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伴我成長相關作文20篇
弟子規伴我成長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734字二年級的時候,在老師的指引下我初讀了《弟子規》,剛開始我並不懂得其中的含義,我心裡還常常還疑惑:《弟子規》有多大的作用,為什麼學校要求我們都要讀背呢?就這樣,我每天在早讀時都吟誦著它,也慢慢地理解了其中的一個個道理,幾年過去了,《弟子規》伴隨我一路成長,它指引了我的行為,也讓我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禮貌待人,如何為人處世……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這句話就幫助我改正了錯誤的行為,讓我受益匪淺。我以前經常出於好奇,隨便翻動同學的鉛筆盒,有時看見漂亮的橡皮或是新奇的鋼筆,就順手拿過來用,如果他們生氣了,我還說他們真小氣。有的同學丟了東西總是來找我要,有時我也很冤枉。自從讀懂了這句話後,我明白了,用人家的東西一定要經過別人的同意,如果不經允許就和偷沒什麼兩樣。現在,我再也不會翻弄別人的鉛筆盒了,如果想用同學的東西就先去問問人家是否同意,從那以後我和同學的關係也越來越融洽了。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這句話也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回想起小時候我不懂得愛護書籍,翻書時很粗魯,書角也折得亂七八糟,還經常給書上人物畫個鬍子添個眼鏡……哎!真是慚愧呀。現在的我可不一樣了,看看我的書架,一排排書按類別擺放著,規整有序,讀過的書也是乾乾淨淨,像新的一樣。看書時,即使有再急的事,我也會夾上書籤、合上書本後再離開。最近,我還跟媽媽學會了包書皮,有幾本教科書還是我自己包的書皮呢。《弟子規》教我懂得了,一本書雖然價錢不貴,但裡面的知識卻是無價的,愛護書籍,珍惜書籍,就是對知識的尊重。
這兩年來,《弟子規》像一盞指路的明燈,慢慢地影響了我的行為習慣,讓我的舉止更有規矩、言行更有禮貌,傳授了我做人的道理,給予了我正確的是非觀。感謝《弟子規》伴隨我成長!
弟子規伴我成長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57字《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它明確強調了做人的各項準則,以教育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為名義,繼而教育人們把對父兄的順從擴大到社會各個層面。其語言言簡意賅,卻足以耐人尋味,意韻悠長。文中深深打動我的是“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親人生病時,子女、家人應當盡心盡力地照顧;一旦病情加重時,更是晝夜服侍,不可以隨便離開。
2016年暑假的時候,我的曾祖父已是癌症晚期。在他最後的日子裡,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輪流回洪雅去照顧,伺候其飲食起居……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晚上,爺爺奶奶給曾祖父洗完熱水澡,輕輕地把他抱到床上安頓好。正說坐下來休息一下,就聽見曾祖父在床上用他微弱的聲音叫我爺爺的乳名,爺爺連忙來到床前,撫摸著曾祖父的手不敢絲毫懈怠。得知曾祖父想吃麵,爸爸立刻自告奮勇地說:“我去煮麵!爺爺這輩子還沒吃過我煮的面呢!”
要知道,我爸平時在家可是什麼家務都不做的。在奶奶的指導下,爸爸順利地煮好了面,端到曾祖父的床前。爺爺用身體支撐住曾祖父坐穩,爸爸就一口一口地喂。我在旁邊也沒閒著,用紙巾輕輕擦拭曾祖父灑下的湯汁。看著曾祖父瘦骨嶙峋的身體,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難受極了,心中佈滿了揮之不去的陰雲。
沒過多久,家人們精心的照料,最終還是沒能挽回曾祖父的生命。在他臨終時,全家人都守在他身邊,爸爸一直握著他的手,媽媽還親手給曾祖父穿上了壽衣。
曾祖父去世後,曾祖母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畢竟他們相伴走過了六十多年。料理好曾祖父的後事,為避免曾祖母在家觸景傷情,我們就把她接到了眉山。爸爸媽媽每天陪她去散步,帶她去看4D電影,帶她去健身房,轉移她的注意力。媽媽還去旅行社給曾祖母還有爺爺奶奶報團出去旅遊,旅遊回來明顯感覺曾祖母心情好多了,逢人便誇媽媽是個孝順的孫媳婦。
有句話叫“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待曾祖父、曾祖母的行為對我也是言傳身教。以前我在家,都是一家人圍著我轉,讓我身上多多少少都有點小姐脾氣。經歷了這些事情,我學會了成長學會了擔當與責任,特別是孝敬老人與長輩的責任。
孝是一首歌,唱得出愛的旋律,卻聲嘶力竭也唱不出孝的真諦。孝是一幅畫,能記下美好的瞬間,卻記不下真誠的心。孝更是一種實際行動,只有踐行了孝才能見證和書寫世間的真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尊老愛幼的名義傳遞正能量,我不推卸!
