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蕩相關作文20篇

落滿陽光的蘆葦蕩 篇1

國三作文 ,595字

生命如花,芬芳四溢,白駒過隙間,我告別了童年。驀然回首,往昔的記憶如同跳躍的、充滿靈性的音符,編織著我生命中每一個悠揚的旋律。

春天,是一個生命的季節,萬物復甦。伴隨著鳥兒清脆的叫聲,春水消融,而在冰下積蓄一冬的蘆葦早早便探出了頭。

外婆溫暖的大手牽著我的小手走在河畔,略粗糙的掌心在我的心底划起了陣陣漣漪。

幾場春雨過後,蘆葦早已鬱鬱蔥蔥。外婆去田間割草,而茂密的蘆葦蕩就成了我可以嬉戲一整天的樂園。在溼潤的草地上,長著極低的青草,綠得簡直晃眼。草地上開著各種色彩的花,紅的、白的、黃的……還有各種叫不上名字的野花,似繁星點點。越往裡走,草就越茂盛。我在這裡摘蘆葦,捉昆蟲,這蘆葦蕩裝滿了我童年時的回憶。

外婆總是在不遠處,含著笑望著我瘋玩、瘋鬧,一雙溫和的眼睛眯起來。“小心點,別摔了!”“別往裡走了,小心掉水窪裡!”……

當家家戶戶生起裊裊炊煙時,外婆一手挎著草籃,一手牽著我,走上回家路。外婆摘下一片蘆葦葉,捲成喇叭狀,把那細嘴捏住,含在嘴裡,吹起的哨聲清脆悠揚。柔和的陽光透過河畔一棵老樹的枝葉,樹下碎金斑駁。不遠處的河面,漾起淺淺漣漪,閃爍著的光斑映進我的眼底,也閃耀在我心中。我與外婆牽手走過,暖暖的陽光中醞釀著的是最香醇的美酒、最溫柔的親情。

如今,外婆去了遠方,但她留給我的那溫暖笑容、那繁茂的蘆葦蕩,那漾著碎金的碧波、那柔柔、溫暖的陽光,早已映入心田,溫暖著濃濃的回憶。

美麗的杭州灣溼地——蘆葦蕩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60字

美麗的杭州灣溼地位於杭州灣新區西北部,那裡有一片遼闊而茂密的蘆葦蕩。

在春暖花開的時節,一株株蘆葦筆直挺秀,像一位位正在站崗放哨的士兵。幾場春雨過後,蘆葦迅速長成一片綠洲,白鷺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幾隻白鷺飛倦了,落在蘆葦叢中休息、覓食,談論著春天的美麗。

夏天到了,蘆葦慢慢地長成一人多高,風一吹過,蘆葦就像一片片碧綠的海洋,魚兒在蘆葦叢中歡快地游來游去,相互嬉戲,蘆葦蕩成了它們的遊戲天地。

秋天來臨,蔚藍的天空,枯黃的蘆葦蕩,倒映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大自然畫卷。一隻只小船隱隱約約的呈現在湖面上,幾隻野鴨看見了,害怕得飛快躲進了蘆葦蕩中,不一會兒就無影無蹤了。

冬天,蘆葦像是在一夜之間被風吹白了頭髮,葦絮在風中隨風飄蕩,變成了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

美麗的杭州灣溼地,美麗的蘆葦蕩,真是人間仙境啊!

蘆葦蕩探險記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9字

在微風徐徐的傍晚,我們來到了銀川鳴翠湖溼地公園。這裡是銀川的後花園。

我聽說這兒有很大的蘆葦迷宮,所以特別想去。一進公園,一片清綠撲入眼簾。這裡綠樹成陰,花團錦簇,還有一大片湖水—名叫鳴翠湖。鳴翠湖像一面大鏡子,映出了公園後的賀蘭山。湖中有許多蘆葦島,可以自己開船去探險。

我們租了一條船,駛向蘆葦蕩。這個迷宮可真大,一眼望不到頭,駛進去,彷彿到了一個蘆葦世界。葦芽脫去了翠綠的外衣,長成了茁壯、碧綠的葦杆,非常旺盛,風一吹,就像一群群穿綠衣服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蘆葦向我們微笑,偶爾,還會見到鴨子潛進水裡捉魚的樣子。

