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相關作文20篇

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篇1

高二作文 ,644字

聽著那輕輕的掩門聲,再看看窗外即將破曉的黎明,我的心莫名的一酸,那是爸爸回來了。

爸爸的工作很特殊,他處於下屬與領導之間的緩衝帶,這是一個社會地位與單位待遇的分水嶺,跨過去,意味著的是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物質生活。我們家並不十分富裕,但爸爸卻想給我們全家人更富裕的生活,所以他在努力跨過分水鄰並爬上那個領導的位置。

爸爸每天忙於各種的應酬活動,他要在與領導,下屬的交際中展現自己的能力,樹立自己的威望,假以時日,一飛沖天。一個個寧靜漆黑的夜晚,只要細心傾聽,會聽見媽媽難以入睡而輾轉反側的聲響,她的身旁總是缺少那個令她感到溫暖的結髮之人。而我每晚總是會感受到缺少了一種陌生而又熟悉的安全感,彷彿我的夜晚沒有山一樣的沉穩,只有水的柔弱。

那是爸爸沒有回家的夜晚,但卻總是這些夜晚,編織成我們幸福的物質生活。

天快亮了,我想爸爸該是快回家了吧。果然,不一會兒就聽見那輕輕地掩門聲,接著是“踏”,“踏”的腳步聲,然後是一陣嘔吐聲。聽到這裡,我的心不由得抽搐了一下,開啟房門,走到廁所,看著半彎著身子,對著洗手盤拼命嘔吐的爸爸,我輕輕的拍了拍爸爸的背,並遞給他一條毛巾。爸爸見到我,用力的撐著爸爸牆壁,想要站立起來,卻步履不穩。我攙扶起爸爸,並把他帶到客廳沙發上坐下。看著已是不惑之年的爸爸。烏黑濃密的頭髮中夾雜著不少白髮,臉上的皺紋一道一道,像湖水中的魚兒激起的圈圈漣漪,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中出現了少許血絲,正是“絲絲白髮兒女債,道道深紋歲月情。”

我沒有說一句話,嘴巴有點幹,只是倒了一杯熱茶。

回家的感覺,真好! 篇2

國二作文 ,860字

讀了朱自清的《背影》,總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感覺,說不清,想不透。腦海裡總出現一幅明亮的畫,有燭光搖曳,笑臉的影子,溫馨的小床。哦,那是我最親愛的家!

我是個住校生,每個星期五才能回一次家。於是總是盼望著,渴望著週五的到來。剛開始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家裡豐盛可口的飯菜,溫暖舒適的浴室,或是日思夜想的電腦?似乎都不是。一天的時間是短暫的,剛回到家,好像才隔了幾個小時,就要搭上返校的汽車。我們開始亂了。急急忙忙得找書包,找衣服,最後還是爸媽微笑著把飯卡塞到我們的手裡。

從家到學校只是短短的幾十分鐘。車廂裡沒了回家時的那股熱鬧,實在是靜極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也是同樣的心事:什麼時候才能再回家呢?還有六天……一時間,突然都拋開了爸媽的嘮叨,想著家的好處。夏季,衝個涼,換上喜愛的衣服,坐在皮沙發上蹦一蹦,抓一把薯片,喝一口可樂;冬日,暖暖的陽光照得人也懶洋洋的,倚在寬大的大理石窗臺上,一杯清茶,一本老書,心也一下子暖和起來了。

家,一個如此溫暖的字眼。

對於每個人來說,家永遠不會拋棄你,永遠不會背離你。在難過的時候,你會想到家的快樂,父母的關懷;在絕望的時候,你會想到家的力量,父母的鼓勵;在幸福的時候,你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家,還是爸媽!

回家的感覺,真好!

在家,可以肆無忌彈地唱歌,吼叫,跳舞。在家,可以毫不猶豫地抱怨成堆的作業。在家,可與和父母撒撒嬌,鬧鬧脾氣,一覺睡過,眼前仍是父母的笑臉。在家,時時刻刻都走不出父母濃濃的,永遠不會退卻的愛意。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太大的地方……”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因為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而失去父母,失去愛,失去家。他們渴望有一個溫馨而完整的家。可儘管我們有家,我們卻也不懂得珍惜。有家,是一種幸福。但別忘了,幸福是短暫的,還長著翅膀會飛。家,需要我們用心去保護,去珍惜。

劉德華有首歌,就叫“回家”。“你為我把飯燒,我為你打掃,哦,回家的感覺實在真的太好……”希望每次開啟家門,總能看見爸媽,看著爸媽的眼睛,感受他們眼睛裡的微笑。

回家的感覺—真好!

我也當了一回家長 篇3

國一作文 ,650字

“萬歲”我盡情地呼喊,“我當家長了。”

是呀!“家長”這個神聖的職務我們起碼再過14年才能當上,而我,卻在14歲的時候就如願以償了。也許你會羨慕地說:“真新鮮,我怎麼就沒嘗試過呢?”不過,要是你真當一回,你就會知道當家的辛苦和不易。

那是我初中一年級上學期,爸爸為了讓我知道“油鹽貴”,就讓我擔任“臨時大總管”這個“神聖”而“艱辛”的職務,管理家裡的一切大小事務。我激動地接受了這個職務。

我走馬上任第一天,爸爸就把本月工資交給了我,我鄭重其事地接過來,翻來覆去數了好幾遍,才小心翼翼地放進自己的包裡,然後又不時地摸摸它,生怕它不翼而飛了,我非常感謝爸爸給我這次機會。

