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閱讀的幸福相關作文20篇

享受閱讀的幸福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15字

幸福的定義有很多,對於深陷沙漠的人來說,一杯水就是幸福;對於身患重病的人來說,健康就是幸福;對於四處漂泊的遊子來說,回家就是幸福;而對於我來說,能捧著“你”讀上十來分鐘,就是最大的幸福。

猶記得剛剛踏入小學校門的我,告別了《中國兒童畫報》、《嘟嘟熊》等一些列嬰幼兒畫報,在懵懵懂懂中結識了你的一部分—低年級版《閱讀》,從那刻起,你的雙語特色一下子博得了我的青睞,其中的“閱讀長廊”和“英語萬花筒”是我的最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又先後遇見了中年級版和高年級版的你,至此,我已經完全融入了你的大家族,我的手裡常常有你,甚至夢裡也經常會有你的身影閃現……

今年寒假,我在你的“美文天地”欄目中讀到了老舍爺爺寫的《北京的春節》一文,頓感溫馨與美好。在年味漸漸淡去的今天,細讀這篇文章,就如同沐浴著冬日午後的陽光,聽一位老北京人將那些老北京的民俗風情娓娓道來,而這些分外熱鬧的春節,在老舍筆下全然沒有熱而鬧的感覺。他的筆調是溫馨的,衚衕裡的叫賣聲彷彿都成了曲調,在筆下起起伏伏。在他的眼裡,北京的春節是有味道的,值得細細琢磨品味的,因此,舒緩的筆調,從容的行文,錯落有致地描摹,讓老北京的年味變得更加濃郁醇厚了。

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成了老北京城的一個小孩,興沖沖地與小夥伴們一起去逛廟會、看野景、騎毛驢,還在廟會上買到了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我興奮極了,夢裡不停地在“咯咯咯”傻笑,直到笑醒為止。媽媽詫異地看著我問:“什麼事這麼好笑啊?說來聽聽”。我眉飛色舞地說:“我夢見自己在老北京過年啦!”媽媽摸摸我的額頭,又摸摸她的額頭說:“沒發燒啊,難道是讀書讀傻了?”“媽,我沒發燒,也沒有讀書讀傻了,您就別瞎操心了。”說完,我又沉浸到夢中那一幕幕精彩的畫面中去了……

每當我捧起你的時候,就彷彿置身於浩瀚的知識海洋中遨遊。對於知識的渴望和滿足讓我感覺到無比的幸福。

謝謝你—《閱讀》,是你帶給了我閱讀的幸福!

享受閱讀的快樂 篇2

國三作文 ,969字

閱讀一本好書,就是閱讀一個高尚的靈魂,就是欣賞一段多彩的生活,就是享受一次充實的旅程,就是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閱讀,教會了我思考,告訴我怎樣感悟,也幫助我在心靈中撐起一片藍天。

我最喜歡的書,是《紅樓夢》,面對這本古典小說巔峰之作,我不敢說我讀懂了它,我只能說,它留給我的:是感動,還有思考。

我為寶、黛之間悽美的愛情而感動。有人說,這是一個悲劇,但我並不這樣認為,儘管這中間有猜疑,有太多阻礙,甚至最終只能以一句:“寶玉,寶玉,你好……”而為它劃上悽美的句號,但是他們付出了愛也收穫了愛,愛得深沉,愛得壯烈,這難道還不夠了嗎?我想,真正的悲劇是付出而沒有結果,等待而沒有迴音吧?

閱讀,教會了我思考,為我留下了感動,充實了我的生命,我在書的世界裡遨遊,享受到了無窮的快樂。

如果說,《紅樓夢》為我帶來的是感動,那麼,這位在沙湖道上冒雨仍從容不迫的行者,這位在逆境中舞動人生、精彩生命的智者,留給我更多的是感悟。

蘇軾是我最喜歡的詞人,他那壯麗的詞句,他那豁達的情懷,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廣度與精彩。

請看《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是啊,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當我們處在人生的逆境當中,周圍一片風雨時,如果我們能有“何妨吟嘯且徐行”的從容,能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那麼,我們也就能放下一切,看淡一切,最終迎來那美麗的夕陽斜照。

閱讀,帶給我感悟,裝點我的靈魂,讓我們的心靈逐漸走向成熟,為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

