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靈魂相關作文20篇

生命與靈魂 篇1

國二作文 ,799字

麥粒,使公雞生命的必需品,沒了它就沒有了活下去的可能。珍珠,是虛幻的裝飾,沒了它,也能活下去。

現實的麥粒就像是生命,而珍珠就像是精神上的追求。而關鍵在於到底是要生命還是要靈魂。泰戈爾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可沒有生命,何來這些追求呢?就好像先有蛋還是先有雞,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的問題。

可我覺得“珍珠”重要。因為不會有人想成為植物人那樣只存在生命現象的人。歷史上也有無數為自由,信仰、愛情、真理拋棄生命的人,他們不想空虛地活著,要有意義,要有存在的價值,這才是我們的追求。正如瞎了的保爾。柯察金,他沒有選擇終日享樂,吃了睡睡了吃,而是堅持寫作,以自己百分百的精力去充實自己的生活,詮釋著生命的意義。

生命雖是精神世界的基礎,可精神世界卻是生命的體現。就好像你不會用沒有了墨水的鋼筆,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只不過,沒有了生命的精神世界較為繽紛多彩,而沒有了靈魂的生命卻是那麼的無趣乏味以致無人在意。廢寢忘食不會是永久的,他遲早要吃飯,不會真讀書讀死了,要是真的話,那他就讀書讀得太死了。

人士要變通的,最好的結果當然是戴著珍珠吃麥粒。在現在,我們不能只追求已項,舉個例子就是玩電腦玩死人的那種。那些為靈魂上的正義而犧牲的人並非不重視生命,而是為了後人能享受到生命和靈魂兼得的待遇。他們是英雄,他們行為打個比方就是在飯桌旁放了本書,希望你能延續這種傳統。至於那些因事業受挫,感情不順而自殺的人,我只能表示惋惜,他們沒有做到兩者兼得,於是便拋棄了兩者,其實是很愚蠢的。困難是開啟更好的門的鑰匙,也就是對生命和靈魂的升級,應該高興,不要因為門醜陋就丟了鑰匙。

對於這隻雞的行為,其實和為了生存而放棄追求的行為是一樣的。本質上說,並非是好事,當它吃飽了或許會撿起來,因為它有能力追求兩者了。雖說人是貪婪的,但這也是驅使我們奮力拼搏的動力,所以從現實角度來說,這隻雞是明智的。

生命的靈魂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21字

一個人若是單純地活著,沒有興趣,那麼就等於這個人正在毫無靈魂地活著。—題記

如果說小鳥離不開天空,魚兒離不開江河,嬰兒離不開母親的懷抱,那麼我就離不開黑白卻又綻放出人生精彩的足球。要說我為什麼與足球結緣……

姑父總愛招兵買馬去足球場,這成了他一個不可割捨的愛好。一天,姑父看“十一缺一”,就把我拉上去。說是足球隊,倒不如說是童子軍隊。我膽怯著,看著那些孩子“人小鬼大”,氣勢洶洶,竟連平時落落大方的我也會生澀起來。

我是守門員。我在龐大的足球框前,顯得多麼渺小。看著綠油油的草坪被他們瀟灑的步伐不斷撥弄著,我的心不禁也癢癢了起來。我在守門框前萬籟俱寂地待著,他們卻像故意不把球“送回家”似的,在足球場上肆意灑脫。我疲倦了,熾熱的太陽不斷促使著我靠著框邊喝著水。像是拉我來湊數似的,我的心漸漸湧起了種種的不滿。“射門!”一個男孩抬起強有力的大腿,那看著有太陽大的球飛速穿過足球框。空氣瞬間變得微妙了起來,整個草坪充滿了尷尬的氣氛。緊接著,隊友衝上來對我指指點點,我內心的不滿和莫名的委屈穿插起來,凝結成了一道劃破天際的聲音:“嗚—”我哭了,衝出草坪,找到一個陰暗的小角落並一屁股砸了下去。那裡因為不引人注目,垃圾蒼蠅滿天飛,可我憤怒的心情竟蓋過了對骯髒的厭惡。

