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國度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國度 篇1

高三作文 ,937字

人們把自己撕裂,碾碎,分裝進一些名為社交網路的容器中。他們興奮地看著碎片化的自己,期待著別人對自己碎片的點評,同時也欣賞著別人的碎片。

歷史的齒輪轉得越來越快,在這個並非人類推動時代前進,而是時代迫使人類向前拖著疲累的身子向前行進的年代中,人的心靈被時代的鎖鏈拖拽著,勒出一道道傷痕。情感與感動從那傷痕中逃走,人心也就空無一物了。好似為了保護自己脆弱的心靈,好似為了填補上那傷口,人們利用碎片化的資訊向心中填塞,堵住了傷口,但同時也堵住了心靈的視窗。

不知什麼時候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奇怪。人們在街上見到的再不是到陌生人的微笑,而是一個個低著頭面向手機的人的前額;人們在聚會時再不是聊得暢快,而是一個個開啟社交網路“報告”自己的行蹤。我們在碎片之中擁有的表情符號越來越多,而在現實中的表情卻越來越少;我們在碎片之中熟識的別人的碎片越來越多,而在現實之中我們卻自己將自己推向社交的邊緣。真是奇怪,這竟是一個沒有人處在社交中心,人人都處於邊緣化狀態的時代。

我還記得我的父母曾告訴我,在他們那個不存在網路的時代,那個沒有碎片的時代,讀書是一件多麼尋常的事。他們曾激動地告訴我寶黛的愛情故事,曾激烈地討論著曹操的性格,也曾向我炫耀說他們小時候便讀完了幾本厚厚的中國近代史。他們把積滿灰塵,書頁泛黃的書叢書從書架裡層取下,興奮地攥在手裡時,就像兩個重獲寶藏的少年。

而我卻難以靜心閱讀了,碎片的140字字數限制早已將我的心緒撕碎。碎片讓人們的注意力集中於獲取資訊而非體味美。當我短暫地放下手機,清醒頭腦,走出家門,我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人人都被機械所主宰,面無表情地盯著手中的螢幕。他們挑選著,要把自己最漂亮的一塊碎片給自己的“聽眾”們欣賞,同時也不斷翻看著這個國之中其他人的殘渣。

我有些許驚惶,在人行道上彳亍著,頭腦有些許放空,手又伸了口袋,摸向某樣東西意圖逃避。

不能逃避。

不知什麼聲音,在我的腦海中一閃而過,我的手在短暫的停歇過後離開了口袋,回到家,從書架上取下一本舊書,想用它來代替溝痕中的碎片,代替心中不當的填充物,不知被碎片削弱了閱讀能力的我能否成功,但我想試試,不去嘗試便沒有結果。

坐定,輕拂下書封面上的灰塵,泛黃的封面上用宋體字方正地寫著《理想國》。

碎片化時代的人生深度 篇2

碎片化時代的人生深度 ,1172字

移動網際網路近年來佔據了人們生活的很大部分,由其引發的碎片化成了當今的熱議中心,時間、閱讀、社交,似乎一切都被碎片化了。

拿朋友圈來說,其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公眾號文章,從養生知識到藝術賞析,從娛樂八卦到心靈雞湯等等,不一而足。人們利用擠地鐵、等上菜甚至是等電梯的幾分鐘,去閱讀這些,彷彿看完朋友圈便是個飽學之士。微博上更是如此,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名人的生活一隅或一行見解,一刷便知。偶見一句合己意的感想,便如覓知音。而不合己意者便“取消關注”,甚至會留下惡評。碎片化之於很多人的意義便是:不讀萬卷書,不行萬里路,便可看世界。

誠然,我們在碎片中獲取了很多資訊。形式上看,人們貌似獲得了人生的寬度和廣度。但我以為,也是在碎片化中,人們失去了人生的深度。如今常聽人們抱怨自己一年看不完一本書,並以沒時間為藉口。事實上,他們不過是用應靜心閱讀的時間去刷朋友圈和微博了。人們沒有足夠的專注度去盡力完成一件完整的事,任憑碎片化的打斷。木心詩中“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深情前些時間在網路上引起大量的討論和感慨,可這個時代似乎已被徹底碎片化,沒有深情專一的土壤。或許人們都有設想過願意堅持一輩子的事,可碎片化阻止了進一步的深入追尋。

