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與不讓相關作文20篇

讓與不讓 篇1

議論文 ,529字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動車之上,一位女大學生手中持票卻和沒有票坐在自己座位的老人的女兒發生了不愉快,在老人看來,不管自己有沒有票,尊老這是傳統美德,那麼女大學生就應該給自己讓座;而在女大學生看來,按票入座這是規定,拿自己的票坐自己的位置難道還有錯了?

讓與不讓一直都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讓是情分,不讓是本分,但是,老人的女兒站在一種道德的制高點上要求女大學生讓座,這就形成了一種“道德綁架”。本來並沒有任何人規定讓與不讓到底誰對誰錯,花自己的錢買票,坐自己的位置這是天經地義。

當然,給老人讓座這的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即便是我老了以後,我也希望能夠有年輕人給我讓座,但這僅僅是出於情分,不能做什麼硬性要求,畢竟面對老人,誰都會有善良的一面,老人一方的過於強硬不講理的態度只會使它泯滅。

史鐵生曾說過:“時間限制了我們,謠言限制了我們,使我們在白晝的魔法中比目蠱聽,不敢妄為。”現在的道德綁架就是一種很好的體現,面對眾人的指責,很多人忘記了自己為什麼可以坐在這個位子上。試問,難道在飛機上,空姐會要求一個坐在頭等艙的青年跟一個坐在經濟艙的老人換位嗎?這當然不可能,年輕人多花了錢,理應該享受更好的服務。

總而言之,讓與不讓,大家都謙和一點,就能夠很好的解決。

扶與不扶 篇2

國二作文 ,776字

讓我來給你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

那是一個星期五,天空雖然灰濛濛的,但我們的心情卻高興無比,車上的氣氛迅速熱鬧起來。就在這歡聲笑語間,我不經意向車窗外望去“咦,前面的車輛怎麼還繞了個弧度行駛?這兒也沒什麼障礙物啊!”好奇心讓我緊緊盯著車窗,想一探究竟。車緩緩地前進著,在接近真相的一霎那間,我震撼了。

那是一個我永生難忘的畫面。

一輛拖拉機橫斜在馬路中央,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用右胳膊支撐著身體艱難地向自己的斜前方爬去,很顯然是發生了車禍,肇事司機逃之夭夭,老人繼續向前挪動著,用一種無助的眼神望著過往的車輛,右手顫巍巍也剛舉起來,卻又無力的放下。嘴角不停地抽動著,好像在說:“那位好心人來幫幫我?”可往來的車輛並沒有停止,司機用一種漠視的態度望著他,更有甚者像躲瘟疫般加速駛過該路段。幾分鐘後,老人的心漸漸的冷了下來,他的嘴角不在抽動,手不再舉起,眼中的無助與期盼全部煙消雲散,留下的,只有無盡的落寞與心寒。一滴渾濁的淚水從臉龐滑落,心裡抱有的希望化為泡沫,他只有艱難的艱難的向前爬行……

我回過神來,心裡原有的溫暖不復存在,只剩下一顆被凍的冰冷的心。我想起了自己家裡的長輩,如果有一天也發生了這樣不幸的事,是否也是這個結果?恍惚間,我拿起手機,撥打了急救電話,“喂,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嗎?”“那……那個十字路口發生了車禍,趕過來看一下吧。""好的,有好心人打過電話了,我們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哦。”我的心突然像被抱住了一樣又覺得溫暖如初。

事後,我將這件事情講給同學聽時,我本以為她會和我一樣期盼老人康復,可他卻一臉不屑的對我說:“哦,那天那老頭躺在路中央,我以為他是‘碰瓷’的呢!”

我不禁怔住,人性的冷漠再次赤裸裸地展現在我面前,是那般醜陋無比,何時人性變得如此冷酷無情,冷得讓我戰慄。

北風呼嘯,我從冰冷的空氣中嗅到了人性中愈加冷漠的味道。

完美與不完美 篇3

高一作文 ,816字

初老症狀裡有一條:“對完美質疑,對不完美深信不疑”

當鐵環繞了很久很久只為找到自己缺失的那部分時,他大概不知道,為了他的完美,他以後會感嘆自己的速度太快,不能夠和朋友快樂相處,不夠時間欣賞好風景。或許我們都在追求我們想要的完美,我們也清楚的知道完美需要代價,可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後悔。

我們一直在尋找,不知道生命有多長,也不知道我們有多渺小,我們像鐵環一樣固執任性地往前走。不知道遺憾和後悔的我們應該是幸福的,等我們慢慢走快了,我們就開始懷念,開始反悔,開始懊惱,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就像萬芳在裡面歇斯底里地吼著:“擁有是失去的開始”可我們還是固執地擁有著,享受著這一切,我們追逐的完美是一個光滑的殼,縱使裡面殘缺又不光彩,縱使心裡面知道這並不完美,可還是把這些東西放在別人面前,用炫耀一般的口氣說,看。

我們終於明白有些事情註定回不去,就只能遠遠凝望,看看當初的自己,或者心疼,或者羨慕,或者寵愛,總之不是我們現在的面孔,儘管犯了初老症的那個症狀:“越久的事情越容易想起,越近的事情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我們終於走到了我們曾經期待的後來,曾經有多麼展望,用許多的失去換來了這麼一個擁有,想把它放在手上寵著,卻又有點嫌棄它,嫌棄它不夠好,嫌棄它因為它而沒了自己。我們一直以為那是一顆完美的鑽石,後來發現他是一顆從天而降的隕石。

