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義精神傳萬代相關作文20篇

首義精神傳萬代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22字

回眸歷史,1911年10月10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發動了武昌起義,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從而引發了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辛亥革命。從此,首義精神成了武漢地區寶貴的人文精神,成了中國人的驕傲!

什麼是首義精神?請聽,首義精神就是“敢為天下先”,即勇於創新、勇於改革的拼搏精神,勇於奉獻、敢於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成了我們中華民族應對各種危機的制勝法寶,是我們跨越發展的不竭動力。

事實證明,解放以來首義精神一直鼓舞著中國人的志氣。

怎樣忘記,1998年夏天,中國人民激戰洪水,贏得了抗洪搶險鬥爭的勝利,保衛了大堤,保住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2003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肆虐,我國醫務工作者捨生忘死,抗擊非典,這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昇華!最難忘的是2008年,每一位華夏兒女心中都盛滿苦痛和感動,二月冰凍江河,風雪阻斷歸途,雪地裡留下了總理的腳印;五月的汶川地動山搖。震撼撕裂大地,震區裡,灑下了總理的淚水。這接踵而至的兩場災難,是對中國人民的再次考驗,十三億中華兒女凝聚成鋼板一塊,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難,百折不撓,取得了抗擊冰雪、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再次見證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勇氣和智慧。同年8月8日,北京奧運讓全國人民熱血沸騰,心潮澎湃!“鳥巢”的完美造型,讓中外朋友驚歎不已,開幕式的精彩表演,奧運健兒的突出表現,更讓中國以體育強國的身份屹立於世界!地球人都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強盛!看到了我的國人的赤子情懷,看到了我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凝聚力!

滔滔長江水,滾滾黃河浪,齊聚能量奔向海洋。我們國人有句諺語:人心齊,泰山移!有凝聚才有力量,有力量才有昇華。歷史雖然遠去,但首義精神卻成為我們前進路上永恆的旗幟。讓我們珍惜歷史,光大、彰顯首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拼搏!

首義精神耀千秋演講稿 篇2

演講稿 ,3795字

【篇一:首義精神耀千秋】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還記得1894年,甲午戰爭戰敗賠償日本軍的兩億兩百兩銀兩,和那年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嗎?列強入侵,山河破碎,人民在苦難中無力掙扎,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有志之士更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這一切都源於清王朝的腐朽統治。

還記得英國為了牟取暴利,無恥地向中國走私鴉片嗎?還記得英法聯軍洗劫了圓明園後,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燒了三天三夜嗎?

但對這一系列的惡行,腐敗的清朝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並沒有選擇反抗,而是一方面對外妥協,一方面血腥鎮壓。

他們不斷地割讓領土,破壞了華夏大地的完整;一次又一次的鉅額戰爭賠款,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正是在這種形勢之下,一些愛國分子始終在尋找救國圖存之路,從“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到以“君主立憲”為主旨的維新運動,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對開闊人民眼界、激發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促進人民覺醒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正在無形之中,一點點地撬鬆了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根基,一聲聲敲響了君主專制王朝的喪鐘。

因為有了愛國人士的堅持不懈,所以地有了中國第一名槍—“漢陽造”步槍,有了革命團體的建立,有了大量的武裝起義,並終於迎來了一次勝利。也就是1911年的武昌起義,得到了全國上下的響應,一舉推翻清政府,結束了清王朝的腐朽統治。

而如今距離當年已恰好一百年了,一百年的歷史警告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無數革命先驅的理想,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不懈追求。逝去的只是歲月,而辛亥革命的精神將永恆地留在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中。

一百年前以孫中山為首的辛亥革命烈士發出的“振興中華”的吶喊,而一百年後的我們也應該努力學習,頑強拼搏。因為振興中華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要儘可能地實現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強國理想,來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篇二:首義精神耀千秋】

百年前武昌城頭的一聲炮響,掀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

推開沉重的歷史大門,百年前苦難的中國彷彿又回到我們眼前,那一個個不平等條約就象一把把鋒利的尖刀,讓我們的母親,遍體鱗傷,茫茫中華大地,哀鴻遍野,民不聊生,腐敗的清政府的讓中國人徹底失望了,人們痛苦地吶喊著:“中國的出路在哪裡?民族的希望在哪裡?”這時,一群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人們站了出來,他們用一腔熱血,和清政府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為苦難的中國劈開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一次又一次的武裝起義打響,一次又一次的宣告失敗,可是堅持不懈的革命黨人,無所畏懼,一路披荊斬棘,奮勇向前,清政府的淫威嚇不倒他們,打不垮他們,血雨腥風反而使他們屢敗屢戰、愈挫愈奮。終於,1911年的10月10日辛亥革命獲得了偉大的勝利,清政府徹底土崩瓦解,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就此顛覆,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歷史總能給我們以啟迪,從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鑑。首義的槍炮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

