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故宮相關作文20篇

親近故宮 篇1

國三作文 ,825字

紫禁自古以來便是歷代皇帝的居所。深紅的宮牆、明黃的瓦,在市中心喧囂繁華的氛圍中顯得格格不入。而它的巨集偉和莊嚴,也一直以來讓我感到有一種莫名的疏離感。然而,這個冬天,一次與故宮的親近改變了我對它的看法。

冬日的故宮,寒冷中點綴著暖色調的紅。金黃的琉璃瓦片從靛青與絳紫色雕花簷上蔓延出殿外,承接了冬日特有的昏白的日光。光波在瓦楞上跳躍,像幾條白玉琢成的鯉魚,從明黃的湖面上躍動,再落下,激起一片水花。

雁翅樓絳紅的階將一行遊人引至角樓殿前,高高的米黃色屏風後隱著幾絲亮光,從那古老的薄絲間透出。我於是好奇了,急忙想去看個究竟。而當其真面目呈在我眼前時,我又說不出什麼話來。

那是幾盞精緻的琉璃宮燈,薄金琢制的提手似的瑞獸一般悄然臥著。掐過金絲幾串,一剪梅花便斜插在燈前。玉釵一般質地的線而於是柔順地牽出四枝,均勻地與梅融為一體,掛下四串細而俏的亮紅色流蘇來。玉珠在冷光燈的照射下流動著近乎於藍的光暈,映得那燈盞更加奪目。鏤空花瓶般掐腰的設計,玲瓏透明的質地,與邊側靛紫的點綴,都讓人不禁聯想到一個身姿曼妙、顧盼生輝的少女,雖未被點亮,但在燈光的照射下,琉璃竟映出七彩的光來,似仙境的什麼寶物,偷下了人間似的。再看燈尾,又是流蘇,用的卻竟是金絲線,並用紅絨點了邊,在素雅中平添一筆高貴,實在令我驚歎。

我於是突然間彷彿看到了古時紫禁的風光。妃嬪們在薄雪中漫步花園,幾枝梅花用瓣兒接了冰冷,俏盈盈開著。廊下宮燈幾盞,映出溫暖的橙色光暈,竟使人毫不覺得寒冷。燈暖,梅香又有佳人在雪上步步留痕,幾串白色的印跡一直蔓延到宮牆下各個角落,讓宮燈們默然照射著,也融成了幾團橙光。

我於是竟有些感動。這燈見證了紫禁中多少故事,如今不正是在我的眼前嗎?歲月變遷,風雪也無法掠奪故宮中那溫暖的人情味。步出大殿,竟真下了雪,就是那樣薄薄的一層,涼涼的落在手心,暖暖的落在心頭。一盞燈,只是這偌大的故宮的縮影。我只覺得,我離故宮,很近很近。

親近故宮,我的感動在心中久久不散。

親近故宮 篇2

國三作文 ,1002字

一座座紅黃相融的宮殿佇立在皇城的每一處角落,顯示著莊重與威嚴。故宮,這個響亮的名字,我一次又一次的被它吸引。親近著它,那時光流轉、世事變遷、輝煌衰落的歷史瞭然於胸。

踏入午門,順著主軸線緩緩步行,遠望前方,宮闕豎立,像是向我展現它們的風度。我站於大地中間,寬闊而深遠。回首後方,文官武將幾列整齊走來的樣子彷彿歷歷在目:頭戴黑色官帽,身披各色官服,一步一步朝皇帝身邊走去。硃紅的宮牆似為他們張開雙臂,歡迎他們入殿,卻又似要將他們吞沒。清風吹來,我感受到了沉穩與憂慮。

手輕撫宮牆,已然能蹭上些灰塵,一粒一粒,好像在不斷提醒紫禁城,你已老。鮮豔而明亮的紅披上一絲朦朧的紗,抬首那琉璃黃頂依舊在陽光的輕拂下泛著光,像是皇帝的一縷魂魄就在其上,永恆地守住紫禁城,為四方百姓祈禱著平安康泰。時光的流轉依舊未能模糊它在歷史長河中的光芒,皇威永在。

繼續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乾清宮,字跡色彩有些凋落卻依然堅強地挺著,扒著欄杆向內看,中央便是龍椅,寬大的、舒適的,即使太陽的光輝在側門兩處照不進來,但眼睛還是會被那金燦燦的鮮豔色澤所晃。坐在上面的人便是古代皇帝,龍袍在身,大權在握。我感到皇帝雖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坐在龍椅上卻焦慮不安。這一坐便是天下人的王,事事便要為百姓、國家著想,他的肩上多了一份比常人更重的責任,護天下太平、讓百姓安居樂業、弘揚先祖遺志,這樁樁件件頭疼的事讓皇帝心憂,但這是他職責所在。上方有塊牌匾“正大光明”,字方正端莊,氣勢磅礴,想必是皇上勉勵自己、時刻提醒自己的名言警句。殿內陳放了些物品,在外面看不真切。我雖未踏入乾清宮,卻依舊“看見”天子威儀以及肩上那份沉重的責任。我們如今身處21世紀,肩上有著不同需要擔負的責任,天子尚勤苦去完成,我們更不能輕易放棄、灰心喪氣,而是應努力的去拼搏,完成使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正大光明”四個字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我相信它會成為指導每一個參觀者行為的準繩。太陽逐漸偏西,紫紅的晚霞將故宮渲染的迷離而別具風情,不同的斑斕色彩,將步入傍晚的故宮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

親近故宮,宛如穿梭於茫茫歷史長河中,朝代光衰的一幕幕,帝王履行責任的點滴,“正大光明”匾額的勉勵,總讓我一次次感到驚喜與憧憬;親近故宮,沉浸入那古老的故事中去……

親近故宮 篇3

國三作文 ,1462字

它是一位蒼蒼老者,經歷了一代代皇權的變更,它更是一座輝煌的寶庫,蘊藏著悠久鮮活的燦爛歷史,如一顆顆明珠,嵌在中華文明的寶冠上,照射出萬丈光芒。

日光擊破午門的屏障,平鋪在皇城的白磚紅瓦上,給氣勢巨集大的紫禁城披上一層明亮的金紗。向太和殿慢慢行進,每走一步,身旁高大的城樓都更長一尺。漸漸地,四方眾樓如回籠一般穩穩妥妥的籠住自己,使我有一種“不識故宮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宮中”的闊大之感。走過每一寸城牆,殷紅順著我的視線向那視力的極點奔流而去。如一條紅色的長河,翻騰著歷史的波濤,將我圍在其中。在宮中巷道漫步,牆外滄桑的古樹悄悄地把自己數不清的健臂搭在牆頭,為來往看客遮下一片陰影。數座大殿井然有序的矗立在塊塊玉磚上,威嚴的鎮守著四方領土。古樹,巷道和大殿交織相容,在這配合下,便組成了故宮。即使見過衛星圖片,心中仍不禁為故宮之大所折服。

漸漸地,胸襟一點點的廣闊起來,彷彿看到了天子穿著龍袍莊嚴的走過每一尺方磚,坐在龍椅上迎接番域使臣,或是將莊重的玉璽重重的拓印在設立都護府的奏章上,只為中華文化能與外界各樣的文化進行交融。不僅如此,更看到的是充滿智慧和超強毅力的中華民族揮灑汗水,淌過熱血的拼搏。故宮之大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寬廣胸襟,我們是一個人口龐大而且具有包容一切的精神的民族。五千年以來,各個民族在這片偉大的土地上相互匯聚,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澆灌著一朵多彩瑰麗的民族文化之花。時間跳躍,轉瞬來到21世紀,習近平主席所倡導的大國外交也無疑傳承著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新文化新民族的歡迎和包容之心。隨著中國這個泱泱大國地位飛躍般的提高,這種包容的思想也在世界各地人民的心中盪漾飛騰。想到這裡,我不禁熱血沸騰,彷彿從故宮看到了世界之巔,領悟到了身為龍的傳人的驕傲。

