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花瓶成了碎片相關作文20篇

當花瓶成了碎片 篇1

當花瓶成了碎片作文7 ,753字

“哐當”,陶瓷花瓶摔成了碎片。

在如今的網際網路生活中,許多人會抱怨事情都被“碎片化”:時間成了碎片,閱讀成了碎片,社交成了碎片……然而,這樣碎片化的生活,真的就代表了不好,有如陶器摔碎了,便應得到人們的唾棄?

歐陽修曾說:“餘平生所作文章,多要三上:馬上、枕上、廁上。蓋惟此,方可心屬思而。”散文大家歐陽修正是充分利用了生活中所餘下的“碎片”時間,才會作出遺傳至今的,令人感嘆不已的文章。

如今生活餘下的碎片,從“三上”,變成了等地鐵公交,三餐之後等等的時間;從寫文,變為了掏出手機—這也正是最為人詬病的一點。人們籠統的認為,只要是看手機,都是無益的。

網際網路的確錯綜複雜,五花八門的應用令人眼花繚亂,往往開啟手機,點這點那,最後便忘了最初開啟手機的目的—也許只是看個時間、查個天氣,亦或回條簡訊。但我們不能忘了,古代有遊手好閒的人,也有像歐陽修這樣抓住時間的偉人——沒錯,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我們都該敬奉他們為偉人。現實中也有這樣懂得利用碎片的人們。他們點開手機,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瀏覽時政新聞,與朋友或客戶進行交談,繼續閱讀一本好書。他們不會像迷失的羔羊在其中亂轉,更不會受網際網路上形形色色的應用的吸引。在碎片化的過程中,這些人抓住機會,提升自我,最終在現實生活中脫穎而出。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網際網路、手機、碎片,並非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因為這因人而異。在懂得自制的人的眼中,這些是寶貴的財富;而遊手好閒的人最終也只會遊手好閒,還會推卸責任,反過來批評是網際網路生活讓他們的生活成了無價值的“碎片”。

我將陶瓷碎片撿起來,用膠水粘合,又放回書架上。我依然喜歡這個花瓶—碎片構成了花瓶,花瓶也因這些碎片而獨一無二,令人心醉。

當時間變成了碎片 篇2

當時間變成了碎片作文 ,785字

清晨,我從睡夢中醒來,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什麼?星期一要考試我居然不知道?”正悠閒吃著早餐的我看到QQ上的資訊差點沒把早餐噴出來,接著,我立馬把書和筆記拿了出來,一邊啃早餐一邊複習。可還沒複習多久,一旁的手機響了起來,原來是好朋友發來了一部電影,我本想待會兒再看,可她發來資訊說:“這部電影超好看,你快看看吧。”我不好意思拒絕她,只好看了起來,可沒想到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起初,我還能趁著間隙瞄兩眼書,到後來直接把書扔在一旁,專心致志地看起了電影。

“鈴鈴鈴”正看得津津有味時,電話鈴響了,我只好不情願地去接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媽媽略帶怒氣的聲音:“怎麼這麼晚才接電話?又在玩電腦吧!明天還有考試,你怎麼還有心情玩?去把我給你買的試卷做掉兩張!”我聽了之後暗罵自己怎麼不早點接電話,現在好了,又莫名其妙多出兩張試卷!我想著先玩會兒電腦,待會再寫也不遲啊,可沒想到我這一玩就是一個小時,我正在奮筆疾書時聽見了媽媽的腳步聲,便迅速的把作業移到廁所,裝作肚子痛,實則是在寫作業,寫完後就找了個機會回到了自己的臥室。

