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語言文字相關作文20篇

我和語言文字交朋友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9字

記得我剛剛學會說話的時候,才兩歲多,我和妹妹就被送到了邵陽老家!從此,我們的口音就有一股濃厚的山門味兒,還夾雜著一些山門方言!

我四歲的時候,回到長沙才知道,原來還有“普通話”。那時,媽媽把我和妹妹帶回長沙上幼兒園。幼兒園的老師告訴我們:“以後都要說普通話哦!”那個時候我還不太懂,直到我遇上了一些問題。記得有一次,我口渴了,我對老師說:“老師,我要恰茶!”老師根本聽不懂我的意思,當然,我也沒有喝到水。回家後,我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寶貝,到了長沙,你要說普通話,不然老師就不能理解你的意思!比如“恰茶”要表述為“喝水”,“恰飯”要表述為“吃飯”,“快行(hang)”要表述為“快走”,“鱷(e)梨”要表述為“梨子”……媽媽說了很久,我才慢慢理解了普通話和山門話的不同,也才明白了普通話的重要性!

現在,我七歲了,我的普通話水平在漸漸地提高了!現在的我不僅能說普通話了,還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演講故事!我的同學來自四面八方,隨著我們的學習,我們能夠用普通話交談。

讓我們一起來學好普通話吧!加油!

我和語言文字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3字

如果沒有語言,人類將無法正常溝通與交流;如果沒有文字,人類的歷史也就無從記錄,文化更是無法傳承下去。根據各國的歷史與發展,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尤其是在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更是擁有博大精深的文字—漢字。

漢字起源於甲骨文,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而成為今天的樣子。它體型方正,也被稱為方塊字,橫、豎、撇、捺、鉤、折、點組成了一個個形象生動的漢字。每個字都有著獨特意義,有的是象形字,比如“山、水、火”等;有的是會意字,比如“歪、森、困”等。

“字”與“字”組成的詞語,更是將我國的語言發揮得淋漓盡致,有的聽起來合乎情理,但實則相差甚遠,稍不留意就會鬧大笑話呢。記得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外國人學習漢語的時候,老師說:“‘開’和‘關’是一對反義詞。‘開心’是‘Happy’的意思,那‘關心’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外國人想也沒想就說:“Unhappy”引得老師發笑,告訴他:“NO”引得這位外國學生直呼中文難。

我們的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之一。漢語一字多音、一字多意,詞語的意思更是繁複多變,放在不同的語境裡就有不同的意義。我從小就喜歡閱讀,漢語字正腔圓,讀起來抑揚頓挫,當優美的文字在口舌間流動時,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復。後來,我有機會在校廣播站播音,這就可以讓更多的人聽到我的聲音,感受語言的魅力;站在舞臺上主持時,通過話筒傳遞出我璀璨的夢想。

那朗朗上口的《詠鵝》《靜夜思》是我們的啟蒙兒歌,那平仄押韻的唐詩、宋詞是我們幼時的識字讀本;那行雲流水的《蘭亭序》,平白自在的《寒食帖》是我們的臨摹字帖。我自豪地生活在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我深愛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我和語言文字 篇3

國一作文 ,775字

我不知道我們可以相守多久,但我會珍惜我們相處的每一天。

——題記

與你相遇

大約那是一個冬天,我第一次見到了你。是爸爸媽媽將你帶到了我面前,從他們臉上喜悅的表情,我可以感到你和他們都很喜歡我。只是那時,我不太懂你,只能跟著大家傻乎乎地笑。後來,我大了一點點,你走到我面前,告訴我逗父母開心的訣竅。當“爸爸”、“媽媽”從我口中念出時,我看到他們開心的面容以及你欣慰的樣子。散步的時候,你第一次告訴了我你的名字——語言。

與你相戀

背上小小的書包走進學校,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們,使我手足無措。我躲在角落裡,不敢出聲。而你,走到我面前,拉起我的手,將我帶到老師與同學的跟前,從容不迫地介紹我。我望著你的側臉,只覺得:“有你真好!”你會在我上學前帶我去看天上的大火球,告訴我那個叫“太陽”,也可以叫“日光”,人們總是將它比作希望。散步時,你會將一束漂亮的東西放在我手裡,說叫“花朵”,常比作美麗的人。晚上,你帶著我去看一個大盤子,說是那個叫“月亮”,有一個叫“嫦娥”的神仙住在上面。月光潑在你身上,勾勒出你的輪廓。那一刻的你,好美好美。

