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之秋相關作文20篇

都江堰之秋 篇1

國二作文 ,726字

我把回憶交付給夜晚窗外的??聲;我把思念交付給青城山上的古銀杏,我把愛意交付給都江堰的層林盡染。沒錯,這一山一水,一磚一瓦,都裹挾著生命的溫度,這便是我的家鄉——都江堰。

這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城市,這是一個萬山紅遍的季節。

秋色在銀杏樹上氾濫,落葉喚醒了秋風,在外婆的言語下,我偶然得知,銀杏是都江堰的市樹,難怪一到了秋天,銀杏葉就紛紛揚揚地飄灑下來,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一瞬間,都江堰便成了金色的童話世界。無論是狹窄的小巷,還是繁華的大街,銀杏葉隨著微風,和著鳥兒悠閒地叫聲,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金色的原野,飽滿的麥子,跟著秋風,形成千萬朵金色的波紋;山上的獼猴桃、蘋果、紅柿、地裡的草莓……散發著誘人的清香,讓人饞涎欲滴。遠山近樹,宛若一幅愜意的山水畫。這一切怎不讓人沉迷於此?

餘秋雨先生曾說過:“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試想,340公里的岷江水浩浩蕩蕩地奔湧而來,跳躍、撞擊、重疊、飛濺,那該是多麼雄偉壯闊的一幅圖景啊,過了飛沙堰,溫柔、馴良地奔向田野、樹林和城鎮,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最後合成了一條條清澈透明的小溪……孩子們頑皮地跳入水中嬉戲,絲帶般的水滑過雙腳,清爽至極,岸邊的垂柳也跟著一起,把自己的聲影留給這個秋天。

夜晚,華燈初上,漫步江邊,微風拂過臉頰,看輪船駛向遠方,

這秋,這落紅,讓我無法忘懷。我在想念,想這秋的迷人,想這秋的熱烈,想這秋的忙碌,想這秋的愜意。

雖然,我而今已經遠離自己的家鄉,但我的臉上依舊洋溢著笑容,我的心間依舊埋藏著幸福,我的筆端依舊書寫著熱愛。我愛你,都江堰!我更愛你,都江堰的秋天!

都江堰研學之旅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9字

週三徐老師宣佈我們本週五要去都江堰研學,研學的主題是“觀拜水大典,探古堰文明”。

今天我們全班來到了都江堰,先去觀看了“拜水大典”,聽導遊說這次拜水大典只是表演節目,真正的是在每年的清明節。都江堰拜水大典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曆史,是為了紀念和祭祀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祈求成都平原五穀豐收、國泰民安,它也代表了春耕的開始。正是有了都江堰的水,成都平原才物產豐富,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看完拜水大典,我們來到離堆公園參觀。古時候岷江水非常湍急,一到汛期,岷江水就會淹沒成都平原的田地和房屋。於是秦王嬴政就派李冰來治水,李冰觀察了這一帶的地形,將玉壘山挖開了一個長80米,寬20米的豁口,它就被稱為寶瓶口;李冰又用挖玉壘山的山石沿著離堆修建了飛沙堰和魚嘴,將岷江分成了內江和外江,內江的水引入到成都平原灌溉,外江水流入長江。寶瓶口將內江的沙石排到飛沙堰,在每年岷江枯水期的時候,人們就把飛沙堰的沙石挖走。自從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再也沒有發生大的水患了。

都江堰水利工程到今天仍然在發揮防洪灌溉的作用,造福成都平原,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和利用它。

都江堰的山水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0字

在大千世界裡,有著許多迷人的景象,如:雲南的夜晚,江南的早晨……可我最喜歡的,還是江南的山水。

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玉壘山。到門口時,新鮮的空氣迎面而來,“玉壘山”幾個剛毅的大字清晰可見。進到景區內部,兩排鮮花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五顏六色的花朵像小朋友的巴掌在歡迎遠道而來的遊客。隨著層層石階,我們拾級而上。在一處叫“魅星點鬥”的地方,中間有一棵高大的烏木樹,它腰間纏著一根紅色的絲帶,樹冠則宛如人的頭,而右邊的枝丫猶如人的手臂。更奇特的是它的手上竟握著一枝差不多半米長的巨型毛筆,那氣勢猶如一位判官。在烏木的四周,圍了一大圈石欄柱子,柱子上纏滿了各種許願的絲帶。