鐵環的完美是那個缺失的部分,而我們所追求的完美,是更深層的保護和隱匿,誰都有苦痛與難堪,有那一份心上的缺。而我們,也用許多東西填滿那個缺口,不再和誰談論相逢的孤島,因為心中早已荒蕪人煙。

終究是要在一堆拼不成完整圓的曲線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然後恰到好處地按上去,似乎是已經完美,也只有心裡才知道,有多麼懷念那一點點缺。

我們依然需要尋找,一邊拿我們的所見所聞填滿那不可能填滿的缺口,一邊收藏著當下的自己,就當做明天還很遙遠。

對著那條症狀:“對完美起疑,對不完美深信不疑”盯了一會兒,執迷,又置之不理。

幸與不幸 篇4

記敘文 ,928字

小鹽是個聾孩子,沉默,靦腆,安靜得像生活中的一個幻覺。他憐惜每一條生命,善良單純。殘缺卻並未擁有上帝給他開啟的一扇窗戶,他像個被遺忘在角落的影子。上帝用一隻眼睛看世界,用另一隻眼睛專門看他的寵兒們,不巧小鹽不是。他也不恨,懂事的不像八九歲的孩子。不悲切,不歡喜,彷彿全世界與他無關。小鹽閉上眼睛,是個讓人心疼的畫面,那是一個孤獨的孩子合攏了世界的開關。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折翼的小鹽是個聾天使。

一個永遠聽不見的孩子的世界裡,寂靜是這個世界的顏色、聲音、光澤,是這個世界的全部。寂靜是個駭人的,恐怖陰森的電梯間,空無一人的長廊,寂靜的場景總是伴隨著不好的預兆,想來也是毛骨悚然。最重要的是這個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無人陪伴的前提之下還被剝奪自言自語的能力,因為聽不見。孤獨是隨之而來的必然結果,可上帝覺得這還不夠。親人的愛和召喚通通被沒收,朋友的陪伴被等價成悲憫與同情。我夢裡的那雙眼睛熠熠閃爍著的光芒漸漸暗淡,感受到世界的拋棄。為什麼上帝這麼不公平?

上帝還是把握著天平的導向的。聽力正常者在感恩於上天恩澤時,不可避免的要遭受周圍的雜音。甚至一個聽力正常的人窮盡一生都無法感受一次寧靜。城市的喧囂,不再質樸如初的鄉村,去哪兒找安靜。說在背後的壞話,刺耳殘忍的咒罵,綿裡藏針的場面話,裝腔作勢的官樣話,是躲避也躲避不來的,進入了耳中即進入了心中,再也無法改變的對人的看法和內心的怨恨深深積存。即使是黑夜,也因著夜生活的時髦而變得不再純粹,正常人的耳朵沒有一天是乾淨的,不論聽了多少場音樂會也無法盪滌純淨。

正常人的幸運大多佔在物質方面,因為精神缺少一片寧靜的樂土。聾孩子有著精神世界的絕對優勢,卻拒絕與外界的交流。於正常人稀缺的東西,正是聾孩子們恨不得快快趕走的。造物弄人,可誰說世界不是一個啼笑皆非的笑話?

為什麼聾孩子看上去比較可憐,而正常人卻並不覺得自己可憐,因為一個在不幸中活久了已經不相信幸運,另一個卻在別人的不幸裡尋找幸運。所以前者絕望地被世界拋棄,卻忘了自己是被自己拋棄,後者以為擁有了全世界,橫衝直撞地宣告著喜訊,那都是錯。世界給我們出了個大難題,我們卻紛紛倒下。

其實幸與不幸,只看你相不相信。因為聾孩子可以是個天使,正常孩子也可以折斷翅膀。

變與不變 篇5

國一作文 ,589字

夜色淒涼,大雪瀰漫。彷彿像我的心情,沒有絲毫光照。

坐在床上,無聊至極,翻開以前的照片冊,認真地翻看,好似突然想起了什麼。拿起一張照片,這是三歲時過年的照片,每一個角落都裝飾的紅紅火火,穿的像個小燈籠似的的我緊緊的抱住媽媽,偎依她的懷裡,旁邊的哥哥,姐姐們在玩鞭炮,而小時候的我緊緊的抱著媽媽怕她離開。

又拾起一張照片,這是七歲時上一年級的照片,我拉著媽媽的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這一個陌生而又新鮮的地方,媽媽努力擠出一個笑臉。因為她知道,她的孩子慢慢長大了,慢慢不在像以前一樣讓媽媽抱了。而年幼無知的我卻連頭也不回,奔去了我向往而好奇的小學生活。那時我不在讓媽媽抱,而是緊握住媽媽的手。

時間快速流逝,這時十歲的我已經上了四年級。我和媽媽站在一起,在一個燈光閃爍的舞臺上,那是我第一次登臺演出,我和媽媽笑的都很燦爛。但殊不知,媽媽在背後為我的付出,還嚷者讓媽媽請客,媽媽滿臉笑容的答應了,彷彿只有女兒高興,她付出再多也值。那時候的我不再讓媽媽抱,也不再拉媽媽的手,只是和媽媽站在一起。

同是一張在學校門口的照片,那時我不是七歲而是十三、四歲,我邁進了初中的大門。這張照片裡不再有媽媽的身影,我喜笑顏開,媽媽站在一旁默默的看。這時,我和媽媽漸漸疏遠;這時我自己以為我長大了;這時我不再想和媽媽照相了。

夜色淒涼,抬頭大雪瀰漫,低頭淚流滿面。無論你怎麼變化她對你的愛永遠不變!