裡面十分寧靜,除了高大的蘆葦叢,只聽見船槳激起的水花聲,其它什麼都聽不見,彷彿到了一個寧靜所環繞的世界。突然,一聲叫喊聲打破了寂靜:“啊,有蚊子!”媽媽叫道。“有蚊子,不可能!”爸爸堅定地說,“大西北哪兒來的蚊子?”說著說著,媽媽“啪”的一下打了爸爸的手,“大蚊子!”“哇,真有蚊子。”我驚訝的叫道。接下來是大群的蚊子接連不斷地圍攻我們,開始了一場打蚊子大賽。

大家只顧著打蚊子,連開船都忘了,“啊,爸爸,快右轉!船要開到蘆葦裡了!”我提醒爸爸。爸爸將方向盤往右一打,船駛向了出口。“呼,逃過一劫。”爸爸喘了一口氣。

火紅的晚霞倒映在湖面上,這次的探險讓我留連忘返。

描寫蘆葦蕩的作文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9字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媽媽說,這就是我們的家鄉—千頃蘆葦蕩。

可這冬天的蘆葦,有什麼好看的呢?

乾乾的,毛毛的,蘆花也飛盡了,葉子也快掉光了。在瑟瑟寒風中,那麼的單薄,那麼的淒涼。

媽媽卻說,不待它落盡了枝葉,飛完了花絮,怎麼看得到它的筋骨和靈魂?我順著媽媽手指的方向,看著遠方大山清晰的輪廓,近處大樹幹淨利落的枝幹,似懂非懂。

一陣風吹過,大片大片的蘆葦深深彎下了腰,像佝僂的老人,咳著喘著,最大限度地蜷縮著腰身。風停了,他們慢慢挺起了胸膛,像是緩過了一口氣,又抬起頭,一同迎著燦爛的晨光,微笑,好像那陣風,從來沒來過。

“真正的強者不是從不低頭……”

“而是在低下頭之後,還能慢慢抬起來。”我接了媽媽的話,媽媽衝我微微一笑。

溫暖的陽光撒在了這茫茫的蘆葦蕩,凝在葦葉上的寒霜也漸漸融化了。“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媽媽教我的這句詩,說的就是眼前的景色吧!我採下了一束蘆花,看著它哭泣的淚滴,你是在想念離你而去的孩子,還是在悲慼經歷霜雪後的白髮?春天還早,你們要怎麼熬過去呢?

“真正的強者不是不會流淚……”

“而是流著淚,依然在默默堅持。”我又接了媽媽的話,媽媽衝我會心一笑。

我拉起媽媽的手,日光將我們的影子拉得好長好長,就像兩株挺拔的蘆葦。這個冬天的葦塘和我們,都不再寂寞……

蘆葦蕩 篇5

高一作文 ,756字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淺水之中潮溼地,婀娜蘆葦一叢叢。”這首鐫刻在心底最深處的詩,在清風的吹拂下,搖曳著對兒時的情思。

秋天,萬頭攢動的蘆葦穿透了枯枝,繁茂成蔭布水面。兒時的夜晚,躺在平蕩而柔軟的蘆葦叢中,仰望如墨的星空,喚出無限遐思。湖面上宕起輕紗似的氤氳,伴著我進入夢鄉。

年幼的我掰下綴滿蘆花的蘆葦揮舞起來,清風吹拂下,恰似天女散花,在頭頂紛紛揚揚,在新翻的泥土上開懷大笑。母親輕輕掐下幾縷嫩綠的蘆葦,隨著手掌的安撫,新鮮的蘆葦在母親的手中變成了一頂花環,我摘下一朵鵝黃的蘆葦花別在母親的發間。戴著花環,就著目光,也能在母親的懷裡漸進夢鄉。

漸漸地,學業愈加繁重,回鄉的次數越來越少。成績不盡人意,心也變得浮躁,母親看在眼中,便想趁假期帶我回老家走走,飯桌上父母大聲交談,鬨鬧的笑聲與沉默寡言的我顯得格格不入。終於,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情緒,將筷子重重拍一桌上,留下父母因驚嚇引身而起和失措驚恐的目光。

獨自踱步田間,不知尋著小路來到了這片熟悉的蘆葦蕩,躺在叢中望著如墨的夜空,熟悉?歲月變遷,兒時感覺已難尋,喧囂繁忙的生活早已碾碎曾經屬於安寧的靜土。忽見,母親站在蘆葦田邊望著我。心中不覺一怔,與母親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曾經相依田間的回憶湧上頭。“媽!”我輕輕喚了一聲,母親走來一同和我靜靜躺著。