我們順著石級來到半山腰,通往山頂有兩條路,一條是平坦的水泥路,一條是傾斜的泥濘小路。該走哪條呢?還是走泥濘的小路吧!我這麼想著。因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順著坑坑窪窪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山頂,放眼望去,我感覺自己已處身於神仙極樂世界。站在山頂,俯視整個都江堰,只見它四面環山,頭頂的太陽如天使一般照耀著我和整個都江堰。

出了玉壘山,我們來到了都江堰的寶瓶口—它因像一個瓶口而得名。滔滔江水,似東海龍王的怒吼,又似開天闢地的大帝,更像千萬匹脫離韁繩的駿馬,小群匯成大群,大群在運動中擴充套件,為我們演奏著一首雄心壯志的歌,激勵著我們奮勇前進。

到了傍晚,我們返回了成都,可都江堰寶瓶口的水還在我心中流淌,玉壘山那層層石階依然如書本一般在我面前一頁頁翻開,等待我一次又一次地閱讀。

都江堰,我會再來看你的!

都江堰遊記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3字

又是一個美好的夏天結束了。在這個暑假裡,我去了成都。我最喜歡的景點是都江堰。

爸爸在去都江堰的途中對我說:“都江堰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它充分展現了李冰父子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都江堰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一直使用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爸爸的介紹讓我對都江堰景區充滿了嚮往。

我們走過南橋,跨過岷江,進入都江堰景區。那天天空萬里無雲,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但景區裡遊人如織。在景區裡,我被一處噴泉裡的景物吸引住了。導遊向我們解釋:這些景物都是古代人民修建都江堰的工具。擺放在噴泉外面是竹籠,它是用竹條捆起石塊,壘砌成牆,抵禦水流的好幫手。還有一些鐵棒和三角架。在噴泉底部的鐵棒,是來測量沙子深度的工具。在竹籠上方的三角架,是用來固定竹籠的。看到這個,我立刻想起李老師在課堂上對我們說的,三角形最具穩定性。古代人民能在千年前就利用這個原理修建都江堰,我由衷地讚歎他們的勞動智慧。

我繼續往前走,躍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茵茵的“原始森林”,一望無際的樹木蒼翠欲滴。我不由自主地跑進樹林,在粗壯的大樹間來回奔跑,夏天的炎熱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周圍瀰漫著香甜的新鮮空氣。啊,真舒服!可惜不能帶走。

我終於來到了魚嘴,一陣水汽鋪面而來。前面滔滔的江水洶湧流過,在這裡激起大大的水花,嘩嘩作響。江面上,你會看到有些地方無緣無故地發起浪濤。我問過爸爸之後才知道,其實這是江底的石頭在作怪,是它打起了一朵朵浪花,目的是為了消卸掉水的衝擊力,哦,這就是它為什麼叫飛沙堰了!

再回頭眺望遠處的寶瓶口,看著水流緩緩地流進成都,我不由自主的感嘆道:“都江堰真壯觀啊!”

都江堰遊記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3字

令人期盼已久的暑假終於來了,爸爸給我們安排了許多有趣,好玩的活動。首先,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去都江堰。

我們坐著地鐵來到了這個令人期盼的地方。剛走進大門幾棵高大的銀杏樹彷彿是在迎接我們。不久,我們來到了一座橋,橋下是奔騰的江水,水聲震耳欲聾,我被此情景情景驚呆了。這潮水,彷彿像千軍萬馬衝鋒陷陣。當他們遇到敵人時。就會濺起一大片水花和雪白的泡沫。

我們逛完了都江堰。爸爸和我們講了都江堰的來歷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我真佩服李冰父子的毅力、決心和智慧,我們要學習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

歷史將記住都江堰 篇6

高一作文 ,1450字

都江堰市的無數景緻讓我鍾情,可最出名的是那一座兩千多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今日,我懷揣虔誠,慕名而來,探訪它的雄偉英姿。

令我感到驚奇的是那一座建於兩千多年前的大壩,沒有像別的古蹟那樣破敗不堪。它沉穩,敦實,篤立於此,一直髮揮著它的作用,江流溫馴;它像一位慈愛的老祖母,輕舀著瓢一瓢的水,滋養著成都平原的每一寸土地。

