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安瀾洛陽橋相關作文20篇

萬古安瀾洛陽橋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2字

洛陽橋,和趙州橋、盧溝橋、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就坐落在我們魅力泉州的洛陽江出海口。泉州有句俗語:站著像東西塔,躺著像洛陽橋。可見洛陽橋在泉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洛陽橋是在忠惠蔡襄公任泉州太守時期建成的。關於這座千年古橋,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因洛陽江江面波濤洶湧,乘船危險四伏,更何況要建一座1200米的橋樑。蔡襄公等冥思苦想,終於有人提議讓人給龍王送信,請龍王退幾天潮水。他便問:“何人下得海?重重有賞!”正巧人群中有一個叫夏德海的應道:“小人夏德海。”將錯就錯,蔡太守就將任務交給夏德海。

可夏德海不知如何是好,拿著信札呆坐海邊借酒澆愁。第二天醒來後發現信札變了顏色,他認為是龍王回信了,便把信交給蔡太守。蔡襄開啟一看,信紙上只寫了一個“醋”字。這是什麼意思呢?蔡太守想了一下,應是龍王同意“廿月二十一日酉時退潮”。工程就在當日當時順利開工了。

由於颱風頻繁,洛陽橋也曾被海浪衝毀部分,經歷了多次修繕,後又在抗戰中被日本的飛機炸斷。雖然重建了,但已不復原來的模樣,只有橋基因古人的智慧——“牡蠣養基”而千年不垮。

希望洛陽古橋像她另外一個名字“萬安橋”一樣,萬古安瀾。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躺著像洛陽橋”一樣歷經磨難仍緊密團結、越挫越勇!

遊洛陽橋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5字

今天,爸爸開車載著我和媽媽去洛陽橋遊玩。洛陽橋是“泉州十八景”之一,很有特色,值得一去。

我們一家人走在橋上,迎面吹來陣陣海風,舒服極了。我們走著走著,爸爸突然問我:“你知道洛陽橋原來叫什麼橋嗎?”我想了想,沒有想到,只好搖了搖頭。

就在這時,媽媽笑著摸摸我的頭,給我講起了洛陽橋的歷史:“洛陽橋的原名叫萬安橋,是宋朝蔡襄主持修建的。橋長834米,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石橋,它是泉州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我聽了重重地點了點頭。

我們又繼續往前走,突然,我看見一個礦泉水瓶被扔在一旁,想起媽媽的話,我趕緊把瓶子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洛陽橋是我們的驕傲,我發現,爸爸媽媽看向我的目光也帶著驕傲。

洛陽遊——關林廟 篇3

節日作文 ,461字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吃午飯後,出發來到了古都洛陽。我們今天遊覽的是關林廟。

關林廟位於關林鎮,是埋藏三國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關林廟門前有兩個威武的石獅子,正門的兩邊貯立著一排松柏,就像一個個戰士守衛著關林廟。門牌上寫著“六合揚威”四個字。往裡走,道路兩邊每一個石欄上都端坐著一個小石獅。這裡的古樹筆直高大,還有一棵旋生柏,它的樹幹盤旋向上生長。沿著石路走,走進廟堂,看到了關羽的雕像,關羽正坐在中間,只見關羽身穿綠袍,面紅耳赤,十分威武。大殿的背面是關羽夜讀春秋的雕像,原來,關羽不僅是一名武將,而且還愛讀書呢!

再往後走,來到了關羽的墳冢前,墳冢前有一個石壁,石壁上有兩個小孔,據說將硬幣投進去,能聽到響聲的話,就會得到關羽的庇佑,我拿了兩個硬幣投了進去,果然聽到了響聲。這裡也是最有靈氣的地方,我的奶奶在這裡上了一柱香。上完香以後,來到後面,看到一個巨大的圓形墳冢,關羽的首級就埋藏在這裡。

這裡是埋藏關羽首級的地方,那麼關羽的身體被埋在哪呢?據說是孫權將關羽的正身葬於湖北當陽,有機會真想去看當陽看看看呀!