首義精神集中地體現為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向來就有愛國主義的傳統,中國向來就不缺少為民請命、捨身成仁的豪傑志士。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革命群體和個人英雄輩出,星光燦爛,革命黨人抱著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登上了歷史舞臺。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是需要以愛國主義為力量源泉。同學們不僅要回憶歷史,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明白炎黃子孫肩上的責任,將振興中華的精神傳承下去,把它轉化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不斷振興和強大祖國的精神動力,同心協力建設美好的未來。

首義精神更突出的體現為勇於創新改革的精神。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這就是首義的“敢為天下先”的創新改革的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源泉。今天我們祖國實施科教興國,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關鍵就在於深化改革,不斷創新。這也要求同學們秉承創新理念,不光要掌握書本中已知的東西,還要掌握把不曉得的東西都弄清楚的能力,要善於發問、大膽質疑,敢於突破原有的桎梏,勇於挑戰自我的侷限,創造前人和他人未曾取得的成績。

首義精神還始終貫穿著一種頑強的拼搏精神。武昌首義前夕,反動派屠殺多名革命黨人,英雄們臨刑時“神色益壯”,當眾演說,甘為“四萬萬同胞受死”,並號召大家“起來革命”。10月下旬開始,武漢保衛戰苦戰經月,殉難2600多人,為全國各省響應革命贏得了時間,體現了革命黨人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拼搏是一種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綻放異彩;只有拼搏,才能發揮智慧的潛力;只有拼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同學們今後的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需要有拼搏精神,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一馬平川的,當面臨坎坷和困難時,我們是選擇放棄逃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做出選擇通常只是一念之間,此時此刻,需要的正是武昌首義的頑強拼搏精神。

武昌城頭的槍聲漸漸遠去,起義門前的硝煙也漸漸散去,歷史的車輪走過了100年。逝去的只是歲月,永恆的辛亥革命的偉大精神,辛亥志士永垂,辛亥精神不朽!毛澤東同志曾對年輕的學生們語重心長的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讓我們每一個青少年發揚辛亥革命的光榮傳統,奮發圖強,努力拼搏,去迎接我們祖國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

【篇三:弘揚首義精神擔負歷史責任作文】

歷史,就像一條源遠流長的長河。今日,讓我們開啟記憶的閘門,翻開塵封了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頁,我的耳畔,彷彿又聽見了武昌城頭正義而又激烈的槍聲,眼前似乎又重現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興中華”旗幟下,為挽救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奔走呼號,血灑街頭的壯烈情景。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轉瞬間,一個世紀已經悄然過去,而革命先烈們的業績卻熔鑄成了不朽的史詩,他們的理想抱負在今天已經變成了現實,先烈們曾生活和戰鬥的這片土地也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讓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辛亥首義的豐功偉績彪炳千秋;今天,讓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還因為辛亥革命為我們留下了一筆難以用金錢計量的彌足珍貴的財富—辛亥武昌首義精神。

偉大的辛亥革命發端於武昌首義,在中國的歷史程序中,武昌首義居功至偉,武昌首義的歷史留給荊楚兒女無尚的光榮與自豪,更饋贈了我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辛亥革命的精神就是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是“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的”一種首義精神,也就是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革命啊,革命!得之則生,不得則死!首義精神就是不畏艱險,敢於獻身的偉大精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就是一呼百應的協作精神。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現各民族一律平等、進步、共存共榮為奮鬥目標。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歷程中,由於黨的民族理論的科學性和黨的領導的正確性,各民族在共創中華過程中形成的中華民族精神,進一步得到昇華、提煉,給中華民族打了一針“興奮劑”。增添了新的內容,諸如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新時期創業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在特定時代、特定時期、特定條件下的新體現、新亮點,併成為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為建設祖國凝聚力量。

