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改寫相關作文20篇

詠柳改寫 篇1

續寫改寫 ,251字

一天,賀知章走在山間的小路上,看見多姿多彩的花朵,開滿了細長的小道,有迎春花、桃花,賀知章不知不覺的就陶醉在花香之中。

忽然他聽見小河嘩啦啦的流水聲,他便順著流水聲走去,結果他所看見的是一眼清泉。於是,他走近這眼清泉,看見在鬱鬱蔥蔥的樹叢裡,有一棵高大、秀麗、挺拔的柳樹。賀知章走近了些,看見這高大的柳樹不禁吟出了:碧玉妝成一樹高。

高高的柳樹上,那長長的柳條柔嫩輕盈像千萬條綠色的絲帶低垂著,在春風中翩翩起舞。

這一片片纖細的柳葉是誰剪的呢?原來是二月的春風用靈活的剪刀裁剪的。

(指導老師:李肖肖)

《詠柳》改寫 篇2

續寫改寫 ,831字

這是一個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的早晨,小鳥“嘰喳!嘰喳!”的快樂鳴叫,彷彿正在唱這動聽的春之歌。天空中,一朵孤單的白雲悠閒自在地飄著—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

20來歲的大詩人貨知章早早的起了床,來到了門外。剛下過一場濛濛細雨,大樹顯得格外蒼翠欲滴。晶瑩的露珠很快打溼了貨知章的褲腿,可是他毫不在意,靜靜地聞著沁人心脾的花香,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彷彿已經深深地陶醉在了這迷人的花香之中。隨著花香,貨知章慢慢地走到了一個十分美麗的大花園中。這裡的花兒真漂亮,紅的、綠的、黃的、紫的、藍的……一群群,一簇簇,如同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他不由自主地走在了參觀花園的羊腸小道上。

突然,江邊的一排排新綠引起了貨知章的注意:"咦?那是什麼東西?“好奇心驅使他去一探究竟。貨知章來到了江邊,發現時一排排成群的柳樹,不由得來了興致,開始從多角度觀察他們婀娜多姿的樣子。

柳樹真綠呀!一棵棵柳樹像一名名穿著綠衣裳的花仙子,活潑、愉快地在屬於它們的舞臺上盡情玩耍。那綠油油的枝條垂了下來,就像一株株小草,隨風舞動。春風偶爾拂過這靜靜的江面,貨知章一眼就觀察到了嫩葉上細小齒紋的存在。它們呈船頭狀均勻地分佈在枝條上,好像一個個整齊的小小士兵,美麗極了。“可是這鬼斧神工般的嫩葉到底是誰打造的呢?”貨知章覺得十分疑惑,自言自語地說。

這時,又是一陣春風吹來,幾隻小燕子從南邊歸來,不偏不倚地從貨知章頭頂飛過。這下正好,他看到了穿著黑衣服的“紳士”,而且,它們的尾巴像一把把鋒利的剪刀,彷彿那細葉就是用它們那靈巧的尾巴裁剪而成的!它們真是一群帥氣的藝術家。貨知章在這個時候,又聞到了剛才那一股令人沉醉的花香,他說:“即使這些花兒再香,可也比不上這花仙子一般的柳樹呀!”於是,他為柳樹提筆做了一首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大名鼎鼎的《詠柳》就這樣從貨知章筆下流傳出來了。他讓柳樹“活”了起來。他可真是“妙筆生花"啊!

卜算子詠梅改寫 篇3

續寫改寫 ,657字

不知過了多久,不知我在這站立了多少年。我只記得,那時的一場戰爭摧毀了我腳下的橋。見慣了它的繁榮面對突如其來的衰敗,我的內心平靜,沒有一絲波瀾起伏。我見過的,經歷過的,實在太多,這使我的心很淡然。

