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與夢想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與夢想 篇1

碎片化與夢想作文70 ,749字

清晨,我被煩人的鬧鐘吵醒,沒辦法只能起床。刷好牙,洗好臉,完成每天的例行公事,然後吃早飯,吃好飯自己乘公共汽車去學校。上午的四節課上完後,到了午飯的時間。吃飯的時候,我一邊吃飯,一邊想著每天的作業,課程,書籍。一天的課程排的滿滿的,我怕作業來不及做,就偷偷在地理課上做練習題。突然老師停了下來,我心想:老師一定是發現了,否則她也不回停下來,用複雜,嚴厲的目光看著我,完了,這下慘了!下午,終於上完了所有的課程,但是因為參加了學校足球隊,又要去訓練。到了傍晚,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書包一扔,開始狼吞虎嚥地扒拉晚飯,吃好飯我拖著疲憊的身子躺到我床上,拿起手機看了下微信,我們班的同學群都刷爆了,全都是再聊學習以外的事情,他們這麼閒啊!作業那麼多不做,還有空玩微信。但我也沒空去理會他們。

晚上,我快速地寫著作業,因為量大,所以寫到了九點,我的手機裡又有一大堆訊息:嘿,你作業寫好沒,好多啊!沒呢!現在才寫了五分之一呢!我也是,今天作業太多了!今天肯定沒人能寫好!看到了這些,我也是無言以對他們了,剛想要去炫耀一下,就被媽媽攔住了,媽媽扯著嗓子說道:“快點去練吉他,練好早睡覺。”我想:王奶奶(隔壁的鄰居),又要讓您睡不著了。因為吉他我十點終於完成了今天的例行公事,根本沒有其他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我練完吉他後,媽媽就叫我睡覺,直到監視我睡著後,才會離開。

就這樣,我的日常,我的平淡無聊的一天就這麼結束了,沒有任何有意思的事情,只有等待完成的例行公事。

其實,我的內心也是很追求夢想,可是因為碎片化,夢想很難實現,我的夢想則是當一名自行車運動員。雖然,去年我如願以償的買了一輛高階自行車,但我並沒有騎過它幾次,到今天,我經過計算,我騎過它不滿50次,我是多麼地渴望騎自行車,當一名自行車的運動員啊!

碎片化的夢想 篇2

碎片化的夢想作文10 ,1057字

你還記得嗎,在你小的時候,就有許多人問過你的夢想是什麼?那個時候的你或者說那個時候的我,會告訴大人自己的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心愛的家人過上幸福、快樂、健康的生活。那個時候,我們的夢想就是如此簡單。那個時候的我們,就是那麼天真,那麼可愛。

可是,當我們漸漸長大的時候,會發現實現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會十分容易。所以,我們又有了新的夢想。比如:能考上四大名校,八大金剛那樣的重點高中,然後能上個名牌大學。成功的,順利的,快樂的過完我們在校學習的時間。這是很多人的夢想,但不是全部。夢想是碎片化的,我們有許多選擇,並不單一。

高考分數高的,可能會選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那樣在上海數一數二的大學。當然,也不是全部,有的甚至會走出上海,到北京或其他地方讀書。要是熱愛體育,他們可能會選擇體育學院類的學校,長大後可以為國家爭光。如果對藝術情有獨鍾的話,可以報考上海音樂學院或者是上海戲劇學院這樣藝術類的學校。

這應該就是碎片化的夢想、碎片化的生活了吧!

大學四年一晃而過,當初那個稚嫩的我們,就要步入社會了。

進入社會,一切都要靠自己了,我們可以選擇和自己的專業對口的工作,我們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

對金融比較有興趣的可以選擇一份金融機構來工作,對藝術有興趣的可以當個藝術老師或者進入娛樂圈。

當然了,這些都是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得來的,光憑自己的想象是不可能實現的。

不選擇現有崗位,也可以創業,創業就是碎片化的夢想其中的一種。大學生創業在現在是一個十分熱門的話題。據我所知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人有郭敬明、王興、陳歐。

郭敬明,一個大家都熟知的名字,他所寫過的書被80後、90後甚至00後所喜愛。我們不評判小四的文學水平,個子矮的問題,單從一個創業者的身份來看待他,他是極其成功的。

郭敬明從大學時便開始創業,雖然他常年霸佔著中國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的位置,但是他在商業上的成功甚至會讓他的作家身份黯然失色。如果你只覺得這個瘦弱、個子矮的男人只會玩弄一些小女生喜歡的華而不實的文字,那你就太小看他了。他有著驚人的商業嗅覺,在大學時就成立了“島”工作室,出版了一系列的雜誌與期刊,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版圖。

郭敬明的成功源於他自己最初的選擇,自己最初的夢想。他的成功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得來的,這是他理所應當所獲得的。

碎片化的夢想有碎片化的選擇,不同的夢想有不同的選擇,我們的生活也會不同,成功程度也會不同,這些都只是我們最初的夢想而已,都只是為了更好的實現當初自己心裡的那個小小夢想。

碎片化與思想誤區 篇3

碎片化與思想誤區作文 ,935字

如今,科技水平爆炸式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穎的物品,也出現了許多新奇的觀念。我們的生活逐漸碎片化。每一件事情,都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中斷;每一點時間,都必須費盡全力的擠出來。而人與人之間,也越來越難互相理解。網路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也越來越方便。但是,這完全是一件好事嗎?

手機對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大。當我們準備認真的做一件事,打斷我們最多的就是手機。我們對於手機的依賴性太強,似乎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它。但我有一天想到這一點,就把手機放進抽屜鎖好,告訴自己不能開啟。每天我都有去看手機的強烈念頭,但我忍住了。一週之後,當我拿出手機,才發現,一切沒有任何變化,沒有任何訊息,等等。於是,我明白了,我們並不是離不開手機,而是我們習慣於依賴手機,讓手機反過來“玩”了我們的思想。我們需要將其融入我們的行為,而不是融入思想。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需要智慧來思考一件事物的本質,而不是憑藉慾望行事。

