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背後的重擔相關作文20篇

共享背後的重擔 篇1

國三作文 ,1191字

“嗶”一聲劃過天際,那是共享單車開鎖的聲音。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社會逐漸步入了“共享時代”。人們在享受這般便利、快捷的同時,不知是否留意,有那麼一群人,在“共享”的背後,默默地用自己的肩膀,守護著這樣的便捷。

我放學回家時,會經過一個地鐵口。每次走過那裡,必先要穿過一帶“單車叢”。吸引我注意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爺爺。他身著一件橘紅色的馬夾,背後寫著“共享單車管理員”。他每天都在花花綠綠的單車叢中穿行,時而弓下腰,用手擺弄著車上的鎖;時而將亂停亂放的單車整齊地擺回到原位。他的頭髮幾近花白,戴著一副老花眼鏡。每當他彎下腰檢查單車是否有損時,活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先生,認真教導著自己的學生,有時還起身,嘟囔著,搖搖頭離開。

那一次,雷雨交加。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鋪天蓋地從天空傾瀉下來,狂風像一隻飢餓的獅子,怒吼著向牆壁撞去。我拉緊外套,快步走回家去。又經過那個地鐵口時,我站在旁邊的屋簷下避雨。目光卻在四處搜尋著老爺爺的身影。不料,四周的單車附近都不見他的蹤跡。“天氣這麼惡劣,也難怪他不工作。”我想著。突然,馬路對面隱約的對話聲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大雨朦朧中,我看到了那件橘紅色的耀眼的馬夾,心中突然有了一絲慰藉。老爺爺手中正提著一輛摩拜單車,但在他的旁邊,似乎還站立著一位撐著傘的身穿西裝的男子,指著身旁的一輛單車,又指指那位老爺爺。因為雨聲太大,我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麼,但從那位男子說話的音量和語氣中,我感覺事情不妙,於是快步過了馬路。終於聽見了男子的話語:“你看你乾的都是些什麼活啊,我這一路走來,想要騎個小黃車,就沒有一輛是好的!不是鎖壞了,就是輪子不好使了,還有些沒有座墊的!要你有什麼用啊……”那男子說著與自己的著裝不相匹配的粗魯話語,聽著令人生畏。老爺爺沒有回答他任何話,只是說了句:“馬路那一頭有很多完好的,你可以去那兒。”沒等那男子回答,老爺爺提起單車,向另一個路口走去。西裝男子似乎還沒有解氣,邊過馬路,邊咒罵著:“都是些什麼人啊,負不負責任!”老爺爺沒有任何舉動,堅定地手提車子,小心地將它擺放好,然後回來,提起那輛壞掉的單車,走向指定回收地點……他的衣服已經被雨水淋得溼透,水沿著面頰留下,但他依舊沒有提手擦過,就這樣來回、來回……那件橘紅色的馬夾,在風雨朦朧中格外耀眼,格外高大。

就是這樣一群人,忍受著不被理解的痛苦,堅守著自己的崗位,承擔著無與倫比的重擔。他們用自己堅定的步伐,踐行著自己的職責;他們用有力的雙手,撐起這一片屬於大家的藍天。

而我們,是否也該給予應有的尊重與理解,在共享時代裡,共同維護屬於所有人的資源呢?那“共享”背後的重擔,不僅僅屬於那些奉獻者們,更屬於我們每一個擁有它的人。相信只有這樣,每個人才能在“共享”中,體會到“共享”的價值吧。

願那“嗶~”的一聲,不僅僅是共享單車開鎖的聲音,還是人們內心的那把封閉已久的鎖,開啟的聲音。

遇見共享背後的美麗 篇2

國一作文 ,948字

我捧一本書頁泛黃的書本,靜默在溫婉的時光中,享受共享帶來的好處。

“藏書閣?”妹妹指著一個古樸的牌子撥出聲。我循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是一座英式風格的建築,外面的玻璃把裡面的世界籠罩起來,玻璃上印著排列有序的名言。這家店的別具一格讓我情不自禁地走了進去。

入目便是兩個區域,新書區和舊書區。新書區的書封面新穎別緻,缺少了舊書一種殘缺古老的韻味。我好像感受到一種呼喚,毫不猶豫地踏進了那片天地。“這邊是共享舊書。”一個工作人員輕聲歡迎我。