又是一天的結束,我看那佈滿紅霞的天邊,晚霞向世界展現了她最美的一面,我獨自屹立在那節殘破的橋旁邊,注視著同我一樣孤單、寂寞的橋。

恰逢冬至,記憶裡不知有過多少同樣的場景,雪下到我的身上,橋的旁邊。又從旁邊的細縫中緩緩落下。古橋雪白,不禁讓我想到—斷橋殘雪。

橋在雪下靜靜的睡著,不知何時會醒,這塊地方只有我是甦醒著的,我靜靜的注視著那些被雪吞噬的生命。一切已塵埃落定,唯獨我在這風雪中挺拔屹立。任雪花飄落在我的肩上、身上、手上……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就是那報春的使者,我將我最美的容顏展現在冬天的風雪裡。我總是來得最早的,獻上我的一切,任它百花嫉妒我不在乎。我只是盡情地開我的花、賞我的花。沒有怨言,沒有憤慨。

雪下時維持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的短,天晴的時間越來越多。太陽灼傷了我的花瓣,我少了寒冬之中的生機勃勃。是春天快到了嗎?遠處的花香愈來愈濃。漸漸地,我有些力不從心,站著站著就會不知不覺的睡著,我的手臂有時乏而無力,指尖的花瓣大多數都沒有知覺了。是我老了嗎?

指尖的花一朵一朵的脫落。落到地上,被埋在土裡。有的隨風飄到河面上順流而下。一瞬間,我似乎覺得水變香了、大地也香了。花雖已逝去,但它的香味卻還存留。背後山上的桃花愈開愈豔。我也只不過是它們其中一棵,只是不同於它們而已。

春,來了……

卜算子·詠梅改寫 篇4

續寫改寫 ,512字

一株梅花,在寒風之中搖曳著,在驛站外的斷橋邊,無比寂寞。

驛站人來人往,卻沒有人注意到它—這株香氣濃郁卻又孤獨的梅花。

太陽漸漸沉了下來,用最後的餘暉照亮了即將朦朧的大地,傍晚來臨了。梅花漸漸把花梢低了下來,獨自發愁:什麼時候我才能去肥沃的土地?什麼時候人們才會青睞我?想著想著,它把頭抬了起來,堅毅中帶著一份倔強,高傲中透著一股淒涼。

天漸漸冷了起來。梅花依然高傲挺立,豆大的雨珠從天上落下來,落在花瓣上,又從樹梢上滾下來,到完全沒有水分的土中—好久沒有這種美好的享受了,梅花心想。

雨停了,梅花開得更豔了,香氣更濃了。寒風呼嘯而來,把梅花逼得東倒西歪,可是,她卻好似翩翩起舞。

和風雨每天搏鬥的梅花,從來沒有想過去和風細雨的春天綻放,因為寒風的凜冽,正是她練就一身傲骨必需的營養。

突然,一輛馬車急駛而來,掀起一股子塵土,又碾過這俏麗的梅花。或許,梅花早已被擊破在雨中,碾壓成泥,化作塵土。但驛外,仍舊隱隱約約地飄著梅的清香,似有似無,若隱若現。

附:卜算子咏梅

作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詠鵝改寫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984字

七歲的駱賓王因為貪玩,逃出了枯燥無味的家,來到了湖邊。管家急忙追上來,他生怕駱賓王掉進湖裡。

駱賓王看了看湖面,竟然什麼都沒有,就對管家說:“唉,這裡什麼都沒有,死氣沉沉的,一點兒都不好玩。”

他扭過頭來,準備走時,發現湖邊有一片桃花林,桃花燦爛,像一團燒紅的晚霞,他就跑了過去。管家見了,急忙邊跑邊說:“少爺,不要亂跑!”

駱賓王沒管那麼多,抱著桃樹,腳一蹬,身子向上一竄,就坐在了樹杈上。管家又說:“快下來吧,少爺!您要是出了什麼事,我可擔當不起呀!”

“沒關係的,我不會出事的。”駱賓王摘了一朵桃花笑著說。

“鵝,鵝,鵝……”一群鵝遊在湖面。

駱賓王聽見了叫聲,抬頭一看,是一群白鵝在叫,他扔下手中的桃花,跳下樹來,邊跑邊說:“哇,好多的鵝呀!”管家也急忙跟到了駱賓王身後。

湖面上,那一隻只鵝渾身雪白,只有嘴巴是紅的,像紅瑪瑙做的。它們伸著長長的脖子在叫喚,似乎在和白雲爭辯誰更雪白。它們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似乎湖水下面有另一個世界。湖水起了小小的波浪,把岸邊的桃樹影子照映得扭扭曲曲。蔚藍的天空,飛過一群的大雁,它們在這裡盤旋了好幾圈,似乎是在觀賞這一群雪白的鵝。岸邊到處都是蝴蝶,有許多蝴蝶都在吮吸花蜜。