不知從何時起,我對一切網路遊戲失去了興趣。我更希望去看書,我認為那更能接觸到一些本質的東西。平時的學習生活也有較為充裕的時間,而我平時精力也過剩,所以我犧牲一些睡眠時間以進行自己熱愛的事情也無可厚非。我認為,不論是電子書也好,紙質書也罷,都是給人提供知識的寶庫。讀書,永遠是有用的。當然,晚點睡覺也沒什麼問題。可惜,我的媽媽似乎不這麼想。她始終認為小孩子一定要保持十分充足的睡眠且不能有30分鐘以上的偏差;以及不論在幹什麼,使用電子產品都是在“玩”這樣的觀念。當然,這是關心我,儘管我不太接受。但是這使得我的“碎片化的生活”更加名副其實。這是一件小事,但現在的確存在一些奇怪的觀念。例如,有的父母不管孩子或管得很嚴,等等。這些觀念其實都是對孩子的束縛,各種各樣的束縛,這或許是新的生活方式帶來的新觀念。但是,學習生活不只是上課、下課和做作業,合理的安排無疑十分重要。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不要讓不符合孩子成長的觀念束縛她們,成長需要自然。

科技的發展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快速的發展也會帶來許多弊端。比起科技,更重要的是適應科技的能力,是瞭解人心理的能力,這是將碎片重新拼接的方法。“碎片化的生活”,是人思想的誤區所帶來的。碎片化的生活需要矯正,我相信人們能發現科技的真正用途。

碎片化的夢想 篇4

碎片化的夢想作文10 ,1532字

我們經歷著生活中突然降臨的一切,毫無防備,就像演員進入初排。回憶和期待一樣,是一種簡化和剪輯現實的工具。現實的生活正像是纏繞在一起的長長的膠捲,我們的回憶和期待只不過是選擇其中的精彩圖片,就像我那碎片化的夢想。

“人類用沙……”伴著鬧鈴,我不得不將睡眼睜開,從床的一邊爬到另一邊,拿起鬧鐘,才6點,我還能再賴20分鐘床。上一趟廁所,回到床,閉上眼,可滿腦子想的全是要背的單詞和片語,越想越緊張,最終,我還是抵擋不住睡意,睡著了。

當我再一次醒來,我突然意識到我睡過頭了。天啊,六點半了。我心急如焚地穿上衣服,奔向衛生間。刷牙洗臉,紮起頭髮。耳邊傳來爸爸打電話的聲音,他是開網店的,一天到晚都很忙,與客戶的溝通方式就是通過電話和網路,但是常常有騷擾電話和垃圾簡訊打擾他工作,可以說,他的生活也是碎片化的生活。看向鏡子,我扎的是什麼頭髮啊!果然心急還是吃不了熱豆腐啊!於是,我又不得不摘下發筋,重新紮一次頭髮。繫好紅領巾,戴上中隊長標誌,終於整理好儀表了。

坐在車上,焦急的我看向窗外。我長舒了一口氣,還好沒有堵車。從書包裡拿出耳機線,插上耳機,我把耳機放進耳朵。聽上一首小星星變奏曲,閉上眼的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寧靜了下來,只剩下閃爍的星星和寂靜的夜空,與世隔絕的感覺真好。成為一名鋼琴家是我的夢想,可……不知不覺中,它成了碎片化的夢想。

“到了。書包背好吧!”我背上書包,開啟車門,走進校門,已然進入好學生的角色。每天早上我都要在黑板上寫好課表,還要收齊備忘錄查清誰沒交,把一排的數學作業交給數學課代表,走上講臺讓同學們不要吵了。光是這些就夠我忙一早上了。接著又要上四節課,端端正正地坐好,認真地聽老師講課。一到課間就寫作業,時常忘記喝水。

到了11:45,走進食堂,開始吃午飯。飯後,我準備走回教室,望著教學樓裡的那架鋼琴,我輕輕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我初識鋼琴是在幼兒園的時候,那時我還在上中班。老師教我們唱兒歌,並用鋼琴為我們伴奏。當時,鋼琴奇特的外形和空靈的音色無一不吸引著我。後來,二年級的時候我踏上了追夢路程。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流流淚,咬咬牙就堅持過去了。我時常幻想,自己在金色音樂廳自信而又優雅地演奏鋼琴,臺下的觀眾投來驚羨的目光。我用優美的琴聲贏得了全場的掌聲……幻想畢竟是幻想,迴歸現實,接下來迎接我的又是四節課。

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學,作為宣傳委員,我還要留下來出黑板報。

5點半,我拖著步子走出校門,買一根鹽水冰棒,躺在開著空調的車裡,脫下了好學生的外套。窗外,風吹過翠綠的樹葉,發出了“沙沙”聲,大自然的樂章真是不可思議,總有一天,我會把它寫進我自己的樂譜裡。回到家,匆忙地吃頓晚飯,這是最後休息的時間。緊接著是寫也寫不完的作業,中指的老繭貼著筆桿已沒有感覺。不過也挺好的,寫作業時,我能忘記煩惱,只是專注地享受筆尖在紙張上摩擦的感覺。

夜深了,只剩星星與夢想作伴。開啟琴蓋,坐在鋼琴凳上,手指抬起又落下,手腕的一起、一伏,一點一點地使我的心平靜下來,貝多芬的《月光》吐灑著它的清輝,透過施特勞斯的《維也納森林》樹葉的間隙,灑落在地上,月光為樹葉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這種感覺真好。深夜裡,靜得沒有一絲聲息。耳畔迴響著鋼琴聲,它淨化著我的心靈,洗滌我的煩惱,我清楚地感覺到我在飛向我的碎片化的夢想。哪怕我飛得不高,飛得不快,但我會堅持不懈地達到成功的彼岸。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鍊金術師說的那樣,在追夢的途中,心是不會感到痛苦的。

碎片化的生活,不會使我忘記初心,即使是見縫插針,我也會堅持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碎片化的生活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有時,它給予你喘息的機會;有時,它會擾亂你的思緒。但歸根結底它只是一種生活方式,關鍵在於你自己的態度。

碎片化與完整的自我 篇5

碎片化與完整的自我作 ,1215字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填充了一些人們先前無法做到的空缺,似乎使我們更加完整。而事實上,這一完整卻在另一種程度上使我們變得破碎。

碎片化就是網際網路技術帶來得影響之一。碎片化將一件完整的事物打破,把它分散給個人去完成,也為不同個體所取用。有效實現了當代快節奏社會的極致追求—效率最大化,所謂使原本限制的時間,有限的資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但於我而言,對於一些事件,碎片化在剛開始時或許能帶來顯著的成效,但是到了一定階段之後,它就失去了更高效的可能。為什麼呢?因為,碎片化是我們將一件既定的事情分散開來去完成,將最後得到的結果再拼起來成為一個看似完整的結果。就好比機器完成了一個專案的執行就立即轉入下一條指令,沒有過多的思考,但是人不一樣,人類的行為包含著思想。當我們連貫地做一件事情時,我們往往可以在過程中查漏補缺,並且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嘗試獲得使它更加完善的方法,這就是使整體功能大於各部分之和,成就了更高的效率,而不僅僅侷限於完成單一的任務上了。