弟子規伴我行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0字我有一個十分要好的夥伴,它既是一位教給我許多道理的良師,也是一位可以與我傾心交談的益友,它就是《弟子規》。我知恩圖報、待人誠懇、尊老愛幼……等許多優良的傳統都是來自於它。
我開始讀《弟子規》時,只感到字墨清新、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後來認真翻閱,才明白這是一部關於如何擁有良好的德行的典籍。一個個趣味橫生的小故事看似簡單,其實裡面蘊藏著大智慧。比如說“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這句話我相信你已經倒背如流了吧!可是,其中的道理你有沒有領悟到呢?
在一次期末考試的時候,數學難題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我襲來,我一路上過五軍斬六將,眼看就要到達勝利的終點了,卻被一道難題擋住了去路。我絞盡腦汁,卻始終想不出這道題的答案。我有些洩氣了,心想“不就五分一題嘛,沒了它我照樣可以拿優分!”當我正想停筆時,好夥伴在我耳邊提醒道:“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對呀,在這個關鍵時刻,我怎麼能半途而廢呢?於是,我儘量使自己平靜下來,一絲不苟地梳理著解題思路。在下課鈴響之前的幾分鐘,我終於把那道難題迎刃而解,然後我把答案寫在了試卷上,把卷子交給了老師。第二天考卷發下來了,看著那鮮紅的100分,我欣喜若狂,心中的快樂無法形容。《弟子規》教會了我遇到困難要知難而進,才能取得成功。
品讀《弟子規》,就是品讀一種感動;品讀《弟子規》,就是品讀一種力量;品讀《弟子規》,就是品讀一種美好……弟子規的作用真大呀!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踐行《弟子規》,同做道德中國人吧!讓那朗朗的誦讀聲縈繞於校園上空!
家規伴我成長 篇4
國一作文 ,1230字父母從小就教育我不要浪費每一粒糧食,要做到勤儉節約,我卻從沒有放在心上。而那一次的親身經歷,直到現在我還歷歷在目,同時也讓我養成了一個勤儉節約,不浪費的好習慣。
有一天在吃飯的時候,我看到菜裡有我不喜歡吃的,就把它給撿出來,扔掉。爸爸看到了,指了指不久前才制定的家規—“不浪費糧食”五個大字。我看了看,隨意地說:“沒關係的,我下次不這樣了。”媽媽在一旁嘆了口氣:“唉,得讓你體驗一下農民的勞累啊!”
於是,放暑假時正好趕上農忙,我們便來到了一個專門給人們體驗種地的地方。這裡有很多人,每個家庭分一塊田,不大。走到屬於我們的地前,我不知要幹些什麼,只好幹站在那兒。爸爸似乎想起了曾經種地的日子,略帶懷戀的語氣說:“愣在那兒幹嘛!我們先來翻土。”“好!”我開心地答應著,和爸爸一人負責一小塊,媽媽則在旁邊加油。
翻地只要將鐵鍬對準土地用右腳使勁一踩,再把土翻個面就好了。似乎挺容易,但做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我的力氣很小,每次翻土都需要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勉強把土翻個身。時間一長,汗水就順著額頭往下流,胳膊也受不了了,痠痛的好似不是我的,我忍受不了了,便將手上的工具一推,喊道:“累死了,累死了。”“看,這就是你平常不運動的結果。才幹這麼一點活就喊累了?那些勞動人民乾的比你多好幾倍,怎麼都不喊累呢?”“這本來就是他們的工作嘛,當然不累!”可是在爸爸媽媽的極力反對下,我只好繼續翻土。
