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折斷的翅膀相關作文20篇

被折斷的翅膀 篇1

國三作文 ,728字

曾經,有一個很美很美的夢想:長大後做一個漂泊的畫家,每天在不同的城市,看到不同的面孔,以畫為生。

想像,在一個很冷很冷的冬季,在北方的某個無名的小鎮,穿著我最愛的黑色風衣,一臉漠然地穿過繁華的街道,為夢而生。

以前,在回憶的某一個角落,我拿起如今最愛的畫筆,用很重很濃的色彩,設計一個4K的天地。有很高很藍的天,有肆意飄動的裙角,有隨風舞動的髮絲,還有,不遠處鮮紅的楓樹林。

很多很久以前,我就開始學習繪畫了。畫的東西很雜:有小人書上可愛的動漫小豬,有畫室裡橫七豎八的石膏,有畫冊上淡藍色的向日葵,很多,很多,卻不小心在轉角處,散落在童年的每一個角落,像碎了的玻璃,折射著七彩的夢。

那時,我還無憂無慮,沒注意到,我快長大了。

六年級後,小學畢業,我拿著畫板,提著工具箱,準備像往常一樣去畫室。媽媽攔住我,說:“乖,你要上初中了,我送你去學英語,好嗎?”一直很乖的我,乖乖地放下了畫板和工具箱,無所謂地拿起了筆記本,走出了我的夢,卻沒有注意到,身後,似乎有什麼東西破了,碎了。撒了滿滿一地。

當我在老師的領導下,說著唱著ABCD的時候,角落裡的白色的畫板開始蒙上了一層薄薄的塵,金屬夾的地方,似乎有了歲月的痕跡。當我聽老師說著主語、謂語、賓語,昏昏欲睡時,角落裡的白色畫板已經看不到筆頭的痕跡了。直到有一天,它消失地我的眼裡—被當作廢品給丟了;直到有一天,我拿不動曾經揮撒自如的畫筆時;直到有一天,我找不到曾經的兩大箱成長的作品時,我才發現,我夢想的翅膀被折斷了,我才發現,所有的曾經已成了回憶,被鎖在角落裡的大箱子,而我,丟了鑰匙。

我以為,我可以繼續飛翔;我以為,我可以永遠微笑;我以為,我可以繼續做夢,卻發現,我長大了,我的夢想折了翅膀。

被束縛的翅膀 篇2

國一作文 ,864字

小時候,您總是鼓勵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當我會自己整理玩具,會自己換洗衣服時,您會笑得像一朵大麗菊。可現在,您永遠為我做這辦那,整天為我操心。媽媽,您什麼時候才能放開我被束縛已久的翅膀,讓我去自由地翱翔。

您應該很清楚,如果沒有鷹媽媽把雛鷹狠心扔下懸崖,雛鷹就不會有後來的搏擊長空。您也應該知道,林海音的爸爸總是不斷地告訴她:“闖練,闖練,英子!”還有“發明大王”愛迪生也是年紀輕輕就有所成就。可是媽媽,如果沒有您的放手,又怎麼會有我以後的作為呢?

如果每一個人都是一隻毛毛蟲,那現在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正處於結繭成蛹的階段。可是,如果仍是父母替我們包辦一切,不要說破繭而出羽化成蝶,我們有可能連頂破蛹殼的勇氣都沒有,連這樣小小的痛苦都無法承受。我們永遠都只能待在暗無天日的蛹中。難道以後還要你們來替我們破繭嗎?