展品臺上的清朝客廳擺設,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抬望眼,雖只有簡單的兩椅一桌,但其中的桌椅文化熠熠生輝。兩把太師椅整齊地向外立在桌子的兩側,中間的八仙桌如古樸老者一般安詳敦厚。看著它們,一幅畫面在眼中漸漸形成:客人來訪,主人上前互相施禮。禮罷,一同來到書房定坐,客人主人一同入坐。但見客人坐下,上身挺直,雙手合攏藏於衣袂之中。又或是兩武人相見,兩人虎背熊腰,簡單施禮後,談笑風生大步走向客廳,在交椅上坐定,雙腳自然岔開與肩同寬,上身略向前傾,雙手捂住膝蓋,雙肘自然指向兩旁。僅僅就這兩樣基本的陳設,就包含著無窮形式的禮儀,包羅著不同的風俗。再看桌上,擺著兩隻茶碗,每一隻茶碗上都遊走著一縷縷交織相容的花紋與各色的圖形編織在了一起。雖然雜,但並不礙眼,一種交織美呼之欲出。雙眸凝視其中,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主客隔桌而坐。主人端起茶壺,為客人倒茶。客人便將四指彎曲,輕輕叩擊一下桌面行叩指禮以表感謝。香茗冒著騰騰熱氣,客人端坐椅子中央,雙腿併攏,上身挺直,雙肩放鬆,頭正,下頜微斂,舌頭抵上顎,眼略垂視,面部表情自然。全身放鬆,調勻呼吸,集中思想,讓茶香不僅順著鼻道向上蔓延,更是向心處遊動。就這樣,香茗伴著茶文化和禮儀,散發著更濃郁的芬芳。

看著它們,無窮無盡的文化之美漸漸升騰,縈繞在眼前無法散去。這簡單的桌椅擺設和茶碗隨處可見,只不過是上千文物的冰山一角,但它們卻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禮儀之道。這一個個展品令人讚歎、敬仰的因素,不僅是外在之形,更是內在之精華,是那文化之美令我沉醉。

故宮不僅是壯美的集合體,更是民族文化凝聚的結晶。在這視覺與心理的雙重衝擊下,不知不覺親近故宮、感悟故宮,在故宮的莊嚴滄桑的凝望下,帶著滿滿的收穫離開。

親近宮燈 篇4

國三作文 ,1302字

燈為黑夜帶來光明,它為飽經滄桑的故宮帶來了生機,是它照亮了這黑暗中殷紅的城牆。

我早已聽說,故宮將要展出一批精美絕倫的宮燈,其中就有雙魚宮燈。在過年的這天,我迫不及待的坐上公交去一睹它的“尊容”。

長廊中的那盞雙魚宮燈在昏黃色的燈光下顯得格外神祕。它是由黃銅製的燈頂,暗紅紙製的燈身組成,燈頂有六個面。燈身像是一個花瓶瓶身的形狀。它的流蘇與眾不同,一顆顆潔白的珍珠被像髮絲一樣細的金屬線連線在一起,古銅色的金屬魚紋鑲嵌在它暗紅色的魚鱗紋的燈罩上。兩小層類似於塔頂的結構,坐落於提手與燈之間。每一個塔尖上都綴著一顆翠綠的瑪瑙石。這兩層黃銅的小塔在燈光的照耀下,發出黃澄澄的光彩,像是秋天綻開的雛菊,與暗紅的燈光交相輝映顯得分外美麗。這柔和的光,像是奶奶慈愛的目光撫摸著我的臉頰。支撐燈身的細木是由香樟木製成的,在燈光的烘烤下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幽香。我在空氣中捕捉著這清馨怡人的味道像是嘴中含著一塊薄荷糖令人心曠神怡,彷彿看到香樟樹首尾相連地覆蓋了城市的蒼穹,躲藏在香樟墨綠色的陰影下,聽著樟樹樹葉發出的沙沙聲,閉上眼睛安靜的呼吸著。在這盞雙魚宮燈面前其他宮燈都黯然失色,顯得極為普通。周圍許多人駐足在雙魚宮燈前,微笑,默嘆。

恍惚間我看到一個蒼顏白髮的老者,扛著木頭從香樟樹林中走出,他吃力地將木頭扛進屋內。用刨子將樟木粗糙的外皮刨去,露出光滑的紋理。又將木頭分為小段。佝僂著腰,手拿刻刀,刻刀在木頭上游離著,在他的手中舞動著。將靈氣凝聚在矯健的刀影中,向前推動,上挑,往右偏轉刀鋒。魚鱗般的紋路出現了。他皺了皺眉,好像是因為有一個地方雕的有些瑕疵。如果不細看根本看不出,他斟酌再三。嘆了口氣,扔下了手中雕刻著的木頭,換了一塊重新雕刻。漸漸地腳邊堆了初具雛形的雙魚宮燈,他的手長滿了幹繭像是枯柴,彎曲的手指像是小耙子。手上還有幾道傷疤,他不像是在雕刻宮燈,更像是宮燈在雕刻他。他炯炯有神的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緊盯著手中的木頭,一個栩栩如生的魚紋誕生在他的手中。我們不知道他在學藝時雕了多少塊木頭,學了多久才出師,更不知道他在製作宮燈上投入了多少時間。也許,一個栩栩如生的魚紋就是他一輩子的心血。

在當下,秉持這種工匠精神的不僅有老匠人,還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如今在故宮的角落中有一個小小的房屋,修復文物的工匠就在其中。宮燈的修復尤為複雜,純淨水沖洗,酒精擦拭,上漆。每一步都不能少,每一步都不能有絲毫怠慢。而許多年輕不在意金錢的多少,不在意工作環境的優劣,加入了在故宮修文物的隊伍,在無數個日夜中一遍又一遍的修補細小的傷痕,使被歷史掩蓋住魅力的文物,露出它光彩奪目的風姿。對我而言這種行為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它讓我看清了方向,使我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斷超越自我。

只靠一雙手和一些木頭,就能創造出如此美麗的燈。也許工匠們的手指是彎曲的,是佈滿了皺紋的。但是他們卻用這樣的一雙手托起了故宮新年的希望,將冰冷的材料變得有溫度,有生命,用平凡創造偉大。

也許他們才是真正的“宮燈”,在浮躁的社會中,照亮一片天地,篤定人們心中的信念。

文明親近你我他 篇5

高二作文 ,1100字

她是一個隱形人,她擁有神奇的力量。

她是誰,誰也沒有見過。但她就在我們的身邊,她是我們的好朋友,她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她就是文明。

回想起小時候的往事,不經意間就想起了她—文明。因為她幫助過我太多的事情。記得是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像往常一樣走在回家的路上,雖然今天過得也十分平淡,但我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比如說,今天下午的天空格外的藍,沒有往常的顏色。我勸了勸自己,這是因為今天天氣好吧!沒再多想,我加快了腳步。

“哎呦!”一個聲音從背後傳出,聽上去好像是一位老人。我摸了摸發疼的屁股,僵硬地站了起來,神情極其糾結,好像五官在打仗一樣。我抖去了身上的灰塵,回頭看了看撞我的人:是一位老人,鼻樑上架著一副沉重的墨鏡,臉上有許多波浪狀的皺紋,衣服皺皺巴巴的,好像是幾百多年的古董,手裡緊緊抓著一根崎嶇不平的柺杖。我突然明白,這是位盲人。我急壞了,忙把老人扶起來,趕緊她抖去身上的灰塵,那位老人一聲不吭,很安靜。幹完後,我彎下腰,忙向老人道歉。老人還是沒有吭聲,只是靜靜地扶我起來。過了一會兒,老人開口了,她用微弱的聲音對我說:“孩子,別說對不起,這話應該是我說才對。”我怔了一下,這才想起是老人先撞得我。我笑了笑,說了聲沒關係。老人聽後,微微地笑了。我笑著對老人說:“奶奶,您往哪裡走?我送送您吧!”老人想了想,對我說:“過了馬路右拐就到了。”我點了點頭,好像明白了什麼似的。我放慢了腳步,走得和老人一樣快。