就這樣,一個人生活在這個時代下如同進入了碎紙機一樣。人們認識世界的看法隨著碎片的一次次砸下,快速地、不斷地改變。一個人的“隨風倒”當然無傷大雅,可當一個社會的世界觀都是碎片堆積而成又極不穩定時,那這個社會的基本規範何從建立?更不必說需要自覺的道德規範。這樣的社會是軟弱的,是浮躁的。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公眾高度的認同感,但碎片化對此形成了相對負面的衝擊。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科技和生產力的發展使人們思想解放,也促使人們去滿足對未知的好奇。而當面對這些爆炸的資訊碎片,人們或因好奇心的驅使又限於自身的底蘊的不足,鮮有篩選和批判地將所見的碎片拼出一個世界,即使有些根本對不上。當今急需的鑑別力和批判接受的能力是碎片化無法培養起來的。這些需要人們完整閱讀獲取知識和人文素養,完整實踐獲得經驗儲備,而後形成真正獨立人格。否則,在這個貌似提供給人們很多自由的時代下,人反而是不自由的。因為碎片化正悄無聲息地改造我們而非人類嘗試改造世界。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是被碎片支配,何以談自由和獨立呢?

許淵衝先生用七十幾年從事翻譯工作,把中國詩詞的美傳播給世界,又帶來外國文學的美。故宮的師傅用一輩子修補文物,未曾想過離開這些歷史的饋贈。他們的精神被隔離在碎片化的風暴之外,他們在從一而終裡看見了整個世界和人生的無限深度。

所有人都應對碎片資訊有所批判而後選擇性吸納,同時,堅信人生不僅有寬度、廣度,還有最美最燦爛的深度,不懈堅持對人生深度的持續探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下,獲得獨立與自由的人格,建立並維護一個穩定和諧的社會。

深度學習,遠離碎片化的生活 篇3

深度學習,遠離碎片化 ,740字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的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

什麼是碎片化?本意是指完整的東西被破成諸多零塊。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已悄然影響著我們的日常學習。各式各樣的軟體在幫助我們充分利用零散時間學習的同時,大量資訊的泛濫也使我們陷入困惑之中。低頭刷屏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資訊檢索最終導致個人認知能力與認知水平的膚淺與低下。在知識碎片的海洋裡,大量時間用於膚淺地瞭解方方面面的資訊,什麼都懂點,什麼都不精,尤其是智慧手機的使用,微信的使用,佔用了人們大量時間。碎片化的閱讀改變了閱讀方式,由於缺乏深刻的思考,必然導致無根文化的蔓延。

然而,社會將來需要的是專才而非通才。想要出色,使自己有創新能力,那我們必須要學會深度學習。著名心理學精神分析大師榮格為了免受他人的干擾,過起了隱居生活,撰寫出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從而奠定了他的學術和思想地位,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改變碎片化要從改變自己開始。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當我們奔跑在網路科技的大道上時,有誰想過把目光投向真正的閱讀?不改變自己,碎片仍是碎片。

如何避免碎片化的生活呢?首先要學會剋制使用手機,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閱讀與思考習慣。使每個人都生活在真實、內涵豐富的環境中,簡單並快樂的生活。

當一個嶄新的資訊傳播方式反駁了舊有傳統的相關認知時,我們不應一味的否定。資訊時代的碎片映像,僅僅是資訊表達形式一次轉變,並不值得引起一場思想界的大討論,或是一些人的無病呻吟杞人憂天。歷史永遠不會倒退,面對變化發展著的實際,破除舊有觀念,抓住時機,促成飛躍。讓其從映像成為真實,更富有內容,推動人類認識的進步。

別讓我們的態度“碎片”化 篇4

別讓我們的態度“碎片 ,851字

一得閒,摸出褲袋裡的手機,手指飛快地解鎖,繼續瀏覽之前的頁面。有著這個習慣的人已經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碎片化的生活。

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移動端的急速發展,海量資訊變得像無孔不入的潮水一般,將我們一切時間空隙填充得滿滿當當。這樣的好處自然是明顯的,現代人類犧牲了一些無用的時間換來了大量資訊的捕獲,這似乎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但是儘管生活碎片化了,我們卻依然要抱著對待完整生活的態度。

