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語言相關作文20篇

土地的語言 篇1

國二作文 ,712字

土地總是沉默的,可你能否聽見它無聲的語言,在訴說著它的無奈?

那天,隨意翻閱一本書,看到了兩張照片。前一張,2002年科爾沁的一個水庫,湖水豐盈,碧波盪漾,水鳥翔集,宛如仙湖。多麼美的景色!可是第二張照片,七年後的同一個地方,湖水已經乾涸,湖底雜草叢生,龜裂的空地上露出一隻只碩大的貝殼。書上說,在新中國成立前,千餘年的草原開墾使科爾沁從疏林草原變成了現在的科爾沁沙地;近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機械化墾殖作業的開始,使科爾沁沙地的土地荒漠化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即使我們把科爾沁沙地的擴張歸罪於千年輪迴的氣候大環境,農墾開發的事實,也會把人類的行為,放到是與非的天平上。

照片的作者戴白古拉,聽懂了土地的語言,你呢?

我的地理老師,在一次講課時,用手指著內蒙古的一片沙漠說,十多年前她剛剛教學時,教科書上這裡的標註是草原,而今土地荒漠化,許多草原都變成沙漠,她去過的草原,只有呼倫貝爾值得去看了。教室裡一片寂靜,沒有人說話。我們都知道,我們對土地的認識和保護還遠遠不夠,為了更好的環境,我們也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堂課上的我們,聽懂了土地的語言,你呢?

教科書上的黃土高原,網路上的黃土高原,在描述美麗的人文環境的同時,沒有忘記嚴重的水土流失。陡坡墾殖、濫砍濫伐,加上黃土土質疏鬆、夏季多暴雨的環境因素,黃土高原被水侵蝕的溝壑縱橫,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安全。許許多多的人們,哪怕自己不能溫飽,也積極擁護水土保持工作。每當聽說這樣的人與事,我總是充滿敬畏。

那些平凡又無私的人們,聽懂了土地的語言,你呢?

如果你還沒有聽到土地的語言,請你現在就靜下心來去聽、去感悟吧。它的聲音是那樣急切,甚至勝過飢餓的人們尋找糧食,它在尋找著安寧。

大地的語言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2字

我的家鄉在姚圩。原來家家戶戶都買不起電視、電腦。如今,那兒再不是貧窮、落後的土山溝了。從小到大,從沒回過自己家鄉的我,這一次終於下定了決心回家。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祖國六十歲的生日。當天一大早,爸爸眨著大眼睛對我說:“你長這麼大了,卻從沒有見過一直疼愛你的爺爺奶奶。今天和爸爸一起回去,怎麼樣?”我一聽,眉頭緊皺,原來的好心情立刻煙消雲散,悶悶不樂地想:“鄉下有什麼好,待在城裡不是挺好嗎?幹嘛要回去啊!再說,鄉下那麼窮,一點樂趣都沒有。”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衝我神祕的笑笑,說:“你知道大地的語言是什麼嗎?去了,就能聽到哦!”

“啊,大地的語言?”這倒挺有趣的,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爸爸。

來到家鄉,那裡的美景立刻吸引了我。一座座陡峭的山峰連綿起伏,樹木挺拔地聳立在山頂。我看的入了迷,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心想:“大地的語言,我怎麼聽不見?”

走著,走著,我來到了一汪清澈的溪水前。這時,爸爸停了下來,笑著說:“這不就是大地的語言啊?”我疑惑不解地問:“這怎麼會是大地的語言?”爸爸摸摸我的頭說:“你聽,溪水流淌,不就是大地母親的親切話語,她正通過溪流在與我們對話呢!”仔細一想,還真是啊!溪水時急時緩,聲音忽高忽低,真是妙不可言。我對家鄉的感情更深了。每逢過年過節,我都會回家鄉,看望親人,聆聽那美麗的大地語言。

“月是故鄉明“還是家鄉是最美的。只要仔細觀察,用心體會,就能發現許多有趣的事物和溫馨的倫常親情。

仿寫土地的誓言 篇3

國一作文 ,1919字

【篇一:仿寫土地的誓言】

王紫河

我熱愛我的故鄉,

愛那參天碧綠的白樺,

那皮鞭滾落在山澗裡的脆響;

愛那賓士的馬兒,

戴著鈴鐺奔跑,叮咚,叮鐺……

我常回憶起故鄉

一點一滴的片段,

那裡有豐收的歡笑,

有勞動的艱辛

她是那麼美麗、豐饒,

讓我永生難忘。

現在,我離開了我的故鄉,

在關內流亡,

有個聲音卻常常在我耳邊迴盪,

她在召喚我回去!