精神萬古傳 篇4

高一作文 ,728字

金銀雖好,但終會貶值;功名雖好,但總會過期。只有忠厚的精神,淵博的知識能夠薪火相傳、萬古流芳。

我國的古典文物—瓷器、青銅、絲綢……它們徜徉過歷史的長河,積澱了豐富的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可它們的時代終歸已被歲月掩埋,終有一天,它們會被歲月的磨盤碾碎,空留一捧風沙。而它們背後的故事,也終將被遺忘或在代代口傳中失了真實、褪了顏色。

那些光輝歲月的紀念品—獎狀、勳章、獎盃……它們都來自於不懈的努力,它們被汗水浸泡,甚至有的沾染了滿腔熱血。它們是一個個苦思冥想、奮發圖強的夜晚;它們是戰場上勇往無前、毫不畏懼的嘶喊,可它們也已過去。它們承載的不過是前人的輝煌,與我們無關,再偉大的過去也無法改變未來。

只有精神,忠厚、好學的精神能夠代代相傳,毫不遜色於歲月。

錢鍾書一家便是最好的例子。

錢鍾書與楊絳夫妻二人酷愛讀書,連女兒錢瑗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書迷。錢鍾書從未對錢瑗有過學習、生活上的過高要求,他對錢瑗最欣慰的評價就是“吾家讀書種子”。這樣的好學精神,定能一代影響一代,代代相傳。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菊的精神不比一尊菊的雕像更有意義,更給人鼓舞嗎?十年飲冰,難涼熱血。滿腔報國情懷不比幾枚勳章更能激發人的意志嗎?

很多時候我們忘了那些年的人和事,卻還記得當時的感受,這就是精神的力量。歲月從不能給精神蒙塵,反而會將它擦拭如新,而且,伴隨時光的沉澱,精神也多了一層又一層的全新註解。清華大學廣為人知的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正是這所名校百年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柱。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時代的洪流會席捲一切事物而去。而最後如大浪淘沙般留下的,便是精神不滅的結晶。

我愛美麗的?U陽橋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792字

我的家鄉南陽有一條美麗的河,它像一條玉帶,繞著南陽城靜靜地流過。它風景優美、空氣新鮮、河水清澈、風景如畫,有許多遊客都到這裡欣賞這絢麗的美景。

白河的水是從鴨河水庫流過來的。流到南陽大約三百多公里,過去的白河可沒有現在這麼美麗。如今的白河經過人們的治理,已有四座大橋橫跨在白河之上。有位於312國道上雄偉壯觀的南陽大橋,有連通白河南岸的實用美觀的臥龍大橋,有去年竣工的現代化仲景大橋……其中我最喜歡美麗的?U陽橋。

?U陽橋建於1993年,工期6個月整,它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拱形橋,人們又叫它彩虹橋。橋長430米,寬8米。橋上共有8個精美別緻的雲形眺望臺。橋是由6個V字形橋墩支撐,這樣的拱式結構,既節省了建材,橋的下面又可以輕鬆過船,還可以減少水的阻力,真可為一舉三雕。

?U陽橋上川流不息的車輛來來往往,是白河兩岸來往行人的重要通道。南陽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建起了四條橡膠壩,幾十裡碧波盪漾的人工湖和美麗的?U陽橋成了我們南陽的一道最美的風景。走在上面,就像在彩虹中穿行,在雲朵中散步,令人流連忘返。站在橋上往下看,平靜的河面如輕煙,又如一面鏡子,清澈的河水可以看見河底的小魚小蝦。陣陣微風吹來,水面碧波盪漾,幾隻各種各樣的小船,像一朵朵盛開的蓮花,在河面上輕輕飄過。河岸上的柳樹發出了嫩綠的小芽,細細的柳條像春姑娘的辮子在風中隨風起舞。河邊的花草樹木倒映在水中,好一幅美麗的水中倒映啊!

每當夕陽西下,?U陽橋燈火輝煌,倒映在水中,像一道美麗的彩虹,又像仙女舞動的飄帶,漸漸飄向遠方。再加上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將漆黑的河水裝扮成了如夢如幻的世界。這時,忙碌了一天的一些釣魚愛好者坐在眺望臺上,一邊欣賞白河的美景,一邊靜靜地垂釣……

啊!美麗的橋、幸福的橋、便捷的橋,你像鑲嵌在南陽文化名城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給人們帶來了歡樂,是南陽人民的驕傲。

我愛你—美麗的?U陽橋!

做一個有道德的洛陽人 篇6

做一個有道德的洛陽人 ,843字

我的家鄉洛陽,就在美麗的洛河之濱,在去年年底喜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是全國城市綜合評比中的最高榮譽,作為一名洛陽人,我對此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

洛陽,自古就流傳著許多優秀的道德典故,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有“程門立雪”、“孔子問禮”及“王祥臥冰”等等。“程門立雪”講述的是我國宋朝時期的楊時拜洛陽伊川書院的程顥、程頤為師,有一年冬天,楊時和同學一起向老師求學,不巧老師正在睡覺,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急,那個同學幾次想叫醒老師,都被楊時阻攔住了,直到老師一覺醒來,才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有了這個成語典故“程門立雪”。