突然,一隻小蟲子被我翻了出來,我看到後不由得“啊”地叫了一聲。媽媽走過來以後,笑道:“不就是條小蟲子嘛!用得著這麼大驚小怪嗎?”“可是……這好惡心啊!”“你不是說你什麼都不怕嗎?怎麼被一條小蟲子給打倒了呢!”爸爸笑著說。“哼,我才不是害怕呢!”雖然嘴上是這麼說的,可手上的動作卻沒有之前的乾脆,每翻一次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些不知名的東西跑出來。看著那一條條扭動著身體的蟲子,我一陣反胃。等地都翻完後,我已經變得髒兮兮的了,望著這一身的泥和汗水,嫌棄的心理油然而生,可爸爸都沒覺得髒,我當然也不能示弱,只好皺著眉繼續忍耐。
終於到插苗了,我認為這很簡單,便一把抓走一大把苗,迫不及待地跑去插苗了。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插了好多苗,“哈哈,這也太簡單了吧!我已經插了這麼多了。”我炫耀著。媽媽看了看,直搖頭:“你這苗插得東倒西歪,一陣風就能把它吹倒,不牢固,得重來。插苗的時候得使點勁。”我不服氣,但也只好重來,可我使勁一插,苗沒插進去,我的手先插到泥土裡了。沒辦法,只好再來。就這樣不知重新插了多少次,我的手和腰都快斷掉了,這才插好。
我終於真正體會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了。插秧苗,只是勞動的開始,距離收穫還那麼遙遠。為了那一粒粒的白米飯,不知農民伯伯還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糧食,珍惜農民的辛勤勞動。
通過這次的親身經歷,我下決心以後不再浪費糧食,不挑食,要做到勤儉節約,遵守我們家的每一條家規家訓,使我能夠在這優良的家風中快樂的成長。
家風家規伴我成長 篇5
國二作文 ,543字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有無數的挫折、磨難、泥濘羈絆著我們,讓我們在成長的十字路口迷茫,而大聲呼喊的救助驀然消失在群山中,彷彿被吞了似的,剩下的只是那氤氳的空氣。倏地,身後傳來聖經般的指引,陡然回首,那便是家風家規的吟唱。
我行在路上,家規便在耳畔杳杳響起。只要我恪盡本分,銘記家規,那“寬厚待人,與人為善,天道酬勤”的字眼必定在我身後勾勒出一句句優美的詩行,字裡行間跳躍著點點春光,若夢想是收穫的果實,那麼家規便是疏忽時驚醒睡夢的一聲巨響。它只與我隔一簾幽花、一陌垂楊,與我脈脈相望,但卻是我成長的燈塔,為我起航。
當我無聊空閒時,“讀書識禮,修身養性”便跳進我的腦海;當我與人爭執時,“退一步海闊天空”便平靜我的內心;當我鬆懈時,“勤學苦練,勇攀高峰”便擊碎我的幻想。
我曾期盼一條向陽路,讓我緊跟太陽的腳步,沐浴陽光的洗禮,那是多麼的美好!然而我卻發現,如何我都無法走行到盡頭,回頭又是曾經的路口,只是多了一塊標牌:“心若向陽,我便向陽。”是啊,心若向陽,我便向陽,夢境中的幻想終將破碎,而心中的信念卻會永恆的存在,只要銘記家規。
行家規,促成長。我的家規即使不能為我遮風擋雨,但卻能教會我在風雨中佇立,即使不能讓我成功,但能讓我在失敗中永不言棄。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家風家規伴我成長!
