的一段時間裡,我的心情一直非常糟糕。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的“乳酪”不止一次地被拿走。但是我學會了變化。變化無處不在,迅速適應可以使我們搶佔先機。以前的我,沒有根據變化而變化。我甚至試圖忽視變化的存在,結果我陷入了困境。如果我再仔細地讀一遍這個故事,就可以向唧唧學習,學會嘲笑自己並且及時調整了。這樣,一切危機,也許就會迎刃而解的。願你也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乳酪”!

生活的大海並不總是風平浪靜的,此起彼伏的波浪會一層一層地不斷地向你湧來。倘若只是因為尋得一塊小小的“乳酪”就自鳴得意,認為可以享受一輩子,而不向新的目標前進,那麼你就會有葬身大海的危險,因為他們總是會悄悄地奪走你的“乳酪”,而你也必須做好“乳酪”被奪走的準備。不要當“乳酪”沒有時,還不知所措,只是呆在原先的地方,期待新的“乳酪”從天而降,這只是無意義的舉動。只有越早放棄舊的“乳酪”,勇敢地闖入生活的迷宮中,嘗試冒險,享受尋找新“乳酪”的過程,這樣你才會越早享用到新的“乳酪”。世間的一切都處在變化之中。靜止是相對的,變化才是永恆的。即使是至親好友,總有一天也會分手;無論太陽多麼明媚,總有日落西山的時候;雪無千日在,花無百日紅,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變化總是在發生。而我們應該做到的是:感知變化,預見變化,追蹤變化,適應變化,做好迅速變化的準備,並不斷地享受變化。

生活在不斷地尋覓中開始,卻始終沒有結局。也許最終我們要得到的已不是那份“乳酪”,而是尋求的快樂,在尋求中體現生命的價值。;讓我們記住乳酪牆上的那句話吧:變化總是在發生,儘快適應變化吧!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1294字

我曾經是個熱愛陽光、心懷感動的女孩子,但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病魔,我的世界變得充滿灰色,盡是憂鬱。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誰動了我的乳酪》這本書,它是發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它讓我獲益匪淺,它讓我的世界又充滿了色彩。

我之所以特別喜愛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書中四個特別可愛的形象,兩隻小老鼠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和“嗅嗅”“匆匆”。他們的性格就如同他們的名字,“哼哼”和“唧唧”這兩隻小老鼠在遇到環境變化的時候,只是到墨守成規、哼哼唧唧、怨天尤人,而“嗅嗅”“匆匆”卻具有對環境敏感的嗅覺和迅速調整步伐的心態,在閱讀的過程中,既可以感受到四個可愛的形象帶來的快樂,又像是接受了一個心靈上的洗禮。

然而,一年之前,這些美好的事物似乎離我是那麼的遙遠,病痛將我拖入萬丈深淵。為了治療,我離開了我無比熱愛的校園,遠離了學校生活,遠離了我的夥伴,住進了冰涼的醫院。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我不知所措,我就像“哼哼”和“唧唧”一樣,成天自怨自艾,怨天尤人,陷入無盡的黑暗之中。

這一切都是因為“系統性紅斑狼瘡”這個不速之客,將我的、我們全家的平靜祥和的生活擾成一團亂麻。為了配合治療,我失去了所有享受普通而又美好事物的權利,我不能吃一點點鹹,不能享用一點點辣,我失去了體驗美食的機會。我不能吹風,不能見陽光,我最喜愛的陽光竟然成了我的天敵,我的情緒變得焦躁不安、陰晴不定、難以自控。最重要的是我的家人被我折磨到極致而又不能言說,我可憐的奶奶因為著急牙疼的一宿一宿不能安然入睡;而我的慈悲的爺爺也日漸消瘦;我的妹妹也被我剝奪了享受零食的權利,本該天真的她卻擁有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懂事與貼心;為了讓我好好吃飯,我的媽媽陪我一起吃索然無味的飯菜,還要用盡所有心思哄我吃、陪我睡。你可知道,那時母親斷了左臂,正需要補充營養,而我對這一切視而不見,繼續在我的世界裡沉淪墮落、顧影自憐。

當我覺得我的天空不會再有陽光的時候,這本《誰動了我的乳酪》出現在了我的生活當中,我就像兩個小矮人一樣盲目地期待著“乳酪”自己跑回來的那一天,並碌碌而無為地在等待中度過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為什麼不能像老鼠嗅嗅和老鼠匆匆一樣立刻振作起來,去尋找新的乳酪呢?我想,我竟然不如兩隻小老鼠,面對困境,努力掙扎,奮力前行。生活帶給你再多的苦難都是你無法選擇的,而自己能做的就是要擁有嗅嗅的靈敏嗅覺和匆匆的敏捷行動,並學會像“唧唧”一樣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獲得最好的心境去積極的面對生活。