她知道我的思鄉。

我以堅定的語氣說:

故鄉,我一定要把你解放!

我會不惜一切代價,

為你戰鬥到底,直至死亡。

我騎著馬兒正向你奔來,故鄉!

【篇二:仿寫土地的誓言】

王怡慧

我的家在東北,

她就像我的母親。

我對她的愛是熾熱的,

她像媽媽一樣,

每天都在呼喚我,

叫我心神不寧。

兒時的一幕幕往事,

像影片一樣在眼前播映:

蒙古狗在深夜裡嗥鳴,

遼闊的草原上飛跑著奔流的馬群;

標直的白樺樹參天碧綠,

斑斕的山雕飛過高高的山頂。

我在那裡勞作,

灑下汗水的艱辛,

田壟上踩下我的足印,

鎬頭上留下我的手印;

我吃過自己種的白菜,

飄滿稻香的空氣,

是那麼清新。

往事一幕幕,

故鄉的形象越來越親近。

不管我走到哪裡,

即使我睡得很沉,

或者在睡夢中突然被驚醒,

我總能聽到她在召喚我,

她在哭訴被侵略的酸辛。

我是該回去了,

回去,不是向侵略者跪地求情!

我要為她戰鬥到底,

哪怕獻出自己的生命。

我將用我的淚水,

為她把汙穢和恥辱洗清,

我要讓她美麗重現,

水容復綠,山容復青

……

【篇三:仿寫土地的誓言】

左馨蕊

我熱愛廣大的關東原野,

那是我的故鄉。

我熱愛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

我熱愛那紅布似的高粱;

我熱愛那狐仙姑深夜的讕語,

我熱愛那馬兒戴著串鈴奔跑,

皮鞭滾落在山澗發出脆響。

東風吹起的時候,

土壤的清香在空中飄揚;

空氣裡有一種歡喜的聲音,

天空是那樣的透明清亮。

美麗、豐饒令人難忘

那是我的故鄉。

如今我不得不離開她

四處逃亡,

夜夜夢裡聽到故鄉喚我的名字

叫我回鄉!

我的心從沒有和她分開過,

朝思暮想,

終有一天我要和她匯合在一起

我的手再放到她的大地上!

家鄉,你必須站立,

必須被解放!

我願為你付出一切,

為你戰鬥到底!

你要用一個更美麗的姿態

出現在我的面前,

你等著我,我的故鄉!

【篇四:仿寫土地的誓言】

羅士傑

對於廣大的關東,

我熱愛得熾痛。

我將手放在胸膛上,

我的熱血在噴湧,

我的心在怦怦跳動。

當我躺在土地上仰望滿天的繁星,

當我手抓一把泥土,

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我懷念故鄉的風土,

故鄉的人情:

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在原野上呻吟,

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衝破大地的沉靜;

我聽見皮鞭滾落在山澗裡發出聲聲脆響,

那剽悍的蒙古狗在深夜裡放聲嗥鳴。

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

紅玉的臉龐閃著黑玉的眼睛;

我想起斑斕的山雕重疊著賓士的鹿群,

帶著松香氣息的煤塊、閃著赤色的足金。

我想起故鄉的田壟裡埋葬過我的歡笑,

那把鎬頭見證著我的辛勞;

故鄉的春天,有小河淺淺流過,

還有籠罩在煙雨中柔媚的柳條;

故鄉的秋天,稻禾的香氣那麼強烈,

勞動的歌聲響徹雲霄。

這土地是多麼美麗,

這原野是多麼豐饒……

我現在卻離開她千里萬里,

夢裡常聽到她在召喚我,那樣心急,

這聲音時時纏繞著我,我無法呼吸,

故鄉,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

從不曾把她忘記。

強盜侵佔了她的土地,她在哭泣,

多少像我一樣的遊子痛失家鄉,失所流離。

我一定要回去,

拿起武器,為她戰鬥到底!

她必須被解放,必須站立!

我願意付出一切捍衛她的美麗,

我必須看見一個更新的故鄉,

在我面前,

或是在我墳前

屹立!