我來到書架前,光的掃帚隨著我的目光掃過每一行每一列,撲面而來的古老氣息讓我穿越時空感受到它們年輕時的嫻靜緘默。突然在書架頂端的一本燙金小數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伸手去拿卻夠不到。“是這本吧?”一個清秀的小夥把書遞給我,“這本記錄了很多讀者的心得,我也寫過哦。”我翻開封面,“願你遇見共享背後的美麗。”幾個大字如一股清流淌進心底,讓人有一種難以名喻的感動。

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地遊曳在它的世界中,心底開出了一朵潔白小花。每一段文字旁都有批註和讀者的感悟,其一段描寫白兔的語段旁是一句“煢煢白兔,東走西顧”一隻左顧右望的靈巧小兔躍然上紙。再翻到後面,還有仿照那段文字敘述寫的另一段“傳奇”。我看著那些因時光流逝而褪色的文字,彷彿看到了每一位可愛的人伏案思考的場景,我感覺透過文字遇見了一份真誠和美麗。這種美好是新書所不及的,是這本書在形形色色的人手中沉澱的美麗。

我合上這本不知經過多少人翻閱的書本。時間帶走了它的青春卻無法磨滅人們寄託在它身上美好的情感。我也在上面用心地為它添了一褸色彩。

回去還書時,看到一個小女孩對著一個叔叔說謝謝,隨後接過他手中的共享單車騎走了。眼前的畫面與在書店中那小夥幫我的畫面和讀書時的奇妙感覺綰在一起,一種美好的情感如涓涓小溪,這些人和事在其中流淌。

這個共享時代在人與人之間搭建了一個美麗的橋樑,是我們的生活更便捷。共享圖書也好,共享單車也罷,都反映出了人們一種分享的精神,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但有些有幸被共享的東西卻被不幸的損壞了。我希望大家能珍惜被共享的它們,遇見背後的美麗,是一種純真而自然的情感。

還好書我也掃了一個共享單車,它載著我馳騁在回家的路上,感受著陪伴在我身邊的風,跳躍在身上的陽光,不禁感慨,這個共享的時代真好!

共享背後的真情 篇3

記敘文 ,771字

在人類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物價也正隨之高速提升,於是就誕生了一種新產物—共享資源。

共享資源在人類的生活中可謂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跡。

在交通方面,眾所周知,近年來,共享單車十分流行,而“ofo”和“摩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那麼,共享單車究竟為何如此之受歡迎呢?

首先,共享單車的價格很實惠,1小時或半小時只需1~2元便可以暢通無阻。共享單車收費方式也很方便,掃描二維碼或下載APP即可。更重要的是,共享單車在用完之後,無需停到指定地點,只要找到停車的地方就可以停放妥當,然後等待下任顧客。

據統計表明,有15%的共享單車使用者因為價格便宜而用,20%因收費方便,而有近65%是因為停車無限地!“不用找車位真的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像私家車有時去,大半時間都要找車位。”一位共享單車使用者林女士這樣感嘆道。

共享單車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如今,全球變暖已然成為環境問題談論之首,私家車排放尾氣中的PM2、5儼然是造成全球變暖溫室氣體的佼佼者之一。而共享單車則是完全綠色無碳,再加上可以鍛鍊身體,儼然也成了人們喜愛的原因之一。

網路也可以說是一種共享資源的途徑。騰訊QQ,微信等聊天軟體,不僅可以聊天,更是可以互相傳送資源。同時還有網上流行的“百度雲”。百度雲資源共享可以分公共和私密。公共資源非常方便,有時在網路上查不到的檔案,資源往往都可以在百度雲裡查到,而在你點選儲存到網盤時,內心便像湧入一股暖流,有時,分享者還還會為檔案做說明解釋,當看著這些文字之時,你便會會心一笑,人間真情彷彿就是這樣吧?

當使用共享資源時,人間真情往往會提現出來:“ofo”單車上貼著的“小心”告示;書本中夾著的可愛書籤;網路資源中分享著的“使用說明書”……這些微小細末的細節卻是令人如湧暖流。

之後,也許會出現更多的共享資源,而這也標示著人類社會素質的提高。

共享,以後的生活 篇4

國一作文 ,862字

共享單車、共享書桌、共享書店……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東西開始了共享模式。那以後的生活又將是怎樣的呢?會不會所有的事物都開啟了共享呢?