今天,雖然我並沒有痊癒,依然承受著病疼的折磨,但是我心明如鏡,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將自己的痛苦無限放大並且轉移到我家人身上。我覺得這些病魔將是我一生的財富,他讓我認識到了親情的偉大,他讓我體驗到痛苦以後變得更加堅強。所以,為了我的家人,為了那個陽光的自己,我仰起頭,欣然接受一切變故,像“嗅嗅”和“匆匆”一樣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應對一切變化。

我又回到我心心念唸的校園,坐在了我期待已久的教室。我依然吃著“索然無味”的飯菜,但是他讓我的生活更加健康;我的家人依然愛我如初,而我也以更多的愛迴應他們;我的生活依然充滿陽光,而我張開懷抱,盡情享受溫暖。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2497字

《誰動了我的乳酪》一書是我很久之前就想讀的,幾年前就曾聽同學說起過,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間,如今,藉此寒假,終於買了這本書來讀。

拿到了這本書之後,出於興趣,我更是從序言目錄開始一字不落地看了起來。《誰動了我的乳酪》是美國作家斯賓塞约翰遜寫的一個寓言故事,每頁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愛個性鮮明的漫畫形象,讀起來不但不覺枯燥乏味,反而增添了幾分讀書的樂趣。他的初衷本是幫助自己應對生活中一次痛苦的變化,在朋友的勸說下,才把這個故事寫成了書,沒想到竟引來如此大的反響。這本書很薄,不過一百零幾頁,但書中內容卻十分深刻,充滿了人生中有關變化寓意深長的真理。2005年,亞馬遜還將此書評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

這本書主要講述4個“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尋找乳酪的故事。他們四個生活在一個迷宮裡,每天清晨他們都要早早起床出發去尋找乳酪。有一天,他們發現了一個儲存著巨多乳酪的乳酪倉庫C站,便認為從此可以無憂無慮不再為以後尋找乳酪而擔憂。時間慢慢流逝,有一天,他們突然發現乳酪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並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乳酪;而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無法接受乳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唧唧終於衝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乳酪,而哼哼卻仍在鬱鬱寡歡、怨天尤人。故事很簡短,但卻暴露出了他們四個不同的性格,四種不同的人生。

面對乳酪消失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他們四個的反應大不相同。老鼠“嗅嗅”及早嗅出了變化的氣息,他發現隨著時間的變化,乳酪也在漸漸減少,意識到遲早有一天乳酪會消失。老鼠“匆匆”能夠迅速地行動,發現乳酪不見後,便與嗅嗅穿上跑鞋重新走入迷宮去尋找新的乳酪。而小矮人“哼哼”“唧唧”卻不願相信乳酪早已消失不見的事實,認為乳酪只不過是被人藏起來了,說不定過幾天甚至是明天就會被送回來了。就這樣,兩人在乳酪C站苦等幾天未果,兩人也早已消瘦了許多。終於,“唧唧”克服了自己內心的恐懼,走出了乳酪C站,走進了迷宮,尋找新的乳酪去了。而“哼哼”卻一直固守那片早已經沒有了乳酪的地方,堅持認為乳酪會回來的。

顯然,這則寓言故事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其中所謂的“乳酪”可以被當成人們生命中最想得到的東西。可能是工作、權力、金錢、健康……而書中所謂的“迷宮”,代表的是一個人們追尋所求的東西的地方。

這本書中小老鼠“唧唧”在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去尋找新的乳酪的過程中在牆上所留下的那幾句話,絕對是本書的亮點,也是最令人思考尋味的。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句:如果不再恐懼,你會做什麼?是啊,多少次,多少事,我們想做而未做,其中又有多少是因為恐懼,因為未來的不可欲,不可知。或許有時候,我們真的應該試一試,像小老鼠“唧唧”那樣,即便是心裡曾有過矛盾,有過掙扎,有過害怕,也應該試著鼓勵自己,勇敢地邁出那一步。即使要進入的是漆黑複雜的迷宮。因為如果不試一下,我們又怎會知道未來是怎樣的。唧唧還曾寫道:當你克服了恐懼,就會感到輕鬆和自在。我們可能也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有時候我們非常害怕一樣東西,可是,一旦克服了,便會覺得輕鬆自在,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在以後遇到困難時也會鼓起更多的勇氣。

“想象自己正在享用新的乳酪,這樣可以幫助你找到新的乳酪。”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時常想象自己身處另一個與自己現在生活環境大不相同的一個更好的世界裡,因為我們對未來都有所期待,期盼著未來更好的自己,也用想象中的美好事物來激勵自己,給我們以前進向上的動力。面對“哼哼”的倔強,“唧唧”選擇自己一個人走進迷宮,他的想法也被他寫在了牆上:在迷宮中搜尋,總比停留在沒有乳酪的地方更有保障。很多情況下,變化發生了就是發生了,變化了,就再也回不去了,這就是生活。羅伯特彭斯也曾說:“再完美的計劃也會時常遭遇不測。”但我們很多時候就是不想承認這個事實,因為我們總是不想從美好的生活裡走出,誰都不想讓自己從天堂般的生活中再次落到患得患失的地步。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和想象的權力,可有時事實就是很殘酷,逼得我們不得不面對,不得不只身涉險。