我攙扶著老人一步一步地走到馬路口,這時的車十分多。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幾步,四處看了看。等車並不多了,才放心地扶著老人走到馬路對面。這時,老人停住了腳步,對我說:“好了,孩子,就到這裡吧,後面的路我能走過去的,你快回家去吧。”我剛想反駁,卻被老人打住了,她又說:“不用擔心我了,這七十多年我也不是沒走過路,快回去吧,好孩子。”我不放心地應了一聲,老人笑了笑。瞬間,我被那溫暖的笑容打動了,放心地離開了。過了馬路後,我又回頭望了望老人,她正準備走,拖著蒼老笨重的步伐,漸漸消失在人群中。

後來,我逐漸打聽到老人的住址,聽說老人自己住著,我決定抽出一天去看看老人。我提著一箱奶來到老人的家裡。老人很是開心,邀我進來。就這樣,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我和老人成了好朋友,我也常去看望老人。上了初中後,我沒有太多的時間,所以就漸漸淡忘了老人的住址。但我仍記得老人那溫暖的笑容。

這是誰的功勞呢?是文明呀!如果當初我沒有幫助老人,而是冷眼旁觀,那麼就沒有那時的歡樂,就不能見到老人那慈祥溫暖的笑容。這也使我明白那句話—文明親近你我他,因為我深切體會到了,那暖暖的文明。

我遊北京故宮 篇6

記敘文 ,621字

北京故宮是一個面積巨大、歷史悠久、文物古老的地方。

我們很早就來到了北京故宮,可這裡早已人山人海。我和爸爸媽媽本想好好的一個宮一個宮的觀看,但一拿到故宮地圖這個念頭馬上灰飛煙滅,回為故宮太大了,就光看地圖都看不過來,怎麼遊覽呢?我就先來介紹一下故宮整體的風景吧。

故宮整個大體都為紅色,只有宮殿那形態各異的屋頂呈黃色。別覺得宮殿就一定是莊嚴的,故宮就不全是這樣,這全在於它的房頂,故宮宮殿的房頂是千奇百怪的,有蘑菇頭形的、有三角形的、有圓錐形的……。故宮不只一座宮殿,而是上百座,大小不同,高低起伏。在一進門就能看見的宮殿旁有幾個小水池,裡面還有幾個小吃噴頭呢!我第一眼看到的宮殿門口有一個石階小走廊,直衝著門口的樓梯兩邊有兩座獅子石像,這兩座石像象威武的士兵守在門口。因為故宮太大,所以我和爸媽先去看看主要的大宮殿。

我們先遊覽的大殿,門口堵得水洩不通,爸爸把我背了起來。我一看,哇太雄偉了!名貴的地毯鋪在正中央,從門口直走到頭,光輝的主座立在那,我往兩邊瞧瞧,到處都是輝煌的文物。

剩下的主要部分是古代娘娘住的地方,因為起居室都是在裡面,而且不讓進去,只能在外面觀賞,所以只能看見外面的東西。但還是非常耀眼輝煌。那擺放著好看的暖爐,柔軟名貴的白色地毯,看起來就舒服的沙發座椅……

最後的所有宮殿,大都是和古代娘娘居住的地方差不多,只是還沒有那麼耀眼,那麼大而不空,所以有一丁點沒意思,我們就沒怎麼觀看。

北京故宮真是個參觀遊覽的好地方啊!

親近自然,感受秋天 篇7

國一作文 ,599字

這又是一個週末的早晨,我一早醒來就聽見窗外的鳥鳴聲,這有些不同於學校,給我帶來的是迴歸自然的感覺,我的心舒暢極了。一日之計在於晨,看來我會有一個愉快的週末。

我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不喜歡喧譁、熱鬧的城鎮、相反卻喜歡幽雅、恬靜的村莊。村莊裡沒有比城裡更多的新鮮感,但這裡始終有個朋友在陪伴著我,他就是大自然。所以這個週末,我特意來到村莊。

秋天的村莊,顯然是變了很多,它失去了春天的朝氣蓬勃,失去了夏天的火熱,渾厚,但它卻不像你想的那樣蕭條、單調,大自然賦予了它秋天的氣息。在這裡,讓我感觸最深的要數河塘邊兩棵犁樹,它們的葉子已經落光,光著枝杆,屹立在那裡。也許你會認為它們已經枯萎、蕭條、失去活力。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它們脫掉偽裝的外套,顯示給我們的是那剛勁有力的身軀。在這寒秋的季節,它毫不萎縮,而是努力的將枝幹伸展開來,這就是它們精神和力量所在。

我坐在窗前,不知不覺地,陽光照射進屋子,灑了一地,我再也受不起它給我的誘惑。於是踏出家門,感受一下沐浴陽光的快意。走在鄉間小路上,我會被路旁的不知名的野花所吸引,它們不顯得新鮮美麗,但它們卻能夠在野草叢中開放,這就是它們的魅力所在。在現實中,我也很想追求這種生活,自己雖然像野花一樣平凡、卑微,但我卻要自己生活的與眾不同,賦予自己獨特的風格。

大自然雖然無奇不有,但大自然也需要我這名的野花給它點綴,因為大自然是我的朋友,我也是大自然的朋友。

親近雨 篇8

高一作文 ,656字

雨的灑落,是因為風的追求,還是因為雲的沒有挽留?我親近雨,尋求著答案。

我是疼惜雨的,我喜歡一個人在綿綿的雨幕裡靜靜享受心靈的靜謐,享受前任吟詠的意境,“畫船聽閾眠”的浪漫,“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從容,“巴山夜雨”的愁情。哦,雨啊。親近了你,我感受了多少柔軟的情思。

我是愛雨的,來雨的時候,我就倚在窗臺前,看著雨從天空中飄灑下來,纏綿悱惻,輕輕地,似在與風繾綣私語。落到樹葉上,便調皮地打兩個滾;卡在花朵裡,便驕傲地當起了公主頭上佩戴的寶石;掛在草片上,便輕笑著一晃一晃盪起了鞦韆。哦,雨啊,親近了你,我仿若找回了曾經。

心情極差的時候,我總愛在雨中走著,不打傘,任雨兒軟綿綿地打溼我的衣裳,仰或發洩似地一股腦兒澆到我頭上。我看著雨兒從天上灑落,摔到地上支離破碎,一點一滴匯入水溝;看著她落在車窗上,雨刷一次又一次地掃落了她,他卻一次又一次鍥而不捨地在窗上舞蹈;看著她打在一把把冷冰冰的傘上,聽著人們的抱怨詛咒,卻仍把生命附著在那花花綠綠的布褂上。看著看著,我不禁為雨難過,你這樣義無反顧地從雲上舒適的住所跳下來究竟得到了什麼;看著看著,我漸漸讀懂了雨的心,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雨的灑落,不是因為風的追求,亦不是因為雲沒有挽留,而是因為雨勇敢地步向自己理想的殿堂,就算隕落,就算消失;看著看著,我不由得對雨肅然起敬。哦,雨啊,親近了你,我學會了勇敢地追求,就算失敗,就算一路坎坷。我的心霎那間被雨打溼了一片,豁然開朗。

哦,親近了雨,我享受了感動,盪滌了心靈;哦,雨啊,天空的精靈,讓我們共同攜手,見證生命。

親近大自然,其實並不難 篇9

國三作文 ,556字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志向,有什麼不可為?只要有決心,有什麼謂難?世上最高的山峰不也曾被人跨越?所以,世上沒有什麼可謂難,一如親近大自然也不是一件難事。

以平靜,親近她,親近她的春色。看草地上的幼草,碧綠的葉子如翠玉;看粗壯的大樹上新冒的嫩芽如嬰兒;看鳥兒從遠方迴歸重築新窩。那麼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可是,沉睡一冬的草兒如何衝破阻礙,嫩芽如何長出,鳥兒為何迴歸有誰瞭解過?有誰這樣深思過?懂得了,你便算是真正親近了解大自然。