星期六,我很早就起了床,提著籃子就直奔街市去買菜,因為這是我當家的第一件事。“我得把這件事辦得好些,讓他們知道我也長大了。”我心裡想著。

買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進菜市場,我就看上了蘑菇,連價錢都沒問,張口就要三斤。當我給錢時,才知道這蘑菇貴得嚇人,但出於面子,我還是硬著頭皮給了,“出師不利,哎!”之後,我把菠菜認成了油菜,草魚認成了鯉魚,真是洋相百出,最後,我又買了兩斤海帶。

以後的事就更糟糕了,我不是忘了擦桌子,就是忘了洗衣服;不是忘了燒開水,就是忘了掃地,並且還給自己大大增加了零用錢,不到半個月,家裡亂得一團糟,並且還伴隨著“資金短缺”。我不得不自動申請撤職。

這件被我看著好玩、新鮮、氣派的事,讓我明白了:空長一雙白皙的手卻只會捧書本這樣的“人才”,縱有滿腹經綸,也難以成大器。只有學會自立自強,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常回家看看——讀《碧婆婆貝婆婆》有感 篇4

讀後感 ,644字

暑假裡,我讀了巴西作家安娜玛麗亞马查多寫的小說《碧婆婆貝婆婆》,這本小說是由她自己對祖母的寸寸思念凝結而成的。我讀了之後,感慨良多,我從內心裡發出呼喚:關愛空巢老人,常回家看看。

這本小說講述了一個小女孩貝爾與空巢老人碧婆婆、小孫女貝塔之間的故事。通過彼此間的對話,發現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貝爾通過貝婆婆知道了許多古老而新奇的東西,通過小妞妞貝塔瞭解了未來的種種高科技。他們通過心靈的對話,建立了一座橫跨兩個不同時空的橋樑。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起了我的七十多歲的太婆婆。她的子孫們都因為生計而外出打工去了,家裡現在只留下她一人。我和雖她相處過五年,但因上學便離開了她。對於她我的記憶卻很模糊,只依稀記得她那慈祥的面容,溫暖的手掌。現在她一人在家是多麼地孤單啊!我不知道她是怎樣地做飯、怎樣洗衣……我想她的內心一定是孤獨的,需要和人說話,需要有人關照,需要……就像碧婆婆一樣。如果沒有小女孩貝爾的出現,她會像大海中的孤帆,風雨中搖曳的老樹。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人們交流的方式也在迅速地改變。由於忙碌,少有回家看望老人的機會,親人們之間也多是電話聯絡,但這永遠代替不了貼身的關照!太婆婆的兒女們也時常打來電話,詢長問短的;逢年過節的也給她買來許多保健品。但這能解老人心中的孤獨之結嗎?恐怕花再多的錢,買再多的保健品也抵不上陪老人聊聊天、吃吃飯。

現在空巢老人的數量在不斷地增加,像碧婆婆和我的太婆婆一樣的老人會越來越多。兒女們,常回家看看吧,老人需要你們!

常回家看看吧 篇5

高二作文 ,802字

數數手指頭,已有好幾個星期沒回家了。校園裡的秋葉已落滿了一圈又一圈,落得空虛,落得心慌。

好不容易熬到了假日,我頭也不回,踏著回家的路匆匆而去。經過一番乘車的顛簸後,我的雙腳終於可以安穩地踏在家前的小路上。這時,夕陽的餘輝暖暖地流淌著,將我消瘦的身影拉往家的方向。

當我的左腳剛踏過熟悉而又親切的門,一陣香噴噴的味道直躥鼻子,弄得我直呷口水。一進去,母親便投來焦慮的目光,“怎麼這麼晚才回來?”我應著,向窗外望了望,外面已經暗淡下來,只亮著鄰家溫和的燈火,宛如一顆顆略帶倦意的星。也許鄰家已享受溫馨的晚餐。

可我很少有這樣好的時機,自從上高中以來,父親就常年在外,家中只有孤零零的母親,獨自支撐起了家的溫馨。如果母親也外出打工了,這個家就不成家了。一切思家的情思也封鎖在塵埃中了。

於是,母親便成了家中的一扇門,永遠地守護著家的感覺。我很想念母親,很想念家,母親與家,是我思念中緊密相聯的青絲。雖然難得有回家的機會,但我還是幸自己能有家的充實感。我想起了其它家的一些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奔波,他們的家便成了空虛的殼,沒有了甜蜜的笑聲,沒有了慈愛的罵聲,也沒有了溫馨的餐具聲。我覺得一些碟碗的磁撞聲是家中和諧、親切的音符,敲碎了死一般的沉寂。每往我聽到母親的洗碗聲時,就有種家的著落感。

有家的感覺真好!歡樂、悲傷、失意、憂愁都是家的味道。可你是否認真地品味過?當你吃著香噴噴的飯菜事,是否想到流浪的孤兒;當你看著精彩的連環畫時,是否想到無錢讀書的窮兒;當你聽著父母循循善的教導時,是否想到無人疼愛的壞孩子……這一切都是家給你的福分。

家是溫暖的巢,家是遠飛遊戲思念的淚。家每一刻都呼喚著你,猶如一位慈愛的母親呼喚孩子一樣。吃晚飯的時候,我看見母親又增添了幾條銀絲,額上也爬了幾條皺紋。可她全然不知,她依然有一雙如家一樣溫暖的眼睛。

常回家看看吧!也許我們的母親正立著,宛如雕像,靜靜地注視著我們歸家的路……

回家 篇6

國一作文 ,78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