“及早注意細小的變化,這有助於你適應即將到來的大變化。”故事中的乳酪其實並不是突然消失的,他們四個每天都會來到乳酪C站飽餐一頓,遲早是要被他們吃完的。而事實上,只有“嗅嗅”嗅出了乳酪的變化,發現乳酪其實在慢慢變少,也早做好了出發去尋找新的乳酪的打算,所以在乳酪消失的那天,嗅嗅與匆匆才能立刻意識到這變化,及早地尋找到新的乳酪。大家目前所從適當工作各不相同,但都有同樣的感受—害怕變化。然而事情的變化總會有一個過程,認真觀察,我們總能在其中發現端倪,看出微小的變化,提前做好準備。

故事中還有很令人反思的一點是:複雜的大腦是否就一定比簡單的大腦好。老鼠與人的天性使然,人具有複雜的大腦,是比老鼠聰明幾百倍甚至幾千倍的動物。可當乳酪消失時,反倒是沒有思考的老鼠做了最正確的決定,聰明的小矮人卻來來回回思考又徘徊。古語有云:聰明反被聰明誤。大概用在此處也是很合適的。思考太多不見得就是件好事,有時還不如直接行動來得實在。

道理是如此,但將它們運用到生活中可能就變成了另一番模樣。本書作者斯賓塞约翰遜也寫到:但是,他們將故事中的道理運用到生活中的方式大相徑庭。就如同此書,雖然很薄,但承載的道理真言卻非常多;道理雖簡單,但實施起來沒有多少人能做得很好。其中關鍵,還在於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這些看起來簡單普通甚至讓人厭煩的大道理。最後,分享本書中克朗寧的一首小詩:

生活並不是筆直暢通的走廊,

讓我們輕鬆自在的在其中漫步,

生活是一座迷宮,

我們必須從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們時常會陷入迷茫,

在死衚衕中搜尋,

但如果我們始終深信不疑,

有一扇門就會向我們開啟,

它或許不是我們曾經想到的那扇門,

但我們最終將會發現,

它是一扇有益之門。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098字

“如果你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只有懂得隨機應變並享受變化,才能成為未來最青睞的人。

《誰動了我的乳酪》這本只有幾十頁的小書,講的是兩隻老鼠和兩個小矮人之間的寓言故事。它描述了面對突來變化的不同態度:有的積極應對,重新開始;有的只會怨天尤人,消極等待。它提出的應變理念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同。

“初二,是學習的轉折點。”聽著老師不斷地重複著這個學年的重要性,我的頭也沉得越來越低。不得不感嘆變化時刻存在,彷彿昨天你還遙遙領先,但今天你只能“望洋興嘆”,它對每個人都是殘酷的。

夜晚,在燈下一如既往地寫作業,眼淚突兀地流下。翻出期中考試的試卷,看我曾經最驕傲的數學已不堪一擊。骨子裡的惰性露出,恨不得就這樣沉下去,但自尊心卻不容我墮落。我突然想到那本風靡全球的書—《誰動了我的乳酪》中的唧唧,那些牆上的話。

從書櫃中拿出那本書,追隨唧唧的腳步感受面對變故時的心理變化過程,嘗試著讓自己從考試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我開始分析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並制定下一步的計劃,不斷給予自己學習的勇氣與信心。有時仍會回頭看看我曾經的快樂,即使它已經不存在於當下。如同兩個小矮人一樣,我必須承擔失敗的後果,挫折感在生活中暈開。我帶著我原有的信念繼續前進,卻害怕再次失敗從此一蹶不振。現實並不如書中說的那麼簡單,我並不能完全克服我所有的恐懼,完整地按照計劃去做。強手如林,我的自信不斷地被打壓。

再次捧起那本書是在臨近元旦的時候,看到了那句很有氣場的話“如果你無所畏懼,你會怎樣做呢?”如果一個人可以無所畏懼,未來就會懼怕你。我同唧唧一樣換了一個新的信仰,重新定位,開始積極的參加班中組織的活動,努力放鬆成績在心中的重要性。經過幾個星期的調整,我徹底抹去了心中期中考試的陰影,準備迎接期末考試的來臨,加重對學習的興趣。“乳酪對你越重要,你就越想抓住它”,對學習的興趣引領我一步步地回到了正常的軌道,對成功的幻想也隨之而來,也漸漸學會自嘲般地否定自己的泡沫期待。我想,對過往的那些成功與失敗釋然,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期末,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只進步了一點,但卻給予了我應對失敗的經驗。路很長,所以要心無旁騖地望著前方。當我們面臨突如其來的變化時,要積極適應變化,探討研究對策,從而尋找方式和出路。如果甘拜下風,也許將會無立足之地。如此天壤之別的劃分,不因上帝,也不因所謂神靈,只因自己不夠努力。適應變化,偶爾換個思路,雖然有擔憂,有困惑,但是堅持探索,總會“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在這個高速變化和發展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刻準備著應對各方面的衝擊。讓我們學會用一分鐘改變心態,積極面對挑戰吧!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708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誰動了我的乳酪》,這是一本非常有趣又有益的書。