孔子問禮,則是春秋戰國時期教育家孔子特意從山東千里迢迢趕到洛陽找到老子詢問禮樂的故事。“王祥臥冰”是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一則民間故事,王祥為了母親想要吃魚,就在冬天用自己的身體將冰融化,捉來鯉魚讓自己的母親吃,“百行孝為先”教育人們做人首先要講孝敬父母。

洛陽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近年來也不斷進行著新的變化。美麗的洛浦公園,是洛陽市民們休閒散步的好地方,新區也代表了洛陽的新發展,就在今年的五月份,洛浦公園南岸有人不慎落水,在附近的河南科技大學十幾名大學生衝到河邊,手拉手救出落水者,還有洛陽大學生村官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洛陽也因為有了這樣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才變得更加美麗。

從我們踏進校門的那天起,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老師的培育關懷和悉心教導,老師以她們無私的奉獻精神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和尊敬,我們要以老師為榜樣,為自己的事業、為洛陽的文明建設增添力量。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如在乘坐公交車時,按順序排隊,不爭搶座位,在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座,在學校裡愛護公物,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幫同學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等等,都會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從身邊小事做起,“文明一小步,到的一大步”,如果我們人人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麼我們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我的故鄉洛陽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73字

我的故鄉是河南省的洛陽市,這個城市並不繁華,但也有它的獨特之處,比如洛陽的龍門石窟啦、白馬寺啦等等。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白馬寺屬於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一些我曾經去過的風景區,比如白雲山、老君山、重渡溝等都很好玩。

洛陽的美食也是很多的,比如洛陽水席、各種湯類(牛肉湯、羊肉湯、雞肉湯、驢肉湯、豆腐湯、胡辣湯)、羊肉刀削麵等。我就最喜歡喝羊肉湯,因為它能讓我感覺到一種高大上的感覺,味道也是特別的鮮美。每天早晨排隊喝湯的人很多,一碗湯配一個燒餅或一份餅絲,把燒餅或餅絲泡到湯裡,湯是甜的,依據自己的口味加鹽,湯喝完還可以去添湯,吃了這個美味又營養,經濟又實惠的早餐,一上午都不會餓,歡迎你們來品嚐哦。

現在來說說我們洛陽的公園吧。我看過王城公園、隋唐遺址公園、國家牡丹園、鬱金香花園、薰衣草莊園等,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那就數王城公園了。雖然它比不上什麼故宮啊,天安門啊,廣州塔什麼的,但它,在我心裡,永遠是最好的。因為那裡有花花綠綠的魚池,裡面有很大很大的魚,色彩斑斕。魚池上面還有一座橋,橋的另一邊還有船可以坐,划著划著就會碰到幾隻小魚小蝦,有時還會碰到一大群呢!真是希望你們能去看看。這裡還有動物園,剛進去你會看到猴子,然後是小鳥,接著往下走就是猴山了。還有許多動物,連大象都有,你還可以摸摸呢,還可以給它餵食。每天七點鐘之前都是不要票的哦,所以為了能來看看動物,我六點就來了呢,每次都是玩得不想回去,簡直太開心了,因為可以和動物親密接觸。

還有一處是我們洛陽特有的,那就是--洛陽牡丹。牡丹在洛陽是最有名的,俗話說的好:洛陽牡丹甲天下!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詩這樣寫: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每年4月中旬是花期正好的時節,如果你有機會一定要來看看哦,這裡可是吸引全國各地的人都來的哦!

這就是我的故鄉了,請你們記住,她叫洛陽。

參觀洛陽博物館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2字

今年暑假,我參觀了洛陽博物館。它位於洛陽市洛龍區聶泰路,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建於1958年,佔地三百畝,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館藏文物四十多萬餘間,展出文物1。1萬餘件。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博物館吧!

走進洛陽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洛陽博物館”這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它左邊有一根長柱子,柱子上有幾隻獅子在玩一個大球,十分有趣。再往裡走,我發現它的館藏非常豐富,從舊器時代開始按年代陳列。

裡面有很多好看的瓷器,一隻雙峰駱駝吸引了我的注意。它的駝峰很奇特,一個向左,一個向右,頭向上仰,嘴朝天,像是在向上天求雨呢!還有猛獁象的骨頭,它鼻子兩旁的骨頭很長,應該是用來攻擊敵人的。

我最喜歡的還是三國時期的白玉杯,它是用和田玉製成的,光潤細膩,沒有任何裝飾。還有一塊很大的東漢辟邪石,造型威武奇特;據說此辟邪石是光武帝原陵神道一側的石頭,用一整塊青石雕刻而成。博物館裡還有很多寶貝,他們的造型豐富多樣,不僅有人,還有馬和車。這些寶貝有的細膩精巧,有的震撼人心,還有的精緻可愛,給人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參觀洛陽博物館,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因為這裡的展品是我們華夏大地的見證。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去參觀博物館,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而且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歷史!