媽媽,我能理解您的良苦用心,我也知道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的學習,您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我好。可是,媽媽,您不可能照顧我一輩子,我終是要踏上社會,獨自去面對那些風浪。我的羽翼會逐漸豐滿,我的思想會逐漸成熟,我相信在經過不斷地磨練之後,我有能力保護自己。我不想永遠都像一隻小雞雛,一遇到,只會躲到您的翅膀下,一遇到困難,只能撲入您的懷抱中。您為我建造的港灣很溫暖,很安全,不會有大風大浪帶給我的恐懼與驚險。可是這樣,我永遠都不會感受到克服困難後的巨大喜悅。

媽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我不希望,當我在學習中成為佼佼者後,卻是一個生活中的“白痴”。我想自己去嘗試,去實踐中鍛鍊。像日本家長那樣的教育也是中國家長可以學習的。他們讓孩子赤腳在雪地上走路,讓孩子自己完成屬於自己的任務,任何人不許幫忙。這不是苛刻,更不是虐待,這只是讓孩子提前經歷磨難。

媽媽,放手吧,放我去飛吧。雖然這條會異常艱難,在這其中,我會流淚,會喪氣,也許又會有一度陷入低谷,可在這之後,使更多的堅強。

媽媽,我想飛……

挫折,折不斷奮進的翅膀 篇3

勵志作文 ,831字

堅硬的土地,擋不住小草感受春天的召喚;波濤的大海,礙不住鯉魚跳躍巨集偉的龍門;風雨的衝擊,阻不住雄鷹欣賞廣闊的天空。挫折,對我們來說,不應是輕易放棄的藉口,更應是奮進的強大動力。

挫折,鑄就堅強

生活的路上有挫折,挫折鑄就了海倫的堅強。或許造化弄人,海倫凯勒在很小的時候,由於一場大病,上天奪去了她的聽力、視力和語言,就這樣,她在黑暗中度過了七年。但她沒有放棄生活,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她學會了盲文,知識打開了她的眼界,增強了她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海倫沒有被困難所打敗,而是堅強地生活著,努力地考上了哈佛大學,自行完成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著作。

從海倫的經歷中,我懂得了挫折—鑄就堅強,不只是放棄的藉口。

挫折,成就剛毅

歷史的篇章有挫折,挫折成就了勾踐的剛毅。吳國夫子差率兵擊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了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地回到越國後,勵精圖治,操練精兵。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享樂,消磨自己報仇的意志,每天晚上睡在柴草上,並且在屋裡掛了只苦膽,他不時地要嚐嚐苦膽的味道,以此來激勵自己。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讓他終於有了時機打敗了吳國,一雪前恥。

從勾踐的勤勉中,我懂得了挫折—鑄就剛毅,不只是放棄的藉口。

挫折,品味堅韌

自然的風景中有挫折,挫折品味梅竹的堅韌。“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是你,梅花,你凌寒傲放,不畏風霜;“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是你,青竹,你堅勁頑強,四季常青。你們遇到挫折,從不輕易放棄。怪不得堪稱國花的牡丹、浪漫的紅玫瑰都自嘆不如。對哦,你是四君子中兩位,自然擁有天地間最為崇高的品質。我喜歡你們,自然要做像你們一樣的人,敢於面對挫折,不怯懦,不畏懼,不放棄。

從梅竹的生存環境中,我懂了挫折—能品味堅韌,不只是放棄的藉口。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挫折,折不斷我們奮進翅膀。在挫折中,我們應鑄就堅強、成就剛毅、品味堅韌,將挫折化為自己奮進的動力。

別折了孩子的翅膀 篇4

高三作文 ,1393字

每個孩子都有一對能夠翱翔天空的翅膀,而父母則是孩子飛起的風。父母啊,但請風雲淡然,不要厲風凌凌,別折了孩子的翅膀。

“狼爸”失手,使六歲的孩子不幸夭折。青島的花季少女跳樓自殺……一件件生活慘劇在我們面前上演,讓人悲愴,讓人心寒。教育是慢的藝術,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請家長們放棄粗爆的教育方式,真正的放下身心和孩子交流吧。

家庭和社會,對於孩子來說,前者的影響更大。諾爾體曾說:“一個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那他就學會指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暴力的環境中,那他就會打架,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快樂輕鬆的環境,那她就學會抓住幸福……”家庭氛圍,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氛圍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一個孩子的思想、性格的影響非常大。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氛圍。