故事發生在四個小傢伙身上,這四個小傢伙中,有兩隻小老鼠,一個叫“嗅嗅”,另一個叫“匆匆”,另外兩個是小矮人,一個叫“哼哼”,一個叫“唧唧”。它們生活在黑暗的迷宮中,每天穿越迷宮,尋找迷宮中美味的乳酪。

有一天,它們四個在一個叫乳酪C站的地方找到了許多乳酪。他們高興極了,立刻享用起乳酪來。

以前,它們總是穿著跑鞋在迷宮中奔跑,而現在,不需要了,它們的乳酪充裕得很。嗅嗅和匆匆每天早上很早起來,來到乳酪C站,把跑鞋脫下,系在脖子上,這樣可以隨時穿。哼哼和唧唧可不一樣了,它們把家搬到乳酪C站旁,把跑鞋脫下,每天處在美味的乳酪之中。

突然有一天,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乳酪C站的乳酪不見了!嗅嗅和匆匆早就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它們每天來到乳酪C站時,抓一抓,嗅一嗅,早知道乳酪正在減少,它們馬上做出反應,它們穿上跑鞋,頭也不回地離開乳酪C站,尋找新的乳酪。哼哼和唧唧可不同,它們沒有料到這一天,它們願意等,也不願再次尋找。終於有一天,唧唧決定了,它要重新走出去,重新回到迷宮,去尋找新的乳酪!唧唧成功了,它終於找到乳酪N站,而哼哼也許還在等待乳酪……

我知道,“乳酪”代表工作、家庭、婚姻、人際關係……我不像嗅嗅和匆匆,時刻保持警覺,也不像哼哼,我卻像唧唧,在迫不得已時才做出決定,去尋找“乳酪”……

生活就像充滿變化的迷宮,讓我們不時陷入迷茫與恐懼,那麼,如何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乳酪”?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確定目標,勇敢堅定地為之努力,這樣你就會擁有最美味的乳酪,並且深深愛上這世界,享受人生的美好與富足……這就是我讀《誰動了我的乳酪》的感受!

蛇島的祕密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961字

自古以來,人類怕蛇是最普遍的恐懼症之一,農夫與蛇的故事描寫了蛇的惡毒面貌,也告訴人們對惡人千萬不能心慈手軟。蛇,這個神祕的名詞牽引著我,讓我迫切的想走近。於是,我翻開了《蛇島的祕密》這本書。

這本書介紹了一支科考隊登上一座名為蛇島的小島勘探考察,剛登上島不久,便發現了第一條蛇,然後便對島上的樹為什麼這麼低矮作出了充分合理的解釋,並且介紹了蝮蛇是如何捕食小鳥的,文字生動,讓人腦海裡不時浮現出捕鳥畫面,本書並不是完全寫蛇,而是寫蛇島以及其周邊的所有生物。

書中還寫出了其他許多蛇的外貌,習性,長度等,比如說蝮蛇長0。9米,烙鐵頭長1米,其中最長的是眼鏡王蛇,全長近6米,最短的則是臺灣烙鐵頭,它長252~478毫米,差不多就是一隻鋼筆的長度,蛇島之所以稱為蛇島與蛇的種類數量脫不開關係。比如說島上的蝮蛇數量竟高達幾十萬條,這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蛇都要多出好多,蛇的種類也是十分多,有眼鏡王蛇,蝮蛇,五步蛇,竹葉青,烙鐵頭,王錦蛇等近千種蛇。

此書中還介紹了蛇的許多種價值,比如蛇皮可以做樂器,工藝品等。而且蛇的藥用價值極其大,蛇毒在經過加工後可以治癒許多疑難雜症。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另外,蛇肉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味道十分鮮美,有美容的作用。

這本書讓我對蛇有了更深的瞭解了有關蛇的知識,據說我國探險家是17世紀登上蛇島並發現蛇渾身是寶的,目前,世界上已有多種蛇從這個地球永遠的消失蛇島是因為板塊碰撞而形成的,蛇島的形成應該早在1000萬年前。蛇島是一個大陸型的島嶼。理由是島上的地層及地質構造和旅大陸地完全一致,它離開大陸不遠,中間海水也不深。我們在半山腰發現了海蝕洞和波痕石,證明了它跟旅大陸地一樣,也在不斷地上升。