幸與不幸 篇6

國二作文 ,856字

列夫托爾斯泰曾在書中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幸。我曾經認為我是不幸的,到今天,到那一秒為止,我才發現與那些更為不幸的人相比,我該萬幸。

與電視上剪輯過的,在敬老院裡一片欣欣向榮,熱鬧非常的景象不同,在我眼前的一排簡陋的二層房屋,可以稱之為破敗的景象,畫面中,那些患者疾病的老人,防止跌倒的柺杖也常見,扶著他們走向屬於他們的房間,從走廊這頭到走廊那頭所用的時間,感覺過了一個世紀,我也只能緩緩地陪伴,偶然想起獨住的爺爺奶奶也只能慚愧了。

倒出冬日裡最寒冷的風來招待我們,這個季節。推開奶奶居住的房門,有一位老人坐在那兒,目光有絲呆滯,老奶奶說那位老人有些聽不見。我們與老人圍坐在火爐周圍,聊天,也只是為了讓老人暫時不孤單,我知道這不夠,直到發現老人手上血淋淋的裂痕,我也才發現,我的談資,都變得單薄。原來,在這寒冬臘月裡,老人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的,周圍,同學們有的在掃地,有的在擦窗戶。老人的眼睛終於是動了,我能感受到她眼中的感激,由於他的耳朵聽不見,也只能看著我們講話,但是你能感受到她們由衷的快樂。我嘗試著湊著她的耳朵大聲說話,即便她仍不能理解我的意思,但是她卻開始與我們講述她的故事了,並且招呼著周圍忙碌的同學們過來休息一下,烤一下火。我也開始打量起,這個小房間,十分簡陋,有一個窗子被風吹得作響,直到風停了,屋裡才有一點兒溫暖,老人的話可以說是十分瑣碎,可是我卻不感到厭煩或許是出於憐憫,誰能想到這眼前的,疾病纏身,白髮蒼蒼,步履蹣跚的老人也曾是個那樣健康,青春,熱情的少女呢?一切的一切,我們都不得而知。

我是幸福的,我相信。你能理解在離你幸福最近的地方,卻有一群並不那麼幸福的人甚至是不幸的人,你能理解我此時的心情嗎?什麼都沒有,我們並沒留下什麼,但是這一切卻讓我理解了生命的難能可貴。

坐在返程的車上,窗縫裡穿過的風拍打在臉上,瑟縮著身子,偶然地觸控到一個東西,哦,忘了說,臨離開的時候,老人塞了一把糖在我的口袋裡,似乎猜到我會說什麼,她說她患糖尿病,不能吃糖。

棄與不棄 篇7

國一作文 ,516字

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意味著失敗。

還記得我最尊敬的陳老師說過:“堅持就是勝利,在最後的一秒還未到來之前,結果永遠是未知的。”就像古蘇格蘭國家羅伯特,布魯斯,六次被入侵之敵打敗,失去了信心。在一個大雨天,他躺在茅屋裡,看見一隻蜘蛛網在織網。蜘蛛想把一根絲纏在對面的牆上。六次都沒有成功,但經過第七次努力,終於達到目的。這時,羅伯特興奮地跳了起來,叫道:“我也要來第七次!”他組織部隊,反擊入侵者,終於把敵人趕出了蘇格蘭。

似乎冥冥之中受著上帝的牽引,但最終勝利的原因還將歸功於他沒有放棄,蜘蛛本能的行為給了他啟示,堅忍不拔的努力使他最終成功。

女子八百米跑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每次跑步到第二圈時我就感到渾身虛脫,總有種想放棄的感覺,在這時,我總是對自己講,再跑一步,再跑一步,再跑一步……直到跑完全程。

其實在跑完全程後,你會覺得之前跑步過程中的乏力幾乎都沒有了,取之而來的是一種欣喜,我們做到了我們可以向更高一級—衝刺!

永不言棄的人,看到的永遠是希望;

輕易放棄的人,看到的永遠是失望;

堅持是成功的化身;放棄是失敗的前身,在最後一秒沒有抵達之前結果永遠是未知的。

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意味著失敗。

愛與不愛的眼神 篇8

國二作文 ,632字

關愛的眼神誰不愛,她像絲絲和風,讓我溫暖;她像縷縷陽光,給我明亮;她像滴滴蜂蜜,甜遍我心。

嘲諷的眼神誰不避,它像一支利箭,讓我膽顫;它像一盆涼水,令我心寒;它像一座牢獄,將我置身黑暗。

鼓勵的眼神誰不愛,她像一隻打氣筒,讓我不斷充實;她像一座鬧鐘,時刻給我善意的提醒;她像一座航標,總是引領我朝前朝前。

憎恨的眼神誰不躲,它像一雙魔爪,將我推入深淵;它如一陣狂風,吹起滿天沙塵;它似一場地震,震碎我心靈的宮殿。

眼神如此多種,全源自內心的清濁與心窗的大小。心的視窗越大,陽光就越多,給予別人的溫暖就越多,沐浴的草越多,照耀的花越多,綻放的美麗就越多;心的視窗越小,儲蓄的東西就越少,自己都滿足不了,還能給別人什麼呢?於是傳遞黑暗,發散憎恨,且不斷複製,像病毒發作,吞噬別人,也毀壞自己。

當我接收到母親、朋友、老師的眼神時,我心蕩起幸福的漣漪,因為我以我心理解,我得到了關愛、鼓勵、支援,一股暖流浸潤渾身的每一個細胞,我會不由自主地把陽光給予別人,把熱量傳遞給下一個。

當我測量出眼神嫉妒、憎恨的涼意時,我自我警示做一個心如止水的人,不要掀起復仇的巨瀾。

我想,流淌出愛的眼神收穫愛,輻射出憎的眼神承載恨,清澈的湖水才能倒映出美麗的風光,汙濁的河水只能迎來不滿的戳戳指指。

我多想淨化那些受過汙染的眼神,構造出人人平等、處處和諧的人際氛圍,溫熱顆顆澄澈、瓣瓣赤紅的丹心。我要用我明淨的心靈照亮一片天空,萬里晴碧,讓愛神的星光燎原成博愛的火焰。我祈禱,我夢想成真!