六歲那年夏天的一個上午,母親訓斥了我一通,因為她認為我打碎了家中她心愛的花瓶。我為自己辯解,並沒有掉淚。下午時,奶奶抱著小貓從外面進來,對媽媽說,小貓爬上爬下的,打碎了你的花瓶,真淘氣。我至今眼前還會時時浮現那時的情景,母親走近我,撫摸著我的頭柔聲道:“對不起,媽媽錯怪你了,而我卻“哇”的一下大聲哭起來,彷彿比上午還委屈。而之後母親確實沒有無辜的指責我。

許多父母不願道歉,尤其在家對自己的孩子,他們總認自己是一家之主,需要保持威嚴,不願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其實是對孩子的不尊重,更是降低了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誤導孩子做人的原則。我的父母不是這樣,讓我一直在有錯誤時敢於承認。

我拿著慘不忍睹分數的月考數學卷子來到父母面前,低頭,不敢說話,而父親也只是瞟了一眼便說:“你本來數學就沒什麼天賦,我們不勉強你數學考的多好,只要你盡力就好。”我驚訝的看著他,因為我的分數連自己都不忍心看。在他轉身時我在微笑,因為父母永遠不會對我說“你真笨”“看,人家孩子多好”“真沒用”等等的話語。

一些家長片面的誇大了分數的功能,以分數的高低來判斷孩子的優劣。當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的分數時,就會一味的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喪失上進的勇氣,也使孩子失去了對父母的依賴和尊重。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個性和愛好。而這些又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正常的社會交往。父母們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美國哈弗大學教授加德納說過:“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人的智慧和才能是不一樣的。”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特長,不能一味的要求他考試拿第一,這會埋沒他們的才能和天賦的。孩子考試失誤時,最期待的是父母的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重樹向上的信心和勇氣,這樣孩子才能更好更快的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育家陶行知有言:“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現今社會家教中“狼爸”“虎媽”等角色不斷湧現。“棍棒之下出孝子”真的正確嗎?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是慢慢的,他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許多跟父母總希望孩子的成長是“零失誤”“獲得比別的孩子多”,若孩子的情況與自己的願望不一致,便進行棍棒伺候,讓孩子服從。我何其幸運,我的父母從來沒有打過我。一味的打孩子,不僅會讓孩子在生理上造成傷害,更會在心理上留下很大的陰影,大孩子是收不到很好的結果的。

孩子猶如田間的小草,一次傾盆大雨可能將其傷害,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天又一天的陽光雨露。他們猶如鳥兒,需要的是讓他們飛的穩、飛得快的和煦清風。

讀《別折了孩子的翅膀》而感 篇5

讀後感 ,612字

上午,閱《別折了孩子的翅膀》有所感觸,但我並不完全認同。

作者強調家庭氛圍,可知家庭對塑造孩子未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者過分強調了這種作用,實則我是不認同的,敢問出身不幸就無所作為嗎?岳飛家庭貧寒父親早逝,成吉思汗年幼其父被人毒死,朱元璋父母兄長在饑荒中餓死……那麼他們的作為,又比那些出身所謂的富家弟子少嗎?孟子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個硬幣有兩個面,不可只認同正面,而忽略反面。

《菜根譚》中言:“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骸兩釋、意氣交流,勝於調息觀心萬倍矣!”便是強調家庭是孩童成長的關鍵,其實優秀的氛圍可以改變,而悲愴也可以磨礪。

翅膀不可折,但要時時修。

天真的翅膀,恰是夢想的開端。無邪的羽翼,正是理想的萌芽。所謂的“虎媽”狼爸"從根源上說也是希望孩子有個錦繡前程,而不是像自己一樣平平庸庸,也畢竟是貫穿了愛的理念,我們又何必譴責那,但這種教育必須“有度”切勿“過度”,否則孩童失去了天真、夢幻,而是得到了壓抑、無奈,這樣不但不會成長,還會“揠苗助長”,請家長三思。