讀完這本書後,我對蛇有了更深的瞭解,以前一見到蛇便會害怕、恐慌,而現在,我對蛇的看法已經大大改變。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是人類的功臣,是它們救活了千千萬萬的人類,人類應該與他們共存,應該保護它們而不是一味的殺害。蛇島就好比是蛇的王國,我們應該盡力保護這個大陸型的島嶼而不是破壞。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正如達爾文所說“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些蛇歷經千辛萬苦才足以生存,我們要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學會保護自己,面對困難不能退縮,不要一意孤行,要學習蛇類的團體合作精神,讀了這本書我真是受益匪淺。

我要報效我的祖國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651字

今天,我讀了《我要報效我的祖國》這篇文章後,我深深的被主人公鄧亞萍的那種刻苦訓練、一心要為祖國爭光的精神所感動。

這篇課文反映了鄧亞萍不怕吃苦、倔強好勝的性格,表達了她立志為國爭光的思想感情,抒發了她時刻不忘報效祖國的高尚情懷。

鄧亞萍練習十分刻苦。她一練起來就全神貫注、廢寢忘食。一練一身汗,一天要換五六次衣服,為了掌握一種技術,她甚至要揮拍上千次!

鄧亞萍是把刻苦的精神放在打乒乓球上的,而我們卻要把它放在學習上面。學習,不能三心二意;學習,只能老老實實。只有不畏勞苦的人,才能攀上科學的高峰,才能游到知識的海洋,用知識來富強我們的祖國。古今中外,有許多人都是這樣子的。比如海倫凱勒,她雖然失明瞭,但她對生活充滿希望,更加刻苦學習說話,還堅持寫作文,成為了大女作家。魯迅,大家一定知道吧,他小時候,為了學習,他歷盡了千辛萬苦,終於爬到山上去學習,而且十分認真、刻苦,終於成為了歷史偉人。像張衡說的“人生在勤,不無所獲?”,只要勤奮,什麼事都能做成。

有一回,我碰到了一個題目,我做了好長時間都沒做出來,我有一點洩氣了。這時,一種好奇心促使著我翻看答案,可我卻沒看,繼續認真的思考。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一小時……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還是沒有做出來,過了一會兒,我終於做出來了。我想,如果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就應該迎難而上,我們一定會克服困難的。

我給我自己定了一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勇於實踐,遇到困難應想辦法攻克,為祖國贏得榮譽,為五星紅旗增添一筆鮮豔的色彩,為祖國的事業而奮鬥一生。

親親我的媽媽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842字

讀完《親親我的媽媽》這本書,我的內心被溫情充滿了,感覺心裡暖融融的,平時冰冷的家裡彷彿一下子變得溫馨起來,我的周圍似乎也被溫情包圍著。

文中的趙安迪和他的媽媽從相識時的陌生、忐忑不安到相處後慢慢地相互理解、溫馨相處,通過一件件的事情,讓母子兩個相互坦誠相待,“弟弟”(趙安迪)很愛自己的媽媽,雖然開始時他媽媽因為工作、因為內向的性格,和他不像一般的母子那樣親密,但弟弟卻總是站在媽媽的角度去理解媽媽,一如既往地深深愛著媽媽,媽媽因為弟弟的可愛、善良而改變,變得開朗起來,從而使兩個人變得親密,生活更快樂了。

讀了這本書,讓我真切地體會到,我的媽媽表面看起來冷漠,其實她的內心很愛我的。媽媽雖然看來很強大,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喜怒哀樂,這讓我覺得我以後要好好去理解、體諒他們。因為爸爸工作的特殊性,我和媽媽長期生活在一起,媽媽不但要照顧我,還要忙工作的事。媽媽每次下班一放下包,就開始做飯。媽媽忙完家裡和我的事後就開始忙工作的事,一忙就到深夜。儘管這樣,我也會常常給媽媽發脾氣,從來都不考慮媽媽這會兒是不是很累,或者也不開心,我只知道發洩自己的情緒,總覺得媽媽,一定要順著我的心。現在,我知道了,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媽媽也有情緒,我要體諒、尊重她,尤其是爸爸不在她身邊的時候我要好好的學會保護媽媽。

十歲的時候,我想去上海迪士尼樂園暢遊,反正媽媽答應每年遠遊一次,肯定得聽我的了。可沒想到媽媽因為單位有事,安排不出時間。於是我馬上翹起我的小嘴巴,高的可以掛油瓶:“哼!大人說話不算數。”媽媽不好意思地說:“寶貝,我們這次沒有時間呀,下次帶你去。”爸爸也說:“下次帶你去,好不好?”我腦袋搖得像個撥浪鼓似得,大聲說:“不,不行,就得這次去!”爸爸媽媽沒轍了,倆人傻傻地愣在那裡了。看著爸爸媽媽尷尬的一臉無奈的樣子,忽然,我心裡一動,連忙跑去道歉。媽媽理解地笑了。

