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然和諧共生相關作文20篇

與自然和諧共生 篇1

國一作文 ,804字

近年來,我國對於生態與環境的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十九大報告中說“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這足以說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從中國禁止進口24種“洋垃圾”這條新聞就可以看出我國將更加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建設生態文明。之前由於人們不加節制的破壞大自然,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如果再這樣下去,資源就會漸漸變少,小動物們也會失去他們的家園,所以我們要共同保護大自然。

以我自身的所見所聞來說說近幾年生態環境的變化。我家門前的一條河的河水原本是清澈的,河中有很多魚和蝦,但後來因為不加節制的汙染,河水漸漸變得渾濁,河中幾乎一條魚都沒有。一年前,管理人員加強管制,不允許再往河道里扔垃圾,並且用機器清理河道,小河才又變得乾淨了起來,河裡又有了暢遊的魚蝦。

環境的汙染大多是人為因素,對於環境的保護,一些人仍然認為這件事跟自己沒關係,還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這是一個隨處可見的現象。類似亂扔垃圾、破壞植物等現象並不少見。也許你也能經常看見有人隨地吐痰,還理所當然、理直氣壯的。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這種無素質的行為影響到了別人。一個小孩喝完飲料後,拿著剩下的空瓶子,他是剛有意識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的,但是身旁的大人卻說:“一直拿著空瓶子幹嘛,也不嫌麻煩,直接扔地上不就好了?”小孩懵懵懂懂地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最後他再也沒有了環境保護的意識。

以上兩種現象影響了他人的健康,影響了孩子的價值觀,同時都影響了環境。我們應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當身邊的人做出這類不對的行為時,請提醒。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認為一個國家的生態是這個國家發展的根本,生態環境的好壞體現了這個國家人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與責任感,反應了這個國家能否長遠發展。只有保護好環境我們才能有更多的資源,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

讓我們共同努力吧,共同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呼籲: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願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 篇2

國一作文 ,862字

清脆的鳥鳴,綿柔的微風,晴朗的天空,我感受到了,這是大自然,這是大自然的氣息,大自然的聲響,大自然的美景!尤其在深秋時節,一塵不染,晶瑩透明;天空像是一隻大鳥的豐滿的翅膀,全是白色羽毛般的浮雲,白雲之間是藍色的背景,金黃色的太陽從那裡出來了,它剛對大地看了一眼,就改變大地上的萬物;天空靠著地平線,是緋紅色的,在較高一些的處所轉變成了淡金色,再上去是黃的,再上去又是碧色,再上去到了天頂,則是一種清澈而鮮明的藍色……

走近大自然,你會發現它是多麼的美妙。看,一隻肥大的蟈蟈在草地上穿梭,它那草一般的綠油油的身子,好像只為大地而生。聽,知了在樹上鳴叫,“知了,知了”,它的脾氣可真不小。到草地裡去捉螞蚱,到河裡去摸小魚,還可以在夏天的晚上傾聽大自然最美妙的聲音。

大自然中,也有許許多多奇妙的故事。大樹上,一隻小烏鴉在喂老烏鴉吃食,那是在教育我們學會感恩;草原上,一隻跑得太慢的羊羔被狼吃掉了,那是在告訴我們,競爭很激烈;土坑旁,一群螞蟻合作把肥大的蠕蟲抬回它們的巢穴,那是讓我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

藍天、白雲是大自然的恩賜,然而,貪婪的人們並不珍惜它們;登高遠眺,煙霧籠罩,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令人喘不過氣來。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如此惡劣,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質量竟如此糟糕!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生活廢氣……短短的時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消滅了蔚藍色的天空!如果大自然有個法庭的話,人類該當何罪?大自然不能審判,並不等於我們能逃脫受罰,歷史上的倫敦“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就是大自然對我們人類的深沉懲罰。

把一個清澈透明的天空弄得烏煙瘴氣,實在有愧於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高等動物”這一稱謂,追根溯源,就是人類需索無窮的自私本性,為了自己的舒適與方便,置自然環境和其他生物於不顧,導致了大量的生物種類滅絕,和諧的自然環境慘遭嚴重破壞。正如一位學者描述的那樣,人類文明的腳步走到哪裡,哪裡就留下一片荒蕪。