當我寫完試卷捧起手機時,看到群裡有人問作文怎麼寫時,我的心“咯噔”一下,我的作文好像也沒寫!於是我只好藉口要午睡,然後關上門,繼續寫著作文。我的作文就快寫完時,媽媽發現了我的計謀,鐵著一張臉,十分生氣地站在那,我見狀,知道一頓狂風暴雨般的臭罵是少不了的,就低下頭接受懲罰,果不其然,媽媽的罵聲劈頭蓋臉地砸了下來,我沒反抗,畢竟這事是我錯在先。媽媽不知罵了多久,興許是見我態度誠懇,興許是罵累了,就停了下來,然後厲聲對我說:“以後幹什麼事都要規劃好,一門學科的作業要放一起做,不然時間那麼零碎,就算是學了也學不紮實,沒用。”我聽了感覺好像也對,這種碎片化學習雖然省時間,但學習,哪怕是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來理解一篇古文,英語課文,數學公式以求紮實,那也是在所不惜的!

誰把我們切成了“碎片”? 篇3

誰把我們切成了“碎片 ,788字

我走進擁擠的地鐵車廂,環視一下四周—像我這樣在地鐵上“東張西望”的人都不多了,所有人齊刷刷地貓著腰,彷彿要被手中的那塊螢幕吸進去一樣。

隨著網際網路,智慧手機不斷普及,很多人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好像也沒有怎麼用手機嘛……”雖然說,我們自我感覺沒有花多少時間,但是一旦積少成多,時間就花掉相當多了—剛剛開始工作了五分鐘,便想起來朋友圈裡某朋友的動態我沒有點贊,於是興沖沖地點開,津津有味地看了十分鐘,而後想想時間不多,還是趕快工作吧,於是放下手機。好不容易才進入了工作狀態,一分神,想到某寶今日又有打折活動……於是乎三四個小時過去了,工作進度還停留在最初五分鐘狀態。

看似是手機影響了我們,倒不如說是我們自己影響了自己—我們沉溺在互聯網裡,享受那種毫不費力獲取資訊的快樂。在網上看每日頭條,看那些誘人卻空洞無味的標題,還有所謂的“經驗”“乾貨”……這種愉悅感彷彿吃薯片—明知它沒有營養,或許有害於自己,但還是吃得手不能停,以至於忘記了吃飯。

再者,網上所謂“乾貨”質量也是良莠不齊,不過是把一些細碎的技巧餵給我們罷了。更有甚者,放著大好的課程教材不用,在那裡叫囂著“用碎片化學習取代大學”,這是對學習的誤導。你可以為,抽象的泛函分析同調代數是“每天五分鐘”就可以學會的?醫學生花一個半學期學習的生理學,真的只要一個視訊就可以通曉?那些被領域內專家公認的“聖經”級的參考資料,哪一個裡面不是字字珠璣,充滿“乾貨”?只不過我們寧願不費力地去看這些沒什麼價值的“零食”,而不願意去啃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書本。

把我們切成碎片的,終究還是我們自己,因為自己不願意去沉下心來工作,學習,而選擇從網上獲取不需要花費腦力的資訊,不僅讓本可以工作的時間成了碎片,恐怕讓我們腦子裡的知識也都成了碎片,可我們卻依然心安理得,嗚呼!

生活變成了碎片 篇4

生活變成了碎片作文1 ,1161字

21世紀的今天,科技發展得尤為迅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開啟了碎片化的生活。

今天,媽媽出去旅遊了,接下來幾天就都要由我和爸爸當家作主了。我洗漱好了之後,突然發現桌上沒了媽媽準備的早餐,我不禁失望了。爸爸走了過來,看到我失望的表情後,拍拍我的肩膀,說:“沒關係,我有這個!”我抬頭一看,爸爸手裡拿著手機,我不解地說:“要這幹嘛,總不能靠玩手機吃精神食糧吧!”爸爸神祕地笑笑,說:“這你就別擔心了,看我的,走吧,買早飯去。”爸爸連錢包都不拿就出門了,我提醒他:“忘拿錢包啦,我餓著個肚子還要幫別人刷盤子我可刷不動。”爸爸頭也不回地說:“不會讓你刷盤子的,走吧。”