駱賓王想:因為一群白鵝,就可以把一幅無趣的畫變得豐富多彩,我的一定要為這一幅美景寫一首詩,把它描述出來。

“它們真漂亮!”駱賓王指著那群鵝說。

駱賓王一邊看著這些鵝,一邊拿著一根樹枝在地上一筆一劃地寫著什麼。

“少爺,您在寫什麼呀?”管家指著那些字問,管家沒有讀過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我在寫詩的草稿。”駱賓王回答,“我要把這些美麗的鵝描繪下來!”

過了一會兒,他終於寫完了,說:“嗯,這些鵝在水面上不停地叫,那這首詩就命名為《詠鵝》吧!”

“嗯,說得好!”管家拍著手說。

回家後,駱賓王把這首詩拿給大家看,大家都說寫得非常好,紛紛大聲讀著,連湖裡的鵝聽到了,也都“呱呱”叫著,似乎也在為駱賓王喝彩。

改寫《詠柳》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191字

春天來了,有一天,賀知章出門尋找春天。

走著走著,賀知章發現了小草和小花已迫不及待地從土裡鑽出來了,探出了小腦袋。賀知章往近處走了一會,看見河水在歡快地流淌著,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小河旁有一顆柳樹,它像碧玉裝扮的美女一樣,千萬條柳絲垂了下來就像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裁剪的嗎?原來,就是那像剪刀似的春風啊!

天空上有燕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可真美麗啊!

改寫《詠柳》 篇7

續寫改寫 ,306字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季在於春!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的春天又到了,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詩,名叫《詠柳》,它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寫的,詩中寫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走在路上,他發現了一棵長的高高的柳樹,細長的柳條上已經長出了綠色的嫩葉,好像千萬條絲帶垂落下來一樣。賀知章一看這棵柳樹的葉子非常細長,他心想:是誰把它變成這個樣子的呢?正巧這時一陣微風吹來,賀知章想,這些葉子一定是二月的剪刀剪出來的啊!

小路兩旁有著一棵高大的柳樹,柳樹旁邊翠綠的小草,粉嫩的小花,金黃的迎春花,顯得異常可愛。

看著眼前的美景,賀知章才寫出了這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

(指導老師:李肖肖)

嚴冬裡的溫馨——改寫《詠雪》 篇8

續寫改寫 ,914字

天灰濛濛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夜,鵝毛般的雪花還在紛紛揚揚的飄灑著,大地好像蓋上了一層雪白的羊毛毯,天地間一片白茫茫的,好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

在山野的邊上,有一個亭子,亭子裡放著一個烤爐,烤爐上溫著的水正咕咕地響著,冒著熱氣,有一家人正聚在亭子裡飲茶賞雪,其樂融融,天地間的寒冰似乎被他們的溫情融化了,他們就是遠近聞名的謝安一家。

亭子的正中坐著一個儒雅的長者,長鬚飄飄。他就是謝安。左面和右面分別坐著兩個少年男女,長得英俊帥氣,文質彬彬,透著非凡的氣質,他們就是謝郎和謝道韞兄妹。

此刻,他們望著北面的雪,一邊品著熱茶,喝得興起。謝安指著飄飄揚揚的雪花說:“我們以一物為題打個比喻吧,看看誰說的像。”“好啊!”,謝郎和謝道韞異口同聲地回答。

謝安看了看周圍的環境,高興地說:“那好,就以雪為題,大家說,這白雪紛紛揚揚的像什麼呢?”