姑父安頓好他們,徑直走向了我,與我坐在了一塊兒。“我知道你為什麼會這樣,他語重心長地說,“你初來乍到,認為守門很無聊,是嗎?”我輕輕地點了點頭。

“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他轉了轉身體,“要知道,一個香甜的果實,離開默默無聞的紅花與綠葉,會結得出來嗎?”我若有所思,但倔強的嘴脣依舊向下拉著。“相同的,如果一支精幹的足球隊少了一個守門員,那這個隊伍會出色嗎?”他堅定的說,“如果你孤軍奮戰,是完成不了多大的業績的。如果你想通了,那麼請你站起來,重返戰場。”他起身轉手給我,我鼓起了勇氣,站了起來。

依舊是足球框,依舊是我把守,依舊是那一群人。這一回,我說什麼也不放棄,說什麼也不鬆懈,因為我心知肚明:一個令人可敬的成績,離不開一個團隊的辛勤付出!那一次,我一球球防守,幾乎沒有一個球能逃得了我的手掌心,比賽過後,全體成員都向我舉起了讚許的大拇指。就是這麼個令人刻骨銘心的事,使我因此對足球愈加熱愛,與足球結下了密不可分的緣分。

人人都應該有一件自己喜愛的事物,不管是消遣還是健身。但如果只是平平淡淡地生活,就發現不了人生的發現與生命的啟迪,就會變得索然無味。

思考——與靈魂悄悄地對話 篇3

高三作文 ,770字

輕歌曼舞,誰把遠方裝點成如花似夢;風雨如晦,又是誰讓人生道阻且長?東風軟綿陳裝嫩點。我坐在時間的溪水裡垂釣天上的星星,看大地寒來暑往思考人生永珍。若像寓言裡的螃蟹那樣盲目前行,不思考深入,不三思後行,那麼它永遠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思考,為了重新偵察距離,使自己與人情世事,錙銖生計以及疲憊不堪的靈魂悄悄的對談。佛陀曾經割肉喂鷹捨身飼虎。告訴我們不要對自己乃至身體過分痴迷;耶穌受難為的是救贖世人所犯罪孽,因為我們如羊走迷,個人偏行己路。如果我們學會思考,與靈魂來一次抵足長談,尋求內心深處的意願,那麼走出來的,便是一條令自己欣喜的路,讓生命在荊棘裡開出花來,不慌不忙的剛強並芬芳。

思考,是一種短暫的自我放逐,也許只是在一柱檀香的時間,暗暗審視著靈魂的明媚與憂傷,安安靜靜地若有所悟。我們都在封閒的人生軌跡輾轉,跌跌撞撞始終走不出人生的“圍城”裡兜兜轉轉,既不敢鬥爭又無力把握命運。所以他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使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裡,卻不懂得思考一下自己的這條路究竟該怎麼走下去。最刻骨銘心的思考,只屬於一個人,便是自己和自己,問問靈魂,思考人生,而不是做一個沒有追求,沒有理想的空心人,在毫無方向感的境況中漫無目的的前行。

思考,是一段不為人知的永嘆調,是你與靈魂在合唱一首歌。畢淑敏有三間精神的小屋,第三間來盛放自己,單是為著偶爾能在這裡與自己對話,與靈魂促膝長談,扣問真理。曾經有兩個人夜以繼日的研究把水變成汽油的實驗,可是一直沒有成功。過了不久,其中一個毅然放棄,轉而從商,名聲大噪。而另外一個卻在盲目的堅持中得了妄想症。如果他稍微得思考一下,認清事實,就不會想著一條路走到黑,迷失了最初的心志,最終的目的地。

在紛繁世事中安靜的思考,在彷徨迷茫中悄然的思考,觸控靈魂,扣問內心,方能尋得內心中的那片芳草地,嗅到生命絢爛的芳香。

愛填滿生命與生命的距離 篇4

高一作文 ,907字

愛,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他填滿了生命與生命之間遙不可及的距離……

—題記

她,還是個十八九歲的花季少女時,遇到了樸實憨厚的他。兩個素不相識的生命由此相識。農家的生活本就充滿艱辛,更何況,他們兩家的條件並不富裕。樸實的他與勤勞的她站在一起,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距離已逐漸被愛填滿。

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終於成婚了,兩個素不相識的生命合為一體。他們兩家各出一半的錢在鄉下蓋了一棟房子,雖是簡陋的黑瓦土牆,卻已是兩家的最大開支。它裝滿了雙方父母的祝福和家的溫馨。等到她生兒育女,這兒就是他們安定下來的家。生活中,他的脾氣有時會很暴躁,或許是因為生活的艱難與兒女的幼弱無知和頑皮;她總是暴跳如雷,不斷抱怨他的不足。而他又是個十分木訥的慢性子,生活中總是一個紅脖子,一個白脖子,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她曾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對鄰居說:“我這輩子算是完了,嫁給這樣一個沒用的人!”