歲月更迭,滄桑鉅變。昔日破敗落後的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是新中國的建設者和繼承人。應該始終牢記先烈的教誨:“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與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中華民族精神深深紮根於中華大地豐厚的文化和歷史的沃土之中,中華民族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歷經磨難而信念愈堅,飽嘗艱辛而鬥志更強,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民族精神始終是重要的力量源泉。

在新的歷史時期,億萬人民是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實踐主體,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好繼承者、倡導者、發揚者、實踐者。對中華民族來說,21世紀是充滿希望又充滿競爭的世紀,這種競爭,不僅表現在經濟實力、國防實力等方面,也突出體現在民族凝聚力方面。民族凝聚力的加強來源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來源於各民族的共同理想,來源於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廣泛吸收了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兼收幷蓄,海納百川,它既同我國傳統美德相承接,又同社會主義思想相統一。它以與時俱進為特徵,既反映了歷史上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當代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成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同學們,我們是怒放的鮮花、初升的太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祖國的強盛復興之責靠我們來擔當,在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向我們的先輩立誓:為國而生!為國而學!甚至為國而死!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因為我們的心永遠屬於祖國!

繼承弘揚首義精神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9字

辛亥革命雖已過去了一個世紀,歷史又翻開新的一頁,時間帶走了曾經的傷與痛,帶走了那段黑色的記憶,帶走了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首義的精神卻封存在人們的心中,永不褪色,熠熠生輝。

一百年前,是救國救民的熱血、是振興中華的熱情,促使一批批革命黨人義無反顧的奔向第一戰場,英勇殺敵,投身於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生革命中,發動推翻清王朝專制統治的武昌起義,用鮮血和生命爭取到了如今人民當家作主的幸福生活。

一百年前是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賦予革命黨人革除君主專制制度的勇氣與信心,正是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嘗試,才有了新的質的飛躍進步,使中國改頭換面,有一個全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東方。

一百年前,是不畏艱險,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使革命黨人視死如歸,頑強拼搏。在戰場上克服餓、病、累的折磨,抱著即使是死,也要死得其所的信念堅持了下來,換取了現在的和平。

一百年前,是一呼百應,團結協作的精神使來自四面八方的中國兄弟擰成了一股繩,緊緊抱在一起,用一個聲音應付敵人,擊潰了敵人的防線,取得了全面勝利。

一百年後,我們又重新開啟記憶的閘門,翻開塵封了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頁,用耳邊彷彿聽到的武昌城頭的激烈槍聲,用眼前似乎重現的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新中華”的旗幟下,為挽救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奔走呼號,前仆後繼,血灑街頭的壯烈情景,繼續激勵我們,促進我們。

作為21世紀的我們---新中國的建設者和繼承人,我們始終會牢記先賢的教誨:“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我們始終會繼承、弘揚愛國精神,創新精神,協作精神,甚至是獻身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到一個華夏兒女的責任。

首義精神耀千秋作文 篇4

高二作文 ,3398字

【篇一:首義精神耀千秋】

你知道“首義精神”是指什麼嗎?媽媽告訴我:“今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媽媽陪我一起開始閱讀《首義精神耀千秋》這本書。

看完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這段歷史,首義精神更讓我感動。翻開塵封了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頁,我的耳邊彷彿聽到了武昌城頭的激烈槍聲,眼前似乎重現了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新中華”的旗幟下,為挽救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奔走呼號,前仆後繼,血灑街頭的壯烈情景。我彷彿看見許多人手中揮舞著“十八星旗”,臉上露出興奮的笑容。那些在辛亥革命中被害的革命志士怎能不令人感動與緬懷,是他們的鮮血與孫中山的正確領導才使我們有這如此美好的生活!他們追求真理、不怕犧牲的精神怎麼不讓我們為之動容?他們的一生,猶如燈塔,為我們領航著,讓我們與他們一樣,敢於創新,敢於拼搏,跌倒了爬起來,微笑向前闖!