時光如流水,時間過得很快,過去了就不可能回到從前,我一定珍惜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光!這是《親親我的媽媽》給我的啟示。

《親親我的媽媽》讀後感 篇13

《親親我的媽媽》讀後 ,735字

今年寒假,媽媽為我選購了一本關於親情的小說《親親我的媽媽》,我滿懷期待的翻開這本書,又充滿深情內心百感交集的合上了書,我不禁被書中的內容深深觸動。

這本書講述的一個有輕微孤獨症的孩子和他的媽媽在相識,相處中的陌生,微妙和忐忑。

讀了這本書後,我聯想到生活中的一件事:去年暑假裡的一天,媽媽突然對我們說:“明天,我們要去廈門遊玩!”聽了這話,我和妹妹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馬上開始準備需要的東西。

第二天早上,我們卻沒有想到爸爸媽媽因為單位有事,安排不出時間來陪我們出去玩,所以我們不能去了。我聽了,馬上撅起小嘴,不滿道:“哼!你們大人就是說話不算數!”媽媽摸了摸我的頭,不好意思地對我說:“對不起雯雯,是我們不對,下一次,我們出去玩,好嗎?”我頭卻搖的像個撥浪鼓,不管他們說什麼,我都不聽,甚至耍起了小孩子脾氣:“不管!不管!我一定要去!”爸爸媽媽見我怎麼說也不聽,倆人都嘆了口氣,無可奈何的走開了。

那天,媽媽和爸爸還是像往常一樣去上班,只是回來的時候,倆人手上都拿著大包小包的。我解開包一看,包裡全是我和妹妹喜歡吃的東西。我又驚又喜,呆在原地看著他們。爸爸笑容滿面的說:“雯雯,傻站著幹什麼?吃吧!這是作為補償你們的!”我這才知道這是媽媽爸爸為了早上的事給我們的。其實在他們去上班的時候,我就已經原諒了他們,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很累,作為女兒的我能做到的是多多愛他們。

文中的孩子趙安迪和他的媽媽舒一眉雖然不是像一般母子那樣很親密,但從他們倆人的行為當中,無一不是彼此深深愛著對方的。所以無論家長用怎樣的方式怎樣的行為來對待自己的兒女,都是愛他們的一種表現。而作為他們孩子的我們,當家長做了一些讓我們無法理解的事情時,我們也要學會去多多包容他們,多多體貼他們。

《親親我的媽媽》讀後感 篇14

《親親我的媽媽》讀後 ,657字

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能放飛我們的心靈,也能陶冶我們的性情。最近,我在讀一本名叫《親親我的媽媽》的書,其中內容令我印象深刻。

在書裡,有許多令我難忘的人物:文靜、平凡的趙安迪;美麗、冷漠的舒一眉;有“強迫症”的“血爪”張小晨;酷愛做飯的大姨媽舒寧靜……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的性格迥然不同,讓這部小說顯得更加豐富多彩。

《親親我的媽媽》是從一場飛來的車禍寫起,主人公舒一眉和安迪就是在下葬的墓穴旁開始了他們的故事。一輛發了瘋的轎車奪去了安迪父親的生命,安迪記得最後的印象是:父親用有力的大手把自己摔出了一邊,從而躲過了車禍。離開父子十年的舒一眉也來參加昔日丈夫的葬禮。“她美麗的像從相片上走下來一樣”這是小安迪第一次看到母親時的印象。後來舒一眉帶著陌生的兒子離開了鄉村,來到了南京。舒一眉是一位電臺的主持人,主持一檔在深夜空中擴散的節目—《星夜心語》,為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化解他們生活中遇到的煩惱……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曉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喜怒哀樂。就如我的爸爸媽媽,雖然他們看起來很強大,但他們也會有時開心、有時傷心,還有其他的煩惱。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平日裡爸爸媽媽對我的嚴厲,其實這是他們對我的深愛,一切都是為了我好。他們的愛讓我覺得我是多麼幸福,我一定要好好生活、快樂學習。通讀這本書,更讓我非常真切地體會到:我應該聽從爸爸媽媽的教誨,尊重他們的做法。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去理解他們、體諒他們,更加地愛他們。

時光如逝水,我一定要珍惜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每時每刻!