洛陽牡丹花 篇9

國小二年級作文 ,484字

星期天,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到洛陽去觀賞牡丹花。我想,牡丹花不就是花嗎,有什麼可看的?還有,它為什麼又被稱為“國花”呢?

我們走進花園,就有一股濃濃的花香飄了過來,我一看,呀!好多五顏六色的鮮花呀!它們個個爭奇鬥豔,好像在比誰開得最大,比誰開得最鮮豔!它們長得都很好看,頓時提起了我的觀賞興趣。它們的顏色有很多,有國旗紅、有潔白的、有翠綠的、有鵝黃的等等,這些花都太鮮豔了,我都被這些花迷住了。這景色讓我想起了一句詩“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這些花各具特色,如潔白色的牡丹,花瓣稀少,碩大的花蕊突出來,黃白相間,冰清玉潔,猶如八月荷花出汙泥而不染;有的層層疊疊,雍容華貴;如紫石英般的牡丹,令人流連忘返。

我最喜歡的就是紫色的牡丹花,它不僅僅長得好看,而且開得也最大,花瓣也最多,大約有七八十瓣呢!”

牡丹為什麼被稱為“國花”呢?爺爺告訴我:據傳,牡丹早在南北朝時就有記載,到了唐朝,牡丹更是豔壓群芳,被譽為“花王”,所以後人就稱牡丹為“國花”了。

牡丹被譽為“國花”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它的大氣,雍容華貴,象徵著我國繁榮昌盛,所以我愛牡丹花,我更愛我的祖國!

?U陽橋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6字

我喜歡的橋有很多,有歷史悠久的趙州橋,橫跨黃河的黃河大橋,挺拔秀麗的五亭橋……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美麗的?U陽橋。

?U陽橋位於白河中下游,南邊是白河大道,北邊是濱河路。

?U陽橋立在白河上,宛如一道道彩虹,為白河又添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U陽橋主要由橋拱、拱身、橋墩這三部分組成的。橋拱是半圓形的,像是幾個可愛的小孩子,正在對我們笑呢!橋身上的護欄就像士兵一樣,保護著我們,不讓我們掉進河裡。橋面是灰白色的,既像一條長龍,又像一條帶子。上面還有許多觀望臺,是雲形的。人們可以站在上面,觀看美麗的風景。晚上,觀望臺會發出彩色的光,有紅的、綠的、黃的、藍的……映在水裡,美麗極了,像彩虹映在水裡的倒影。橋墩像一個個大力士,把橋託了起來。

?U陽橋以前叫漫水橋,因為以前的樣子又低又簡陋,兩邊還沒有欄杆,一下雨,橋上就積滿了水,走上去十分危險,所以才叫漫水橋。

?U陽橋給我們帶來了便捷,帶來了美景。我喜歡?U陽橋!

洛陽一日遊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1字

每個人都渴望假日的到來,在這個時刻可以盡情地玩耍,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緊張的學習後放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上週末,我就和媽媽去洛陽王城公園玩耍了。

週六,天不亮我們就激動地乘坐大巴車出發了。一路上風景格外的美麗,就像我們愉悅的心情一樣。

我們進入公園,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五彩繽紛的牡丹,花朵碩大,看著就很高貴典雅。有紅色的、紫色的、粉色的、黃色的,白色的……有的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迎著太陽開放;還有的像沒有聽到春的召喚,還是花骨朵;它們千姿百態,國色天香,人們看到它們不禁發出嘖嘖讚歎。

下一站,我們來到的是遊樂園。我激動地坐上了火車,轉了好一會兒,我玩得不亦樂乎。旁邊一會兒出現了河馬,一會兒又出現了老虎,一會兒又出現了一道道彩虹,好好玩呀!我們坐了兩圈以後,感到無比興奮呢!我們又玩了海盜船,海盜船好刺激呀!坐上去,它先開的很慢,後面又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高,這種感覺真的好刺激!我非常的開心。

這就是我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它像夜空的星星永遠閃爍在我的記憶深處,使我難以忘懷。