大自然是我們可靠的朋友,它們無時無刻不陪伴著我們。人類只有和大自然互相依存,才能共同構成和諧的自然界。

與自然溝通讓生活更美好 篇3

國三作文 ,828字

猶記那一年,那個秋天,金色的麥浪波濤洶湧,像燃燒的海,灼燒著我的胸膛。

——題記

已苟延殘喘的老樹,經不住秋風肆意的襲擊,急忙抖落殘留的幾片枯葉。我揹著僅有幾本教科書和一張試卷的書包,慢慢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踏著枯葉,聽著????的聲音,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彷彿揹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因為試卷上是一個鮮紅的——58分。揉揉早已哭紅了的雙眼,再抬頭望這個世界,潔淨的天空此刻鋪滿烏雲,顯得黯然失色。原本我認為趣味無窮的秋也變得索然無味。此時的我,像極了一張被遺棄了的紙片,被秋風玩弄,時而在空中飄蕩,時而匍匐在地面上,喘息著。

回家了,看著爸爸媽媽失望的雙眼,像無盡的黑洞,彷彿要將我吞噬。我的心又不禁一揪,鼻尖一酸,推門進房,趴在書桌上,小聲的抽噎。哭著哭著,心底深處發出了一聲召喚:出去走走吧,總會過去的,明天會更好的。

聽從了內心,趁著週末,一個人來到了外婆家。沿著那條記憶中的小路走著,見到了幾棵楓樹,火紅火紅的楓葉佈滿樹枝,徐徐掉落的楓葉被我拾起,放在鼻邊輕嗅。啊!我聞到了!聞到了秋的那一絲嫵媚,似豆蔻少女,欲語還羞,它在用它的方式向我傳遞著,即便是清冷的秋,也有嫵媚多姿,浪漫多情的一面。路邊一大團一大團的野雛菊盛開著,星星點點,像眼睛,像在對我傾訴:即使我只是一株小小的不起眼的花,但聚在一起,卻是那麼小巧且奪目。

走著走著,來到了田埂上,麥子熟了,整個大地一片金黃,如滾滾巨浪,把我淹沒在一片純粹的麥香之中。外婆正在勞作,她那麼老了,仍然那麼辛勤的勞作,還在青少年的我,有什麼資格不努力呢?走近一些,麥尖隨著風輕拂我的臉龐,似在向我訴說:我努力的生長,所以結出了滿枝金黃,你努力了,也一定行的。我茅塞頓開,原來大自然真的會說話,原來一點點挫折算不了什麼,原來只要努力就能收穫碩果。

大自然,是奇妙的,它能用最溫柔的話語與你交談,共訴衷腸。與自然溝通,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人與動物和諧共處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92字

在我家附近,有一個公園,我在公園散步時,總會看見這幅畫面——一個十分普通的年輕人,周圍有四隻狗,四隻狗圍著年輕人又蹦又跳。那年輕人拿著一根跳繩在跳,有三隻狗跑了過去,隨著年輕人的節奏一起來跳,沒有一隻狗出現差錯。不一會兒,最後一隻狗也跑了過來,瞅準機會加入進來,四隻狗一起跳著繩,一人四狗的畫面十分和諧,路過的路人都讚歎不已。

人類和動物可以和諧相處嗎?答案是:可以!那位年輕人就是最好的證明。

與動物和諧相處,就要真誠地對待它們。動物是一種非常善解人意的生物,馬戲團中的所有節目中基本上都會出現動物的身影,但這並不是動物與人和諧相處,只是人把動物當成了一種娛樂的手段。所以,我們要學習家裡有貓或狗的那些人,像他們一樣真心實意地對待動物,動物們才會真心實意地對待你。

獵人與獵狗,人類與海豚,牧羊人與羊,送信者與白鴿,每一個地方都能看見動物與人和諧共處的現象。再荒蕪再艱苦的地方,都會有動物陪伴你,這可不是機器能做到的。草原之上有牛羊,大海之中有海豚,天空之上有大雁,再特別的地方都會有動物的身影,沒有人逼迫它們來幫助人們,但只要在它們的領地上,如果你身處險境,它們就不會袖手旁觀,甚至還會伸出援手來幫助,既然它們都這麼熱情。那麼人類就更加應該與動物和諧共處。