都江堰市公園路是必遊之地。早在車上,我就與司機師傅說好,抵達都江堰堰壩的最後一程,由我步行完成。在我心理,緩緩的步行,是真實的親近,更是誠心的朝拜。在人力的偉大面前,我惟有用此種樸實的方式才能表達我對那座凝聚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及智慧之堰的崇敬。

道路七轉八拐,從簡樸的市街進入到了景區所在。我愈加感到了水汽的氤氳,繼續朝著水汽富集的核心走著,而兩旁的草木也更顯油綠茂盛。我隱約能感受到地面的震顫,那是遠處傳來的水的有力衝擊。越向前走心跳得越厲害,我知道,它不遠了。我的心激動,按捺不住的激動;我的步子,不由自主地快了,更快了。

陡然間,我的心狂跳不已,因為已站在了它的身旁!那水,像一個又一個身強力壯的川娃子齊力拉著重物,他們鏗鏘的步伐就是那水的嘶嘶咆哮!那堰,任你股股疊疊的水如何拍打,依舊安然如故。它從容地指引著水朝下流去。到了下流的水不在像上游那般浩蕩,刷的一下被魚嘴、飛沙堰等分水堰一裁為二,乖乖地流向了平原大地。

這是多麼霸氣的馴服,水的威武壯美和怡然沉靜在這裡,不可思議卻又是那麼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人歎為觀止。懷揣強烈的震撼,我開啟手機,求助度娘,翻閱都江堰的歷史。原來沒有都江堰前的成都平原,或許更準確的講,沒有一個叫李冰的人佇足凝望前的成都平原,是一個水旱無常的地方。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李白一個“何茫然”,道出了當時的慘狀;一遇旱期,那可謂赤地千里,老百姓顆粒無收;一到洪澇氾濫之時,岷江猶如一張血盆大口,將成都平原覆沒於汪洋。那時候,水是凶猛的獸,恣意妄為,野性十足。而李冰,是自帶光環的馴獸之王。

秦昭襄王任他為蜀郡守。適巧當時的秦國意識到了蜀地之重,想通過南方問鼎中原。李冰看到了這裡生活極苦但卻極樸實的巴蜀百姓,他不再關注所謂的一統大業了,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講,他硬生生地將一項政治計劃幹成了惠及百姓的生態計劃。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從岷江上流出發,實地考察,瞭解水情。現在也許看完整條岷江就幾十分鐘車程,卻不知李冰父子倆當年穿破了多少雙草鞋!但是他心中裝著老百姓,腦海中是蜀人食不果腹的場景,他下決心,要治理岷江,馴服這頭猛獸。

這樣的信仰支撐著無數次的攀爬考察,思量研究,身體力行……江邊崗亭的指揮,臨近江邊的測量……做工的川中漢子們,在這位神人的指引下格外賣力!

從此的成都平原,被譽為天府之國,李冰靠雙腳走出來的治水“三字經”和“八字真言”,如今依舊熠熠生輝。

我來到了都江堰旁的二王廟,其中是一座石像,雙手緊握長鍤,面對著滔滔岷江,雙眼深邃而寧靜。這樣的深邃,是因為心懷蒼生,這樣的寧靜,是因為福祗已成。一位農村婦女,誠懇地往功德箱裡塞了錢,對著李冰像,拜了兩拜。

我建議在都江堰旁修一座李冰像,像座刻一行《馬可波羅遊記》的記載:“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魚,船舶往來甚眾,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

歷史不會忘記那至聖至善的“八字真言”—“遇灣截角,逢正抽心”,有了人的思想的深邃與通透,也才有了堪稱奇蹟的都江堰。歷史更不會忘記精魂所聚的都江堰—智慧、大愛與信仰,是在歷史洪流中永遠屹立的堤壩。

都江堰,讓我心生敬意 篇7

國三作文 ,817字

清明來到都江堰,放眼望去,綴著點點翠綠的山巒向著天邊延伸去,蜿蜒的岷江卷著淡淡的細沙從兩岸的山間流過,都江堰則似一葉扁舟,靜靜地橫臥在岷江的臂彎裡。

正是在這裡,戰國的李冰父子歷時數十年,留下了這震撼人心的“分水嶺”。不論是都江堰這浩大水利工程的壯闊,還是李冰父子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對國家的熱忱,都令我敬畏不已。