以生氣,親近她,親近她的秋氣。看花落鋪地,殘瓣蜷縮;看葉落凋零,殘葉枯老的面容。那麼淒涼、悲寂。可誰,看到樹上新成的果實?懂得了,既已親近大自然。

以悽美,親近她,親近她的夏容。樹上蟬鳴時起時伏如樂隊奏演;花兒姿色嬌豔比水晶還耐看。可誰,明白蟬吟盡後,花美麗後那情景?明白了,既已親近大自然。

以熱情,親近她,親近她的冬貌。花已落盡,果已採完,葉已落完,惟留那樹幹在寒冬中佇立,光禿禿如老人的手;鳥已遠去,蟬已死去,蝶已無跡,蒼蒼天下,空洞的天空,抬眼遠眺,只是銀銀無垠的天;山坡只剩枯草,瓦下只餘空巢,大地只留土壤,毫無生氣,一片悽寂,人也懶惰,做事不想動手。可是,梅、蘭、竹、菊還活著,在寒風中毫無畏懼,迎難而上,決不低頭,不是嗎?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親近自然並不難,只要用心。

親近大自然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字
親近大自然作文600字https://wWw.ZuoWen8.com/a/221961.html

《親情故事》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584字

在暑假裡,媽媽和我到書店裡買了一本《親情故事》的書。我最喜歡這種型別的書了,我每看完一個故事,眼淚就像掉線的珍珠一樣,嘩啦啦地落下來,因為每一個故事真是太感人了。

最讓我感動的一篇故事是《用愛援救父親》。那是發生在四川的一所中學的事,有個女孩名叫盧燕娜,她從小就是她外婆養大的。盧燕娜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一年最多回一次老家,有時還幾年才回一次。盧燕娜每次和父母交流都是用一臺普通的電話交流。盧燕娜學習很好,雖然父母不在她身邊,但是,她每次考試都是全班一、二名。

就在盧燕娜剛上中學的第三天,她接到了媽媽給她的電話,電話裡說盧燕娜爸爸生病了,而且是大病,要想治療好這種病,只有換腎了。否則,她爸爸的病不可能治好。但是,那時捐腎的人不多。

後來,盧燕娜去看望爸爸時,她看著爸爸難受的樣子,心裡非常難過。她想,自己的腎應該會適合爸爸的。所以,盧燕娜跪在醫生面前,想讓醫生把自己的一個腎捐給父親。醫生看見她這麼瘦,如果沒有了一個腎,身體會好脆弱的,所以怎麼也不答應。盧燕娜三翻四次地苦苦哀求,最終醫生答應讓盧燕娜去體驗,看看是否可以捐腎。

爸爸聽說自己的女兒要把腎捐給自己,堅決不答應。盧燕娜對爸爸說,她無論怎樣都不能讓爸爸死。爸爸被女兒感動了,決定做手術。

我也被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沒錯,家庭是我們生活的港灣,親人永遠是我們的保護神。如果沒有親人,我們的生活也不會這麼精彩。

等待四季親近自然 篇12

國三作文 ,848字

永遠神奇的大自然,亙古不變的芳華,我感嘆於春的盎然,夏的剛烈,秋的燦爛,冬的純潔。一季又一季,我等待四季的饋贈,珍藏自然帶給我的啟迪。

春之聲。古往今來,有多少遷客騷人讚美過春天:“二月春風似剪刀”是對春風的深情詠頌;“天街小雨潤如酥”是對春雨的熱情歌頌—我常用心去聆聽春之聲。

春之聲,如詩般瑰麗,如夢般甜蜜,如酒般香醇。春天的聲音是種子發芽鑽出土地“嘎吱,嘎吱”的聲音,清脆優美,因為她呼喚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我等待嫩綠的小草、含苞欲放的花蕾。我要說等待春天就是等待新的生命,因為她匯聚的是一汪碧綠的激情。

春喲!美好的春,我痴情!我等待!

夏之烈。我讚美夏天,因為她有火一般的剛烈,金一般的赤誠。

七月的驕陽噴吐這熾烈的火焰,在凡夫俗子眼中,盛夏酷暑流金鑠石,那是火海,是惡魔。而我卻要說盛夏就是一個碩大的鍊鋼爐,它鍛造人們的剛毅與堅強,熱烈與奔放。他讓我們每一個毛孔散發出無限的力量,化作酣暢淋漓的汗水,飛灑的豪放。是它,變成酣暢的源泉。我等待夏天的到來,就是等待勇者的意志和智者的輝煌。

熱情奔放的夏呀!你讓我等來的是剛強。

秋之情。有人說,秋是無情的—萬物俱寂、了無生息。而我卻要說:秋是多情的。秋將她的情寄託在落葉上,落葉歸根,不正是依依難捨的報答麼?“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種落葉精神,不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品質的寫照?淡淡的秋味始終是那樣靜謐而平和,她使浮躁的人們重歸與寧靜。等待秋天,就是等待深情懂得感恩。

秋告訴我,他在等待人們去閱讀深情厚意。

冬之純。冬天是純潔的象徵。當時間的腳步跨進冬天時,大地被那白雪裝扮一新,“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是他的激情與豪邁;“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是他追求的理想;“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更是他先給人們的厚禮。先賢用“一片冰心在玉壺”來讚美她的純潔。等待春天就是等待心靈的純真。

冬天說:請接納我的純潔吧!

四季在輪迴,他更在敘說。我心中盪漾著一汪敬佩的溫泉,等待豐富了我的人生,更燦爛了我的旅程。

在母親的故事中飛翔 篇13

國二作文 ,685字

蝴蝶的美麗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在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之前,它必須經過怎樣艱難和痛苦的蛻變?人們似乎並不曾仔細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或許很痛苦吧!先是一陣沉默,後來經過一次次努力,一次次振動柔弱的雙翅,才衝破了繭對它的束縛。在看見光明的一瞬間,那些曾經的努力對於它來說是值得的。

我不知道支撐蝴蝶第一次努力振翅膀的勇氣從哪裡來,但我卻知道如今自己快樂的飛翔離不開母親。

母親並不是博學多才的人,但她很會講一些故事,這些故事就是自己快樂飛翔的勇氣的源頭。

小時的我成績不太理想,在同齡人面前總感覺自己比不上他們,我也試圖努力過幾次,但仍會有些自卑,於是自己也就不再努力,任由自己的成績如失事飛機般追墜,也絲毫不做任何補救。

那次,我拿著成績單遞到母親手中,她看了一眼,無絲毫責備的話語,是牽著我的手,坐在床邊說:“講個故事你聽吧。”故事總是對我有種莫名的吸引力,於是我無聲的點了點頭。

某個著名雕刻師準備塑造一尊佛像讓人膜拜,精挑細選,看上一塊質感上乘的石頭,沒想到才拿起戳到做幾下,這塊石頭就哀嚎道:“痛死了,別刻了。”師傅只好停工,另外找到一塊質感稍差的石頭。這塊石頭知道自己質感稍差,於是任憑刀啄棒敲,都咬牙堅持。在精雕細琢下,果然成了極品。大家驚歎為傑作,更多的善男信女也日夜頂禮膜拜。

母親講完後,雙眼注視著我,我抬起頭也注視著媽媽,沒有語言,只是握著母親的手更緊了。

是啊,在充滿坎坷的人生中,只有忍受一些痛苦併為成功而一直努力的人才能成功,才能讓你品嚐到別人欣賞不到的美麗人生!

就如那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只有不斷努力地振動雙翅,才會有後來的破繭而出和快樂的飛翔!

故宮遐思 篇14

高一作文 ,1059字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軒弦管,暮列笙葩,”這是宋徽宗的詞,我只是斷章取義,但也可以於朦朧中感受到宋時宮殿的輝煌與華麗。歷史老師說“生產力總是向前發展的”。那麼明清兩代的宮城—紫禁城又是何等模樣呢?