然而,有些人是“白眼狼”,被幫助後不知感恩,反而變本加厲,完全不知回報。雖說,國家現在已設定了許多保護區,但還有許多盜獵者四處橫行。黑市中有許多山珍海味,這些都是我們的動物朋友被盜獵者獵殺啊!它們真的無辜,但就是因為壞人存在,它們的生存就受到影響。如果你能夠聽懂動物的話,那麼你就會聽到動物的呼喊:“不要幫助那些人類,他們忘恩負義,不要接觸他們,他們很壞。”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盜獵者。

人類中也有正義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保護著各種動物,讓地球變得更加和諧。如今,我們的身邊處處可見綠色,低碳出行不斷增多,鳥兒在盡情地鳴囀,綠水青山隨處可見⋯⋯我相信,不遠的未來,人和動物一定會相處得更加和諧,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與碎片化生活和諧共處 篇5

與碎片化生活和諧共處 ,863字

小A是一個公司的普通員工,他每天早上的生活是這樣子的:六點五十起床,十分鐘洗漱更衣,出門,走到地鐵站,四十分鐘到達目的站,走到公司。期間在地鐵上用手機看了今日頭條,翻了一下朋友圈,然後又看了一會兒存在手機裡面的電子書籍,到公司後十五分鐘解決早飯,然後就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這就是碎片化生活的一個例子。時間僅有一個小時多一點,小A卻幹了許多事情,貌似獲取了看似很多的資訊。

那麼,何為碎片化生活的定義呢?

首先,從“碎片化”說起。碎片化,原指將完整的東西破成了諸多“碎片”,即零碎的東西。再結合生活(人類生存過程中的各項活動的總和),不難想到,“碎片化生活”包含零碎的工作,零碎的獲取資訊,零碎的購物、零碎的閱讀、零碎的思考等等等等……

碎片化生活的條件,或是起因,我認為主要是科技的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移動終端的便利,使得生活碎片化有了硬體的支援。試想,若沒有科技的進步,恐怕很少有人在短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帶上厚厚的書籍,而在路上和朋友的互動,簡直也是不太可能。

碎片化,是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但,凡事都有兩面性,針對碎片化,我們需要有哪些認識呢?

毫無疑問,碎片化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零碎時間的利用,等車的時間,排隊的時間,我們可以用來閱讀,用來關注社會新聞,用來社交,甚至用來購物,而這種碎片化的社交和購物,無疑幫我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然而,我們知道,很多工作是需要大塊時間,靜下來思考研究的。如果我們習慣了天天接觸到的都是篇幅很小的文段,習慣於上上下下拉拉螢幕,大概瞭解內容就草草了事,試問我們的閱讀能力會不會下降?等我們必須去靜下心來閱讀長篇文章時是否會適應?從一個人窺視一個國家,如果一個國家的人都如此,那麼這個國家是不是會變得浮躁而失去原本應有的沉穩?

所以,我們遇到了碎片化的生活,我們可以選擇利用其便利,而把利用這些便利節省下來的大塊的時間,用於做一些需要我們專注的事情,讓我們的心靈沉澱下來,成就自己,專注未來,只有達到了與碎片化生活的“和諧”共處,才能實現“雙贏”,為自己為社會創造價值。

與自然共處——讀《萬物有靈且美》有感 篇6

讀後感 ,1299字

在微冷的週末,搬一把躺椅躺在陽臺上,手讀一本好書,感受著從陽光裡傳遞出來的熱能量,身體隨著躺椅的晃動搖啊搖的,這時便是一週的疲憊學習中最愜意的時候了。而我手裡拿著的書,就是《萬物有靈且美》。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獸醫在為各種動物治病時發生的各種趣事,也是作者的親身體會。在這本書裡面,作者吉米哈利把各種動物描寫得十分生動,把萬物生靈描寫得十分有思想。比如:把追車當作一種可貴的藝術的小狗“夾克”;桀驁不馴、身手矯健到讓人目瞪口呆並且懷疑他是否有美洲豹血統的老貓“玻璃”;瞄準位置估摸好角度算準時間,單踢人要害的牛;忠誠盡職,一步不離你並且假如你不帶它去電影院它就會藏到床下只露出個頭、用極受傷的表情望著你的家犬……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生動、活潑和有趣。