只有抱著對待完整生活的態度,那些經典著作才不會成為我們人生中的浮光掠影。

蘇東坡在翰林時,讀《阿房宮賦》至四鼓,灑然不倦,這是古代仁人對待閱讀的態度,何等虔誠。短短一篇《阿房宮賦》,若是我們用碎片化的態度去閱讀,需要多久?我看最多不會超過半個小時,而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真的用心體會過這篇文章美妙的音律嗎?真的會在這些文字中揉入自己深思熟慮的獨到見解嗎?答案皆是不。可見碎片化的方式閱覽經典得到的只能是一個最粗略的、最淺顯的印象。

只有抱著對待完整生活的態度,我們才能對接受資訊有最正確的認識,以及發表最為恰當的看法。曾經有一幅照片,是一位主治醫生在進行了6小時連續的手術之後,疲憊地坐在手術室的地上喝著葡萄糖水。面對如此感人的畫面,底下的評論竟然許多都是“葡萄糖水的錢是不是病人出的。”這樣的話。我認為拋開其它主要原因,碎片化的態度也起到了負面的作用。正是這種態度,讓網友們放棄深度思考,讓如此嚴重的話題變成了用惡劣的手段博人一笑,而面對這樣惡劣的評論,如果我們不用完整生活的態度來瀏覽,就極有可能被誤導。

只有用面對完整生活的態度,我們的生活才不會支離破碎,持那些碎片化生活態度的人殊不知,自己漸漸成了一個只在碎片化單位記憶體在意義的人。他們去旅行,不顧欣賞美麗的風景,卻只是盯著手機,到了景點匆匆拍照,發個朋友圈,以此做自己的遊記證明,這些人完整的生活已經被碎片化切割得支離破碎。

碎片化生活已經成為了時代的必需品,但是碎片化的態度會為社會蒙上了一層浮躁的陰影,所以,請抱著對完整生活的態度生活,別讓你的態度碎片化。

碎片化閱讀與深度閱讀 篇5

碎片化閱讀與深度閱讀 ,858字

在當今社會,忙碌已成為一種常態。而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用手機在幾分鐘甚至幾十秒之內看完一篇短文,碎片化閱讀正逐漸變成為一種大眾閱讀的趨勢。

碎片化閱讀現已成為了人們休閒、娛樂、消遣式的閱讀形態,提供碎片和閱讀碎片,也都是媒體多元化建設與發展的必然選擇,大量的趣味性的內容,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資訊,都可以碎片化的方式進入人們閱讀的視野,從而極大地豐富人們的閱讀空間。碎片化閱讀為終日奔波忙碌的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人們藉助網路,以最迅捷的速度獲得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得到了滿足。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夠靜下心來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沉下心來思考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放空自己什麼都不想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人也就變得越來越浮躁。

史學博士廖峰說:“人或成為碎片化資訊的奴隸。”我想,這帶有預言性質的警示就快實現了。曾經攜帶許多好書,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好書被塵封在歷史的書架上,原因卻可能僅僅是因為字太多。會影響人們閱讀的習慣,理解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長期集中。

閱讀是好的習慣,本來無所謂對錯,正所謂開卷有益。可是面對碎片化閱讀日趨嚴峻的現實,人們也不得不仔細思考一番了。

我們如果每天抽出固定1~2個小時的閱讀時間,用來看那些有深度的、需要我動腦子的書籍。逐漸的我們就能夠平靜下來,內心不再浮躁,獲得了一種“浸入式的享受”。這說明只要我們能夠熬過最開始的那段不適應的時間,最終必然是能夠重新建立閱讀習慣的,什麼樣是好的閱讀習慣。

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如果能做到把手機靜音,把電腦斷網。那麼我在閱讀的這段時間裡,除了閱讀之外,別的什麼事情都不可能做。在這段無干擾的環境裡出現的任何事情,任何疑問,我都會等到讀完了之後再處理。但是,如果我在閱讀時間裡做了任何與閱讀無關的事情,將都會毀掉我的深度閱讀。另外,在閱讀的時候我必須要做讀書筆記,讀完了之後,需要反思,將這本書的精華內容牢牢記在腦子裡。

碎片化的閱讀,一天天讓我們也成為了碎片。為了讓破碎了的我們重新完整,放慢腳步吧!享受真閱讀!