看著爸爸一臉自信的樣子,我滿臉不信地跟著他,到了餐車前,爸爸買了兩個手抓餅,要付賬了,我緊張地看著爸爸,只見他從褲子口袋裡拿出手機,我不禁大開腦洞,幻想爸爸把手機往地上一摔,就摔出十幾張百元大鈔,引來人們圍觀。但事實比我想象的要平淡不少,爸爸只是點開手機中一個藍色的軟體,對著餐車上那個藍色的圖示掃了一下,圖示上印著“支付寶”但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就拿起手抓餅對我說:“走了,還愣著幹嘛。”我正等待著付款的過程,可這就走得措不及防了。沒有緩過神,爸爸看我驚呆的表情,不禁笑了,向我解釋道:“這個是支付寶,只需要繫結銀行卡,在手機上就可以進行買單”,我不禁佩服現代科技的便捷。

媽媽不在家,吃飯還是最大的問題,中午,爸爸又是隻拿了手機,對我說:“吃飯去,今天就去你上次說想去的飯店。”我想:這餐廳離我們這很遠啊,要走過去的話能帶著腿吃飯就萬幸了。

爸爸帶我來到街邊,用手機掃了一下小黃車,我上學是隨處可見,爸爸掃好後對我說:“密碼是6619,按旁邊的按鍵就可以了。”我逐一按了,突然聽見“滴滴滴”的聲音,鎖就彈開了,我騎上車,在路上,爸爸又一次做講解員,對我簡述了共享單車的經營理念和使用流程,我又一次被現代的高科技所折服了。

如今,科技發張飛速我們的生活不再單一,科技彷彿打破了我們原本的生活,將它變成了碎片,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碎片化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便利,讓我們省去了許許多多的精力與時間,可以讓我們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回頭再看,碎片化的生活真的好嗎?人們不需要再買報紙,只需下載一個新聞軟體;人們不用再聽收音機,只需要看一段段視訊……就這樣報紙、收音機、書本等等都會成為碎片化生活遺棄品,讓我們回想當時90年代大街上賣報的報童、人們目光清澈,沒有帶著眼鏡而黯淡了雙眼……

到未來,自由女神像手裡握的不再是火炬,而是wifi路由器;當埃菲爾鐵塔上掛滿了手機充電線;當金字塔上貼滿了二維碼時,碎片化的高科技生活真的好嗎?

我們的生活變成了碎片,每一片都能閃爍它獨一無二的光芒,但是別忘了,每一片光芒的背面總有黑暗。

生活被切成了碎片 篇5

生活被切成了碎片作文 ,929字

生活被切成了碎片…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手機,電腦,電視機這些已經司空見慣的東西早已在不知不覺中闖入了我們生活。也正是因為有了它們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會被他們切成了一片片的碎片,成為了碎片化的生活。

其實仔細想一想,一天下來,好多事情都因為手機這類電子產品而打斷,結果導致明明可以很快完成的一件事情要拖至好久甚至一天。我想,這種事情估計不是隻發生在我一個人身上吧。

一大清早,就聽見手機微信裡傳來的“嘟嘟”聲,睡意朦朧的開啟微信,就看見戲劇社的微信群中的社員在聊天,看完聊天記錄,原本還想繼續睡覺的我卻神智清醒,睡意全無。瞧,一大清早的睡眠就被電子產品切成了碎片!