《你是我的寶貝》讀後感 篇15

《你是我的寶貝》讀後 ,403字

讀了《你是我的寶貝》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貝貝的良好品質,也從他的身上學到了許多道理。

書中有這麼一段:有一次,貝貝拿著新汽車往家裡跑,被小胖看到了,就搶了過去。兩人爭執不下,關鍵時刻小胖叫來了舅媽,並跟舅媽說是貝貝搶了他的車,舅媽一氣之下推了貝貝,造成了貝貝骨裂,於是舅媽就坐了牢。可貝貝最終還是把舅媽放了,事後小胖開始變得很同情貝貝,所有事都先往自己身上想。

讀了這一段,我深深地被貝貝的善良所震驚—舅媽和小胖因為各種自私是想法,讓貝貝吃盡了苦:被蚊子咬、被警察抓、標本盒被買……我想不明白,為什麼他受了那麼多的委屈,那麼多的傷,卻還要放舅媽走呢?如果是我,我就永遠也不同意,讓她嚐嚐自私的後果!但轉念又想,貝貝其實比我做得更好。他用寬容的方式無聲無息地化解了一家人的矛盾,撤銷了以前的恩怨,從頭算起,這不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麼?

但願生活中的人們多多寬容別人,這樣事事都會解決得更快。

副班長的祕密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672字

珍貴的友情

友情是什麼?我原以為友情是春日裡的小雨,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友情是夏日裡的棒冰,帶給你涼爽,讓你倍感cool;友情是秋日裡的果實,散發著香甜;友情是冬日裡甜中帶有苦澀的可可,溫暖人心。讀了《副班長的祕密》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副班長的祕密》講的是“四大懶王”幫助副班長邢月找妹妹,雖然沒能找到親人,但她收穫了難得的友情的故事。副班長邢月的妹妹和媽媽失蹤了,她悲痛萬分。雖和杜大頭打了一架,卻收穫了友情,杜大頭事事幫助她。從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杜大頭。邢月把他打傷了,他不僅沒有怪邢月,反而幫她找親人,這就是友情。邢月收穫了真摯的友情。杜大頭能夠幫助他人,給予他人幫助和友情。杜大頭每次都以看資訊為理由來看“寶貝回家”網站中有沒有邢月的妹妹,雖然欺騙了邢月,但這是善意的謊言,這就是友情,偉大的友情。

看完《副班長的祕密》,我懂了原來友情之所以是珍貴的,不只是收穫,更多的是無私的付出。杜大頭是善良的,他能給予他人幫助和友情,這是何等的善解人意啊!世界上有人對朋友的友情是以物質來衡量的,有的是用愛心的。我的朋友姜悠然也是能夠珍惜友情,幫助他人的人。有一次,我在學校裡突然頭暈,腦袋裡全是星星,快要暈倒了,姜悠然風一樣地奔過來,在我嘴裡塞了一顆解暑藥,扶著我,打電話給我媽,陪著我在校門口等,等了一會,不見我媽來,我叫她回去上課,她嚴肅地說:“不行,我要陪你等,否則我不放心。”我沒辦法,只好隨她,老媽來接了,她還把我送上車,真好!

收穫友情是快樂的,收穫友情是幸福的。友情是不可磨滅的,是架起的橋樑,讓我們一起,讓友誼天長地久。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538字

“書中可愛的形象和輕鬆的語言告訴了我們一種應對變化的睿智方式,令人十分難忘。”羅切斯特理工學院院長艾伯特西蒙這句話所指的就是斯賓塞约翰博士寫的《誰動了我的乳酪》這本書。

《誰動了我的乳酪》講的是一個關於變化的故事。故事中有四個虛構的角色—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在迷宮中尋找乳酪。在這裡,“乳酪”指的是我們生活中想要得到的任何東西。四個角色代表了我們人性中簡單的一面和複雜的一面。不管我們的年齡、性別、種族和國籍如何,我們都能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唧唧。他在乳酪不翼而飛時,先是不敢面對,繼而恐懼,接著鼓足勇氣,走進迷宮,最後發現了豐富的乳酪。

唧唧這種敢於調整自己的精神激勵著我。在四下的期末考試中,我只考了全班第16名。我深知,這個成績對想考上名牌初中的我是遠遠不夠的。這時,我想到了唧唧。唧唧都能通過改變尋找到豐富的乳酪,我為什麼不能呢?於是,我迎難而上,專心聽講,多做多思,不怕苦累,終於在五上的考試中取得了第8名的好成績!

是啊,正如書中所講,變化無處不在,迅速適應可以使我們佔得先機。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都要認真思考,究竟是誰動了我們的乳酪,我們又該如何發現新的乳酪呢?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560字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了一本叫《寶葫蘆的祕密》的書。書中的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書中講述的道理深入淺出,耐人尋味。

書裡講述一個叫王葆的小學生,他喜歡吃零食、愛幻想、也喜歡聽他奶奶講故事。一天,他去釣魚,卻意外地釣上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寶葫蘆。釣魚時,寶葫蘆幫助王葆變出好多魚;考試時,它幫王葆悄悄地把試卷換成別人的滿分試卷;王葆想吃零食時,它變出了可口的美食;想玩時,寶葫蘆會變出新奇的玩具……從此,王葆變成了一個閒人,做任何事只要動一動念頭就可以實現,王葆感覺自己的世界是完美的。可寶葫蘆的能力經常讓王葆接二連三地出醜、尷尬、讓朋友失望。比如有一次,他的朋友想買一個望遠鏡,王葆也想看一看,可寶葫蘆自己做主把望遠鏡變到王葆手上,他朋友失望極了。這樣的事多了,王葆也覺得自己內心不安,再三思考便放棄了寶葫蘆。