我曾無數次想象他的樣子,想象著,黛青的磚,琉璃的瓦,想象著華瑞祥雲籠罩的故宮,王氣森嚴,篆煙嫋嫋,翰墨飄香,有宮女在天階上用團扇撲著流螢,悔恨著一日宮門入,誤卿百年身。想象著殿中的大鼎飄出嫋嫋的雲煙,只是當我真的走進它時,卻只有緘默了它帶給我的感受比我的想象豐富得多。數百年來,幾乎所有對中國有重大影響的決策是在這裡做出的。這點地方與此相比反而顯得微不足道了。數百年的歷史被一股腦關在宮門裡,壓著小小的城池沉甸甸的。故宮彷彿浸在歷史的長河裡,一擰便能擰出一串歷史故事出來,隨處採擷。在這樣的環境下,我還能說什麼呢?只能默默地思索感悟了。

太和殿前我站在人叢中向裡張望,正大光明匾下是一個金漆盤龍寶座,一朵紅雲捧玉皇的景象早已煙消雲散,那麼當年的帝皇們坐北朝南時在思索著什麼呢?他們究竟是什麼感覺?他們的思索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時中國的發展,朱棣的紫禁城,順治的紫禁城,康熙的紫禁城,繁華的紫禁城被無數人景仰,渴望入主其中。而今他們又安在?他的第一代主人永樂帝算得上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了,奪位,征戰,一生馳騁沙場,是個迷信武力的皇帝。只是,他會想到幾百年後,有著許多不速之客闖入他的宮殿,指手劃腳,張口結舌嗎?以此推之,在幾百年後,斯園,斯花,斯柳,又當屬誰姓呢?也許正是紫禁城已厭倦了成為香餑餑的日子,所以佇立成了歷史的背影,沉重而蕭瑟。

度迴廊,近椒房。是一片小小的庭院,據說是光緒被軟禁的地方。位居九五,卻是寄人籬下,此間嘆息真以淚洗面矣。庭院深深深幾許,朱門不脫淒涼意。這這留連徘徊,驀然想起了珍妃。珍妃被慈禧投入井後,那口井也應是長夜嗚咽吧。我想象著他們的臨風灑淚,對月長吁。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那是怎樣的不眠之夜呵。真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光緒的小院不遠處是軍機處,作為滿清權利最大的機關,它並不大,很多珍貴的資料文獻飾品都被蔣介石帶去了臺灣,所剩只有微風,倒增了淒涼簡樸之意。閉了眼,這裡彷彿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睜開眼,所見又只是空空的房間了。位高權重又如何?叱吒風雲又如何?真應了那句話:“盛宴必散”。山花爛漫又如何?只怕還是恨春殘,花命短。

人去樓空的紫禁城啊,再犀利的筆也無法寫盡你的故事,再敏銳的感覺也無法體會你歷史的厚重,我且聆聽你無聲的教誨了。

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2字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導遊,我姓何,大家就叫我小何吧!很高興認識大家,現在我將帶領大家遊覽聞名中外的故宮。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的五大宮殿之一,也稱為“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中國現在所儲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有一條中軸貫穿其中,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在這條中軸線上。

三大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位於故宮前方。現在我們就依次遊覽觀賞吧!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故宮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宮殿,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太和殿建在高約5米的漢白玉臺基上面,臺基四周矗立著成排的雕刻著雲龍雲鳳圖案的欄杆,前後各有三座石階,中間的石階上雕有蟠龍,襯托著海浪和流雲的“御路”。它是皇權的象徵,每當有重大的活動,皇帝都在此舉行。中和殿位於太和殿後方,平面呈正方形,黃色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間有鎏金寶頂,形體壯麗,建築精巧。保和殿在中和殿的後方,內部是一個長方形,到乾隆時代後,這裡就成為了一個考試的地區。

後三宮分別是乾清宮、坤寧宮和交泰殿。乾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地方。交泰殿是一座宮殿,只因和乾清宮、坤寧宮在一起,所以被稱為後三宮。

現在大家估計都累了吧?接下來我帶大家到御花園休息一下。御花園是後宮裡的戶外養心之處,佔地面積是12015平方米。它的格局,佈局緊湊,古色古香,花草樹木點綴其間,非常美麗。亭臺樓閣相依相承,是個清心雅緻,賞心悅目的好地方。

今天的旅行就到這兒,希望這次旅行能給你帶來快樂,謝謝大家!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6

觀後感 ,1422字

故宮一直是我國一個著名景點。和故宮有關的紀錄片很多,但是和故宮中的人有關的,卻寥寥無幾。而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即其一。其他紀錄片往往是大段大段地向觀眾灌輸事實,而這部影片,傳達給觀眾的卻是有情節、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巍峨的宮殿裡,在紅磚綠瓦間,在一扇扇硃紅色的大門後,有一群可愛又可敬的人們。他們是大師,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過著平凡的生活,卻有著不平凡的身份。他們是藝術家,卻見證著歷史。

他們是文物修理者。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從世界各地運來的文物修好以便於展出和保護。在保證文物質量的前提下,還需要儘量還原和保留文物本身的特點。

在展館裡的文物,都散發著莊嚴肅穆甚至高不可攀的氣息,那一塊塊冰冷的玻璃,彷彿把它們和我們隔絕了好幾個世紀。但在他們的手中卻是那麼近,那麼真實與親切。而他們,也給予了文物最高的待遇,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使一件件文物在他們手中再現英姿,重放光彩。這一來一往,形成了一次次跨越歷史的交流。他們彼此影響著,給對方留下自己的印記。一個在表面,一個在內心。就如同木器組科長屈峰先生在雕刻一件佛像時所說:“每個人對佛的理解不一樣,這也跟人的性情有關。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麼奸笑,要麼淫笑,還有刻得愁眉苦臉的,很難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個味道很難把握,怎麼能刻出那種神祕的純淨的微笑,那是最難的。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說‘以玉比君子’,玉就一塊兒破石頭,它有什麼德行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行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想辦法把自己融到裡頭去。人在這個世上走了一趟,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才有價值。很多人一般都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已經把自己也融到裡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什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不是說文物就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沒有什麼價值。”

是啊,一件文物,只要真正接觸到它,體會它,感知它,就會發現,“物”只是它的載體,而它承載的文化,是活的,且不朽的。

對歷史與文物感興趣的,難道只有那些喜歡懷舊的老年人嗎?在這裡,這種想法不成立。因為這裡每年都會招聘四五十位應屆的大學畢業生。這些年輕人在一些老師傅的指導下,感受著蘊涵在文物中的生命,感受著歷史中的鮮活。他們耐心、負責、誠懇、專注地工作,卻又不時地散播歡樂與青春。這兒彷彿是個與外界隔絕的新世界,沒有大城市特有的那種焦慮、緊張的工作氛圍,取而代之的是執著和從容。工作之餘,他們也可以去院子裡栽幾棵樹,收穫一些果實,喂貓,養鳥,與同事們一起享受生活。這樣平穩、安定的生活,再加上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是多少人嚮往的啊。

他們改變了故宮,也改變了他們自己。相信他們在故宮度過的每一寸時光,都是他們畢生中最珍貴的回憶。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有幸光臨故宮時,看到展館裡那些完好如初的文物,是否還會想象它們曾經歷的所有故事和默默為它們付出的所有人?是否能感受到那種鮮活且強大的力量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

感謝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故宮那些充滿意義的文物,以及故宮那些有著不平凡的工作與生活的人們。

親近語文 篇17

國三作文 ,576字

還記得,我們初中語文的第一課《為你開啟一扇門》,它拉著我們的手,輕輕地走近語文。

語文的世界廣袤而遼闊,它是崇山峻嶺,是江海湖泊。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它都能有聲有色地展現。

語文的色彩豐富斑斕,它再現歷史,又映照現在。生活的舞臺上,無論悲喜,它都能生動呈現。

這扇神奇大門的後面,是一個精彩的萬千世界。

經過多年的學習,積累,我們已擁有一把可以從容進出這扇門的鑰匙。我們已達到了課標規定的關於識字、閱讀、寫作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我們能對課文的內容表達自己的心得,懂得欣賞和品味,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我們會背數十篇古代詩詞,能閱讀淺顯的文言文;初中三年,我們還接觸和閱讀了好幾部名著,更重要的是,我們已能夠用筆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有人說:語文是一個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說,語文是一棵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的知識大樹,學語文就是摘果子。有人說:語文是窺視人類心靈的視窗,語文能陶冶人的情操。有人說:語文是傳承人類文化的載體。也有人說:語文就是語文。