這時氣氛頓時沉寂了起來,風好像也變小了,能聽見外面雪壓松枝斷裂的聲音。哥哥謝郎皺起了眉頭,神情嚴肅了許多,正坐在那兒苦思冥想。謝道韞坐在一旁,看著這粉妝玉砌的世界,她心裡想:這雪下得真大啊!飄飄灑灑的雪花,真是美麗非凡,多麼令人喜愛啊!如能藏下一片,可與春天媲美羅。

突然,謝郎打破了這沉寂的氣氛,嘴角微微地揚了起來,得意地說:“這白雪紛紛揚揚的,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就,就叫空中撒鹽吧。”謝安頓了一下,看起來沒有多大反應,只是微微點了一下頭,好像謝郎的回答,他不是很滿意。

聽謝郎突然一說,謝道韞靈機一動說:“我認為,不如比作風吹柳絮漫天飛舞為好。”謝安聽後眉眼一挑,微微一笑問:“為什麼呢?”謝道韞看著紛紛飄落的雪花說:“雖然雪的顏色和下落的姿態跟鹽較接近,但是雪花帶給人的是一種輕盈的感覺,而鹽卻不能給人這種輕盈的感覺,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上飛揚,甚至可以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是一樣的,而且柳絮帶給人一種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

謝道韞一說完,謝安高興的大聲笑了起來,連忙拍手叫好說:“我的侄女真是有才華,這樣有意思的想象都能想出來,真不愧是我謝安的侄女!”

雪還在下著,而這嚴冬的寒冷,也被這溫馨的場面驅散,這揚揚灑灑的雪花,就是上天賜予謝安一家天倫之樂的禮物。

《楊氏之子》改寫 篇9

續寫改寫 ,608字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孔君平在房間的窗口裡坐著,當時他正在思考著一些事情,突然有幾個士兵正在一旁聊起一件事情,剛好打斷了他的思維,使得他對士兵們說的話有一點好奇。

於是,他把那幾個士兵叫過來問:“你們剛才在說什麼,怎麼這麼高興。”士兵們說:“是這樣的大人,剛才我們幾個到街上買東西的時候,聽見有很多人正在說有一戶姓楊的人家,有一個才就歲的孩子,聽說他們的孩子是一個非常聰惠的人。”這時孔君平聽了士兵們說的話後越來越對楊氏之子聰惠起了好奇之心了。

剛好,孔君平要去拜訪姓楊的兒子的父親,恰好姓楊的兒子的父親有事,不在家裡。於是,他叫楊管家把姓楊的兒子叫出來。姓楊的兒子出來的時候還端著一盤水果招待孔君平,其中水果裡有楊梅,於是孔君平看了一下就聯想到孩子的性,於是故意給孩子開了一個小小的、幽默而有趣的玩笑,就指著楊梅給楊氏之子看,說道:“這就是你們家的水果?”於是孩子知道了他在性氏上做文章,他也在他的性氏上做文章,來回答孔君平,它採用婉轉的對答方式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家養的鳥。”這句話既不失禮貌,又能說明白自己的意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這使得孔君平無言以對。他想才九歲的孩子就如此巧妙的應答。果然名不虛傳啊!他不得不佩服這個孩子的聰明。

姓楊的兒子聽了孔君平這番話後,覺得不好意思了、害羞了,就緊忙轉開話題。說:“先生你要不要到我家的後院欣賞花呢?我家後院的花可多了。”孔君平說:“那好我就去欣賞一下吧!”

《學弈》改寫 篇10

續寫改寫 ,505字

從前有一名很有名的棋手,他的名字叫秋,因為圍棋下得很好,所以人們叫他弈秋。

一天,有兩戶人家因為久仰弈秋的大名,便都把自家孩子交給弈秋,讓弈秋教他們學下圍棋,弈秋也答應了。

這兩個學生上課時都認認真真,專心致至,不相下上。而弈秋也是盡心盡力地把有關圍棋的知識傳授給這兩位學生。經過幾次圍棋的”實戰“後,弈秋發現這兩個學生好似暗暗較上了勁兒,都想努力爭個第一,弈秋知道這件事後,為他的弟子的好學感到高興。

因為其中有一個學生因為生病落下了一些課,另一個學生便超過了他,奪得了第一。那個學生無論怎樣追,也趕不上第一的那個學生。

過了幾年,弈秋對他的兩個學子說:“你們把有關圍棋的下法都學完了,現在你們就下一場,讓我看看你們誰更厲害。”於是,那兩個學生就坐到了棋盤兩邊,對下了起來。

這兩人棋逢對手,一連坐了幾個小時,一會兒都沒有休息,弈秋也在旁邊陪著他們,等著他們下棋結束。

眼看那個技高一籌的學生就要贏了,但他剛拿起棋子,便倒了下去。弈秋連忙上前將他扶起,發現他已經昏迷了過去。

弈秋搖搖頭,說道:“太可惜了,本來他是可以贏的,但誰讓他體質這麼虛弱,棋還沒下完就昏過去了呢?一切運動都是要體力與經神融為一體啊!”