碎片生活築起中國夢 篇6

碎片生活築起中國夢作 ,875字

在浩瀚的宇宙中,星球在永不停息地運轉,無數個斗轉星移組成了浩瀚廣袤的宇宙。每一段時空的變遷,被刻錄在一張張時空的碎片上。而此時,在一顆藍色的星球上,在他的東方有一片神奇的國度,對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來說,這是普通的一天,每一個人都在為一天的生活而奔波勞作。

田野裡,清晨的陽光穿透薄霧,灑向大地。農民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今年是一個好年景,黃澄澄的橘子掛滿了枝頭,遠遠的看上去恰似一個個橙色的小燈籠,讓人甚是喜愛。農民伯伯要趕早,把這些橘子摘下來極早地送到集市上去,賣一個好價錢。而另外一旁的田地,是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穀,沉甸甸的稻穀彎著腰,含著笑。一陣風吹過來,掀起一陣陣金黃色的谷浪。在陽光的照射下,猶如一副絢麗的油彩畫卷。

工廠裡,寬敞明亮的廠房中,一臺臺機器在有序的運轉。工人們認真的檢查著每件產品。這些產品將以最優秀的品質,出現在每家每戶。實驗室裡科研人員專注地做著實驗,這些實驗的結果或是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出行,或是在探索著太空的奧祕,推動著人們實現遨遊太空的理想。在各個領域中,科技發展的專業化、速度化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工地上建築工人們在忙碌著,他們正以快速的效率、專業的態度,給一座座城市帶去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速度,中國效率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驕傲。馬路上,交警有序的指揮著交通。處理著大大小小的事故,保證著城市交通運輸的通暢和安全。陽光下,汗水浸溼了他們的衣衫,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專注。一雙雙眼睛,炯炯有神,警惕環視著周圍發生的一切。在祖國的邊疆,軍人用他們最響亮的軍號,最挺拔的站姿,迎接著清晨的陽光,保衛著我們的和平和安寧。學校里老師在認真地上課,向學生們傳授著最新的知識。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著,認真地做著筆記……

如果定格這每一個瞬間,它就猶如一張張碎片,而在這些碎片上面,每一個人,每一個群體都有著他們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如此的平凡而又不同。這一張張碎片在彙集,它攜帶著人們最美好的嚮往,最辛勤的汗水在凝聚,逐漸的,它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而正是這股力量鑄起了我們的中國夢。我相信,燒錄著這個夢的碎片,將會在時空中永恆。

勿讓生活過度碎片化 篇7

勿讓生活過度碎片化作 ,847字

早上醒來,睜開眼睛,就開始尋找手機。看看QQ、微信、微博、新聞……忽然想起某一物品需要購買,開啟淘寶開始瀏覽各種網店。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

細思極恐,我們的生活已然被小小的一部手機所支配,它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空餘時間。你有多久沒跟家人好好的聊聊天?有多久沒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看一本完整的紙質書了?

我的一位朋友曾告訴我他的血淚教訓。那天家長不在家,他原計劃在晚上十點前完成所有的作業,剛打算開始時,手機螢幕提示有新訊息,想著就看一眼,手不知不覺的伸向手機。看完QQ微信的又來了,朋友圈不斷的有人更新,公眾號源源不斷的發出各種文章,他沉迷於它,對著螢幕傻笑、送花、點贊、抱抱……等抬起頭才發現已經晚上十點了。匆匆忙忙的下筆趕到十二點,作業質量可想而知,老師的一頓批評淋漓盡致也。

曾幾何時,網際網路悄然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隨著更輕便的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習慣通過智慧手機來閱讀、社交、購物等。原本寧靜而又單純美好的生活被劃分得支離破碎。在手機訊息的不斷提示下,各種聊天工具及APP應用佔據了我們的生活,它們都想攻佔我們的手機螢幕,在有限的一天中占上一席之地,所以極盡所能的通過各種改進、各種更新來誘惑我們,吸引我們,讓我們不知不覺就把原本的整塊時間劃分為一小塊一小塊的碎片時間一一分配給它們。每天瀏覽完這些工具和APP後,你是否會感到被動接受後的思維僵化、腦子空白從而覺得疲憊和失落?或者還會感嘆今天又這樣過去了,我的某事某計劃又被耽誤了……