語文是人類存在的家園。親近語文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和品味,還能夠讓我們發現文化的內涵和美麗,認識人類自身。

希望,今後的人生旅途上,我們能以更純粹的心情對待語文,不只為考試為升學而學習語文,更為探索與發現世界,為感知真、善、美而學習語文,親近語文,享受愛和快樂。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作文 篇18

高二作文 ,3929字

【篇一:傳統文化,寤寐求之】

自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意外走紅網路後,不少年輕人開始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並且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對於傳統文化不受重視,崇洋媚外的態度普遍存在的今天,這個現象無疑是令人歡喜的。畢竟,“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而面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亦要去繼承與弘揚。

作為梅派的傳承人物,梅葆玖,八十多歲的高齡依舊登臺演出且扮相不倒,身段不倒。面對傳承梅派,傳承京劇的巨大的艱難的任務,他積極開辦梅派藝術班,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名家京劇會演,繼承中創新,將京劇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與時尚元素相結合,傳承了京劇文化,正是由於梅葆玖對京劇的創新與發展,才使京劇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使我們享受到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因此,優秀傳統文化需要繼承與發展。

另一方面,百年老店取洋名的事情又帶給我們思考。“天津狗不理”將自己的百年老店的英文名字從漢語拼音的“gobuli”改為“gobelieve”,譯為“去誠信的地方”。“狗不理”的洋名經公佈就引起了社會上的爭議。有人認為很有創意,有利於提高其知名度,使之融入全球化,也有人認為此舉喪失了“狗不理”原本的文化含義,是對傳統文化的不自信,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崇。對此,我認為老字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起洋名要體現文化特色,這樣的行為是對傳統文化的不重視。長此以往,老店也會失去原有的歷史特色。

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思考,現階段出現的扎堆去故宮修文物甚至去故宮掃地的現象到底是一種熱愛傳統文化想繼承傳統的行為,還是一種跟風從眾的心理。若是人們真的認識到了傳統文物之美,想要去學習傳承,那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只是隨大流,一時興起,那毫無意義。

因此,在面對這個現象的時候,我們要喜,因為有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並且想為之作貢獻,但另一方面,我們要理性看待,不能只是三分鐘熱度。

《詩經》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願大家能夠保持住這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將其發揚光大。

【篇二:心嚮往之未足可】

近日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網路,不少年輕人因此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向故宮投放簡歷。然而,並非有了嚮往之意就足夠了,文物修復是一個長期堅守的過程,若沒有對這份職業的熱愛與痴迷專注,即使有高文憑高學歷也是徒有其功。心嚮往之未足可,須以堅守品其足。

堅守本心,實現自我價值。

“這裡的條件很艱苦,只要知識才能幫助這裡的人擺脫貧窮,才能改變這裡的落後面貌。”1978年,24歲的常根元放棄在城鎮當老師的機會,到山東省大田集鎮葦子園村小學支教,這一去就是幾十年。大山裡的條件艱苦,但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師德和人格魅力引導教育學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和青年教師。回想當初決定支教的初心,他很慶幸自己沒有違背心願,始終堅守在大山深處。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他贏得了鄉民們的普遍尊重,被譽為師德高尚、桃李滿園的鄉村特級老師,唯有堅守本心,方能實現人生價值。

堅守如一,獲得心靈的安寧。

2016年科比退役的訊息猶如一個重磅炸彈,引起科粉的一陣騷動。籃球界傳奇的科比,是無數籃球迷心中的英雄,然而如今他要離開籃球界,這無疑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科比不再熱愛籃球,他在採訪中說道:“由於我的身體原因,我不得不離開了,但我會永遠熱愛我的籃球,我的夢想。”從成名到退役,科比一直堅守著對籃球的熱愛,也始終堅守在事業的最前方。即使退役後,他仍鍾愛籃球,幾十年的汗水,幾十年的非人般的拼搏,如今,這個傳奇將永遠成為我們的記憶。對於科比本人來說,這也會是一次身體的解脫,他也可以從世俗的喧囂中釋放出來默默堅守著他對籃球的熱愛。

世間萬物,人世百態,各有不同,而身處世間的我們,需要有內心最原始的堅守,堅守本心,得到心靈的安寧,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心嚮往之未足可,須以堅守品其足。

【篇三: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自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後,點選量破萬。不少年輕網友紛紛求王師傅收徒弟,只想安靜地掃掃地。面對日益科技化的時代,王津師傅是靠著勤勞淚水,不辭辛苦的工作,弘揚著工匠精神,復甦著鮮活生命。豈能被輕易視之?那些沒有兢兢業業、踏實艱苦態度的人,那些沒有追求,不能正確對待勞動的網友,豈不令民眾笑之?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王津修文物,是日夜辛苦地奮鬥工作,一絲不苟,極度認真用心的踐行,那些歷史悠久的古鐘古琴在沉睡中復甦,被世人所歌詠。那是對事業的敬仰盡責,讓文化花壇裡鳥鳴花更香,山高谷更幽。汝若盛開,清風自來!不必羨慕王津,他只是做好本職工作而已,才會享有應得的名譽。如果你能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事無大小,不論是清潔工人、交警、邊遠山區的志願者,抑或現在的高三畢業生,只要我們懇切堅持做好本職工作,自會有溫煦的清風在你盛滿淚與汗的雨季輕拂!

那麼多網友紛紛求拜師收留,哪怕在故宮掃掃地,是因為如今一批大學生不能樹立正確價值觀,盲目追逐,不能盡才所用,人才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三本的退卻,讓人人都有資格成為大學生,卻不知在大學勤奮刻苦,不斷武裝自我。當然,勤學用功,一絲不苟的榜樣也有。南開學子郭鑫建立“誠信通”跨境通電子商務平臺,把退耕還林地區農民生產的產品藉由這一平臺銷售到國外,幫助人們增收,踐行環境政策與經濟發展同步。

郭鑫也因此受到農民及大眾的好評,沒有去故宮,做好本職工作,不也實現了人生價值嗎?對工作持敬仰之情,一絲不苟,勤懇堅持,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有那麼多網友想去故宮掃地,顯然不可能!更深一步,當今時代,勞動者應樹立正確價值觀,敬業愛業,同時政府促進就業,鼓勵創業,培育工匠精神,弘揚敬業愛業風尚!

汝若盛開,清風自來!沒有波瀾不驚的光芒,亦有石破驚天的感動!尼采有言:“誰終聲將震天,必將長久緘默!”做好本職工作,在盛開的花季沐浴清風!

【篇四:於浮世中沉靜】

物質社會中的喧囂太多,很少有無爆點的東西能輕易讓人停下腳步,然而去年春節,《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波瀾不驚的紀錄片卻走紅網路,不少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何也?人們追求沉靜也。

在人頭攢動的鬧市中,你坐於樓閣之上,靜靜地享受著清風,看著樓下疾步的人群,好像時光停止流動,在嘈雜的公交站旁,人們各自交談,你坐著望天,望車輛,望樹,不說話,像浸潤在水中,柔軟透明;在所有人都去趕時代的步伐,步履匆匆的時候,你能夠冷靜地、清醒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你能忍受暫時落在後面,但你不會驚慌,不會惶恐,因為你清楚自己的方向,你胸有成竹。我認為在浮世中沉靜就是有方向、有原則並且堅定不移。

於浮世中追求沉靜,能提高個人境界。李健早期在娛樂圈中與校友盧庚戌成立水木年華組合,後來逐漸地消失在公眾視野中。他的夢想是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所以當別人在浮華的圈中各種炒作時,他忠於自己的內心,始終保持學生的狀態,靜心接受新事物。在很久以後他的歌聲傳入大眾耳朵裡時,李健又重新為人所認識。許多人聽他的《貝加爾湖畔》時,會完全進入那個境界,安靜又美好。是沉靜讓他的靈魂得到洗禮,使他的歌聲恍若天籟。