家風家訓家規伴我成長 篇6
國三作文 ,696字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家訓家規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名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記得快6歲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外公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古代包拯以公廉著稱,公正不阿,執法如山。他在晚年為子孫後代制定了一條家訓,雲:“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殆之後,不得葬於大臣之中。不從吾著,非吾子孫。”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又十四字。“珙”者即包拯的兒子包珙。包拯的這則家訓是他生前,對兒子包珙的告誡,並讓其子包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照後世。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著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雖千我之下,亦足為詩人風範。
如今,我們家早已明確的提出了家風、家規、家訓。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規就是勤儉節約,家訓則是尊老愛幼,自強自尊自愛。父母總是用這幾句話來勉勵我,希望我能夠做到。
我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規,並能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電子琴伴我成長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5字不知從何時,聽到那電子琴聲,我不由自主的沉醉在那悠揚的歌聲裡,如婉約,如粗獷,如小橋流水,如旭日東昇,我不禁回想起那在特色班練習的日子,在特色班的苦與甜……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夏天,學校要報特色班了,我一開始準備上的是舞蹈特色班,但媽媽知道後,認為我心太浮躁,學舞蹈只會讓我更加心神不定起來,就讓我練練電子琴,說可以陶冶情操,我稀裡糊塗的答應了,也稀裡糊塗的進了電子琴特色班。
初到特色班時,看著眼花繚亂的音符,聞著煩悶的空氣,還有亂七八糟的音樂,我不禁有些頭疼,看著電子琴上的黑鍵白鍵,各種各樣的音色,節奏,我頭暈眼花,有些後悔了,之後,老師講的什麼二分音符,全音符,第一線是幾等等,我都不記得,導致很長時間連認譜都不會,看著此情此景,對自己極有信心的我,不禁頹廢了。
由於基本功沒有紮實好,對這門藝術又沒有興趣,每天按部就班,或者偷會兒懶,一年的特色班生活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下來。
有一次,學了一首譜子,這張譜子我非常喜歡,所以就刻苦練習,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最重要的是,誰把這首曲子彈好了,誰就又希望參加今年的元旦晚會,就這樣,我就陰差陽錯的得到了這個名額,另一個人徐蕾也選上了,我們兩個人競爭這個位置。
我和徐蕾比,我遠遠不如她,甚至都有想過放棄,但是想到自己在特色班混了這麼多年,如果不混出個名堂來,豈不辜負了大好光陰,想到這裡,我開始加緊練習,幾次練習的時候,手指磨得生疼,紅彤彤的,有一次都擦破了皮,滲出一點血來,好幾次,我都犧牲了睡眠,來到特色班練琴,手指在琴上敲敲碰碰,疼得不得了。我雖然基本功在徐蕾之下,但是,我的天賦比她好,也比她努力,最後,自然是我奪得了名額。
電子琴的優美琴聲把我從記憶中拉出來,即使我現在不再上特色班了但我也會好好珍惜這門藝術,珍惜這美好的記憶。
家風家規伴我成長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280字“國有國法,而家有家規”,這句話是人人皆知的。可是,家風又是什麼呢?家風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下來的美德,也是現代傳承的美德。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文化。
而我家的家規是要做大方、有愛心、孝心的人。為了表述著些家規,我的名字中之所以有“敬”這個字,爸爸媽媽的初衷就是希望我尊敬老人、愛護弱小、敬愛師長。
我記得在我七八歲那年,大人們的話總是不怎麼愛聽。可這時候家裡來了客人,一個小弟弟看上了我的玩具,也正是我最喜歡的玩具之一。他把我的玩具摔來摔去,這裡敲一下,那裡敲一下。我一看,頓時火冒三丈的衝了過去,一把搶了過來,還用力的把他推到一邊。當時小弟弟就哇哇大哭,邊哭還邊叫“爸爸”“爸爸”。我心想:“哼!你還惡人先告狀,誰叫你把我的玩具弄壞了,我自己都不捨得玩呢!”小弟弟的爸爸哄了好久他才不哭了,可還是不太高興,最後是他爸爸答應給他買好吃的才告終。我爸爸聽說了這件事,生氣的對我說:“單敬軒,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不可以打架,要有愛心,好東西要拿出來分享。現在一:要麼和小弟弟說對不起;二:中午飯不要吃了!”我聽見了腦子一片空白的說:“是他先拿我心愛的玩具的,為什麼是我錯了?”爸爸說:“和你說了多少次了,做人一定要學會大方,不要小氣。不然你以後就沒有朋友。”我聽了雖然不甘心可也沒有辦法,爸爸的語氣在那裡不道歉肯定是沒有中午飯吃的。我只好乖乖的去跟小弟弟道歉了。
關於孝心,爸爸媽媽是這樣跟我們說的,“百善孝為先”,一定要尊敬師長,老人。不管在哪裡碰到老師都要打招呼,要有禮貌。吃東西要讓爺爺先吃,不可以跟爺爺搶電視……在公交車上要給老弱病殘讓座,給有需要的老人力所能及的幫助。
對了,我家還有一條家規就是出門要有交代,晚上十點必須回家。我以前只要跟哥哥出去玩就忘記時間,玩得開心的時候還不想回家。有一次我跟哥哥出去飆車,忘記跟家裡交代了。我們倆個騎著自行車就出去了,也不管認識不認識的地方騎去就是。騎著騎著越來越遠,越來越暗我們明明心裡很害怕可誰也不想先服輸。就這樣“砰”的一聲我的車子掉進了坑裡,腳也受傷了,血流不止。我嚇得大聲的哭了出來,哥哥也跟著我哭。幸虧有個好心的路人把我扶了起來,還幫我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在電話那頭嗓子嘶啞的說“放心,別害怕!媽媽馬上就來”。原來已經晚上12點多了,爸爸媽媽已經找了我們幾個小時了,媽媽眼睛都哭腫了,可是看到我受傷了卻什麼也沒有說。我還以為他們會很生氣,會打我。從那次以後這就成了我家的家規了。
家規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定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行為規範伴我成長 篇9
國二作文 ,942字如果你是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但如果你是去了應有的文明,那是徹底的失敗,因為你是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整個人類社會,行為規範則是我們做人的守則。它不僅僅追求個人道德完善,還是維護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必需品。