與不明飛行物的親密接觸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812字

小時候,像一般的小孩一樣對未知的事物充滿興趣,無意間看到一則關於外星人的資訊,從此便嚮往著能親自看到外星人,在兒時的夢中總夢到和他們做朋友。於是,我一直奔波在學校圖書館與新華書店間,尋覓著一切有關外星人的書,最近,在老師的推薦下,我翻開了《與不明飛行物的親密接觸》第一頁……

書中詳細地為我描繪了不明飛行物的定義、飛行姿態、UFO的爭論……

常見的一種UFO的飛行姿態是紋絲不動地懸停在空中或離地不高的半空中,而且絲毫見不到能確保這一凌空懸停動作是靠一種機械作用來表現的。很顯然,無論如何,UFO也不會利用普通飛機所藉助的空氣動力學上的升浮力來飛行;同時,UFO也並非憑藉像直升飛機那樣的螺旋槳來懸停;加上UFO飛行時既無氣流又無煙團,從而也排除了它使用普通噴氣發動機噴氣推動力的可能。幾乎每一個UFO研究者都會產生這樣的印象:UFO擁有能夠抵消引力的某種機械裝置。

不明飛行物首次出現1878年1月,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農民J。馬丁看到空中有个圓形物體。美國150家報紙登載這則新聞,把這種物體稱作“飛碟”。1947年7月8日,地點是新墨西哥,美國陸軍對外宣佈,他們捕獲了一隻UFO,幾個小時之後又撤回之前的宣告。1947年6月,美國愛達荷州的一個企業家K。阿諾德駕駛私人飛機,途經華盛頓的雷尼爾山附近,發現9個圓盤高速掠過空中,跳躍前進。這一事件在美國所有報紙上得到報道,又一次引起了世界性的飛碟熱,以後有關發現飛碟的報告紛至沓來,各國ZF和民間機構也紛紛組織調查研究。

其實,到現在科學家還沒有查出不明飛行物的真相,即使發現的也有大部分是人為的,只有少數原因不明。所以,真相沒有大白。

不明飛行物的神祕並沒有阻止人們對它探尋,反倒更增添人們對它的迷戀與嚮往,正如王剛說的:“科學需要好奇心。”

雖然很多報道都是假的,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找到真正的不明飛行物,懷著對科學嚮往的心,我又投入到對不明飛行物的探尋……

信與不信的轉換 篇10

國二作文 ,822字

記得早先幼兒時期,相信的很多東西到如今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不相信的很多東西到如今卻一件一件變成相信。

最早接觸蘇軾還是因為“東坡肉”。當時對於蘇軾的文采,我並不瞭解,認為他不過是個會吟詩作畫的文人罷了。不然,為什麼我們小學就開始學他的詩呢?後來聽老師介紹蘇軾時,我終於有了一點興趣,更多的包含著不信。因為—老師說:“在宋代時,蘇軾十分熱愛文學,他的父親也是一代文豪。因此,他從小和自家兄弟一起學習,小小年紀便會吟詩作對。成人後得來許多女子的傾慕,相傳有位女子竟爬在他家屋簷上聽他吟詩,回家後發誓非他不嫁……”

隨後,老師發了一張蘇軾的畫像。還記得當時我一邊看一邊吐槽:“開玩笑吧!蘇軾長得並不帥啊,怎麼可能贏得如此多女子傾慕,還終身不嫁?”班上許多學生也附和:“我們到古代去,絕對靠顏值刷臉就能吃香喝辣!”

初中時,無意間翻開一本古詩文,題目和作者已模糊不清,但一看到內容便被驚豔到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掃完內容,我立即開啟百度搜索作者。“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我驚呆在原地,拿著手機的手在不斷顫抖,我開始相信蘇軾的文采確實能讓女子傾慕。

但這點文采還不夠,到後來讀了其他詩我也為他折服。我再次開啟百度搜索蘇軾的作品,“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蘇軾的蝶戀花又讓我眼前一新,這首詞以前瞭解過,卻不知作者也是他。我繼續查詢蘇軾的作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首首看完,我發現自己早已停不下來,翻完古詩再查他的有關資料,又發現他的兄弟、妹妹、父親都是出名的文人。回想當初對蘇軾的不屑一顧和不信任,我真懷疑自己不識人才啊!我終於信了有一位女子願為他終身不嫁,他確實有讓女子傾慕的資本。

臺灣作家龍應臺說:“以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後來一件一件變得不相信。”而我想說,以前不相信的很多東西,後來一件一件變得相信,而且堅信。

相同與不同 篇11

國一作文 ,922字

誰都不曾知道人生有多長,未來有多遠,活在當下,享受自己所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想走的路,這何嘗不是一種美好。但是在這隱隱不明的人生中,總有些被動迫使你歸為相同。在平凡的人群中,絲毫凸顯不了你獨特的存在。你可能曾有過不同,但在生活的“脅迫”下,你的不同會被相同取代嗎?