來到了書桌臺上,面對著堆成小山的各種作業,心中暗暗的嘆了一口氣,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投入作業。不一會兒,手機通知鈴聲又響了起來,我想肯定不是QQ就是微信,打開了手機,是好朋友發過來的訊息,想問我一些作業。因為想著堆成山的作業,就不要睬他們了吧。心中雖然是這麼想的,但是手機真的是有這巨大無比的魔力啊,我的手還是非常“誠實”地打起了字。這一回答可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看看朋友圈吧,哇,他有出去玩了,給他點個贊吧!再看看QQ空間,這個連結裡的小貓好可愛啊!再刷一刷微博吧,天啊,這款手帳本太美了……放下手機,抬頭一看時間,心中一驚,原來已經過去那麼長時間了,再看看“小山”,紋絲不動,我又不得不抓起筆,奮力地寫起作業。

“叮鈴鈴”一陣清脆的手機鈴聲又響了起來,本來就因為好多作業而心情不好的我又因為這個電話而惱怒起來,一看,竟然是騷擾電話,我氣得將手機往床上一扔,坐在椅子上發呆,許久,才重新動起筆來。唉~又一塊碎片落地。

十點半了…我才剛做完作業,碎片化的一天生活又結束了,我拖著疲憊的身子上了床,躺在床上,心中想想,如果今天早上沒有群裡的訊息打斷我的睡眠,如果同學問我問題我沒有回覆,說不定我也不用做到那麼晚。

這樣子的碎片化生活其實是不可避免的,每一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生活。把這些碎片拼起來,就是一個個連貫的故事。但是生活在這個時代,想要過一個連貫的生活其實還是有一點難度的。但是如果我能夠儘量的減少碎片的數量,我想,這個是可能的!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

當人,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 篇6

當人,遇上了碎片化的 ,1099字

生活如花,奼紫嫣紅;生活如歌,美妙動聽;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詩,意境深遠……

可隨著現代媒體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愈發的碎片化,人們的心也變得浮躁求快,只是一味的完成一些任務,並沒有在享受生活。詩人歐陽江河曾經說過:“我故意寫長詩,對抗碎片化的生活。”那麼,這樣的生活究竟帶走的是什麼?當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我們應該在這種環境裡怎樣提高自身的修煉?

對於這種畸形的生活方式,我們是不是可以去改變呢?在慵懶的午後,悠閒地在書房完整的讀完一本書;亦或者是在明媚的早晨,聽著輕音樂進行一次慢跑;亦或者是在爽朗的夜晚,伴著清幽的月光在小路上漫步?

其實,碎片化生活就表現了人們對享受生活的興趣的喪失,而更多的則體現了人們內心的浮躁。如果有人在傍晚回想著自己一天都幹了什麼的時候,他甚至可能都想不出任何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應證了一句話“我們究竟是活了365天,還是活了一天,重複了364遍?”

碎片化的生活暴露了時代文化生活的弊端,現在人們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路。可在這個科技時代,當一個“科技文盲”可不見得是件好事,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控制好時間,控制好自己。有一次我路過一家咖啡館,門口掛著一個牌子說:“我們沒有Wi-Fi,陪你身邊的人說說話吧”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是啊,不知不覺中,我們形成了一個可怕的習慣,早晨睜開眼第一件事是摸手機在哪兒,做作業前,是先開啟手機刷刷微博,晚上最後一件事還是玩手機,我們的生活節奏和原定的計劃因為手機而被打亂了。如果當不思進取滲入了人的思想,當享受生活變成為了生存,那麼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支離破碎。

在這個飛速運轉的時代,人與人的距離越來越遠,看似正常的交流越來越少,無聊的展現和虛榮的吹捧卻越來越多。“碎片化”它的確偷走了我們的很多時間與精力,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這些都只是碎片化生活的一冰山一角,但這碎片化讓更多人得了拖延症—把這部電影看完再吃飯,把這盤遊戲打完再睡覺,把這朋友圈刷完再寫作業……同樣的一天時間,有的人可以很出色地完成當天的任務,有的人卻什麼也沒做,為什麼?就是那些所謂的“碎片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在寫作業了,群裡有人在發訊息,進去聊一會!手機螢幕一亮,哦!原來是某某品牌出了新款式的衣服,去看看!有人邀請打遊戲了,心裡想著頂多半個小時,進去玩一會!一天,一個字都沒寫。