一座小樓立在江邊,紅漆已是斑駁不堪。沿著狹窄又陡峭的樓梯上至三樓,一個巨大的窗子映入眼簾。我不禁想到,當時的蜀郡守李冰隔著這窗,望著滔滔江水流過,為中原人民乾旱缺水、土地貧瘠而憂慮,又為自己對都江堰的建造還不能十拿九穩而嘆息。

走過橫跨江面的索橋,踏著腳下吱吱啞啞的木板,彷彿耳邊響起了李冰父子引著百萬餘民眾走過索橋的聲音,民眾們則接連扛著工具,一支支激昂的山歌從夾岸飄過……

終於來到都江堰“魚嘴”最前面的平臺上,如今它用堅實的水泥築起,鵝卵石在水泥上錯落有致地鑲嵌著。可是彼時的人們又是如何修築它們的呢?歷史課上老師曾講,人們在岸上把巨大的鵝卵石裝進編好的竹籠,用小舟載著划到江心,再一起把這些竹籠一個個投至江底。他們也曾有過絕望,有的人甚至在這裡被浪花吞噬,但這一切都不曾阻擋他們一步步前進,都江堰工程也最終落地。不知李冰若站在現在高大而又牢固的都江堰上,心中是否也同我一樣洶湧澎湃?

青石板路的兩旁,一座座刻滿文字的石碑林立,一個個鏽跡斑斑卻還神情如生的雕像聳立,那路旁一串串大小腳印連起……無不喻示著歷代君王、丞相為都江堰作出的不可比擬的功貢獻。都江堰帶來的不僅是純淨的水源,更是為中原地區的人民帶來了希望與憧憬。我竟走過了他們曾走過的小道,正如我們踏上他們踩下的道路,走向光明的未來。這裡的一切都似一卷攤開的陳舊史冊,向我講述著一幕幕動人心絃的歷史。而正是這一幕幕歷史、一座座石碑、一個個雕像和那一串串腳印,讓我不免心生無限的敬意!

別了,岷江的浪濤擊打都江堰的聲音還在我耳旁縈繞,卻似乎更加清晰、堅定而有力。

江南之秋 篇8

寫景作文 ,629字

又是一個秋天!

一兩陣涼風,兩三場細雨,

秋天不知不覺的

來到了江南。

秋風透著習習涼意,鑽進敞開的窗子,輕撫臉頰,帶來幾分悽美的感覺。沒過幾天,秋風便吹停了蟬兒吱吱不休的樂曲;吹滅了夏日毒辣的太陽;吹涼了空氣中悶悶的熱感。它不比冬風的寒冷凜冽,也不比夏風的燥熱慵懶,更沒有春風的溫柔細膩。秋風帶著一些蕭條,它吹來了,吹散了人們壓積了一個夏的沉悶。

秋天的雨說下就下,時而細密,時而滴滴,讓人的心思飄得很遠。一場秋雨一場寒。在這個雨絲綿延的季節,不妨穿過彎彎曲曲的小路,看看美麗的江南風景。秋日的西湖,雖然看不見“蘇堤春曉”“柳岸聞鶯”的景緻,卻可享受到“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愜意。雨放肆地給莊稼在成熟前做了最後一次洗禮。

褪去一身的綠,楓葉紅了,黃了。秋天裡,楓葉毫無節制地展示著它應有的特色:深紅的,淺紅的,淡黃的,一簇又一簇,一樹又一樹,山上,林間,遠遠望去,真像傍晚日落時的壯觀景象。風吹過,一些葉子經受不起搖曳,開始紛紛揚揚地掉離枝頭,一片片細小的紅色在陽光下搖搖曳曳的隕落。林間,是一陣沙沙的落葉聲。

太陽出來了,飽滿的稻穗低著頭,把稻稈都壓彎了。午後,好像有誰在無聲的指揮著。老人,青年都不約而同的,手裡拿著閃著銀光的鐮刀,走出家門,開始搶收,“咔擦咔擦”響成一片,匯成了一支交響曲。連豆莢裡的大豆也忍不住探出圓圓的小腦袋看個究竟。