洛陽遊記 篇12

國小一年級作文 ,328字

放假了,爸爸媽媽帶我去洛陽玩。洛陽這幾天可真熱呀!太陽把我們都快晒成烤地瓜了,就算這樣,也擋不住我們遊玩的熱情。

我們先來到了美麗的國家牡丹園賞花。這裡的人特別多,人山人海的。我和爸爸媽媽在人叢中鑽,在花叢中看,一叢叢牡丹花像一群可愛的仙子,五顏六色,有紫色、有白色、有粉色、有紅色、甚至還有綠色的,真讓人大開眼界。媽媽給我買了一把帶有牡丹圖案的團扇,我非常喜歡。

我們還去了洛陽的百年老店“真不同”,吃了大名鼎鼎的水席。我最喜歡裡面的一道菜是“盛世牡丹”,其實就是用蘿蔔絲做的,但是味道還是很好吃。

這次的“五一”洛陽行,雖然很開心,但還有很多地方沒來得及去,期待下次洛陽行哦!

難忘洛陽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825字

週末,我和媽媽去洛陽遊玩。那裡的風景美不勝收!

我們是在陽光花園門們幾個孩子像剛出牢籠的小鳥,嘰嘰喳喳,興奮不已。可我只要坐車口集合上的車。汽車載著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我就暈,慢慢地我就睡著了。

一覺醒來,我們已經到達洛陽白馬寺的停車場,我們下了車,吃過午飯,就去了白馬寺。進入寺內,便看到一匹白馬昂首挺立在正門門口。聽了導遊的講解,我知道了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白馬寺裡面有四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還有一座清涼臺。我和媽媽按順序參觀,大殿里人山人海,有參觀的,也有燒香跪拜的。來到清涼臺上,我頓時感到了一種不可名狀的涼爽,也許和清涼臺的名字有關吧。從清涼臺的側門走出,映入眼簾的是幾座泰式廟宇,讓人感覺彷彿到了泰國一般。集合時間到了,我和媽媽還來不及仔細遊覽,就趕緊出了白馬寺。

離開白馬寺,我們來到了牡丹園。我一進去,“哇!好漂亮!”牡丹園裡的牡丹競相開放,有紅的,粉的,紫的,綠的,有的還是花骨朵,有的開了一半,有的全開了,真是顏色各異,姿態萬千。我不由想起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我看看這朵,聞聞那朵,手舞足蹈。媽媽給我拍了很多照片,我也給媽媽拍了許多照片。牡丹園裡還有賣牡丹扇子、牡丹絲巾、牡丹頭飾的,琳琅滿目,使人目不暇接。天黑了,我們在導遊的再三催促下離開牡丹園,回到了賓館。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趕往龍門石窟。龍門石窟由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四部分組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西山石窟。西山石窟南北長達一公里,存有窟龕2000多個,佛像10萬多尊,最大的佛像高達十幾米,最小的僅有兩釐米。有的一個洞中就有佛像一萬多尊,真的讓人驚歎不已!

旅行結束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洛陽。

萬古長青的雪松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445字

我們學校有兩顆“校寶”——雪松。它蒼翠挺拔,想士兵一樣,保衛著我們幾百多年的學校。

它是高大的。據我目測,比我們教學樓還高呢!旁邊有一顆比它還矮的“妹妹”和它一起成長,我和它相比,只到了它的腳踝那裡。它葉子一層層的堆疊,最頂層的,都快撐破了天。

它是粗壯的。五六個小朋友手拉著手,才能抱住一顆雪松。有一回,我在雪松下玩捉迷藏,我躲在它後面,找人的同學一時半會兒還找不到我呢,雪松姐姐把我藏的可好了。

它是常青的。冬天時,其他樹都沒穿衣服,光禿禿的,都在喝西北風,而雪松穿著飽暖的衣服,裹得像雪球一樣。風一吹來,其他樹都瑟瑟發抖,可雪松跳著婀娜多姿的舞蹈,笑話道:“你看看你們,一個個大冬天的不穿衣服,像什麼樣子呀。”

冬天,那陽光像利箭一樣射在地上,在地上留下來斑斑駁駁,閃閃發光的寶石。我尊敬它,喜愛他,它像我們的老師,跟我們一起成長。我們不能破壞它,要愛護她,每個人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洛陽遊記 篇15

國三作文 ,790字

洛陽位於黃河的中游,我曾到過那裡。

在洛陽,有一項奇觀,若錯過,便不得不再等一年,那就是黃河小浪底衝沙奇景。

起初,倚於欄杆一側,百無聊賴等候著,心裡對此不以為意。晴空萬里,烈日炎炎,一切都是安好與寧詳。突然,虎嘯龍吟劃破長空,隨之而來的如爆炸般的雷鳴,一聲更比一聲渾厚,一聲更比一聲剛毅,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失禮的怒吼嚇得忍不住戰慄了,睡意也被狂野趕走,急忙睜開了雙眸。