因為辛亥革命,因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我們的祖國漸漸富強,漸漸強大,越來越美好、繁華,作為現在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做好自己應做的事,爭做祖國的接班人,爭當祖國未來的棟樑。

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革命群體和個人英雄輩出,星光燦爛,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奮不顧身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從龔允衝“人在島在國旗在,誓與海島共存亡”的豪邁誓言,到今華夏子孫無比振奮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無不使我們感到胸襟開闊,意氣風發。

今天佇立在祖國曆史的長廊上,我看到了死比泰山還重的張思德同志的身影,他那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光照千秋,啟迪後人;我聽到助人為樂的解放軍戰士雷鋒同志吟誦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我還領略了平凡的歌手叢飛對那些貧苦孩子們的愛心:見到了為人民的健康、國家的富強虎門硝煙的林則徐……他們對人民任勞任怨的無私地奉獻贏得了世人的景仰。

歲月更迭,滄桑鉅變。21世紀的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神州七號的成功發射、首次太空漫步,再一次證明了中國人的實力。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是新中國的建設者和繼承人,應該始終牢記先賢的教誨:“顧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先輩們為祖國的歷史譜寫了多麼華麗的篇章,贏得了多少讚譽,而今這本史冊傳到了我們手中,我們應該續寫更加瑰麗的詩行。同學們,讓我們弘揚首義精神,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理想而努力拼搏!

【篇二:首義精神耀千秋】

1911年的10月10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發動武昌起義,辛亥革命勢如潮水,一舉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從而引發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

歷史總能給我們以啟迪,首義的槍炮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更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

今天,我們重溫這段歷史,對於同學們今後的學習乃至成長,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義精神集中地體現為愛國主義精神。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革命黨人抱著熾勢的愛國主義精神,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英勇的革命主義戰士黃繼光為了掩護同志們,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的槍眼。劉胡蘭為了革命事業,在敵人的鍘刀面前,大義凜然,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更有楊靖宇、趙一曼、方誌敏等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和勝利,不惜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現在這個和平年代,首義精神不是要我們去拋頭顱,灑熱血。但首義精神卻賦予我們神聖的使命,那就是團結協作、奮發向上。在前不久我校舉行的達標運動會上,我們四(3)班的同學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勇於拼搏,在拔河比賽專案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同學們不僅有集體榮譽感,而且在言行舉止方面更是嚴格要求自己,講文明,懂禮貌,愛護校園環境,積極參與學校舉行的各種活動,為班級爭光。同學之間,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管誰遇到困難,其它同學都會馬上伸出援助之手。

我們這一代人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今後的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需要有拼搏精神。當我們面臨坎坷和困難時,要想到革命先烈為了振興中華所付出的代價。因此,我們要勇於拼搏,迎難而上。我們身上肩負著建設祖國的大任,這也要求我們秉承首義精神,繼承革命遺志,勇於創新,開拓進取,不光要掌握過硬的書本知識,還要勇於挑戰自我,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創造前人未曾創造的成績,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為祖國的繁榮與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的創新和改革,歷經百年滄桑,中國在困境中崛起。我相信只要我們永遠保留著首義精神,中國定會成為世界上最耀眼的明珠。

【篇三:首義精神耀千秋】

開啟記憶的閘門,翻開了塵封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頁,我的耳邊彷彿聽到了武昌城頭的激烈槍聲,眼前似乎重現了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興中華”的旗幟下,為挽救貧窮落後的中國,前仆後繼,血灑街頭的壯烈情景。

一個世紀過去了,革命先賢們的業績熔鑄成了不朽的史詩。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辛亥首義功績彪炳千秋;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更因為辛亥革命為我們留下了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辛亥武昌首義精神。

所謂首義精神,主要是中華民族固有的世代傳承的愛國主義精神。什麼是愛國主義精神?那些曾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們早已作出了回答,那些為祖國發展壯大而獻身的人也作出了回答。但我們只是小學生,我們沒有戰場可上,也沒有能力去為祖國做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難道我們就能不愛國嗎?是的,以我們的能力,現在的確做不了什麼,但我們可以努力學習,等到長大後有了能力,再來報效祖國!只有現在打好基礎,將來才有能力報效祖國。

首義精神還始終貫穿著一種拼搏精神。拼搏是一種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綻放出無限的精彩;只有拼搏,才能發掘自身的潛力;只有拼搏,我們才能實現各種遠大的理想。我們今後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需要有拼搏精神。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一帆風順的,當面臨坎坷和困難時,我們是選擇放棄逃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做出選擇通常只是一念之間,此時此刻,需要的正是武昌首義的頑強拼搏精神。

我們一定要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怎樣發揚呢?只有靠我們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了!