不可否認,這些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如果有一天他們全都消失了,我們會不會像幾十年前一樣,有大段的時間跟家人面對面微笑著聊天,晚上左鄰右舍會坐在外面搖著蒲扇看星星?消失只是奢望而已,它們一旦紮根於我們的生活,便如野草般難以除盡。

所以,行動起來,不要讓手機過度綁架我們的生活。只有主動抵制誘惑,選擇放下手機,讓碎片化生活暫時離我們而去,讓我們迴歸完整的親情,完整的閱讀,完整的學習……

碎片化——一種生活的方式與態度 篇8

碎片化——一種生活的 ,1169字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於時間的觀念逐漸發生變化,而時間也作為一項財富被人們最大限度的使用,碎片化的生活也應運而生。

或許你曾有過這樣的體驗,在車上利用手機進行閱讀,或是在排隊時通過網路查詢資訊,甚至是在街道上行走時埋頭聊天……這些場景我們都很熟悉,或周邊人如此,或你也如此,而這也正是碎片化的生活的表現,也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在目前看來,這樣的行為再平常不過,但這在十年前甚至五、六年前都是不常見的,為什麼?依我看來,一方面是人們對於時間越發重視,另一方面是網際網路與科技在發展。

在工業革命之前,大多數人過著田園詩般的鄉村生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儘管勞累但每天都過得很滿足,對於他們來說,生活或許就是能在閒暇時對著天空發發呆,在河邊釣釣魚,和親朋好友聊聊天,沒有人刻意去追求更高的畝產量,只要能養活自己,這樣似乎就夠了,因此他們不需要去想和做太多,盡情揮霍閒暇時光就好。而工業革命之後,城市也隨之發展起來,更多的人開始在打工的路上“越走越遠”,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時改變,他們總有幹不完的活,但也有些空閒時間,對此他們以社交活動的形式度過,而其中很多也是為了工作,他們逐漸意識到時間的寶貴。到了資訊時代,移動裝置與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我們有機會在零碎的等待時間去做些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這似乎是的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碎片化的生活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了我們的生活,但是,碎片化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社交,甚至碎片化的休息,一個一個的碎片填補了我們的殘缺的同時,也將我們的人生“粉碎”了。

碎片化,倒不如說是做事只做一半,這種快餐式的文化使得我們有時候瞭解的資訊和一些行為都變得錯誤。例如一些標題黨,做著博取眼球的新聞,而內容卻是與實際不符,但有時我們為了獲取更多資訊反而獲知了錯誤資訊,這樣看來是很荒謬的。

碎片化,是時代進步的產物,但我們不能說是因為時代發展,從而產生了碎片化這一令人矛盾的生活方式,兩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若要問導致碎片化的緣由是什麼,我認為是人們在社會中的空虛感所導致的,為了彌補空缺,我們刻意去做些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去填補。這種空缺並非時間上利用的不足,而是心靈上的缺憾。很多時候為了生計,我們所從事的並非我們所願意的,而工作的壓力又使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們很無奈,但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我們又似乎能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我們所擁有的只是碎片化的時間。相較於那些忙碌卻也充實的農民,我們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但我們擁有的碎片化的時間,對於那些不完整的人生來說,碎片或許就夠了,儘管這些碎片可能不太合適,甚至扎痛我們,但這也總比一片空洞來得好。

碎片化的生活或許不是完美,但對於不完美的人生來說,碎片,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感受碎片的溫度 篇9

感受碎片的溫度作文1 ,980字

物慾橫流的時代儼然來臨,科學技術將我們的生活又拉上了一個檔次,但有人說科技發展讓我們的生活碎片化,我們不再投入到經典著作中,或是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場所,削弱了我們的思維深度,忽略了生活的意義,各界眾說紛紛,褒貶不一。

實則不然,我認為,恰恰是那些碎片化的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意義。

誠然,如今資訊時代的洪流,裹挾著一個個細小的資訊碎片向我們砸來,壓縮著我們僅有的空間,在忙碌中,從容拿出一本本書,煞有介事地品讀,似乎成為了一個笑話。這是,科技的到來便成為了一大推手。