我愛秋天,她涼爽的風,她纏綿的雨,她錦簇的葉,無不讓我神往!寫一首韻味的詩,賦一曲讚美的歌,願這個秋天駐足不去。

都江堰南橋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6字

這個週末,爸爸媽媽又帶我去都江堰看南橋啦!那是一座經歷了無數風雨至今儲存很完好的橋。

都江堰南橋原名“普濟橋”,是建在蒲陽河上的一座雄偉壯麗的廊式古橋,被譽為“水上畫樓”、“覽勝橋”、“雄居江源第一橋”。這座橋長133米,四排五孔。橋頭有民間彩塑,書畫楹聯融為一體,雕樑畫棟十分耀眼。橋的頂端還有《飛天》、《水漫金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民間彩塑。它們真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讓人忍不住感嘆古代人的工匠手藝同樣高超!

聽當地老爺爺老奶奶說,踩過南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我們迫不及待地跑上橋欣賞廊頂的壁畫,累了就坐在兩側的椅子上休息。我趴在橋欄杆上往下看,蒲陽河正怒吼著,水聲震耳欲聾,“轟隆隆”的聲音像在開大炮又像在打鼓,時不時飛濺起兩米高的浪花,打得我“滿頭大汗”。我趕忙把臉擦乾淨。

我還在橋頭髮現兩幅石刻畫,左上角分別刻著“逢正抽心”和“遇彎截角”四個字。爸爸告訴我,這是兩千多年前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偉大智慧的治水思想。

看了這麼完整的古橋,我不禁聯想起了雄偉的立交橋、承載高鐵的高架橋,還有石拱橋等等其它很多橋樑。總之,人們修建它們時一定花費了不少的心血和時間,才有今天這麼多方便、美觀的橋樑。每一座橋的背後都有多少的能工巧匠啊,它們都是由很多偉大的人們修建而成的。

今天,我們也有很多很多的科學家、建築師正在設計未來的更美觀、更方便的橋樑,包括我們週六到都江堰坐的動車就是一直飛速奔跑在高架橋上。牢固的橋樑讓動車速度輕而易舉地賓士到了206千米每小時。這又是一座了不起的橋樑!

我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設計和修建雄偉橋樑的人們一樣,做一名充滿智慧的橋樑專家,為社會、為國家、為全世界做出偉大的貢獻。

遊都江堰有感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721字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7月30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遊覽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為解決成都平原的旱季乾旱、雨季洪水的問題,李冰父子奉命修建這一水利工程。李冰父子充分運用他們的知識和智慧,利用20年的時間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使成都成為了“天府之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第一部分為魚嘴,之所以稱為魚嘴,是因為這個工程像一張閉著的巨型鱷魚嘴。它將岷江水分為兩部分,左邊稱為外江,右邊為內江。利用河床寬度和深度的不同,實現水的分配。旱季的時候,十分之六的水流往內江、流往成都平原,解決生活和灌溉的問題。雨季的時候,十分之六的水排往外江,避免過多的水造成成都平原的水澇。我們去的時候正值雨季,站在魚嘴上看上游的岷江,江水就像白馬一樣齊頭並進,那聲音如同天崩地裂,好像千千萬萬條巨龍在齊聲吼叫,碰到魚嘴後就自動分成了兩隊。

第二部分為飛沙堰,飛沙堰的作用是過濾泥沙,避免堵住水道。魚嘴分過來的內江水碰到狹窄的寶瓶口和離堆時形成一個大大的漩渦,漩渦將江水裡面的泥沙甩到飛沙堰上,這樣就會起到過濾泥沙的作用。它還用另外一個重要的洩洪作用,當寶瓶口的水太多的時候,多餘的水就會從飛沙堰再流回外江。

第三部分為寶瓶口,李冰父子通過精確的計算,它能夠將不多不少的水放入成都平原,因此被稱為“寶瓶口”。寶瓶口原來是玉壘山的一塊石壁,因為當年沒有火藥,李冰父子用熱脹冷縮的方法花了8年的時間才炸開的。他們用火將山體燒的通紅,然後用涼水猛擊,這樣石壁就會裂開了。

拜見了這麼偉大的工程,我不禁被古代人的智慧折服了。我想到了一首小詩:“現代何有都江堰,還靠古代李冰建。若是沒有李冰功,成都何為天府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