再者,我還認為,碎片化或許能使人知道更多,但卻難以使人理解更多。眾所周知,人類區別於動物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人具有各自的思想,我們對於一件事物的處理不像大多動物一樣是出自本能的反應,而是對其進行深入思考,從而分析它,理解它。這裡就不得不說到“資訊”—網際網路時代帶來的最豐富的東西。獲取資訊的本意是為了獲得對一件事物的瞭解,但當一件完整的事件資訊被切開來傳播,這就使人們對於一件事物的理解更加趨於不完整,從而使其獲得的理解與認識也不完整。因為破碎的資訊缺少原本整體的邏輯性,進而使人的思維產生偏差以及難以獲得對事物的本質認識。長期如此,人們就逐漸易於被碎片化的資訊影響,如此一來,就與開始時我們想要的更完整的思考與理解的本意相背了。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不應讓碎片化的生活過多地佔用我們的思維,而是儘可能地去完整地看待、完成一件事情—即在思維上保持必要的完整性。這樣我們原本的思考就相對不易於被影響,保持思維的邏輯性與敏銳度,並且深入探尋本質。從而讓我們的獨立的思考與精神更加完善,成為更“完整”的人。當然,除了在理性思考一些事情之外,在對於情感的體驗這一類偏於感性的事物中,“完整”也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比如,欣賞一場完整的不被打擾了藝術作品展、珍惜一段完整的感情。這裡的完整不止使我們自己與思維更加完善,更體現了對另一方,諸如藝術家、親人的尊重,同時,對於他人思想的尊重與認真。而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保持這一態度也是使我們自己在生活中獲得獨立與尊重。

處於網際網路技術發達下的資訊時代洪流中的現代人,他們被證明更易感到迷惘與困惑,如果面對充斥的碎片化事物的當下,我們如果不保有自身思維的完整性,我們將和所適從呢?所以,“碎片化”能夠大幅提升做事效率的同時,“完整性”卻使我們保持相對完整的自我,從而不易於再感到孤立無援,使我們生活得更為堅定且從容不迫。

被碎片化的思想 篇6

被碎片化的思想作文8 ,829字

在中國,名正言順的傳統思想一直主導著每個人,但隨著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明,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大家在網路上相互“感染”相互“融合”,零距離的交流各自的生活,各自的思想,在網路上的好友比現實中的好友多幾百倍,大大方便了網友間的真情交流。

網路上交友易,現實中交友難。因為現實中的交流人們都不願脫離傳統觀念傳統思想,都以為是擺設,現實難見豐富的思想顯現,思想交流不太容易,而在網路裡則可以放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得,方便找到知己。現實中的好友基本在同學之間,少數有親戚之間,而網路上的好友遍佈全國各地,男女老少都有,而且不嫌棄,也不需要知道對方是誰,只要大家在網路裡談得攏,思想觀念接近基本都可以成為網路好友,成為某支“碎片思想”的群體。

網路裡雖然能交許多好友,但他們可能會帶給你好的思想,也可能帶給你一種低俗、不良的思想。網路好友之間可以交流自己的生活,更會互相傳播很多由新聞、娛樂、遊戲等合併而成的八卦訊息。比如明星的一個傳聞可能會“鼓舞”成千上萬的粉絲仿效,他她的一舉一動就被粉絲們認定為一種思想模式,深深地灌溉在腦海裡。不少娛樂節目都成了左右年輕一代的思想、行為、意識,而傳統的思想理論只是書本和寫作交流上的談資或擺設。又如遊戲中的虛擬世界,一直沉迷於其中,再加上網友的吹捧、比拼,更會使這些人無法自拔,在自己的頭腦中灌輸了一種虛擬空渺的思想。這就是被碎片化的思想左右的人群。

另外,名人產生碎片化的思想也一樣左右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馬雲經常利用網路作零距離的演講和開展一次無現金支付活動周,鼓勵人們做“無現金支付”的思想先鋒,全國一大批年輕人立馬接受“無現金”先鋒思想,勇於帶頭嘗新,不怕網路黑客傷害,走在中年老年人的前列。這是碎片化的支付思想,和傳統的現金支付整體思想背道而馳,成為現代社會一支獨特的反傳統思想,即碎片化的支付思想行為。

碎片化的思想來之網路,為人們帶來好的一面,同時也帶來欠缺的一面,誰是誰非只有等待後來的人來檢驗吧。

碎片化與反碎片化 篇7

碎片化與反碎片化作文 ,1015字

如今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讓人猝不及防也無從躲避,有人甘之如飴,有人深惡痛絕。我,坦然接受,但也時刻告誡自己不能被它左右。

它給人帶來的諸多好處之一是:得到的資訊量大,效率高。

週末,我和爸媽去商場,到飯點了,根據樓層介紹提示的餐飲資訊,我們大致定了幾家,然後,我開啟手機有關應用軟體,快速搜查到了相關餐廳的菜餚,價格,環境,評價等資訊,很多我們走進了一家餐廳,吃到了有特色的菜餚,結賬時也享受到了最大的優惠,皆大歡喜。

此外,我想了解一個旅遊目的地國家,一個新潮的網路用語或是一個物理界最新研究成果的術語等種種,只要隨時隨地上網搜下,馬上就能“知道了點”。是不是很方便呢?你能拒絕這樣的碎片化嗎?

當然,碎片化資訊也給人帶來了煩惱,除了無窮無盡的垃圾資訊,騷擾電話,它最讓我感到不安的是:影響了我深度思考與注意力的渙散。

比如,最近,我買了一本小說,由於功課太多,我還來不及看。但我急於瞭解,於是,抽空上網搜了下關於此書的資訊。它本就是近期的熱點書,果然,那個評論多哦,有的把書中的主體內容做了概要;有的把此書的脈絡整理成結構圖;有的分析了書中情節令人耐人尋味的地方……十多分鐘後,我滿足的長嘆一聲。

然後,然後就很長一段時間不再碰此書了。直到有天想起,打開了書,令我不安的事發生了,我感到看不進去了,大腦轉不利索了!並且,看了一會兒就跑神,注意力集中不來,就是在回憶網上搜索到的情節走向。勉強自己看下去,書中人物誰是誰搞不清楚,情節在哪裡埋下的伏筆沒印象,邏輯關係一團亂麻。完了,我竟然看不進大部頭的書了!