他卻笑著說:“過日子誰沒有臉紅脖子粗的時候,習慣了,就叫過好日子了嘛!”

正是一個添油,一個加水,煮成一碗不油不膩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過去,時間的齒輪從六十年代轉到了九十年代。終於,他和她的兒女長大成人了,有了房子、車和自己的家庭。她的急脾氣也改了,他和她還想在這鄉下的小茅屋裡度過下半生。

不管兒女們如何勸阻,他和她總不願搬到城裡住。無奈之下,兒女們只好運送一些家電,找一些工人把房子好好裝修一下,算是盡兒女的孝心。

不信的事發生了。有一個晚上,他去鎮裡的路上,從三輪車上摔了下來,摔在山路邊的樹叢中,一下子,腰部、腿部骨折了。她得知訊息後,又是焦急,又是無助,兒女都在縣城裡工作,她又不想去打擾,於是,大半夜的,她挨家挨戶敲門,每家都幾乎喊遍了,就是為了找人把他抬到醫院,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家著火了呢!

她就是我外婆,他就是我外公。外公因腿部、腰部骨折,現在還躺在醫院。這個暑假,我們全家從外地趕回來,特地來看望外公。當我在灑滿陽光的病房中看到一個慈祥的老婆婆喂著一個軟癱在床上的老公公吃粥時,我的心也為之跳動。少來夫妻老來伴,我終於深深體會到了。

愛填滿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距離,它讓兩個素不相識的生命磨銷掉距離,相濡以沫,白頭到老。

生命與力量的呼喚 篇5

高一作文 ,782字

鳥兒的歌聲停泊在冬眠的心靈,視窗的風撥動春的琴絃,喚醒春天的希望。對啊!春天即是希望,那春天的雷聲是什麼?

春雷聲也是希望。草兒告訴我說。你不見幾聲春雷過後,春雨沙沙的下,下到田裡變成綠地毯,下到山上變成綠衣裳,下到農民伯伯的臉上便是甜甜的笑。

春雷聲是力量。花兒告訴我說。江河行地,日月飛轉,夏季年年如約而至,它帶走了希望,帶走了勃發的力;秋則帶走了五彩紛呈,留下了灰濛濛與暗淡;冬則帶走了溫暖與行人們的飛速,多的是傷害和不便。春天是最好,因為有春雷聲陪伴,它就是春的力量。

春雷聲給人以震撼力與生機勃發,我卻懼怕雷聲。

不是有句俗語:“春天雷,遍地賊”。我懼怕雷聲實因懼怕賊人如院,擾得人心不安。

現在我喜歡春雷聲,是因為得到新的答案,說春雷聲是希望是力量嗎?肯定不是,實因對春雷聲的喜愛。

在這春季,是的,我看山變得巋巍了,從山腳到山頂都是生命,這是春雷召喚的力量給予山的嗎?

水變得靈動。因為春雷一聲巨響下宣佈春天的到來,冰得以融化,水自由暢快地流淌,所謂“河水悠悠向東流”。

柳條也變得嫵媚動人。我相信柳條的抽枝發芽不被賀知章所寫的《詠柳》所感動,也不是被白居易整整寫了八首《楊柳枝詞》所說服,更不是被豐子愷的《垂楊》而打動。而是被春雷聲喚醒,喚醒她沉睡的心靈。

燕子更加可愛。高爾基的《海燕》中寫到:“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卻說:“讓雷聲、風聲、雨聲來得更猛烈些吧!”因為雷聲給予海燕奮鬥的信心。

看來,春雷聲確實是希望、力量的象徵,於是我就更不明白古人為何只寫春景而不寫春天的雷聲?宋人話本《碾玉觀音》中玉觀說:“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往”;蘇小妹說:“春是被帶走了,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賦新雷

日夜隆隆響,無花未已開。

貧婦悅眉語,新芽捲土來。

這是我寫給春雷的詩。春雷之聲即大地的聲音,是力量與希望的呼喚。

生命與等待 篇6

國二作文 ,756字

對於逝去的或正在逝去的日子,每個人都會在內心裡嘆息:“又過了大把時間,而我卻什麼事都還沒做,唉,算了,等會兒再說吧。”接著,更多的時間隱匿於我們的嘆息聲中,消失不見。