層層黃浪前赴後繼地擁出,只從那一個口子中瞬間噴湧而出,似千軍萬馬之烈越過浩宇星辰,如排山倒海之勢衝上崑崙蒼穹,若風林火山之勇吞吐山河五嶽,隨著幾十米的高度落差,轟然下崩,猛然砸在平靜的水面上,確有浩月墜落凡塵之感,星河碎裂人間之意。濺起的數十米高的水柱,形成撲面而來的水汽,那震耳欲聾的濤聲,其勢一點兒不輸壺口瀑布。我本能地向後退了幾步,只見空中浮起團團如練般的煙雲。

驚歎於黃河小浪底的雄渾壯闊,隨後,我又前往了聞名天下的少林寺。

走進會場,正襟危坐,隨而一面容安然、身高六尺的瘦弱和尚與其隨從緩緩入場,那隨從稍稍站定,手持一整塊玻璃。只見那瘦弱和尚拿起一根冒著寒光的鋼針,不假思索地奮力一擲,一聲清脆的響聲響徹會場,玻璃上一條裂隙赫然躍上。那和尚擲完後,做了個皈依我佛的“阿彌陀佛”的手勢,鞠了一躬,此後,不到幾針,整塊玻璃轟然碎裂。

其後,一健壯和尚走進會場,神情嚴肅,手持長鞭,抬手間,一聲巨響衝上雲霄,令人膽戰心驚,隨後,便狂舞起來,每一次揮落,都伴隨一記悶雷,我頓時感受到空氣變得躁熱,變得沸騰,每一聲都充盈著黃土高原人民的怒吼,使我這遠方的江南客感到震撼。

黃河,它雄渾壯闊,無所畏懼,從不退縮,勇敢而堅強。而洛陽古城的人,黃土高原的人,他們的身體無不充斥著黃河波濤的力量,充溢著黃河不屈的意志與精神。

我曾到洛陽,我曾到過黃河,我曾到過黃土高原。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我愛洛陽牡丹花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9字

今天是週三,我和媽媽本來準備下午在家好好休息,可是媽媽接到了一條微信,是一個老師發來的,說今天可以上課,於是呢,我就懷著忐忑的心情去見了老師,和老師打了個招呼,就開始了今天的課程。使我最開心的是,我見到了從未見到過的洛陽牡丹。

老師帶我來到了哈爾濱師範大學的一個小花園裡,教我怎樣觀察植物,積累寫作素材。我沒有仔細觀察那些綠葉婆娑的高大樹木,而是注意到了身材矮小的幾株小花,我覺得它們很好看,很漂亮,我特別喜歡它們。老師告訴我說,這種小花的名字叫洛陽牡丹。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呢!

牡丹花有十釐米左右高,白色的花朵比白雪還白,純潔的花瓣在嫩綠的葉子和旁邊五顏六色的花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的乾淨,給人一種不隨波逐流的高貴感。還有粉色的,紅中有白,白中融紅,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還有紫色的,顏色比過年時大紅燈籠還華麗,大氣亮麗,非常的喜興,給人帶來了不盡的愉悅!

我走近牡丹花認真觀察欣賞,覺得它更美了,它的花芯是黃色的,一瓣瓣花瓣像母親保護孩子一樣,一層層把它圍了起來,它一根枝上有好幾朵花,有2朵的,3朵的,5朵的不等,還有的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的是已經盛開的美麗的小花。

我又走近了幾步,摸了摸那個花朵,花朵上面毛茸茸的,在陽光的照射下有了溫度,摸上去像綢緞一樣柔軟,很舒服。我彎下腰,把花朵放到鼻子下聞了聞,有一點兒若有若無的清香。

花開富貴,雍容華貴,這就是我瞭解的洛陽牡丹,如此美麗的洛陽牡丹。它是不是代表了我的祖國,美麗、幸福、繁榮富強呢……

洛陽絕唱——龍門石窟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3字

河南洛陽乃古都之城,景點讓人美不勝收,要說最著名的還數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乃唐朝佛像之窟,此洞窟佛像栩栩如生神態各異,大小分明。有的高如山峰,有的小如手指,無不稱奇唐朝人的手藝和雕刻工藝。其中最令我懷念的是石窟三佛。