文中強調鼓勵教育,其實這點上我是認可的,但需要就事論事,畢竟有所挫敗,才能有所成長,孩子要學會承受和堅持,注重個人的能力,而並非依靠家長的察覺。

唯有自己去感受人間冷暖,才能真正迎來陌上花開,楊柳色。

幻想,才是進步的翅膀——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6

讀後感 ,995字

與鯊魚展開危險搏鬥,受到土著人的瘋狂襲擊,因為對弱者的同情而去攻擊尖頭鯨,經臨冰山封路,死裡逃生,又被章魚圍攻……我細細回想著《海底兩萬裡》中的故事,不禁贊服於作者凡爾納波瀾起伏的描寫功底和情節安排。可我心中充斥的不僅是敬佩,還有小說深處的思索。

故事起於1866年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許多船隻在海上發現了海怪,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追逐怪獸,誰知,與同伴落入水中併到了那所謂的怪獸“鸚鵡螺號”的脊柱上,被尼摩船長收留,開始了海底旅行,發生了無數驚心動魄的經歷,最後,阿龍納斯教授三人還是逃離了潛艇,並把此事公之於眾。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留給了我無限的幻想:“鸚鵡螺號”在北冰洋大風暴中逃過一劫了嗎?尼摩船長是否生還?他還會繼續對人類的仇恨和報復嗎?他心中的思想鬥爭能否化解?我和作者一樣,為尼摩船長深深祈福。畢竟,尼摩船長是一個善良的人,雖然作者只是展現了他表面的神祕莫測,可他在同伴死後會流下痛苦的眼淚;他可以毫不吝嗇地幫助貧窮的採珠人;當尖頭鯨向長鬚鯨進攻時,他出於對弱者的同情,指揮船員攻擊尖頭鯨;在最後阿龍納斯要逃跑時,他只是低聲抽泣,發出了“全能的上帝,夠了!夠了!”這般令人心痛的悔恨自白。他受到了傷害,復仇的願望卻不斷與內心的良知鬥爭,才造就了這個無比奇怪的好心人。

當然,《海底兩萬裡》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些,最重要的是,尼摩船長的鸚鵡螺號與各種各樣驚世駭俗的發明,竟然有很多在當今的現實社會中實現了。這讓人不得不驚歎於作者凡爾納的幻想力,他似乎具有預知的力量。這看似是一個巧合,可在我眼中,這是必然。記得尼摩船長說過的一句話嗎?“人類進步得實在是太慢了”這其實是作者凡爾納的內心流露。凡爾納熱愛幻想,正是幻想,造就了那所謂的預知和這本不朽名著,也只有幻想,才能創造出改變世界的東西。沒有幻想的人,不管他有多少淵博的知識,也只能一成不變的生活。我們的世界,不就是由幻想構成的嗎?幻想,是人類進步的翅膀。

這又讓我不得不聯想到當今許多中國家長教育子女的方式了。在他們的眼中,幻想即“發呆”,是浪費時間的行為,還不如用來上課、寫作業呢。或許正是缺少了這所謂的發呆時間,我們才比別國的孩子多了一分固守陳規,我們中國人的名字才至始至終還未出現在一些國際舞臺上。

為了我們自己,為了中國的新一代,我們應該謹記《海底兩萬裡》帶給我們的啟迪—幻想,才是進步的翅膀!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篇7

高二作文 ,805字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納蘭容若

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有些感動,使我們無法忘懷;總有些觸動,讓我們無法冷漠;總有些溫暖的事,讓我們無法不愛上這個世界,成為我們隱形的翅膀。

古典詩詞之於我,便是一雙隱形的翅膀,飛過絕望,飛過彷徨,飛過所有的不快,飛向希望。

那些哀愁的、浪漫的,抑或是那些豪放的、剛強的,都是一根根光潔飽滿的羽毛。

遇到挫折時,蘇軾一首《定風波》何等豪氣:“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有多少人生的磨難,就濃縮在這幾十個字中,字字珠璣!也是,挫折怕什麼,只要保持平常心,認認真真的做事,怎麼會有過不去的坎兒?