我想,以後的世界會是這樣的—

我是一名普通白領。一大清早,從自己的共享房屋裡出來,找了一輛共享單車去擠地鐵。運氣好,找到一個共享座位,看著手機。下站了,再去一家共享店鋪買早餐。到了公司,找一個共享辦公桌,開始一天平凡而又繁忙的一天。

以後,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共享”化。可能房屋開始共享,可能店鋪開始共享……一切的一切可能終會共享。

可是,為什麼要開啟“共享”模式呢?

有人說:“是因為方便,上下班有了共享單車的幫忙而省了錢。”有人說:“是因為跟隨時代的腳步,要與現在的資訊化時代保持一致。”甚至有人說:“共享,就是用來便利白領們的,給老人小孩添堵的!沒有手機,什麼都做不了,這不是讓我們故意花錢了嗎?”

無論是圖便利,還是留下麻煩。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心。到底是對“共享”的依賴?還是熱愛?亦或者是厭惡?

我想,許多人的回答是—依賴。眾所周知,現在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部電子產品,而“共享時代”的來臨,無不是讓人們用手機去支付使用,且可以使生活變得更快,更好。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共享”帶來的缺陷呢?

在我看來,“共享”至少有三種。其一—隨著“共享”的出現,更多人用上了手機,而因為迷戀手機,導致每年近視人數的上升。醫院的收入也因此急速上升。其二—“共享”無一不是用手機支付。可對於那樣沒有手機的小孩與老人來說,是莫大的“不幸”。對於那些想用又用不了的人來說,就好比脫了水的魚,水看上去離自己很近,卻無法跳入。其三—“共享”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的資源的浪費。想必大家都見過幾則關於“共享單車”的新聞吧。每天,都有幾百輛單車等著人去維修,也有許多壞單車是隨意停放在路邊的。既影響了城市的風貌,也給修車師傅帶去了莫大的壓力。

現在的人們啊!醒醒吧!不要再依賴“共享”了,只有靠自己的手打拼出的世界才是精彩的……

共享背後 篇5

國二作文 ,801字

在上海這個國際都市,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在不斷湧現:先是共享單車,繼而是共享雨傘,共享書店,共享籃球……”共享”,已成為大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

先從”共享”這兩個字說起。”共”是公共的意思,”享”是分享的意思,連起來就是”分享公共的東西”或”一起分享”的含義。共享單車最初的想法就是一起使用公共的東西,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便捷。意在喚醒大家處事友善不自私。

曾經在上海街頭看過一則新聞:將600枚硬幣裝在紙箱中,上面掛一塊牌子寫著:如果您有急事,可以自取,最多五枚硬幣。如果您願意支援我們,請投一枚硬幣。將它們放在地鐵站旁,街拍一天,只有一個年輕人取走了四枚硬幣並匆匆地走入地鐵站。傍晚結算時,減去那四枚硬幣,一共有31枚硬幣的增加。將它記下來是因為覺得與”共享”有共通之處。仔細想想,現在的共享資源都是在做公益啊。

”共享資源”並沒有喚醒所有人的共享意識,共享單車上私鎖,故意破壞等行為愈演愈烈,已經演變成一場”大戰”。只能說,這些人不適合用共享資源,欠乏分享意識,慣用私家的東西,很少為他人著想;這些背道而馳的人,又如何能在這個充斥著共享的新時代中,生活下去?

共享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要真正改變這些自私的人,只有去改變他們的心靈,感受到溫暖與善意。

我們,也要以百分百的善意待人。並不僅僅是對待馬路上的工人以憐憫,更重要的是用心溫暖身邊的人事:每一個擦肩而過的路人,報以微笑,對待朋友不遺餘力的幫助,對待每一輛車,每一本書,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我們來守護。雖不至於要交出你的所有,只要讓他人感到開心,自己也會愉悅起來了。愛是不自私,對待每一個人都要付出你的愛,不自私,就是最好的回答。

”有人說,上海這個城市有些冷漠;孤單時,只能擁抱自己。”但,你可以感謝,感謝雨中的一把傘,摔倒後的一隻手,傷心時的一張紙;也要將這份愛分享給大家,讓上海多一點人情味。共享,就是最好的方式。