其中一佛,乃醜女石窟,它依照武則天之容雕刻。此佛像雙眼眼睛一睜一閉,似不關心天下事,所以稱此佛像為石窟三醜女佛。

另一佛像稱作千佛窟。此洞窟有三大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武則天佛像和唐玄奘之佛像。另外,就是大大小小的小佛,有的如指甲蓋大小還有的,如人頭般大小,雖然大部分都是小佛,卻依然刻得栩栩如生。真令人好奇,古人是怎麼能刻畫的出這樣栩栩如生的佛像呢?所以這一景點也令遊客們讚歎不已。

最著名的乃是盧舍那大佛,此佛是由武則天畫像刻畫的大佛,這尊大佛,長53米,寬16米。外表面慈祥,比前面兩尊武則天佛要漂亮得多,後面則是四位大臣佛個個威風凜凜,目光炯炯,再後面,則是千千萬萬的人般個頭大的小佛。彷彿有好多大臣正圍著武則天,討論國家大事。聽別的導遊講述,只要爬上這個山窟,拜一拜,武則天,說不定還會為自己得來一身好運呢。

這就是神奇的龍門石窟,佛像栩栩如生,有大有小,有坐有臥,乃洛陽之絕唱。它們見證了歷史長河的變遷和動盪。歲月流逝,造佛之人早已隨風而去,而它們卻依然笑看風雲。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篇18

國一作文 ,1216字

在21世紀,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出行也越來越方便。在川流不息的大馬路上,自行車、電動車、小汽車無處不見。看似平靜的交通畫面都隱含著許多危險。

5月28日,學校開展了關於“文明交通進校園”的主題活動,讓我的交通意識更加強了。我們每天都在和交通打交道,交通安全關係著我們的人身安全,維護著社會的交通和諧。或許你覺得闖一次紅燈,開車違一次法,橫穿一次馬路等等都沒有多大的隱患。但就是這麼一個隨意的小動作、行為就有可能釀成交通事故,吞噬掉你的生命。這不是口說無憑,據研究表明,中國平均每天死於交通事故的人多達200多人。這資料絕不是危言聳聽,都是無情的交通事故造成的慘痛結果。我們在心裡一定要拉響警鐘,時刻在心中謹記文明出行,遵守交通法規。

婁警官為我講述了上下學的交通安全。許多同學都是乘坐父母騎的電動車來上下學的。坐電瓶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佩戴好安全帽。在發生事故時,安全頭盔能有效的減少頭部的衝擊力,從而更好的保護大腦。但一些家長明知要帶安全帽可就偏偏不帶,有的覺得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程不遠不必要帶;有的則嫌麻煩,戴安全帽太浪費時間了;還有的覺得天氣悶熱,戴著容易出汗。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當自己碰上交通事故,再後悔自己在出門前為什麼不戴安全頭盔,那就無濟於事了。世上沒有後悔藥,在出行駕駛非機動車時一定要佩戴好頭盔,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人們出行安全的基本保障。但在生活中仍有許多人不顧交通訊號燈,莽撞地橫穿馬路。一個慘痛的事例,在事發時該路口正處於紅燈,有許多人無視紅燈,三三兩兩湊在一起走在人行道上。一個聽MP3的女子跟在兩個女子的後面,前面兩個女子比該女子快幾秒,跳進了安全島。突然有一輛奧迪緩緩駛來,想加速從該女子和安全島的空檔衝過去。就在司機加速時,女子向前小跑了幾步,“砰”,悲劇發生了。

如果女子不隨大流闖紅燈,如果女子注意來往的車輛,如果奧迪車主不向前衝……那麼悲劇就可能不會發生了。可是再多的如果也改變不了一個悲劇的事實。我們要記住歷史血的教訓,不要讓悲劇重演,做好不闖紅燈這件小事。不貪圖一時之快,毀掉一生。要保護好自己,對自己負責。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能重演。寧可等一分,也不搶一秒。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多少家庭因交通事故變得支離破碎。一個不滿12週歲的小男孩騎著自行車在大馬路上,在他前方的是一輛大卡車。他想衝過大卡車,於是加快了速度,誰料大卡車突然變道,自行車正好在大卡車的右方,這是個盲角。小男孩就這麼被壓在大卡車的車輪底下。這個小男孩經搶救無效死亡,還不到12週歲,生命就白白的喪失了。可想而知他的家人是多麼傷心啊,所以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上路。

交通安全無處不在,文明出行是當下人們應盡的義務。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也要更好的去實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珍愛生命。

古老的回瀾橋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361字

蕭山城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叫回瀾橋,曾名回龍橋,建造於清朝乾隆時期,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