【篇五:仿寫土地的誓言】

陳詩穎

我熱愛我的故鄉,

我愛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

我愛那紅布似的高粱;

我愛那奔流似的馬群,

我愛那蒙古狗深夜發出的鳴響;

我愛那皮鞭滾落在山澗裡,

我愛那晴天裡馬兒奔跑在大道上。

我愛那金黃的豆粒,

我愛那黑色的土壤;

我愛那帶著赤色的足金,

我愛那紅玉的臉龐,

……

我懷念在故鄉的生活,

春天,東風吹起,

原野上到處是鳥兒的歡歌,

河流淺淺流過,

柳條像一陣煙雨似的竄出來,

空氣中到處是喜樂。

秋天,銀線似的蛛絲在牛角上掛著,

稻禾的香氣是強烈飄過,

碾著新谷的場院轆轆地響著,

這樣家鄉,那麼美麗,那麼蓬勃

……

故鄉在召喚我回去,

她正輕輕呼喚我的姓名。

不管我走到哪裡,

即使我睡得很沉,

這聲音不可阻止,

從來不會停。

在外鄉流浪已十年,

我從沒有把忘記她的容顏。

我馬上就要回去為她戰鬥,

她必須被解放,必須被歸還!

為了她,我甘願付出一切,

哪怕把血汗流乾。

我要看到一個更美麗的故鄉,

出現在我面前,

或者我的墳前!

土地的誓言仿寫 篇4

續寫改寫 ,446字

我又一次踏上爬滿青苔的石梯,清涼的溪水沿著石縫,從腳邊溜過,樹影將澹澹流水染作了翠綠。當我走過這一片竹林,我感到那熟悉的氣息又逐漸在心頭縈繞,腳尖觸著初生的筍尖,年復一年間,新的生命仍在幽靜中滋長。當我在暗夜裡攀上山峰,天上的星辰似乎很近,伸出手,手融進黑夜裡。

山腰上有一片綠油油的茶林,一叢叢規矩地排列整齊著,路旁有光禿禿的柿樹。想到秋日裡,這纖細的枝幹上竟結成一盞盞紅燈,一隻手扶樹幹,半個身子探出去,拽下一隻紅通通的柿子,在山泉裡洗了洗,一路走便一面剝開了柿皮。

我看見松鼠在山下的林間跳躍,聽見水庫傳來急促地水聲,我想起土磚砌的房屋,無數次上山下山踩出的小路,野鳥地宛轉啼鳴,羊群的腳步聲,松樹厚厚的松油,在靜靜地滴落……

冬天,雪將山嶺染成了白色,聞著雪的氣息,梅花開出雪色的花朵,白梅黑漆的枝幹在雪地中宛若游龍,勾勒著如畫的山景。白梅的花瓣在雪中透著微紅的粉,薄如蟬翼,竹林依舊生生不息,在白雪中肥育著新的生命,冬筍擠開裂縫,已完全失了蹤了的鳥兒只在山谷中留下一串串清脆地鳥鳴。

仿寫土地的誓言 篇5

國一作文 ,2043字

【篇一:仿寫土地的誓言】

李勁鬆

心中充滿了熾痛的熱愛,

我昂頭望向遠方,

在那遙遠的天邊,

是我不可觸及的故鄉。

我將雙手放在胸膛,

那裡噴湧著熱血,

發出咚咚的聲響。

我仰望藍天,

靜靜回想她可愛的模樣。

我想起參天碧綠的白樺林,

標直的白樺樹靜立在原野上;

我想起馬群似奔流,

皮鞭滾落在山澗,

發出聲聲脆響。

還想起那黑黝黝的土地,

滿山遍野種滿大豆高粱。

那黑玉的眼睛鑲上紅玉的臉龐,

那烏金一樣的煤塊,

泛著好聞的松香。

我多麼留戀那被遺棄的故鄉。

我的每一根血管裡,

都流淌著滾燙的哀傷。

十年流亡在關內,

那濃濃的思鄉情,

只能靠回憶滋養。

我是土地的族系,

我的每一寸面板都靠故土供養,

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

心情就變得開朗。

你看,那河流淺淺流過,

倒映出河畔的柳楊,

空氣中瀰漫著歡聲笑語,

飄滿稻香的天空是那麼透明、清亮。

啊!多麼美麗的景象,

叫我永生難忘。

可是,

土地的族系卻守不住這片熱土,

我的心被刺得很痛,

怎忍心見她飽經風霜?