可不是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也一樣想要一個寶葫蘆來幫我們做作業、收拾書包、穿衣服嗎?這個寶葫蘆不就是家中的大人嗎?平時在學習上,遇見不會做的題目,我們不是去翻書,而是直接問父母;在生活中有髒衣服時,我們不主動去洗,而是依賴父母……這不就是王葆的翻版嗎?想到這兒,我羞愧不已。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作為新一代青少年,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能不勞而獲,不能依賴大人,而要勤思考,多動手,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親親我的媽媽》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735字

今年寒假,媽媽為我選購了一本關於親情的小說《親親我的媽媽》,我滿懷期待的翻開這本書,又充滿深情內心百感交集的合上了書,我不禁被書中的內容深深觸動。

這本書講述的一個有輕微孤獨症的孩子和他的媽媽在相識,相處中的陌生,微妙和忐忑。

讀了這本書後,我聯想到生活中的一件事:去年暑假裡的一天,媽媽突然對我們說:“明天,我們要去廈門遊玩!”聽了這話,我和妹妹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馬上開始準備需要的東西。

第二天早上,我們卻沒有想到爸爸媽媽因為單位有事,安排不出時間來陪我們出去玩,所以我們不能去了。我聽了,馬上撅起小嘴,不滿道:“哼!你們大人就是說話不算數!”媽媽摸了摸我的頭,不好意思地對我說:“對不起雯雯,是我們不對,下一次,我們出去玩,好嗎?”我頭卻搖的像個撥浪鼓,不管他們說什麼,我都不聽,甚至耍起了小孩子脾氣:“不管!不管!我一定要去!”爸爸媽媽見我怎麼說也不聽,倆人都嘆了口氣,無可奈何的走開了。

那天,媽媽和爸爸還是像往常一樣去上班,只是回來的時候,倆人手上都拿著大包小包的。我解開包一看,包裡全是我和妹妹喜歡吃的東西。我又驚又喜,呆在原地看著他們。爸爸笑容滿面的說:“雯雯,傻站著幹什麼?吃吧!這是作為補償你們的!”我這才知道這是媽媽爸爸為了早上的事給我們的。其實在他們去上班的時候,我就已經原諒了他們,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很累,作為女兒的我能做到的是多多愛他們。

文中的孩子趙安迪和他的媽媽舒一眉雖然不是像一般母子那樣很親密,但從他們倆人的行為當中,無一不是彼此深深愛著對方的。所以無論家長用怎樣的方式怎樣的行為來對待自己的兒女,都是愛他們的一種表現。而作為他們孩子的我們,當家長做了一些讓我們無法理解的事情時,我們也要學會去多多包容他們,多多體貼他們。

《親親我的媽媽》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653字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親親我的媽媽》。這本書的作者是黃蓓佳,它主要講述了男孩趙安迪的父親突然去世,他與從未見過面的媽媽相處在一起。他和媽媽一開始很陌生,有些不知所措,後來他們漸漸熟悉了起來,並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十分溫暖。在這期間,他還學會了為媽媽準備早飯,排解媽媽的煩心事等。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就是趙安迪的媽媽舒一眉當一個節目的主持人,突然有一天,她的工作被人取代了,她下崗了。她整天都悶悶不樂的,還沒吃晚飯,就上床睡覺了。趙安迪發現了,心裡很難受,於是,做了一碗沒鹽沒味精的蛋炒飯,放在桌上給媽媽吃。媽媽看見後挺高興的,感謝了他。

從這個情節裡,我看出趙安迪很關心他的媽媽,會替媽媽著想,為媽媽排解煩惱。聯想到我自己,我就沒有他做的那麼好。我的媽媽非常關心我,早晨她會為我準備美味的早餐;上學時會送我去,放學時會接我回家;我生病時她會為我端茶送水,忙前忙後;我有煩惱時,她會排解我的煩惱,讓我開心起來……

而我,總是對媽媽的關心不以為然,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我從來沒有去感謝過媽媽。有一次,媽媽生病了,躺在床上,渾身無力,非常難受。但她還為我著想,提醒我去寫作業,看書等。可我沒有關心她,像平常一樣,只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渾然不覺媽媽的痛苦。直到媽媽請求我,我才想起來幫她倒一杯水,陪她聊聊天,使她開心一點,快點好起來。這時,想起媽媽平時對我的關心,我真覺得愧對於她。我以後一定要好好的關心媽媽。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是一本好書,值得我們好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