【篇四:首義精神耀千秋】

1911年的10月10日這一天,是一個令千萬中國人民激動的時刻,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孫中山領導下的湖北革命黨人成功發動武昌起義,打響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槍,辛亥革命勢入潮水,它一舉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

今天我之所以能夠在這裡學習,都要感謝我們的革命先輩,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說,我怎能不對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創立的不朽業績而肅然起敬呢?透過歷史的眼眸,我彷彿看到在硝煙瀰漫戰爭上,孫中山帶領著士兵們發起那神聖的一槍。今年是辛亥革命的一百週年,首義的槍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

首義精神集中體現為愛國主義精神,在民族危機面前,革命先烈抱著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不計較個人得失,投身革命洪浪中去。今天,我們不僅要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要將振興中華精神傳承下去。為建設美好的未來而奮鬥。

“世人本為我敢為,天下來發我首發”,這就是首義的“敢為天下先”的創新改革的精神,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人類進步的源泉。這也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光要掌握書本已知的東西,還要大膽質疑,勇於挑戰權威,創新前人未曾有的成績。

首義精神始終貫穿著一種拼搏精神。只有拼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我們今後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當我們面臨坎坷和困難時,我們需要的正是武漢首義的頑強拼搏的精神。

一個世紀過去了,但首義精神卻一直流淌在我們中華兒女的血脈裡,它將激勵著我們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鬥。

繼承遺志·立志成才——讀《首義精神耀千秋》有感 篇5

讀後感 ,574字

通過學習《首義精神耀千秋》,與歷史真正的“零”距離接觸。我親身感受了他革命的氣息,

辛亥革命結束了在中國綿延兩千年的封建帝制,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了追求真理,不畏犧牲,我們當然不能忘記,要以此來激勵我們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未來的歷史的樂章由我們去譜寫。我忽然覺得自己是多麼渺小,就像在沙漠中那一粒不起眼的細沙,微不足道。跟這些志士相比,我又為這個社會做了什麼呢?回首過去的歲月,我是為了自己而生存,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又有哪件是有意義的呢?

而今天,將會成為我認識中新的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轉折。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而現在,我還等什麼呢?從現在開始,從生活的每一滴做起,我們要學習革命烈士,把他們的精神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裡!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能為貢獻祖國出一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增強素質,適應社會需求,做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去報效祖國,投身社會。把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為自己的責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雖然我們不能像他們那樣,為了革命,為了人民,為了祖國,為我們民族的進步貢獻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為人民,為社會,出一份力。雖然我們的力量很小,但是,我相信,如有千千萬萬個像我們的人站出來,國家能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繼承優良革命傳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篇6

高一作文 ,975字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數千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

北平學聯黨團決定在這一天舉行抗日救國請願。各校臨時推舉宋黎、於剛等12人為代表,向國民黨政府軍委會,北平分會代委員長何應欽遞交請願書,提出6項要求。何應欽避而不見。請願不成,群情激憤。各校代表當即決定改為示威遊行。隊伍逐漸擴大到五六千人。行進中,學生們向沿街的群眾宣講抗日救國的道理,散發傳單,得到群眾的支援。大批警察手執大刀、木棍、水龍,對付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學生們與軍警展開英勇搏鬥,有百餘人受傷。清華大學等校學生會組織專題討論會,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呼籲全國同胞一致興起,集合民族整個的力量,以維護主權而保國土。

是他們,在國家存亡的關頭,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動派的妥協。

是他們,在民族生死的毫髮間,熱血橫灑,促使了民族的覺醒。他們,可敬可愛的青年,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展示了青年的熱血豪情,以他們大無畏的勇氣,詮釋了青年的含義。

我們不會忘記他們,那些可敬、可愛的青年,他們是民族的拯救者,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先驅。

讓我們永遠銘記129這個神聖而又偉大的日子吧,勿忘國恥,永遠不忘日本對中華民族的侵略,永遠記住落後就要捱打的血的教訓。

歷史長河,川流不息。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祖國迎來了更加輝煌和燦爛的篇章。跟隨著國際化的腳步,中國越來越多地融入世界。同樣在2008年裡,祖國也彰顯了一次精彩。是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2008面缶激盪出的聲音,不禁震撼了鳥巢9萬觀眾,更震撼了整個世界!當全世界都把目光聚集在祖國身上的時候,我為我的祖國而驕傲,我為身為一箇中國人而自豪!愛國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肩負的責任,不忘歷史,激勵自己,警醒後人,是我們該有的行動。用行動愛國,努力工作,認真做人,心繫國魂。

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國家已非昔日的貧窮與落後的中國,我們已是一個蒸蒸日上的,日漸繁榮的,團結進步的,具有著強大的國防力量和經濟基礎的,具有著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國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全國各族人民正在努力建設我們偉大的國家。

同學們,我們是國家未來的棟樑,祖國明天的希望,我們肩負著中華民族復興和發展的使命。讓我們踏著先輩的足跡,努力學習,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更加美麗,更加昌盛!