共享背後 篇6

國三作文 ,951字

時代迅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不知何時,“共享資源”這個概念悄然滲入其中。共享的事物越來越多,使用共享資源的人也逐漸遞增。

誠然,共享資源有著利處。從市場方面,這一新穎的觀念吸引了很多人,越發多的投資方抓住了商機。就如一很常見的現象,街頭的共享單車顏色各異,付費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這樣的設計為的是博得消費者的青睞。而看似每次使用的需付金額微不足道,實則積攢過後便遠超於一輛單車的價格,帶來近乎無窮的利益。

從生活的角度,這樣的共享資源使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經濟實惠。在共享書店,支付押金後便能讀到書本。這不僅便捷,還使人們的閱讀興趣增加,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共享書店、共享單車、共享籃球……似乎萬物可共享。而頻頻發表的負面新聞逐漸進入人們視野。這不禁讓人思考,這真的不是以“共享資源”為最新的噱頭嗎?

新的不良現象也相繼爆發。最好的例子便是共享單車。原本應在街道旁排列得整整齊齊的車,有的歪歪地倚草叢,有的缺了座椅和號碼牌,還有的甚至被換了鎖,噴了漆……這些怪模怪樣的單車不會說話,只是靜靜地,呆呆地沉默著……

姑且拋開利弊,迴避爭議,讓我們重思共享資源。它聯結何物?它蘊含了何種念想?

共享,即共同分享。我想這源於對他人的信賴與友善,無關利益。每個人接手共享資源後,都希望自己的得到的是完好無損的。這是很正常的心理想法,然而我們有沒有想過,這資源定是經過上任使用者之手,是由他們保管照顧的?暫且不論那些看重私人利益、肆意妄為的,那些好好保管照顧的上任使用者大多都是希望經手的共享資源能繼續傳遞下去,繼續被好好地使用著,不管是為了利己—儘可能減少破壞,最大限度上增加自己下次拿到的共享資源的可用性,還是為了他人—希望下任的使用者得到良好感受。而那一些接受過後想著事不關己,或是看重利益而進行破壞的人,是否在不經意間便辜負了某些期盼與感情?一顆顆真心,一份份信賴被視而不見、被殘忍踐踏,心裡只想著自己,只順著自己的想法行動。這樣的人與人之間,是淡漠的,是可悲的。

在“共享資源”的背後,我不希望目及所見皆是為了利益的勾心鬥角,也不希望到處都爆發著“深刻而充滿意義”的激烈爭論。我期盼看到的,我渴望感受到的,是由信任圍繞串起,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之鏈。

共享時代的背後,是天使還是惡魔 篇7

國三作文 ,999字

這個世界早已有著幾億年的歷史,科技也幫著人類文明向著美好走去,新的流行詞也層出不窮。這幾年來,相信大家對共享這個詞一定不感到陌生,所提起它的,必然會是方便等一系列褒義詞。可現實真得如此嗎?讓我們揭開它的“面紗”,仔細瞧瞧吧!

每一條大路上,是否都能看到共享單車的身影?五彩繽紛,有綠的,有黃的,甚至還有橙的。當你在烈日炎炎的天氣下,可否會忍不住它的誘惑?舉起手機,輕輕一掃。哈!便可用一些小錢換來一段路程的騎行,真方便!你一定會這樣想。可這種想法真對嗎,你有沒有發現之後的每次步行,共享單車都會像塊磁鐵死死吸住你的眼神,就像在對你說:“來把,你一定累了吧,過來休息一下,只要有錢,我便可做你忠誠的坐騎,載著你駛向目的地,別再猶豫了,來吧!”你的腳彷彿被千斤鉛壓住了似的,再也離不開來自它的“注視”,不聽使喚的雙腳向它走去,然後……共享單車成了你心中認可的專用坐騎,當別人買車的時候,一絲嘲諷不自覺湧了出來:“哼,有了這麼便利的共享單車,還要費那麼多錢買車幹嘛?反正有了它‘主人’的‘施捨’,就乖乖接收幫助好了!”