於浮世中沉靜,需要專注。

身為華大基因的創始人之一,汪建在公司困難時期並沒有驚慌失措,放棄這個專案,而是全心專注於此,不分晝夜地鑽研,終於他把這個專案做成了。

“2014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2015年被國家主席習近平頒發給了69歲的于敏。于敏是我國的氫彈之父,在他從業中的幾十年中,他始終默默無聞地做著核科技研究,專注的力量讓他在浮世中獲得了沉靜,踐行著“寧靜以致遠”的座右銘。

或許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想留下痕跡,但在浮世之中,追求沉靜才是美好的樂事。在你汲汲於功名之時,不妨慢下來休息一會兒,品味這靜好歲月,把心隨風飄遠。

【篇五:心馳神往而慎行】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捧紅”了故宮文物修繕一職,更有網友稱願在故宮掃地。一方面,這一現象反映了年輕一代對歷史的重視,而另一方面,年輕人選擇未來道路時應理性、謹慎,切不可因一時衝動做出不恰當的選擇。依我看來,心馳神往而要慎行。

在國家、社會的努力下,當代年輕人開始重拾歷史,在前行中回看,於新潮中憶舊,這是好事。為筷子申遺,傳承剪紙技術,國家、社會都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做出了重大貢獻;而城管撕春聯以“規範市容”行為遭到全民聲討,也反映了市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所以,對歷史的崇敬與嚮往至關重要,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力度越來越大,中華文化便會在世界文化大觀園中大放異彩。

重視歷史,心馳神往去服務歷史的初衷固然可貴,但年輕一代在做出選擇時,一定要理性。前有志願者小飛為籃球賽館擦地而放棄本職工作,生活困窘;後有大學生求故宮“收留”,寧可掃地。僅僅因為一時的心馳神往而赴之,未免有失偏頗。其一,你是否能如趙元任對語言學一樣始終對文物修繕工作充滿熱情?你是否能如林巧雅把自己“嫁”給醫學一樣終身為文物修繕服務?其二,你是否如王津一樣具備文物修繕學的相關知識?其三,你的選擇是否切合自身情況?如果不能堅持,不夠專業,沒有條件而只憑一時的“好玩兒”,一刻的“心馳神往”,那你的選擇未免太過草率。

因此,對傳承歷史心馳神往是值得讚揚的,付諸行動時卻一定要謹慎,這是對文物的負責,更是對自己的負責。文物修繕工作需要足夠的耐心,堅韌的毅力。所以,懷著對這份職業的崇高敬意,有著堅持到底的決心,掌握專業知識,這條路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如果你有足夠的激情,你可以懷揣著虔誠的敬意為故宮掃地;如果你做了充足的準備,你可以將夢想付諸行動,為歷史的傳承獻一份力。總而言之,心馳神往而慎行,有激情有行動,有毅力有基礎,別說走入故宮,走向世界都不在話下。

故宮修文物高三作文 篇19

高三作文 ,4119字

【篇一:滋文化之筋骨】

當一部沒有大牌也沒有小鮮肉的紀錄片意外走紅時,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並熱衷於修復文物時,我很欣喜。因為就在前幾年,中國還是一個可以隨處“拋幣祈福”的國家,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故宮的嚮往,卻恰恰體現出了國人的文化素質提高。正是這種對傳統文化的迴歸,使我們養成人性,締造了文明。

幾年前,不斷有媒體曝出國人旅遊時的陋習,如在埃及神廟刻上極富中國的特色的“到此一遊”,在杭州的雷鋒塔下拋幣來祈福,甚至撥光莫言故居家門口的草來“沾靈氣”。文化的傳承,傳承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而在過去的幾年裡,人心和經濟一樣,一樣的只追求高利潤,追求高回報和收益,卻不曾想過要豐富自己的內心,給靈魂片刻自由。

每個人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接受教育是一場修行,是以純真、無私、以善良來洗濯浮躁、功利與自大。文化傳承的意義就在於此。古老的文化是經歷千年的沉澱,是古人遺留給今人最好的禮物,迴歸傳統文化,可以使人講誠信、明禮儀、立遠志、敢擔當。

春節時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兩檔文化類綜藝節目引起了廣泛的好評,也觸動了人們心中早已遠去的文化情懷,所幸那種情懷是深埋在我們的血肉中,只是老去,卻依舊輝煌。重視傳統文化,也引發了人們對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思考,人開始真正的“慢”了下來,人們開始從容的思考,從容的生活,開始體會雲白風輕,川行石立,鳥笑蟲鳴,漁樵互答的境界。而不再嘆塵世苦海,不再為名利所縛,形成了自己的人性,締造出自己的文明。

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所引發的網友對文物的心馳神往,所反映出的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嚮往故宮生活,反映出的是時代的大轉變,而在中國這樣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裡,人們懂得了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他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品位、道德則正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篇二:文化的感召】

網路上傳播的紀錄片,讓一直默默無聞的大師們火了。修復文物這一冷門卻收到了2萬年輕人的簡歷。不是在於去故宮有多熱門,反而是年輕人們受到了新的感召—文化。

文化之一—源於對工匠精神的推崇。元代後期,便是將有才幹的工匠編入獨立戶籍。這便影響了工匠與士、農、商業的不同。時代發展後,由專為統治服務而提高水平的工匠已褪去其落後的外衣,向著“精益求精、堅持不懈、一絲不苟、愛崗敬業”穩步前進。人們欽佩於精巧的手藝,想成為一代工匠大師的人慕名而至。

文化之二—維繫傳統文化的紐帶。中國人是重感情的,那是身體中流淌著的因子,對傳統文化美好的想象與保護。傳統文化是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人們看到文物如鐘錶一類起死回生後,誰人內心不是歡歡喜喜、大聲稱讚呢?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既表現為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中秋,又能表現為文物的儲存與保護。激起了人們對歷史美好的遐想。史鐵生曾說:“此岸永遠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會坍塌。”如果從殘缺文物中修復並發現美,那也是十全九美了,美哉,樂哉!

文化之三—慢節奏。“我只想安靜地在故宮掃掃地就行。”待在此地,不生財,卻可以減壓。也許,吃多了快餐的人們,偶爾也會停下腳步燒一頓自家菜餚。過久了城市快生活的人,壓力大,缺少幸福感。旅遊業也盯緊了商機,鄉村遊。對於像我一樣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不知去地裡摘摘菜,喂喂豬,燒燒土灶,抓抓魚有什麼樂趣。前兩年的《爸爸去哪兒》不也火得“別具一格”?這些都反映出,生活需要慢節奏。

故宮裡的下午,少事時,可否沏兩杯茶,坐在院中,回想千古帝王,晒晒太陽,遠離車馬的喧囂,是多麼真摯的輕鬆感。

文化,沒有政治那樣強硬,也沒有經濟那麼有實力,卻如空氣一般滲透於人們的生活、工作,但若要保持住對故宮工作的熱情,還需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虔誠。

【篇三:春住心底花自香】

一部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網路,百萬點選量,波瀾不驚的紀錄片卻通殺70後至00後,匠人們的恬淡工作生活,令多少人心馳神往……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下,我們需要點時間冷靜一下,放慢我們的步伐,去重拾那一份真趣。

有網友說:“我只想安靜地在故宮掃掃地就行,求收留。”有人對西藏嚮往,想做一次朝拜獲得心靈的洗滌。只要你有心,其實在哪都可以,豐子愷曾言:“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陽臺觀雨,雨聲清脆悅耳,有些溼潤的空氣罩在身旁,人也隨著這細細密密的躍動在空氣中的小精靈柔軟了下來,心都寧靜了。有時行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則無論是那景如何鬼斧神工,總能讓人疲乏。而當一次再尋常不過的旅途中,一個稚童伸出軟嫩的指頭點著山水空雲,說那方的像家裡新添的茶几,那圓的像家裡的小烏龜時,這些林中事物彷彿才被注入了生命力才活了起來。“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若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國》以飲食為載體,傳達的是濃濃的人文關懷,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事卻往往最能觸動人的心絃。