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篇11

續寫改寫 ,615字

誰都知道,我李白喜歡喝酒吟詩,廣結天下文人詩友,其中孟浩然是我親愛的老朋友,我們經常在一起觀賞風景,飲酒做詩,下棋作樂。

煙花三月的一天,孟兄突然向我辭別,要東去廣陵。老朋友要離開,我的心中覺得很難過。

我準備了豐盛的佳餚和美酒,與孟兄騎馬來到我們常去的黃鶴樓,為孟兄餞行。

我們拾級而上,登上黃鶴樓。在溫暖的春風中,在明媚的陽光下,我們眺望著遠處春意盎然的景色,江面上波光粼粼,綠油油的草地上夾雜星星點點的野花,路邊的樹木正抽出嫩綠的新芽,一群鳥兒婉轉地歌唱,高興地飛翔,好像也在為孟兄送行。

在這如畫的美景中,我們喝著美酒,吃著佳餚,詩興大發,作出了一首又一首的好詩。我們傾談心事,高談理想和抱負,高興之下時間一晃而過。不知不覺中,離別的時間拉近了,離別的哀愁又襲上心頭。我舉起酒杯,感慨地說:“老朋友,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相逢,來,乾了這一杯。”說完我一飲而盡。孟兄也千愁萬緒:“老朋友,我們感情深厚,但願友誼萬歲!”

江邊的帆船早已靠岸,我緊緊地拉住孟兄的手說:“此去路程遙遠,你要多保重!”孟兄站在船頭向我作揖告別:“再見,李兄!希望你常來信,把好詩寫給我看看。後會有期!”

船漸漸地走遠了,帆影已慢慢模糊,消失在水天帆相接的地方。江面波光閃動,江水濺起層層波浪,滾滾向前。

我鼻子酸酸的,依依不捨地站在江邊,久久不肯離去。我觸景生情,大聲地吟唱: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潼關道·吏修城——《潼關吏》改寫 篇12

續寫改寫 ,1336字

春天,本應是萬物復生,到處充滿歡聲笑語的季節,但在這潼關一帶,卻洋溢著緊張到令人窒息的各戰氣氛。無數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築工事,工頭們拿著長鞭四處指揮,將士們的臉上盡是焦急之色,誰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有所鬆懈。唐軍已在相州大敗,安史叛軍便乘勢逼近洛陽,如果洛陽再次失陷,叛軍必將西攻長安,到時大唐基業就算是毀了!潼關作為關中地區和長安的屏障,必將會有一場惡戰。

春風拂過,不似往年那樣輕柔,而像一隻充滿威脅的手,掐住了人們的喉嚨,打心底裡都是緊張二字。我騎著一匹瘦弱不堪的老馬,緩緩的奔走在潼關道上。看見這幅蕭條景象,我不由得擔心起潼關的安危來,三年前潼關曾失守,我怕會舊事重演。於是,我策馬走向一位駐守的小吏,問道:“小哥,你們重新修築潼關是為了防禦叛軍嗎?”

“是啊,老丈,叛軍快攻過來了,我們也得做好準備不是?”那小吏竟一臉輕鬆,沒有我預料中心急如焚的樣子。

“小哥,即將兵臨城下,你怎麼一點也不著急啊?”他這副表情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難不成是他們軍營有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猛將不成?

小吏卻沒有回答,他可能是認為口說無憑吧,把我從馬上扶下來,才道:“老丈,實在是沒什麼可擔心的,您隨我下馬看看我們這潼關的防衛吧!”“好,那我隨小哥你走一趟。”我點頭答應了,想“見識”這潼關到底有什麼優勢。

小吏對我還挺熱情,拉著我的手,指向那高聳入雲的山巒說:“老丈,您瞧,那層層戰欄連只小鳥都難以飛越,叛軍來攻時,我們只需堅決自守,長安的安危何需憂心呢?”他說這話時,聳了聳肩,一臉的不在意,眉宇間還透著幾分得意,看來是對這潼關的防衛很有信心了。