作者吉米哈利只是個普通的獸醫,可是他寫的書卻能夠吸引許多讀者。為什麼呢?因為他有著一顆真心喜愛動物並且真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心。在他的心裡,動物與人是平等的,而大自然便是我們共同的家。在大自然中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蹟,萬物有靈且美。他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去發現生靈的美,自然的美以及萬物的美,這就是生活。吉米哈利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他愛與大自然生活在一起,他善於從與自然共處的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發現生活的美好,用生動的細節加上幽默的文字來表現出萬物機靈活潑各個方面,使讀過這本書的人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無限的趣味和快樂。正是因為如此,這本書才能這麼打動讀者的心。

手中的《萬物有靈且美》一書賦予了我這樣美的夢和心境。如果一定要甄選出最能感染人心的藝術的話,自然當之無愧。在自然中去體驗生活,你會看到很多在大城市裡看不到的東西。在大自然裡,你可以去觀察,去觀察蜘蛛是怎麼結網的;你可以去發現,去發現螞蟻的洞穴在哪裡;你可以去探索,去探索荒草萋萋的山洞;你可以去體驗,去體驗騎在馬背上時你大喝一聲“駕!”的奔放,風吹起你頭髮時的清爽;你還可以去玩耍,摘一朵野花別在頭上,和小夥伴們一起比賽爬樹找鳥蛋……不可否認,自然讓我們懂得更多,眼界也開得更廣。

用俯拾皆是的幽默去描繪生命的活潑,用平和的心態去解讀感情之溫存。這樣才是大自然的生活。讀了《萬物有靈且美》,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20世紀與21世紀相差那麼大,鄉村與城市的差別那麼明顯。當那一座座高樓大廈站立起來的時候,當每戶人家都多了防盜門與防盜窗的時候,當高科技與時代的腳步越來越快的時候,它們隔絕的不僅僅是大自然,還有他們年輕一代的心。城市裡的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匆忙。他們的心逐漸冰涼,最後直至寒冷。每當這個時候,朋友啊,放下你手中永遠也忙不完的活,停一停,去到大自然裡走走吧!當你踏進大自然時,你會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切都是勃勃生機,春意盎然。當自然的風拂過你的臉頰,吹動你的衣裳時,當小草輕輕地纏繞著你的腳時,當蝴蝶們圍著你飛時,你可以感受到來自陽光的熱量,大自然的溫暖直入你心房,心正在融化,嘴角便勾起一條優美的弧度,笑容便展現在你臉上。

上帝不僅僅把人間道理寫在《聖經》上,同樣,他也寫在了天地之間。在與大自然共處時,你同樣也能讀懂它。

與自然共處 篇7

國二作文 ,174字
”這是我們任何人都不願見到的春天景象,但蕾切爾卡遜在《寂靜的春天》一開頭就指出:如果我們不從現在開始就保護環境的話,那麼遲早我們人類有一天將不得不面對上述的景象。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從現在開始,保護地球,從身邊小事做起。讓花朵開得燦爛,讓小草長得嫩綠,讓河水流得清澈,讓地球充滿生機!

與和諧共舞 篇8

國三作文 ,578字

人需要和諧的社會,和諧社會也需要人的維持。與和諧共舞,生命會更有意義。

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和諧環境裡,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人是需要和諧的社會的。記得我的一個老鄰居,如今頭髮也白了。年輕的時候,她飽受了戰亂之苦和貧困之難,所以至今一提及,她總是迴避。而每每談到現在的生活,老人就樂了,扯東扯西得能拉出一大堆話來,而且像是永遠也說不夠似的。為什麼老人對兩種環境的態度截然不同呢?因為和諧的存在與否影響了她。現今,和諧之風湧入城鄉,處處喜慶歡騰,再也見不到吃著上頓愁下頓的景象了。和諧社會,確實是人類最大的需要。