“小時候,你總愛在這玩耍,環著我跑,不知疲倦。哈,一轉眼你都長大啦。”

“嗯”一股情緒湧上心中,讓我有些許哽咽。

我斜過頭去,卻見母親的耳鬢滿布著觸目驚心的銀絲,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女人,如今竟顯得黯然失色。歲月的齒輪劃過她的面龐,大大小小的皺紋深嵌眉梢。看著這一切的一切,我再也抑制不住悲傷,任由淚水劃過眼角。

“此生飄蕩何時定,一縷鴻毛天地間”。茫茫歲月間,回首而遠,那個最愛你的人依然在你身旁。

蘆葦蕩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3字

雨,消無聲息地下著。雨絲輕輕滑過臉頰,留下絲絲痕跡……遠遠望去,眼前的景象有些模糊,彷彿一副偌大的山水畫。踏著小水窪,“啪啪”,她,嫣然的笑容如雨絲般劃入我的心坎。

鳥兒銜來所有快樂的音符,風中漫著友誼的小曲兒。走,咱們去蘆葦蕩玩一下。

我們踏上鄉間的小徑,撒下一路銀鈴一般的微笑,撥下友誼的種子。

熾熱的太陽抹起一片金黃,千縷萬條照射在大樹,灑下斑斑駁駁的金點,不久就到了一望無際的蘆葦蕩。

中午的微風撫摸著蘆葦蕩,蘆葦的海洋泛起一絲漣漪。瞧!一隻灰兔子!我們對視一笑,抓起地上的棍子衝了出去。手上的棍子開出一道小路,嘴裡喊著國歌:“起來!”兔子也不甘落後,溜得飛快,一會兒急剎車,一會兒急轉彎,追得我們倆氣喘吁吁,她的嘴角揚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在我耳畔響起堅定的一聲:“包圍!”,我立刻領會,向兔子奔去,她躲在另一個地方等待兔子的觀領。

但意想不到的是,兔子沒有跑那兒去,而跑向了蘆葦的深處……

等我抓住了兔子,我迷失了方向,那蘆葦彷彿要把我吃了,我失魂落魄地叫著:“救命!”這時遠處傳來一聲焦急的喊叫,我一驚。大聲呼喚。沒過多久,她遍體鱗傷地在我面前出現-都是蘆葦乾的“好事”!我們緊緊地抱在一起放聲哭著。

雨,拉回了我的思念,想起殘酷的現實,抹起苦笑,她轉校了。

雨夾著苦澀,滴進了我的心,傷痛了我的眼睛……

心中的蘆葦蕩 篇7

國三作文 ,1082字

捧著歡喜,頂著秋日高遠的白雲,帶著對蘆笛的記憶,來問候問候兒時蘆葦繁茂的小河。看望看望那片蘆葦蕩。

“你還好嗎?”

“……”它會好嗎?

蕭條的秋風,蕭條的小河,蕭條的蘆葦,還有蕭條的迴應。

眼前滿目狼藉,河畔殘破的如同撕碎的名畫,塑料袋堆積如山,河水泛著油膩的光澤。心裡是一陣絞痛。本該沁著綠的蘆葦,如今又是怎樣的光景?枯黃的葉片如同乾癟的手指,橫七豎八地依附在瘦削的主幹上。與它相伴多年的風也想喚醒這位老朋友,可它只是晃晃蠟黃的葉,低低地嘆息。這樣的蘆葦已制不成精緻的蘆笛了,那悠揚的聲音或許是聽不到了……

我多麼期望,這裡仍是蘆葦應有的姿態,只要春天一來,一切都會重返過去的純淨。

蘆葦微微搖,陽光忽明忽暗,我的眼神迷離,時空飄忽。河水清澈,蘆葦脆嫩,天上白雲悠悠,牽動著我的思緒……

兒時,依然是這裡。蘆葦是脆嫩的,招搖在雲朵浮動的陰影下,像是從前背滿小玩意的貨郎,搖著手中的撥浪鼓,鼓聲爬上屋簷。而我則是被吸引過去的孩子,踩著輕盈的步子。祖母細心紮好的小辮兒,步搖一般,一步一心歡,一搖一純真、