為什麼呢?我馬上想到了罪魁禍首“碎片化閱讀”,這些年養成的閱讀習慣正在讓我成為“懶人閱讀者”。它阻礙了我的深度思考,讓我無法獲得深入,完整的理解;它讓我的心變得心浮氣躁,不能沉下來欣賞;讓我無形中跟著“標題黨”走,無法自主抉擇,自由批判;甚至,非系統的知識點損害了我的原有邏輯架構,讓我混亂!它還像毒癮一樣,然人習慣而不能自拔。越想越覺“恐極”,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幸而,此次看書事件及時警醒了我,讓我可以自我反思,讓我可以及時回頭,在“碎片化閱讀”的路上,我及時剎車,選擇,“反碎片化”。我願再拿起沉甸甸的書籍,在咖啡的香氣中,慢慢閱讀,慢慢思考,我要尋回以前的快樂時光!

總之,碎片化猶如一把雙刃劍,怎麼用,怎麼取捨在於自己!怎麼樣,面對這個新時代,面對碎片化與反碎片化,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用碎片拼出夢想 篇8

用碎片拼出夢想作文8 ,799字

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自從擁有了手機,時間就好像被分成了無數小塊。一捧起這小小的螢幕,我就會忍不住點開一條條資訊,瀏覽一片片“網紅”文章,回覆好友的一句句訊息,翻看一條條朋友圈……時間就這樣慢慢溜走,而細細回想,我似乎並沒有真正靜下心來做成什麼事,而只是捕獲了一個個碎片似的小資訊。據說,這樣一種狀態,叫碎片化。

我很惶恐。固然在這樣一個時代裡我可以輕易地獲取自己想要的資訊,每天都與爆炸般數量的諮詢打交道。但是是否過慣了這樣的生活之後,我再也無法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書;習慣了用社交軟體交流,我是不是再也無法與摯友面對面長談。我不知道我是應該“放下手機,立地成佛”呢,還是順應潮流,在碎片化的時代中求生存。

開學了,初次體驗住宿生活的我為了時時和父母保持聯絡,懷揣著手機和一顆躍躍欲試的心開始了新的征程。路漫漫其修遠兮,我試圖在手機與學習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高中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在教室裡每個同學都在用功學習,走出教室依然有著大把時間供人揮霍或是利用,但這些時間也像碎片一樣:出操前的五到十分鐘,飯後的十幾二十分鐘,等待洗澡的一會兒……每每到這個時刻,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機,打發時間。直到有一天,突然有個聲音在我的心裡吶喊:“不該是這樣的,醒醒吧!你看看你自己在幹什麼?你的夢想呢?這就是你認真規劃過的高中生活?”我打了個激靈。

我也不喜歡這樣的生活、這樣的自己啊。

所以才要振作!你給我打起精神!用好每一分鐘!

於是我認真了起來,制定了許多計劃,將每一段休息時間都排得滿滿的:出操前複習英語,吃晚飯理數學錯題,洗澡前後背語文。我把手機塞進了抽屜,只在睡前社交併瀏覽一下新聞。這樣的生活略有些單調,卻令我感到格外滿足。這是戰勝了自己的快樂。

這個故事還在繼續,我依然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裡掙扎著生存,努力地活得更精彩。我會控制自己,在碎片化的時間裡不斷努力,讓汗水澆灌出嫩芽,用碎片拼出我的夢想。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思想 篇9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 ,856字

當今社會,快速的生活使城市發展,但也催生的許多新事物。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讓方便的手機閱讀漸漸地代替了傳統的紙質書籍的閱讀,成為了大眾閱讀的主流。

碎片化的閱讀是指,閱讀模式不完整、斷斷續續。並且隨著這種閱讀方式“普及率”越來越高碎片化閱讀導致“人們缺少思考”,“淺閱讀盛行”等這一系列的弊端也漸漸浮現。

我自己作為一個喜歡在網上看文章的人,常常在看完一大堆文章之後,之後只重視它所帶來的資訊,卻沒了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讓我在資訊的汪洋大海里迷失了自己。我想在閱讀時,獨立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薩特曾這樣描述自己的閱讀體驗:我在書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又在書裡重新開始我的生命。是的,只有自己思考過的閱讀,才能直抵靈魂最深處。而碎片化的閱讀,最終只會讓我們的思想成為風中的柳絮,碎片化的閱讀,難以帶給人內心的震撼與精神的洗禮,更不必說靈魂的淨化和提升。

人們選擇碎片化的碎片化的閱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作用於人們無聊的、碎片的時間,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於隨身攜帶。但這也恰恰是他的弊端,人們用分散的時間去讀一篇文章,這往往會使人在看完了之後,忘記了自己看了些什麼,只好從頭再去看一遍,這樣既浪費了時間,也沒有任何的收穫。並且,這樣的閱讀,也往往很難讓人積累知識。

但反觀傳統的紙質書籍的的閱讀,可以使人靜下心來,並且往往在人看完了之後,讓人受益匪淺,回味無窮。徐升國說:“數字閱讀碎片化特徵比較明顯。我們不能片面和簡單地將碎片化閱讀等同於“不好”的閱讀。碎片化閱讀也是有價值和意義的,它滿足了人們多方面的閱讀需求,比如對獲取資訊、娛樂、社交等需求。以前沒有數字閱讀的時候,人們讀報紙和雜誌也帶有碎片化閱讀的特徵,我們不會說讀報、讀雜誌是壞事。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碎片化閱讀,它有自身的不足,需要彌補。國家和社會應該加強對國民深度閱讀的引導,讓人們在用網路、手機進行閱讀的同時,也注意多讀書。”

是呀!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中,我們不能被潮流所打亂陣腳,我們必須堅持一些原本的東西,才可以與這時代和諧相處。

生活的碎片化與整合 篇10

生活的碎片化與整合作 ,862字

現今,很少有人花大量時間看一本長篇小說,除非手機意外地不在身邊,這時只得勉強翻翻雜誌;而手機一回,就條件反射地瀏覽起網頁,短時間內瞭解了各方面不同的資訊,感覺充實又回味無窮。