我應該回去了,我必須回去!

我的土地,我的原野,

你必須被解放!

為你而戰鬥到底,

我的決心不可阻擋!

北方的大熊啊,

你金色的光芒快為我指引方向,

我要跨上快馬賓士到她的身旁,

那裡,是我的出生地,

也將把我埋葬,

為了她,我願付出一切,

誓死捍衛她的榮光!

【篇二:仿寫土地的誓言】

黃世瑤

我將手放在胸膛上,

知道我的心還在跳動,

我的熱血還在噴湧,

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

一種思鄉的熾痛。

我思念著我的家鄉,

那裡有印下我無數腳印的田壟,

在那稻棵上,我捉過蚱蜢;

那裡的秋天是香的,

柳條在春天裡,像煙雨朦朧。

那裡有世界上最透明的天空,

銀線似的蛛絲在牛角上掛著,

碾著新谷的場院,響聲隆隆。

那參天的白樺林是最好的樑棟,

那肆意洶湧的高粱長勢蔥蘢;

金黃的豆粒映襯著黑色的土地,

鹿群賓士的原野刮過怪誕的狂風

……

她在低低地呼喚著我,

一聲一聲,那樣急匆,

它驚醒我的夜夜殘夢,

我不得不回去,

不要讓她期待落空。

土地,原野,

我的家鄉,

你必須被解放!

為了你,我願付出一切,

以死報國,戎馬倥傯。

哪怕馬革裹屍,葬身荒冢,

為你洗清汙穢和恥辱,

將是我

最大的光榮!

【篇三:仿寫土地的誓言】

張桓瑞

我常把手放在胸膛上,

聆聽著她的呼吸,

那聲音來自我熱愛的故鄉,

關中的土地。

她是我的母親,她養育了我,

我每一寸面板都有她的土粒。

她的田間土路上留下過我的足跡,

我的歡笑還飄蕩在那春風裡。

小河淡流,柳條如煙,稻香飄揚,

她是那麼豐饒,那麼美麗……

當我在異鄉把她想起,

我的腦海中滿是參天碧綠的白樺,金黃的豆粒,

還有那賓士的鹿群,

深夜嗥鳴的蒙古狗,

它們都土生土長自

那黑色的土地……

我把手放在胸膛上,

我又聽見她在喚我回去,

聲音是那麼悽切,那麼迫急,

我多想和她再次融合在一起,

我胸中湧動的洪流永遠不會停息。

故鄉的土地、原野,

我就要歸去,

你必須被解放,必須站立!

我要為你而死,戰鬥到底,

讓大熊星座的金色光芒照耀我回家,

我會讓你重現美麗!

【篇四:仿寫土地的誓言】

唐曉婷

對於廣大的關東原野,

我心裡懷著熾痛的熱愛。

我熱愛那帶著松香氣味的煤田,

我熱愛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

我熱愛那深夜嗥鳴的蒙古狗,

我熱愛那奔流似的馬群。

故鄉的土地上,

我留下無數腳印。

那田壟上埋葬過我的歡笑,

那稻棵上我捉過蚱蜢;

那柳條像一陣煙雨在春天裡抒情,

那稻禾的香氣是那麼強烈,

我吸一吸鼻子,

心靈立即變得安靜。

可現如今

我被迫離開故鄉十年整

侵略者的鐵蹄

踐踏在她的土地上,

我總聽到她在召喚我回去,

她在低低呼喚我的姓名。

是的,我必須回去,

我必須為她戰鬥,把血拼盡。

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眼前,

或者我的墳前,

我願意付出我的一切,

為她把汙穢和恥辱洗清!

【篇五:仿寫土地的誓言】

計曉樂

“九一八”事變已過去十年,

抗戰正處於最艱難的階段。

我跟著一大群同胞流亡在關內,

遠離著可愛的家鄉。

我熱愛自己的家鄉,

那裡有碧綠的白樺,紅色的高粱,

金黃的豆粒、黑色的煤塊,

空氣裡浮動著好聞的松香。

還有那斑斕的山雕和奔流似的馬群,

趕馬的皮鞭滾落在山澗裡發出脆響。

故鄉的土地上留下過我無數的腳印,

沉重的鎬頭上留著我的手印,

東風吹起,

土壤的香氣在田野裡飄揚

有鳥兒啼叫的天空是那麼透明清亮。

異鄉畢竟不是我的家鄉,

我不管走到哪裡,

總被一種聲音纏繞,

“回去,回去”

這聲音是那樣親切、那樣熟悉;

聲音裡的熱情不可阻擋。

故鄉曾經那麼美麗、那麼豐饒,

我怎能把它遺忘?