人總是給自己的懶惰裝飾各種藉口,把有些事情儘可能的往後延期,然後空坐在那裡,嘆息時間,羨慕別人。這是人們最恨的事,也是人們最常做的事—等待。

生命之所以留下遺憾,是因為人們都在等待,“時間還多呢,什麼什麼事就等下次再說吧。”“等會兒,再等會兒,馬上就去。”然後這些聲音在歲月中悄無聲息地爆炸,連一點兒痕跡都不曾留下,接著,就又是無盡無止的等待。

因為等待,所以總會出現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尷尬局面,有些人在母親去世後,保留她生前所用的所有日常用品,然後像迷信的老百姓供奉神明一樣小心翼翼地對待。生命喧囂而過,決絕又瀟灑,豈能容我們等待!親人的歲月只剩殘垣斷瓦,誰容得下記憶中模糊不清的佝僂的背影與越快樂卻越顯悲傷的回憶?

馬航客機失聯的事件與昆明火車站事件敲響了生命的警鐘。命運是不可預測的,我們毫無辦法知道剩下的時間,一天?兩天?一年?會有怎樣的滅頂之災落在誰的頭上?不要再猜測了!不要再等待了!生死繫於一瞬,務必及時奉獻你的孝敬之心。畢淑敏的《孝心無價》中寫道:“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孝,沒有等待,不容等待!

歲月磨圓了人們的稜角,使他們與社會相融,沒有盡頭地在鎂光燈和燈紅酒綠的幻影淪陷。自由被等待束縛,快樂被等待牽絆,生命,在等待中消失殆盡。

誰會等你?

你的等待只會換來滿世界的落寞,只會剩下紙醉金迷的悲哀。生命和時間都不會因為等待而去厚愛一個人,相反地,這隻會給你留下無止盡的遺憾。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讓生命與生命更近些 篇7

讓生命與生命更近些作 ,980字

是否有身邊的面孔,被行色匆匆的你忘記?是否有細微的感動,被經歷太多的你忽略?是否有無言的付出,被心安理得的你忽視?

我們的生命,被隔絕於鋼筋混凝土之間,住進灰白色而假裝繁華的城市裡,我們的距離越來越遠,如咫尺天涯。但這長期的疏離感消磨掉了我們最本真的快樂,於是,笑容不再。實際上,即使是最簡單的微笑,一句謝謝,也足以讓生命拉近,添了絢爛,輝了微光。真希望將夏天的溫暖與冬天分享,將冬天的寒風留到夏天吹。

猶記一個冬日下午,雖沒有到滴水成冰的境界,但寒風是著實刺骨的凜冽。步行去上課的我滿心怨氣。到了大門無力地抬手,又猛地抓緊把手,跨出一步後,用力把門向前一推,門大幅度地開著,便緩步前進,等待著那響亮的關門聲,以洩心頭之憤。一秒,兩秒,三秒,毫無動靜,心中不由焦躁。詫異的回首,卻對上了一雙帶著笑意的眸子,他已立在那關的大門前。頷首,武器在脣邊氤氳,清亮的嗓音入耳,兩個字“謝謝”。溫厚平和的聲線,令我詫異,而這詫異也毫不掩飾地展現在我微微睜大的眼中,他卻也毫不在意,只是輕輕揚起嘴角,陽光在這弧度裡張揚,春風在他染笑的眉眼間盪漾,彷彿重回暖春,相距幾步遠的我都能清晰的感知來自那微笑的熱力。他的微笑只有短短的一瞬,然後視野中便是他離去的背影。而我卻還怔怔地望著他所立的地方出神,大腦才開始運轉,明白是我的無意給他帶來了方便,而他也將那門輕關。疑惑,後又瞭然,是啊,只要是幫了你的人,無論是否有意,無論初衷如何,不是都該感謝嗎?心中怨的冰凌被那比夏陽更溫暖的謝意所消融,化作春水流淌在心間。在那一瞬,驀然覺得我和他似乎已成熟人,再相見時也會相視一笑。我知道這是那種最真誠的謝意所帶來的獨特的感動,春意瞬血潤盡全身,寒冷不再,雙眉舒展,脣邊不禁帶上了笑意。