“碎片化”生活已經越來越普遍。隨著科技的飛速提升和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被分割,漸漸產生了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購物等等。

由於碎片化的閱讀,完整的資訊越來越少,更多的是斷章取義或盲人摸象。雖然將精華挑了出來排列看似將資訊量增大又節省了時間,但其實如此籠統的瀏覽方式極其容易被遺忘。人們快速地瀏覽,不獨立思考、仔細推敲文字、整理思緒,只一味地看他人所言,這將使人們的思維產生惰性。

更糟糕的是,碎片化閱讀不僅是內容的多樣與零碎,還有時間的分割。閱讀需要專注並進行同步思考,一旦被打斷,意境就需重建,思緒也被其他“碎片”劃得支離破碎。

由此可見,碎片化閱讀使讀者忽視了閱讀的嚴謹性與連貫性。讀者不注重語言文字的邏輯性,缺乏理性的思考、深度的理解與主觀的感受;對於資訊則又過目即忘,不利於知識的積累、傳承。如此的“閱讀”既不增長多少知識,又不提升理解能力,卻反而使思想變得愈發空洞淺薄、雜亂無章。

也許碎片化生活本想提升人的效率,為之帶來便捷,拓寬人的視野,而它卻也引誘著人們走馬觀花地生存,不花時間於精神的追求、靈魂的洗滌,甚至有人開始在茫茫的數字資訊時代迷失自我。

當然,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徵,碎片化生活帶給了人們豐富多彩的內容與有效的利益。碎片化的社交可增廣人脈,碎片化的閱讀可“取其精華”;碎片化的購物一應俱全滿足了人的需求……

但碎片化的生活只能適度,不能過度碎片化。上文所提到的危害能夠影響人的一生,對此,人們有必要將碎片化的時間整合拼湊。對於閱讀,就要多花時間且不間斷,如可將晚上邊看電視邊看書的時間全用於看書,而上下班坐地鐵時看書時間全用於聽音樂放鬆。

將碎片化生活拼湊在一起整合起來,好似將不同時間相同的事平移於同一時間一起做,也許由於上班、吃飯的限制,但若細細規劃成功整合,則會使生活有條不紊。

碎片化與生活 篇11

碎片化與生活作文80 ,836字

清晨,我被手機鬧鈴聲叫醒。起床後,拿起手機重新整理下墨跡天氣,今天真是個好天氣。洗漱、吃飯、出門上學。

上學路上,我坐在爸爸的車裡。透過車窗,路人們行色匆匆。車站上等車的人們都低著頭,看著手機。媽媽一邊吃著早飯一邊看著手機QQ新聞,而我也趕緊掏出英語書,利用這十幾分鐘的時間背背昨晚來不及背的課文。

到了學校,滿滿的一日課程正等著我呢。上完一節地理課後,作業也佈置下來。同學們紛紛利用課間十分鐘時間互相討論著,翻看著地圖冊,抓緊把練習冊完成。

放學了,回到家,照例是無窮無盡的作業等著我。光語文作業就要四條,看來不做到九點是不行了。奮筆疾書,總算把數學作業給消滅了。抽空玩了會兒手機,突然想起單簧管老師苦口婆心地話:“我知道你們讀書辛苦,不給你們增加負擔。但是每天抽出20分鐘時間吹一下練習曲還是必須的。練練手指不能荒廢呀!”好吧,趁現在天色還早,趕緊練起來。不然晚上再練,就要算擾民了。

吃晚飯的時候想起老師讓準備的課外書還沒有買,“媽媽,把你手機給我用用,我要買本書。”我一邊扒拉著飯,一邊用手機開啟萬能的淘寶。查詢,下單,付款一氣呵成,搞定!

總算在九點前完成了作業,伸個懶腰,洗澡去。一天裡最放鬆的時間就是此刻。浴室裡傳出流水聲並伴隨著優美的歌曲。

這就是我的一天。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不得不把時間打碎。當你停下來休息時,只不過幾分鐘就會拿起手機或看一條新聞,或發一張圖,或說一句話,就走人。有人說這種碎片化不好,把事情弄得雞零狗碎,結果一事無成。可我覺得沒什麼不好的。小片小片的時間也好,大段大段的時間也好,最重要的是專注,將某件事長長久久地做下去。對我而言,我吹奏單簧管就是利用碎片時間,今天20分鐘練習音階,明天20分鐘練習曲子。就這樣堅持下來,完成每年的考級任務。我覺得一分鐘投入,就會有一分鐘收穫。

“待飯未來還讀書”古人就是利用吃飯時間讀了不少書。這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意思吧。我的生活是碎片的,在碎片的世界裡,努力把碎片形成“塊”,把它變成完整的夢想。

碎片化的思想 篇12

碎片化的思想作文80 ,815字

隨著現代社會的逐漸發展和進步,我們的生活也已經隨著他的步伐逐漸進入了一個資訊化的領域。這都是我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但在同時,我們的大腦也處於一個碎片化的思想世界。

這個碎片化的思想世界包含著很多方面。比如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資訊和碎片化的理解。

有人想要通過一篇文章向另一個人傳遞某些資訊,但在寫完文章後回頭閱讀時,發現自己的文章和想要表達的比起來少了幾個點,於是便在最後的結尾之前左添一筆又添一筆而這些內容卻和上下文沒有任何的聯絡。當另一個人收到這篇文章時,就好像收到了一份只有原圖而沒有其他提示的的困難拼圖。接受資訊的人很難把這些資訊拼接在一起,想要完成拼圖卻又完全摸不著頭腦,這就使資訊只能傳遞部分卻不能完全傳遞。而如果傳送資訊的人表達的無誤,接受資訊的人得到了完整的資訊,就像是收到了一份板塊劃分清晰,讓人一目瞭然的拼圖,接受資訊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完成拼圖,得到一幅美麗的圖畫。但也許他們只看重表面,卻不去思考為什麼送出資訊,他想要表達什麼。再舉一例,攝影師發現了一片世外桃源,找到了最合適的位置、角度,記錄下了這美麗的瞬間,放在展館中展覽,人們每每經過都會讚美,卻很少有人感受圖片的意境。