其實“碎片化”並不是一個新的詞語,但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是對人本身的一種修煉。火眼金睛的淬鍊是炙痛的,雙刃劍法的熟悉是漫長的,只有苦練七十二變,才能笑對八十一難,這些都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面對碎片化的生活,我的選擇,是砥礪前行。

當高一學生遇上了碎片化生活 篇7

當高一學生遇上了碎片 ,759字

如今的網際網路科技已經越來越成熟。大多數的人們已經被這種技術深深地吸引,導致了現在最為嚴重的現象之一:碎片化生活。

碎片化生活就是原本正常的生活被各種外來因素影響,使我們要做的事情“打碎”。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種生活呢?

我是一名新高一的學生,在開學前我已經開始制定我的學習生活表,在我心裡想著要遵守。剛訂好的表,同學打電話給我:“嘿,今天下午打球去怎麼樣?”,我想多沒想就答應了,打了幾個小時回家後,我突然想到,我剛制定好的生活表怎麼馬上就忘了,我不禁笑了起來,“以後再說吧”我這樣說道。

開學後,在學校過完了一天,很快的到家,心想:今天快點做完作業,然後拿出作業本奮筆疾書。不一會兒媽媽敲我房門:“兒子,吃飯”我放下筆跑去吃飯,吃完飯回來,還沒有拿起筆,手機上傳來了班群上的聊天框,我拿起手機隨意的發了兩句,結果來了更多的人,我便忘記了作業和他們開始聊起來了。當他們說不聊了,開始做作業了,我才想起來作業,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1個小時了,我開始寫起了作業,最後,我到十點寫完了原本八點就可以寫完的作業。

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碎片化生活對我們原本生活影響的嚴重性,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當我們回家要做作業或工作時,我們應當避免與網際網路工具像手機或電腦或者平板電腦,專心地解決作業,如果必須要用電腦等,一定要有很強的自控力,不被一些因素打擾。

改變碎片化的生活,不僅要改變外在因素,還要先改變自己。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擠擠總是會有的。這句話幾乎被每個人記在腦袋裡了,但又有多少人付出了實踐呢?如果我們多利用一下自己的空閒時間,碎片化的生活就會完整很多。

當我們努力積攢出整塊的時間,我們可以用來閱讀書本或新聞,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遊戲上,把原本完整的時間打碎。

所以你現在對碎片化生活有所反思呢?快來努力整合時間吧!

當“00後”遇見“碎片化”生活 篇8

國三作文 ,1140字

2004年3月的一個夜晚,我這個“00後”懵懵懂懂地一頭扎入了這個全新的世界,開始了屬於我的漫漫人生路。在過去的十三年中,我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感受著真善美;同時也遇見了前所未有的“碎片化”生活,—

眨眼又是一個幸福的週末,無鬧鈴之亂耳,無課程之勞形,怎一個“爽”字了得!我揉著惺忪的睡眼,拿起床頭的手機,照例瀏覽一下視訊的更新進度,然後點開微信班群,撲面而來的是幾十條新資訊“班長,下週的隊會稿子寫好了嗎?”、“老班,課本劇劇本找到了嗎?”、“老陳,有空約一局王者怎麼樣?”……

“噢,不”我哀嚎一聲栽倒在枕頭上,頓時覺得美好的週末被無數的任務“攪局”了!老媽循聲而來,問清了事情的原由,幸災樂禍地“嘿嘿”直樂,然後丟下了一句最高指示:“能者多勞,速戰速決!”

我蔫頭耷腦地吃著早餐,嘟囔著微信群的“十宗罪”,吃到一半的時候,我發現我心愛的大茂脆筍快吃完了,不由地嚷嚷著再買幾瓶,老媽一邊答應著一邊拿起手機,點開一號店的APP,在購物車裡加了幾樣日常用品,我瞥了一眼,發現十點前下的訂單當天就能送到,老媽一副篤悠悠的樣子,對我說了句“瞧!碎片化購物,方便!”