如果在一個教室裡,其它人都穿著紅色衣服,而你卻在外面加了一件藍色的外套,儘管你很冷,不想脫去,但你漸漸還是會受到教室裡其它人的影響,或是指責,或是勸說……最後,你脫去了那件顯眼又不顯眼的淡藍色外套,變得和他們一樣,變成紅色,變成了相同。

夢想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在努力奔向不同的未來,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前往。大家都認為“相同”是妥妥的,穩穩的,即使錯了,也是一起錯,那便是對的。然而,也有人最終選擇了“不同”的方式。雖然“不同”需要承擔許多重大的風險,有可能輸得徹底,但也會贏得更贊。

閒暇時,大家總是對標準答案侃侃而談。最後或許是爭辯無效,被迫工整地抄上那所謂的“正確答案”,在那背後,是被撇下了的自己的思考和被丟棄了的創新的想法。不同的作業本上卻有著相同的滿滿的紅勾,卻只是照搬課本;而那些獨特的答案卻被無情的叉叉所覆蓋。也許,這樣的回答在某些人眼裡,實在是離經叛道。但是這卻是最真實的不同。可是,為了分數,為了成績,我們不得不捨棄不同,但我們是否可以在大大的相同中讓自己變為不同?

或許我們本來就不一樣,有著不一樣的背景,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想法。可是我們在很多的時候,只能迫不得已地“相同”。可能那種“相同”會讓你忘了你的原則,你的個性,你的追求。你不一定能夠適應它,不一定喜歡它。但你可以在不適應中慢慢適應,不喜歡中尋找喜歡,走著走著就能走向光明。這種光明不一定是標新立異的成功,起碼也是帶有經驗的,穩妥的道路,可以在有經驗的基礎上,再次追求不同,那麼這時還會有人來阻攔嗎?就算你成功不了,也沒有關係,你可以感謝那些不成功,那些挫折。因為那些東西讓你變得淡定,從容,讓你懂得了“相同”與“不同”。這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經驗呢?

生命,本是如此。在大大的“相同”中尋找小小的“不同”。“相同”是穩中求進,“不同”是點睛之筆。調整好你所駛小船的方向,也可以在閃閃發光中起航……

回憶與不捨 篇12

國二作文 ,818字

八月末,天還是和三年前一樣炎熱,現在,作為一名畢業生的我再次來到母校的門前,似乎少了以往的緊張和忙碌。也許這是今年最後一次和最要好的朋友一起在學校裡玩耍、聊天。

我們去的時候,初一新生正在大掃除,老師一看到我們還是一如既往的愛開玩笑,還是和往常一樣給我們講上高中應該注意的事。不同的是,他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張張全新的面孔,他們對這所學校的期待和好奇一點也不比當年的我們少。新生們總是追著老師後面,問這問那。我們見過老師後,開始在校園裡隨處走著。

我們經過曾經七班的教室,站在門口,我倆都呆住了,我們不敢進去,裡面的東西變得如此陌生,而迎接這間教室的一定是比我們更優秀的學弟學妹們。我們默默的走進教室,坐在了我們原來的位置上,浮現在我們眼前的情景是和諧又美好的。各門老師在講臺講著生動的內容,偶爾會開開玩笑,大家和老師一起開心活躍的過著每一堂課。下課後,我們三五成群的聊聊天,討論著題目,回想起以前班上的笑話,那時的生活是多麼的開心,充實。帶給我們的是足以保留一生的回憶。

走出教室,看到了那條長廊上的畫,那是全班同學一起齊心協力完成的畫。也許一年後,那面牆會被初一的改掉,但是,當時每個人臉上手上有著五彩的顏料的畫面我卻記得十分清楚;走到這邊,回想起以前的藝術節,自己掙錢義賣,自己煮飯,一個個小組認真努力的做好每一個環節,在快樂中成長,在合作中鍛鍊。那時的我們是天真的快樂的;走過小賣部,我忘不了以前大家在這裡搶漢堡的情景;走過寢室,我更忘不了那一個個晚上我們偷偷躲在陽臺竊竊私語的情景。我們帶著複雜的心情走完了學校。回想起三年的情景,回過頭來,才發現我們的初中時那麼的豐富多彩,那麼的充實快樂。

走出學校,心裡的不捨讓我們倆眼眶泛紅,我們默默的看著對方,這次我們真的就分開了,畢業了,也許以後我們一個學期甚至是一年才能見到一次面。但是我們的友誼不會分開,我們與這所學校的回憶不會消失,我們永遠都是這所學校的一員。這些回憶是如此珍貴的。

扶與不扶 篇13

國一作文 ,761字

星期天我與表妹上街返回途中,遇見一起車禍,一輛摩托車摔倒在大街上,車主正艱難地起身,過往的行人要麼一閃而過,要麼駐足旁觀。此時此刻,直性子的我立馬上前將這位伯伯扶起,伯伯才勉強站起來,我幫助他將摩托車抬起來,又詢問他是否受傷。終於直起身來的伯伯連忙向我道謝,並指向人行道:“那,那個人闖紅燈,我如果不急剎車,就撞到他了。”我望向他手指的方向,行人已匆匆離去。

人群漸漸散盡,伯伯又與我道了謝便轉身走了,望著他推著摩托車踉踉蹌蹌離開的背影,我不禁深深嘆了一口氣。表妹說道:“你膽子好大,剛剛毫不猶豫地去扶那個人,就不怕他訛你嗎?”“訛我?那麼多人看著呢,何況,清者自清。”

事後,表妹那句“就不怕他訛你嗎?”一直在我耳邊迴盪,特別是那個“怕”字。怕?我們有什麼好怕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也怕那也怕,將一事無成。可是多少人因為這個“怕”字而選擇了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做個無事人袖手旁觀。“扶不扶”的問題早已成為中國的一大詬病,因為怕被訛,所以寧可違背良心當作什麼都沒看見,也不願做此舉手之勞。要知道,雖然這只是生活中常見的小事,但它足以體現國人的素質與修養,若只因一個“怕”字,讓碰巧路過的外國友人瞧不起,那可真是得不償失啊!