而碎片化的閱讀在我看來也差不多。人們手上拿到一本書,在他們看完後詢問他們看了些什麼,他們很多人都只能說出全書的一些零碎內容。一種可能:這些部分給他們留下的映像最深還有一種可能:他們只能回憶起這些內容。一本書,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讀完,要分幾次閱讀。但是當有些人第二次閱讀時卻已經把第一次閱讀的內容忘記,或剩下一些零碎的記憶。以此類推,最後一部分讀完時,剩下的只有零碎的記憶了。

我們不得不去深入思考這些問題的原因,很顯然,就是因為他們思考的不夠深入,如果他們思考深入了,就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碎片化的思想,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個淺顯的世界,只因為人們不去深入思考。所以如何終結這個碎片化的思想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人們奪取深入思考問題。

碎片化與非碎片化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3字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待碎片化的,如果把碎片化的概念放到社會中,未嘗不可引申出多元化的意義。

多元化也好,碎片化也罷,如許多事一樣,它是兩面性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瀏覽資訊的時候,你是會希望得到的資訊是多個方面的還是單個方面的呢,這也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所以我無法單純地說碎片化好或是不好。只能是就碎片化談談自己的想法。

我不否認碎片化的一些不錯的優點。比如說一份工作任務,將它分成幾份,交給不同的人完成,是不是更節約時間、也更有效率了呢?再舉個大家都不會陌生的例子,在度過寒暑假時,總會有家長或是老師建議我們列一份時間作息表。將一天的時間分成不同的時間段,去做不同的事,將時間合理化。

只不過我個人更偏愛非碎片化。我們可以來想象一些場景,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捧著一本書細細品讀。一個人製作一件精美的工藝品,對著一些細節精心修改,直到心滿意足。不知道在這個繁忙的時代,你們有多久沒有為一件事而駐足過了。反正我是有很久了。也許正是因為此,我才更為偏愛非碎片化的吧。

每個人對碎片化或多或少都是有些不同看法的。而我,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在這個繁華卻是匆忙的時代,沉澱下來,靜靜地用心體會一件事。

碎片化的時間?完整體的夢想 篇14

國三作文 ,1037字

一天的開始,從清晨的鬧鈴開始,明明是歡快的鈴聲,心中卻是一點都愉快不起來,倒是有幾分壓抑的感覺。匆匆忙忙洗漱好,換上有著太陽味道的校服,別上校徽,胡亂塞幾口早飯,背上沉甸甸的書包往學校趕。

走在通往學校的小路上,近幾天總是陰雨連綿,踩過路上的小水窪,濺起的水珠打溼了褲腳。腦子裡一遍遍過著正在構思的小說情節,答應了讀者的題材,雖說寫的都是短篇,但每篇都凝聚著我的心血。

趕在早讀之前到校,卻還是不免被班主任數落了幾句。交完作業坐回位置,隨手“梳理”幾把快要飛上天去的短髮,拿出書開始早讀。鈴聲一響,便起身去收作業,統計著同學們交作業的情況。當然,在這期間,我這個班長還要分配一點精力管理班裡那群不省事的“猴兒”。

忙碌的一天從現在正式開始。那麼,現在和我一起深呼吸—迎接碎片化的一天吧。

快速調整好狀態上課,邊聽邊記,時光匆匆流走,一節課也就這樣和我們揮手再見了。下課十分鐘,大家也顧不上什麼休息不休息了,補作業的補作業,臨時抱佛腳背單詞的背單詞。我也是一刻也停不下來,拿著筆趕畫稿,學校不可能帶著工具過去,就只能用鉛筆打底稿,回家了再加工。

中午也是兩三下把午飯解決了,這也是小學養成的習慣了。迅速的做完習題,繼續著沒畫完的原稿,必須爭分奪秒,現如今,繪畫人才越來越多,不抓緊著少得可憐的時間,你就註定被著碎片化的時代拋棄。

眨眨眼,一天也就這麼過去了。回到家,一點點把繁多的作業啃完,再畫著今天的稿子,一筆一畫描繪著世界的顏色,也只有這個時候,我是真正的放鬆,真正的快樂。

因為喜歡韓星,所以在網路上也會有著各種各樣刺眼的諷刺之語,每天自然也是要抽出時間回覆的。

一天的時間,短短的24小時,花幾個小時學習,用幾個小時畫畫、寫小說,抽幾分鐘迴應黑粉……碎片化的生活像是充斥著我的生活一般。但是,若要問我碎片化究竟是是好是壞,恐怕我也無法回答。我的老師曾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任何事物都沒有完全的絕對”。所以我也不能給碎片化的生活冠以“好”或“壞”這樣的判定。

不去評論他人,就我而言,零碎的時間都用在畫畫之上,雖辛苦但樂此不疲。畫畫這條路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勤學苦練,挑戰不同畫風,才會得到他人的認可。

也許我的生活是碎片化的,但不可否認,我的夢想卻是個完整體。或許我年紀尚小。做事還是一腔熱血,可是,這個時候不拼一把,以後又何來勇氣去踏足其他事物呢?

或許,我們還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兜兜轉轉,但只有堅持自己的夢想,不負初心,才有可能走出迷宮,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追求“完好”的夢想 篇15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 ,824字

“碎片”是指零星破碎的物片。就好象我打碎的飯碗,散落在地上,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每次媽媽都會緊張地對我說,別碰那些“碎片”,不小心會被割破手指。記憶裡的碎片,有打碎的碗,有打碎的魚缸,還有打碎的雞蛋,那些“碎片”背後總會有一個不太開心的故事。

今天老師和我們講述了一些不同的碎片—“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資訊、“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這些碎片摸不到,也看不到,卻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周圍,彷彿我們的生活也是“碎片化”的。

在懵懂中,我尋問了爸爸,查閱了字典,還求助了我的電腦。不知覺中,我運用不同來源的知識“碎片”,拼接成我對“碎片化”的理解。碎片依然是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卻增加了靈活、個性的含義。當我在電腦中輸入“碎片”,查詢資料時,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找到了一本書,名字裡也有碎片,《文明的碎片》講述了餘秋雨先生在祖國山水之間,拾起中華文明的碎片,又重新組成了現代人新的文明。

那麼“碎片”是好還是壞?這些“碎片化”的生活,帶給我們的是成長的盛宴還是感官的陷阱呢?又如何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追求“完好”的夢想呢?