早餐後我休息了一會兒,照常進房做作業,爸媽也開始各司其職—我爸負責打掃房間,我媽則一頭扎進了廚房。休息時間我去廚房慰問辛苦的大廚,卻發現廚房裡傳來一陣說書的聲音,原來是老媽一邊洗菜做菜,一邊用喜馬拉雅APP聽《三國》吶!說書人抑揚頓挫的語調,和老媽手裡的砧板菜刀剪刀的碰撞聲,奇妙地交織在一起……哦,這大概也算是一種“碎片化閱讀”吧!

週末的午後,是我最自由最嗨皮的時間—因為我可以名正言順地拿起手機,和我的朋友們在網路上聯網打幾局遊戲,雖然週五剛剛和他們分開,不過在遊戲裡搭檔廝殺一番,和在學校裡一起上課的感覺可完全不同!等我盡興地放下手機,老媽幽幽地嘆了口氣道:“想當年,我們小的時候,和鄰居家裡的小夥伴們一起去弄堂裡玩……”得,老媽一回憶往事可是滔滔不絕、綿綿不斷,我趕緊丟給她一句“這就叫‘碎片化娛樂’呀!”然後一溜煙進房間做作業去嘍!

這就是我們“00後”遇見的“碎片化”生活,我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沉浸在碎片化的模式中。我們享受著手機APP給我們帶來的便捷,見縫插針地利用所有片段的時間閱讀網路資訊,以父輩無法理解的方式溝通著彼此之間的情感;但我們也被鋪天蓋地的資訊包圍著,無論是否願意,那些提示資訊總是會跳出來阻礙我們的視線,我的同學們甚至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自己已經逐步喪失了靜下心來閱讀一本紙質書的耐心……

我們是“00後”,面對全新的“碎片化”生活,我想我們能做的是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唯有儘可能地保留澄淨的心靈,才能在這多變的時代中,尋找到不變的心靈皈依!

媽媽的那些花兒——遇見碎片化生活 篇9

國三作文 ,1094字

媽媽離開故鄉已久,特別喜歡哼哼這首歌:“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她們還在開嗎?她們都老了吧?”

前幾年,媽媽帶我回去過一次。故鄉的變遷讓媽媽茫然而惆悵,因為城市建設沒有了熟悉的故園,因為輾轉和失聯沒有了兒時的舊友。站在曾經的老校舊址,媽媽又輕聲唱起那首歌:“如今這裡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她們在哪裡呀?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我問媽媽在想念誰?媽媽的話匣子便打開了:“帶我抓螃蟹的香蓮、山上山下扯嗓門遙喊的棵棵,每天早晨給我梳辮子的家鈴、保護神朝暉、一起逃課去抓蚱蜢的曉巨集……”說起小時候的趣事,媽媽的話就像潰堤的洪水剎不住腳。夜深了,眼皮打架撐不住了,我幽默地用那首歌的歌詞打斷她:“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媽媽嘆口氣拍拍我的頭:“你還小,體會不了‘無處追尋’的感受……”

時光荏苒,短短几年,網際網路給現代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無孔不入地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以令人乍舌的速度雕塑著現代生活方式。電子信箱、QQ、微信……資訊化的新型智慧工具把人們帶入碎片化的生活中,人與外界的每一次互動幾乎都離不開這些工具。

一天,媽媽又哼起《那些花兒》。這次和以往不同,歌聲輕快舒展,沒有了以前若有所思的遲疑。“曲風改了?”我打趣道。“託網際網路的福,失聯多年的老同學老朋友們終於聯絡上了!”“怎麼聯絡上的?”我忍不住好奇。“先是你小姨朋友的同事幫我聯絡上了一位小學同學,這位同學拉我進了微信小學群。在群裡敘舊聊侃時,得知有位同學認識我一位初中同學的鄰居,”媽媽開啟手機指給我看:“瞧!這同學通過鄰居幫我聯絡上遠在日本的初中同學。之後,”媽媽頓了頓,忽然雙手一拽我:“便跟拔蘿蔔似的,一起一大串咯!”媽媽哈哈大笑,開心的漣漪一層層在她發光的瞳孔裡盪漾開來……