對於他的這番說辭,我倒是什麼都沒說,面無表情的看著他。三年前,佔據了洛陽的安祿山派兵攻打潼關,哥舒翰身為守將本應堅守,但被楊國忠所猜忌。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關督戰。哥舒翰不得已領兵上陣,結果全軍覆沒,大多數將士都淹死在黃河裡……如今我真擔心現在的將領犯哥舒翰那樣的錯誤啊,現在的大唐在兵力上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那小吏並沒有關注到我臉上的焦急之色,他興致勃勃地邀請我看那最險要處:“老丈,那狹窄到只容單車通過的山口,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您再看,還用擔心守不住潼關嗎?”小吏眉飛色舞的向我介紹潼關的防衛工程。“老丈,我和許多將士們都特別希望叛軍趕緊攻過來,也好讓我們試試這潼關的防衛能力有多強啊!”小吏一臉對戰爭的憧憬。

“小哥,你很渴望戰爭嗎?”我皺了皺眉,他不知道戰爭會讓多少人流離失所,不得重返家園嗎?

“老丈,不能這麼說,打仗太辛苦太危險了,我一點也不喜歡打仗,就盼著趕緊制服叛軍,還大家一個太平盛世呢!”小吏緊握雙拳,兩眼放光,充滿了堅定的信念。

“你能這樣想固然好,我睹今思昔,就怕你們的將領跟那哥舒翰一樣啊!這次一定要吸取上次的教訓,可不能重蹈覆轍啊!”我嘆了口氣,心頭湧現了久久難以消磨的悲憤之感。“老丈放心吧,我們將領是個深明大義之人,想來不會做那等糊塗事的!”小吏拍了拍我的肩,毫不在意地說。

天色已晚,我便向小吏提出了告辭。黃昏的陽光在破舊的潼關道上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長。我的馬兒也在呻吟著,似乎和我一樣為潼關一戰感到擔心,但願唐軍能夠大獲全勝。我回頭望了潼關一眼,拍了拍馬兒的頭繼續上路了……

石壕村·吏捉人——《石壕吏》改寫 篇13

續寫改寫 ,2082字

黃昏的陽光虛弱無力地逗留在石壕村一戶農家小院的一角。整個石壕村充滿了死亡的氣息,寸草不生。據說,這裡以前是相當繁華的,但自安史之亂爆發後,這裡……“唉……!”我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由於明天一早還得趕路,我只好投宿到一戶農家。

這間農家小屋十分簡陋,卻很整潔,住著一位老翁、一位老婦人、他們的兒媳,以及剛出生不久的孫兒。他們每個人都穿得破破爛爛的,乾瘦而枯黃的臉上不見一絲笑容。

孩子興許是餓了,大聲啼哭起來。家裡沒有可以給孩子吃的東西了,老翁的兒媳只得給孩子餵了幾口野菜湯。老婦人捂著嘴巴哭了,一邊哭一邊碎碎念:“作孽啊,孩子一出生,爹就沒了,跟著我們受罪啊!”

“差爺,求您了,不要帶走我兒子啊!他只有十來歲啊!嗚嗚嗚……”一陣哭聲傳進了我的耳朵裡,正給我端茶的老婦人聽到這陣聲音,手哆嗦了一下,把茶水打翻了。老婦人皺緊了眉頭,哆哆嗦嗦地對老翁說:“快……老頭子,從……後門翻牆……走,快啊!”“嗯。”老翁應了一聲,從後門翻牆出去了。

“開門,開門,快開門!大爺我還有事兒,快開門!”門外傳來小吏們急促的敲門聲。老婦人的嘴脣在發抖,她一邊拭乾地上的茶水,一邊示意兒媳抱著孩子和我去廚房避一避。

“咳咳!”老婦人重重地咳嗽了一聲,邁著蹣跚的步伐去開門。小吏們一進門就破口大罵:“你個老不死的,剛剛死哪兒去了?讓爺等這麼久!”為首的那個小吏瞪著一雙魚眼,凶神惡煞地望著老婦人。老婦人嚇得腿都軟了,頭上不停地冒著虛汗,打了個哆嗦,說:“官爺,小人豈敢呀!小人年事已高,腿腳又不方便,才會耽擱了給官爺開門的時間啊!”說著還用手抹起了眼淚。