我雖然只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知識的來源卻是多種多樣,就象一個個碎片的組合,它們來自老師、來自網際網路,還有些來自大自然,來自人與人的交往……而學習這些知識的時間也是碎片化的,我會利用早晚班車的時間背誦單詞,也會利用晚飯的時候,看“自然傳奇”;頭腦清醒的時候喜歡做數學題;心情舒緩的時候喜歡讀語文……

“碎片化”的是我學習的時間和途徑,而“完好”的時我學習的目標,媽媽說這好象是萬花筒,雖然是由玻璃碎片組成的,卻能帶給人是無盡的想象和快樂。因為人巧妙的利用了這些玻璃碎片。所以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能享受到盛宴還是掉進陷阱裡,取決於家庭薰陶,取決學校的教育,更取決於我們自己。不要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失去判斷,迷失自己;要有明確地目標和計劃,巧妙運用身邊的“碎片”,在生活中追求“完好”的夢想。

追逐夢想,碎片化生活 篇16

追逐夢想,碎片化生活 ,838字

“叮鈴鈴,叮鈴鈴……”叫醒鬧鐘不停地響起,“快起床了,要來不及了……”我在一聲又一聲的呼喚下,終於被喚醒。揉揉朦朧的雙眼,打了個哈氣,伸了個懶腰,懶洋洋地從被窩中爬起。

今天是週六,可是我還是要去上課外興趣班。瞥了一眼時間,才6點15分,但對我來說,已經需要抓緊時間了,快速地洗漱和吃早餐。洗漱前,不忘開啟ipad放出美妙的英語聲,邊聽著英語邊洗漱,洗漱完畢又立馬吃起早餐,一邊喝著牛奶一邊又拿出紙和筆,默寫著今天課上需要默寫的英語單詞。

6:45分匆匆地從家裡趕往地鐵站,乘上地鐵,找了個位置坐下。翻開書包中的筆記,看了一下今天的課程及各科作業要求。下午還有個繪畫課,是畫個鼻子。開啟繪畫本,對著畫本,拿起畫筆,“唰唰”地勾勒了幾筆,一個鼻子產生,左看看,右看看,還算滿意。

完成了這些事情後,我又拿起手機,開始了電子閱讀。閱讀了幾章後,只聽“江蘇路到了,開左邊門,請有需要換乘列車的乘客,有序下車……”。我看了時間是7:30,收起了手機,背好書包,準備下車,趕往我上課地點。

這就是我週六的一個碎片樂章。隨著科技的發達,我們的生活也逐漸被碎片化,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大家都說“碎片生活”打亂了我們傳統的生活,什麼事情都變得囫圇吞棗,沒有一個計劃性持續性。把原本完整的事情,分割了幾次完成,達不到連續性的效應。

可是,我不這樣認為!碎片生活可以利用短時間來學習和了解更多知識、資訊。我一直牢記魯迅先生說的這麼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這個“擠”,就是接受“碎片化”生活,用一小片時間來充分利用。日積月累,持之以恆,也可以達到傳統生活的效果,達到最終結果。

一天24小時,我們每個人在這24小時內要完成的事情不同,採用的方式也不同,追求的目標也不同。但我相信大家追逐自己的夢想都是美好的,關鍵是看大家怎麼來分配利用時間啦,一秒鐘也好,一分鐘也好,一小時也好,在這有效的時間內全神貫注地投入,就會一份收穫!

我用夢想感受生活,用“碎片生活”實現夢想!

碎片化的利與弊 篇17

記敘文 ,747字

在這個電子技術、資訊飛速發展的時代,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顯得太短暫。時間猶如碎片一般,零星分佈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天都如拼圖一般,拼拼湊湊、忙忙碌碌。所謂“碎片化”,原意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而現在用於形容我們的生活。打遊戲、網購都算是碎片化生活。這些原本可能用來工作或學習的時間,如今分割給了許多並不重要的事物上。

現如今,碎片化的生活已成為一種常態,它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與節奏。而“碎片化”的產生,有利,也有弊。碎片化生活,讓人們能充分利用空閒的時刻,哪怕只有一分鐘,也都能利用起來。就如背單詞,若是認真地坐在桌前,耗時久,效果也不見得好;而如果能利用坐地鐵、擠公交,或睡前幾分鐘的時間,長久積累下來,一定能見效用。又譬如練習聽力,長時間一定會感到枯燥,而若是能充分利用好零散的時間,只要堅持,便一定能收穫成功。

然而,碎片化生活對讀書帶來了許多弊端。讀書,一定要靜下心來,慢慢體會,才能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如今的碎片化生活,將讀書的時間分割了出來,變成細碎短暫的讀書時間。長此以往,文章中值得反覆斟酌的語句便不會吸引讀者的目光。而讀者在閱讀時,也缺少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一本好書,便毀在了碎片化的閱讀中。這看似提高了我們的讀書效果,實則卻並沒有帶給我們靈魂的深思。

處於碎片化時代中的我們,或許無法改變這一生活模式,但卻能努力適應它。碎片化時代,我們應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在大量資訊蜂擁而至時,學會擇優劣汰,拒絕盲目從眾。

碎片化生活的時代才剛開始,有著許多難辨真假的誘惑,顯得有些茫然。可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有著一番規律,也是對人的考驗。只要內心堅定、清晰,便一定能充實自我。生活充滿了碎片化模式的太多物品,形形色色,其實只要心無旁騖、不被外界干擾,那麼便能很快適應這個時代了。

淺談社會思想碎片化 篇18

記敘文 ,902字

試圖專注於面前的作業時因微信訊息的提示音而拿起手機,在機場候機的時候忍不住開了一局遊戲,看小說購物都用閒暇的點滴時間在網際網路上完成……當你已經完成習慣於這樣的生活模式,同時為自己的生活之“充實”而沾沾自喜時,你便被“碎片化”了。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美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糕的時代!”這便是碎片化時代的真實寫照。我不否認資訊碎片化給生活帶來的便捷,真正可怖的是個人的思想碎片化導致的社會碎片化。

“碎片”取零碎片面之意。思想碎片化,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個人接受外界各式各樣零散的資訊時,只匆匆看過其表面最為淺顯的意思而無對它背後的用意與含義的分析與聯絡,甚至絲毫不加思考便輕易聽信。有人說,如今移動網際網路橫行,這樣的弊端在其優勢下足以讓人忽略。而在我看來,這樣無知淺陋的觀點正是他被思想碎片化的必然結果,因為不懂得思考的人方無法意識到思想的重要性。