每天都有身著西裝,腳踏皮鞋,在各種場所來回穿梭。對於上班族來說,能夠坐下來安安靜靜地做一件喜歡的事簡直是天方夜譚;只有在擠公交或是地鐵,再者就是短暫的午休時,拿出手機刷刷微博,為枯燥的生活增添一點娛樂性。我們不能要求這些朝九晚五的人每天都寫一篇冗長的日記來記錄生活,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但可以在手機螢幕上上下翻飛,打出一段字來作為今天的結尾。碎片化的生活帶來了娛樂性。

每天也有身穿校服,揹著鼓鼓的大書包穿梭於各個公共交通的學生。對於學生來說,在本就緊湊的學習生活中,將自己的時間劃分,列出條條計劃,按部就班地做好,也是難以實現的。但可以在空閒時拿出手機戴上耳機,聽著英語提升技能;又或是乘公車時突然想要閱讀文學便可以翻閱公眾號自行閱讀好的文章;做難題不會了,可以網上搜索,輔導進行……不需要捧著一本厚重的名著,騰出時間騰出地點,也不需要拿著題與老師定好時間詢問……碎片化的生活帶來了便捷性。

“碎片”宛如一個大網覆在社會上,大部分人都過著碎片化的生活,或多或少。想朋友們了,不需要舟車勞頓,我們有交友軟體;外出迷路了,有實時導航;通訊也不必像以前那樣跑到專門的地方交錢投幣……

當然,用計劃規定時間,也不是一件壞事;花時間閱讀一本書,也未嘗不可。碎片化的生活已勢不可擋,面對新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生活態度,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後,說道生活的意義。紅塵滾滾,追名逐利是生活常態,可在向心中那個終點跑去的同時,也請回過頭看看身邊的景,身邊的事,身邊的人。從一則新聞聯播中看到國家大事;從一小段文字中憶起往昔;從一片落葉裡回味盛夏;從一個海螺裡傾聽浪聲;從每一個生活片段中,感受碎片的熾熱。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暫時拋棄了中規中矩,讓自己感到自由,讓自己在更廣大的舞臺馳騁。

別讓碎片化學習淺化你的深度 篇10

國二作文 ,854字

在這個越來越“快”的社會,“碎片化”一詞越來越被人們所推崇,人們爭分奪秒地利用瑣碎的時間來學習、工作,大家也紛紛在社交網站上晒出自己的碎片化學習。積少成多、厚積薄發的確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但是這樣的碎片化學習真的算得上是積累嗎?在我看來,碎片化學不但不能夠促進學習效率,反而會淺化學習的深度。

碎片化學習,顧名思義,利用零碎的時間來學習,乍一想,這不正應了魯迅先生那句:“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嗎?無時不刻都在想著學習,連零碎的時間都在學習,積少成多,學習效率自然是會提高的。但事實並非如此,人們的碎片化學習不過是裝模作樣地看了兩頁書、草草讀了一篇文章或是看了幾個新單詞,頂多只能算得上是給自己心靈上的慰藉。試想,碎片化的時間能有多長?兩分鐘、五分鐘、還是十分鐘?而在有碎片化的時間的時候,人們大多處在嘈雜、喧鬧的場合—至少是不適合學習的場合,而人們往往剛從一項活動中抽身而出,又要在短暫的的休息後投身於另外一項活動,而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內,大多數人根本無法保持冷靜的心態。所以,沒有充足的時間、沒有合適的環境、沒有平和的心態,天時地利人和,碎片化學習一樣都沒有,人們是極難在碎片化的學習中有所收穫的。

況且,碎片化學習不但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反而意味著人們隨時都處於緊張的狀態,無時不刻不在想著自己還有多少任務沒有完成、想著自己的時間有多麼多麼的緊張,無形之中給自己增加壓力,讓自己患得患失、浮躁不堪,到頭來,心理負擔只增不減,而真正所得又少之又少。

其實,學習需要的是有深度的思考。往往十分鐘的反思比一個小時的埋頭苦幹要有效得多,而這樣的反思需要的是大塊的時間、安靜的環境以及平靜的心態,這樣才能真正有所學、有所得。

當然,並不是說碎片化的學習完全不可取,畢竟人們能夠用來學習的大塊時間並不多,只是碎片化的學習必須是有效的,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鍛鍊自己的定力和獲取知識的效率,要能夠在不適合的時間地點裡迅速靜下心來,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有效率地獲取知識,這樣的碎片化學習才是真正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