與你相守

我們的回憶,並不是總是美好的。有時,我背不下來的那些拗口的詩句,將“暖”寫成“噯”,說出的話被別人笑時。我也會甩開你的手,使小性子,亂髮脾氣。但你總會笑著在原地等我回去找你,你永遠都是笑著望著我,讓我明白,你從未離開。你說過,就算我走掉,你也不會離開。

我正用你教我的東西寫下我們的故事,只想證明,我會與你廝守到老。

我和語言文字的故事 篇4

國一作文 ,744字

他,簡單明瞭,她纖細靈動。他們是我從小到大,相伴一生的好朋友。

——題記

猶記童稚時,咿呀學語。他悄悄來到我身邊,一會兒從大人們一張一合的嘴角里蹦出,一會兒從我一大一小的口型中鑽出,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奇與興奮。於是,更加賣力地張開嘴,尋找他的蹤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些稚嫩的聲音,都是他送給我的禮物。我由衷地喜歡上了這個有趣的朋友。從小到大,他教會了我許多東西,我口裡表達出來的東西由寥寥數語到千言萬語,演講比賽的口若懸河,課堂回答的妙語連珠,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禮,都是他饋贈給我的禮物。我迷戀他的聲音,走過他的歷程,收穫跟隨他的快樂。

她是我的另一個發小,小巧靈動,如調皮的精靈。在我的生活中,自從有了“日記”和“作文”兩件事之後,她就頻繁地出現在我的筆端下。有時,我靈感突現,她就陪我快速地在筆下奔騰跳躍。有時,我冥思苦想,他就伴我慢慢地在紙上漫步。我樂於將她梳妝打扮,在散文中,她美麗得不可方物,在說明文中,他嚴謹而規範,在書法中,她又豪放而不羈。多麼奇妙的小精靈。她與我攜手同行,在一頁又一頁精美的紙上,在一支又一支尖細的筆端下,樂此不疲,流連忘返。此時彼時,從未改變。

他們也會一起陪伴我。我心情不好時,說出的話,寫出的字,也會傷他們的心。但他們如此寬容,從不計較我的任性,只是默默承受我的無理取鬧。平靜下來後,我突然有些悵然與愧疚,而他們卻總是毫不在意。

他叫語言,簡單明瞭。

她叫文字,纖細靈動。

他們一直伴我左右,從小到大,無怨無悔,不離不棄。

我將永遠執他們之手,相伴一生。

我與語言文字同行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0字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字一直伴隨這國家的發展。

漢字,是炎黃子孫的驕傲,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當我們每寫下一個個生動的漢字時,總能感受到漢字的奇妙。“橫”“豎”“撇”“捺”……每個簡簡單單的筆畫,卻組成了成千上萬的漢字。

一個“喜”便讓我們笑逐顏開;一個“怒”字,便讓我們怫然作色;一個“哀”字,便讓我們黯然失色;一個“樂”字,便讓我們開懷大笑……面對我們祖國的那些多姿多彩的文字,現在的青年人又怎麼做呢?

時尚、潮流,這都是中小學生的追求。在我國已經出現了亂用繁體字,亂寫火星文,這是對我國文字的嚴重破壞。我國文字歷經了600多年的演變:由甲骨文,到近代的繁體字,到現在的簡體,難道不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嗎?

“扁擔寬板凳長,扁擔想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好聰明的中國人,好優美的中國話。中國話的魅力可真大,“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每當我唱起這幾句唱詞,心裡都唔俾自豪,當我正聽著這優美的中國話,能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國文字的魅力。

我與語言文字規範標準 篇6

國二作文 ,588字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紐帶,是人與人交往的橋樑,更是人與人共同的結晶。

在偌大的世界上,有著數不清的語種。漢語,英語,法語,日語,漢語……其中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使用最廣泛的是英語。每個國家都會有相當比例的人會兩種以上的語言。所以語言對人類乃至整個世界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語言卻不知不覺地變了味。拿漢語來說,中學生是使用漢語的一分子,但我自認為,我們的漢語水平基本達到了國家的水準,但也有不足。比如“我”常說為“偶”,“同學”變為“童鞋”,“什麼”變成“蝦米”,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連我也不曾“倖免”。因為我也是流行語使用的一部分。雖然這一種只是流行語,但這也是一種較嚴重的語言扭曲。

除了語言,文字的使用也逐漸被語言所“傳染”,亂改動成語,字詞發音不準,簡直可以用“猖狂”形容。

大街上,商店的招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服裝店有“百衣(依)百順”“衣衣(依依)不捨”。開啟電視有“默默無蚊(聞)”“隨心所浴(欲)”“樂在騎(其)中”……甚至在某些典禮或晚會上,也有發音不對的地方。今年,我在看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某頒獎典禮時,主持人竟然把“給(ji)”予讀成了(geiyu)的錯誤。

文字也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讓錯誤的文字誤導人們,也決不能讓錯誤的文字矇蔽人們的雙眼,進而將錯誤發揚下去!