我必須回到她的身旁,

為她扛起鋼槍

哪怕犧牲生命我也在所不惜,

故鄉,我與你一言為定,

我馬上就會回來,

我必須還你一個嶄新的面龐!

我們的語言 篇6

高二作文 ,895字

語言,作為一種傳遞資訊的媒介,使我們能夠了解對方的意思。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很好的將本族文化傳承下去,但更為重要的是洞察先人的思想,明白並重新認識我們的歷史,文化及我們的語言。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的母語是中文。而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它隨中華文化一起誕生。我們爺爺的爺爺們剛開始時可沒有文字,他們是以口述的形式交流的,到了後來,倉頡來了。相傳,他以結繩記事,但當事情多起來時,他發現記事所用的繩子和貝殼並不夠用且容易出錯,那怎麼辦呢?最終,他從老虎的腳印中得到啟發,並嘗試用符號代替,這就是最初的中文。雖然真正流傳下來的文字是甲骨文,這是漢字的雛形,後經歷朝歷代的演變,形成了當今我們的文字。

如今,有很多外國友人學習中文,他們普遍覺得中文是一種非常難的語言。但果真如此嗎?我們都知道,中文有口語和書面語之分,簡單的來說,口語很casual(相比與其他語言),而要真正學會寫並看懂別人寫什麼,我估計還要學一下文言文,畢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嘛!

剛開始學英文時,我很困惑,中國的文言文和詩詞該怎麼翻譯?直譯呢?沒有那麼的沈博絕麗,何況外國人怎麼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如果先把它翻譯成現代文,再翻譯成英文,又沒有了那種意境,這還是文言文或詩詞嗎?

有人說,學習中文比英文快,我十分贊同這一觀點,但為什麼會有人這麼說呢?有什麼根據呢?首先,我們不妨來想一想,中文的基本單位是字,字與字結合起來就變成一個詞;而英文呢?一個字母,兩個字母,三個字母,多個字母組成一個單詞。那麼,如果我學會了一個字的意思,而這個字能與其他字組合成多個不同詞性的詞,如此一來,就只需學習很少的一部分字就可以學會很大一部分詞,而英文則不能做到這一點,如果能,那其數量也一定比中文的少。

中國人學習中文時,用的是心靈,而外國人學習中文時,大多數用的是充滿智慧的頭腦。西方的語言基本上也屬於這個型別。

中國人用心靈學習中文,他們雖然過著成年人的生活,但是心中卻懷著一顆童心。中華文化雖然古老,但又年輕充滿活力。因此,真正的中國人是具有“孩子般地心靈和成人的頭腦的人”。

我們的語言,中文,意義非凡,無可替代,永垂不朽!

與土地的約定 篇7

國二作文 ,1259字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時,規則整齊的田地中,又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看著那在黑土地的懷抱裡酣睡的綠油油的莊稼,心裡嘆了句:“真好!”土地中的莊稼,播了種,種了收,四季在更替,朝起又暮落,暮落又朝起,我在一天天長大,。物是人非。可我不會忘記那時與土地的約定。

小小的人兒,小小的身影,在田間晃動,那小小的人兒,坐在田壟上,腳深深地埋進溫暖而潮溼的土中,歡快地嬉笑著。這時,鄰田的大嬸看著這喜人的小娃娃,不禁想逗逗她:“木木,跟大嬸說,長大了想做什麼?”說著又拿出一把糖,誘著小女孩,小女孩盯著大嬸手中的糖,不假思索地說:“長大了,我就守著這裡的土地,哪也不去!”小女孩稚嫩的面容上不加一絲玩笑,那份天真與嚴肅惹得旁邊的耕種的人都“呵呵”笑了。不知是笑小姑娘傻,還是笑她太天真。