便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也許有時彷徨無助,失去信心,容若的一首《採桑子塞上詠雪花》就會浮現腦海:“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多少骨氣與信心,不就隱藏在其中嗎?這雙隱形的翅膀,足夠飛過彷徨的海,到達目標和自信的彼岸吧?

再說,“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都不再恐懼,有什麼事還會失去信心?

在“萬花叢生的院子”裡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便想要標新立異,以證明自己的存在。這時會想起易安居士的《鷓鴣天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地方,不要拿自己的短處放大後去比較別人的長處,就只是做好自己,便足夠好了,何必去苛求自己所不能的事呢?

看淡這些,便發現“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這些古人留下的吉光片羽,足以溫暖我菲薄的流年,讓我生出一雙隱形的翅膀,越過所有寒冬,帶著所有的希望,飛向遠方,向著幸福和安寧的濫觴去了。

就如容若《蝶戀花》中所寫一樣,“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如果我早知道你會送我一雙隱形的翅膀,那麼我會更早愛上你。

愛上這些美麗的詩詞,揮動這雙隱形的翅膀。

隱形的翅膀——讀《三色堇一直在思念》 篇8

讀後感 ,966字

碧山,一個安靜、富庶的南方小鎮。那裡承載著不少屬於她的青春的回憶。

她,叫祁寶兒,一個十四歲的殘疾女孩。

故事回到八年前的上海,一場突然襲來的變故無情擊碎了這個女孩美好的童年時光—爸爸因為車禍而不幸離世,媽媽因車禍毀了半邊臉,而她的左腿卻遭遇了截肢!種種不幸使這對母女不得不離開這裡。

以前,屬於她的童年記憶是多麼美好!每天在庭院裡看到五彩繽紛的三色堇,追逐、嬉戲、奔跑著,陣陣笑聲不時迴盪在庭院的上空。兔子阿嬌、狗狗小胖……她知道,童年時候的記憶對於她是多麼美好!可惜,時光並不能讓這個家再回到從前,回到那個天真無邪的時光。

讀完後,不禁為寶兒與她的媽媽感到惋惜,作者伍美珍對人物的刻畫更是栩栩如生,宛如一幅幅圖畫映入眼簾。祁寶兒的好朋友鄭久久、從小一起玩耍的蘇木哥哥、善良的“大P”皮海鵬以及和藹可親的宋老師……這些人的出現都給寶兒的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文章中,“三色堇”成為了行文的主要線索,故事圍繞著主人公祁寶兒來進行一系列的心理描寫。寶兒的命運雖然波折,但她從未放棄過生存的希望。到這本書接近結尾的時候,主人公祁寶兒更是對新來的實習老師以及自己的“死黨”久久產生不安,她和媽媽平靜的生活又掀起了層層波瀾。

當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一個人悄然進入了寶兒的生活,那個人就是寶兒的青梅竹馬蘇木哥哥。為了彌補以前的過失,蘇木來到了碧山,成為寶兒學校的實習老師。同時,寶兒最親密的朋友久久也有祕密瞞著她,她為此感到不安、害怕。

雖然她的左腿落下了殘疾,但是面對別人譏諷的目光,她絲毫不感到畏懼。命運的坎坷並沒有擊垮她頑強的意志和信心,我想這就是作者想帶給我們的道理吧。

用心去閱讀,用心去體會,你會發現這是一篇貫穿“思念”的文章。寶兒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她思念,思念她的父親、思念她的蘇木哥哥、更思念上海給她帶來的那段奇妙回憶……

作者對於這本書的環境描寫更是讓人彷彿身臨其境:每天慢悠悠地走在上學的路上,一路上呼吸著溼漉漉的空氣,嗅著青草的芳香……這些都讓人慾罷不能。作者對人物的描寫也十分生動,把生活中同學間的各種趣事都統統“搬”到了書裡。

《三色堇一直在思念》這本書,帶給我無限感動,每一次當我回味起這本書,就彷彿自己就是主人公寶兒身邊的人。謝謝這本書,使我從重重歷練中一次次明白生活的真諦,一直伴隨我成長!