社會是一個整體,是由許許多多的人構成的。和諧社會也需要新一代的來建立和保持。這無疑給現在的人出了一道難題。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其他問題也接踵而來了。尤其是環境汙染和不良的社會風氣。現在,空氣汙染嚴重,水汙染也向和諧作出了挑釁,再加上一些腐敗現象的摻和,形勢也就越發的嚴峻了。這就猶如給人們背了個沉重的大揹簍,阻礙人們抬腿跨入和諧的門檻。因此,建設中的每一個人都應減少私利,多為和諧著想,努力為和諧社會作貢獻。這樣,一個個充滿和諧思想的人聚集起來,將向心力和凝聚力化做建設的決心和熱情,和諧社會便會不再遙遠,而且能永久地存在。

和諧社會是人們的需要,我們就應該努力建立,共同維持,一齊撐起一片和諧的天空,來,與和諧共舞,共同走向明天的輝煌。

珍愛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447字

在我們的地球上,有許許多多資源正在增加,但有一些資源正在減少。那是因為人類不加節制地開採,加速地球上資源的枯竭。有幸上太空的宇航員在太空行走中,遙望地球是一個晶瑩的球體。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環境變化,比如:人類在大海亂扔垃圾,越來越多的垃圾就會堆成成千上萬個垃圾島;還有一些伐木工,為了掙錢,把鳥語花香的森林變成一望無際的沙漠。在我的家鄉里,文明建設的成果也不怎麼好,依然有許許多多人不保護環境在路邊或池塘中亂扔垃圾,汙染水域和水中動物的生活,清理池塘時,一大片兒垃圾基地,而且那些垃圾都是人類製造的。記得有一次,人們在魚塘亂扔垃圾和石頭,導致許許多多的小魚們汙染或食物中毒而死亡。還有一次,因為垃圾汙染,家裡養的小鵝因食物中毒一天內,死了5只左右。

我們應該要保護好地球,要不然地球上的動植物就會遭受滅絕,各種資源枯竭,病毒和細菌大爆發,引發疾病,開始危害我們。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我們要保護好地球。

與自然共享好時光 篇10

國一作文 ,742字

歐陽修因為與自然共享美好時光,所以得"山水之樂,得之心而之酒也。”;范仲淹因與自然共享好時光,從而可以“把酒臨風,其喜洋洋。”;杜甫因為能與自然共享好時光,所以有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在當今社會,人們的心裡太多喧鬧與雜擾,無法與自然共享好時光,從而不能得到那份寧靜與淡然。其實,多去看看自然之景,便能與自然共享好時光。

像是漫步在江南水鄉里,便可以靜賞“山下蘭芽短浸溪”,聆聽子規輕啼,聽雨點,聞水聲,頌一曲詩詞歌賦,好不快活!亭邊、橋上、或是行人無幾,又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或是閒庭散步,或是長廊吹笛,或是與清風共舞,都饒有趣味。

若是遊走於塞外大道上,也可以一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盛景,想象古道風中的一人一馬,讚歎古人們的“黃沙百戰穿金甲”豪情,尋找“一片孤城萬仞山”的渺小與壯闊,期待“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潔白。

如是不能外出遊走,那也可以找到與自然共享的好時光。庭院中“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窗臺上,置幾株蘭草或掛幾盆吊蘭……根據自己愛好去培養一些花花草草來欣賞,賞得春光與夏景,求得秋爽與冬暖,也是一種與自然共享好時光的方式。佛曰:隨緣,順其自然,不去計較那麼多,遵從事物的客觀真理就很好,無需刻意去侍弄什麼,使得靜觀自在。

古往今來,多少閒人雅士與自然共享時光,心生頗多感慨,因為“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便“使人愁”;由於“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便有了“憂讒畏譏”;看到“楊花落儘子規啼”於是觸及“愁心”。由景而發,借景抒情。不管是喜怒哀樂,還是感時傷懷,誠然已是與自然共享時光,如此便到了一片心靈的天堂,沒有喧擾,紛亂與噪聲,使身疲力乏後得以放鬆,受到些許寬慰,使心靈受到洗滌變得通徹而清明。

與自然共享好時光,令人神往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