另一名小吏對為首的小吏說:“大哥,我看她說的不像是假,算了吧!還是辦正事要緊!”為首的小吏“嗯”了一聲。“喂,死老婆子,快把你家男人交出來!”那名小吏依舊是粗聲惡氣的。

“啊!嗚嗚嗚……”老婦人忽然開始號啕大哭。並向小吏們訴苦:“官爺,您不知道啊!小人只有三個兒子,他們都奉命去防守鄴城了。一個兒子不久前捎信回來了,另外兩個兒子最近都戰死了。說不定哪天這個兒子也死了!活著的人,也只能活一天算一天,死了的人,也不必多說了!”

聽了老婦人的一席話,我的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沒想到,戰爭帶給他們家的迫害竟是如此之大!我原以為,老婦人家只有一個兒子奔赴戰場了,沒想到……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心想:這下,小吏們該放過這家人了吧!

沒想到,小吏們聽了老婦人的話,並不為其所動,而是一把揪起老婦人的衣領,咬牙切齒地問:“難道你家再沒別的人了麼?”“沒……沒有了!”老婦人抽抽搭搭地回答。

也許是小吏們弄出的動靜太大了,把孩子給吵醒了。孩子還那麼小,知道些什麼呢?他“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小吏聽到了孩子的哭聲,突然放開了老婦人的衣領,老婦人的頭重重地撞在一根柱子上,嘴裡還罵道:“你個老不死的!居然敢欺騙大爺我,我看你是活夠了!”小吏十分生氣,還揚手給了老婦人一巴掌。我從牆縫裡看到這一切,氣憤不已,雙手緊握拳頭,死死咬住嘴脣,可我救不了老婦人,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老婦人用悲憤交加的眼神望著小吏們,一字一句地說:“官爺,小人沒有騙你們!正在啼哭的,是小人剛出生不久的孫兒。因為有孫兒在,要吃奶,所以他的母親還沒有改嫁!”“你兒媳婦呢?讓她出來!快點!”小吏顯然是等不及了。老婦人的淚水情不自禁地流下來了,她咬了咬牙,說:“官爺,我家當今是如此貧窮。可憐了我的兒媳,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她衣不蔽體,哪有臉出來見人啊!”我轉過頭來,看見老婦人的兒媳抱著孩子,早已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

“哼,我可不管!總之,你們家今天一定要有一個人跟本大爺回去,否則嗎,按違反軍令論處!”為首的小吏傲慢地說,“快點啊!本大爺可沒這麼多功夫耗在你身上,待會兒,還有好幾乎人家要跑呢!”

老婦人絕望地閉上了眼睛,過了一會兒才睜開,堅定地站起來,像是下了決心。她擦乾了眼淚,走到那幫小吏們面前說:“官爺,小人去吧!小人雖已年老,無法上前線打仗,但小人還能夠準備早飯、打打雜什麼的。請官爺讓我今晚跟你一起回營去,趕快到河陽去服役。但求放過我的兒媳、孫兒就好!”

“嗯……好吧!雖然你起不了什麼大作用,不過還是有點小用處的。來人吶,把她帶走,然後去下一家。”為首的小吏不屑道:“是。”其他的小吏一擁而上,將老婦人帶走了。老婦人還依依不捨地回頭望了一眼……

已是深夜了,“嗚嗚嗚……”一陣哭聲傳人我的耳朵,此時,老翁也回來了,他說他看到了老婦人離去的身影。他知道,老婦人是犧牲了自己,換來了大家的命。

我呆呆地望著窗外,我不明白:為什麼好好的大唐帝國變成了這樣?為什麼戰亂是如此可怕?為什麼好人總是命不長久?為什麼官場是如此黑暗?我也不知是坐了多久,總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好快,剛剛發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場夢,一場可怕的夢。我一直胡亂地想著,徹夜未眠……

第二天清晨,當東方漸漸露出了魚肚白的時候,我就與老翁告辭了。“唉,不知老伴兒現在怎樣了,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老翁長嘆一聲。

陽光把我的影子拉的越來越長,石壕村也離我越來越遠,破爛的驛道上留下了我孤獨的腳印……

新安縣·吏點兵——《新安吏》改寫 篇14

續寫改寫 ,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