那最嫩的葉子往往被卷在蘆葦梢的中間,老葉襁褓般裹著嫩葉兒,芽尖淡淡的鵝黃漸漸染成翠綠。清晨的淚珠還遺留在蘆葉上,靜靜睡著了。我用力踮起腳尖,雙手擁抱天空似地盡力向上探。指尖差一點就能夠到嫩芽。風無心路過,蘆葦有心低頭。修長的身子微傾,指腹傳來隱約的癢意。我小心地一點點抽出那最嫩的新芽,蘆葦很聽話地低下腦袋,葉子恬靜地搖曳,很開心的樣子。

小河的漣漪一圈圈平息,我輕手輕腳地剝開一層蟬衣般的葉兒,再抽出中間卷得很緊的芽心,一節中空的蘆葉便是那我與蘆葦的“定情信物”。

我吹響蘆笛,沁著綠的聲音響起,似乎是春天盈盈的腳步,又像是玫瑰花開的笑聲。那樣親切,這就是大地這片熱土的聲音啊!笛聲不絕,一叢蘆葦蕩伴著風,隨著光,頂著雲,起舞蹁躚。“沙沙”應和,“沙沙”舞蹈。雲的影子輕輕飄過,蘆葦半明半晦……

時空飄忽,輕風拂過,眼前的蘆葦似也在低低地嗚咽。我心中默唸道:

“你一定要好好的。”

“……”它一定會好好的。

望著眼前的蘆葦,我默默許下心願:願世間的江河湖海,青山綠水都是它們原本的模樣,願生靈萬物都有一叢蘆葦的純真……

飄蕩千年的蘆葦 篇8

國一作文 ,957字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講述的是人類被一種病毒侵襲後喪失所有情感,面無表情穿越人海與四季。其中有一個鏡頭令我印象深刻:當有一個人從屋頂上掉下來摔死時,所有被感染的人們眼神冰冷、毫無生氣地如行屍走肉般依舊趕路,車馬人流井然有序,只有未被感染的主人公在人群中恐懼擔心地落淚。

一直到現在,我也在思考如果人們沒有了價值觀而各自為營,像人工智慧般生活,能以極快的速度計算出對自己的利弊得失,越來越自我的沒有原則地去求取最大的個人利益,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也許社會秩序會變得井然有序,但對於人自身和人類這個集體而言都將會不堪一擊。

“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也許個體柔弱纖細,卻因為思想而有別於其他生物。對於每個人來說,不同的價值觀、對外在事物的認知和對內在自我的認識使人成為自己,成為不同的個體。盧梭為了更好地瞭解自己、瞭解世界,獨自一人住進瓦爾登湖旁的樹林,遠離人世繁華。而魯迅則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他深深紮根於群眾中,主動靠近人群、解救當時愚昧的社會。他們卓然不同的處事態度和人生目標使他們成為自己,在歷史的洗禮中遺世而獨立。而機械化的思維會有趨同性,人文的關懷和人性的感知都會消失,人類同蘆葦也沒有什麼區別了。

對於人類這個群體而言,思想、價值觀和同情心這類情感也十分重要。沒有這類思想,08年汶川大地震夷為平地的城鎮到今天可能還是荒蕪的廢墟,可能也不會有“民族”、“國家”這類詞語。人類的聚集也不再是因為精神的統一與一致,只是為了生存的合作。人類不同於其他種群是因為這個集體中的人,心中有歸屬感、團結的意志,也因此存在了千年,經歷大大小小天災人禍後依然繁榮。就像蘆葦,一根也許柔弱、無能為力,但一片蘆葦地卻能堅韌地守住一塊溼地。

這個時代是人工智慧、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科技與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好,伴隨而來的卻是人心逐漸的淡漠。這個轉變已經被發覺並在極力改變。路上看到他人有困難時適當的幫助,人與人相處時恰當的距離和關懷,這個時代正在變得更好。你要相信,並努力讓這個時代成為最好的時代。花點時間瞭解自己,瞭解所處的集體、國家,人心的沙漠便不會蔓延。庫克所擔憂的,也不會到來。

葦草在千年的歲月裡飄揚,堅韌溫柔地守著一方淨土。請相信,這片經歷各色風霜的蘆葦會長長久久地在那裡,生生不息地守望著時光。

蘆葦贊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4字

在北方生活過的孩子,大多都見過這樣的情景:一大叢一大叢的蘆葦,密密地生長在水塘邊,雪白的葦絮隨風飄散……

談起蘆葦,人們可能都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不甚在意,可在我眼裡,蘆葦和“默默奉獻”這個詞是緊緊相連在一起的。