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很多,或許你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會猶豫,意志會不堅定—我到底該不該扶他?他會訛我嗎?如果被訛,我這一扶值嗎?東莞市民程善道也曾遇到過這一連串問題。2014年7月27日,廣東東莞暴雨,66歲老太跌倒在快車道上,9車經過無一停下,程善道停車報警,並在雨中撐傘守候。在扶不扶問題上他這樣回答:“被訛也要救她,最多訛我的錢,訛不了我的命。”看了這些資料,很多人會驚呼:“人間自有公道!”

我們呼喚好人、好心人,希望好人多,如果你問我:下次再遇此等小事你還扶不扶?我會堅定的說:扶!

變與不變 篇14

高一作文 ,914字

爺爺愛煙。兒時的記憶裡,總是爺爺那煙霧繚繞中矮小的身影。我一直認為,爺爺的味道就是這濃烈的菸草味,終其一生也不會改變。

爺爺也很愛我。我上小學時,爺爺總是在午飯後給我送來水果。他用厚實的雙手將飯盒遞給我,飯盒裡躺著被精心清洗並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水果。看著我狼吞虎嚥的模樣,他總是慈愛地笑著,從口袋中摸出煙盒,點燃一根,細細品味。煙霧一點點升起,隨之而來的是那熟悉的菸草味,他望著我的眼睛就像菸頭的火星一樣明亮。他的頭頂有些禿了,可週圍一圈的頭髮卻都黑黝黝的。我突然想到了什麼,抬起稚嫩的小臉說道:“爺爺,我們老師說了,吸菸有害健康,可你怎麼還抽菸呢?”爺爺不以為意地笑笑,說:“你不懂,能抽菸才說明我身體好呢!”我懵懂地點了點頭。

時光不停的流轉,轉眼間,我已經是高中生了。爺爺家和我家離得很近,可學業的壓力讓我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看望爺爺。那天中午去上學,我一下樓,就看見花壇上那坐著的佝僂的身影。他低著頭不時的咳嗽兩聲。心中一陣刺痛,我知道他是想多看看我,可又怕打擾我,於是就等在樓下。我忙推車走上前:“爺爺,你怎麼又來等我了?”語氣中又是心疼又是責備。爺爺聞聲抬頭,用渾濁的眼望向我,訕訕地笑道:“我沒來多久,沒來多久……”他緩慢地站起身,拍拍我的肩膀說:“快去上學吧,別去遲了。”和他靠得這樣近,我卻只能聞到淡淡的菸草味了。這變淡的菸草味似乎暗示著什麼,可粗心的我當時並沒有察覺。

要不是因為這件事,我都不知道,爺爺的身體已經變成這樣了。那天我走進病房時,爺爺正吸著氧在掛水。坐在床邊的奶奶也一臉憔悴,拉著我小聲地說,爺爺最近常常胸悶,晚上都睡不好。爺爺竟聽見了,怕我擔心,連忙打斷奶奶的話,勉強扯出微笑,說:“現在吸了氧好多了,沒事的。”那是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這麼仔細地打量爺爺,歲月在他滄桑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頭頂依舊是禿的,可週圍一圈的黑髮早已被時光染成了銀絲。而那菸草的氣息更是在時間的漩渦中銷聲匿跡。

時間的車輪碾過了多少美好的歲月,在時間面前,似乎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正如菸草氣息的消逝,爺爺的衰老和我的成長。可細細回想,爺爺對我的愛卻是永恆不變的,如春風般撫慰著我,如細雨般滋潤著我,如陽光般溫暖著我……

扶與不扶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8字

當你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摔倒了躺在路上呻吟,一副可憐的樣子,心裡一定會冒出兩個念頭:是扶?還是不扶?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待所有的老人,一定要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每個人都懷著一顆仁愛之心,應該扶起摔倒的老人。可轉念一想,如果扶了,老人的家屬說是你撞到,你才會把老人扶起送到醫院,並讓你承擔醫藥費,說不定還要賠償。那麼,這就像一塊石頭莫名其妙地砸到了你頭上,使你挑起了不該挑的重擔,壓根兒喘不過氣來。這麼一想,又不敢扶起摔倒的老人。

到底是扶還是不扶呢?這個問題,就像兩隊實力相當的拔河運動員,拔來拔去,怎樣拔也不會有人贏。可現在的小學教育,到處弘揚助人為樂的精神。助人為樂是一種高尚的品德,老師也說,要做社會中的活雷鋒,做一個好學生。可扶了呢,也許要攤上不該攤上的罪名,承擔起一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這樣的案例也不只一個。

就這樣翻來覆去地想,扶有扶的道理,不扶也有不扶的道理。不過,我認為,應該把老人扶起來,再叫旁邊的人來幫忙,送老人去醫院。因為,扶起老人也許就救活了老人的生命。況且,我們也不願意看見老人無力痛苦的叫喚。即使,被攤上了麻煩,我也相信正義會勝利。