放飛青春的翅膀 篇9

高一作文 ,614字

青春是朝陽,青春是火焰;青春是春潮,青春是浪漫。青春意味著朝氣蓬勃、堅忍不拔;青春意味著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青春意味著百折不撓、永不言敗。我們青年學生正處於水木年華,也將要點燃我們青春之火!

“青春流淌,熱血衷腸,”伴隨著激揚的校歌,26日下午在操場西面的階梯上展開了歌詠比賽,那場面可真是“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啊!同學們都站在舞臺上,盡情地舞動青春唱出夢想,盡情地展開翅膀翱翔,伴隨著青春的旋律,最終輪到我們班來唱出青春年華啦!我們一個接著一個地走向舞臺,瀟灑地站在舞臺上,音樂響起,歌聲響起,掌聲響起,時起時落,如驚濤駭浪般劈向長空,一曲終畢,再來一曲,盡情地灑出我們的一腔熱血,最後的口號喊出了我們的青春夢想,點燃了青春之火!

最終比賽圓滿結束,我要恭喜獲獎的班級,是他們給我帶來了優美的旋律,雖然我們班並沒有得獎,但使我們班的團結精神更加地凝聚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通過這次比賽我們總結了經驗,找出了缺點和不足,這是值得歡喜的,老班也幫我們找出了不足之處,那就是創新,對,就是創新!創新不僅對我們的這次比賽起決定性作用,它還影響我們國家的發展。想要立足於國際市場就一定要有創新,這就時刻提醒著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動動腦筋想出個好點子,好主意,這就是制勝的關鍵!因此我呼籲同學們動動你們聰慧的大腦,多搞些創新的玩意吧!

比賽結束了,音樂卻時刻迴旋在我的心頭,最後喊一聲“青春年華無極限,烈火燃燒也瘋癲!”

乘著夢想的翅膀翱翔藍天 篇10

國三作文 ,547字

夢想源於生活,有夢人生才會精彩。

—題記

“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能出彩”,“有夢就要堅持”。這是今天《開學第一課》中的三個主題,看似樸素,實則含義深刻。是夢想不斷鞭策著我們前進,是夢想讓我們嶄露頭角,而對夢想的堅持,正是我們的成才之路,成功之路!

在《開學第一課》中,“神十”航天員王亞平講述了自己航天夢,這讓我想起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位航天員加加林。他小時候經常仰望著天空,他覺得天空很美,立志想要登上太空,看看那美麗神奇的宇宙。正是因為加加林心中的那份美好的憧憬,使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的人生也因為這份夢想而與眾不同,人類的太空之旅也展開了嶄新的一面。

歷史上也有很多人因為有著夢想奮鬥執著而大放異彩,像愛迪生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從而造福了無數人;袁隆平因為想要解決世界上許多人的溫飽的夢想一直致力於雜交水稻的實驗,給幾億人民帶來了福音……

作為新時代初中生,更應該有著屬於自己的夢想。帶著夢想一起揮灑青春的汗水,播種收穫的喜悅。雖然我知道前路漫漫。只有現在打好基礎,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道題,認真完成作業,才能向自己心中的夢想更進一步,向成功的彼岸更進一步!

路在腳下,夢在前方。雖然夢很遙遠,但並不渺茫,只要懷揣夢想,奮力前行,就能擁有一雙美麗的翅膀,翱翔於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