在不斷進化的社會中,就讓我們的文明不變,語言文字不變吧!

我與語言文字 篇7

國三作文 ,984字

“扁擔寬,板凳長,扁擔想綁在板凳上……”一首首的繞口令縈繞在耳邊,久久揮之不去。中華民族的語言是那麼優美,一個個的文字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組成美麗的篇章。

中華文化淵遠流長,語言文字更是其中最耀眼的花朵。做為華夏兒女,我們更是從小接觸那美麗、獨特、有趣的語言文字。記得剛上小學,剛剛認識拼音,老師便給我們講了倉頡創字的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字也隨著時間改變,從甲古文到現在的楷書,文字語言也在不停的演變著,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蹟。還只會簡單文字的我,便對閱讀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因為識字不多,便只能讀童話,有時父母也會抽出時間給我讀故事。我每次都會被故事所吸引,其中也包括許多古代文字,如“北” 最開始是兩個人背靠著背站著的樣子樣就是指兩個人背靠背面朝相反的方向,最初是背後,後面的意思隨著時間變化變成了“北”的意思; 又比如說“日”原來是一個圓圈後來慢慢演變成現在的樣子。也許這就是文字的魅力。

到了四、五年級,隨著認識的字越來越多,我便開始了與語言文字一起的旅行。各種短篇小說集、名人故事、名著賞識……甚至於高科技、新聞等我都通過文字去了解和認識,也從中體會到了文字的奧祕。一個字都有多種讀音,多種解釋,多種情感,例如一個簡單的“行”字都有“Xing”和“Hang”兩種讀音,所表達的意思也不相同;又如藏”有“Zang”和”Cang”兩種讀音,西藏(Zang)是地名,捉迷藏(Cang)則指的是一種遊戲……細細品味,便會體會到不同的情感,這也許就是文字的神奇之處吧。

廣泛閱讀的我開始瞭解歷史,到了初中以後,我便不知不覺的被中國的歷史所吸引,還有一些偵探小說等。在書本上我總能從其中的語言文字中瞭解很多,體會當時人的心情,從中感悟一些事件。福爾摩斯的情節更是起伏不定,每當我讀到壞人在行凶時,便會有些緊張與憤恨,同情那些被傷害的人,當真相浮出水面時,我會緊張,同時也很好奇。讀這些書時我總懷著激動的心情,因為語言文字使故事變得精彩絕倫。曼妙的文字讓我感到輕鬆愉悅;悲痛的語言讓我為此感到焦慮。一個字,一句話都有可能改變一切,這就是文字的偉大。

文字是神奇、偉大還很有魅力的,所以做為華夏兒女,我們有義務去傳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亂使用成語,拼詞造字。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遨遊於漢字王國,體會語言文字的精髓。

我與語言文字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821字

漢字,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是祖先們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從一個人的語言中就可以看出他的修養,語言文字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紐帶,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橋樑。作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我們要說標準的普通話,寫標準的中國文字。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語言漢字一直伴隨著國家的發展。“橫”“豎”“撇”“捺”簡簡單單的筆畫,卻組成了獨具魅力的中國文字。一個“喜”讓我們笑逐顏開;一個“怒”讓我們怫然作色;一個“哀”讓我們黯然失色;一個“樂”讓我們開懷大笑……

面對我國這豐富多彩的文字,現在的人們是怎麼做的呢?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經常會改變中國文字,常常把“我”說成“偶”,把“同學”說成“童鞋”,雖然這是一種流行語言,但這也是語言上的大錯誤,更是一種對中國語言的不尊敬。

看到現在的服裝店、商店、旅店,很多店家都把成語做了改變。記得有一次看到商店為了推廣蚊香,在寫廣告的時候,把默默無聞寫成了默默無蚊,當時我還以為這是一種創意,後來我才漸漸明白,其實在很多時候,這種創意誤導了低齡兒童,可又會有誰在意呢?看到現在的服裝店,店名都是“百折布衣[百折不撓]”、“衣衣布舍[依依不捨]”、“百衣百順[百依百順]”、“留戀往返[流連忘返]”……我多想告訴大家,請使用正確的詞語,不要讓我們的炎黃子孫跟著你們一起犯“錯”哦!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網際網路也在進步。現在的人們都通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來進行聯絡,這時,就跟我們的文字有著密切的聯絡,想到這裡,我突然想到我們的拼音,可以用拼音來發送簡訊啊!當然,科學家們比我想得要仔細的多,科學家們發明了手寫,大家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寫字,就和在書本上寫字沒什麼區別了。看到現在的發展,有些軟體已經可以使用語音輸入了,我真想對偉大的科學家說一聲:謝謝您!是您讓我們在科技高速發達的今天,仍然熟悉中國漢字。

“說普通話,寫規範字”是你、我、他以及全中國人的責任,就讓我們一起與語言文字同行,共創祖國美麗明天吧!