看著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群,“遵守行為規範”之類的牌子隨處可見,但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幾人?如若真正的每人都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的國家才可以真正的昌盛起來。
一個社群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了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一個人如果不遵守行為規範,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集體聲譽。
舉個我曾經在網上看到的例子:清朝時期,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個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報紙逮住機會大肆宣揚,多加嘲弄。丟大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遵守行為規範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遵守行為規範喲建立在在自己的道德修養上。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會遵守行為規範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個人文明道德修養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所以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自身的認識水平,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然後端正自身的心態,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遵守行為規範。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在一些比較有文化修養的國家,即使是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行人們也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要遵守的行為規範。試問,在如此氣氛中,又有誰會去肆無忌憚的違反規範呢?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有從何而來呢?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行為規範的教育,不少同學可以對文明禮儀侃侃而談。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塑料袋,飲料瓶,聽著同學們口中吐出的髒話,怎麼不是人搖頭嘆息呢!我們接受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反其道而行之,這跟沒有接受教育有何區別?
“知行合一“遵守行為規範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充斥生活,讓行為規範伴我成長。
規範伴我成長 篇10
國二作文 ,1098字出自《孟子离婁章句上》的一句名言“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流傳至今,仔細品讀這句古人這句名言,和我們的生活多麼貼切,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社會中的每個人都遵守制度,這樣,整個社會才能有條不紊地運作,才能有所發展。
這個月,學校“刮”起了一陣“規範風”,瞧!學校以“規範”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例如:以規範二字為題的手抄報、黑板報、關於“規範”的演講……大家都積極參與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我們都瞭解到了“規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校園中,一個學校要想規範起來就必須從每個班級、每位同學做起。於是,規範在個人。“老師不僅要教給你們知識,更多的是要教給你們怎樣做人……”這是我的班主任曾對我們說過的話,遵守班規班紀、校規校紀就是在規範自己的每一個行為,可能有些人認為遵守那些紀律就像是在束縛自己,但這其實是在提高自己的修養,都說修養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那我們遵守規則來提高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呢?但是,關鍵還是要靠自己、靠自覺、靠行動,從一件件小事情做起,就可以發現規則是在幫助我們成長。上下五千年,回顧我們燦爛的歷史長河,提起“禮儀之邦”這一美稱,世界各地的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國,學校的每間教室門前都會有一個標語貼在門上,這句“講普通話,做文明人”更是體現了我們國家對禮儀這方面的注重,在校園中,與人相處要禮貌待人、講文明、尊重他他人……規範,在個人。
班級是一個集體,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有些好思想和壞思想生活在一起就會慢慢被帶壞,這時候老師就是我們行為的監督者,在我們犯錯誤時老師這一監督者會及時把錯誤給我們糾出來,“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有那麼多理由。”語文老師的這句話又迴盪在我耳邊了,是啊,有些錯誤我們自己是看不出來的,需要別人來幫助我們指出自己的不足,這也是在規範我們自己吶!在校園中,我們最基本的就是要先遵守班規班紀,如果連班規班紀都不能遵守,那還談什麼遵守校規校紀呢?個人規範了整個班級也就整齊規範了,所以說,個人規範是班級規範的基礎。規範,在班級。
學校就是一個更大的集體了,這時,校規校紀就顯得特別重要了,不僅要管理每個班級還要管理上千名學生,如果每一個班級都遵守學校的條例和章程,那我們的學校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規範學校。校園裡班級紀律好更是離不開和每一位同學都遵守班規班紀和校規校紀,每一個同學、每個班級都那麼優秀,那這個學校想必一定非常優秀。個人規範和班級規範更是學校規範的基礎。規範,在校園。
遵守規則其實並不難,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自覺地用規則來約束自己,遵守規則,提高修養,讓規範伴我們成長!讓我們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