長征精神對當代學生的啟示 篇7

演講稿 ,934字

帕斯卡爾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然而放眼望去,無數學生都在迷茫的前路上摸索,或誤入歧途,整日痴迷娛樂;或碌碌無為,整日無所事事。思想的迷失使得大學生們沒有信仰,沒有目標。而紅軍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長征精神,恰是人類歷史上一座精神豐碑,是永不熄滅的燈塔。

長征的勝利不僅僅是對惡劣自然條件與強大對手的勝利,更是理想與信念的勝利。雖然如今處在和平歲月,但是長征精神依舊能夠給予我們啟發,指引我們前行。

長征精神最強烈的就是其愛國精神。當今社會雖然武裝衝突與大規模戰爭越來越少,但是區域性動盪仍然存在。吸收長征精神並不意味著就要披荊斬棘,上前殺敵,但是對於這些熱點問題我們至少應當給予適度的關注而不是整天沉迷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難以自拔。再者,如今國家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而且新時代國家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暴力的對抗,而是高科技的競爭。當代學生更應當肩負起攻堅克難的責任,刻苦鑽研以期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

長征精神最深遠的就是其吃苦耐勞精神。眾所周知,紅軍們在長征途中,爬雪山,過草地,無食以飽腹,無藥以療傷。硬是憑著一股韌勁完成了幾萬裡的長征。而如今,不少學生連軍訓和體育課上的一點勞累都吃不消,還使出渾身解數以避之。作為社會主義中堅力量的學生,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攻克難關,實現自己的理想。

長征精神最具啟發的就是團結精神。長征就如一曲團結的凱歌,紅軍們眾志成城,一致應對外來打擊。因而在敵我懸殊的情形下獲得勝利。在當代的生活學習中也理應如此。生活上就表現為團結互助的精神,與同學友好相處而不是像諸多新聞中那樣互相傷害。在學習上自然就表現為合作精神,相互之間互相借鑑,取長補短。

當代學生應當秉承長征精神,以濃烈的愛國精神,頑強的吃苦耐勞精神和互助的團結精神來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方方面面,攻堅克難。只有銘記歷史,繼承長征精神的精華,我們才能全面把握當下,展現自己的才華,貢獻自己的力量。

深入孝精神,傳承孝文化 篇8

深入孝精神,傳承孝文 ,767字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文化已在中華民族傳承千年。又有三省吾身之說,那麼我們身上是否具有“孝”這一優良品質呢?事不能拖,話不能多。孝的精神不可幾日速成。而是要發自內心的去實行。

我的故鄉雲夢自古出了一個大孝子—黃香。他冬天為父母暖被,夏天為父母驅蚊。幾十年來一直如此,他的孝心不是三分鐘熱度,而是伴隨著一顆堅守的真心。無獨有偶,董永也有著賣身葬父的感人故事。父母賜予了我們生命,所以他們是比生命還要尊貴的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展。孝的文化一直在流傳,可是卻被人們漸漸忘卻於無形之中。可能有的人會覺得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即是孝的表達。正所謂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其實不然。陪在父母身邊的人是比那些常年不回家,只寄錢的人看似要好很多。可是他們的孝心真的存在嗎?沒錯,你是每天在父母身邊,可是你對他們好嗎?是有人常年不回家,可是他們卻每天心繫父母啊!

曾聽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兒跟她的媽媽爭吵之後賭氣摔門而出,漫無目的的她在街上走了一天,又累又餓,忽然他走到了一家賣面的門口,可是口袋裡卻沒有一分錢,這是老闆娘看到她,親切的喚她進來。聽過女孩兒發生的事後,煮了一碗麵給她吃,女孩兒吃完了後非常感激這位老闆娘,可是老闆娘卻不太領情的說:我與你不認識,並且就之煮了一碗麵給你吃,你就感激成這樣,那你的媽媽給你做了不知道多少次飯,可是你有感激的過她嗎?聽完老闆娘的話,小女孩兒恍然大悟,立馬跑回來家,發現早已做好飯的媽媽正焦急的等待著她。

可能孝一直都存在每個人的心中,可是卻被人拋之於腦後。並不是我們不善,而是我們不懂得如何去孝,孝文化,對於我們也已是耳熟能詳。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它真正的走進心底,讓它去彌補之前我們欠下父母的愛吧!