思想,即如康德評啟蒙運動,“助人擺脫加諸自身的愚昧狀態”。思想使人擺脫愚昧,換言之,便是無思想使人陷於愚昧。這愚昧,最直觀地體現在對生活的心態與認知上。當一個人長久以來對碎片化資訊不加聯絡思考的吸收構成了他主要的生活模式,那麼他所瞭解的世界也就是散亂無章的,若他對資訊沒有獨立的處理能力,無法將其聯絡起來構成整體印象,我們便也不能期待他對社會有自己的見解了。

可悲的是,由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世界各地的人們接收資訊的方式也都大同小異。微博、推特、ins、facebook……碎片化的資訊佔據了生活的絕大部分,而碎片化資訊接收方式的普及又造成了思想碎片化的普遍。聽之信之,無聯絡,無思考,無觀點,無創新,構成了當今社會的整體形象。

然而,社會的進步是建立在思想創新突破上的,沒有創造,何來發展?曾經有一個外國記者說過,他來到上海,感覺這近乎一個複製的紐約。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呈現出來的卻是幾無分別的模樣,這就是整個社會的思想碎片化最直接的後果。若長此以往止步不前,那麼未來堪優。

社會是由無數微小的個體組成的,要想改變現狀,唯有每一個先改變自己。將碎片化的資訊聯結整合,形成自己的思想,這才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碎片化生活的正確“開啟方式”。

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 篇19

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作 ,822字

無論是在公交、地鐵;亦或是在馬路上,手機螢幕似乎沒離開過人們的手心。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和人的距離似乎越拉越近。生活也越來越趨向碎片化。

曾經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變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九宮格”;曾經一頁頁泛著書香的手卷,轉變為手機上一篇篇的一二百字的小段子;曾經的書信明信片,如今成為了微信、QQ的一條條訊息……

這是個碎片化的時代。

造成這樣生活碎片化的原因是什麼呢?也許是因為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生活節奏的加快,意味著人們要在相同的時間中,做更多的事情。造成的後果就是:時間碎片化。因此導致人們的各項活動也變得碎片化:例如閱讀、購物、社交……

同樣,這樣的碎片化形式會給我們自身的心態與認知造成一定影響。首先說說心態:人們變得隨便、懶惰、自私功利……為什麼會隨便?私以為是因為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處於一種心理疲勞的狀態,當到達一種極限,人們對於事情的處理也就變得不那麼認真了。那麼,為什麼會懶惰?其實和“為什麼會隨便”的原因一樣,在身體上承受極限,最終也就放縱自己。至於“自私功利”的想法也許原本就紮根在我們的心裡,只是網路的高速發展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罷了。

當然,事物總存在著它的兩面性。固然生活碎片化會對我們的心態與認知產生一定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為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原本可能需要上百人,耗費幾星期的工作,如今用計算機工作只需幾十分鐘甚至幾分鐘就可搞定。

同時這種碎片化也讓人們在高強度的生活節奏下,進行著屬於自己的自由活動。比如閱讀碎片化,能讓人們在僅剩的可支配的碎片化時間中,進行閱讀的行為。再比如說社交,過去可能與別人交流靠面談、書信;現在因為時間的碎片化,也沒有太大可能性去寫信,於是現在的QQ,微信自然成為一種方便、迅捷的社交工具……

我們無法阻止時代的腳步,更無法改變歷史的程序,但我們能改變自己。人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不要讓周圍環境使自己變得“碎片化”,才是我們應起碼做到的。

碎片化的是生活還是思想? 篇20

碎片化的是生活還是思 ,1025字

在這個高科技發展的時代,網際網路已然離不開我們,人們開始樂而不疲地選用碎片化的方式開始生活。

簡單的讀書,方式也與以前大相徑庭。如今只要開啟百度手指輕輕一點,便會得到成千上萬的連結,我們只需要看看哪些閱讀量比較高、點贊人數比較多,就可以毫不費力地開啟它們,擷取其中碎片化的資訊資料。回憶過往,孔子有翻閱《周易》韋編三絕,蘇軾有讀《阿房宮賦》撒然不倦,平生寫了不少佳文。就算近代文學家也沒有單單一個不翻閱經典著作卻只一味靠拼接採用那些碎片化的資料寫成大作的。

可為什麼人們寧願擷取這碎片化的資料也不願花時間去看看經典,為什麼人們寧願咀嚼這“碎渣”也不願在“大餐”面前逗留止步。

碎片化的資訊給人們帶來滿足感和快感,人們只要動動手指,大把大把“資料”便到手了,靠著稀散的資訊沾沾自喜完成了“大作”,在順手給發帖人一個贊一個好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無條件相信那乾癟沒營養的內容,而那些實實在在的大著作卻無人賞識,甚至被人惡意改編用不少網路語成低俗的東西卻受到不少人的青睞。人們越來越傾向那些拼的支離破碎的東西。

資訊時代也少不了不少app的參與,許多社交軟體就例如微博微信,不少人離不開它們,無論社會上有什麼風吹草動人們第一時間得知一定是在這些軟體上而不是看新聞看報紙。我曾經親身目睹過一件事,前段時間網上瘋傳著一段兒子打父親視訊,不少人發表著自己的“大道理”指罵那位兒子,可就在第二天,一段視訊又穿出來說是父親做了對不起兒子的事活該捱打,這下有不少人自作聰明開始評論父親的行為。可試問在坐有當事人麼,拼著這碎片化的視訊真的能肆意指責麼?簡簡單單的例子,不少明星,因為網友憑藉道聽途說來得碎片化資訊開始捏造發表評論硬生生逼死不少明星!

真正碎片化的單單是這些資訊資料麼?

然而,人們的思想逐步開始受到改變,腦袋漸漸成為另一個碎片化的場所,面對問題,開始用腦袋裡的碎片化東西東拼西湊組織答案,且任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答案含金量極低。並且養成了單方面有一點碎片化的訊息便開始發表自己的言論,不管這些言語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慢慢的社會上瀰漫著這種風氣?有一點點碎片化的訊息便有不少人便冒出來興風作浪。使不少人以這為樂趣,同時扭曲其他人的思維。

碎片化資訊就例如一張撕碎的紙,即使你拿膠水沾在一起可無論也不能拼的天衣無縫,相反到處是裂縫。

碎片化的資訊怎樣利用,大概是隻能看過一眼吧,真正需要的是你腦子中的“過濾器”,這樣才不會使自己的思想成為碎片,不會依賴碎片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