節奏紊亂的時代把生活變成了嘈雜的競技場。車水馬龍的街道鱗次櫛比的高樓,五彩繽紛中卻夾雜著難以名狀的悲涼,恰如海上的孤島,花哨卻寂寞。紅塵繁繁,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裡許多人已不能安放一顆平常心,看不到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世人皆曰塵世苦海,然世間花鳥言笑,塵世不塵海亦不苦,彼其苦自心爾。人生長途路漫漫,我們急躁地前行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就算匆匆忙忙趕到了終點,終歸都只是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中去而已。“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不妨緩下步子來場深呼吸,平靜如瓦爾登湖畔的垂釣,淡然如凌晨四點的海棠花,內心的靜謐美好便不再只是“當是只道是尋常”般的回憶了。

我在故宮修文物,我在家裡做家務,我在公司搞業務,我在課堂學知識。生活如此多嬌,你關注她,她便呈現出不一樣的美,你笑,她也笑……

不知你是否留意過初春新芽破土的驚喜;是否聆聽過仲夏夜裡的蟬鳴;是否品味過寒秋中蕭瑟的味道,是否感受過冬日裡那一縷陽光的寧靜……

春住心底花自香。

【篇四:精神】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忽風行全國,令眾人痴迷。眾多年輕人向故宮投簡歷,網路留言,只為留在故宮工作。

令人不解一向不被民眾所喜愛的紀錄片居然走紅網路,為何?我想不是因為盲目跟風,而是被片中大國工匠的精神所感動。

工匠精神,源遠流長,一代代大師便是在其之下走上風華絕代之路。工匠精神其內涵應為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耐得住寂寞。

一絲不苟者,是要去內心之浮躁,不計成效,而只為手下一點一點流出華美精品。觀往乎四海,成大家者,莫不嚴苛不放鬆一絲。以皇皇鉅著《談藝錄》《管錐編》《圍城》成不朽之名的錢鍾書應自豪自耀,因為他寫下諸多盡善盡美的作品。然非如此,其一直對自己的作品一改再改,直到八九十歲高齡仍不輟修訂。是他真的寫得不好嗎?不,真正的大師是對自己最嚴苛的人。

精益求精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凡古今之成大業大師者,莫不在精益求精,自我超越。且不說那愛因斯坦以狹義相對論到廣義相對論,更不說霍金從大爆炸理論到黑洞理論幾次易稿,亦無須言錢學森由世界航天之奠基又到流體力學之經典。僅那薛克諤便令人明瞭何謂自我超越:完結了矩陣力學,又根據德布羅意的波粒二象性假說建立了波動力學,後而證明波動力學與矩陣力學的等價性,融合開創了量子力學。而現代社會的一切發展均建立在量子力學之上。精益求精,自我超越是成功的必要途徑。

耐得住寂寞,我想是工匠精神最本質的特徵吧。凡天下往者,得之生之,弗得困之。耐得住寂寞是獨釣寒江雪的脫俗沉默。在為伊憔悴的路上,沒有鮮花頌樂,沒有通達禮賀,亦沒有太多人重視你,甚乃到最後,你只有你自己,一無所有,終至一生,也可能會一無所獲,困厄一世。沒有多少人會待自枯朽,往往耐不了葉落的寂寞。天下聞名,卻換來天下的紛亂。幸否?悲否?哀否?無解之結。但我想,總有人會耐住了寂寞,以為大師,如沈從文二十年的沉寂,捧出《邊城》《長河》,成為20世紀中國最為優秀的文學家之一。

工匠精神,靄靄淡遠。古樸沉默之中總有一種令人流淚與震撼的自然感。在這太浮躁,太功利,太回不了頭的社會,需要大國工匠們,需要工匠精神來堅守著。

【篇五:青年既有心,社會應有為】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引起了年輕人對修文物這一工作的嚮往,這不得不說一件令人拍手叫好的事。年輕人選擇冷僻職業,不正是一種別樣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嗎?

不得不說,在弘揚“工匠精神”的時代,我們並不缺少“工匠精神”,只是我們卻難以尋覓到繼承這一精神的接班人。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也提到過,許多傳統技藝已然面對失傳的困境。如此一來,年輕人對修復文物工作產生了嚮往不正應該大力鼓勵,從而緩解這一困境嗎?

俗語有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眾多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必然是產生了些許興趣,相信在政府的支援以及市場的調節下,眾多年輕人想必也可以利用文物修復工作實現自己的追求。

只是,我們不免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因為一個紀錄片帶來就業高潮究竟能夠持續多久呢?答案不言而喻。筆者上文已有言,如果真的要實現文物修復工作“後繼有人”的願望,僅僅靠年輕人的一腔熱血是不夠的,在此時,政府與社會各界同樣應該拿出相應的態度。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政府應有所為,有所不為”,而在此時,我們不正需要政府採取相應的措施去保障這一工作的實施嗎?如若不然,我們不妨假想一下,在紀錄片熱播之際,眾多年輕人腦袋一熱,心中激動異常,趁著這股衝勁忙不迭詢問文物修復工作的相關內容,一副拳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樣子,可是等這個風潮一過,又會怎樣呢?也許眾多年輕人的心早已冷卻,又去尋找下一個令人興奮的目標了,如此一來,這曇花一現的好景又有何作用呢?

所以說,政府應該開展相關職業的培訓活動或予以政策支援,才可能讓這一股風潮真正地落地生花。事實上,也只有一個小人物有機會並且能夠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社會才更可能是有福的社會。相對地,一個普通人沒有機會突顯“存在”意識,沒有任何平臺供自己施展而只能望洋興嘆的社會,絕不會是一個好的社會。

因此,我們既期待多一些“有夢”的年輕人,也不妨期待這個社會多一些廣闊的舞臺。

我與眼鏡最親近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8字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戴眼鏡,看見大哥哥大姐姐都帶上了眼鏡,感覺非常帥,便要爸媽也給我配一副眼鏡。可他們以為我在開玩笑,不以為然,但眼鏡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裡,便想方設法與眼鏡親近。

每天,我會看上幾個小時的電視,看書一直在床上看,光線非常暗。我在這樣的環境下整整堅持了兩個多月。在學校裡,由於個頭比較高,我被排在後面,之前黑板上的字看得清清楚楚,現在呢,黑板上的字卻模模糊糊了。回家告訴爸媽都以為我在開玩笑,不過,還是陪我做了個檢查。

果然不出我所料,哈哈,原來視力5。3的我現在是4。3了。這讓爸媽嚇了一大跳,可我卻暗自得意,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了。不久,我便戴上一副屬於我自己的眼鏡,我站在鏡子面前,看著自己,呵呵,果然比以前帥多了。每天早上起床我戴上眼鏡,晚上睡覺才依依不捨地把眼鏡摘掉。不過,時間一長,與眼鏡親近了,知道麻煩來了,吃飯時,飯熱氣騰騰,嘴還沒碰到飯,鏡片上面卻已全部是霧了,所以吃飯時得把眼鏡摘掉;如果眼鏡髒了,不洗的話,唉,會看不清東西,所以不用說你也知道,必須洗眼鏡;上體育課打籃球時,同學一不小心,把我眼鏡摔在了地上,接著繼續打籃球,眼睛卻看不清了,球還沒接到,腦袋先腫了。就這樣,我與眼鏡建立了親近的關係。

有一天我實在不想戴眼鏡了,把它扔在了一旁,獨自去學校上學。我慢慢地走在路上,突然,一輛賓士而來,嚇了我一大跳,連忙閃在了一旁,渾身上下都是冷汗。可司機探出腦袋,對我說道:“喂,你看看紅綠燈吧?”我眯著眼,才發現,現在是紅燈。

上課了,我坐在位子上認真聽課,可黑板上的字我什麼都看不清呀!老師提出的問題,由於我看不清黑板上寫什麼,根本不知道怎麼回答。老師嘆了一口氣,下課後,狠狠地把我訓了一頓,唉,好歹也是老師的得意弟子。回家後看到那副眼鏡,似乎在嘲笑,好像在說:“沒有我,你不行吧!”

唉,也沒轍了,看來以後要保持親近關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