閱讀帶給我的這些,固然是我寶貴的財富,但我覺得,另一樣更彌足珍貴,那就是它為我的心靈進行洗滌。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五柳先生的答案是“心遠地自偏”。而我卻是“一本好書在手”。是的,靜下心來去閱讀一本好書,融入書中的世界,與主人公同呼吸,同歡樂,塵世的一切喧囂,又與我何干呢?並且,書中主人公高尚的言行,積極地心態,將會為我的心靈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洗禮,讓它成為喧囂世界中的一片淨土,一片藍天。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閱讀,為我一遍又一遍拂去蒙在心靈上的塵埃,讓它變得晶瑩剔透。

閱讀,帶給我感動,帶給我感悟,帶給我純真與美,帶給我無窮的快樂。

生活與閱讀的幸福 篇3

國一作文 ,774字

如同夏日的微風,如同雨後的彩虹,化作一根根纖細的紅線,撥動著我的心絃。

喜歡雨後的週末,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窗邊,頭倚在玻璃上,手裡拿著一本喜愛至極的書,歪歪斜斜地看著。這一刻,不顧窗外城市的喧囂;這一刻,任雨點拍擊窗戶;這一刻,才明白生活與閱讀的真正含義;這一刻,在自己的世界裡只要有你就好。

喜歡席慕蓉清新細膩的詩歌。那一句句細膩到每每讀起就足以讓我潸然淚下的詩句,時刻流轉心間,忘不了《七里香》,那一個個字,那一句句詩,讓我從心底裡感受到席慕蓉。《出塞曲》,那詩歌所流露對塞外風光的熱愛和懷戀,使我不禁對塞外的大好風光浮想聯翩;忘不了《青春》,這青春讚歌,讀著讀著,總是不禁想起自己的青春,那花兒般的年華。臺灣著名詩評家曾稱評她的詩歌風格是“似水柔情,精金意志”。是啊。她的詩歌那至善純情,那恬靜從容,那婉約纏綿總是包裹住我那顆幼小的心靈,讓我在詩歌中創造出一片屬於我的天地,那時,不管周圍的喧囂,只要能窩在席慕容的詩歌裡就好。

喜歡朱自清樸素縝密,而又清雋沉鬱的散文,雖平實卻真情,這也是他散文能征服萬千讀者的祕訣。老師常教導我們寫作要真情實感,一切從筆尖流露出的文字都應化作一種特殊的符號,讓這種符號代表心中的歡喜,悲傷,不滿,自豪……只有這樣那文字才會變得靈動,變得可愛,也才能與作者連成一體。而朱自清做的恰到好處,他細微的觀察,真實的情感,平易的敘述,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種娓娓動人的風采。雖然他的寫作風格與席慕蓉的清新細膩有所不同,但他的筆致簡約,親切自然也讓我深深留戀。《背影》朱自清雖只用了幾百個字,但那個肥胖,焦慮,深愛兒子的父親卻永遠刻在了我的心上。朱自清的文字使我更加沉靜。

讀書能夠盪滌浮躁的塵埃汙穢,過濾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靈新之氣,甚至還可以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恬靜氛圍。所以,讀書,品味生活,領略文字,感受真諦一切盡在生活中!

享受閱讀的快樂 篇4

國小二年級作文 ,338字

以前,媽媽總對我說,“你要多看書,增長知識。”我總是不以為然!看書一點都不好玩!

二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好幾本閱讀存摺,告訴我“每次看一篇,可以攢1塊錢!你每天都攢一塊錢的話,一個月就有30塊錢,那你那個陀螺很快就可以買到手了!”哇噻,這麼簡單!

於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堅持每天閱讀,最開始是為了攢錢買陀螺,慢慢地,我發現,閱讀也很有意思。比如說,我看了腦筋急轉彎,每次出題給爸爸媽媽做,他們都不會,我就很有自豪感。還有《小虎探險隊》,講三個探險隊員探險的故事,很刺激很好玩。還有《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中國未解之謎》……我喜歡看的書越來越多,和同學們的分享也越來越多。

現在,我越來越喜歡閱讀,也在閱讀中享受著快樂。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的含義,我慢慢地理解了。

享受閱讀的快樂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8字

古人云:“開卷有益。”偉大的培根也曾說過:“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以前,我“喜歡”閱讀,完全是為了應付老師佈置的閱讀作業,為了能在作文字上多得幾個“優秀”的等第,因此,看的最多的就是《小學生作文選》一類的書,毫無興趣,更無樂趣可言。但上了高年級以後,老師引導我們讀了《西遊記》、《水滸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名著,還組織我們參加了一系列的閱讀活動,以前枯燥無味的閱讀作業變成了愉悅的享受。我的生活也漸漸變得充實而精彩起來。