下課回來,單元門被一個四處張望的女孩撐開,似在等人,在經過門前的一瞬。我的微笑,帶著仍新鮮的記憶,頷首,一句熟悉的“謝謝”出口,一秒也不停留,便跨進了門。沒回眸看那意料之中詫異的她,以及隨即便綻放的恍然笑意,但心中已然覺得我們的心近得像親人。我分明感到,雖寒風依舊呼嘯,枯枝卻不再蒼涼,有了淡淡的暖色聲波震顫過的空氣以及背後那抹見不到的溫暖笑意不覺暖了整個冬日。

所以朋友,請脫下你撲克般的面具,在人流中幾個字的溫暖,其實就可以簡單地拉近生命間的距離,使冷漠褪色,讓溫情盎然,如陽光般照亮他人,溫暖己心。

與靈魂相遇在路上 篇8

國二作文 ,978字

有這樣一本書,放在我書櫃的最底層,多年不曾變換過位置,卻纖塵不染—《人生終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我最喜愛的一本書。多少次拿書時,指尖觸碰到它,卻只是摩挲。不是不願看,只是害怕翻開後衝動會再次帶著我,踏著作者遊過的路,和靈魂一起旅行。

它是一本簡單的遊記。記錄著作者旅途上的一點一滴:聽朋友講述“山妖”與其家鄉的傳說;在丹麥的商店對著銷售大媽不停比劃,只為賣一個獨腿的錫兵;讚歎政績出色卻得不到認可的帶著假鬍子的女法老……。

總有人說這本書的內容不深刻,文字本就不多的書頁上寫的只是些無關緊要的瑣事,毫無樂趣可言。我卻覺得在如今這個忙碌地令人看不透的社會裡,這樣的不深刻才是真正應該被所人推崇的。我喜歡它的不深刻。

小時候,我們曾坐在奶奶身邊的板凳上,小手搖著竹扇,聽她講大灰狼的故事,一坐就是幾小時;長大後,我們牽著爸爸媽媽的手,嘴裡塞得滿滿的是糖果,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景點,每逢假期我們就出發;後來啊,我們習慣於捧著書,坐在樹蔭底下,周圍總有蟲蠅的嗡鳴聲,等待夜幕的降臨。

而現在,伴隨著太陽升起的不再是雄雞的鳴叫,而是手機的鬧鈴聲。我們學會了與時間賽跑,因為想要的東西太多,害怕失去的東西更多,所以我們緊緊繃著神經,連呼吸都是急促的。我們不停地奔跑,沿路的風景都在視線裡漸漸模糊。

“給自己一段柔軟的時光,讓靈魂安靜的綻放。”這句話被安排在書的封面,那時不愛看,只覺得它滿滿的都是矯情—只是用幾個被形容的比較有深度的詞拼接起來的,毫無意義的句子罷了。而如今拾起它,卻又多了幾分說不清的味道:

我們都太忙碌,也太拘束。為著生存,我們收斂了自己所有的野心和希望,我們把生活看做一個絢麗中淬著毒的舞臺劇,我們帶著面具,自以為的演繹著生活,卻不知生活早已離我們遠去。我們想著長遠的未來,卻遺忘了享受現在這一刻;我們為著明天而憂愁,卻遺忘了今日的歡愉。還有多少人,能像作者一樣趁著年輕,越過山巒,走過田野。

何時我們才能慢下步伐,在“要駐紮在行程的空隙中,和靈魂會合”;何時我們才能在夜晚相聚,像小時候一樣,靜靜的坐幾小時—只為了數清天上的星星;何時我們才能邁出那一步,真正的品味生活。

我終是選擇了再拿起這本書,和作者一起旅行,去尋找自己在塵世間奔波的靈魂。然後在這個節奏忙碌的世界裡慢下來,只為欣賞一朵花從盛開到掉落……

生命與水 篇9

國一作文 ,955字

生命是可貴的,生命是失去了就不可重來的;水亦是可貴的,水亦是浪費了就不可重來的。

但是,這可貴的生命與水,水與生命結合到一起,往往會觸發一系列不可挽留,無法回頭的後果,往往只是一不小心,那脆弱的生命便同失足的可憐的人兒,從生的邊緣,橫衝直闖進死神的界地。

雨後初晴,一圈圈光暈散步在晴空中,河面上波光粼粼,映照出一張張俏皮的笑臉,多麼可愛。嘩嘩,這天然的避暑聖地裡傳來一陣陣戲水聲,嘩啦嘩啦,幾個孩子正擺動著柔弱的雙臂。幾個鮮活的可愛的小生命毫無防備的戲耍著,水雖不太急,卻是打著旋的,突然,水湍急起來,幾個小男孩在極度危險中喪失了生命,最終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他們的身影。