看到這,一股冷汗是不是已爬上你的脊樑骨,讓你感到一絲恐懼?這個想法有沒有讓你感到不可思議?不過我告訴你,這還不是最終結果,最後也許會造成人間真情的冷淡,造成來自冷漠注視的不可挽回的可怕下場!就算你能抵住它“魅惑的眼神”,在最終的茫茫一片使用它的人海里,不使用共享單車的你就會成為一個異類,一個格格不入、不遵守“規則”的異類。他們會排擠你,冷淡你,直到你的想法跟他們變得一樣為止!是的,當黑變得比白多,那黑在某種意義上就成了白!沒錯,共享單車如此,其它共享時代的裝置也如此,整個共享時代可能只是個用方便、便利做原因的巨大騙局!

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點,想想腦袋中的回憶,你有沒有見到這些裝置上有過廣告,其它二維碼的回放鏡頭,是的,騙子們已經抓住了你們的弱點,在對你們的手機錢包痛下殺手!再想想,你有沒有見過有些掃碼上有著刮塗過的痕跡,這其實就是一些人心中已開始產生的“自私”罪惡的結晶。

共享時代,究竟對人類是利是害?它渾濁的面紗後,究竟是推進人們高升的善良天使,還是對人們的良知充滿慾望的恐怖惡魔?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喚起大家深深的思考,在使用共享裝置時趕走這些不好的慾望,用正確的想法真誠對待它們。如果每人都做到如此,我覺得也不會形成我說的那樣的後果。共享時代,依然是個令人深思的話題……

共享時代的背後 篇8

國三作文 ,929字

隨著時代的轉變,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共享”這個名詞離我們並不遙遠。在車鳴聲此起彼伏的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是共享單車;當你想要一份寧靜,過過陶淵明的歸隱日子時,你可以走進共享書店;如你想要放鬆身心,大汗淋漓時,可以來一場共享籃球……顯然,共享時代已成為我們的時代。

但是這表面上的美好真的是永久的嗎?凡事都有兩面性,同樣,共享時代的背後反映出的又是什麼呢?

就以最普遍,眾所周知的共享單車為例:首先,在共享單車剛推出來時,我們的確對它存著一絲善意。然而,這份善意卻成了我們破壞它們的一段前戲。用過共享單車的人都知道,隨處可見的單車並不是每輛都能用,我甚至遇到過一排四輛單車,一輛都不能用。原因很簡單,殘酷的使用者將它們的二維碼颳去,自己記住專屬這輛車的牌號後歸己所有,這好比一根鐵鎖栓住了單車的“自由”,同時也將共享這個概念丟擲了雲霄。其次,我們都知道有專用的共享單車停放點,可是這絲毫沒有起到一點作用,自私的人類為了圖方便,就將它們停放在自己家門口,有的甚至把它們隨意丟在路邊,就像丟了塊廢銅爛鐵似的。作為“厚德金山,禮尚之濱”志願者的我,每走一條路,都會扶起那些被使用者用過後無情拋棄的單車,但是回過頭再走此路,看到的依舊是單車們可悲躺在馬路上。

非單車為然,天下物皆然。個人利益的優先已深紮在我們心中,流淌在每個人的血液中。但為了社會的進步,祖國的發展,我們應該改變。

“中國式素質”是外國友人對我們中國人的評價;更甚的是中國人被評為素質最差的遊客之一。這些反面資訊,難道還不能激發起我們改變的決心嗎?所以,我呼籲:我們不能被現在的時代風貌所迷惑,沾沾自喜。我們應該深刻意識到:我們仍存在著不足。而不足的源頭正是素質。中國現在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真正的發達國家還是存在著一定距離,除了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這些眾所周知的因素外,百姓的素質更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因此,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必須改變自己,做到文明,不貪圖便宜,用一顆純淨善良的心靈來適應社會的發展,祖國的進步,只有擁有好素質,才能儲存這份美好。

作為一名中國學生,更應該要從自身做起,具有良好的品德,為祖國出一份微薄之力,使祖國更強、更富、更美好!

與眾人民一起共享祖國的繁榮昌盛!