如果,再碰到扶與不扶的選擇,我會果斷地選擇扶,選擇助人為樂,選擇正義。

變與不變 篇16

高三作文 ,775字

都說大海變幻莫測,上一秒還風平浪靜,下一秒便波濤洶湧,而我的生活也同樣日新月異……

童年無疑是最快樂的時光,而童年的春節更是美妙,一家人團坐在圓桌邊,不停地吃著、說著、笑著,嘴裡呵出的白氣與飯菜的霧氣交融,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不過身為孩子的我們自然是坐不住的,草草吃完便穿著嶄新的衣服去外面奔跑、耍鬧。鞭炮聲由遠及近,終於在自家院前響起,小小的我們手擎著煙花,快樂得像個仙子。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眨眼間我已告別了童年,不再那般肆意地在除夕夜裡奔跑、玩鬧,但春節的歡愉還是難以掩抑的。每到過年,家人們仍有聊不完的話題,彷彿分別的一年就是為了更好地重逢。我們也不再像兒時般那樣坐不住,而是安靜地吃著年夜飯,內心卻盛著滿滿的喜悅,既為一家團圓,又為一年辛勞的結束。

就這樣,在被快樂覆蓋的日子裡我們逐漸長大,十米見方的瓦房被氣派的洋房所替代,一切都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

又是一年春節,不同的是少了一家人的團圓,爸媽為了這體面的房子而在外拼搏,我不禁有點傷感,雖說現在的房子變得氣派多了,可是渴望親情的心卻難以安放。

夕陽的餘暉還未完全退去,我和奶奶兩人坐在桌前,看著一臉落寞的奶奶,我故作調皮道:“奶奶你再不吃的話,我可全把它們給吃了!”奶奶笑了笑,又往火鍋裡添了點菜:“來,咱們吃。”可是語氣裡還是藏不住深深的失落。透過火鍋蒸騰的霧氣,我似乎看到奶奶臉上的溝壑更深了些……

火鍋在不斷地翻騰著,室內的霧氣越來越濃厚,我感覺自己快透不過氣來。在這份厚重中我的雙眼早已模糊,我跑去開窗,突然聽到外面傳來熟悉的鳴笛聲—是爸媽回來了!看到奶奶像個孩子般地奔出去迎接,我終於將胸中那份渾濁撥出,任淚水肆意奔流著……

沒錯,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一切都在改變。可是我最愛的親人們,請你們不要改變,因為只有你們的存在才讓這一切的改變變得更有意義。

選擇的自由與不自由 篇17

國三作文 ,956字

梅花沒有選擇季節的自由,面對風雪,她毅然地選擇了“凌寒獨自開”,於是便有了冰天雪地間那遺世獨立的傲然倩影。於梅花而言,寒冷的選擇是不自由的,而開花是自由的,它沒有因為天氣寒冷而放棄綻放生命。人同樣有著選擇的自由與不自由。無法選擇一個怎樣的出身,但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無選擇過去的生活,但可以選擇一個想要的未來。

每一個選擇都有自己的自由與不自由,我們能夠做的,是把握自由並用它來創造美好的人生。生命的歷程大抵相似,無非是繁華與荒蕪的交替。我們的路,要自己選擇。

人生是一道選擇題,它能夠提供的選項很少。想要更多的選擇就需去努力,去拼搏,來為自己的人生增添選項,而不是抱怨命運殘酷。夏達不曾抱怨一分,七年的北漂生活讓她嚐遍生活艱辛苦澀,而她選擇了堅持畫畫。生活的困境是她所不能選擇的,但她用多年的堅持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一個選項—畫畫。她終因畫畫成功,成為名揚海內外的“漫畫公主”。所以,面對困境時,不應只去抱怨,那是沒有意義的。做出努力去改變它,方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流金歲月。

夢想是生活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擁有選擇夢想的自由,也擁有是否為之奮鬥的自由。縱然在現實之上懸掛著現實這把劍,我們也要握緊夢想。如七堇年言:“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周洪濱有夢,從默默無聞到如日中天,終於成為知名漫畫家;朱丹有夢,學會在最低處創造奇蹟,成就閃亮舞臺人生;劉偉有夢,用一雙腳彈出世間絕唱,感動中國。夢想是平等的,不分高低貴賤,不論平凡偉大。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夢想,併為之奮鬥。

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也是一個自由的選擇,關於內心,無關於環境。著名蘇聯作家高爾基曾經幹過麵包夥計,當過學徒,廚工,甚至在碼頭做過苦力,但他終成為了一個作家。成為一名作家是他的選擇。生活重擔迫使他不得不去做苦工,而他將這些苦難化為了珍貴的鉛字,作為成功路上的鋪路磚。正像梅花,不會因為天氣惡劣而放棄綻放生命,我們也應在困境中勇敢拼搏,創造出一個只屬於自己的未來。

選擇是自由的,但需要在一個不自由的大前提之下。歲月就在那裡,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還是好好地生活,是你選擇的自由;夢想就在那裡,是追逐還是空想,是你選擇的自由;未來就在那裡,是做一個平凡人還是一個綻放生命光華的人,是你選擇的自由。

自由與不自由 篇18

國一作文 ,913字

人要走出沙漠,這是生存的前提條件,也是自由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的首要考慮的要求。也就是說,在自由之前,首先有著不自由的束縛。