接下來一發不可收拾,媽媽被她的“那些花兒”拉進了各種群,她原本單調、寂寥的朋友圈,頓時奼紫嫣紅、熱鬧沸騰起來。一會兒這個發笑話,一會兒那個發自拍,媽媽每次都會把好玩有趣的內容和我分享。神奇的網路帶來的五花八門的碎片資訊,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中秋夜,媽媽的同學群裡下起了“紅包雨”。來自美國、加拿大、芬蘭、日本以及俄羅斯等國的紅包真的驚到了我:微信真的強大啊!正如媽媽所言:“以前中秋夜都說‘千里共嬋娟’,現在呀,憑你天南海北,一條微信就能拽你‘回家’!”

碎片化生活,讓人們自由自在、天馬行空。我們在碎片中相遇相逢,在碎片中碰撞交織。碎片化是點點滴滴的生活元素,是構築現代生活的花兒朵朵,是為花兒傳播芬芳的縷縷清風!

當我們碰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0

當我們碰上碎片化的生 ,944字

如今,世界已步入了一個資訊時代,我們的生活也在網路的眷顧下變得更加方便。而“碎片化”一詞也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逐漸熱門起來。碎片化”生活這個名詞,是何時開始流行,又是何時成為社會上的主打生活方式的呢?“碎片化”生活的奧祕到底在哪裡?讓我們一探究竟。

走在大街上,或是坐在地鐵裡,時常能夠看見聽著音樂看著小說的人。有些時候甚至能看到一些上班族在車中寫工作報告。久而久之,似乎已經成為了城市中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可有沒有人想過,這樣的“碎片化”生活,到底是給我們帶來了好處,還是壞處?

現在的城市生活節奏快速,時間無疑成為了每個人生活中最珍貴的東西,每分每秒都是不可浪費的寶物。人們通常在做幾件事的間隙再去做另外一件事。無數的時間間隙,就像無數的碎片,灑落一地,拼不成一副完整的圖畫。雖說手頭上的事情完成了,質量卻不見得有多高,這是“碎片化”生活很大的一個缺陷。如果想要完成一件事情,這種“碎片化”的做事方法其實是不太可取的。現在做這事,過了一會又去做另一件事情,大腦和注意力得不到完全的集中,很可能會出現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碎片化”的生活可以在這個資訊時代幫助我們有效地節省時間,只要在不影響質量的範圍內,這樣的做事方法也不失一方天地。比如有一次,我做作業時因為一道難題而心煩意亂,焦頭爛額。眼睛直盯著紙面,非常疲倦。這時,我沒有選擇繼續做無用的思考,而是停下來放鬆一下,聽聽音樂,緊繃的思維瞬時放鬆了不少,再回頭去看筆下的題目,思路一目瞭然。雖然在應該全神貫注的時刻選擇了停止作業去聽聽音樂,但也沒什麼不可以的,畢竟還可以讓工作了許久的大腦放鬆放鬆,還能提高辦事的效率,即得到了休息也快速完成了工作,事半功倍,皆大歡喜。

此外,“碎片化”的做事方法也可以讓我們在閒暇之餘獲取一些資訊,比如在上班的途中,就可以關注關注新聞,看看報紙,將一天的好心情寄託在油印文字上,再享受享受早晨的陽光,別提有多美妙了。或是捧上一本書,看到結尾,正好趕上地鐵到站,合上書本大步走出地鐵站,不也很好嗎?可見,碎片化的生活還可以給我們帶來不少便利呢。

“碎片化”的生活,有利有弊,還真算是現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的代名詞呢!人們應當好好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讓自己的生活更添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