在共享時代的背後 篇9

國二作文 ,959字

在不可避免的時代變遷與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社會現狀下,有愈來愈多的新興觀念與新時代產物躍然而上。

現如今,不知何時何處颳起了一陣“共享”“狂潮”。生活中的交通運輸,乃至日常小之甚微的生活用品,都在商家的經營下與“共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的確,“共享”的實質是分享於他人,必定為市民們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與無盡的便利。例如,共享單車則為眾多上班族減少少了等公交的時間,也同時在早、晚高峰期間錯開人流、出行便捷。於是,大街小巷,不論是熙熙攘攘的市中心,還是靜謐甜美的鄉村,都如同約好了似的出現成群結隊的彩色身影,小巧靈活的車身,明麗多彩的噴漆,無一不給人們以眼前一亮的視覺效果。

可是,好景不長,眾所周知,科學是一把雙刃劍,一個事物在出現了良好的效益後也必定具有相當的連帶性缺陷。共享物品的丟失、損壞事件接踵而至,這些訊息如同趕趟似的相繼在全國各地的大小電視臺報道,不約而同,也深刻地敲擊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盪漾徘徊,沉重警醒。

那麼,這一社會現象追根溯源便是社會中給市民帶來的消極影響,素質修養這一話題是人們傳道已久的。時代的快節奏,兩點一線間枯燥乏味的上班工作,愈演愈烈的社會競爭,使得人們於其間喪失自我,在環境的擠壓下心態與思想日漸畸形與怪態,以自我為中心,具有無比強烈的控制慾望與佔有感。

我們不妨想想,在你昧著良心將“共享”物品私自佔為己有時,那麼,說不定下一個人—急需。使用它的那個人興許便會因此錯過些什麼,僅因小小此舉而抱憾終身?“下一個人”的良好社會公德意識想必是父母師長從小灌輸給我們的吧!連許多幼兒園孩童能夠做到的不拿不屬於自己的物品這一最基本的行為,對於現今無數成年人所無能達成。那麼,這些人應從內心深處發出悔恨與難堪,倘若連這般甚小的羞恥心都不曾擁有,那麼,也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存在意義了。

另者,不論人為或是蓄意損壞“共享”物品,無疑在資源上是一種極大的浪費與荒蕪。你可以說,這一點算得了什麼?可是,對於資源本不豐富的我國,這等損失即便無礙於大局,也對於我國長遠性的將來發展是極不利的。

我們應做的,也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提升自我素質,同時,憑一己之力盡可能地改變現狀。因為,“共享”並非是一個時間段,過之則不談的事物,它,實則應是給我們每一個人以一段修煉與端正自我行為修養的時機。

在“共享時代”的背後 篇10

國二作文 ,773字

共享,可以是朋友之間,可以是親人之間,也可以是陌生人之間。在共享資源日益豐富的今天:馬路邊是成片成片的“小黃”,書店中“你看書,我買單”的共享圖書,以及刻著歲月滄桑的深紅色老舊電話亭,甚至是老字號餐館裡的共享早餐……我們的生活因“共享”而變得美好,卻也似乎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

“禁止共享單車進入本小區!”幾個月前,許多小區的各個出入口都貼上了類似的標識,卻仍然有人熟視無睹,罔顧禁令,將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在朋友圈裡也看到了許多朋友拍照埋怨:“小黃”佔領了某個公交車站或是消防通道;也親眼目睹公園旁、街道上滿是倒地的共享單車,卻沒有人扶起,路人對此視而不見;甚至還有人塗掉了共享單車的二維碼,把車上了私鎖……一輛輛小小的共享單車,作為共享時代的開路先鋒,卻成了國民素質的“照妖鏡”。當然這些病態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共享單車”的身上。

在許多書店“你看書,我買單”的標語都相繼出現,使用規則和圖書館的借書卡沒什麼區別,借閱的圖書也要定期歸還。可許多貪圖小便宜的人卻總想著把書據為己有,覺得“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只有我知。”卻忽略了書本上的編號和條形碼會記錄借閱書本資訊,可以用來確認書本的歸還情況,不還書就無法再次借書。

在面對剛借來的書籍一翻開就被圈圈畫畫,或充滿異味時;在面對小黃車上的二維碼被人惡意更換時;在你發現跑了老遠從一家百年老店買來的包子和你家隔壁清美賣的是同一種速凍包子時……你是否會抱怨?是否會深思?

在這個共享時代,造福我們的是共享,造成混亂的卻是我們自己。我們可不可以像愛惜自己的書本那樣愛惜共享圖書?我們可不可以盡舉手之勞順手扶起一輛倒地的車?我們可不可以不為利益而丟失了誠信?我們一定可以!

在“共享時代”的背後,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改變這個時代,而不是讓時代改變我們。願這共享時代可以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下散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