水,無情,生命在它面前多麼的渺小,幾個小生命,被催毀了。

在那時候,他家裡很窮,沒有電風扇更別提什麼空調,他便和哥兒幾個一道,趁家人午休的時間偷偷溜到河邊玩耍,幾人看到清清的河水,不管不顧,蹦著跳著一躍入了水,就開始玩起了打水仗,玩著,膩了,他們就想去游泳,其中有個十一二歲的大哥哥帶頭先下了水,於是別的小朋友也跟著一個個下去游泳了,在水裡你追我趕,玩的可開心了。但,也有人不會游泳。快天黑了,幾人盡興的回家了,到了吃晚飯的時間,隔壁鄰居家的阿姨找不到自己家的兒子了,於是她去找,剛到河邊就看到了他的衣服還在岸邊,可是左找右找就是看不到人影,大家都慌了,連忙找來各種工具進行打撈,幾個小時過去了,最後終於在一處水流湍急的石縫邊找到了,可是他已經停止了呼吸,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水,無情,生命在它面前多麼渺小,一位青年的生命,被摧毀了。

陽光明媚的午後,盛夏的炎熱還未全浸透人們的心,正一點一滴在生活的一個個細微之處慢慢滲透開來。他們一家呀,卻早已準備好去戲水,盡情享受一番清涼之意。然而,苦苦等待他們的並非什麼夏日清涼,而是無盡悔恨,美麗的想像畫面後競隱藏著一件悲痛欲絕的事:一個完整無缺的家庭被無情的河水淹沒了、吞併了。

疏大於堵。目前由於溺水事件的頻發,讓長輩老人談水色變,禁止游泳於是乎也就成了共識。禁止游泳不亞於堵源截流。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疏導,要教會孩子學會游泳,掌握一些游泳的基本技能,不至成為旱鴨子和稱砣,從而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杜絕和減少溺水事件的發生。

萬物皆有兩面,水有美與醜,有利與害,有善與惡。學會保護自己,保護生命。

讓生命與使命同行 篇10

高一作文 ,772字

我們不是風中的牆頭小草,搖擺不定。我們是一支利劍,一往無前地出征。我們出征,讓生命與使命同行。

曾幾何時,我們因父母的不滿而氣憤怏怏;曾幾何時,我們也將基本的社會道德棄之路旁;曾幾何時,我們面對鮮豔的五星紅旗淡化了敬仰。而如今,我們內心總是充滿渴望,渴望父母康健,渴望社會安定,渴望國家富強。

漫漫歲月,胸懷使命,執骨血,不負大丈夫之志。細數歷史的煙雲,你會發現魏晉的風骨—竹林七賢的不羈,盛唐的高風—李白的瀟灑、王維的閒適,你還會找到明清的不俗—王陽明的理性、曹雪芹的悲歌。唯有以君子之風的卓爾不群,才能彰顯自身的凌光萬丈,平生朗然,知命守道不易志矣。

讀周作人的散文《瓜豆集》,有一種微風細雨拂面之感。其中的《結緣豆》一文,尤讓人難以忘懷。“煮豆微撒以鹽而給人吃之,豈必要索厚償,來生以百豆報我,但只願有此微末情分,相見時好生看待,不至倀倀來去耳。”此話如此溫潤而後退,可涵蓋各種立場,讓人心生欣賞。心念感恩,驅走了內心的寂寞與冷清。拂去塵埃,輕叩心扉,它不必拘泥於固定的形式,窗前的山雀不刻意驚擾;與天真可愛的小孩相視會笑;同漸老的母親步與河岸,偶有小言。

立身不從一步起,如泥中濯足,如何超塵脫俗?處事不會退一步,如羚羊觸藩,如何堂正為人?這需要我們腹藏寬博的襟度與涵養。《菜根譚》有言:“徑路窄出,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心存實樸,不讓事物過於邊緣化,這正是君子處事所要求的品質。行走於大千世界,心存感念與美好,且行且微笑。

擔當是一種青春的姿態,責任是上帝給予的恩賜,兩者同是一個具有常規素養的普通人應有的自我要求與規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氣息,激勵著億萬的中華兒女。現在請把頭抬起,把心放低,擔當起每一份心靈的嚮往。