“長大了,就守著家鄉的土地。”這成了小姑娘與土地的約定,也成了她年少時心中的第一個夢想,雖然這並不算是一個多麼遠大的夢想。

春來了又去,去了又來,那小小的人兒長大了,由一個幼稚可笑的傻丫頭長成了一個文靜秀氣的中學生。或許,別人早已忘記小姑娘當年說過的玩笑般的話語,可她還在守候著這個約定—她的夢想。只因為,她知道,每個遊子背井離鄉,漂泊在外的辛酸與悲痛。

我就是那個固執的人兒,那年的我六歲。

大概是我還在襁褓中的時候,父母便帶著我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只為能尋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那時,土地是貧窮與落後的象徵,很多人為了擺脫土地,擺脫這整日不辭勞作卻不見成就的農村生活,依然背起行李,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謀生。好不容易找了份自營的工作,卻不懂經營,幾次虧本。那時,爸爸買了幾隻大閘蟹花了不少錢,惹得母親一頓好罵:“前幾天,我們給張老闆打了三個月的工,最後,他拿著錢跑了,咱現在幹著自營生意,需要錢進貨,這都快揭不開鍋了,還買這無用的東西幹什麼?”父親低頭不語,等母親說完,才抬頭看了看我憐憫地說:“咱走了多少城市,木木也沒吃過什麼新鮮東西,趁著還有點錢,讓孩子嚐嚐鮮!”母親動了動嘴脣,沒說什麼,可是眼角溼潤了。小小的我看著這一幕,心裡也很痛,卻不知為什麼?

樸實的莊稼人哪有多少心思,被城裡的老闆,包工頭耍得團團轉,辛苦工作卻換不來一分錢。土地的兒女啊!我們有土地,有莊稼,只要我們付出了,他就不會虧待我們。我們為何還要受這流離之苦,家鄉的土地在期盼著你們啊。

那散發著自然香,樸實肥沃的土地啊,我們會回來的。

2003年,北京,非典襲來,人心惶惶,務工者紛紛逃回了家鄉,父母也帶著我逃離了北京。又是一陣顛簸,那時我再也不用跟著毫無目的的漂泊了。

從此,我倍加珍惜與土地的相逢,我又回到了她的懷抱,我感到從未有過的親切。我想,那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是我危難中的避風港。因為,我不管怎麼對待她,她總是寬容的接納我。我想,我要守著土地,一輩子,

讓我們用手中的土地,創造出財富,那時的人們就不用背井離鄉,不用再忍受離別之苦,那時,在外漂泊的遊子能回到家裡。那該是多麼幸福的啊。

看著這滿眼的綠色,我知道,只要我不懈地努力,這一切便不再是夢想……

生命的語言 篇8

國一作文 ,712字

當一粒種子破土而出的時候,當一個娃娃第一次睜開眼睛的時候,當一縷陽光浮出天空的時候,一切暗示著:生命誕生了。

一滴不起眼的水珠,蘊含著整片海洋的清新;一顆小小的芽兒,隱藏著整個花季的芬芳。一種微不足道的事物,竟有如此驚人的內涵。“生命的誕生運作就是奇蹟,但要人類相信這奇蹟卻比奇蹟發生還困難。”如果生命是一株小草,便要發揮出自己驚人的力量,為大地增添一份生機和活力。

泰戈爾曾說過:“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高君宇也說:“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慧星之迅忽。”生命是永恆的。生和死都是上帝聖潔的表現,起始和終結都是一種哲學,永遠不變。如果生命是一朵花兒,花開時的喝彩,花謝時的失落,都是美好的。毫不吝惜地將香氣散發,使生命之路撒滿花瓣,溢滿幽香。

浩瀚無邊的海岸,暴風雨後的沙灘上佈滿了小魚,遠遠的一個小男孩,把魚撿起,扔到大海里,痛苦掙扎的小魚兒們,得到了第二次生命。腳下匍匐的小生靈,天上飛過的小生靈,還有微小的看不見的小生靈,都具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如果生命是一條小溪,就要滋潤每一寸土地,灌溉每一棵禾苗,日夜不停地奔向大海,做川流不息的活水。

“以特寫的角度看生命,它是一個悲劇;以長鏡頭的角度看生命,則是一場喜劇。”生命中存在著無數的快樂和痛苦,在生命之花上長有兩片葉子,一片是快樂,一片是痛苦。生命是一棵長滿可能的樹,而樹上的可能,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如果生命是樹,則要衝破腳下堅硬的岩石,汲取大地的營養。風來了,努力阻擋;雨來了,盡情吮吸。不管怎樣,陽光一湧,一切便好了。