旅行者常視穿越沙漠為一種束縛,一種被迫接受的任務。而人們對於不自由也常常抱有牴觸的情緒。但“不自由”也是紀律的代名詞。黑格爾說“紀律是自由的第一條件。”人生活在群體中,若要保證和諧共存。在發展自我時又不干涉他人的發展,就必須有紀律或是規則在其中起作用,並且在必要時讓渡權利。倘若自由不被套上“不自由”的枷鎖,那麼它就是非理性的,或者說,是一種令人生厭的任性。諸如人們有追求物質的自由,但若官員無視規章以權斂財,記者收錢模糊事實、胡亂報道、醫生憑紅包大小決定看病態度,那麼其他公民的自由與權利就被破壞了。因此,若沒有不自由,自由也無從談起。若他們接受物慾被控制的沙漠,他們就能在此過程中,實現自己為民謀福利、報道真相和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價值,達到道德之境,從而自我實現。

明確要走出沙漠後,方法就是多樣的。我們若在不自由之上加諸創造力,那麼自由就能夠被達到,人作為人的身份是絕對的,其能力也是被限制的。但在薩特的觀點裡,人對其本質的選擇是完全自由的。西班牙古諺亦有云:“做什麼事,成什麼人。”即我們有改變與成長的自由。而陶身體舞團則在人體的大部分保持靜止的情況下,不斷挖掘每個部分運動的可能性,提高其自由度。詞人填詞亦是如此,在同一個詞牌下,詞人運用不同的手法與內容進行填充,所得之物可以是家國之思,也可以是兒女情長。可見,不自由並不一定會限制自由。

對綠洲的渴望能激發其前進,合理的不自由能促進自由的實現。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的自由便是言論自由。網際網路讓言論的自由程度前所未有的高,這也得益於匿名的發言制度。那麼,又為什麼會有人呼籲網路實名制去限制這種自由呢?因為過分的自由讓言論容易變得偏激,許多不實言論無法被追究責任,造成許多批評變成抹黑,科普變謠言的現象。當然,處理這種情況並非只有實名制一途。值得強調的是,對自由的限制有時能提升自由的品質。

自由與不自由,並不是截然相反的兩個概念。後者並不否定前者,甚至可以使前者有序化。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實現和諧但多元的狀態,兩者是相互依存且辯證統一的。

變與不變 篇19

記敘文 ,842字

時代總在不停更新變化,不為任何人作停留。如今,我們一逐漸步入共享時代,在這個大時代的環境下,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共享”這個詞。

共享,顧名思義,就是我與你共同分享。本身是十分美好溫馨的一個詞,它的本意的確如此。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這樣沒有的一面仍舊存在。我特想喜歡遐想,對於“共享”這個話題也是如此。譬如,我在路邊發現了輛共享單車,我立馬掃描並騎上了它。本來是如此平凡的一件事,但放在共享的意境,我便容易去遐想,遐想它的上一位主人,是為男性嗎?或是一位婉雅的女子。他(她)高嗎?瘦嗎?身材亦或健碩亦或高挑?或許他只是一名人海中平平無奇的人,並不值得我去遐想。又或許……

或許這些想法都很是古怪,但我覺得人不該傷失遐想的能力,這種心靈與心之間的交換、這種感受,認知他人的能力。即使我們來時是孤零零的一人,白年後決不是如此,我們活著,就一定要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他人,並走進了他人的生活,我們決不是孤獨的個體。

從這一方面來講,我覺得共享拉近了人與人、心靈與心靈的距離。而且這種感覺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真正虛無縹緲的假設,是一種奇妙的緣分。

但是相對的,人生的冰涼又在這一面種被暴露出來了。這相比上一條的空空而談,多了些真憑實據。因為我曾親眼看過,並親眼反思過。

我的家住在郊區某個小鎮上,即使不大,但我住的很“得心應手”。

某個平常的一天,我看見一排某黃色的“共享”單車倒在了雨泊中,沒人去扶。又是某個平常的一天,我看見小區樓下停了一輛私家上鎖的小黃車……

無數個平凡的一天天在更迭交換著。

我只想說,原來人是經不起考驗的。那次之後,我開始厭惡這個偏僻又骯髒的小地方,我想趕緊去補課……沒錯,那兒是市區,那兒的“共享”單車井井有條,那兒的每個小區都不允許“共享”單車進入小區。

哇!我可真是偉大呢,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為我的愛慕虛榮找了個好藉口。

直到某一天,我騎上了一輛撬開鎖的“共享”單車。

一個詞如果存在於某個時代中,便有了意義。

目光放遠,萬事皆悲—钱鍾書

智慧思想與不屈精神換來的和平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0字

在抗日戰爭中,有許許多多的英雄,因為他們的智慧思想與不屈精神,讓許多敵人葬身於中國土地上!

在這些人中,有一個在全國影響非常大的兒童—王二小。相信大家都知道他的故事:二小本該在草地上放牛,但他卻被前來掃蕩的敵人抓去帶路。後來他憑著自己的智慧把敵人帶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區,最終與敵人同歸於盡。在聽了這個故事之後,我們班有的人落下了豆大的眼淚,但有的人居然嬉皮笑臉地你說一句我說一句。這可使我生了氣,心想:要不是這些抗日前輩為你們帶來了和平,你們能是現在這樣嗎?

還有一位小英雄,他非常會游泳,游泳還讓他從日本鬼子的子彈下虎口逃生!沒錯,他就是雨來。雨來任憑敵人怎樣哄他、打他、罵他,也不說出村裡的聯絡員藏在哪裡。這就是不屈精神!

還有一些人,不但有智慧思想,而且有不屈精神,是的,在《地道戰》裡使用地道戰術戰勝敵人的人就是這種人。他們的智慧思想體現在能想到利用有限的裝備與資源,不屈精神體現在為了勝利不惜與敵人同歸於盡!

現在的和平是前一輩人用生命與鮮血來的,我們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