現在,每當我輕輕地捧起一本新書,那淡淡的墨香便會一絲絲的沁入我的心肺,我的心靈也會隨著墨香在紙上漸漸舒展開來,讓我感到無限的愜意。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每一次和文學名著的“談心”,我的心情都會隨著書中人物的遭遇而或喜或悲,但更多的時候,我會一人獨坐窗前慢慢地品味這些作品帶給我的人生啟迪。

書是我的良師益友,是我的精神食糧。我將繼續沉浸在閱讀的世界裡,盡情地享受閱讀的快樂。

享受母愛的幸福 篇6

國一作文 ,520字

接過媽媽親手熬製的雞湯,我一飲而盡。那一刻,一股暖流湧遍我的全身。

因為我個子比同齡人要矮。媽媽就找來了一個偏方,用沒打過鳴的小公雞熬湯給我喝。為了讓我長高,媽媽每個週六都去幾十公里外的一座山上買雞。每天早晨起床,媽媽都會笑著遞過一碗雞湯:“快趁熱喝了吧!涼了就沒作用了。”我輕輕接過那晚還冒著熱氣的雞湯。仰起脖子,一飲而盡。

有一天凌晨。約莫五六點鐘時。我起床上衛生間。看見廚房裡閃著幾點燈光。我向著光亮走過去。透過玻璃門,隱約看到媽媽坐在凳子上。躬著腰,盯著砂鍋兒,我鼻尖一酸。眼簾有些朦朧了,我轉身跑回了臥室……

清晨,媽媽又一次笑著遞過。盛著冒著熱氣的雞湯。我又一次一飲而盡。與以前不同的是,我的眼眶有些潮溼。我似乎還想說些什麼,卻又一時哽咽,只笑了笑。

一個月過去了,我似乎長高了些。但一想到媽媽五六點鐘起床給我熬湯的情景。我就對媽媽說:“媽,別熬了吧。你太辛苦了。”媽媽摸了摸我的肩:“沒事兒,看你長高了我就很開心了。”

當我再一次仰起脖子喝盡碗中最後一口雞湯時。我想:“有媽媽的愛,真是太幸福了。”

享受閱讀的樂趣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7字

對於我來說,最快樂的事莫過於閱讀了。讀著一本好書,暢遊在字、句、段的浪漫之旅中,開心著作者的開心,難過著作者的難過,幽默之處哈哈大笑,動情之處潸然落淚,真不失為一件美好的事!

書還像一劑良藥,醫治著我心靈的創傷。每當我傷心難過時,我就會尋找它們的慰藉。記得有一次我考了一個很差的成績,一進門兒,就把自己鎖在屋裡,隨手拿了一本書看了起來,一會兒便沉浸其中。突然我看到一句話:“失敗不是成功的絆腳石,而是墊腳石,因為正是一次次的失敗奠定了成功的基礎。”我頓時豁然開朗。書就像一架飛船,把我的心情從低谷送上自信的雲端。

書更像是我的導師,在我迷茫時為我指點迷津。有段時間,我的寫作水平頻頻失常,幾度有下滑的徵兆,老師也批評我不認真寫作。我真的不適合寫作嗎?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於是,在一個週末我去圖書館尋找答案。我沉浸在書的世界,一會兒,我看見一本勵志書《堅持夢想的人》。啊!寫作是我的夢想,是我一輩子都不會放棄的事,我怎能輕易放棄呢?就這樣,書,帶我走出迷茫,幫我指明方向。

閱讀吧,它會將你的靈魂重新鍛造;閱讀吧,他可以幫你卸下世俗的疲勞;閱讀吧,它帶你進行人生的思考。親愛的人兒啊,享受閱讀的樂趣吧,當你做到時,你會發現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享受閱讀 篇8

國一作文 ,654字

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啊!有人認為讀書,便像挖掘璀璨的美玉。那種如飢似、狼吞虎嚥的神情,正值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嚮往書中海,那“鑿壁借光,囊螢映雪,刺股懸梁……”都讓人不得不承認書的非凡魅力。

讀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當我們感到孤獨、寂寞、無聊時,我們可以讀一讀書,讓書本掩蓋我們心靈上孤寂。但是,讀書不可以盲目,無選擇的讀,我們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現代的社會並非“開卷就有益”,有些書,它會腐蝕我們的思想,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我們要杜絕。

當我們心無旁騖地閱讀時,其實,我們也在書中汲取了知識的精華,充實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品質,寫作能力。同時,也擴張了視野,只有通過讀書,才不會“眼高手低”。

宋朝詩人黃山谷有一句名言:“一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如果我們是以這種心態去閱讀,還會擔心,看不進去嗎?讀書非一朝一夕的事,只有通過持之以恆地閱讀,才會有所收穫: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是徒費的。