生命旅途,一路上坎坎坷坷,當你走到終點時,才發現:自己走的路是那麼漫長;當你要離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走的路是那麼美好。

最動人的語言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1字

星期六的早晨,我一如既往的去補習班上課,走進了教室,像往常一樣坐下來,等待著老師講課,可和往常不同的是,老師沒有說話,靜靜地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字:生命。

“生命?”我很疑惑,悄悄地問著同桌:“什麼情況?”一旁的同學也一臉茫然。

開始上課了,老師失去了往日的微笑,滿臉寫滿了沉重:“最近大家都知道,韓國的客船很不幸……”說著哽咽了一下,接著拿出了紙巾擦了擦眼角。我這才明白黑板上“生命”兩字的用意。

“生命是短暫的,而我也為他們感到惋惜……”大家都低著頭,沉默不語,無不為這些遇難者感到痛惜和悲慘。

“誰知道他們踏上這裡,是一條不歸之路。大家都知道那一條悲慘的簡訊吧……”

說完,螢幕上出現了一行顯眼的韓語……

老師將這一行陌生的文字翻譯成中文:“媽媽您好,我怕沒有來得及跟您說聲‘我愛您!’”

這是一位韓國的遇難者給媽媽發的簡訊,看到這行醒目的漢字,我一下子愣住了,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生死離別的痛苦,也沒有想過母親對我們的愛,知道的也僅僅是母親辛苦而已,更沒有大膽向母親表達過我的愛。螢幕上又出現了一行字—

“傻孩子,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不過,媽媽也愛你”。

看著這一行行觸動人心的字,教室裡安靜極了,空氣似乎都凝固在一起。老師清了清嗓子,低沉的聲音裡透露著傷感:“這位母親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臉上掛滿了幸福的微笑,等著自己孩子的回信。而明白了此意的孩子,也可以幸福地閉上眼了……”聽完了老師的話,淚不知為何滑落到了嘴角邊,教室裡也不時傳來抽泣的聲音。

“媽媽,我愛你!”“孩子,我也愛你!”如此簡單平凡的話語,在生死離別那一剎將是我聽到過的最動人的語言,它包含了多少母女之中的愛,淚眼朦朧中我彷彿看見了那個孩子收到母親的回信後,閉上了眼,巨浪襲來,吞沒了一切,淚下卻滿是幸福之色……

微笑是具有多重意思的語言 篇10

國三作文 ,659字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微笑便是開啟窗戶的鑰匙,可見微笑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語言,能夠讓人敞開心扉。

微笑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語言,在家裡父母的微笑代表著肯定。

幼年時的牛頓酷愛動手,但他所做出來的東西卻總是讓人不敢恭維。可是每當他的一個小製作誕生後,他的母親總會向他投去肯定的微笑,這使他能有足夠的自信來進行以後的學習。

這便是微笑的力量,能讓一個人因受到鼓勵和肯定後變的異常強大,使他敞開了心扉奮勇向前。倘若當時他母親並不像他投去那及時的微笑,想想牛頓還會有現在的成就嗎?我想不會,可見一個微笑往往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微笑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語言,在學校里老師的微笑代表著鼓勵。

幼年時的林肯非常的調皮,成績也並不是很好。但每次成績只要稍有起色老師都會向他投去微笑。這給幼年的林肯很大的鼓舞。加上他在各種艱難條件下的努力他當上了總統。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微笑這種語言甚至比說話更能打動人,更能鼓舞人,在不同的地方運用微笑的方式不同,所表達的意見也不同,他往往能造出一塊好鋼,即便他是鐵。

微笑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語言,在慰問災區同胞的時候微笑代表著關愛。

還記得2008的汶川地震,當溫總理去慰問他們時臉上總帶著微笑,這使那些人感到無比的溫暖。

雖然這種語言不能使他們帶去什麼。但這卻是最真誠最樸實的關愛。也是對災區人民最大的問候,也給他們帶去了重建家園的信心。

微笑是具有很多意義的語言。也是最美的寫照,巧妙的運用這種語言能給我們生活增添一份色彩,在生活中我也去向那些需要的人投去微笑,因為我深知微笑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