等孝精神深入我們的骨髓中,之後才是發揚和傳承。要相信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所散發的光芒不可阻擋!

蘋果樹的精神傳遞 篇9

國一作文 ,762字

一個蘋果的偶然落地,太司空見慣了,可它卻使坐在樹下的牛頓陷入沉思:為什麼一切物體都要向地上落呢?於是他發現了對人類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萬有引力。從此,這棵樹就被人們視為科學探索精神的象徵。而汕頭大學想要把牛頓蘋果樹移植到校園中,也正是表達了他們的殷切期望,期望牛頓蘋果樹能紮根於中華沃土,成為我們創新精神的圖騰。

汕頭大學用高昂的懸賞金來向社會廣泛徵集移植這課牛頓蘋果樹方法的行為,吸引了更多的人來積極主動地參與這項科學探討,在激發了人們對科學的熱愛與獻身精神的同時,也是將蘋果樹背後所蘊含的科學精神——探索鑽研、勤奮專注、不懈努力傳遞向社會。讓牛頓精神不被校園的高牆所阻礙,衝破界限,讓探索創新的精神種子播撒向社會的每個角落,引領全面的科學探索意識。這何嘗不是一種將蘋果樹的精神傳遞下去的方式?

可是僅僅靠向外界徵集方法這一行為來傳遞牛頓精神是遠遠不夠的,在向外傳播科學精神的種子之前,要先讓這棵牛頓蘋果樹在汕頭大學的校園裡落地生根,穩固其實質,這樣才能孕育出一屆屆具有創新鑽研精神的人才,向社會輸送未來的希望,將蘋果樹的精神傳遞世代傳遞下去。這也是李嘉誠先生會選擇將珍貴的牛頓蘋果樹贈予汕頭大學的原因之一,他希望能讓更多的人受到蘋果樹背後探索創新精神的感染。

而被“予以重任”的汕頭大學,一方面是處於對所贈者的尊重,另一方面則是希望牛頓蘋果樹能夠真正的植入每個學生的心中。讓牛頓蘋果樹在茁壯成長的同時不斷強化其自身的內涵,能夠感染更多的芊芊學子,積極鼓勵、支援他們勇於探索鑽研的精神,做到真正的精神傳遞。

希望牛頓蘋果樹的移植能夠讓高校營造出良好的治學氛圍,積極培育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使得牛頓探索精神可以繼續傳遞下去,鼓勵人們熱愛科學、獻身科學、創新思維。
 

好家風傳萬代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7字

每個家庭都有家風。好的家風,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爺爺就教我背這首詩。開始,我只會搖頭背誦,不知其中意思。八歲那年,爺爺帶著我和哥哥去田裡割稻穀,天氣又悶又熱,汗水在臉上盡情流淌,長長的稻葉打在我的手臂上,又疼又癢,難受極了。那時我才明白《鋤禾》這首詩的意思。

記得小時候,每一次吃飯,總會有一些飯粒掉在桌上。爺爺見了,也總會撿起來吃了,然後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他們小時候吃飯,就是掉在地上,大人也要他們撿起來吃掉。農民伯伯種糧食,太不容易了,要尊重農民的勞動,要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爺爺還告訴我,解放前鬧饑荒,很多人吃野菜啃樹皮,後來野菜樹皮吃光了,就吃觀音土,不計其數的人活活餓死在街頭。爺爺還跟我們算了一筆賬:如今全國有十三億人口,如果每人浪費一粒糧食,就會浪費掉十三億粒糧食。這麼多糧食,足夠一個三口之家吃上一年。在爺爺的言傳身教下,我們家的人,不論大人小孩,平時都能自覺踐行“光碟行動”,每次吃飯,不剩飯菜,都能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爺爺的衣櫃裡,沒有一件新衣服,都是已經褪了色縫補過的。有時爸爸媽媽要給他買新衣服,他總是擺擺手說:“買什麼買,不都還可以穿嗎,等我把這些衣服穿破了再買吧。”

勤儉節約是一種作風,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素質。勤儉一小步,文明邁大步,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把“勤儉節約”這個優良家風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