回瀾橋長214米,橋面寬38米,高545米,南北兩端各有臺階21級。這座橋全部用石頭徹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橋洞,橫跨在8。8米寬的河面上,橋面兩側有石欄,其中兩塊欄板上雕刻著玉如意的吉祥圖案,左右遙相呼應。橋身中央刻有“回瀾”兩個大字,背面各有兩個龍頭,是橋的排水口,龍頭下面有一副橋聯,藏有歷史故事和未解開的謎題。

橋身表面凹凸不平,到處都是一個個細小的洞眼,臺階上佈滿青苔和小草,這都是經過風吹雨打留下的痕跡。

回瀾橋是蕭山七座古橋之一,被列為蕭山文物,受到政府保護,為了不再讓更多的人在上面行走,就在它的邊上建造了一座新的回瀾橋。

有這樣一座回瀾橋,作為蕭山人,我覺得很自豪。

尋跡古色萬安 篇20

高二作文 ,1420字

綿綿細雨灑落萬安城。這座安詳寧靜的小城躺在東南群山的環抱中,彷彿被時光遺落,瀰漫著淡淡的古典意蘊,像這氤氳的雨霧般似逝猶存,令人沉醉忘言,尋跡其中。

古意山水

作為一個有著千年詩意薰陶的古鎮,萬安的一山一水皆含古韻。

夏夜閒坐田邊,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空靈靜謐;秋日沿江漫涉,能感受“天寒遠山近,日暮長河急”的清新意境。站在古城牆上,讀它粗礪的石壁上悠長厚重的時光。盤根錯節的古榕樹一圈圈地畫著年輪。近水灘邊,曾有人在此遠望暮色,“晚雲收,淡天一片琉璃”。

那些空?髏曰玫腦粕劍?切┣遒?賦さ娜???切?盍燎?鄣墓畔錚?切┣嵊?栽詰撓嬤?hellip;…山水無需多言,靜默著便流露出一種從容又靈動的古典氣質。

從歐陽修的江南綠岸到王勃的落霞孤鶩,從馬致遠的小橋流水到劉長卿的春草閒門,這些流傳千古的詩句不為萬安而寫,卻展露在萬安這片土地上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的眉眼之中,成為這座古城詩意凝練的最佳註解。

即使我們並不活在古人的時代,可是在這樣的古意中生活,仍有一種恍若隔世的美好錯覺。

古人遺芳

萬安的古蹟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數惶恐灘了。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在危急險惡的十八灘留下了震徹千古的浩然正氣。

除了文天祥曾流灑豪情熱血的惶恐灘頭,在萬安水庫的上游,還有一塊古老的石壁,上面是後人鐫刻的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皁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佇立詩中的鬱孤臺,腳下的江水卻明明是北流。在稼軒故地揣摩他當時的心境,國家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百姓生靈塗炭,而朝廷卻苟安江南,無心復國。他空有一腔豪氣干雲的壯志卻無處施展,只能在這汩汩的江水旁嘆息徘徊。那東流的清江想必不是贛江,是辛棄疾心中悲慟的淚水,才會浩浩蕩蕩東流逝,重重綽綽的山巒也阻擋不住。悽切的鷓鴣聲彷彿在耳邊迴響,儘管這塊石壁已經沉沒在江水的深處,它的忠貞與高潔仍在這滔滔贛江中縈迴。

古魂永鑄

走在通往萬安水電站大壩的路上,身邊是一尊尊古人的塑像,他們鐫刻著萬安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千千萬萬的賢哲忠烈永不褪色的英魂。楊萬里,曾鞏,歐陽修,文天祥,解縉,……他們有的是無意經過,留下流傳萬世的高尚名節;或是暫時駐留,吟出一嘆千古的曠世情懷;還有生長於此,樹立造福一方的為官楷模……康克清,肖元禮,王輝球等革命先驅者的身上也流淌著這些古人的精神氣魄,他們都在萬安這一方水土烙下深深的印跡,融進了萬安人的血脈裡,鑄就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萬安兒女。

在這排雕像的盡頭,是一塊無字碑,樹給繼往開來的無名英雄和創造未來的新一代。

今天,在這些雕塑堅毅的面龐中,我們仍能感覺到那種精魂,古老又鮮活,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千年光陰荏苒,像一場瀟瀟歇歇的春雨,浸潤著這座小城的朝朝暮暮。歷史已經成為過去,可古色的靈魂仍然存留。萬安的古色傳達時光的愀然喟嘆,也透視著古典情懷的楚楚律動。歷史的老樹上不斷催生出時代嫩綠的枝芽,這鮮活的萬安的春天,正因紮根於深厚的古色文化土壤中,沐浴在一片朦朧的古色文化光輝中,而顯得氣韻天成,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