雖然,閱讀不能一讀就懂,當我們模糊不清時,不要囫圇吞棗,應再專心致致地讀,兩遍、三遍;甚至更多遍;就會恍然大悟了。或者,把它先擱放著,過幾天再去讀,就通悟了。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大概就是這樣了。一旦有了靈感,便可以廢寢忘食,沉浸在書中。

享受讀書的樂趣,在閱讀中,完善自己的不足: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就應該堅持不懈,腳踏實地閱讀。每天按時按量地閱讀,日積月累,自然就多了;像走路似的,每天走一點,等你回頭看看時,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走了好遠好遠。

享受閱讀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3字

朋友,你喜歡讀書嗎?偉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難道不是嗎?爸爸媽媽給了我們身體,書則武裝了我們的頭腦,讓我們有了知識,有了精神,有了靈魂,成為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通過讀書,我們不斷成長,通過讀書,我們不斷進步,通過讀書,我們學會堅持……

剛上小學一年級我的語文老師就號召我們多讀課外書,並且還要家長簽字認證。當時年齡小,不懂老師的良苦用心,還經常埋怨老師佔用我的玩耍時間,另一方面,由於是老師佈置的作業,我又不得不完成。漸漸地,漸漸地,我喜歡上了讀書,到後來,讀書成了我的一種享受:閒暇之餘,手捧喜愛的書,感受書中主人公的百味人生,滑稽之處,我會發出咯咯的笑聲;傷心之時,我會潸然淚下。書既讓我暢遊於作者美輪美奐的語句中:“轉眼夜晚快要來臨,一一些白天隱形的鑽石開始閃耀了。”“暖風來了,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履,身著彩色的連衣裙,悄悄地來到了人間。”還讓我被作者說服得鬥志昂揚,激情滿懷:“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話,我就有義務把它獻給祖國。”在老師的引領下,我讀了很多有益的課外讀物,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湯姆叔叔的小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講述了從小喪失了視力、聽力,變成啞巴的海倫凯勒不沮喪,付出了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最終成為了名人。真本書讓我明白了: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恰好是人生最好的試金石,當我們面對它們,要挺起胸膛,一步步向前走,絕不低頭!

現在,一些笑話、漫畫書深受學生歡迎,我也漫畫迷。雖然這些書能讓我們輕鬆一笑,增加生活的樂趣,但它們只能扮演生活的調料,不能成為主食。因此,我們應該有選擇性地讀書,讀對我們有益的書。

還沒有愛上書的朋友們,請立即加入到讀書的行列中來吧!讓書為我們加上乘風的翅膀,源源不斷地為我們補給燃料,使我們飛得更高、更遠!

感受平凡的幸福 篇10

國三作文 ,671字

生活中,有困難、有自責。我們時常會因為生活而苦惱,會因為生活而流淚……但是這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自己能不能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如果你不用心去感受,那麼你永遠不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體會不到幸福的滋味。

我爸媽出去打工後,我和婆婆爹爹一起生活。有時我抱怨他們做的飯菜不香,但若想想一個老人用佈滿皺紋的雙手做出的飯菜怎麼會香呢?這樣想,我就釋然了。儘管不香,但也充分體現了婆婆和爹爹對我的疼愛,一個老人對自己孫子的疼愛。不香,但我也要吃,去品嚐飯菜、去品嚐那份愛、去品嚐老人的愛。若你還覺得苦,飯菜不合口,那麼請你從心裡問問自己,吃什麼才是合自己味口的。若連關愛都不要,那麼我認為這個人一輩子也找不到家的溫暖。吃完飯後的我總是舒心的,每次走後我都會留下一句話“我吃飽了”。

父母在家時,他們總是讓著我。我開始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讓著我?後來我才知道了,他們讓著我是對我的關心,是父母對自己兒子出於本能的寬容、呵護。我開始從他們的心情出發去考慮事情,讓他們不必為我太擔心。他們在家時,我多與他們交談,和他們談心,為他們分憂。我知道我這樣的行為作用不大,但是這樣做後會讓我感到舒心,讓他們感到舒心。我也開始為父母著想,孝敬父母。

父母給我們溫暖,給了我們父愛、母愛,使我們的心理沒有缺陷。我認為父母的愛如雨後竹筍快樂成長,如雨後的彩虹令人高興,如夏日微風讓人感覺清爽。我會去吸收這份關愛,讓自己的心靈更加地完整,讓自己這個人變得更加完善。

我覺得處事就應該從心出發,去解決困難,讓自己不再苦惱。讓自己用心感受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平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