蘆葦的一生用處可不少。

幼時的蘆葦很嫩,姑娘們把它摘下後編成美觀精緻的籃子,等蘆葦的水分幹了,便可拿到市面上去賣。過段時間,蘆葦杆漸漸硬起來時,農民把它拿去,鋪在房頂上防漏雨,蘆葦杆防水,墊在瓦房上正好。蘆葦開花後,用蘆花製成的蘆花鞋,穿上去既保暖又精緻、美觀且又實用,一雙蘆花鞋,穿個一兩年都不會壞。等到蘆葦枯了後,還可以做掃把圍雞籠,做涼蓆……

老家的後院有個池塘,一年四季,蘆葦都在池邊安家落戶。

兒時的我最喜歡在蘆葦叢中與小夥伴們捉迷藏了,小小的身子往蘆葦叢中一閃就不見蹤影了,玩累了就直直地往叢中一躺,蘆葦絮軟綿綿的,放眼望去,蘆葦絮在風中飄曳,就像一片米黃色的海洋。我夢想在這海洋中暢遊,讓銀鈴的笑聲在風中迴盪。女孩們最愛美了,常常三五結伴去蘆葦叢,用蘆葦編成的籃子裝蘆花,回去搗鼓搗鼓便能成為好看的小飾品。男孩們可不同,它們常把一大片的蘆葦紮起來做成槍啊、棍啊……揮動起來可神氣了,活像個耀武揚威的小武士。

蘆葦的這種默默奉獻的秉性不和一些人一樣嗎?比如醫生在為人民默默送去健康;比如警察在為人民默默給予幫助;還比如工人在為人們默默改善環境……成千上萬默默奉獻的人就像蘆葦一樣,用平凡的生命為人們編織美好的生活。

雖然蘆葦不如樹挺拔,不如花豔麗,但它仍為了人民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造福人類,難道不值得讚頌嗎?

現在的我早已離開了老家,也再沒見過那片熟悉的蘆葦了,但那隨風搖曳的身影會永遠在我心中飄蕩。

又見蘆葦海 篇10

國三作文 ,769字

中秋佳節,叢桂怒放,葉子被月光勾勒出一道銀邊,夜靜月輪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我踏著舊路,回到這裡,記憶開始與現實重疊。

今年中秋,一家人回來探親,看見老家變化了很多。沒變的是這亙古的月光和酒香。

還記得以前的中秋夜晚,爺爺帶著我,路過大街,穿過鬧市。晚風路過陶壇吹散了酒香,倒空的酒壺還掛在牆上,等星星都被點亮,人們能閉著眼睛聞到酒香……

“爺爺,我們不是要去這兒賞月嗎?”我指著很多路邊的小攤,有賣涼水的,有賣西瓜的。攤子旁都會擺幾張椅子,人們在那裡邊賞月邊閒聊。

“是啊。不過這裡看月亮不漂亮。”爺爺故作神祕的提了提語調,似乎毫不留戀街道上的月光。

手被爺爺牽著,能感受到爺爺手上的老繭和清晰的紋路。我們來到村尾,放眼望去,一片閃閃發光、金色璀璨的海洋—一片蘆葦海。

蘆葦海盪漾在金色的月光下,如同鏡子一般,蘆葦投影在最溫柔的波濤。或許是忍受不了月下獨酌的寂寞,幾個老傢伙們相約一起在此賞月。

“今兒個的月光不錯。”“酒沒上次好。”“上次是哪次?”幾個老人家一坐下就開始閒聊。論月光的明暗,論老酒的清濁。

爺爺開啟陶壇,甜甜的桂花香味,金色的月光照在蜂蜜色的酒上面,晃呀晃……鵝絨絨的蘆花,搔首弄姿,掀起層層絮潮。

“香嗎?”我點頭。“想嚐點嗎?”我猛地甩著我的腦袋,“別告訴你奶奶啊……”“好!”不管爺爺嘮叨什麼我盡是說好。

酒的味道我是記不清了,只模糊的記得風霜浸透歲月爬上爺爺的臉龐,蕩蕩蘆葦,和桂花香味的晚風。

“大姨,您還記得這曾有片蘆葦海的,現在是在哪個地方?”

“哦,你說那片蘆葦啊,幾年前早剷平了。”

“啊……是這樣啊。”我有些失落。爺爺去世後,我就再也找不回那片記憶中的蘆葦海了。

老家的酒香依舊,只不過不是熟悉的老人論酒清濁。月光下的燈火瀰漫,我彷彿又見到了那片金色的,璀璨的蘆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