我與語言文字的故事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855字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聽媽媽給我讀書上那些有趣故事,也喜歡跟隨媽媽一起認識書上的文字。所以,在上小學前我就比同齡的孩子認識了更多的字。在我上了小學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我識字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原來的那些簡單識字方法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我現在的認字要求了,媽媽為了讓我記住更多的字,總會教我新的識字方法,讓我能體會到學習漢字的快樂。

媽媽教我學識字的方法很多,讓我受益匪淺。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她採用聯想記憶法,根據不同的漢字意思給我編出很多有趣的故事,讓我能很快的記住新學的字,並且會讓我過目不忘。比如,在學習“瘸”字時,我總是記不住這個字,後來媽媽給我講了一個小故事,讓我立刻記住了這個字的寫法。她說從前有個小朋友特別調皮,總是喜歡從房頂上往下跳,結果有一次摔斷了腿,走路就一瘸一拐的,媽媽看到他的腿生病了,為了讓他的腿早點好起來,每天給他加點肉吃,所以這個“瘸”字就是病字頭裡面加一個“加”和“肉”。這樣有趣的故事還很多呢,比如“飆”車的“飆”字就是比賽開車看誰開得快。由於古時候沒有車,卻有很多狗,就讓三條狗來比賽。三條狗使勁地跑啊跑,一條狗跑在最前面,另外兩條狗跟在後面,它們跑得都很快,簡直比風跑得還快呢!所以“飆”車的“飆”就是三隻犬,一隻在上面,兩隻在下面,右面是風,這樣我很快就把這些難記住的字就記住了。

媽媽還讓我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其中《趣味成語故事》是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它也是我學習識字的好幫手。我每天都會拿出來讀上一兩篇,因為那樣不但能學會很多新知識,還能通過裡面的小遊戲讓我認識許多生字。

我們家人團聚的時候,也經常進行各種比賽,比如朗讀課文、繞口令等,誰表現最棒,誰就能免做家務。媽媽用這種識字方法激勵著我,也獲得了不錯的成效。

我還會把平時容易認錯、寫錯的詞寫在一個專用的本子上,並把每個字都編上號碼,並讓媽媽經常從中出題來考考我。這樣我認錯的字越來越少了,識字量也大幅增加了。

怎麼樣,我的識字方法是不是很不錯?你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試一試,相信你們一定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與語言文字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5字

從我們在媽媽的懷抱裡牙牙學語時,我們就已經接觸文字了。我們漸漸長大了,對文字的瞭解也就越來越多。

小學裡,老師在課堂上指著黑板上的文字教我們組詞、筆畫;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始終對中國文字的歷史感到震撼。以形象表達意思的甲骨文,蒼勁有力的金體、婀娜多姿的篆書,正正方方的楷書,龍飛鳳舞的草書……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它見證了中國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以後,會有更多的文字等待我們去研究。

我們要學習漢字,為什麼呢?

為了交流,為了把它們組織成語言,像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等各種有名的書籍、小說都是由千千萬萬個文字組合而來的,但每個人在欣賞一段文字時,腦海裡所浮現出的場景卻是不同的,這可能就是文字的奇妙之處吧!

我讀三四年級的時候,我總把“幸福”的“幸”寫成“辛”,把“辛苦的”“辛”寫成“幸”,因此鬧了一個大筆話,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們用“只要……就”造句。我是這樣造句的:“只要你不怕幸苦,就可以成功。”我還美美地欣賞了一番,嗯,不錯!結果第二天,就被老師當眾批評,說我這個字錯了很多遍了,就是改不過來。哎呀!還真是!回家後,媽媽也說了我:“搞什麼啊,快點,這個字錯了好多遍了,快點,給我更正後抄一百遍,還要組詞!”現在我也沒有寫錯過了,還是要謝謝媽媽的良苦用心啊!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快發展,現在網上掀起一股“火星文”的熱潮,雖然這種東西可以一笑帶過,但是這對我們延續了五千多年的中國漢字卻是極大的不尊重,作為少年的我們,更應該自覺維護我們祖國的漢字,不讓她受到汙染!

弘揚傳統中華文化,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說普通話,寫規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